才者德之资 德者才之帅

合集下载

《资治通鉴—周纪一》“智伯请地于韩康子”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资治通鉴—周纪一》“智伯请地于韩康子”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资治通鉴—周纪一》“智伯请地于韩康子”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

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赵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

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国都城),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国都城)也。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

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

棠谿之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抉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德才兼备素材200字

德才兼备素材200字

德才兼备的素材和例子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来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

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臣,称霸京师。

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记了为臣之道。

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只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得当朝者的欢心。

忽视道德修养,便像蔡氏一样,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才学,也只会损伤他人和社会。

然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拥有着崇高德性,后世称他做“爱国诗人”便是例证。

陆游生于豪门世家,但由于战乱,父亲带着他整日颠沛流离,其间他酷爱文学,也正是这点飞,他看书看得痴狂,便拿起剑开始习武,书中的岳武穆让他钦佩不已。

当岳飞的死讯传来,陆游武器一样,写下了这篇《满红红》,其间有谁能明晓他内心的伤痛。

后来他极力想入仕为官,出关他怎敌的了数万金兵,后来他便“拜赐头衔号放翁”,
虽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远大抱过一颗赤子之心还是点燃了他的晚年,一篇篇佳作无一不在证明,他的一生融入了整个国家的兴衰坎坷坷,使他成为了文学不可磨灭的丰碑。

才华横溢缺少了风骨,变成了一潭死水,没有了生灵的流动,更不会有不刊的铭记。

所以我才的关系,才能做到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

高考模拟作文主题“德”与“才”的关系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模拟作文主题“德”与“才”的关系写作指导及范文

高考模拟作文主题“德”与“才”的关系写作指导及范文【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智伯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箭术高超,才艺出众,巧言善辩,然而他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贪婪夺取韩魏的土地,为了抢夺赵地,水灌晋阳城,残酷不仁。

最终,韩魏赵三国联合灭掉智伯,导致智氏家族的灭亡。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从材料的类型来看,按我的研究,这篇作文属于理论陈述类作文,即材料已经把要写观点的基础意思表明了,考生只要具体论证即可。

材料的意思很明确,思考才与德的关系,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翻译过来就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简单地说:德才要兼备,便要以德为先。

从写作要求来看,并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限定或前提,所以既可以对才德关系泛泛而论,也可以特定为谈个人成才或选才、用才方面的才德关系。

从观点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要用比较思维来构思此文。

即先思考才能的重要性,再思考为什么德比才更重要。

当然,从“德才兼备”的角度来立意也是可以。

【作文批改】才与德同行,书写人生华章(标题不错!)王安石曾言:“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才与德兼备者,圣人也。

”(这句话是司马光的话!)智伯有才无德,所以为小人,最终落得亡族的下场。

由此悲惨结局警诫我们:才与德相伴,方可书写人生华章,抵达成功彼岸。

(第一段引述材料,亮出观点,章法紧凑)才在左,德在右,亦可展现人生智慧。

(第一个分论点)智伯虽才艺出众,箭术高超,但又何妨呢!他品行败坏,不善待百姓,不懂礼节,恶意戏弄君主,最终导致家族灭亡。

覃思今日,有才无德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北大弑母案就是典型例子,虽然优秀,考入中国最高学府之一,但又如何呢!没有德行,竟狠心杀害自己亲生母亲,此小人应被时代唾弃、指责,被法律制裁。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者德之资也德也才之帅也这句话的意思一、句段意思: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

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

二、原文: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三、译文:臣司马光曰: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

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

棠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四、出处:选自《周纪·周纪一》作者:司马光。

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

元丰七年(1084)书成五、创作背景: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

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

治平三年(1 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

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

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

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

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德与才哪个更重要

德与才哪个更重要

“德才兼备”原则蕴涵着“德”和“才”的辩证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所以德与才哪个更重要这个辩题,我方将在德才兼备的条件下来判断德与才哪个更重要一点。

而不能从其中一个方面去解答。

德比才更重要: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思想家司马光有著名论断,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表达了很明确的观点:列出了四种人身上的德才体现:“才德全尽”、“才德兼亡”、“德胜才”和“才胜德”,并且分别给与这四种人一个定义:“圣人”、“愚人”、“君子”和“小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人时,“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从西周武王开始,我们一直都看重人之德行。

人们都是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也就是说与有才无德的人相比,人们会更加愿意选择有德无才之人。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德比才更重要。

对方辩友刚刚说,才比德重要,那么请问,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你会选择有才无德之人么?古代:①唐太宗高超的用人之道,是他建成贞观盛世的重要原因.历来为史家赞颂称道,更为政治家借鉴效法。

唐太宗的用人之道内容丰富,特点突出。

其核心是其唯贤是用、德行为先的用人标准。

②清朝康熙皇帝更是持“德重于才”论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德胜于才,始为可贵。

”他还明确提出:“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

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现代: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的选拔工作。

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他说,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政治路线,如果组织问题不解决好,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实现就无法保证,我们向党和人民就交不了账。

干部选拔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就此提出。

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要正确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把那些群众公认并有政绩的人,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古代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古代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古代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品质,下面整理了古代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欢迎阅读!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2. 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列夫。

托尔斯泰3. 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吕坤4.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5. 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吕坤6. 有败诈,无败诚。

——明·黄宗羲《宋元学案》7.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8.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9.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惠能10.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11.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12. 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杰罗尔德13. 至诚则金石开。

——康有为《乱后罪言》14. 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15.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16.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17. 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

——孙中山18.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程颐19.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20.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21. 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22.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23. 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24.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25. 满招损,谦受益。

2023高考作文备考思辨主题:德与才

2023高考作文备考思辨主题:德与才

思辨主题备考:德与才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60)。

智伯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箭术高超,才艺出众,巧言善辩,然而他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贪婪夺取韩魏的土地,为了抢夺赵地,水灌晋阳城,残酷不仁。

最终,韩魏赵三国联合灭掉智伯,导致智氏家族的灭亡。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材料作文审题小技巧:断点分层——整合归纳——迁移立意智伯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箭术高超,才艺出众,巧言善辩,然而他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贪婪夺取韩魏的土地,为了抢夺赵地,水灌晋阳城,残酷不仁。

最终,韩魏赵三国联合灭掉智伯,导致智氏家族的灭亡。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断点分层】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智伯的故事,中心意思是智伯有才能却没有品德,最终导致灭亡。

(有才无德至灭亡)第二部分引用司马光的话揭示智伯灭亡的原因,同时点明才与德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整合归纳】只有“才”而缺少“德”,势必会招致恶果。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因此,我们也不是一味求德而不要才,“才”也有重要的作用的。

【迁移立意】人要德业双修,德才兼备才会有更大的成就。

【参考立意】1.立德广才,方成其志。

2.德才兼备,方堪重任。

3.德才兼备,不负使命。

4.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事。

5.德才兼备方为人才。

【标题参考】(1)《德才兼备,方为人才》(2)《立德广才,方成其志》(3)《德才兼备,君子风范》(4)《德以载才,德以覆才》(5)《德才兼备,德字当先》(6)《德才并举,共擘华章》(7)《德才兼备,行而无疆》(8)《君子之行,德才兼备》(9)《德才偕行,方为王道》(10)《健才德双翼,翱广阔天宇》(11)《德为才之本,才为德之力》(12)《德才兼备,行稳致远》(13)《春风携美德才华绽枝头》【精选分论】(1)分论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才与德-司马光

才与德-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一)节选[宋]司马光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

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译文:司马光说: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

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

棠溪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

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

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读《资治通鉴》之才德论

读《资治通鉴》之才德论

读《资治通鉴》之才德论对于智伯的败亡,司马温公用“才”与“德”进行了的归纳,认为智伯才大于德,才有余,而德不足。

其所谓的才是指“聪察强毅”(聪明、有辨别力、有魄力、坚韧),德是指“正直中和”(正直、公正、不偏不倚、仁爱),两者的关系就身体和大脑一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者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者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

简单说就是智伯这个小人因为无德或者说无道被历史的车轮碾灭了。

想起西方的一种说法:在军队中,聪明而懒惰,这种人可以用来做将军,聪明而勤快,这种人可以用来做参谋,愚蠢而懒惰,这种人可以用来做士兵,愚蠢而勤快,这种人必须马上清出军队。

这个判断的思维逻辑是和司马光一样的,看来东西方人的思维还是有很大共性的。

回归正题,司马光的本意可能是劝说皇帝多亲近一些君子,远离小人,但是这段话说的太过于简单,在我看来,这段话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自我的修身和自律,时刻提醒自己慕德向义,二是劝诫没有能够加以有效监督的领导者(例如最高的皇帝以及各级官僚头目)要治理有道,不可恣意妄为。

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是说对自身的要求。

或许,更为适合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和“人尽其才”。

人才在封建社会的皇权统治下,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都比国君还要重要。

齐桓公曾称自己的工作就是找到亚父,找到后自己声色犬马都无所谓了,照样是春秋五霸的老大。

但是,人总是有一定缺点,德才兼备者是圣人,既然冠以这么伟大的一个称号,当然需要达到凤毛麟角的标准。

也就是说,就像寻找美一样,需要去发现人才,去判明他的优劣所在,在此基础上使其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并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证他的人性弱点和缺点能够在可控的程度之内。

陈平有盗嫂之讥,但是这与吴起比起来仍有一定距离,吴起母死不归丧,杀妻求将,因不容与鲁,想要投奔魏文候,李克评论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宜弗能过也”,魏文侯因此用吴起为将。

譬如巧匠用木材,不会因部分的腐朽而将其付之一炬,总会扬长避短的加以巧用,甚至是那些剥落的下脚料也会得到完美的利用。

最新-年轻干部要常修八德 精品

最新-年轻干部要常修八德 精品

年轻干部要常修“八德”
年轻干部要常修八德
文黄梦其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和范围。

一个年轻干部,有德无德,群众看得清清楚楚。

无数事实证明,年轻干部如果出问题,主要出在德上。

才不高,可以学;德不行,很难补。

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尤其要注意常修八德。

第一,常修忠诚之德。

实践证明,年轻领导干部要真正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与历史重任,就要把忠诚作为第一政治品质。

要忠诚党组织。

时刻以感激的心态对待并铭记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提拔使用,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召唤,无论什么时候,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自己的政治信仰。

要热诚待工作。

始终具有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及敬业奉献、创新创业的职业操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自觉把工作当事业干、把义务当责任担,努力在担当重任中历练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强化责任。

要真诚待同志。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始终做到对同志肝胆相照、以诚相见。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尊重,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常修勤奋之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勤奋就是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对于年轻领导干部来讲更是如此。

要勤奋学习。

不能因公务忙、应酬多,甚至盲目满足自己现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工作经验。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恶亦无不至矣。

——司马光《资治通鉴》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著作,在《资治通鉴》中,他对如何选拔人才给出了定义。

正如上述所说:“德是靠才来发挥的,才是靠德来统帅的。

德是才能发挥的前提,而德又常常在才能中表现出来。

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但凡是选拔人才的标准,如果找不到圣人,可以让君子来委任;如果没有君子,与其选择小人,还不如选择愚人。

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如果有才干会用在善良的事情上,而小人如果有才干会用来做恶。

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

而借着才干去做恶,那危害性要比愚人大得多了。

我们来看一下,司马光这个选人的标准是从何而来。

“食果去皮”智伯索要土地公元前45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从春秋正式过渡到战国,这个事件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司马光将“三家分晋”这个故事放在《资治通鉴》的开篇,足以看出他对这个事件的重视程度。

在三家分晋前,晋国有国君,但是朝政大权由当时的四大卿大夫家族(韩、赵、魏、智)来把持,而其中一家便是智氏一族。

当时智氏家族在四卿当中一家独大。

强大到可以吞并另外三家,独立统治晋国的地步。

智氏一族原本有一手好牌,但由于智氏一族的长老们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选择了以才能出众却德行缺失的智伯作为族长,最后导致整个家族的灭亡。

而才华横溢的智氏族长智伯,不仅没能成为一代英雄,反而成为其他三家分晋的垫脚石。

智伯到底是怎么失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个故事:智伯在四卿里权势最大,在晋国国君的权势渐渐衰落的情况下,智伯就想自己做晋国的国君。

做晋国的国君就需要打压或消灭其他韩、赵、魏三大家族。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双翼才能翔天宇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双翼才能翔天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一概)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辨别,区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鉴往知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传承至今的人才培养辩证法。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德与才的关系有怎样的思辨和权衡?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题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双翼才能翔天宇有才能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具道德的人是让人尊敬的,德才兼备者绝对是使人崇拜的。

才,很重要。

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方能维持生活,一个集体要有“业务骨干”才会发展,一个国家要有科技精英才能保证领先。

有时它就是你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基础,真才实学几乎可使你走遍天下,畅通无阻。

古有唯才是举,今有择优录取,也正是看中了才能。

德,更重要。

现代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

丁格之所以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他的才智有多高,而是他的道德素质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

有德而无才者虽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有才而无德者,必为人之祸患,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

古有秦桧、和绅,今有成克杰、胡长清,若论才,虽非才高八斗,却足经纶满腹。

然而,或鱼肉百姓,坐享清福,或以谗言陷忠,丧尽天良,最终祸害四方,殃及民众,自身亦遗臭万年。

原因何在?答曰:“少德。

”因此,作家刘镛说:“坏事都是聪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坏的事来。

”是否可以引申来说:做坏事的聪明人都无德,笨人无德也做不出坏事。

当今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曾有言:“宁选才差德高之人,不取才优无德之辈。

”。

“德”与“才”下水作文

“德”与“才”下水作文

德与才下水作文德与才下水作文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一概)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辨别,区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鉴往知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传承至今的人才培养辩证法。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德与才的关系有怎样的思辨和权衡?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欧阳昱北老师的审题参考]自古至今,历朝历代贤明的治国者大多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周公力主惟听用德,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史学家司马光则提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

故育人、用人之道在辨识,才不等于德,德不足而才有余,为祸尤烈。

人才培养一定是立德树人相统一的过程。

人无德不立,树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青年成才要自觉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做到明大德、晓大义、通大智。

只有当德行和才干相辅相成时,一个人才会走得更高更远。

好的德行足可以聚人成事,也可以补能力之稍逊,反之,能力永难补德行上的亏陷。

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屹立于不倒。

(认识自我、社会:思辨德才关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教师下水网络旧文双翼才能翔天宇某教师有才能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具道德的人是让人尊敬的,德才兼备者绝对是使人崇拜的。

才,很重要。

一个人要有一技之长方能维持生活,一个集体要有业务骨干才会发展,一个国家要有科技精英才能保证领先。

有时它就是你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基础,真才实学几乎可使你走遍天下,畅通无阻。

古有唯才是举,今有择优录取,也正是看中了才能。

德,更重要。

现代企业都十分注重企业文化。

丁格之所以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他的才智有多高,而是他的道德素质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

有德而无才者虽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有才而无德者,必为人之祸患,小则破坏邻里,大则贻害四方。

德,才之资也

德,才之资也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番话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德”与“才”的关系有启示意义。

“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得以发展的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二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人才必须“以德为先”。

要反对两种观点,即孤立地讲“德才兼备”和孤立地讲“以德为先”。

孤立地讲“德才兼备”,好似注重了“德”“才”的辩证统一,但没有分清主次,最终会破坏“德”“才”的统一。

孤立地讲“以德为先”,好似分清了主次,但没有讲“德”“才”的辩证统一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最终会伤“德”、害“德”。

有“德”而无“才”,谓之庸人。

庸人误事,历史上比比皆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论述,对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德”的内涵和“德”“才”关系以及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与“才”相比,“德”的识别更难一些,所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需待七年期”就是指此。

人们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对某一对象“德行”的评价可能会有差异,有时差异还很大。

这种看法上的不一致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决定了我们在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时,必须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拔任用机制,以防考察失真,用人失当。

建立健全“公德和私德”并重的导向机制领导干部是国家的管理者,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公德和私德。

对领导干部而言,公德和私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梁启超曾说:“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岂非私德之高尚者耶?虽然,彼官吏者受一群之委托而执事者也,既有本身对于群之义务,复有对于委托者之义务,曾是清、慎、勤、三字,遂足以塞此两重责任乎?”这就是说,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公德,必须要“利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利党、利国、利民、利中华民族,如果只管好自己私人的事情,没有国家责任,这只是“私德”好,不算是合格的管理者。

显达论功文言文翻译

显达论功文言文翻译

【原文】夫显达论功,自古及今,未有不由德行而致者也。

德者,国之宝也;行者,民之望也。

德行兼备,方能显达;功绩昭著,始能论功。

是以圣贤立教,首重德行;帝王用人,必先察德。

德行既立,功绩自随。

故曰:“德者,才之基;才者,德之华。

”自古帝王,莫不以德服人,以功济世。

尧、舜、禹、汤,古之圣王也,皆以德化民,以功显世。

孔子曰:“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

”是以古之贤臣,必先修德,而后建功。

德行既立,功绩自至,此乃显达之要道也。

夫显达论功,非徒为己之荣,亦以报国之恩。

古之忠臣,尽瘁于国,死而后已。

如岳飞之精忠报国,文天祥之忠贞不渝,皆以显达论功,光耀千古。

是以显达论功,乃忠臣义士之志向,亦为国家社稷之所需。

然显达论功,非一日之功,亦非一蹴而就。

必经风雨,历磨难,方能成就大业。

昔秦皇汉武,雄才大略,亦非一日之功。

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皆以显达论功,传颂后世。

然其成此伟业,非无艰辛。

必先内修德行,外求功名,方能显达于世。

显达论功,虽非易事,然有志者事竟成。

古之仁人志士,无不以显达论功为己任。

如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皆以显达论功,垂范后世。

是以显达论功,实为人生之极致。

夫显达论功,亦非独指功名富贵。

功名富贵,乃显达之表象;而德行,则为显达之本。

德行高尚,虽不显于世,亦为世人所敬仰。

故曰:“德者,才之根;才者,德之华。

”显达论功,实为人之根本,而非一时之荣。

是以吾辈当以显达论功为志,砥砺德行,勤修学业,以期成就一番事业。

虽路途艰辛,然心怀大志,必能显达于世。

显达论功,非一日之功,亦非一蹴而就。

必经风雨,历磨难,方能成就大业。

然吾辈当以德行为本,以功绩为荣,方能显达于世,不负平生所学。

【翻译】关于显达论功,从古至今,没有不通过德行而达到这一境界的。

德,是国家之宝;行,是民众之期望。

德行兼备,才能显达;功绩显著,才能谈论功绩。

因此,圣贤设立教化,首先重视德行;帝王选用人才,必定先考察德行。

德才兼备作文

德才兼备作文

德才兼备作文 10 篇德才兼备作文篇 1做一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行要靠才干做资本,才干要用德行来统帅,两者不可或者缺。

从前,有一个人十分有才华,可道德品质却十分败坏。

所以他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可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自我那末有才华,却只当上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一天,他走在街上,看见一个衣服打了许多补丁的老奶奶正在卖鸡蛋。

老奶奶身上传来一种臭味,他捂着鼻子走过去,用力地踢翻了装着鸡蛋的笼子,还对那位可怜的老奶奶恶狠狠地说:“卖什么鸡蛋,你身上的臭味太难闻了,死回家去!”老奶奶看着破碎的鸡蛋,流下了悲痛的眼泪,因为那可是他们一家人惟一的生计。

鸡蛋碎了,他们一家可怎样办啊?街上的人纷纷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都明白老奶奶家就剩下她和孙子两人了,全靠卖鸡蛋维持生计。

这时有人忍不住了,冲上去想打那位县官,却被捕头给挡了下来,还有人拿钱给那位老奶奶。

就在这时,那位县官却气势汹汹地说:“好啊!原先你就是想骗钱啊!”他对着老奶奶狠狠地踢了一脚。

老奶奶倒在了地上,有人把老奶奶送回了家中。

就在那天晚上,人们忍不住了,不约而同地拿起了家中农具走向了县官的住地。

大家都下定了决心,必须要“解决”掉这个县官。

虽有侍卫招架,可在如潮的民愤面前,不是逃走就是倒下,县官最终还是被人们给打死了。

有才华而没有德行注定会失败,有德行而没有才干也注定会碌碌无为,仅有德才兼备的人材干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请记住这个故事,也请铭记: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德才兼备作文篇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

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来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资治通鉴名言100句和翻译

资治通鉴名言100句和翻译

资治通鉴名言100句和翻译资治通鉴名言和翻译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周纪》【译文】所谓的才学,是道德的资本。

所谓的德行,是才学的主帅。

这其实是说,个人的道德素质,要高于个人的才学。

这是因为一个人无才,但是有德的话,只不过平庸,难以成大事而已,如果一个人有才却无德,那对于社会的危险就大了。

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然后才是知识技能方面。

2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资治通鉴·汉纪》【译文】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唐纪》【译文】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话,就会愚昧不明。

4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资治通鉴·唐纪》【译文】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5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资治通鉴·周纪》【译文】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6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

——《资治通鉴·唐纪》【译文】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

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7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资治通鉴·晋纪》【译文】要去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称赞其所长,这样其短处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

8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译文】身为尊贵的领导者,应当举纲执要,又何必所有事情都面面俱到呢? 9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24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前言在十九大的报告当中,总书记针对我国社会当前进展情况,结合国际外围环境形势提出了重要的发展战略,力争从2020年开始,到2035年结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度,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伟大战略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位儿女在其职,谋其位,尽其力,担其责,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坚持奋斗,才能不断地往前进。

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事业一线的工作者就更加应该为实现这一伟大的中国梦奉献自己,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工作。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端正思想,深刻地认识大学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重任,造就了传播知识、增长阅历、实现梦想的环境,更是提高政治觉悟,学习道德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地方。

只有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道路中敢于去担当,努力地前行,高等学府成才算是一间合格的,有成就的大学。

立足当下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正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正扮演着一个中流砥柱的角色。

社会各界正把更多资源的投入到高等教育的环节当中,希望能从中挖掘更多的创新知识,培养足够的应用型人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会时引入《资治通鉴》的典故。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品德是引领才能发挥的统帅,做人应该以德为行。

人无德不立,为了要实现立德树人,培养一流的人才。

首先,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牢记,我们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时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心指导思想,时刻谨记在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合格的行动模范,传播正确的科学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青年才俊做坚定的信仰者,为社会谢衎祺(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7)摘 要: 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
作者:谭丁
来源:《前线》2016年第04期
【引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节选】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原文释义】
臣司马光认为: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

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把它们叫作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硬之物。

棠溪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

持有才干做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

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
【经典简介】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