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口耳目》教案范文共三篇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强化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及思维能力2.能通过教材中的活动,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和合作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理解、朗读、表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提升口语表达和听力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听辨音、辨别字的能力,巩固基本的语文积累。

三、教学内容1.学习口耳目这篇课文2.引导学生阅读图片,回答问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听老师讲故事,让学生观察图片、听、说、做等多种感官参与,锻炼多种语言技能。

4.学习生字和生词: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听、看、说、闻、医生、声音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场景,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

2.交际教学法:强调孩子们要参与交流、合作和互动,让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提高。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询问学生:“你们有哪些器官呢?”然后让学生观察口、耳、目、鼻的合影以及医生的照片。

第二步:预习老师根据故事中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讨论,预测故事的发展。

第三步:讲授1.听老师讲故事:每位学生听完故事后,观察图片,看是否有自己想说的话。

2.读课文:老师和学生一起读故事,注意语调和语音的正确。

3.导读生字生词:“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听、看、说、闻、医生、声音”,并且为学生讲解它们的意思。

4.互动讨论:老师和学生一起回答故事中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第四步:巩固训练1.角色扮演:老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分角色进行表演。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故事内容,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或者物品。

第五步:结合实际老师让学生用口、耳、目、鼻子去尝试察觉身边的世界,比如说,互相聆听,嗅闻香味,看看五彩斑斓的世界和品尝美食。

六、评价1.老师主要采用评论方式给学生打分。

2.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来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可以展开自己姿态谈论自己观点。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耳目”是人体五官之一,认识它们的位置和作用。

2.学习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和衣着的表达方式,提高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口耳目事物的搜集整理和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和衣着的表达方式,提高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难点: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口耳目事物的搜集整理和展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眼、耳、口的位置和作用,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环节a.课文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课文的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b.人物外貌特征描述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外貌特征的人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图片或实物,并将不同的特征贴在不同的人物上,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描述。

c.衣着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衣着形式,包括颜色、款式、组合等,再通过板书或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衣着形式和搭配,帮助学生提高衣着描述能力。

d.练习环节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描述,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对方的衣着外貌特征表述。

2.创作环节: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描述一个房间,并让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画出这个房间的样子。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3.展示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绘制的房间图和其他小组的衣着外貌特征表述展示给全班同学,以此评选出最好的一组,提高学生的创作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熟记口、耳、目的位置和功能,描述生活中具体的口耳目。

2.学生是否能够提高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自信分析和描述人物外貌特征与衣着,以及房间的布置和陈设,能否给出充分的证明。

3.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创造能力,个人创作和表达能力,展示相信度,新颖度和引人入胜度。

五、学习拓展1.国家文化遗产——各地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学习。

2.人物形象的艺术创作和欣赏。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当前科目的教学内容输入方法,详情请参阅第三章。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

《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课程基本信息•教材版本:部编版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第一单元•课题:第三课《口耳目手足》•授课时长:40分钟•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观察图片、动作演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的读音、字形及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汉字与身体部位的关系,能准确运用这些汉字进行简单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身体部位图片、汉字演变动画等)•生字卡片•身体部位模型或图片•学生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活动设计:1.游戏导入:“我说你指”。

教师说出身体部位名称,学生迅速用手指向自己的相应部位。

如:“眼睛在哪里?”“在这里!”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本课主题。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与我们身体密切相关的五个汉字——“口、耳、目、手、足”。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新课讲授(25分钟)(一)学习“口”字(5分钟)1.出示图片:展示嘴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嘴巴的作用(说话、吃饭等)。

2.字形讲解:介绍“口”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强调其象形特点,像一张张开的嘴巴。

3.读音教学: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准确。

4.书写指导:教师示范书写“口”字,强调笔画顺序和占格位置,学生书空练习。

(二)学习“耳”字(5分钟)1.出示图片:展示耳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功能(听声音)。

2.字形讲解:通过动画展示“耳”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其象形特点。

3.读音教学: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声调变化。

4.书写指导:教师示范书写“耳”字,学生观察并书空练习。

(三)学习“目”字(5分钟)1.出示图片:展示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及作用。

2.字形讲解:利用动画展示“目”字的演变过程,强调其象形特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版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教案)教学背景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高的过程。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口语、听力和阅读能力尤为重要。

小学一年级是语文学科的入门年级,通过对口说、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为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口、耳、目的概念和作用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能力和基本阅读能力3.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学重点•听说能力的培养•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以实践和互动为主教学过程第一课口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食物,例如:苹果、橙子、香蕉等,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给学生一些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相应的名称,然后进行游戏,要求学生尽可能快地说出相应的名称,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耳1.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的图片(如动物、交通工具等),让学生邀请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加上相应的图片。

2.教师播放一些有趣的音效,闹铃、汽车鸣喇叭、雨声等,并让学生猜测所听到的声音是哪种。

第三课目1.教师(或学生)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并指出物品的特点和功能。

2.教师让学生阅读课堂板书上的简单文字,指导学生记忆含义,同时加强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课口、耳、目1.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故事,并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互相讲述。

2.教师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根据文字描述勾勒出想象中的场景或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口、耳、目方面的学习成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2.对于口语、听力和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改进方法。

结束语通过本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学生打好汉语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说、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教学目标:1、生疏“口、耳、目、羊、鸟、兔”6个生字,生疏笔画“竖”,会写“十”1个字。

2、借助图画,尝试建立图、古象形字与现代汉字的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争论等,学习象形字。

3、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宠爱,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今日有很多教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由于他们听说一(3)班的小朋友可棒了!我们今日要把自己的一面呈现出来,有信念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听说啊在汉字王国里,有很多奇异而好玩的象形字,它们既是字又像是一幅画,关于象形字还有一个秀丽的故事呢,你们想看吗?(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今日田教师就要带着大家进入汉字王国,去生疏一些好玩的象形字。

跟着教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二、图字比照,领悟识字方法。

1、生疏“口”。

(1)(出示嘴巴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重点引导学生:a、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一张嘴巴”等。

关注嘴巴的样子是“张开的”。

b、图片的右下角还有个符号呢!猜猜它会是什么?(2)嘴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口”。

这个符号就是古时候的“口”字,和图片嘴巴比一比,你觉察了什么?(这个字和图片很像)是啊,这个“口”字就是古人照着嘴巴的样子画出来的。

(3)今日的“口”字是什么样子呢,请看!(出示“口”字)这中间经过了很多的变化呢!——(呈现“口”字演化过程)讲解:“口”字刚刚造出来时,和嘴巴的样子很像,还有向上翘起的嘴角呢!渐渐地,口的外形变方了,但是嘴角还留着,后来嘴角没有了,字的外形变得更方了,最终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口”字。

(齐读)(4)虽然“口”字的外形转变了不少,但还是跟张开的嘴巴有点像,看到这个“口”字,我们马上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嘴巴。

你的嘴巴能干什么呀?你能说说和“口”有关的字或词语吗?(指名说)(对啊,像嘴巴一样翻开的口子,我们也用这个“口”,比方“门口”、“出口”……)(5)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依照事物的外形画图造出了汉字,为了书写便利又不断地变形、改进,才有了我们今日的汉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四、教学流程和步骤五、教学实施和课堂实践六、课后练习和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八、教学评价和学生考核九、拓展延伸与趣味活动十、教学小结与思考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在该部分中,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以达到教学效果。

例如,本课的教材分析可以包括:主题分析、篇章结构分析,其中教学目标可以包括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和突出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困难和问题的内容,是需要重点讲解和解决的问题。

例如,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包括口耳目的定义和区别,教学难点可以包括学生在理解启示信息时的困难。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本课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了解口耳目的区别;也可以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懂口耳目的区别。

四、教学流程和步骤教学流程和步骤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流程和步骤。

例如,本课的教学流程可以包括导入、呈现教材内容、解释教材内容、举例讲解、巩固练习和作业布置等步骤。

五、教学实施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和课堂实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注意的细节。

例如,教学实施可以包括备好教案和课件、调节好教室环境等;课堂实践可以包括与学生互动、注重语音语调、引导学生思考等。

六、课后练习和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和作业布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巩固和提高。

例如,本课可以让学生完成口耳目的练习和作业,同时鼓励学生补充更多有关口耳目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总结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反思本课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可以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做得更好。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导语】识字教学是⼩学低年级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教案 教学⽬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3个字。

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个偏旁⾓⼦头。

2、激发学⽣热爱祖国的⽂字。

教学重点:认记⽣字,会写“⼗、⽊、⽲”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图字结合,认识⼝⽿⽬⼿⾜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认读⽣字 1、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组互相交流⼀下。

2、认读⽣字: (1)领读:学⽣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由练读,⼩组读,指名读,加拼⾳读,去拼⾳读。

(3)竞赛读。

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练习书写:课本⽥字格中⽣字⾃⼰写⼀写。

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师展⽰。

四、作业布置:在⽥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字反思⼀ 《⼝⽿⽬》课⽂中的⽣字都是⾼频字,如:⼝、⽿等字,同学在⽣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同学应该会读、会认。

因此,我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在学习时,我努⼒让学⽣发挥丰富的形象⼒,通过让学⽣做游戏指五官、猜字谜、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边对汉字的各部位进⾏了形象的分析,从⽽让学⽣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认识了“⼝⽿⽬”。

识字课本中“多读”是必不可少的项⽬,但⼀味的反复练读,⼩朋友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识字课中总会运⽤许多游戏。

为了巩固本课的字,我再次利⽤卡⽚分类(图⽚、古字、今字)三组来找朋友的游戏,不仅牢记了本课的⽣字,⽽且激起了认识更多象形字的欲望。

因此在闯关四中拓展的⼏个象形字,学⽣就会轻松猜出。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精品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精品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

本课主要围绕五官进行教学,涉及教材第三章《认识我自己》中第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汉字“口、耳、目、手、足”;学会通过观察和体验,用语言描述自己五官;理解五官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口、耳、目、手、足”正确书写和发音。

2. 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五官。

3. 使学生理解五官作用,懂得保护五官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字“口、耳、目、手、足”正确书写和发音,用语言描述五官。

难点:理解五官作用,培养观察和体验生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卡片、五官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五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五官名称。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汉字“口、耳、目、手、足”发音。

(2)讲解汉字“口、耳、目、手、足”书写方法,并在黑板上示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我有一双()。

”(2)引导学生用“手”填空,并解释原因。

(3)拓展练习:让学生用其他五官词语填空,巩固所学。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汉字“口、耳、目、手、足”进行连线。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检查练习效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口耳目》2. 板书汉字“口、耳、目、手、足”正确书写。

3. 在黑板上展示五官图片,标注对应汉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汉字“口、耳、目、手、足”分别造句。

(2)画出自己五官,并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

2. 答案:(1)示例:我用口吃饭,我用耳听音乐,我用目看书,我用手画画,我用足跑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化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口”、“耳”、“目”的读音和书写,了解其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口”、“耳”、“目”这三个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听力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和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1.生字:“口”、“耳”、“目”2.韵母组合:-ou、-ei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字“口”、“耳”、“目”的读音、书写和常见组词。

•难点:韵母组合的拼读和辨别。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识字3 口耳目》的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3.单字卡片:口、耳、目4.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生字“口”、“耳”、“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生字(15分钟)•通过教师朗读、学生跟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利用单字卡片,配合图片让学生认读生字,并进行多次书写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口耳目相关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4. 学习韵母组合(15分钟)•介绍韵母组合“-ou、-ei”的发音规则,并进行反复训练。

5. 同步习作(15分钟)•要求学生在本节课回家后,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口”、“耳”、“目”,并用韵母组合进行书写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在生字书写和韵母组合掌握方面的困难,及时进行巩固和强化练习。

•增加趣味性,多采用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延伸•在学生学会生字基础上,可进行口耳目相关故事阅读,增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生字“口”、“耳”、“目”进行造句,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语文中的基础字词,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基本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

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

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

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

“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

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地人你我他一二三四五上下(指名读——开火车带读)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3.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3.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 3. 《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通过课文《口耳目》初步了解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声音及文字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难点:运用文字描述声音。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素材:与声音有关的图片、道具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的声音,并提问声音有哪些特点。

2.播放声音: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听声音,猜猜这些声音是什么,并展示相应图片。

第二步:课文学习(10分钟)1.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口耳目》,引导学生跟读。

2.理解课文: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文字和声音的关系。

第三步:交流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声音,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声音。

2.展示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

第四步:活动设计(15分钟)1.声音描述比赛:学生听声音,用文字描述声音,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相关练习。

2.收集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并用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文字与声音的关系展开,通过生动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增加更多的语音描述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与文字的关联。

以上就是本节课《口耳目》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6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6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一)教案: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目标:1. 学会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认读生字词造句。

2. 听懂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4. 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插图造句。

教学准备:1.《口耳目》课文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师生问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谈论生活中的观察经验,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等。

3.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Step 2:听说读写1. 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朗读能力。

3. 练习生字词,造句,并与同伴分享。

Step 3:分析课文1. 学生观察插图,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找出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Step 4: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Step 5:拓展延伸1. 学生上台依据已学内容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

2.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反思:1. 教学准备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教具,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2.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师生互动频繁,增强了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造句和讨论,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二)教案:教学内容:《天地人》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2. 通过观察插图,初步了解天地人的概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口、耳、目的功能和特点。

2.能够听、说、读句子“我的耳朵听得见声音,我的眼睛看得见白云,我的嘴巴说得出话”。

3.能够理解并朗读字词:耳朵、声音、眼睛、白云、嘴巴、话。

4.能够进行合作活动,培养他人间的口耳目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1.口、耳、目的功能和特点。

2.字词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1.口、耳、目的功能和特点的理解。

2.字词的朗读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于口耳目器官的思考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口耳目。

2. 新知识的掌握(25分钟)1.学生自由表达对口、耳、目器官的认识。

2.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表述,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3.教师呈现课文中的句子“我的耳朵听得见声音,我的眼睛看得见白云,我的嘴巴说得出话”。

帮助学生了解口耳目协调的功能。

4.学生模仿朗读句子,理解其中的字词。

3. 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耳目协调能力。

2.小组内相互合作,以讲故事的方式,利用口耳目器官的特点,表述动物或人物的特征和故事情节。

4. 练习和巩固(10分钟)请学生回到座位,练习朗读课文中的句子,并搜集数据,找出每个小组最有特点的表达和语言。

五、教学反思1.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引入“什么是听力呢”“什么是话术呢”“什么是声音呢”等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2.在掌握新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操纵实物、图片等来展示器官的形态和特征,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口、耳、目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采用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主要围绕“口、耳、目”三个生字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生字“口、耳、目”,会写这三个字;学习课文,理解词语,读准字音,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口、耳、目”,会写这三个字。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语。

3. 学生了解“口、耳、目”的作用,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事物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口、耳、目”。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口、耳、目”,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铅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口、耳、目”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认读生字:引导学生翻开课本,指着生字“口、耳、目”,教读生字,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

3.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语。

4.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口、耳、目”的书写方法,边讲解边示范,强调书写规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口、耳、目”,教师巡回指导。

6.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巩固生字。

六、板书设计口、耳、目口:口的形状、作用耳:耳的形状、作用目:目的形状、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口、耳、目”各10遍,用生字造句。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朗读课文3遍,家长签字。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与“口、耳、目”相关,进行分享交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元素的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课《口耳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字“口、耳、目、手、足”,学习生词“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口、耳、目、手、足”,会读、会写、会用。

2.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口、耳、目、手、足”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五官齐全,各司其职,生活无忧,快乐成长”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认识生字“口、耳、目、手、足”,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3. 理解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口、耳、目、手、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例题讲解:讲解生词“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举例说明它们在句子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和生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口耳目2. 板书生字:口、耳、目、手、足3. 板书生词: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4. 课文内容简要板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口、耳、目、手、足”各5遍,用生字和生词造3个句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器官的作用,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导语】《⼝⽿⽬》⼀课属于看图识字,课⽂分两部分:第⼀部分是⼀幅含有⽣字的图画,画⾯展⽰了学⽣熟悉的⽣活场景,对应的五个⽣字都是他们熟悉的⾝体部位的名称。

第⼆部分提供了与⾝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字“站”和“坐”,并以两位京剧⼈物形象让学⽣感知“坐”“⽴”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活习惯。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三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幅是⽣活场景图。

图上画着三个⼩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体部位名称的词“⼝、⽿、⽬、⼿、⾜”;第⼆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

⾏如风,卧如⼸。

”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卧的⽣活习惯。

⼆、学情分析 这⼀课的识字与⼉童的⽇常⽣活联系得⾮常紧密。

课⽂的学习遵循这⼀阶段的⼉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熟悉的⽣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认识⾃⼰⾝上的⾝体部位名称词。

再从⽣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形象地感受到各⾝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的意义。

学⽣在⽇常⽣活中说⾝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般都是⽤双⾳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朵”,⽽教材中是⽤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标 1.看图对照,认识“⼝、⽿”等7个⽣字。

2.会写“⼝、⽬”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

联系⽣活了解坐、⽴、⾏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容易与⾳近字“⽊”混淆,教师要重视“⽬”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理解。

“坐”是⼀个动词,在⽣活中学⽣容易与“座”混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3 口 耳 目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3 口 耳 目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3 口耳目》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教材为《识字3 口耳目》,主要涉及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识字教学。

2. 教材特点•此教材设计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简单易懂。

•通过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汉字意识和识字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发音和书写;2.掌握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基本意义;3.能够运用口、耳、目这几个汉字进行简单的识字和书写练习。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字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发音和书写;•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基本意义;•运用口、耳、目这几个汉字进行识字和书写练习。

2. 教学难点•对口、耳、目这几个汉字进行正确的识字;•运用口、耳、目这几个汉字进行相应的书写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形式引入口、耳、目这几个汉字,让学生猜测汉字的意义。

2. 学习1.教师呈现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书写和发音,让学生跟读;2.教师介绍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基本意义;3.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书写练习。

3. 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寻找身边物品或场景中的口、耳、目等元素,并用口、耳、目这几个汉字描述或书写出来。

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基本知识点,并进行小结。

五、课堂练习设置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识字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书写作业,要求规范书写,识字清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口、耳、目这几个汉字的识字和书写,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但在书写练习中部分学生存在字形不规范的情况。

需要加强书写训练,培养学生的字形规范意识。

以上为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3 口耳目》部编版,希朿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口耳目》教案范文【篇一】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

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

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

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

“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

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地人你我他一二三四五上下(指名读——开火车带读)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

(男女生对背──全班齐背)3.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试试看,把学过的字读准确。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上天了,入地了,我和你都笑了。

4.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要来学习新的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字,都藏在图画当中,我们要仔细看图。

(二)观察图画,集中识字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给插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取名叫小美、小丽、小刚)小眼睛仔细看图,想一想小美、小丽、小刚在干什么?2.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时,教师要注意聆听,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

)3.根据图画,教师讲故事,随机出示要学习的生字。

花儿开了校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有黄的,好多的小蝴蝶纷纷来花上跳舞。

小美和小丽站在花前看花。

(出示:足)小美伸出手指,(出示:手)嘴里开心地数着(出示:口):“一朵,两朵,三朵……”这时,小刚听到小美数花的声音(出示:耳),也跑来了。

他的眼睛盯着每一朵花,(出示:目)说:“我们种的花终于开了,太好了!”①上面的5个生字,你认识哪一个字?请你自由地读一读。

②指名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手”是翘舌音、“足”是平舌音。

)4.看图了解生字所指的身体部位。

①(出示:5个生字“口耳目手足”和5张相关的身体部位图片)②“口、耳、目、手、足”,分别指图片上所指的哪个身体部位?说一说,给生字和图片配对。

(强调:“目”指的是眼睛,不是“木头”。

“足”指的是脚。

)③给“口、耳、目、手、足”分别组词。

(重点词语朗读:人口耳目手上足下)5.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例:口可以用来喝水、吃饭、唱歌……(板书:喝、吃、唱)其他的类推。

6.举字卡游戏。

老师做动作,学生举字卡。

要求举得又快又对。

师:我眨眼睛。

生:我举:“目”。

师:我摸耳朵。

生:我举:“耳”。

师:我张嘴巴。

生:我举:“口”。

师:我拍小手。

生:我举:“手”。

师:我踏小脚。

生:我举:“足”。

(游戏中加强反馈:字卡有举错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和改正。

)【设计说明: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故事为切入口,与本课的生字学习相结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的“在情境中识字”的建议。

并以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巩固,识字教学实现提效目标。

】(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1.学习正确书写“口”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口”字)认识关键笔画“横折”。

“横折”只有1笔。

②观察“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居中。

③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④学生先描红,再尝试独立写。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

⑤讲评“口”字书写要诀:“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⑥学生再尝试写一个更端正、美观的“口”字。

2.学习正确书写“目”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目”字。

②观察“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目”字居中,字形瘦长,里面的两横,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③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④学生书写。

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

二描:描一个红字。

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讲评“目”字书写。

【设计说明:写字是识字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

为了使学生能写一手好字,在教学中要“细化指导”,学生要“精化练习”。

逐步让学生养成观察、临写、改进的书写习惯。

】(四)作业设计1.用“口、目”各说一句话,让爸爸妈妈帮忙记录下来。

2.猜一猜。

①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坐个胖二郎。

( )②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指名读——开火车读)2.出示身体部位图,说出对应的生字。

3.词语复习:人口耳目手上足下4.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大家读得很准确。

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跟身体部位有关的一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认识新字1.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①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打开书认真聆听。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至少3遍。

在不认识的字上画上圆圈。

③指名分句读。

教师及时正音:“松”是平舌音;“钟”是翘舌音。

“卧”字,学生不常见,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组词理解加深印象。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古语的韵味。

①老师示范朗读课文,尾字“松”、“钟”、“风”、“弓”读出押韵的味道。

②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的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读出韵味来。

③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设计说明:朗读体现低段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先读通、读顺课文,再读出韵味来,循序渐进,以读为主。

】3.理解课文的含义。

①理解“站如松,坐如钟”。

认读生字:站(翘舌音)、坐(平舌音)生字扩词:站立、站直;坐下、请坐(注意“坐”与“座”的区别,“坐”是一个动词。

做动作,让学生体会其表示的意思。

)(出示:课文中的京剧人物插图)分辨哪一个人物是“站”?哪一个人物是“坐”。

将“站”和“坐”贴在对应的京剧人物旁。

“如”的意思是什么?说一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

(配合出示:挺拔的松树图、古老的铜钟图)动作体验:“站如松,坐如钟”的动作。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的?哪些人“坐如钟”的?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读出精气神来。

②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同桌互相说一说“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

反馈交流句子的含义。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人“行如风”的?什么人“卧如弓”的?(配合出示:竞走运动员的图片、卧佛的图片)有感情朗读“行如风,卧如钟”,读出精气神来。

照样子,说一说。

明如( )。

甜如( )。

白如( )。

粉如( )。

③小结:“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说的是我们站着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一样端正,行走要像风一样飞快,睡觉时要像一张弓一样绷直身体。

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要这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习惯。

4.师生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引读:站如——坐如——行如——卧如——【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渗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将理解外化为动作的展示,促进对俗语的体会与领悟。

】(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1.学习正确书写“耳”字。

①学生看书第10页,了解“耳”的笔顺。

②观察“耳”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师示范写“耳”,学生跟着书空。

注意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

第一笔横为中横,要平且稳。

最后一横是长横,要稍稍向上斜。

④学生练习正确书写。

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

二描:描一个红字。

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讲评“耳”字。

2.学习正确书写“手”。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手”字)认识笔画“撇”和“弯钩”。

②观察“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师示范写“手”,学生跟着书空。

注意第一笔撇要横撇。

两横有变化,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

④学生按照“四步骤”练习正确书写“手”字。

⑤讲评“手”字,强调“弯钩”的正确书写。

3.看拼音,写词语。

比一比谁写的字又正确又漂亮。

(四)作业设计用“手”、“耳”口头组词,爸爸妈妈帮忙记录。

【篇二】【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象形字。

2.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走遍山野的脚,一对灵敏的耳朵,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一对明亮的眼睛。

今天,咱们一起走进第3课《口耳目》去认识我们身上的这些宝贝器官吧!二、图文结合,检查整体感知(看图说话)通过预习让小朋友们先认真观察一下图画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强调了地点花丛边——生动具体,想象力丰富还加上了动作,观察仔细如果用上一边一边是不是更恰当呢?)三、学习生字,研习构字规律1、同学们的看图说话一个比一个精彩,图上还有几个生字呢,今天我们要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2、首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叫——“我做动作你猜字”,啊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后来,口字进化成了这样。

其实啊除了口字以外人们还仿照耳朵、眼睛、小手和足的形状来造字,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象形字。

(第2课就有象形字如日月水火)下面请四人小组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一人说一个。

讨论完的小组已经抱臂坐端,请一个小组做代表和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

3、图和文字打乱顺序连线,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4、摘苹果抢读生字;5、“口”字有点孤单了,你能帮助它和其他字宝宝组成词语朋友吗?复读小朋友的词汇可真丰富你瞧——井口、窗口、门口、路口“耳”字也耐不住寂寞了,也想请你来帮忙呢——银耳、木耳、耳机、耳环,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目”字宝宝很喜欢创新,你看在他这两句话里就藏着它的好朋友呢!你能用带目的词语把它补充完整吗?a妈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