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从组学研究中了解糖皮质激素反应

从组学研究中了解糖皮质激素反应

从组学研究中了解糖皮质激素反应导读糖皮质激素药物常应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包括自身免疫疾病、哮喘以及癌症。

尽管作用的生物学信号通路已经被广泛了解,但是细胞类型特异的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以及病人响应不同的原因尚不清楚。

近些年,人类体外研究利用基因组、转录组以及其他组学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总结了糖皮质激素响应的几个关键组学研究,并且确定了与糖皮质激素反应相关现有知识的缺口,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研究。

进展1 前言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合成和释放的类固醇激素,能够对代谢、炎症、免疫以及凋亡信号通路进行调节,在机体应答内部和环境变化维持内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

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糖异生影响正常代谢,可以提高肝细胞内糖原的储存,降低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增殖的特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湿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一些癌症(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慢性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导致有害的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高血糖、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抑郁症。

因此糖皮质激素最好短时间内服用,如果可能的话靶向相关的组织。

虽然糖皮质激素表现出细胞和组织特异性的反应,糖皮质激素的组织靶向治疗通常是通过选择组织特异性通路实现的,而不是靶向细胞类型特异性的信号通路。

对特定的组织进行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系统的副作用,但是在靶向组织中慢性应用可能引起耐受性,进而导致剂量的增加和更糟糕的副作用。

因此对细胞类型特异糖皮质激素反应的了解将会引导克服副作用和耐受性更精准的治疗。

个体间对糖皮质激素反应的多样性及其抗性的发展一直以来就被认知,但缺乏对过程的了解。

在罕见的案例中,由于糖皮质激素受体GR或者基础应答机制的突变导致一些个体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或者固有的对类固醇不响应。

更常见的是,糖皮质激素耐受提示在一些患者中需要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并且在此之后延长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来维持最初观察到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基因转录调控和信号传导在心血管系统发生和疾病中的作用

基因转录调控和信号传导在心血管系统发生和疾病中的作用

基因转录调控和信号传导在心血管系统发生和疾病中的作用心血管系统是人类生命体内重要的器官系统之一,由心脏、血管及血液组成。

它发挥着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排走代谢废物、调节体内环境平衡、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

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复杂的基因转录调控和信号传导过程。

而一旦这些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从基因转录调控和信号传导两个方面来探讨心血管系统的发生和疾病。

1. 基因转录调控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基因转录调控是指在转录过程中,由转录因子及其拮抗因子、组蛋白修饰、miRNA等级联作用来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

在心血管系统中,基因转录因子在细胞分化、生长、凋亡及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被认为是心血管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GR通过逆转抗应激反应,通过下调白细胞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核因子-κB(NF-κB)也是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因转录因子之一。

当心血管系统受到损伤时,NF-κB被激活,并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等机制表达,调节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

研究表明,NF-κB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有着密切联系。

此外,研究还发现miRNA在心血管系统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miR-1和miR-133a参与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和壁运动;miR-126则被认为是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基因转录调控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2. 信号传导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除了基因转录调控外,信号传导也是心血管系统中其他重要的调控机制。

它主要通过细胞表面蛋白质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来调节细胞的功能。

目前,已知的心血管系统信号通路包括Wnt、Notch、EGFR、VEGFR2等通路。

其中,Wnt信号通路在心肌细胞增殖、发育、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Wnt通路发生异常会影响到心脏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异常。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李佳荣1 张纪岩1,2 (1.南华大学药学院,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衡阳 421001;2.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850)中图分类号 R39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24)01-0031-06[摘要] 免疫系统是重要的人体健康卫士,免疫系统失调是引发各种疾病的源头,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调控能力的降低导致病原体和恶变细胞难以及时清除,从而增加了致病概率和病死风险。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压力过大是导致免疫系统失调的重要因素,已在动物模型和人体中发现,压力加大会提高体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而且应激激素对免疫功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本综述重点梳理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调控研究进展。

[关键词] 压力;免疫力;糖皮质激素Research progress on regul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on immune cellsLI Jiarong 1, ZHANG Jiyan 1,2. 1.School of Pharmacy , Nanhua University ,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Pharmacology ,Nanhua University , Hengyang 421001, China ; 2. Institute of Military Cognition and Brain Sciences ,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 Beijing 100850, China[Abstract ] The immune system is the defender of human health , whose dysregulation is the source of various diseases. Re‐duced immune defense and immune surveillance capabilities lead to difficulties in removing pathogens and malignant cells , thus increas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isk. Stress is a major factor in the decline of the immune system. In past studies ,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both in animal and humans that stress increases the levels of neuroendocrine hormones in the body , particularly glucocorticoids and catecholamines. Through the action of these stress hormones , stress has a number of detrimental effects on immune function , andthis review combs through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of immune cells by glucocorticoids.[Key words ] Stress ;Immunity ;Glucocorticoids应激是机体对压力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中药单体成分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成分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成分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侯博1,李东楠1,张永政2,王海1,2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150040;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二科摘要: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是药物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类型。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及其提取物在防治GIOP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

中药单体成分可通过调控MAPK、PI3K/AKT、Wnt/β-catenin、NF-κB、OPG/RANKL等信号通路功能,保护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调整细胞内促/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刺激细胞自噬功能,纠正骨稳态失衡,最终达到治疗GIOP的目的。

黄酮类、皂苷类、有机酚类、苯乙醇苷类、多糖类等多种中药单体成分已应用于GIOP的治疗。

研究多种中药单体成分治疗GIOP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情况,有望为中医药治疗GIOP相关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单体;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黄酮;皂苷;有机酚;苯乙醇苷;多糖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2.022中图分类号:R58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2-0092-05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是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GC)而引发的医源性并发症。

目前认为GIOP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药理学剂量的GC可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诱导氧化应激、细胞自噬、骨细胞衰老等影响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数量及活性,破坏骨形成和骨吸收动态平衡,最终导致骨质疏松[1]。

GIOP常用治疗药物有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药物、雌激素等,这些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中药是治疗GIOP 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炎症、减轻疼痛、改善症状。

中药单体研究是明确中药治疗GIOP作用机制的有效手段。

现就中药单体成分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及治疗应用相关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GIOP的防治和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抑制NF—κB激活途径治疗IBD的进展

抑制NF—κB激活途径治疗IBD的进展
国 际消 化 病 杂 志
20 0 9年 2月 第 2 9卷
第 1 期 I i Ds e ray2 ,2 0 ,Vo.2 ,No n Dg i,F bu r 5 0 9 J 1 9 .1

6 ・ 5

综述 ・
抑 制 NF K —B激 活 途径 治 疗 I D 的进 展 B
Gn £ 0 r £g r 8 0 o ,H u h h Ho p t l a S a s ia ,Fu n Un v r i da i e s t y,S n 2 0 4 ),Ch n g & ( 0 O 0 ia
Ab ta t I te s wih I s r c : n pa int t BD hem uc s li m u e po ei r ie t o a m ne r s ns sde a ld. The n la a t pp B(NF— B) i y r gu一 uce r f corka a K sa ke e
1 t ro h mmu e a d i fa a o ft e i n n n l mma o y r s o s s i h u .I a e n p o e h t d u s l e c r io t r i s t r e p n e n t eg t t h s b e r v d t a r g i o t s e o d ,me aa i e a d k e s lzn n
炎 症性 肠 病 (B 是 一组 病 因 不 明的 慢 性 、 I D) 易 复 发性 肠道炎 性疾 病 , 包括 溃疡 性结 肠炎 ( UC) 和克 罗 恩病 ( D , C ) 其在 我 国近 1 0年 的发 病 率 呈 上 升趋 势u 。I D 的发病 机 制 至 今 仍 不 清 楚 , B 目前 认 为遗

代谢调节的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

代谢调节的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

代谢调节的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代谢调节是维持人体内稳态的一项重要过程,它通过多个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实现。

本文将从信号通路和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来探讨代谢调节的机制和作用。

一、信号通路1. AMP 蛋白激酶信号通路AMP 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是一个重要的代谢调节通路,它通常在细胞代谢缺乏能量时发挥作用。

在葡萄糖代谢缺乏时,ATP 的浓度下降,AMP 的浓度升高,从而激活 AMPK。

AMPK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能量产生和消耗的平衡,如促进葡萄糖吸收、脂肪酸氧化、线粒体生物合成等。

2. 糖皮质激素信号通路糖皮质激素也被称为皮质醇,是一种体内已知的最强的糖分沉积荷尔蒙。

它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和转录因子的作用,调节多种代谢过程。

在短时间内,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肝脏糖原的合成,补充血糖;而长时间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则可以导致肌肉蛋白质的分解,从而增加体内糖分供应。

3. 转录因子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核因子-κB (NF-κB) 是一个强有力的转录因子,在多种炎症和免疫亚健康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

在代谢过程中,NF-κB也被认为是一种促进脂肪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因子。

NF-κB可以通过下调脂肪细胞的自噬程度,增加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从而促进脂质代谢并增加体重。

二、作用机制1. 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它指的是由前脂肪细胞向成熟的白色脂肪细胞转化的过程。

脂肪细胞分化在代谢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身体内脂肪的沉积和消耗。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NF-κB等信号通路中的转录因子在脂肪细胞分化中发挥作用。

2.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是一个体内代谢调节的重要过程。

它指的是人体内消耗和摄取能量的平衡状态。

当能量摄入少于消耗时,体内能量转变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反之亦然。

在能量供应减少或体内能量平衡失调时,AMPK等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抑制食欲、促进葡萄糖代谢等方面来维持身体的能量平衡。

3. 糖代谢糖代谢是维持身体内糖分稳态的过程。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_李鑫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_李鑫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李 鑫,杨 蕊,臧 强,胡永秀*(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69)摘要:糖皮质激素作为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应用已有较长历史,但在药理作用机制方面尚有未解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表型和功能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的非基因组效应。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树突状细胞;双向调节;非基因组效应中图分类号:R9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40(2009)01-0027-04Pharm acologica l acti ons of glucocorticoi ds:progress i n m echanis m sLI X i n ,YANG Ru,i Z ANG Q iang ,HU Yong -x i u(S chool of Basic M e d ical Sciences,Cap ital U ni ver sity of M e d ical S ciences ,B eijing 100069,Chi na )Abst ract :G l u cocortico i d s have been used as ant-i i n fla mm atory and i m m unosuppressive agents for a l o ng ti m e in cli n ica l app lication .But several questi o ns on m echan is m s o f phar m aco l o g ical actions re m a i n .This revie w su mm arizes t h e progress in m echan is m s of phar m aco l o g ical actions of g lucocorticoids i n recen t years ,i n cluding the effect of g l u cocortico i d s on m at u ra ti o n ,phenotype and f u nction o f dendritic cel,l b-i directional regulati o n and non -geno m i c acti o ns of glucocortico i d s .K ey w ords :glucocortico i d ;dendritic cel;l b-i d irecti o na l regulation;non -geno m ic acti o ns 收稿日期:2008-11-04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KM 200710025005)作者简介:李 鑫,女,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免疫调节,E-m ai:l b i ngx i n007@si n a .co m*通讯作者:胡永秀,女,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移植免疫,T e:l 010-********,E-m ai:l yxh601@yahoo .cn糖皮质激素既是正常人体内重要的生理物质,又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

NF-κB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已证实异常的炎症反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很多学者认为患者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甚至疾病的严重度来说,基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发现某些环境因素可能也会影响,甚至决定疾病的病程发展。

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核转录因子NF -KB可能通过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了很多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NF-KB位于细胞胞浆内,一般由两个功能亚单位,即P65和P50所组成,同时和其天然性的抑制因子IKB-a和IKB-b结合在一起,而后者阻止NF-KB进入细胞核,调控相关的靶基因。

一旦细
胞受到刺激(感染、氧化和抗原等),IKB磷酸化,相应的蛋白酶体发生降解,NF—KB激活,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结合,后者可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白介素1b和肿瘤坏死因子a),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基因的产物会进一步激活NF-KB,从而扩大局部的异常炎症反应。

已知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某些转录因子和相应基因的表达,如AP-1和NF—KB,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有证据显示,糖皮质激素可能是目前最强力的NF-KB抑制因子。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活化的NF-KB(细胞胞浆内和细胞核核内),同时能抑制NF-KB 与靶基因结合,起到抑制异常炎症反应的作用。

最新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还能增加NF-KB的抑制因子IKB的转录和表达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具有非常强的抗炎作用,而后者与其强有力地抑制NF-KB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NF-KB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前者已做为一种新型的抗炎靶向,成为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热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7期25·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郭子琪1,何力宏2,苏宇静1*(通讯作者),张正衍1,靳子硕1,李杰1,杨曦2,杨邱澜2(1.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2.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1 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目前用于 RA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可根据其作用机制及出现时间分为五代,依次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慢性抗风湿药和早期生物制剂(主要是TNF-α抑制剂)。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RA治疗的一线药物,主要抑制乙酰化,抑制COX-1和COX-2活性。

反过来,阻断环加氧酶催化花生四烯酸产生前列腺素,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以实现抗炎和镇痛作用。

由于这些药物不影响RA的免疫病理机制,虽然它可以缓解RA的症状,但它对关节破坏没有影响,并且副作用在胃肠道症状中最为突出。

代表性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吡唑啉酮和双氯芬酸。

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两类COX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在缓解炎症的同时对胃黏膜也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近年来出现的COX-2特异性抑制剂,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罗非昔布,伐地考昔,艾托考昔等一系列专一性抑制 COX-2而不影响 COX-1的药物,不仅有较强的抗炎效果,它具有镇痛作用,并且避免了传统NSAID的常见胃肠和肾脏副作用的缺点。

1.2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其主要机制是将糖皮质激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核,从而降低NF-κB的活性,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从而达到减轻炎症的目的。

此类药物并不能阻断 RA的病程进展,对防止关节的破坏也无效果,同时还伴有骨质疏松,皮质功能亢进,高血压等潜在的副作用,但近年来发现,低剂量,短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在 RA的治疗中不仅能发挥有效的抗炎,抗过敏,可缓解症状,提高安全性。

NF-KB在机体炎症与免疫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NF-KB在机体炎症与免疫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Sen和Baltimor首先从B淋巴细胞核提取物中检测到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κB序列(5’GGGACTITCC3’)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称其为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

NF-κB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中,活化后能与许多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基因转录,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

本文现对NF-κB及其在炎症与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NF-KB及其抑制性蛋白概述哺乳类动物NF-κB转录因子家族(又称Rel家族)包括五个成员:Rel(c-REL)、RelA(即P65)、RelB、NF-κB1(即P50)、NF-κB2(即P52)。

NF-κB1、NF-κB2分别由前体P105、P100经过蛋白酶体的水解作用而形成。

NF-κB可以同二聚体或异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其中NF-κB形成的异二聚体几乎存在于体内所有细胞,而NF-κB2所构成的二聚体在体内含量较少,但其对于淋巴器官形成及调节B细胞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大多数NF-κB蛋白N末端都有一个高度保守、由300个氨基酸组成的Rel同源性结构域(Relhomology domain,RHD),负责与DNA结合、二聚体化及与NF-κB抑制性蛋白(inhibitor κB,IκB)家族成员相互作用。

IκB是一类基因家族,包括IκBα、IκBβ、IκB、IκBγ、Bcl-3以及NF-κBl、NF-κB2的前体P105、P100,其功能主要是抑制NF-κB的活化。

IκB具有特征性的多个锚蛋白重复结构,静息状态下IκB可通过锚蛋白重复结构与NF-κB的RHD结合,使NF-κB处于失活状态。

2 NF-κB激活途径静息状态下NF-κB与IκB结合,以无活性状态存在胞浆内。

激活的NF-κB才能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的基因调控,其激活途径包括经典与非经典两种。

2.1 NF-κB经典激活途径对于NF-κB经典激活途径的认识已较为深入,NF-κB/RelA二聚体通过该途径活化。

早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NF—κB、IGF-1表达的影响

早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NF—κB、IGF-1表达的影响

A src jci : on et a e f c r hld ot otri n i a moe n d e xrsi s b t tObe t e T v sgt t e toe li a rcs od o r ye dl g n p s n a v i i eh e s f a y n e c i e s a w r i a t e e o h
NF— B a d I K GF一 n ln su fr t we e o s re y i n 1 i u g t s e o as r b e v d b mmu o i o h mi a ti i g W i o u e ma e a ay i i n h s c e c san n . t c mp tri g l s t l h n s
h r e t ru m ae wt h s o s a c o te puigo p o p rd i to atm t r p ( a c c h e f h i g u P<0 1 ,u i hge ta toe fo t lru P<0 1. . )b ttl i r n h s cnr o p( 0 sl h h o og .) 0
s n cn yhge s magopta oeo cnrl ru ( i i at i r nat ru nt s f o t o p P<0O )Al f o e i ic t er sdi gf i l h i h h h og .1. lo s w r s nf a l d c ae t e e g in y h e n
1 表达 的影响。方法 : 鼠 3 ) 大 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 哮喘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气道壁 N - F K 、G 一 B I F 1的表达 ,计算机 图像分 析技术对气道壁 N — B和 I F 1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 ,测量小气道 内周长和厚 FK G一 度, 并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 F K N — B及 I F 1的表达水平 、 G一 嗜酸性粒 细胞数、 气道壁厚度哮 喘组显著高 于对照组 ( P<0 1 ; . )治疗组显著低于哮喘组 ( 0 P<0O )但与对照组相 比仍 较高( .1 , P<0O .1 o结论 : 哮喘时气道壁增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一类在人体内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类固醇激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自从糖皮质激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在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等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作用机制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

我们将从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入手,介绍其在体内的合成、分泌和代谢过程。

随后,我们将重点探讨糖皮质激素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包括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二聚体的形成、核转位以及转录调控等关键步骤。

我们还将关注糖皮质激素在非受体介导的途径中所发挥的作用,如膜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等。

通过对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及潜在的副作用。

这些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发掘新的治疗策略,提高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的综述不仅对糖皮质激素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作为一类重要的甾体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进而调控基因表达,发挥其生理和药理作用。

这种调控作用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也可以发生在转录后水平。

在转录水平,激素-受体复合物可以进入细胞核,与DNA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s,GREs)结合,影响特定基因的转录。

炎症相关因子TLR4_NF-κB_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炎症相关因子TLR4_NF-κB_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噬细胞激活,造成MMP 患儿炎性反应失控,导致病情加重㊂本研究还对两组患者轻症和重症患儿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Gal -3等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轻症㊁重症患者肺泡灌洗液Gal -3㊁IL -33㊁MP -DNA 载量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较治疗前降低,进一步表明Gal -3㊁IL -33㊁MP -DNA 载量㊁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㊂本研究将观察组肺泡灌洗液Gal -3㊁IL -33等与MP -DNA 载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泡灌洗液Gal -3㊁IL -33㊁中性粒细胞与MP -DNA 载量呈正相关,说明Gal -3㊁IL -33㊁中性粒细胞分泌与MP -DNA 载量密切相关㊂当MP 感染时,巨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从而清除病原体,减少巨噬细胞含量,同时肺损伤严重程度加重,导致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又因患者体内感染病菌过多,促使Gal -3㊁IL -33㊁中性粒细胞水平分泌过多,因此肺泡灌洗液Gal -3㊁IL -33㊁中性粒细胞水平可反映MPP 严重程度,可以为MPP 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㊂综上所述,MPP 患儿肺泡灌洗液中Gal -3㊁IL -33㊁MP -DNA 载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同时肺泡灌洗液中Gal -3㊁IL -33㊁中性粒细胞与MP -DNA 载量呈正相关㊂ʌ参考文献ɔ[1]㊀陈志敏,求伟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16):1214-1217.[2]㊀王亨,赵顺英.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2020,41(5):389-398.[3]㊀闫嘉,宋明,金嘉媛.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IL1RL1㊁IL -33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J ].海南医学,2022,33(14):1802-1805.[4]㊀姚欢迎,马兰,林健楠,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半乳糖凝集素-3白细胞介素-33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22,37(7):1229-1232.[5]㊀李文斌,杨佳,马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泡灌洗液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J ].中国综合临床,2021,37(5):448-453.[6]㊀刘宇焓,张晗,尚云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DNA 载量检测在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0,27(6):447-451.[7]㊀庞卫花,刘永涛,曹智丽,等.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MP -DNA 载量㊁免疫炎性指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J ].河北医药,2020,42(6):857-860.[8]㊀贺晓红,顾星,倪美艳,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泡灌洗液中IL -17与IL -3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 ].西部医学,2021,33(11):1655-1659.[9]㊀桂明珠,王俊芳,曾娜,等.白细胞介素-6㊁-8㊁-1β在不同肺炎患儿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儿科药学杂志,2020,26(7):1-4.[10]㊀陈彩华,朱道谋,张娅琴.IL -8㊁IL -27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肺泡灌洗液中的表达及意义[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2,44(2):202-204,212.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06-0967-06炎症相关因子TLR4NF -κB 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刘程君,㊀潘㊀艳,㊀刘㊀磊,㊀陈卫东,㊀陈㊀畅,㊀常保超(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㊀安徽㊀蚌埠㊀233000)ʌ摘㊀要ɔ目的:研究炎症相关因子Toll 样受体4(TLR4)㊁核转录因子-kappa B (NF -κB )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 )患者肾组织的表达水平,探讨炎症因子TLR4㊁NF -κB 在IMN 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㊂方法:本研究纳入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经肾活检初次诊断为IMN 的患者45例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组(IMN 组),同期选取因肾挫伤㊁肾肿瘤或输尿管肿瘤等行肾脏切除留取健康肾脏组织20例为正常对照组(NC 组)㊂收集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性㊂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炎症因子TLR4㊁NF -κB 在两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平均光密度值分析,比较两组间炎症因子表达差异㊂将IMN 组分为纤维化组29例,无纤维化组16例,分析比较两组间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性,了解炎症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㊂应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两组炎症因子之间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㊂结果:IMN 组患者肾组织中TLR4㊁NF -κB 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 组(P <0.01)㊂IMN 纤维化㊃769㊃ʌ基金项目ɔ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04j07020011)ʌ通讯作者ɔ常保超组TLR4㊁NF-κB表达明显强于无纤维化组(P<0.05)㊂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与NF-κB两者之间密切相关(P<0.01)㊂TLR4与血清白蛋白㊁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1),与24h尿蛋白定量㊁血清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㊁P<0.01)㊂NF-κB与血清白蛋白㊁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 05),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㊂结论:炎症因子TLR4㊁NF-κB在IMN肾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肾组织细胞损伤,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参与了IMN的发生㊁发展㊂ʌ关键词ɔ㊀特发性膜性肾病;㊀炎㊀症;㊀Toll样受体4;㊀核转录因子-kappa B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06.017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flammation-Related Factors TLR4 and NF-κB in Renal Tissue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LIU Chengjun,PAN Yan,LIU Lei,et 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Anhui Bengbu233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nflammation-related factors toll-like re-ceptor4(TLR4)and 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kappa B(NF-κB)in renal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TLR4and NF-κB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MN.Methods:In this study,45patients who were initially diag-nosed with IMN by renal biopsy in the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were included in the group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 group),and20pa-tients who had nephrectomy for renal contusion,renal tumor or ureteral tumor and left healthy kidney tissue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NC group).The relevant clinical index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expression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TLR4and NF-κB in the kidney tissu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and the mean optical density values were analyz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inflammatory factor express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IMN group was divided into29cases in the fibrosis group and16cases in the no-fibrosis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in inflammatory factor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indices.Results:The renal tissue expression levels of TLR4and NF-κ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MN group than in the NC group(P<0.01).The expression of TLR4and NF-κB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in the IMN fibrosis group than in the group without fibrosis(P<0.05).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LR4 and NF-κB(P<0.01).The TLR4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albumin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P<0.01)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serum cholesterol,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P<0.05,P<0.01).The NF-κB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albumin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P<0.05)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P<0.05).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TLR4and NF-κB are upregulated in IMN kidney tissue, and the interaction causes cell damage in renal tissue,leading to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which is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MN.ʌKey wordsɔ㊀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㊀Inflammation;㊀TLR4;㊀NF-κB㊀㊀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也是导致肾衰竭的主要原因㊂近年来,IMN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逐渐成为成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免疫介导和炎症损伤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多种炎症因子和免疫反应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肾病的发病机制,与肾脏疾病进展有着密切关系㊂炎㊃869㊃症反应的发生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其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途径是人类肾脏疾病中重要激活靶点,多种致病因素激活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激活下游通路NF-κB途径,引起肾小球免疫炎症反应[1]㊂既往已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TLR4㊁NF-κB在膜性肾病大鼠中高表达,通过抑制TLR4/NF-κB转导通路可以减轻肾脏损伤,我们有理由相信炎症因子TLR4㊁NF-κB在IMN患者肾脏组织病变过程中发挥同样重要作用[2]㊂因此,本研究选取IMN患者进行肾组织炎症因子TLR4㊁NF-κB水平表达,观察炎症在IMN中的表达,为IM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及分组: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初次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45例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组(IMN组),平均年龄(50.40ʃ7.77)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㊂同期选取因肾挫伤㊁肾肿瘤或输尿管肿瘤等行肾脏切除留取健康肾脏组织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平均年龄(56.80ʃ7.32)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㊂同时根据病理结果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是否伴有纤维化,将IMN组分为IMN纤维化组29例,平均年龄(53.24ʃ6.69),IMN无纤维化组16例(45.25ʃ7.04)㊂主要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大于18岁,均排除近期合并感染㊁严重心脏疾病㊁肝脏疾病等,且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IMN组的患者需经我院肾活检初次诊断为IMN,排除因肿瘤㊁糖尿病㊁高血压㊁药物㊁肥胖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继发性膜性肾病的可能;对照组选取的肾组织经我院病理科证实为无肿瘤转移的正常肾组织㊂此研究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20]第117号)㊂1.2㊀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姓名㊁性别㊁年龄㊁住院号㊁病程及联系方式等㊂所有受试者的生化指标均来自在我院行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所得,包括血清白蛋白(Alb)㊁甘油三酯(TG)㊁尿素氮(BUN)㊁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并化验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㊂1.3㊀病理组织:IMN组患者的病理组织蜡块从合肥金域医学检验公司获取,将由我院泌尿外科获取的NC 组肾组织制作成病理组织蜡块,分别将包埋在蜡块中的肾组织标本取3μm厚度切片㊂1.4㊀主要试剂:兔抗P-NF-kB p65多克隆抗体(货号GB113882,稀释比例为1ʒ300),兔抗TLR4多克隆抗体(货号GB11519,稀释比例为:1ʒ300)㊂上述抗体均购于武汉塞维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㊂1.5㊀组织染色:将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Ⅰ20min㊁二甲苯Ⅱ20min㊁无水乙醇Ⅰ5min㊁无水乙醇Ⅱ5min㊁75%酒精5min,流水反复冲洗几遍,脱蜡至水㊂分别进行HE㊁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㊂1.6㊀免疫组化染色:将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Ⅰ20min㊁二甲苯Ⅱ20min㊁二甲苯Ⅲ20min㊁无水乙醇Ⅰ5min㊁无水乙醇Ⅱ5min㊁85%酒精5min㊁75%酒精5min,流水反复冲洗几遍,脱蜡至水后,置于柠檬酸抗原修复缓冲液(PH6.0)中进行抗原修复,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然后于室温下进行血清封闭30min,依次在PBS中滴加按一定比例配好的一抗㊁二抗,DAB显色,苏木素复染细胞核,脱水封片,显微镜镜检,最后进行图像采集分析㊂苏木素染细胞核为蓝色,DAB显出的阳性表达为棕黄色㊂肾组织免疫组化中棕黄色染色为炎症因子阳性表达,棕黄色着色越深,炎症因子表达越高㊂每张切片在高倍镜(ˑ400)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测得每个视野的平均光密度值,并以其10个视野的平均光密度值的均值反映炎症因子阳性表达的强度,均值越大,阳性表达越强㊂1.7㊀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IMN组与NC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光镜下HE 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IMN组患者肾组织具有肾小球形态不规则弥漫性病变,毛细血管袢基底膜上皮下嗜复红物沉积,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样变性,肾间质水肿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等特征㊂结果见图1㊂2.2㊀IMN组及NC组肾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肾组织免疫组化中棕黄色为炎症因子的阳性表达,显微镜下显示IMN组与NC组肾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达,IMN组中的肾小管及肾小球细胞中存在的炎症因子TLR4㊁NF-κB的阳性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㊂利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测得10个视野的平均光密度值,并取其均值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IMN组肾组织的炎症因子TLR4(t=10.83,P<0.01)㊁NF-κB(t= 9.80,P<0.01)表达图像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炎症表达明显增强,与NC组比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㊃969㊃意义㊂IMN 纤维化组TLR4㊁NF -κB 的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无纤维化组(t =2.09,P <0.05)㊁(t =3.1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㊁图2及图3㊂图1㊀两组肾组织病理染色结果(ˑ400)注:图A ㊁图B 分别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组肾组织行HE 染色㊁Masson 染色的显微镜下图片;图C ㊁图D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肾组织行HE 染色㊁Masson 染色的显微镜下图片表1㊀各组肾组织中TLR4NF -κB平均光密度值比较( xʃs)组别n TLR4NF -κB NC 组200.107ʃ0.0100.086ʃ0.009IMN 组450.155ʃ0.018∗∗0.129ʃ0.018∗∗IMN 无纤维化组160.151ʃ0.0150.122ʃ0.020IMN 纤维化组290.162ʃ0.016∗0.127ʃ0.019∗㊀㊀注:∗代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图2㊀两组TLR4㊁NF -κB的表达水平图3㊀三组肾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注:图a ㊁b 分别为IMN 纤维化组,图c ㊁d 分别为IMN 无纤维化组,图e ㊁f 分别为NC 组等肾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测TLR4㊁NF -κB 在显微镜下所采集的图片2.3㊀肾组织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提示,TLR4表达水平与血清白蛋白(r =-0.544,P <0.01)㊁高密度脂蛋白(r =-0.463,P <0.01)呈负相关,与24h 尿蛋白定量(r =0.308,P<0.05)㊁血清胆固醇(r =0.485,P <0.01)㊁低密度脂蛋白(r =0.433,P<0.01)呈正相关㊂NF -κB 表达水平与血清白蛋白(r =-0.307,P <0.05)㊁高密度脂蛋白(r =-0.334,P<0.05)呈负相关,与24h 尿蛋白定量(r =0.319,P<0.05)呈正相关㊂TLR4㊁NF -κB 表达水平与血清肌酐㊁尿酸㊁尿素氮均无相关性(P >0.05)㊂详见表2㊂表2㊀TLR4NF -κB 平均光密度值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组别TLR4r㊀㊀㊀㊀㊀P NF -κB r㊀㊀㊀㊀㊀P Alb (g /L )-0.5440.000-0.3070.0424h -Upro (g )0.3080.0390.3190.033Scr (μmoL /L )0.2300.1290.2070.173UA (μmoL /L )-0.160.268-0.0230.881BUN (mmoL /L )-0.1350.376-0.0230.538TC (mmoL /L )0.4850.0010.1440.347TG (mmoL /L )0.1390.3640.2450.105LDL (mmoL /L )0.4330.0030.0680.658HDL (mmoL /L )-0.4630.001-0.3340.025㊀㊀注:Alb :血清白蛋白;24h -Upro :24h 尿蛋白定量;Scr :血清肌酐;UA :尿酸;TC :胆固醇;TG :甘油三酯;BUN :尿素氮;LDL :㊃079㊃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2.4㊀TLR4㊁NF-κB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结果示,肾组织中TLR4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结果见表3㊂表3㊀TLR4NF-κB的相关性分析比较指标TLR4r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P NF-κB0.4760.001 3㊀讨㊀论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炎症因素在IMN 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㊂炎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反应,它可以发生在各种类型的疾病中,各种炎症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介导的肾损伤而产生的蛋白尿是膜性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㊁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㊂因此,分析炎症因子在IMN表达显得极为重要㊂Toll样受体是先天性免疫受体,会对机体内源性危险因素进行反应,并促进机体进行免疫和炎症反应,其中TLR4是肾脏炎症的重要介质,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㊁系膜细胞,同时作为信号通路的启动因子,激活肿瘤坏死因子㊁NF-κB等多个下游通路,进而激活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肾脏纤维化,导致肾脏结构及功能改变㊂已有研究报道,在膜性肾病患者的肾组织中,TLR4表达上调,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提高TLR4表达而促进足细胞凋亡,引起肾损伤[4]㊂Mer-towski[5]等研究显示Toll样受体作为肾脏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TLR4的基因表达在对照组及IMN组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与IMN发病过程密切相关㊂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IMN患者肾组织中TLR4水平的检测发现IMN组TLR4表达水平上调,而NC组TLR4低水平表达,结果与既往研究相符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了TLR4与临床资料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LR4与血清白蛋白㊁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24h尿蛋白定量㊁血清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㊂因此我们考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干预TLR4的表达,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改善肾病患者临床症状㊂蔡莉[6]等研究通过miR-25-3p靶向抑制TLR4转录和翻译,进而抑制促炎性因子的转录,改善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㊂也有研究报道,可以通过抑制TLR4/ MyD88㊁TLR4/NF-κB等信号通路来干预TLR4的表达,从而改善肾脏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㊂结合本实验研究结果,炎症因子TLR4与IMN密切相关,参与了IMN的发病过程㊂NF-κB广泛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中,为炎症反应的下游信号通路,在细胞损伤和肾脏纤维化中起到重要作用[7]㊂多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如氧化应激㊁炎症反应等,可导致细胞中NF-κB激活,促进白细胞介素-6(IL-6)㊁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对肾脏足细胞㊁系膜细胞造成炎性损伤,导致肾组织纤维化和蛋白尿等,严重者引起肾衰竭[8]㊂樊红卫[9]等研究指出NF-κB在膜性肾病大鼠中表达上调,川芎嗪可以使NF-κB p65失活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脏损伤㊂本研究结果显示,NC组NF-κB低水平表达,IMN 组NF-κB表达水平上调,炎症表达明显增强㊂同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NF-κB表达水平与血清白蛋白㊁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这提示了NF-κB在IMN疾病发生㊁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㊂Chebotareva[10]等研究也发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NF-κB的表达水平与蛋白尿密切相关,这与本实验研究相符,因此我们可以设想通过阻断NF -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㊂此外本研究发现,炎症因子TLR4㊁NF-κB在IMN 肾组织中不仅表达水平升高,且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间呈正比,表明其在炎症过程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认为机体可能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影响下游通路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肾组织纤维化,加重肾脏损伤,共同参与了IMN的发病㊂综上所述,IMN患者肾组织中炎症因子TLR4㊁NF -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两者间相互作用导致肾组织纤维化,引起肾脏损伤,说明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在IMN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IMN发病机制提供依据,也为IMN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视角㊂但本实验样本量较少,需加大样本量得到更有利的实验结果,同时完善外周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探讨信号通路在IMN 中的表达㊂ʌ参考文献ɔ[1]㊀Zhang P,Yu C,Yu J,et al.Arid2-IR promotes NF-κB-me-diated renal inflammation by targeting NLRC5transcription [J].Cell Mol Life Sci,2021,78(5):2387-2404.[2]㊀高飞,王泽泽,杨冰,等.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6):46-54. [3]㊀Schunk S J,Kleber M E,Marz W,et al.Genetically deter-㊃179㊃mined NLRP3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ssociate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J].EurHeart,2021,42(18):1742-1756.[4]㊀Jin LW,Pan M,Ye HY,et al.Down-regulation of the longnon-coding RNA XIST ameliorates podocyte apoptosis inmembranous nephropathy via the miR-217-TLR4pathway[J].Exp Physiol,2019,104(2):220-230.[5]㊀Mertowski S,Lipa P,Morawska I,et al.Toll-like receptor as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renal diseases[J].Int Mol Sci,2020,21(18):6712.[6]㊀蔡莉,孙力,胡菊萍.miR-25-3p通过靶向TLR4抑制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20): 2451-2455.[7]㊀Li R,Guo Y,Zhang Y,et al.Salidroside amelior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by inhibiting the TLR4/NF-κB and MAPKsignaling pathways[J].Int Mol Sci,2019,20(5):1103.[8]㊀Zhang L,Liu L,Bai M,et al.Hypoxia-induced HE4in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promotes extracellular matrix accumulationand renal fibrosis via NF-κB[J].FASEB,2020,34(2): 2554-2567.[9]㊀樊红卫,薛海燕,姚建辉,等.川芎嗪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膜性肾病大鼠的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J].药物评价研究,2021,44(8):1666-1673.[10]㊀Chebotareva N,Vinogradov A,Gindis A,et al.Interleukin-17in urine and serum of patients with nephritis[J].IntRheum Dis,2020,23(5):706.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06-0972-06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 AMY MPV的变化在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花㊀雷,㊀魏㊀伟,㊀杜㊀勇,㊀王㊀煜(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㊀安徽㊀黄山㊀245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㊁淀粉酶(AMY)㊁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㊂方法:选取黄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源组)㊁同期确诊的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RP㊁AMY㊁MPV水平,并对比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㊁总胆红素(TBIL)㊁直接胆红素(DBIL)㊁白细胞(WBC)㊁血糖㊁血钙㊁乳酸脱氢酶㊁血红蛋白㊁血细胞压积㊁血小板计数㊁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㊁CT严重指数评分(CTSI);并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方式分析CRP㊁AMY㊁MPV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㊁CTSI的相关性㊂结果:对比胆源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RP㊁AMY测定值水平,两组之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组的外周血MPV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组患者的血清ALT㊁AST㊁TBIL㊁DBIL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尿素氮㊁WBC㊁血糖㊁血钙㊁乳酸脱氢酶㊁血红蛋白㊁血细胞压积㊁血小板计数㊁APACHEⅡ评分㊁CTSI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源组患者的CRP㊁AMY㊁MPV与APACHEⅡ评分㊁CT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外周血中MPV水平在鉴别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方面价值较高,灵敏度为70.63%㊁特异度为64.75%㊁AUC值为0.746(95% CI:0.679~0.813),截断值为ȡ9.20fL㊂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CRP㊁AMY水平差异不大,MPV高于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CRP㊁AMY㊁MPV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MPV在鉴别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有一定的价值㊂ʌ关键词ɔ㊀胆源性胰腺炎;㊀C反应蛋白;㊀淀粉酶;㊀平均血小板体积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06.018The Value of Changes in Serum CRP,AMY and MPV in Diagnosis and Disease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Biliary PancreatitisHUA Lei,WEI Wei,DU Yong,et al㊃279㊃ʌ基金项目ɔ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编号:AHWJ2021b125)ʌ通讯作者ɔ王㊀煜。

糖皮质激素抗炎实验报告

糖皮质激素抗炎实验报告

糖皮质激素抗炎实验报告糖皮质激素抗炎实验报告引言:炎症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的一种生理反应。

然而,过度或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展。

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炎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实验旨在探究糖皮质激素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我们选择了40只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2. 实验操作对照组小鼠接受生理盐水注射,实验组小鼠接受糖皮质激素注射。

注射剂量根据体重进行调整,确保每只小鼠接受相同剂量的药物。

3. 炎症诱导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身上分别注射炎症诱导剂,例如细菌脂多糖(LPS)。

4. 检测指标收集小鼠血液和组织样本,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例如,我们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炎症介质的水平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抑制炎症反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炎症指标明显降低,包括白细胞计数、炎症介质水平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

2.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免疫系统有关。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并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

3.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能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例如核因子κB(NF-κB)通路和线粒体相关通路等。

讨论与展望:本实验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其机制可能与免疫系统的调节以及多个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然而,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免疫抑制和代谢紊乱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并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抗炎药物。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证实了糖皮质激素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可能的机制。

这为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寻找新的抗炎药物提供了思路。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的类固醇激素,它们在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免疫应答、控制炎症过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

特别是在抗炎作用方面,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效果,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

然而,尽管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因此,本文旨在概述近年来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理解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开发新型抗炎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糖皮质激素的基本性质出发,介绍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随后,我们将重点综述糖皮质激素在转录水平、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细胞信号转导等层面上的抗炎机制。

我们还将探讨糖皮质激素与其他抗炎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不同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我们将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糖皮质激素(GCs)在抗炎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其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和复杂的信号通路。

GCs能够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这主要通过与胞质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并转移到细胞核,形成GR-GCs 复合物,进而与DNA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GRE)结合,阻止促炎基因的转录。

这一过程抑制了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IL-6等在内的多种促炎因子的产生。

GCs还能够诱导抗炎基因的表达,例如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

这些抗炎因子有助于缓解炎症过程,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GCs还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例如,它们能够抑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这些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

同时,GCs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向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分化,进一步增强抗炎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GCs的抗炎作用还与其对细胞凋亡的调节有关。

在某些情况下,GCs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清除受损或功能异常的细胞,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概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一类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生理和药理活性的甾体激素。

自上世纪中叶被发现以来,糖皮质激素因其卓越的抗炎、抗免疫、抗休克和抗肿瘤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基因转录调控、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细胞信号转导等。

在基因转录层面,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细胞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进而调控一系列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

在蛋白质合成与降解方面,糖皮质激素能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和降解途径,从而改变细胞内的蛋白质组成和功能。

糖皮质激素还能够通过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如MAPK、PI3K等,进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基因组学方面,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人们发现糖皮质激素能够调控数千个基因的表达,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

在蛋白质组学方面,利用质谱技术等手段,人们发现糖皮质激素能够影响数百种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进而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

尽管人们对于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糖皮质激素在不同细胞类型和组织器官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也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

未来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这一领域的认识将会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糖皮质激素研究的新进展1200字并附相关文献

糖皮质激素研究的新进展1200字并附相关文献

糖皮质激素研究的新进展1200字并附相关文献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免疫性和代谢性疾病。

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高血糖、免疫抑制等。

因此,对于糖皮质激素的理解和研究至关重要。

近年来,关于糖皮质激素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以下是该领域的新进展:1. 糖皮质激素靶向治疗对于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副作用的出现难以避免。

因此,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糖皮质激素的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的主要思路是针对特定的分子或通路,阻止糖皮质激素对不需要作用的组织的影响,从而减少副作用的出现。

近期的研究表明,靶向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脏脂肪、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等代谢指标,同时减少睡眠障碍和精神不稳定等副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非类固醇抗炎剂(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和激素受体拮抗剂(Hormonereceptor antagonists, HRAs)等替代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这些新型药物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治疗选择。

2. 糖皮质激素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ta)在人体的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对肠道微生物群产生深远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会改变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和功能,降低有益细菌的数量,同时增加了有害菌的繁殖。

这种菌群失调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提示我们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中要注重肠道微生物群的保护。

3. 糖皮质激素与脑功能的关系糖皮质激素可以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情绪、学习、记忆等脑功能。

最近的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神经退化和认知障碍。

此外,长期的糖皮质激素使用也可能会引起心理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结果提醒我们,研究人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糖皮质激素对脑功能的影响,以便减少这些副作用的风险。

姜黄素逆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姜黄素逆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姜黄素逆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张文路;何志义;赵琳;宾雁飞【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通过抑制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促进组蛋白去乙酰酶2(HDAC2)蛋白表达,探讨姜黄素逆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人单核系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为研究对象,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绘制增殖曲线判断细胞生长状态;以0、20、40、80 μ,mol/L的姜黄素作用U937细胞6、12、24h,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确定姜黄素作用浓度及时间;将对数生长期的U937细胞分为两组,干预组以MTT实验确定的姜黄素浓度及作用时间培养,对照组不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及HDAC2蛋白.结果 U937细胞增殖曲线近似S形,表明该细胞株生长状态良好,可用于后续实验;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U937细胞活性逐渐减低,确定姜黄素干预浓度及时间为40 μmol/L和12 h.对照组与干预组细胞中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8±0.033、0.359±0.035,HDAC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8 ±0.009、0.525±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p-ERK促进HDAC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姜黄素逆转COPD患者糖皮质激素抵抗的机制之一.【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38【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姜黄素;糖皮质激素抵抗;U937细胞;组蛋白去乙酰酶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作者】张文路;何志义;赵琳;宾雁飞【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慢性炎症为重要特征的疾病,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参与其发病过程,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在气道的炎症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于NF-κB通路探究重楼皂苷Ⅶ的抗炎作用机制

基于NF-κB通路探究重楼皂苷Ⅶ的抗炎作用机制

基于NF-κB通路探究重楼皂苷Ⅶ的抗炎作用机制晋兰;吴琼;梁金美琪;林迪斯;郗雪艳;郭阳【期刊名称】《湖北医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43)1【摘要】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Ⅶ(PSⅦ)的抗炎作用及机制。

方法:利用MACS法从C57BL/6小鼠脾脏中分离初始T淋巴细胞。

PSⅦ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Western blot检测PSⅦ对IL-6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Cell TraceTM Violet试剂盒检测PSⅦ对CD4+T细胞活化及增殖分化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SⅦ对IκBα、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RNA-seq 检测PSⅦ处理后的差异基因。

结果:PSⅦ显著抑制IL-6的表达。

PSⅦ对CD4+T 细胞的活化及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对其分化有一定影响。

PSⅦ抑制p-IκBα、p-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但对IκBα、STAT3无影响。

RNA-seq分析的差异基因有70个(27个上调、43个下调),从中筛选出6个并利用RT-qPCR得到验证。

结论:PSⅦ可通过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IL-6的表达,从而缓解炎症。

【总页数】7页(P7-12)【作者】晋兰;吴琼;梁金美琪;林迪斯;郗雪艳;郭阳【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人参皂苷Rg1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相关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抵抗酒精性肝炎研究2.桔梗总皂苷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对TLR/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3.基于TLR4/NF-κB/IL-1β通路研究人参皂苷Rg3对缓解慢性炎症痛的作用机制4.基于PPAR-γ/NF-κB信号通路探究芍甘附子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5.重楼皂苷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无复流与NF-κB、AP-1和GR水平关系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无复流与NF-κB、AP-1和GR水平关系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无复流与NF-κB、AP-1和GR水平关系的研究任法新;方毅民;杨军;刘少荣;张传焕【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08(006)012【摘要】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核内蛋白水平变化与心肌无复流现象(NR)的关系.方法 26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出现心肌无复流现象.采用Wostem Blott法检测STEMI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AP-1和GR的核内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这种变化与NR的关系.结果无复流组患者NF-κB p65、c-Jun/A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复流组(P<0.05);无复流组患者GR-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复流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术后出现心肌无复流患者存在NF-κB、AP-1的激活和GR的抑制.【总页数】3页(P885-887)【作者】任法新;方毅民;杨军;刘少荣;张传焕【作者单位】264000,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264000,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264000,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264000,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264000,山东省烟台市,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急诊PCI术中慢/无复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口服尼可地尔观察[J], 樊泽元;简新闻;季汉华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相关因素分析 [J], 胡守琪;郝钰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与急诊PCI术后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及其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侯琳琳; 王邦宁; 冯俊; 陈振飞4.SYNTAX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 [J], 陈源; 李倩玲; 何涛; 陈蒙华5.循环miR-155、PDCD4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关系[J], 苏伟;肖暖;杨金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F-κB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nf-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它是信号传导通路中重要一点,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肿瘤发生与转移等多种生物进程[1,2]。

所以它与临床各专业均密切相关。

nf-κb最初是由sen等在b淋巴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核蛋白,它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的增强κb序列(5′
-gggactttcc-3′)特异结合,并能促进κ链表达。

进一步研究表明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有复杂的体系组成,它不仅存在于b细胞,而且也存在于t细胞、非淋巴细胞、hela细胞等多种细胞,与调控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必需的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上的κb位点特异结合,启动和调节这些基因的转录,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和细胞的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nf-κb/rel蛋白家族
核转录因子nf-κb是二聚体的dna结合蛋白,其亚基由转录激活子rel家族成员组成。

rel家族包括p105/p50(nf-κb 1)、
p100/p50(nf-κb2) 、p65(rel a) 、c rel和rel b五种蛋白[17]以及果蝇的dorsal和dif两种蛋白[3]。

.所有rel家族成员由550-569个氨基酸构成。

n端含高度保守的rel同源区(rel homology
domain,rhd)。

rhd 包括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亚基二聚化、核定位、识别与结合dna的序列及结合nf-κb抑制蛋白(iκb)的序列。

rhd的主要功能为参与rel蛋白与dna间的特异结合,介导nf-κb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移的nls[4]。

根据结构、功能和合成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将rel家族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前体蛋白p100和p105,其末c端含锚蛋白重复基序,它们分别是p20和p52;另一类rel蛋白,其c末端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激活域(transcativation domain, td),具有激活基因转录的功能,包括rela(p65)、c-rel和relb 。

细胞中nf-κb主要的活性形式是p65与p50或pp52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它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中,而relb主要存在于胸腺、淋巴结、peyer斑,c-rel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淋巴细胞。

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发现,除p65外,敲除上述任何4种rel蛋白中的一种,小鼠都会出现免疫缺陷,但不会出现进行性感染,敲除上述4种中的两种以上rel蛋白,如p50-/- relb -/- p50 -/- p52-/-
nf-κb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调节具有密切关系[19]。

2 nf-κb 抑制蛋白(iκb)
蛋白家族iκb在哺乳动物中包括8个成员:iκbα、iκbβ、iκbγ、iκbε、iκb-r、bcl-3、p100和p105。

其中最常见的是
iκbα、iκbβ和iκbε。

由于该家族的共同特征是c末端含有
3-7个锚蛋白重复序列,所以p100和p105也列入iκb家族[5]。

i κb的锚蛋白重复序列与nf-κb的rhd之间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而结合形成三聚体,从而遮蔽了nts序列,抑制nf-κb的活性并将其滞留在胞质中。

当细胞受到刺激,iκb裂解,与rel蛋白二聚体解聚,暴露出nf-κb亚基上核定位序列和具有基因转录活性的反式激活域,nf-κb从胞浆移位入胞核,发挥基因转录调控的作用。

iκb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对nf-κb的活化起抑制作用。

现在研究认为在正常情况下,nf-κb的失活状态和nf-κb的胞浆定位是通过nf-κb在胞核和胞浆间穿梭的动态平衡中实现的[6、7、8]。

3 nf-κb活性的调节
在体内,nf-κb活性的调节是一个精细的过程,其中反馈调节是其主要的调节方式,包括:①经细胞外的正反馈调节途径nf-κb活化后,可增强tnf-α和il-1β基因转录,使tnf-α和il-1β的产生和释放增加,进而再次激活nf-κb。

②经细胞内、外的负反馈途径在细胞内,iκbα和p105基因的启动子中含多个nf-κb结合序列,nf-κb活化后iκbα和p105基因的转录可被上调。

iκbα和p105蛋白表达增加,使nf-κb胞核和胞浆间穿梭的动态平衡向胞浆间倾斜,下调细胞核中nf-κb的活性,从而终止炎症介质的转录,限制急性炎症反应。

nf-κb的活化也可使p50同源二
聚体增多,此二聚体不能被iκb有效结合,且缺乏转录激活区,易位至细胞核后,可与nf-κb竞争结合κb序列,抑制nf-κb活性。

此外,nf-κb的活性还可通过对nf-κb蛋白的直接修饰实现,如磷酸化或遍在蛋白化[8]。

在pka催化亚基或ikk2作用下,p65上ser276、ser529和ser326的磷酸化在nf-κb的基因转录调控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通过对nf-κb蛋白的修饰,一方面可影响nf-κb与dna的结合能力、基因转录调节活性。

另一方面还可影响nf-κb与iκb的结合能力,间接改变nf-κb基因转录调节活性。

参考文献
[1] bharti ac, aggarwal bb. nuclear factor kappa b and cancer: its role in prevention and therapy[j]. biochem
pharmacol, 2002, 64(56): 883888
[2] bonizzi g, karin m. the two nf kappab activation pathways and their role in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j].
trends immunol, 2004, 25(6): 280288
[3] silveman n ,maniatis t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inmmammalian and insect innate immunity [j].genes
dev,2001,15(18):2321-2342
[4] karin m, berr-neriah y. phosphorylation meets ubiquitnation: the control of nf-[kappa]b activity[j].annu
rev immunol,2000,18:621-663
[5]林振和.核因子-κb信号传导途径的调节研究进展[j].国外
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27(4):234-238
[6]birbach a, gold p, binder br, et al. singaling molecules of the nf-κ b pathway shuttle institutively between cytoplasm
and nucleus [j].j boil chem, 2002,277(12):10842-10851
[7]huang tt, kudo n, yoshida m, et al. a nuclear export signal in the ntermina regulatory domain of iκbαcontrols cytoplasmic localization of inactive nf-κb/ iκbα
complexes [j].proc natl acad sci,200,97(3):1014-1019
[8]malek s,chen y,.huxford t, et al. iκbβbut not iκb αfunctions as a classical cytoplasmic inhibitor of nf-κb dimmers by masking both nf-κβ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s in resting cells[j].j biol
chem,2001,276(48):45225-45235
作者单位:150000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