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洞林寺寘公禅师塔

合集下载

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第一批[2006-11-14](一)近现代文物编号名称时代地点1 杞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 1926年杞县2 内黄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 1928年内黄县3 新县白沙关农民革命起义旧址 1929年新县4 扁担会革命旧址 1935年信阳县5 鄂豫皖边区兵工厂旧址 1929年新县6 鄂豫皖边区列宁高级学校旧址 1931年新县7 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包括中共 1931年新县中央分局旧址,徐向前住室旧址)8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航空局旧址 1931--1932年新县9 吉鸿昌烈士墓 1934年扶沟县10 八路军兵站旧址(包括中心县委 1938年渑池县书记以上会议旧址窑洞)11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包括中共 1938年确山县河南省委办公室旧址、镇北会议旧址(砖窑)、新四军八团留守处旧址及教导队旧址和标语)12 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旧址 1939--1940年永城县13 淮海战役总前委后勤机关旧址 1948年商丘县(二)石窟造像14 巩县石窟北魏至宋巩县15 水泉石窟北魏至宋偃师县16 鸿庆寺石窟北魏至唐义马市17 小南海石窟北齐安阳县18 灵泉寺石窟东魏至隋、唐安阳县19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隋、唐、五代沁阳县20 温塘摩崖造像唐陕县21 浮丘山千佛寺石窟(含碧霞宫)唐至明浚县(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22 石阙东汉正阳县23 天宁寺(含大石佛及康显侯碑、北魏至明浚县准敕不停废记、大丕山铭等碑铭24 鄂城寺塔隋(实为宋塔)南阳县25 兴国寺舍利塔隋(实为宋塔)邓县26 杜甫诞生窑唐巩县27 法王寺塔(含附近唐、元、明、唐登封县清代塔及石刻等)28 永泰寺塔(含唐代经幢二座、唐登封县明代塔及碑碣等29 净藏禅师塔(含一行法师戒坛遗址、唐登封县遗物及东魏造像碑)30 超化寺塔唐密县31 灵泉寺和尚塔(含附近碑碣石刻)唐安阳县32 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含附近碑碣)唐林县33 少林寺及塔林(含同光塔、法华塔)唐至清登封县34 鲁思钦妻浮屠唐新乡市35 陈婆造心经浮屠唐淇县36 陇西尹公浮屠唐浚县37 王法明造七级浮屠唐延津县38 法行寺塔唐临汝县39 风穴寺唐、五代、明临汝县40 妙乐寺塔五代武陟县41 天宁寺塔(含大铜像)五代安阳市42 初祖庵大殿(含附近碑碣)宋登封县43 慈胜寺五代至明温县44 繁塔宋开封市45 延庆寺舍利塔(含宋碑)宋济源县46 法海寺石塔宋密县47 悟颖塔宋汝南县48 玲珑塔宋原阳县49 圣寿寺塔宋睢县50 崇法寺塔宋永城县51 胜果寺塔宋修武县52 泗洲塔宋唐河县53 明福寺塔宋滑县54 兴国寺塔宋尉氏县55 宝轮寺舍利塔(含附近石刻)金三门峡56 天宁寺三圣塔金沁阳县57 会善寺大殿(含附近碑碣及其他文物)元登封县58 小白塔元安阳市59 普照大禅师石塔(含附近其他元辉县石塔等物)60 天王寺善济塔(含附近石碑)元辉县61 义勇武安王大殿(含附近石碑)明禹县62 岳飞庙明、清汤阴县63 中岳庙(含庙前汉代石刻翁仲)汉至清登封县64 百泉(含百泉及苏门山附近碑铭元、明辉县和建筑物65 周公庙明洛阳市66 崇福宫宋至明登封县67 太昊陵明淮阳县68 城隍庙(含文庙大殿)明郑州市69 关林明洛阳市70 文庙(含门前琉璃影壁)明襄县71 恩荣坊明浚县72 石牌坊明延津县73 石牌坊明新郑县74 黄家栋石坊明息县75 乾明寺(含中佛殿及影壁、塔林等)明襄县76 文峰塔明许昌市77 诸葛武侯祠清南阳市78 龙亭清开封市79 嘉应观(庙宫)清武陟县80 山陕会馆清社旗县81 相国寺明至清开封市82 汤家祠牌坊(含祠堂内石碑)清睢县83 康百万住宅明至清巩县(四)石刻及其他84 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东汉荥阳县85 予州从事尹宙碑东汉鄢陵县86 石华表东汉邓县87 受禅碑及公卿将军上尊号碑魏临颍县88 辟雍碑西晋偃师县89 孝文皇帝造九级一躯碑北魏汲县90 造像碑(含四通造像碑)北魏偃师县91 造像碑北魏偃师县92 中兴寺造像碑(含元代造像碑)西魏镇平县93 禅净寺造像碑东魏长葛县94 刘碑寺石碑(含唐代石塔)北齐登封县95 石佛寺造像碑北齐浚县96 千唐志斋唐宋新安县97 元次山碑唐鲁山县98 升仙太子碑唐偃师县99 大唐嵩阳观记圣德感应颂碑唐登封县(含嵩阳书院两株汉柏)100 大周封祀坛碑记唐登封县101 石淙河摩崖题记唐、宋登封县102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附近其他唐碑)唐偃师县103 宋州八关斋回报记唐商丘县104 三尊真容象支提龛铭唐林县105 尊圣经幢(含八棱经幢)唐郑州市106 陀罗尼经幢唐沁阳县107 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幢唐内黄县108 陀罗尼经幢后晋汲县109 石经幢五代禹县110 太平兴国禅院碑铭北宋辉县111 五百罗汉碑北宋辉县112 大宋新修会圣宫碑铭宋偃师县113 彼岸寺经幢宋郾城县114 黄庭坚幽兰赋碑清翻刻叶县115 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含比干墓宋翻刻汲县及其他石碑)116 西门大夫庙记宋安阳县117 昼锦堂记碑宋安阳市118 回銮碑宋濮阳县119 大金邓州创建宣圣庙碑金邓县(含大元重修宣圣庙碑)120 塔里赤墓碑(含墓前石刻)元宝丰县121 祭淮渎碑元翻刻桐柏县122 新设桐柏县碑记明桐柏县123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明兰考县124 千佛碑明延津县125 荒年志碑清内黄县126 防旱碑记清偃师县127 紫铜钟宋尉氏县128 铁人明陕县129 铁犀牛明开封市(五)古文化遗址130 小南海洞穴遗址旧石器时代安阳县131 肖寺遗址新石器时代沁阳县132 崇义遗址新石器时代沁阳县133 东石寺遗址新石器时代武陟县134 石河岸遗址新石器时代淇县135 颓城寨遗址新石器时代焦作市136 桥北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嵩县137 祁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卢氏县138 庙底沟遗址新石器时代陕县139 土门遗址新石器时代伊川县140 阿岗寺遗址新石器时代舞阳县141 青台遗址新石器时代荥阳县142 秦楼遗址新石器时代息县143 马岭遗址新石器时代淅川县144 茶庵遗址新石器时代内乡县145 冢上寺遗址新石器时代镇平县146 谭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南阳县147 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南阳县148 太子岗遗址新石器时代邓县149 竹园遗址新石器时代南召县150 皂角树遗址新石器时代信阳县151 平高台遗址新石器时代方城县152 闵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桐柏县153 安国城遗址新石器时代镇平县154 梁所遗址新石器时代温县155 鲁堡遗址新石器时代新乡市156 青堆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封丘县157 寺沟村遗址新石器时代渑池县158 不召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渑池县159 石岭头遗址新石器时代卢氏县160 高平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新安县161 禄地遗址新石器时代洛宁县162 挂钩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孟津县163 浦城店遗址新石器时代叶县164 刘备台遗址新石器时代汝南县165 曹庄遗址新石器时代确山县166 广武台遗址新石器时代上蔡县167 吴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民权县168 短寨遗址新石器时代郸城县169 王家冢遗址新石器时代正阳县170 骨头冢遗址新石器时代项城县171 付庄遗址新石器时代郾城县172 三圣村遗址新石器时代灵宝县173 东妈沟遗址新石器时代洛阳市174 沙石咀遗址新石器时代密县175 史家弯遗址新石器时代洛阳市176 上店遗址新石器时代汝阳县177 大张遗址新石器时代临汝县178 后庄王遗址新石器时代郑州市179 龙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淅川县180 陡坡咀遗址新石器时代桐柏县181 黑固堆遗址新石器时代永城县182 造律台遗址新石器时代永城县183 庙街遗址新石器时代济源县184 王弯遗址新石器时代洛阳市185 灰咀遗址新石器时代偃师县186 大赉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浚县187 八方遗址新石器时代、商登封县188 太仆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商郏县189 界台寺遗址新石器时代、商西华县190 寨茨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周唐河县191 双庙沟遗址新石器时代、周灵宝县192 商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武陟县193 孟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辉县194 李固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修武县195 汲冢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郸城县196 太清宫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鹿邑县197 三里侯冢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鄢陵县198 陶母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太康县199 冢子湖遗址新石器时代、周沈丘县200 高寺集遗址新石器时代、周项城县201 老坟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周西峡县202 稍柴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巩县203 陆台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商杞县204 大寒遗址商代安阳县205 里城遗址商代汤阴县206 南岗村遗址商代新安县207 二里头遗址商代偃师县208 鹿寺遗址商、周渑池县209 东干沟遗址商、周洛阳市210 古息城遗址周代息县211 孔悝城遗址周代濮阳县212 李家窑遗址周代陕县213 上蔡故城春秋上蔡县214 新蔡故城春秋新蔡县215 滑国故城春秋偃师县216 楚王城战国信阳县217 酒店冶铁遗址战国、汉西平县218 古荥阳城汉代郑州市219 朗陵城汉代确山县220 山阳城汉代焦作市221 昆阳城汉代叶县222 宛城(含冶铁遗址)汉代南阳市223 博望城汉代方城县224 隋唐故城隋、唐洛阳市225 张畈冶铁遗址汉代桐柏县226 铁生沟冶铁遗址汉代巩县227 望城冈冶铁遗址汉代鲁山县228 巩县瓷窑遗址唐代巩县229 密县瓷窑遗址唐代密县230 楼上坡瓷窑遗址宋代安阳县231 窑沟瓷窑遗址宋代密县232 扒村瓷窑遗址宋代禹县233 严和店瓷窑遗址宋代临汝县234 当阳峪瓷窑遗址宋代修武县235 鹤壁瓷窑遗址宋代鹤壁市236 开封城墙明代开封市(一)古墓葬237 虢国墓地车马坑春秋三门峡市238 壁画墓西汉洛阳市239 光武帝陵东汉孟津县240 张衡墓东汉南阳县241 张仲景墓东汉南阳市242 画像石墓、壁画墓东汉密县243 杜甫墓唐代偃师县244 太子宏墓及石刻唐代偃师县245 刘知远墓五代禹县246 郭威墓五代新郑县247 柴荣墓五代新郑县248 宋陵(含赵匡胤、赵匡义、赵恒、赵祯、赵曙、赵煦墓及包拯、寇准墓)北宋巩县249 范仲淹墓北宋伊川县250 邵雍墓北宋伊川县251 三苏坟北宋郏县252 二程墓北宋伊川县253 杨再兴墓(含石碑)南宋临颍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说课教学电子课件


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

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的 奇异 雄伟
不同寻常 的景象
险阻僻远 的地方
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感叹
翻译
因为这样我深有感叹。古人对于天地、山川、 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 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那些平坦而且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艰险 而且远的地方,到的人就少。
重点字词
于是: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
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
非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 险远: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
僻远的地方。
至于: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
另提一事的连词。
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
叫人迷乱的地方。
特殊句式
• 变式句(介词结构后置)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我和四个人举着火把进去,越往里走,道路就 越难走,但是看到的景象也越发奇妙。这时,我们 当中有人懈怠下来想要退出去,就说:“再不出去, 火把就要烧完了。”于是大家就都跟他出来了。
盖余所 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
大 所到的 概 (地方)
不及, 不到
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
在那时,我的力气还是可以再深入地走的,火 把也还足够照明。出洞后,有人就责怪那个想退出 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出来了,没能尽情享 受游山的乐趣。
重点字词
• 侧: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 穷: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 见: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 • 至: 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 明: 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 极: 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精品】:中牟历史

【精品】:中牟历史

孔子回车庙李松元李艳茹中原网日期: 2007-05-22 来源: 郑州日报孔子回车庙坐落在今中牟县雁鸣湖乡东漳村文庙街西端,是祭祀和纪念我国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地方。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了让列国统治者实施他的仁政思想,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布经传道。

一天他们师徒数人风尘仆仆来至中牟县北30里处南沿街村。

见街中间有一身系红兜肚、头上系着红头绳的七八岁儿童,正兴致勃勃地垒着土圈圈。

子路忙上前说:“小孩让路。

”那小孩站起来,神气地指着子路说:“你没看我这是城吗?只有车绕城走,那有城给车让路之理。

”子路无言以对,孔子听儿童出言不凡,赶快下车施礼,口称:“在下孔丘,西行传道,敢问童子尊姓大名,能否借道西行?”童子说:“本童子项橐,你就是知识渊博的孔子吗?”孔子回答:“孔丘是也。

”项橐说:“我给你提三个问题,如能答对,就任西行,如答不上来,只有委屈你返还。

”孔子说:“请提。

”项橐说:“松柏为什么四季常青?”孔子答道:“木质坚实也。

”小孩说:“竹子心空怎么也四季常青?”孔子无言。

小孩又问:“你的眼睫毛有多少根?”孔子说:“看不着。

”小孩用手拨拉一下自己的头发说:“这你看得见是多少?”孔子仍答不上来。

小孩又问:“鹅为什么叫得那么响亮?”孔子说:“项长。

”项橐说:“蛤蟆的脖子短为什么也叫得那么响亮?”孔子又是答不出。

最后孔子说:“项橐吾师、神童也。

”随拜别回车原道而返。

后人为了纪念孔子虚心好学,在南沿街建起了孔子回车庙,庙内青石刻载“孔子回车处”。

历经明、清几次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县长宋雨林又捐资号令乡绅募款821千文重修。

其规模之大,仍是一般庙宇所不及。

新中国成立后,孔庙改为东漳小学,后改为东漳中学,1970年至1980年,孔庙被全部拆毁,改建为教学楼。

现为厨房的墙壁上看到一通石碑,上刻有“孔子回车处”字样,该碑宽二尺有余,高四尺。

当时是垒在墙上的,烟熏火燎,字迹模糊。

现在中牟县文化馆保存有重修“孔子回车处”石碑一通,是乾隆元年(1736年)魏士健重修的,字迹模糊,很难辨认。

唐诗三百首一年级

唐诗三百首一年级

唐诗三百首一年级第1首、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tà)作琼(qióng)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第2首、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唐代-贾至)柳絮(xù)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第3首、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唐代-温庭筠)一点露珠凝冷,波影。

满池塘,绿茎(jīng)红艳两相乱。

肠断,水风凉。

第4首、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唐代-李峤)别业临青甸(diàn),鸣銮(luán)降紫霄。

长筵(yán)鹓(yuān)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zhǔ)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biāo)。

第5首、古意(唐代-李白)君为女萝草,妾作菟(tù)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cháo)双翡(fěi)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第6首、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唐代-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hè)美。

莫学武陵(líng)人,暂游桃源里。

第7首、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化度寺原文

化度寺原文

化度寺原文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盖闻人灵之贵,天象攸凭,禀仁义之和,感山川之秀,穷理尽性,通幽洞微。

研其虑者百端,宗其道者三教,殊源异轸,类聚群分。

或博而无功,劳而寡要,文胜则史,礼烦斯黩。

或控鹤乘鸾,有系风之谕;餐霞御气,致捕影之讥。

至於察报应之方,穷死生之变,大慈(阙)运宏济群品,极众妙而为言,冠元宗以立德,其唯真如之设教焉。

若夫性与天道,契协神交,贻照灵心,澄神禅观,则有化度寺僧邕禅师者矣。

禅师俗姓郭氏,太原介休人。

昔有周氏,积德累功,庆流长世,分星判野,大启藩维。

蔡伯喈云:「虢者郭也。

虢叔乃文王所咨,郭泰则人伦攸属。

」圣贤遗烈,奕叶其昌。

祖宪,荆州刺史,早擅风猷。

父韶,博陵太守,深明典礼。

禅师含灵福地,擢秀华宗,爰自弱龄,神识沈静,率由至道,冥符上德。

因戏成塔,发自髫年;仁心救蚁。

始於?岁。

世传儒业,门多贵仕。

时方小学,齿骨上庠,始自趋庭,便观入室,精勤不倦,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明老易。

然雅有志尚,高迈俗情,时游僧寺,伏膺释典,风鉴疏朗,豁然开悟。

闻法海之微妙,毛?同喜;瞻满月之图像,身心俱净。

於是锱铢轩冤,糟粕邱坟,年十有三,违亲入道,於邺西云门寺,依止稠禅师。

稠公禅慧通(阙)戒行勤苦,道标方外,声溢区中。

(阙)睹暗投,欣然惊异,即授受禅法,数日便诣幽深。

稠公尝抚禅师而谓诸门徒曰:「五亭(阙)念尽在此矣。

」头ヌ兰若,毕志忘疲,仍来往林虑山中,栖托游处。

后属周武平齐,像往林虑,入白鹿深山,避时削迹,藏声戢曜,枕石漱流。

(阙)岩之下葺茆成室,萝裳薜带,(阙)唯粪(阙)之衣;饵术餐松,尝无麻麦之饭。

三迳斯绝,百(阙)为群,猛鸷毒螫之徒;潜形匿影,白鹿青鸾之辈。

效祉呈祥,每梵音瞻礼,焚香读(阙二字)奇禽异兽,攒集庭宇,俱绝(阙)倚毕来俯伏,貌如恭敬,心疑听受。

及开皇之初,宏(阙)释教,於时有魏州信行禅师,(阙)明佛性,大转FA**Lun,实命世之异人,为元门之益(阙)以道隐之辰,习当根之业,智禅师Т世幽居,遣人告曰:「修道立行,宜以济度为先,(阙)善其身,非所闻也。

太守危险尤甚

太守危险尤甚

通后居招贤寺,茂龄为六宫使,唐德宗甚眷遇,春时见昭阳宫华卉敷荣,方玩赏间,忽闻空中有声曰:“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能坏善根,仁者安可嗜之!” 通遂感动哀恳德宗,求出家,笃留不可,遂赐归。因韬光法师而诣林公不纳,通乞韬光坚白曰:“ 通七岁蔬食,十一受五戒,今年二十有二,而志不缘世法,并未尝娶。今特以欲出家而休官,向愿甚确,乞师拯度。” 林公乃与披剃受具。通居常卯斋,昼夜精进,诵大乘经而习安般三昧,未几得法。后因武宗废教,入山深遁,莫知所如。俗姓吴氏,名元卿,杭州人。
初师自径山归,至孤山永福寺,有辟支佛塔,时道俗共为法会,师振锡而入。韬光法师问曰:“ 此之法会,何以作声?” 师曰:“ 无声谁知是会?”
白居易守杭时,入山谒师,问曰:“ 禅师住处甚危险!” 师曰:“ 太守危险尤甚!” 白曰:“ 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 师曰:“ 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 又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 师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曰:“ 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 师曰:“ 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白作礼而退。耆域者,天竺神僧也。晋惠末(约306),至洛阳,神通显着,有高足僧竺法行,请域说法。域曰:“ 众集乃可。” 法行乃集众。域升座曰:“ 守口摄身意,慎勿犯诸恶。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 言已便默。法行复请曰:“ 愿上人为授所未闻,如斯偈义八岁童子亦已谙诵。” 域笑曰:“ 八岁虽诵,百岁不行,诵之何益?人皆知敬得道者,不知行之自得道,悲夫!吾言虽少,行者益多也。”
【指月录】鸟窠道林禅师:太守危险尤甚
鸟窠道林禅师,见秦望山,长松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谓之鸟窠禅师。复有鹊巢于其侧,自然驯狎,亦目为鹊巢和尚。有侍者会通,一日欲辞去,师问曰:“ 汝今何往?” 对曰:“ 会通为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 师曰:“ 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 曰:“ 如何是和尚佛法?” 师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通遂领悟玄旨。大沩秀云:“ 可惜这僧认他口头声色以当平生,不知自己光明盖天盖地。” 妙喜曰:“ 恁么批判也未梦见鸟窠在。”泐潭准和尚,因侍者告辞,书偈授之云:“ 鸟窠吹布毛,老婆为侍者,今古道虽同,宝峰不然也。二月三月时,和风满天下,在处百花开,远近山如画。岐路春禽鸣,高岩春水泻,头头三昧门,虚明周大野。好个真消息,书送汝归舍,衲僧末后句,者曰:“ 吾今报尽。” 言讫坐亡。 有云:“ 名圆修者,或师谥耶。”

游褒禅山记解读

游褒禅山记解读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 。
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 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 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 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第 前洞 平 记游者众
二 段 后洞
窈 寒
好游者
不能穷

出悔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
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 用是什么?
褒禅山旅游线路图
后 洞


慧空禅院

坐落在褒禅山西 南面半山腰上的 褒禅寺
←褒禅寺 [
褒禅寺里的僧人→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入口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
识记字音
1、庐冢( zhǒnɡ ) 2、今言“华( huā)”如“华( huá)
实”之“华( huá)”者 3、盖音谬( miù)也 4、有穴窈( yǎo)然 5、则或咎(jiù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xiànɡ)之 7、何可胜(shēnɡ)道也哉 8、王回深父( fǔ )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 遗》等存世。诗作《元日》、《梅 花》等最为著名。

中建史 塔

中建史 塔

谢谢~
柱础,柱头有阑额无普拍枋。柱头铺作为一斗三升,
补间铺作用人字栱,并上花蕉叶、仰莲、 覆钵等。
唐塔大多为方形平面, 八角的很少。此塔是国 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 所以很珍贵。
北京西直门外的正觉寺创建于明永乐年间,
北京正觉寺塔
原名真觉寺,因有五塔,又称五塔寺。建成 于明成化九年 (1473年 ),是我国此类塔最典 型实例。它是在由须弥座和五层佛龛组成的 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 5 座密檐方塔。台上 中央的密檐塔较高。13层;四角的较小,11 层。台座和塔上的雕刻种类虽多,但华丽而 不凌乱,是其成功之处。
应县木塔
嵩岳寺塔
净藏禅师墓塔
正觉寺塔
妙应寺白塔
应 县 佛 宫 寺 释 迦 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在应 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 二年(1056),是我国现存唯一
最古与最完整的木塔。
应县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 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 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地径30米。
各层檐柱与其下之暗层檐柱结合 使用叉柱造。但上层暗层檐柱移下层 檐柱内收半柱径,其交接方式为缠柱
造。在外观上形成逐层向内递收的轮
廓。各层都设平坐及走廊。全塔共有 斗栱60余种。
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嵩岳寺塔在河南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 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 四年(523年)。塔顶重修于唐。
嵩 岳 寺 塔
塔平面为12边形,是 我国塔中的孤例。塔 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
塔刹用石构成,其形式为 在简单台座上置附莲覆钵, 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 重与宝珠一枚。
上层塔身辟饰以火焰式尖瓣 的拱门及小龛,龛下置有壶 门之须弥座。转角立莲瓣倚 柱。密檐出挑都用叠涩。密 檐共15层,高40米。 下层塔身平素,无门窗及任 何装饰。 低平台座

寻访古塔之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

寻访古塔之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

寻访古塔之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穴寺暨塔林’的主建筑之一,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并由唐玄宗亲自赐名的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无疑是寺中镇寺之宝,也是国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为数不多的唐塔之一。

与周边中原大地上的登封法王寺唐塔、永泰寺塔、洛阳白马寺齐云塔,以及唐风金代重建的泌阳天宁寺三圣塔、陕州宝轮寺塔等具有相似风格。

汝州风穴寺建筑群俯瞰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汝州风穴寺七祖贞禅师塔一层局部贞禅师七祖从何而来,是佛教哪个宗派之七祖?按其修行之佛法,无非天台与禅宗两家。

据资料,佛教天台宗是汉传十三宗中创教最早的宗派,发源地为光州大苏山净居寺(今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境内)。

因其创始人智顗常驻浙江天台山说法,故称天台宗,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

虽为智顗所创,但由于其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所以以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以读龙树的《中论》及《大智度论》,而证悟“一心三观”的北齐慧文禅师及其亲传弟子慧思为二祖、三祖,传承九祖依次为四祖天台智顗、五祖章安灌顶、六祖法华智威、七祖天宫慧威、八祖左溪玄朗、九祖荆溪湛然,是为正传。

而风穴寺贞禅师,据传先修天台宗,师从三祖慧思,广传佛法,圆寂后被唐玄宗敕号七祖,应非天台宗主流。

但其后在风穴寺修禅宗之法,被称为贞禅师,被封为禅宗七祖也有其出处。

然禅宗传至六祖时分为南北两派,南有六祖慧能,北有六祖神秀,贞禅师七祖从南北哪派而来,未见考证,何况禅宗六祖后再无衣钵传承,才有后来的一花五叶。

看来皇帝一昭圣旨,封七祖也就七祖了。

从现在保存状况来看,建于唐代的风穴寺七祖塔应历代多有重建或修葺,只是不改其原来风格。

塔为方形密檐式九级空心砖塔,通高二十四米多,筑于方形台基之上。

一层塔身高大,朝南开有塔门,门上嵌有'贞禅师塔’塔铭。

其余塔身较一层层高较小,均朝南设门,每层砖砌叠涩十三层密檐,檐角边线呈抛物线型。

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六十一

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六十一

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六十一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六十一卷目录嵩山部艺文四〈诗〉中岳投龙简〈并序〉元吴全节面壁石影像李允中登嵩山明吴会游嵩山区大相面壁洞同丁元父给谏前人登嵩山傅梅嵩阳宫三柏歌前人恭谒中岳庙礼成赋十六韵前人少林寺赠道公前人游象极洞〈有引〉前人过少林寺前人登嵩岳四首前人太室二十四峰诗前人少室三十六峰诗前人空上人常住少林索作于菊花下徐渭游少林吟冯世宁嵩山高吴三乐雨后过会善寺观茶榜石刻前人嵩丘歌送蒋子云薛蕙奉陪岩翁相公游少林寺前人送友人游嵩山赵南星嵩阳宫作歌高出游嵩少刘绍恤宿少林寺前人中岳唐顺之游少林寺穆文熙寄嵩山何野鹤黄辉游嵩少酌卢岩同燕明府前人过少林二首王韦登五乳峰二首许完达摩面壁洞吕颙会善寺任淳谒中岳王应鹏宿少林寺同翠岩少参西谷佥宪邹守愚中岳庙赵谏之宿少林寺朱衡同滕北海管建初二山人暨幻休上人游二祖庵遇雨黄洪宪游达摩面壁庵前人面壁洞孙继皋少林晚坐于若瀛偕朱非二入少林至初祖洞袁宏道登太室绝顶前人观卢岩寺瀑布同朱非二傅元鼎前人嵩阳宫古柏封于汉非汉物也傅元鼎以为三代时物信然前人游会善戒坛二寺文翔凤太室前人九日游少林寺丘兆麟题面壁庵胡谧少林寺阎铎宿少林寺李梦阳秋日游少林杨鲁儒登嵩山二首方承郁游少林寺丁应泰望子晋峰王孙昌寄题中岳屠隆嵩阳宫李化龙少林寺张维新登少室俞安期太室黄承元少室前人少林寺周传诵嵩山杂咏冯时可游少林寺李乘云游卢岩寺徐南金游少林史褒善登天中阁周鉴登中岳李化龙少林寺焦弘祚少林寺僧话乔宇少林杂咏四首沈应乾少林寺赵震憩少林赵贞吉少林杂诗二首徐学谟欲登嵩岳先呈傅元鼎令君项士美崿岭高出中峰前人御砦前人九潭前人山川典第六十一卷嵩山部艺文四〈诗〉中岳投龙简〈并序〉元吴全节皇庆二年四月,醮大长春宫,弭星祷雨。

礼成,命元教真人吴全节,奉金龙玉节,投诸嵩洞,纪诗一章。

阳城天地中,坤灵奠神岳。

积翠干层霄,元气远盘礡。

降神生申甫,形势控伊洛。

谽谺虎豹蹲,偃蹇蛟龙跃。

【原创】荥阳洞林寺

【原创】荥阳洞林寺

【原创】荥阳洞林寺
洞林寺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乡寺河村北,因早期寺内僧人多在窑洞内做佛事,故名洞林寺。

据《荥阳土地志》记载:“洞林寺始建于东汉末年(约200年),金大定三年重建。

”传说达摩老祖来中原后,建有三林(洞林寺、少林寺、竹林寺),被称为天中三林,是佛教在中原著名的三大寺院。

唐、宋、元相继重修。

元、明盛极一时。

明代周靖王葬于寺后,洞林寺成为周靖王的家佛堂。

建筑面积在40亩以上,各种建筑巍峨挺拔,规模壮观。

前面是气势雄伟的三道山门,往后依次是:天王殿、中祖殿、观音堂、大雄宝殿、后殿、伽蓝殿、大祖宇以及僧众的斋房、禅堂、练武场、经楼、塔林等建筑物。

寺内碑碣林立,单刻、连刻石碑不计其数。

遗憾的是,这些建筑物已遭到破坏,仅存古塔1座,碑刻8通、铁鼎1个。

现有大殿、拜殿及厢房15间,系近年重修。

198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的西侧的土台上有座鼓腹瓶形实心喇嘛砖塔,名“无缘寘公禅师塔”,高约10米,共九层,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整座塔流线形的外形,粗细相间,看起来非常美丽
塔基为精雕的须弥座。

每层中间镶嵌刻花的大青砖,砖上雕鹿、马、牛、虎、象和各种花卉图案
其檐部用棱角牙子砖和拨檐砖砌边。

塔身南面嵌有石铭:“重开山无缘寘公禅师塔”。

最上塔刹置九级相轮、华盖、宝瓶和宝珠。

——原文发表于2020.2.1.微卫星新浪博客。

洞林寺

洞林寺

洞林寺鸟瞰下,它是由仅剩的零零星星的古建筑构织的历史,就如画家手下的一抹画,失去了往昔辉宏的色泽,仅剩下一座框架在支撑着它曾经存在过的事实。

古老的庙宇寂寞的坐落在偏僻的沟壑里,默默的守护着历史,它太沉默了,以至于整个小镇都无人知晓,唯有观光者好奇的看看庙门上的石匾,才知道它叫洞林寺。

寺庙是有多个建筑零零散散构成的,整体布局缺失了中国传统的对称美,也只有从远处站在高坡上俯望,才能显出它的厚望,而近处的缺憾却被邻旁的小河所弥补。

寺庙门前小桥流水,穿过一片白桦。

不知多少年的沉淀,白桦树的主干上系着历史的尘烟,厚厚的落叶上记载着历史的哭诉,谁继承了千年沉重。

进庙内,沿溪流走办公里,是一片碑林,岁月的泪痕的石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穿透千年的文字已经在光阴的折磨下,显得干枯、褶皱、残败,仿佛一切都太远、太远,远的已淡出我们的视线。

只有驼着石碑的石龟,还依稀能看清它的轮廓,荒草的参差烘出了它的年迈。

可惜的是,完整的只有几座,其余的都伤痕累累,疲倦地躺在历史的乱草中,静静地等着石料工匠把它们搬走,重新雕琢,或是附近村民用作房子的建造。

荒凉的寺庙原是有几位僧侣的,可时光照在佛像身上,却忽略了祭拜佛像的僧侣,他么热受不了这黑暗的寂寞,纷纷离开投了他寺。

偶然间,发现一本打了褶皱的僧薄名录,随意翻翻,一个名字出现在了我的视野内——朱元璋。

我一味的欣赏历史却又忘却历史。

知道我看到碑文,又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时,才想起他原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对于一个具有丰功伟绩的人,可碑文中却有关乎他如何建立一个庞大过度只字未涉。

中国人是讲歌功颂德的,但历史怎在这里埋没掉他的辉煌?这也许就是佛语中的无人、无尔、无我的清高吧!生命如果与戎马连成一条线,那么刀剑便成了生命的脊柱,拼杀中绣出锦绣河山。

生命如果与禅学连成一条线,那么佛教便成了生命的信仰,隐忍中绘出辉煌人生。

一座庙,一个人。

戎马:刀剑和禅学,佛教,是两个及不相关,甚至针锋相对的学问。

一个是拼杀、谋略,一个是修身、隐忍,她们的矛盾与冲突,却被他的生命消融,合为一体。

临济禅师塔修复落成

临济禅师塔修复落成

作者: 拾文
出版物刊名: 法音
主题词: 临济;禅法;义玄;祖塔;日中友好;万福寺;禅师塔;佛教禅宗;黄龙派;宇治
摘要:<正> 本刊讯座落在河北正定县的临济禅师塔,近年来经过精心修复,再现昔日巍然屹立的雄姿。

五月十九日,以松山万密为名誉团长,盐泽大定为总团长,有马赖底为秘书长的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一行一百人同中国佛教徒一起,云集塔前,隆重举行庆祝祖塔修复落成剪彩仪式和诵经法会.临济宗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义玄禅师创立。

此宗至宋分为黄龙、杨歧二派。

日本荣西禅师入宋求法,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传入日本。

其后俊芿禅师入宋,传临济杨歧派禅法于日本.清初临济宗隐元禅师赴日建宇治万福寺,立黄檗。

河南古塔(4)

河南古塔(4)

河南古塔(4)翌新寻访到的河南古塔集锦。

46、林州洪谷寺塔林一
林州洪谷寺塔林一
林州洪谷寺塔林敏庵惠公和尚塔
林州洪谷寺塔林勍和尚塔
林州洪谷寺塔林宝和尚塔
林州洪谷寺塔林一
47、林州洪谷寺塔林二
林州洪谷寺塔林二
林州洪谷寺塔林二
林州洪谷寺塔林二
林州洪谷寺塔林二
林州洪谷寺塔林二
48、林州洪谷山唐代摩崖石塔一
林州洪谷山唐代摩崖石塔二
49、林州洪谷山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及唐代摩崖石塔
林州洪谷山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及唐代摩崖石塔
林州洪谷山大缘禅师摩崖石塔
林州洪谷山唐代摩崖石塔
50、内黄裴庄大兴寺塔
内黄裴庄大兴寺塔
内黄裴庄大兴寺塔
51、滑县明福寺塔
滑县明福寺塔
52、滑县皇姑寺塔
滑县皇姑寺塔
滑县皇姑寺塔
53、汤阴文笔塔
汤阴文笔塔
汤阴文笔塔
54、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沁阳天宁寺三圣塔。

少林寺∣1批百年前的古塔老照片,很多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少林寺∣1批百年前的古塔老照片,很多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少林寺∣1批百年前的古塔老照片,很多已经从地球上消失
↑↑↑关注我,每天看历史、文物老照片【脑洞人物史第 21 期】少林寺,大家都知道创寺年代很早,而且山上的古物也挺多,这次,特地整理了山中百年前的一批古塔。

这座应该是山上最有名的塔,北魏的嵩岳寺塔,年代足有1500多年,也是其中最古老的塔。

另外一座古塔,十二边,十五层浮屠,从火焰型门楣看,不晚于唐代。

历代住持的墓塔。

墓塔2
法王寺十五层浮屠塔,密檐式砖塔。

会善寺戒檀院威公山王塔
会善寺净藏禅师身塔。

嵩山永泰寺密檐式砖塔声名:严谨剽窃、抄袭、搬运、改编,违约将追究法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荥阳洞林寺寘公禅师塔
荥阳贾峪镇有个洞林寺,洞林寺
旁有座古塔,名为寘公禅师塔。

寘公禅师塔位于洞林寺西北方向
的土台之上,为鼓腹瓶形实心喇嘛式
砖塔。

整座塔流线形的外形,粗细相
间,看起来非常美丽。

塔身用青砖白
灰砌成,塔基为精雕的须弥座。

每层
中间镶嵌刻花的大青砖,砖上雕鹿、马、牛、虎、象和各种花卉图案。

塔身南面嵌有石铭:“重开山无
缘寘公禅师塔”,后面有“洪武二
十七年二月日立”的年号。

塔身之
上是圆形相轮,共9层,每层都有
美丽的浮雕荷花、菊花等花卉以及天马、游云等图案,塔刹上有华盖、宝瓶、宝珠等。

塔中部有一圈藏文的六字真言。

塔前立一文保碑,此塔于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洞林寺据说建于东汉,辉煌时曾经殿堂高耸、佛塔林立。

元明两代更是盛极一时,香火鼎盛,僧人众多,今天寺内还
留有元明清历代重修的石碑。

明代曾有诗句“晚钟荥阳古洞林,汉唐宋元立石存,炉蒸宝乳功劳大,千斤铁鼎难度成”。

传说元末朱元璋当和尚时,离开皇觉寺后曾到这里当过和尚,此事难辨真假。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分封其子为王时,于洪武三年(1371年)将其第五子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1379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府,称为周定王,现在的开封龙亭就是周王府的所在地。

此后周王共传11代,至崇桢十五年完结,计264年,几乎与明王朝相始终。

周藩在开封的200余年间,宗支蕃衍,权势很大,明代开封的繁荣与衰败,都和它息息相关。

周定王及其子孙的陵墓在河南禹州市,第四代周靖王之后,则改葬至荥阳洞林寺附近,并把洞林寺改为其家庙,洞林寺成了周王府的家佛堂寺。

后几经劫难,寺内建筑大部分废毁,现存古建只剩下古塔、天王殿以及或立或倒的元明清三代的重建重修石碑了。

历史上的洞林寺原有“三宝”,一是原寺后山洞中供奉的“南天日光菩萨——白玉佛”,是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传旨雕就的;二是被列为“荥阳八景”之一的“洞林晚钟”的大铁钟,是明代周王府命寺内住持于景泰年间铸造;三是焚金炉,造于明嘉靖年间。

在这“洞林三宝”中,洞林晚钟曾每天响震四方,焚金炉的香气沁人心脾。

目前玉佛在荥阳市博物馆,焚金炉藏在郑州市,而那座大钟则早已被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