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_龙场悟道_之三时论
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的故事
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的故事介绍如下:龙场悟道是指明朝时,王阳明在贵州龙场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某日半夜忽然顿悟的故事。
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日夜反省,终于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在此期间他写了《训龙场诸生》。
1508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在居于正统地位的朱子学之外,开启了声势颇为浩大的阳明学潮流。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
他来到中国西南山区,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使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即理)。
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史称龙场悟道。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他在这段时期写了“训龙场诸生”。
其众多弟子对于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说: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
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我眼中的王阳明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王阳明作文800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眼中的王阳明作文800字我眼中的王阳明作文800字(精选34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阳明心学龙场悟道感悟及心得
阳明心学龙场悟道感悟及心得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段传奇的经历,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路——那便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这位明代的大儒,在龙场那个偏远、艰苦的地方,实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思想突破。
想象一下,龙场,那可不是什么繁华之地,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有的只是荒山野岭、瘴气弥漫。
王阳明被贬至此,生活条件的恶劣简直超乎想象。
住的地方简陋得不能再简陋,吃的东西也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
但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王阳明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他每天都在思考,都在探索,试图找到人生的真谛,找到那个能让心灵得到安宁和力量的答案。
有一天,他躺在那破旧的木板床上,望着屋顶的茅草,心里想着自己的遭遇,想着古往今来那些圣贤的教诲。
突然,一道灵光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他意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无比深刻的哲理。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拥有成为圣人的潜质,都拥有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不需要到外界去苦苦追寻,只需要向内探索,发掘自己内心的宝藏。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
曾经,我在工作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那时候,我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满心期待能够取得成功。
可结果呢,事与愿违,项目失败得一塌糊涂。
我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整个人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和自我怀疑之中。
我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不行?是不是我根本就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那段时间,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各种成功学的书籍,请教各路专家。
但越是这样,我心里越乱,越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我了解了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才恍然大悟。
我意识到,我一直在向外求,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力量。
我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原因。
我发现,我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结果,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江西师范大学方志远教授讲《王明阳》之:3龙场悟道道在心中
江西师范⼤学⽅志远教授讲《王明阳》之:3龙场悟道道在⼼中1504年,弘治⼗七年,这⼀年王阳明33岁,到了北京,正遇上3年⼀次的乡试,各省在考举⼈,王阳明被⼭东请去做考官,从⼭东回到北京,他希望把这些年的⼼得体会,和⾃⼰进⼊仕途以后为政的想法,传播给更多的⼈,通过讲学的形式。
穷理⾮⼀端,所得⾮⼀处,或在读书之上得之,或在讲论上得之,或在思虑上得之,或在⾏事上得之,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尤深,⾏事得之最实。
追求真理的⼼得,不只是只有⼀条途径,讲学是最好的⽅法。
……——余⼲(县)学者胡居仁《明儒学案》,对学术的理解说到论辩,孔⼦,孟⼦,已经开了先河,⽽不仅仅是佛学。
社会的开放,思想的⾃由,是讲学的时代背景。
在王阳明之前五⼗年,已经有学者打破了官学,开展私⼈讲学。
⽽他们的⾝份,或者是布⾐,或者是赋闲,讲学的地点都是在⾃⼰的家乡,⽽王阳明从⼭东回到北京以后,讲学时的⾝份,已经由刑部主事转为兵部主事,是现任官员的⾝份,地点,在⼤兴隆寺,所讲的内容,与官⽅推崇的朱学,有所异同,由此,引起舆论的某些⾮议,认为他在标新⽴异,显⽰⾃⼰的学术。
但王阳明不管那么多。
讲学最主要的是道同者,这时候,同志出现了,湛若⽔,⼴东⼈,本来也绝意仕途,由于母亲的教诲,不得已参加科举考试,在南京乡试中,中举,然后到北京考进⼠,考试⼀结束,⽴即去见王阳明,⼆⼈⼀见,相见恨晚。
同志加兄弟。
王阳明出⽣⾄少年时代,明朝在位的皇帝是成化皇帝朱见深,史称宪宗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位只上朝,但上朝以后不和⼤学⼠们,⼤⾂们讨论国家⼤事的皇帝,清朝的历史学家赵翼,评价当时,是帘⾼堂远,君门万⾥。
所以,明朝从此进⼊⼀个没有权威的时代,也进⼊⼀个⽐较放纵的时代。
成化皇帝死后,⼉⼦继位,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在位的是弘治皇帝,他⼜是特别听得进⼤⾂们的意见,甚⾄经常接见以⼤学⼠为⾸的外廷⽂官,并在⽂官们的建议之下,⾰除⼀些积弊,明朝⼈称之为弘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孝宗死了,⼉⼦朱厚照继位,史称武宗,这个正德皇帝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乃⾄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胡闹的,当然也是最好玩的皇帝之⼀,他⾃⼰喜欢戏曲,武术,讨厌⼤学⼠,⽼叫⼈读书,最讨厌的是到边外去找蒙古⼈打架,相⽐之下,⼈们觉得这个皇帝,⽐原来那个刚去世的听话的皇帝,完全是两类⼈,⼤⾂们拿皇帝没有办法,就把⽭头对着带着皇帝玩,引着皇帝玩陪着皇帝玩的⼀群宦官,⼀共⼋位,⽂官称他们为⼋虎,为⾸的,叫刘瑾。
《王阳明 全三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4
第四回 刘养正拼 死打胜仗, 王守仁谈 笑破宁...
05
第五回 要亲征天 子乘国乱, 装糊涂正 德下江...
06
第六回 三番抗旨 要救百姓, 一席良知 劝服太...
01
第七回 江彬似虎 强夺民女, 蒋瑶如羊 跪拜奸...
02
第八回 占南昌折 辱按察使, 设毒计密 捕冀元...
03
第九回 丧天良江 彬杀百姓, 用诚意守 仁抚京...
06
第十八回 知行合一 人人是友, 将心换心 处处...
王阳明2:知行合一
01
第一回 进书院先 生讲圣学, 讨五恶阳 明遭暗...
02
第二回 动机心阉 党起内讧, 得升迁守 仁赴庐...
03
第三回 治穷县太 尊受劳苦, 罢苛税书 生弃仕...
04
第四回 乱糟糟宁 夏平叛乱, 急火火张 永捉权...
06
第六回 救孤女宜 畹收甜杏, 为专情守 仁逃新...
01
第七回 李郎中冒 死参国舅, 弘治帝决 心除宦...
02
第八回 王守仁初 结甘泉子, 李梦阳暴 打张鹤...
03
第九回 真龙宾天 饕餮窃据, 麒麟失位 虎豹横...
04
第十回 众口一词 请诛奸佞, 出尔反尔 祸乱朝...
05
第十一回 败朝局阁 老遇罢黜, 护正气守 仁熬...
06
第十二回 为忠直王 华割亲情, 喊冤枉戴 铣寻...
01
第十三回 弱女子忍 羞求阁老, 李东阳定 计救...
02
第十四回 恓惶惶守 仁离京师, 恶狠狠杀 手劫...
03
第十五回 落难人偏 又遭海难, 囹圄士挣 破囹...
04
第十六回 人进鬼域 事事似鬼, 心在牢笼 处处...
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嘿,你们知道吗?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事儿。
话说那王阳明啊,可真是个有想法的人。
当时他被发配到龙场那个鬼地方,条件那叫一个艰苦哟!我就想象一下哈,那地方又潮湿又闷热,虫子还多得要命。
王阳明到了那儿,心里肯定也犯嘀咕:“哎呀妈呀,这啥地方啊!”
就这么着,他就在龙场开始了他的生活。
有一天啊,他正坐在那苦苦思索人生呢,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那雨大得呀,就跟从天上往下倒水似的。
王阳明赶紧找地方躲雨,一边躲还一边嘴里嘟囔着:“这雨来得也太突然了吧!”
这时候,他身边有个当地人,就笑着对他说:“嘿,先生,咱这龙场的雨啊,就是这样,说来就来!”王阳明也跟着笑了笑,说:“哈哈,还真是特别啊!”
在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就这么不断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和当地人打交道。
慢慢地,他好像突然就悟到了一些东西。
他一拍大腿,喊道:“哎呀呀,我明白了!”这一嗓子,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
然后呢,王阳明就开始传播他悟到的那些道理,好多人都被他的智慧所折服。
大家都觉得,这个王阳明可真是不简单呐!
我觉得啊,这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经历,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困难时刻。
有时候我们觉得走投无路了,可突然就会在某个瞬间,灵光一闪,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呀!
好了,今天就给你们讲到这儿啦,下次再给你们讲别的好玩的事儿哟!。
论龙场悟道前后的王阳明思想转变
文史论龙场悟道前后的王阳明思想转变蔡晓阳 聊城大学摘要:阳明思想在龙场悟道的前后发生了截然相反的转变,从“道尊于势”向“道避于势”转变,进而论证在专制主义日趋顶峰的明清时期,道统与政统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相互背离的状态:当士人之道欲要尊于君主之势时,专制君主帝王势必无情打压;当君主之势凌驾于士人之道时,士人便会采取各种方式加以面对,或积极地致力于“诚意、正心”,或消极地选择逃遁隐匿。
关键词:道统;王阳明;龙场悟道王阳明以王氏心学而独尊于明儒高峰,余英时称其“开创了明代理学的第二阶段”。
诚如文献记载,阳明思想并非一层不变,而是因政治与社会的影响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演变脉络。
无论持哪一种思想演变论,各家均将“龙场悟道”,即在1508年在贬居龙场所进行的一次思想“巨变”,视为阳明前后思想的分界线。
但是,究竟因何产生这一思想巨变?“龙场悟道”前后的阳明思想又有怎样的改变?王阳明曾言,“良知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因此,如果不了解龙场悟道前后的政治生态与王阳明的表现,便难以真正地理解“龙场悟道”的意义,更无法体会道统与政统这一对矛盾在明代士人身上的深刻展现。
一、龙场悟道前:道尊于势鉴于明代贯行三教圆融政策,阳明势必无法摆脱“三教合一”的影响,其“五溺三变”即为明鉴。
但无论处于哪一阶段的变动期,其目的都在于“圣人之学“,在于”通至道“以成圣人。
可见,尚处于思想变动期的王阳明一直保持着“圣人之道”的潜意识,并将“道尊于势”的士大夫惯性注入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之中,如参与科道案。
参与科道案是阳明“道尊于势”的入世表现,也是贬谪龙场的直接原因。
纵观科道案始末,可知上疏内容不仅是营救言官,更包含了“士志于道”的内涵。
为提醒武宗对“仁君”、“贤君”的重视,阳明借“大舜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也”的道理,阐释了“君仁”的重要性。
这与孟子“道尊于势”的理念可谓同出一脉。
刘瑾背后的武宗是“势”的政统,是无法容许道高于势的。
因而,开罪刘瑾等同于开罪武宗,等同于违背了“势“的政统。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简介王阳明(1472-1529),字文宗,号阳明。
他是明代中期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王阳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位重要代表,他提出了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心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在于阳关军事演习期间的所见所悟,对于他的心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龙场悟道的背景龙场,是明朝时期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的地方。
王阳明曾任于阳关守备,负责守卫边疆。
在他担任守备将领期间,他亲自参与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龙场悟道的事件。
王阳明面临的困境在军事演习之初,王阳明面临着诸多困境。
首先,他坚信只有实际的战斗才能够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将士以及敌人的战术。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和平时期,他的部队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士兵的实战能力和士气都十分薄弱。
其次,王阳明发现他的将士们在面对复杂的战术和敌人的进攻时,常常陷入混乱和恐惧之中。
他们无法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容易受到干扰和挫败。
王阳明的领悟面对这些困境,王阳明开始深入思考。
他认识到,军事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士兵的技能和装备,更重要的是士兵们的思想、意志和决心。
他深知士兵们恐惧和混乱的根源是源自于他们心中的迷茫和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开始反省自己,思考自己作为守备将领的责任和义务。
他明白,他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他们战略和战术上的技巧,而是要从根本上引导他们的思想和信念。
知行合一的实践基于这一认识,王阳明开始将自己的心学思想融入到军事训练中。
他提倡“知行合一”,即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他认为,只有通过真实的实践和反思,士兵们才能真正理解并应用他所传授的战略战术。
首先,王阳明强调由妄识到真知的转变。
他教育士兵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不被表面的干扰所迷惑。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其次,王阳明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他鼓励将士们在训练中尽力去体验和理解自己的行动,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论王阳明龙场所悟之“道”
论 王阳明龙场所 悟之 “ ” 道
这是 阳明从 本 体上立 论 的。那 么 ,为 什 么说 “ 心
即理 ” 呢?
根 据 ,是 心 学 工 夫 论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点 。 阳 明
说 :“ 心 同 ,此 理 同 ,苟 知用 力 于 此 ,虽 百 虑 此
殊 途 ,同归一 致 。 ⑥ 后 来 阳明 用 “良知 ” 说 代 ” 替 了 “ 即理 ” 说 ,由 此 标 明人 不 仅 具 有 道 德 心
吾心 ,终判 为二 ,无所得 入 ,于 是 出入 于佛老 者
久之 。及 至 居 夷 处 困 ,动 心 忍 性 ,因 念 圣 人 处
规 律 、法则 、条理 ,而 主要 是人 的道 德 伦理 、道
德 原则 、道德 意义 ,它关 乎人 的终极 依据 、终 极
理 想和终 极 意义 ,一句话 即道德 的终 极关 怀 。道
பைடு நூலகம்
吾性 自 足 ,不 假 外 求 。 其 学 凡 三 变 而 始 得 其 门 。 ④阳明之学 ,凡 三变 :始 泛滥 于 词章 ,继 学 ” 朱子之 书 ,又出入 于佛老 ,最 终龙 场 悟道 而始 得 其入 圣 之 门。其 后 阳 明 序 《 子 晚 年 定 论 》 朱
亦云 :
旦 树立 了人生 价值 观 ,就 为 人遭 遇 到 的生活 提
供 了 自由选择 的行 为 指导 ,为 事物 的价 值判 断 提
供 了应然性 依据 。 阳明龙场 所 悟之 道 ,从直 接 的 内容看 ,不 外是对 格物 致知 之 说 的重新 理解 ,而 其深层 的 内涵 则 颇 为 复 杂 ,主要 包 括 了心 外 无 理 、心外无 物和致 知格 物三 个 内容 。
守仁 早岁业举 ,溺志词 章之 习,既乃 稍 知从
古人故事:王阳明龙场悟道
古⼈故事:王阳明龙场悟道(姚剧《王阳明》剧照)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世称王阳明,浙江余姚⼈。
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是宋明理学中“⼼学”流派的集⼤成者。
官⾄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王阳明出⾝书⾹门第,⽗亲是状元,他通儒、释、道三教,能统军征战,被誉为⽴德、⽴功、⽴⾔的“三不朽”⼈物。
主要著作有《传习录》,后⼈把他的⽂字⾔论汇编为《阳明全书》。
阳明⼼学不但在中国有影响,⽽且远播到朝鲜半岛和⽇本。
王阳明⼆⼗⼋岁中进⼠,随后在京当官,三⼗三岁时出任⼭东乡试主考官,仕途顺利。
然⽽到了三⼗五岁那⼀年,王阳明因上疏论治,触怒宦官刘瑾,被施廷杖四⼗,贬⾄贵州龙场当驿丞。
贵州龙场在现在的贵州省修⽂县的⼀个⼭区。
驿丞是驿站的官员,不⼊品,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官府⽂书⽽设⽴的中转站。
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发现该处荆棘丛⽣,⾍兽出没,恶疾流⾏,与当地⼈⾔语不通,能够⽤语⾔沟通的都是⼀些流亡的内陆⼈⼠。
⽽且发现驿站没有居所,只好⾃⼰动⼿搭建房⼦居住。
在王阳明贬谪的路上,宦官刘瑾曾派⼈跟踪追杀,被王阳明假装跳⽔⾃尽⽽摆脱。
王阳明到达贵州后,刘瑾还是⼼存杀机。
经此变故,王阳明⾃省得失荣辱可以超越,但⽣死⼀念尚未能化解。
于是对着⽯墩(⼀说是⽯棺)发誓说:“我就听天由命吧!”从此以后,王阳明不论是⽩天还是夜⾥,都举⽌端庄,⼼澄貌恭,沉默寡⾔,以求⼼静⽽专⼀。
⼀段时间后,感觉胸襟开阔,⼼平⽓和。
⽽⼏位从⽼家跟来的随从却因环境恶劣⽽病倒,王阳明只好劈材打⽔,开锅煮粥喂他们吃。
⼜担⼼他们⼼情抑郁,就为他们吟诗唱歌。
但随从的⼼情还是不好,王阳明就改唱家乡的越曲,给他们说笑话,才使得⼏位随从的⼼境从疾病痛苦和⽣活忧患中摆脱出来。
⾯对如此磨难,王阳明内⼼寻思:“如果圣⼈在这种环境⾥会怎么样呢?”⼀天夜⾥,他忽然悟出儒家经典《⼤学》关于“格物致知”的道理,在半醒半睡之间好像有⼈在跟⾃⼰说话,王阳明不禁⼀跃⽽起,⼤声呼叫,随从都被他的举动惊醒。
从王守仁(阳明先生)在龙场所作《瘗旅文》看龙场当时确切状况
从王守仁(阳明先生)在龙场所作《瘗旅文》看龙场当时确切状况王阳明给明武宗朱厚照上了《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明武宗跟刘瑾说,这些小事就不要麻烦我了。
于是,刘瑾就让王阳明廷杖之后下了锦衣卫大牢。
出狱后,发配贵州龙场。
锦衣卫的大牢,显然没有人愿意多呆一刻的。
“好好色,恶恶臭”,是人之本性,《大学》里已经讲得很清楚,属于公理,无需证明的。
后来王阳明反复以此论证“知行合一”就是人的本性:“好色”和“恶臭”是知,“好”和“恶”是行,其间不会有停顿的。
若有停顿,说明此人或是未知、或是另有图谋。
王阳明从锦衣卫大牢出来的时候,有些暂见天日的感觉。
他还勉励林富等狱友,要保持君子风范,不可抛却圣贤的教导。
问题是他发配去龙场的过程中,还是有过不想去的念头。
但他最终还是一步一步、历经艰辛,到了贵州龙场。
王阳明不想去龙场,不是说赖在北京或者余姚就可以的,他所能选择的就是一死了之或者遁入空门。
他最终去了龙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方面,来自他父亲王华。
王华其实也是很了得的人物,首先就是一位状元,还给太子时期的朱厚照上过课。
只是他儿子后来名气太大了,他的身份就被定位在“王阳明之父”这个角色上。
王阳明关在锦衣卫大牢不足一年就能出来,不是刘瑾发了善心,其实跟他父亲还是很有关系的。
刘瑾一则还是忌惮李东阳、王华等群臣的力量,二则还想借此拉拢王华。
但是拉拢问题遭到王华严辞拒绝,刘瑾就把王华赶出北京、把王阳明发配龙场。
王华对王阳明说,朝廷既然徙你去龙场,你就去,待刑役期满,终能父子相见。
第二方面,来自一位道士朋友。
王阳明虽然在学术上回归了儒学,但他还是有很多方外之交。
针对想一死了之或者遁入空门的王阳明,他朋友说,如果他在人世间蒸发了,刘瑾及其爪牙就会说他叛逃出国,比如安南国或者什么地方,这样就会牵连到他父亲和另外的家人。
当然,外因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王阳明自己“心”还没死,因为他觉得一直苦苦追寻的“圣贤之道”还没找到,或者说他在《大学》里卡住的“格物之道”还没想通。
少阳阳明的三导法
少阳阳明的三导法
王阳明一生悟道有三。
第一次为1508年的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龙场悟道,得出心即理,心外无物之学。
龙场悟道第二年,王阳明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阳明心学的体悟思想框架基本成形。
第二次为十二年后的平乱悟道:经过赣南剿匪、宁王之乱与忠泰之难这些坎坎坷坷后,王阳明与学生们在江西赣州通天岩讲学时,正式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
从此之后,王阳明把致良知视为心学的最核心思想而对外宣扬,使得心学有了归宿,得到升华。
第三次为1527年的天泉证道:晚年王阳明在出征广西平乱前,在绍兴的天泉桥上,对两位弟子提出的疑问进行了核心解答,提出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著名“四朐教”。
这也是对阳明心学三大核心观点的最终解说。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心之本体就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用六祖慧能的话讲,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就是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有善有恶意之动: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意念出现,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行”思想,提出了着名的“知行合一”论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臭恶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臭恶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二十四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阳明先生与其弟子于中有过一次有趣的对话;阳明先生说:“尔胸中原是圣人;”弟子于中说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弟子于中继续谦让;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弟子于中乃笑受;阳明先生继续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弟子于中对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你的良知即是善恶判别的准则;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所以他说,满街都是圣人;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所以,阳明先生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错的,哪怕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将就;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真是石破天惊;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四、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致良知,就是“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杂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阳明先生回答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至此,我们对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其实这四句话也叫“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事上磨练”;既然良知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成贤成圣而不远;这也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追随阳明先生的原因,也是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王阳明”的原因,同样是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原因;不幸的是,这却没有成为国人“俯首王阳明”的原因;说来话长,还是暂且不议;接下来的问题是,阳明先生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阳明先生能有这样的龙场悟道,一次顿悟能够明了那么多问题吗概括而言,“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三十年儒释道兼修的结果;阳明先生的儒学修养自不必说;在道学方面,最经典的故事则是,在他十七岁成婚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乃还;”由于和道士谈得投机,连洞房花烛夜都忘了;后来在二十七岁、三十岁、三十一岁时及后来的历次关键时刻,都有道家人物出场,助其逢凶化吉;对“龙场悟道”助力最大的,则是佛学禅宗;说到禅宗,问题就来了;许多人对阳明哲学的质疑正是从此开始的;按照经典的思维逻辑,一个理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可重复验证、可实践检验、可逻辑证实;而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一次完全不合逻辑的直觉性顿悟,既无法重复更无法验证;这就好像有人做了一个美梦,他说的再绘声绘色,也没有人愿意相信;不过,如果你愿意暂时放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听听稻盛和夫的故事,或许你对阳明先生能多一份理解;在京瓷的成功轨迹一书中,稻盛和夫讲述了自己对于禅宗的感悟;稻盛和夫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练;当初,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禅定而大彻大悟,他因此明了了宇宙的真相,参透了宇宙万物的所有规律;“据禅宗师父讲,当人的心理状态达到某种至高的状态后,就能够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所有的事物都会在一瞬间清晰起来;而这种顿悟的境界是无法用理论和知识来解释的,用文字和语言也很难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平常人即使长期坐禅也很难达成顿悟的境界;日本临济宗祖师白隐禅师,从年轻时开始修行,一生中虽然有过无数次的小悟,但大悟却只有八次;如此看来,像我这样,65 岁才皈依佛门,要想大彻大悟,恐怕是难上加难的;”如果你觉得稻盛和夫的故事还是离我们太远,那我们就回头看看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虚云老和尚的“开悟瞬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那一年,虚云老和尚大病未愈即走进高旻寺禅堂参加禅七;在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六支香开静后,小和尚为虚云老和尚冲开水;一不小心,开水溅到虚云老和尚手上,端在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坠落于地;这一清脆的破碎声,陡然间犹如闪电一般,虚云老和尚瞬间似桶底脱落,一切疑根在此一刹那间一扫而空,一切无明也在此一刹那间一闪而明了;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经过数十年的苦修苦行,到今日方才如梦初醒;虚云老和尚脱口诵了一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没等小和尚反应过来,虚云老和尚又诵一偈:“烫着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机缘为阳明先生敲开了宇宙智慧宝库的大门;是像释迦牟尼那样夜睹星空而悟道,或是像白隐禅师那样听闻远处钟声而开悟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阳明先生当时是瞬间明了“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以说,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达到了智慧的顶峰;稻盛和夫说:“假如将人类的身体视为整个宇宙的缩影,则地球犹如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个人则只是某个细胞中一个微小的元素;若要细胞中的一个小元素去理解整个身体的组织,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儒释道几位先哲才明了宇宙的真相,并指示给我们看;可惜甚至可悲的是,多数人都不相信;”。
龙场悟道个人感悟
龙场悟道个人感悟
龙场悟道是指王阳明在龙场(今贵州修文县)的一个山洞里,面对山水草木,对“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领悟。
这一悟道经历对于王阳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于他日后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个人感悟的角度来看,龙场悟道给我们的启示是:
1.面对逆境时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
王阳明在龙场面临着种
种困难和挫折,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压垮,而是通过反思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内心的平静和冷
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逆境,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
2.要学会从自然中汲取智慧。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过程中,面对
着自然的山水草木,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启示和灵感。
3.要学会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
王阳明通过反思自己的内心,
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们也应该学会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4.要学会拥抱变化和接受新事物。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过程中,
不仅领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领悟到了拥抱变化和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变化和更新是不可避
免的,只有学会拥抱变化和接受新事物,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龙场悟道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经历,它不仅对于王阳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于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王阳明晚年工夫论中的致知与诚意
王阳明晚年工夫论中的致知与诚意傅锡洪【摘要】致良知宗旨的提出标志着致良知或致知获得了在阳明工夫论中的首出地位。
致知即是依循良知以好善恶恶。
良知本体在为工夫提供明确准则的同时,也直接提供了充分的动力。
由此,工夫变得不仅可靠,而且简易,这是阳明将致知提至首出地位的主要原因。
不过,阳明并未放弃诚意的首出地位,只是诚意在他中晚年工夫论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诚意的含义是努力使发自本体的好善恶恶之念充实于意念,阳明中年工夫论主要以此克服支离而保证工夫的切要,其晚年工夫论则以此督促学者真切用功,从而纠正学者出于工夫简易而不信良知或轻忽怠惰的倾向。
事实上,致知和诚意均包含好善恶恶这一良知工夫的核心意涵,只不过两者侧重有所不同。
致知突出了工夫具有本体指引和推动这一面向,诚意突出的则是意念专一与自我驱动的面向,正是后者促成学者落实致知工夫。
也正因为致知和诚意只是从不同角度揭示同一工夫的内涵,故两者同具首出地位这一点并不构成矛盾。
【关键词】致知;诚意;简易;真切;准则;动力中图分类号:B24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1)03-0142-07作者简介:傅锡洪,福建上杭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研究”(15ZDB005);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课题“王阳明及其后学的礼学思想研究”(20GZGX08)学界一般认为,以正德十五年(1520)提出致良知宗旨为标志,王阳明思想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此以后,他主要以致良知接引学者做工夫的同时,自身对致良知工夫的实践也日臻化境。
正德十五年前后,阳明思想尤其是工夫论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变化可以大致概括为:从以诚意为本,转向以致知或致良知为本。
在正德十五年以后阳明的论述中,致知和致良知含义一致,可以互换使用。
此处所说“本”,则是首要或根本的意思。
王阳明致权有道心得
王阳明致权有道心得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
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
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
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
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
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
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
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
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
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
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
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
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作者:吴光《光明日报》( 2017年04月10日14版)关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讨论的文章已经很多了。
但很少能作出“知行合一重在行”之论的,本文就此谈谈一得之见,求教于方家。
历代儒家“知行”观的简略回顾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
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先行重、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多种说法。
《古文尚书·说命中》记载了傅说对商王武丁说过“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话,反映了先秦已有“知易行难”之说。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种,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实际上是主张以行为本的。
子思著《中庸》引孔子论“知行”之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这是明确将知行问题作为修身治国的根本。
《荀子·劝学篇》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命题,可以说是“知行合一”说之滥觞,但先秦儒家还没有系统的知行观。
汉代王充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即便是圣人也不能“神而先知”或“生而知之”;知识的真伪必须通过事实的检验才能证实,即所谓“事有证验,以效实然”,但他对知行关系未作深入探讨。
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的观点,认为“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陆九渊也有“致知在先,力行在后”的观点。
王阳明则针对朱陆的“知先行后”说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关系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黄宗羲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从而把王阳明的“致良知”改造为“行良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
王夫之则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等论断。
以上种种知行关系说,本质上都是在讨论道德、伦理与政治的关系,它更重视的是德性之知与伦理、政治之行,而非纯粹意义上的知识之知与科学实践之行,因而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与西方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行观是根本不同的。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他二十岁的时候,曾经在龙场悟道,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思想家。
据说,当时王阳明还是一个年轻的官员,他在驻扎在龙场时,经历了一次特别的人生转折点。
这一天,他看到了一堆狐狸,其中最大的一个狐狸带着两只小狐狸过来,王阳明觉得这个场景特别美好而感慨万分,但后来发现这个大的狐狸竟然带着小狐狸过来抢食。
这一瞬间,王阳明深刻领悟到了人类的善恶之分,所以他回到了家里,写了著名的《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思想的集成,讲述了他的思想、原则和生活态度。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是“致良知”,意指通过尝试了解他人心中的良知、道德信念、前途和困境来决定正义和公正的行动。
王阳明强调的就是一个人的感觉和直觉,誓死维护自己的良知,这是他的信仰的核心。
在王阳明的眼中,一个人的良知可以指导自己去做对的事情,去认清一个人的道德和责任,去决定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而这一点在王阳明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就是在龙场中悟出来的。
王阳明一生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地,他倡导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自由意志、智慧行为和宏观思维,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所以说,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启示我们要积极面对生命的变幻,把握自己的良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奋斗,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上)事上磨方立得住王阳明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他一生三次证道,36岁时贵州龙场悟道“心即理”,48岁时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
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基础上的。
他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不第非耻”追求圣贤境界的青少年时代王阳明知止而后有定,自少年立志,便确定了一生的努力方向。
《王阳明年谱》记载,他出生于1472年,13岁时,母亲郑氏去世,对他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他志存高远,心思不同常人。
有一次,他与私塾先生探讨“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第一等事就是读书登第,像你父亲那样。
”王阳明直言不讳地说:“先生,恐怕不是的,我觉得第一等事乃读书做圣贤。
”自此之后,他穷尽一生去探求追问、躬身修行实践,最终成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经天纬地之才。
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
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
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1486年,15岁的王阳明出居庸三关,考察边患、察看地形、谋划防务,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刻苦勤练,箭术一流,可以做到“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
他凭吊古战场,缅怀先辈于谦,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失踪”一个多月后他风尘仆仆回到家里,腰间配剑,一副仗剑天涯的侠客模样。
1487年,鄂豫陕交界地区发生流民暴动,建国号为“汉”,震动京师。
16岁的王阳明觉得这是自己为国效力、显露身手的机会,他写了一份长篇奏折,结合他的兵法知识和考察经验,审势谋策,请缨带兵去征讨。
他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皇上,父亲痛斥他为“狂生”。
事实上,孔夫子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王阳明之所以对“武备”如此重视,在于他坚定地认为:儒者如只会读圣贤书而不会用兵,那无疑是一种耻辱。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诗句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诗句1. “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
”想那王阳明啊,被发配到龙场这偏远之地,就像一只鸟儿被关进了狭小的笼子,看似失去了很多。
可他呢,反倒觉得这官小也有官小的自在。
就好比咱们现代人,有时候工作不如意,到了个小地方,却发现少了很多束缚,能更随心地生活呢。
2. “困居石穴待时清,为学深知用力轻。
”他在龙场那石穴里困着,就像一颗种子被困在黑暗的泥土里。
可他没有放弃,知道学习不是使蛮力就能行的。
这就跟咱们学习一门新技能一样,不是一股脑儿地瞎干,而是要找对方法,不然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撞。
3.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嘿,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的这几句诗可真妙啊。
就好像我们平常看东西,常常只看表面。
就说咱看那小山和月亮,从近处看,山好像比月亮大。
可要是咱有一双像天那么大的眼睛,就知道山虽高,月亮其实更广阔呢。
这就告诉咱不能只凭眼前的感觉就下结论呀。
4. “岂有幽人不见寻,却因浊世懒相侵。
”他在龙场,感觉自己就像个隐士,好像在说难道就没有志同道合的人来找我吗?但又觉得这浑浊的世界啊,他都懒得去掺和了。
就好比现在有些人,觉得周围的环境太浮躁,就想自己躲起来清净清净,不想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打扰。
5. “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
”这王阳明啊,看着周围的人都像在昏睡一样,他就像那个唯一清醒的人。
他大声呼喊想叫醒大家,可是大家不但没起来,还瞪大了眼睛奇怪地看着他,觉得他是个怪人呢。
这就像在一个集体里,有个有新想法的人想改变大家,可大家却不理解,还觉得他另类。
6.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
”在龙场的王阳明啊,悟到良知这个东西,就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
他觉得良知就是自己内心独自知道的东西,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真正的知识了。
这就像我们做人,有时候心里就有个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个声音就是良知,可不能违背它呀。
7.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5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5N o.5第35卷(总第155期)J 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 l S cience)Oct.,2010王阳明“龙场悟道”之三时论王路平(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摘 要: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这是他学术思想上的一个分水岭。
在500年前的这个同一时空中,浓缩了阳明悟道境况的三个时段,即前悟道之苦难时、悟道之体悟时和悟后起修之受用时。
公元1508年阳明龙场悟道的这三个时段,不仅是阳明个人生命心路历程重大转折性的人生大事,而且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思想性事件。
深入考察分析这一大事因缘,对我们理解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启发我们的生命觉悟,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龙场悟道;三时论;体悟;悟后起修作者简介:王路平(1956—),男,湖南湘潭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贵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佛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0)05—0023—06收稿日期:2010—03—12 王阳明最终归本孔孟,悟得圣人之道,是缘之于龙场悟道。
黄宗羲云:“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1]181阳明之学,凡三变:始泛滥于词章,继学朱子之书,又出入于佛老,最终龙场悟道而始得其入圣之门。
因此正德三年(1508)37岁的阳明在龙场悟道,这是他学术思想上的一个分水岭。
在500年前的这个同一时空中,浓缩了阳明悟道境况的三个时段,即前悟道之苦难时、悟道之体悟时和悟后起修之受用时。
公元1508年阳明龙场悟道的这三个时段,不仅是阳明个人生命心路历程重大转折性的人生大事,而且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思想性事件。
深入考察分析这一大事因缘,对我们理解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启发我们的生命觉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前悟道之苦难时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死,明武宗继位,时年仅15岁,因年幼昏庸无能,不理朝政,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即刘瑾、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八个太监)专权,朝政紊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十月,明孝宗的顾命大臣、大学士刘健、谢迁等联合上疏,请诛“八虎”,却被刘瑾矫旨罢职。
南京户部给事中戴铣、四川道监察御史薄彦徽等上疏要求起复刘健等,又被刘瑾矫旨将他们解京入狱。
是时阳明任兵部主事,面对这种黑白颠倒的严峻形势,他没有像其他一些朝臣那样望而却步,明哲保身,而是冒死救援。
十一月他上《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将矛头直接针对刘瑾,结果被刘瑾矫旨将他廷杖四十后系狱,十二月谪为贵州龙场驿丞。
谪官龙场,是阳明坎坷人生的最大一次灾难,也是促成他悟入圣人之道的大因缘。
在贵州的三个年头里,阳明遍历种种苦难,受到无尽的折磨,但却在贵州悟道成道,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心学体系。
正德三年(1508)三月,阳明抵达龙场。
当即面对五大苦难:一是环境艰险。
龙场在今贵阳西北40公里的修文,当时“处于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2]1228,外来之人,水土不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二是居无定所。
阳明来到龙场,并无居所,只好自己在境内小孤山下结草庵居之,其后阳明又移居龙场境内龙冈山(又名栖霞山)的“东洞”中,改其名为“阳明小洞天”,以此寄托对故乡浙江绍兴会稽山阳明洞的思念之情;三是生活无着。
在上述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阳明的生活也没有保障,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世界:无米、无菜、无盐、无油、无火、无水……,为维持生计,存活下来,阳明以一介文弱书生亲自去砍柴、挑水、采蕨、摘·23·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菜、煮饭、浇园,直至请学于农,种田南山;四是疾病缠身。
环境艰险,居无定所,生活无着,穷途潦倒,使阳明多次旧病复发,加之当地缺医少药,瘴疠侵之于外,忧郁攻之其中,随时都有被疾病夺去生命的可能;五是官吏迫害。
先是阳明为救戴铣等言官,上《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被刘瑾矫旨下诏狱,受廷杖四十之刑,一度死而复苏,大难不死,寻贬谪龙场。
在赴谪途中,阳明曾被刘瑾的刺客追杀,至龙场刘瑾对阳明的威胁并未解除。
是时都御史王质巡抚贵州,借口王阳明傲视朝廷地方官府,遣人至龙场凌侮阳明,不料却引起当地苗彝诸乡民的公愤,他们把差人围困起来羞辱并痛打之,最后将差人赶出龙场。
差人向王质告状,王质大怒,要阳明认错谢罪,阳明不畏强权,拒不谢罪,后赖阳明同乡、时任贵州按察副使的毛科从中调解方罢。
面对这五大苦难,阳明怎么办?这五大苦难的折磨,超过了一般人所能忍受的限度,而他却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龙场这种出生入死的临界境况下,长期困绕阳明心中的生命精神归宿问题再次空前大爆发。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告子下德国存在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认为,大病、生死是人实存的“临界境况”或“边缘处境”,它能促使人突然觉悟,发现日常世俗生活的虚幻和无聊,大病、死亡迫使人们重新检视生命存在的本真价值,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
阳明从京城到龙场,已经在长期的思索和生命的实践中,超越了得失荣辱,惟生死尚未了断。
到达龙场面临五大苦难,促使他作出最后的了断。
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拯救的力量!要向生中活,便向死中求;大死一番而后大活,置诸死地而后生;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凤凰涅槃重获新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道门中语,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皆即此之谓也。
阳明后来曾说:“及谪贵州三年,百难备尝,然后能有所见,始信孟氏`生于忧患'之言非欺我也。
”[2]154前悟道时,龙场五大苦难的境遇,使阳明“百难备尝”,这为阳明龙场悟道准备了外部条件。
可以说阳明龙场悟道,既是他先天条件(生长于三代书香世家,聪明绝伦,12岁即有为圣之志)发展的趋势,又是他早期思想演变的产物(未至龙场前已饱读各家论典,出入儒佛道),更是他处于龙场这个特定环境(五大苦难)中产生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而以后者为悟道的契机。
二、悟道之体悟时面对龙场这种凄凉困苦的境遇,阳明反复设想“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在境遇险恶和死亡逼迫的生命极限体验中,阳明依次采取了最为本真的五大人生态度,即接受、承受、忍受、抗争和超克。
第一,阳明必须接受现实。
阳明谪居万里绝域,只身面对五大苦难,去之不可,忘之不能,内外交困,百难备尝,只能挺直脊梁,接受苦难,先活下来。
第二,阳明必须承受。
在五大苦难的生存环境中,阳明承受着肉体的痛苦,内心的煎熬,常常处于彷徨、焦虑、恐慌、绝望之中,时时在生命的紧张里苦苦支撑,以至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不仅经世济民之志成为泡影,而且恬静清静的生活也无从谈起,唯一的就是“吾惟俟命!”第三,阳明必须忍受。
五大苦难如魔鬼似的撕裂着他的神经,啃噬着他的意志,使他遭受炼狱般的痛苦却无法解脱,承受惨烈的折磨却无法逃遁,唯一的只能是在其中忍受!在其中挣扎!在其中奋然前行!在其中动心忍性!这无法排解的大痛苦、大困惑,最终促使他大抗争、大觉悟!阳明十年后回忆说:“往年区区谪官贵州,横逆之加,无月无有。
迄今思之,最是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
”[2]159第四,抗争。
有了抗争,阳明虽然谪居龙场,日有瘴疠、盅毒和魑魅魍魉“三死焉”,而“未尝一日之戚戚也”,王质的加害,阳明视之为“三死”而已尔,决心置生死于度外,拒不向权贵屈服,坚持抗争到底,这充分表现了阳明刚正不阿、坚持大义的大无畏精神!阳明的抗争是这样的悲壮,这样无怨无悔,真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第五,超克。
经历了这样的苦难,一切有无、爱憎、善恶、是非、名利、贵贱、得失、荣辱,总之一切的一切,对阳明来说都无所谓了,“盖吾之一身已非吾有,而又何有于吾身之外!”至于是,惟生死一念尚存于心,“而后如大梦之醒”,必须刻期证道,超克生死,使自己的身心不再流浪!于是阳明“收拾精神,自作主宰”(陆象山语),他抛开一切得失荣辱、生死之念,藐视困难,开始静坐沉思,以求静一。
他终日默坐“玩易窝”中,冥思苦想,反复诵读《周易》,“始其未得也,仰而思·24·哲学研究王路平:王阳明“龙场悟道”之三时论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后经思索再三,认识到“精粗一,内外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的道理[2]897,终于悟出“心即理”之道,“格物致知”之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龙场悟道”。
《年谱》对阳明龙场悟道作了如下描述: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
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
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误也。
[2]1228阳明日夜于玩易窝洞中端居澄默,以求静一,这是阳明悟道的最为关键的过程。
在中国文化中,所谓“端居”“澄默”“静一”就是静坐。
静坐就是一种如实体悟而自我觉悟的修行工夫。
体悟心体亦即寻求真实的自我以获得自我觉悟,然后即依此真实自我参与历史文化活动,成己成物,自救救人。
在世俗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种种计较和私欲,而将本真本善、纯一澄明的心体遮蔽,从而使世界和人生丧失价值和意义,疏离了真实的存在,使人的存在异化为物的存在。
为此中国儒佛道三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静坐的方法,以寻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以促使人找到自我,自我觉悟,从而使人的生命真正成为具有本源的活动和有意义的存在。
因而静坐是中国儒佛道三家悟道的共法,即通常道门中修行所说的“趺坐”或“跏趺静坐”。
所谓“趺坐”,就是悟道者把两脚背置于两腿股之上的盘坐方法,有圆满安坐之意。
道家讲守静、心斋、坐忘,佛教讲禅定、止观,儒家讲静坐,都是讲的这种工夫。
儒家经典《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定、静、安既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悟道工夫。
宋代程颐提出静坐,有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之说。
陆象山弟子杨慈湖常拱坐达旦,有静坐反观之说。
明代陈白沙提出静坐见体之说。
阳明早年出入佛老,终而归本儒学,对三家静坐之法应相当熟悉,他所采取的工夫应是佛道儒三家的静坐共法,最终归于儒学的静坐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