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

合集下载

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能力素质模型构建㈠ 解读能力素质模型、绩效1、素质能力模型起源越战以后美国选拔派驻各国外交官。

哈佛教授麦克利兰教授用关键事件行为访谈(1.5:1、打散),最成功的3件事,最失败的3件事,对行为进行罗列,分出优秀、一般,然后对行为进行编码。

找出优秀的人员共同的行为特征,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定义这些原因的特质(DNA),要高绩效就找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培养这种DNA。

麦克利兰教授认为这种DNA是持久达成岗位绩效最好的判断因素。

有这种DNA不一定产生高绩效,但没有这种DNA一定不能产生高绩效。

2、素质能力模型的作3、名词解释素质:素,元素,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质,质量,质量水平、生理、心理组成,结构极其质量水平。

知识:用于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结构化的信息。

显性、隐性。

一切人类总结、归纳、沉淀、加工、提炼,并认为正确、真实,可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观点、思想、经验、方法、技巧、程序等信息。

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能力素质模型导致人员在具体文化和岗位中做出优秀业绩的行为特征的集合。

职业素养:素质、涵养体现在职业上的行为表现。

3、名词解释任职资格(低起点、门槛、人岗匹配) 胜任力模型(高起点、产生高业绩的胜任特质) 能力素质模型(胜任力+任职资格)胜任力是就高不就低、任职资格是就低不就高。

能力素质模型是由低到高。

4、素质能力模型的起点和终点5、解读绩效 ※绩效=绩+效 绩=目标+职能 效=行为+品行+职业化※绩效=业绩+行为+品格+职业化 绩效=SMART+KBI+KRI+OC绩效管理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把人变好的过程,不是淘汰人、坏人开除不完(人员流失是组织最大的成本)。

“一个伟大的人不是没有肮脏的思想,而是理智地把肮脏的思想控制在一定围”——马克思※绩效的本质组织战略 目标任务 组织构架 岗位人员绩效终点起点知识、经验、技能、素质目标与任务(实现组织目标与任务) 进步与成长(促使员工成长与进步) 基本与持续(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6、解读绩效与薪酬7、解读能力素质模型(冰山模型)素质能力任职资格行为原因、特质胜任力能做、会做、知道为什么做重要 该做做好驱动特质有、不一定优秀素质能力冰山行为原因分层8、解读能力素质模型(洋葱模型)9、人才公式人才=能力+潜力=过去+现在+未来能力=绩效+胜任力=结果(what)+行为(how) 潜力=个人特质+个人意愿个人意愿=工作意愿+学习意愿+发展意愿 个人特质=价值观+认知+品质+动机+兴趣+其它㈡能力素质模型构建1、能力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 (个性、知识、技能、经验)※个性特质要素:一个人的在本质特质。

素质模型概念

素质模型概念

一、概念素质模型就是(人员素质测评中的素质)个体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可以测量的并显著区分绩效优劣的基本条件、特征和潜在特质的集合,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性格、社会角色、个人动机、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

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二、不同的理论1、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经过研究提炼并形成了21项通用素质要项,并将21项素质要项划分为6个具体的素质族,同时依据每个素质族中对行为与绩效差异产生影响的显著程度划分为2~5项具体的素质。

6个素质族及其包含的具体素质如下:①管理族,包括团队合作、培养人才、监控能力、领导能力等;②认知族,包括演绎思维、归纳思维、专业知识与技能等;③自我概念族,包括自信等;④影响力族,包括影响力、关系建立等;⑤目标与行动族,包括成就导向、主动性、信息收集等;⑥帮助与服务族,包括人际理解力、客户服务等。

2、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冰山模型、能力素质模型)胜任力是指任何直接与工作绩效有关的个体特质、特点或技能等,在本质上也就是应该具备的素质组合。

有学者利用物元分析和可拓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管理技能、个人特质和人际关系3个维度的胜任特征物元模型。

①管理技能的维度,包括团队领导、决策能力、信息寻求和市场意识等;②个人特质的维度,包括影响力、自信、成就欲、主动性、分析思维和概括性思维等;③人际关系的维度,包括人际洞察力、发展他人、关系建立、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等。

3、四种能力论Robert hogan和Rodney B.Warrenfeltz研究指出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分为4种,分别为:自我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领导能力和商业能力。

①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尊重、正确对待权利的态度和自我控制等;②人际关系能力,包括换位思考、正确预计他人的需要、考虑他人的行动等;③领导能力,包括建立团队、维持团队、激励团队、建立共同愿景和巩固团队等;④商业能力,包括制订计划、管理预算、绩效评估、成本管理和战略管理等。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主要内容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主要内容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主要内容胜任素质冰山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勒兰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型,用于描述个体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该模型以冰山为比喻,将个体能力与素质分为可见的表面部分和潜在的深层部分,以此来解释和指导个体的发展和培养。

冰山的表面部分代表着个体显性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我们通常能够直接观察和评价的,如专业技能、学历、语言能力等。

这一部分容易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但它只是个体能力的冰山一角,隐藏着更重要的深层素质。

而冰山的深层部分则包括了个体的潜能、潜力和潜在能力,它们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和潜在成就。

这些深层素质包括智力、创造力、人际关系能力、领导力等。

虽然深层素质不能直接被观察和评价,但它们是个体能力的关键所在。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寓意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并发展个体的深层素质。

表面的能力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只有深层的素质才能支持和驱动个体的长期发展和成就。

表面能力是临时的,而深层素质则是持久的。

只有在培养和发展了深层素质的基础上,个体才能够不断适应和应对日新月异的挑战,实现更高层次的成就。

如何培养和发展个体的深层素质呢?首先,个体应该充分认识到深层素质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寻求发展。

其次,个体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

这不仅能提高个体的表面能力,更能激发和培养个体的深层素质。

另外,个体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与他人的良好合作和沟通能力。

胜任素质冰山模型在个体的发展和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不能只看重个体的表面能力,而应更加注重深层素质的培养,这才是个体成长和成功的关键。

只有在深层素质的支持下,个体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立足,并实现更高层次的成就。

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胜任素质冰山模型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和培养自己深层素质的潜力,以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麦克利兰21项胜任力素质模型辞典

麦克利兰21项胜任力素质模型辞典

7 帮助与服务族 8
5、人际理解力沟通(IU)InterpersonalUnderstanding................. 9
6、客户服务导向(CSO)CustomerServiceOrientation.................
10 冲击与影响族......................... 11
10、培养他人(DEV)DevelopingOthers................. 15
11、命令:果断与职位权力的运用 DIR................... 17
12、团队合作(TW)TeamworkandCooperation....... 18
13、团队领导(TL)TeamLeadership...................... 20
7、冲击与影响(IMP)ImpactandInfluence........... 12
8、组织认知(OA)OrganizationAwareness........... 13
9、关系的建立(RB)RelationshipBuilding.........
14 管理族.......... 15
麦克利兰21项胜任力素质模型辞典
成就与行动族 3
1、成就导向 ACH AchievementOrientation....... 4
2、重视次序品质与精确(CO)............ 5
3、主动性(INT)Initiative............. 6
4、信息搜集(INFO)InformationSeeking...............
4、信息搜集(INFO)InformationSeeking

麦克里兰通用素质模型(完整版)

麦克里兰通用素质模型(完整版)

第一部分--核心才能1.团队精神一、定义: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以及专业的成长上相互合作、依赖、支援、协调,以解决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及完成任务。

换而言之,团队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目的,一起努力,以达到1+1>2的效果。

2.成就导向一、定义:所谓成就导向,就是指重视具体的工作成效与表现。

尽力设法将工作做好;能够设定更高的标准来挑战自我,从而追求更佳的表现。

这个标准可能是个人过去的表现,也可能是一项客观的指标和要求。

可能是竞争对手的表现,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绩效目标。

3.客户服务一、定义:所谓客户服务,是指能够建立并维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获取客户的依赖;能够理解客户的感受与需求,并采取行动满足客户;能够创造客户需求,提升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与依赖。

总之,组织成员只有倾听客户的意见,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改善服务品质,创造高绩效。

4.专业精神一、定义:具备足够的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包含专业的运作方法、程序及处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程序及处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使用和传递专业知识。

5.追求卓越一、定义:所谓追求卓越,就是能够持续关心工作成果与表现是否令人满意,并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及较高标准的要求,在个人能力及工作表现上力求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6.合作意识一、定义:能够超越本位主义和竞争的理念,通过与他人建立相互依赖、共担风险、共享回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主的合作关系,并结合大家的力量来提升竞争力,创造多双赢的局面。

7.积极性一、定义:在未被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主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或寻求及创造机会,获取高于期望和要求的成果。

8.创新性一、定义:能够以特殊的策略及方法来发展新的经营或管理模式,包括组织内部管理、产品特征及功能、制造生产流程及市场营销与服务。

9.适应性一、定义:能够迅速觉察到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能够改变原先的工作方式或态度,而采用新的态度、技术或方式来面对变革,并且维持组织有效动作。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目录1简介2层面划分3素质层级4相关人物5遵循步骤1.简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 . 层面划分1、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2、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冰山模型3、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4、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5、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冰山模型,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

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

管理学界及心理学有着一些测量手段,但往往复杂不易采用或效果不够准确。

3.素质层级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麦克里兰通用素质模型

麦克里兰通用素质模型

第一部分--核心才能1. 团队精神一、定义: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以及专业的成长上相互合作、依赖、支援、协调,以解决工作中所发生的问题及完成任务。

换而言之,团队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目的,一起努力, 以达到1+1 >2的效果。

2. 成就导向一、定义:所谓成就导向,就是指重视具体的工作成效与表现。

尽力设法将工作做好;能够设定更高的标准来挑战自我, 从而追求更佳的表现。

这个标准可能是个人过去的表现,也可能是一项客观的指标和要求。

可能是竞争对手的表现,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绩效目标。

3. 客户服务一、定义:所谓客户服务,是指能够建立并维持同客户的良好关系,获取客户的依赖;能够理解客户的感受与需求,并采取行动满足客户;能够创造客户需求,提升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与依赖。

总之,组织成员只有倾听客户的意见,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改善服务品质,创造高绩效。

♦能够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改变组织与客户之间传 统的单纯供需关系♦能够利用各种方法或途径评估、衡量管理组织的客户服务 程度♦能够随身携带客户意见调查表之类的工具,记录客户不满 意的地方,只要是客人的意见,无论大小皆记录下来 4. 专业精神一、定义:具备足够的工作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包含专业的运作方法、程序及处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程序及处 理技巧,并能有效地转化、使用和传递专业知识。

长时间地连续付岀,直到顾客问 5 题被解决或需求 被满足为止5. 追求卓越一、定义:所谓追求卓越,就是能够持续关心工作成果与表现是否令人满意,并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及较高标准的要求,在个人能力及工作表现上力求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6. 合作意识一、定义:能够超越本位主义和竞争的理念,通过与他人建立相互依赖、共担风险、共享回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主的合作关系,并结合大家的力量来提升竞争力,创造多双赢的局面。

7. 积极性、定义:在未被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主动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或寻求及创造机会,获取高于期望和要求的成果。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1简介2层面划分3素质层级4相关人物5遵循步骤1.简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 . 层面划分1、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2、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冰山模型3、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4、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5、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冰山模型,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

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

管理学界及心理学有着一些测量手段,但往往复杂不易采用或效果不够准确。

3.素质层级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目录1简介2层面划分3素质层级4相关人物5遵循步骤1.简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 . 层面划分1、知识,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2、技能,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冰山模型3、社会角色,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4、自我概念,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5、特质(性格),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冰山模型,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

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

管理学界及心理学有着一些测量手段,但往往复杂不易采用或效果不够准确。

3.素质层级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麦克里兰素质能力模型_完整21项

麦克里兰素质能力模型_完整21项
A. 8 坚持不断创新的精神 采取积极 充分的行动面对挫折和失败 达成创新 的目标
B 成就的影响范围 成就计分上是 3 或更高的分数 B. 1 只关心个人的表现 通过时间管理技术及良好的工作方式 只为改善个人
的工作效率 或只影响单一个人 如主要部属及秘书的工作效率
B. 2 影响一个或两个人 影响其在财务上小额的承诺
成就导向就是希望更好地完成工作或达到一个优秀的绩效标准 这个绩效标 准可能是个人自己过去的表现 积极的改进 可能是一种客观的衡量标准 结 果导向 可能是比他人做的更好的业绩 竞争力 可能是自己设定的具有挑战 性的目标 甚至是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 创新 成就导向又可以被称为
结果导向 效率导向 关注标准 专注改善 资源的充分利用
件事情做好 到达成创新的结果 第二是影响的范围 B 从个人工作影响到
整个组织 第三是创新 C 即个别行动和创意在不同组织或工作内容的新颖
程度
成就导向的一般行为包括 工作符合管理上的标准 设定并达成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评估企业的风险
重视次序 品质与精确 CO
Concern for Order, Quality,and Accuracy 重视次序反应出降低环境不确定性的潜在动机
A. 4 持续不断的改善绩效 在系统上或工作方法上做出改变 以改善绩效 例 如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改善品质 顾客满意 士气提升 收益增加 而没有设定任何特别的目标
A. 5 设定挑战性的目标 设定及达成挑战的目标 例如六个月改善销售/品质/ 生产力 15% 挑战 表示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但并不是不可能达成的 开始设定及执行挑战的目标就可以计分 即使目标没有达成也给予计分 设定所谓安全目标不具备挑战性 不予计分
B. 3 影响一群人 4 15 人 获得中等数量的销售或财务承诺 通过使工作 更系统或使其它人更有效率 改进群体绩效

冰山模型(Icebergmodel)

冰山模型(Icebergmodel)

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 )目录1、什么是冰山模型?2、人的素质的六个层面3、冰山模型的素质层级4、冰山模型的遵循步骤5、相关链接什么是冰山模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 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甫色定知品质I动机▼\X素质際系的冰山模型人的素质的六个层面1、知识(Knowledge ):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2、技能(Skill):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3、社会角色(SocialRoles ):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4、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5、特质(Traits ):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岀来的持续反应。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Motives ):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

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岀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

冰山素质模型

冰山素质模型

什么是冰山模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人的素质的六个层面1、知识(Knowledge):指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2、技能(Skill):指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3、社会角色(SocialRoles):指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4、自我概念(Self-Concept):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5、特质(Traits):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

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

6、动机(Motives):指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

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

管理学界及心理学有着一些测量手段,但往往复杂不易采用或效果不够准确。

冰山模型的素质层级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素质模型

素质模型

一、素质模型(Competence Model)素质模型就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二、素质模型分类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经过研究提炼并形成了21项通用素质要项,并将21项素质要项划分为6个具体的素质族,同时依据每个素质族中对行为与绩效差异产生影响的显著程度划分为2~5项具体的素质。

6个素质族及其包含的具体素质如下:①管理族:包括团队合作、培养人才、监控能力、领导能力等;②认知族:包括演绎思维、归纳思维、专业知识与技能等;③自我概念族:包括自信等;④影响力族:包括影响力、关系建立等⑤目标与行动族:包括成就导向、主动性、信息收集等;⑥帮助与服务族:包括人际理解力、客户服务等。

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胜任力是指任何直接与工作绩效有关的个体特质、特点或技能等,在本质上也就是应该具备的素质组合。

有学者利用物元分析和可拓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管理技能、个人特质和人际关系3个维度的胜任特征物元模型。

①管理技能的维度:包括团队领导、决策能力、信息寻求和市场意识等;②个人特质的维度:包括影响力、自信、成就欲、主动性、分析思维和概括性思维等;③人际关系的维度,包括人际洞察力、发展他人、关系建立、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等。

四种能力论Robert hogan和Rodney B.Warrenfeltz研究指出管理人员的素质可以分为4种,分别为:自我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领导能力和商业能力。

①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尊重、正确对待权利的态度和自我控制等;②人际关系能力:包括换位思考、正确预计他人的需要、考虑他人的行动等;③领导能力:包括建立团队、维持团队、激励团队、建立共同愿景和巩固团队等;④商业能力:包括制订计划、管理预算、绩效评估、成本管理和战略管理等。

素质教育中的冰山模型

素质教育中的冰山模型

素质教育中的“冰山模型”介绍1 “冰山模型”简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方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 人的素质的六个层面:(1)知识: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2)技能: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对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掌握情况;(3)社会角色: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与风格;(4)自我概念: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5)特质(性格):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6)动机: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它们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其中第1、2项大部分与工作所要求的直接资质相关,我们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考察资质证书、考试、面谈、简历等具体形式来测量,也可以通过培训、锻炼等办法来提高这些素质。

而第3、4、5、6项往往很难度量和准确表述,又少与工作内容直接关联。

只有其主观能动性变化影响到工作时,其对工作的影响才会体现出来。

考察这些方面的东西,每个管理者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但往往因其偏好而有所局限。

管理学界及心理学有一些测量手段,但往往复杂不易采用或效果不够准确。

3 冰山模型的素质层级:考察一个人的素质或招聘人才时,不能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素质冰山理论

素质冰山理论


素质冰山理论
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把人的素质比喻成一座冰山,这座冰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冰山上的一角,另一部分是冰山下巨大的一块。

冰山上一角是表象特征,指人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容易测量和感知。

冰山下的部分是潜在特质,指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等,这些特质越到下面越难被挖掘和感知,因此无法测量。

麦克利兰认为,从根本上影响人成功的潜质并不是外在的知识技能,而是隐藏在冰山下的那些潜在特质,其中,动机是最深层次的因素。

麦克利兰能力素质模型词典

麦克利兰能力素质模型词典
2. 影响范围的大小。影响范围表示受该胜任特征影响的人的数量、职位的高低以及规模的大 小。例如:一项胜任特征可能影响到一个人,一个工作团队,部门和整个企业组织,甚至是国际性 的大型组织。另外,影响范围还可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重要程度来体现。范围从一个人的绩效到一 个专案,甚至整个组织的经营方式等。该维度属于第二层级,在辞典中用“B”表示。
见图21胜任特征辞典结构成就导向ach主动性int??成就与行动族级别行为描述a15??b15??帮助与服务族冲击和影响族管理族认知族个人效能族人际理解iu客户服务cso影响力imp关系建立rb??培养他人dev团队合作tw??分析式思考at概念式思考ct??自我控制sct自信scf??胜任特征辞典结构第3页共31页三胜任特征级别的计分方式辞典将胜任特征的级别划分为至少15级目的是显示该胜任特征的强度复杂性等特性的程度每个级别与下一个级别有显著的不同见图22级别系统的设计以0为一个自然中点对有些胜任特征要素还设定了负值
麦克利兰21项胜任力素质模型辞典
胜任特征辞典的维度与结构 .................................................................................................................................. 2 成就与行动族 ......................................................................................................................................................... 3
成就导向(ACH) 主动性(INT) „„

[说明]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

[说明]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

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麦克利兰有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他把人的素质描绘成一座冰山,这座冰山分为水面之上的和水面之下两个部分。

水上的部分是表象特征,指的是人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容易被感知和测量。

水下的部分是潜在特征,主要指的是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潜在特质、动机等,这部分特征越到下面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

麦克利兰指出,预测业绩的最好因素不是诸如学历、技能等外在条件,而是人的深层素质,也就是水下的冰山部分。

这个比喻看似浅显,却蕴含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管理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揭示出影响个人绩效的最主要的素质并非是我们传统认为的那些东西。

麦克利兰在他学术生涯的后期,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一方面。

麦克利兰的素质研究是从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绩效测评的过程中开始的。

他的咨询公司——麦克伯咨询公司接受了大量企业和政府机构委托的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估。

在具体进行工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他发现传统的人力资源测评方法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缺乏评价的有效性。

传统的测评方法主要注重智力、知识能力和专门技能,但是这些因素无法预示将来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就。

除此之外,传统测评所注重的因素需要相当的成本投入,如学历的获得或者某一专门技能的训练。

这会造成对社会底层人员以及弱势人群的歧视。

比如说,一个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者的职业前景很有可能超过博士,但以往的测评方法不可能给前者以更高的评价。

经过深入研究之后,麦克利兰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素质(competency),具体来说就是类似“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因素。

Competency一词,翻译为“才能”或者“能力”更确切。

但是,在中国,一说到才能往往会联想到技术性能力,而不是把它同胜任力联系起来。

所以,本文采用“素质”一词,以强调其“胜任力”性质。

1973年,麦克利兰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了著名的《测量素质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y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一文,正式提出“素质”的概念。

麦克利兰21项素质能力模型

麦克利兰21项素质能力模型

21项素质能力模型第一章成就和行动2成就导向2概念:2构面:2一般行为:3与其他能力的关联4重视次序、品质与准确〔CO〕4概念:4构面:4与其他能力的关联4主动性〔INT〕4概念:4构面4一般行为特征:5与其他能力的关联5资讯收集〔INFO〕5概念:5构面:6一般行为特征6与其他相关能力的关联6第二章协助和效劳6人际了解〔沟通〕〔IU〕6概念:6构面6一般行为特征:7与其他能力的关联7顾客效劳导向〔CSO〕7构面:8一般行为特征:8与其他能力的关联8第三章冲击和影响9影响与影响〔IMP〕9概念:9构面:9常见行为指标10与其他能力的关联10组织知觉力〔OA〕10概念:10构面:10典型行为指标11与其他能力的关联:11关系建立〔RB〕11概念11构面:11典型行为指标11与其他能力的关联:11第四章管理11培养他人〔DEV〕11概念:11构面:12典型行为指标13与其他能力的关联13命令:果断与职位权力的运用〔DIR〕13概念:13构面:13典型行为指标14与其他能力的关联14团队合作〔TW〕14概念:14构面:14典型行为指标:15与其他能力的关联15第五章认知16分析性思考〔AT〕16概念:16构面:16概念式思考〔CT〕17概念:17构面:17典型行为指标17与其他能力的关联18第一章成就和行动本项才能分类的本质偏向于行动,首要的目的是主导任务的完成,其次是影响他人。

然而,利用行动去影响或带着其他人,去改良生产力或是把成果做好,则可被纳入成就才能及影响力方面的计分。

同时,收集资讯和主动积极两方面则可用来支持任何才能和意图,这些才能大局部伴随在成就导向的类别。

成就导向概念:成就导向主要是把工作做好,或去设定标准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这个标准可能性是个人自己的过去表现〔积极的改善〕;目标的衡量〔结果导向〕;他人的表现〔竞争力〕;或个人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或甚至没有人曾经做过的事物〔创新〕。

其他成就导向的名称包括:◆结果导向◆效率导向◆对于标准的关注◆专注改善◆创业精神◆资源的充分使用构面:成就导向的度量有三个构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克利兰发现,以前的“驻外服务官员测试”由于要求很强的文化背景知识,几乎将那些来自非主流文化背景的人全部排除在外。另外,这种测试所要求的种种评价内容并非成为一个称职的联络官所需要的最关键的能力,现有测验方法的评价标准显然有失偏颇,是学者在书房中构思出来的,同现实情况有一定距离。为了寻找合理并有效的评选标准,麦克利兰借助行为事件访谈法来筛选评价因子。他从现有的驻外联络官中选择了一些人并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表现最为优异的,被称作杰出组;另一组是一般称职人员,被称作适用组。然后,研究小组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根据访谈的内容来归纳两组人员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并在归纳的基础上对不同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方法很快见效,研究人员发现,杰出组和适用组人员表现出来的特质是不同的,一经归纳,马上就可以看出,哪些特质是所有人员共有的,哪些特质在杰出者身上表现出来而适用者身上没有。发现了杰出者独有的特质后,研究人员将它们按照科学方法划分类别、划分层次,最终得出能够体现杰出与平庸之间差异的特质体系,并以此建立了联络官的素质模型,供选拔测评使用。麦克利兰为美国政府建立的驻外联络官素质模型中包含这样三种核心素质: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对他人的积极期望、快速进入当地政治网络的能力。后来的事实表明,按照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选择出的人员更能够胜任工作。直到今天,尽管经过不断的修订和改动,别和测评素质,麦克利兰创造了“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这一方法是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提出的。主要操作步骤是通过让被访者找出并描述过去半年或一年工作中最成功或不成功的关键事例,然后详细报告如下内容:①情境的描述;②有哪些人参与;③实际采取了哪些行动;④个人有什么感觉;⑤结果如何。由研究小组通过对这些事件内容进行分析,来确认访谈对象能否胜任的因素。
麦克利兰的素质研究是从对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绩效测评的过程中开始的。他的咨询公司——麦克伯咨询公司接受了大量企业和政府机构委托的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估。在具体进行工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他发现传统的人力资源测评方法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缺乏评价的有效性。传统的测评方法主要注重智力、知识能力和专门技能,但是这些因素无法预示将来工作绩效的高低和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就。除此之外,传统测评所注重的因素需要相当的成本投入,如学历的获得或者某一专门技能的训练。这会造成对社会底层人员以及弱势人群的歧视。比如说,一个只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者的职业前景很有可能超过博士,但以往的测评方法不可能给前者以更高的评价。经过深入研究之后,麦克利兰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从根本上影响个人绩效的是素质(competency),具体来说就是类似“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因素。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首次应用在一个美国政府的项目上。20世纪70年代初,麦克伯咨询公司接到美国政府关于选拔驻外联络官(Foreign Service Information Officers,FSIO)的任务。当时的驻外联络官基本上是清一色的男性白人,并且都经过了十分严格的层层筛选。这和他们的使命有关。驻外联络官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图书宣传、新闻发言、外交文化活动,以及对其他国家人民演讲、展开对话等方式,宣扬美国的对外政策,打造美国的国际形象,传播美国的价值观点,从而得到他国人民的更多理解,消除对美国的各种误会。美国政府为了挑选适合的人员,设计出“驻外服务官员测试”方式。这个测试的要求十分严格,主要测评内容分为三大类:智商;学历、文凭和成绩;一般人文常识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美国历史、欧美文化、英文以及政治、经济等相应的专业知识)。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种严苛的考试挑选出合适的人选,从而担负起驻外联络官的重要使命。遗憾的是,测试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经过严格筛选的联络官并不称职。为此,美国政府委托麦克利兰,寻找并设计出能够有效测评选拔驻外联络官的新方式。
1981年,理查德·博亚齐斯(Richard Boyatzis)在麦克利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冰山模型”类似的“洋葱模型”。博亚齐斯通过对经理人员胜任素质的原始资料进行重新分析,归纳出一组可以辨别优秀经理人才的胜任素质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差别很大的不同公司。所谓洋葱模型,是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大体上,“洋葱”最外层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冰山”的水上部分;“洋葱”最里层的动机和个性,相当于“冰山”水下最深的部分;“洋葱”中间的自我形象与角色等,则相当于“冰山”水下浅层部分。洋葱模型同冰山模型相比,本质是一样的,都强调核心素质或基本素质。对核心素质的测评,可以预测一个人的长期绩效。相比而言,洋葱模型更突出潜在素质与显现素质的层次关系,比冰山模型更能说明素质之间的关系。
从麦克利兰提出素质模型后,不仅博亚齐斯在深化和发展着麦克利兰的研究,而且大量咨询机构也采用了这一方法。对此,麦克利兰不甘落后。1989年,他开始对全球各类组织的200多项工作所涉及的胜任素质进行观察研究。经过深入的研究,他从众多的胜任素质中提炼归纳出21项通用的胜任素质要素,这21项胜任素质要素概括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特点,形成了普遍适用的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由麦克利兰主持的咨询机构Hay-McBer于1996年出版了《分级素质词典》(国内有多种名称,通常称为胜任素质词典)。通用的胜任素质辞典包括6个基本胜任素质群和21项胜任素质要素,大致内容如下:
麦克利兰提出的胜任素质的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分别为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同以往的方法相比,胜任素质是从组织战略的需要出发,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组织长远绩效为目标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素质模型的有效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第一,不同类型的工作,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需确定哪些素质是该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胜任素质。确定胜任素质主要有两条基本原则:(1)有效性。判断一项胜任素质的唯一标准是能否显著区分出工作业绩,这就意味着,所确认的胜任素质必须要在优秀员工和一般员工之间有明显的、可以衡量的差别。(2)客观性,判断一项胜任素质能否区分工作业绩,必须以客观数据为依据。其次,在确定胜任素质后,组织要建立能衡量个人胜任素质水平的测评系统,这个测评系统也要经过客观数据的检验,并且要能区分工作业绩。最后,在准确测量的基础上,设计出胜任素质测评结果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办法。
总而言之,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为有利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构建了某种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对于担任某项工作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进行了明确的说明,而且成为进行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前提。
由选拔驻外联络官的成功开始,麦克利兰把素质模型推广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他的指导下,麦克伯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专业组织提供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并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素质测评方法应用的权威机构。后来,素质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得到不同国家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中被普遍接受和应用。现在有许多程序化的管理设计,其中素质模型往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模块,应用于人才选拔、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
Competency一词,翻译为“才能”或者“能力”更确切。但是,在中国,一说到才能往往会联想到技术性能力,而不是把它同胜任力联系起来。所以,本文采用“素质”一词,以强调其“胜任力”性质。
1973年,麦克利兰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了著名的《测量素质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一文,正式提出“素质”的概念。他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说明仅凭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指出,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绩效的一些诸如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因此,麦克利兰强调要抛弃传统的理论假设和主观判断,坚持从第一手的材料出发,发掘那些能够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特质和因素。他在文章中指出,人的工作绩效由一些更根本更潜在的因素决定,这些因素能够更好地预测人在特定职位上的工作绩效,这些“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就是“素质”(competence),即胜任力。素质是员工潜在的特性,例如:动机(motive)、特质(trait)、技能(skill)、自我形象(self-image)、社会角色(social role)、所拥有的知识(knowledge)等等。这些因素决定着工作是否有效,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产生杰出的绩效。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素质研究的开端。之后,美国薪酬协会(The American Compensation Association)对素质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定义,即:个体为达到成功的绩效水平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这些行为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可分级的。
麦克利兰有一个著名的冰山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把人的素质描绘成一座冰山,这座冰山分为水面之上的和水面之下两个部分。水上的部分是表象特征,指的是人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容易被感知和测量。水下的部分是潜在特征,主要指的是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潜在特质、动机等,这部分特征越到下面越不容易被挖掘与感知。麦克利兰指出,预测业绩的最好因素不是诸如学历、技能等外在条件,而是人的深层素质,也就是水下的冰山部分。这个比喻看似浅显,却蕴含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管理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揭示出影响个人绩效的最主要的素质并非是我们传统认为的那些东西。麦克利兰在他学术生涯的后期,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一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