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与公共品
5.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5.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https://img.taocdn.com/s3/m/7efa2bbe69dc5022aaea000b.png)
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
硫酸厂 硫 炼油厂 30万吨年 蒸 汽 燃 气 冷 却 水 脱硫渣 余热
燃气
温室 市政 供热
蒸汽
热电厂 150万千瓦 蒸 汽
石膏制板厂
养鱼场 蒸汽 混凝土 筑路
农田 肥料
污泥 生物制药厂 飞灰
关闭3500座烧油渣炉子 大大减少了烟尘排放 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 硫酸厂
蒸汽供热 制药厂 燃煤电厂 废水生物处理
只要存在一个污染权的自由市场,无论最初的配
置如何,最终的配置都是有效率的。那些削减污染成
本相对较低的污染者在市场上将许可证出售给削减污
染成本相对较高的污染者。这种污染权的重新配置可
以使达标费用最小化,即能够以最低的社会成本达到
特定的污染或排放目标。
庇古税和排污交易的均衡
庇古税
价格 污染权市场需求 价格 污染许可 证供给
钢铁厂想增加排污量100万方。造
纸厂同意,若钢铁厂付给它50万 元,它就减少等量的污染。
AGREE?
36
AGREE!
创造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
污染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的交易市场将由供求因素支配。减
少污染需高成本的企业愿意为污染许可证出高价;
而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也愿意出卖他们所拥
有的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交易市场存在的优点:
3、形成产业链
养蜂厂 苹果园
合作经营,既产苹果又养蜂
丹麦在发展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 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典范。 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 )案例是被许多人提及 的工业共生案例,被称为工业生态学中的经典范例, 至今仍成功运行着。虽然该案例涉及的模式还不是生 态工业园,但各企业通过协商方式相互利用对方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 料或者替代部分原料,从而建立了一种和谐复杂的互 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https://img.taocdn.com/s3/m/a7650b45bd64783e08122b36.png)
非排他性
• 有 的 产 品 具 有 非 排 他 性 ( Nonexcludability ) , 即 无 法 对 消 费 行 为 收 费 (或收费成本太高),因而消费者不必支 付价格就能消费。例如,防治某种流行传 染病疫苗的使用降低了发病率,同时使每 一个人降低了患病概率,人们不必付费就 能得到好处。灯塔,汽球,国防都具有非 排他性。
• 运用类似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正外部性时,市场竞争机 制结果导致生产和消费不足,同样发生市场缺乏效率的市 场失灵问题。
外部性与市场有效性(2)
• 右图表示负外部性导致过 度供给和消费。D表示对 价格 纸张的需求曲线,MCp表
示厂家私人生产边际成本。
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则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厂商
的供给曲线。因而在市场 机制作用下依据私人成本, MCp确定的最优产量是Qp;
外部性与市场有效性(1)
• 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配置资源缺乏效率。以排放污水工厂 为例,它生产纸张的私人成本包括与材料,运输,资本, 劳动,管理等费用发生相联系发生的成本,但是对于整个 社会来说,纸张生产成本除了这些私人成本以外,还包括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等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和 损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决策是基于私人成本 和私人利益的比较。当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一致,或 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相一致时,对于企业或个人是最优 的决策不一定是社会的最优决策。因而,存在外部性效应 时,完全竞争不能达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从造纸厂例子 来看,由于它不考虑环境污染成本,因而私人成本低于社 会成本,因而基于私人成本决定生产的数量会高于从社会 成本评价角度确定的最优产量。
• 可以通过补贴手段应对正外部 价 性影响。自然纤维做原料因而 格 在天然环境中可分解的绿色环 保餐具,研究发明之初成本较 高,与化学原料同类餐具相比 缺乏价格竞争力。
[管理学]第十三章__外部性与公共品
![[管理学]第十三章__外部性与公共品](https://img.taocdn.com/s3/m/e12c23fb49649b6648d747d1.png)
2/42
( 一)
根据外部性影响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的额 外经济利益,也称外部收益 负的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蒙受的额 外经济损失,也称外部成本 如果一种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 > 私人收益,这种经济活动就产生 了正的外部性 如果一种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 < 社会成本,这种经济活动就产生 了负的外部性
4/42
消费的外部性
当消费者给他人带来效用的增加(如养花)或减少(如吸烟)而没有为此
得到补偿或付出代价时,其消费活动便具有了外部性
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于他人产生的有利影响。养花而
观赏的人,给予养蜂人和邻居带来了好处。
消费的负外部性:消费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予补偿。 吸烟、某人在三更半夜时大声唱卡拉OK
3/42
(二)
根据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要求 MR=MC 。若生产过程中存在外在成 本或外在收益,生产者所承担的生产成本<实际发生的全部社会成本,或 者生产者的产品收益<实际产生的全部社会收益,资源配置便会发生扭曲, 达不到帕累托最优 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良好影响,而却 不能从中取得报酬。如蜜蜂的生产者,传播了花粉。上游居民种树,保护 水土,下游居民的用水得到保障。 生产的负外部性。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没有给他人予以补 偿。造纸厂的三废。木工装修房子所产生的噪音。上游伐木造成洪水泛滥 和水土流失,对下游的种植、灌溉、运输和工业产生不利影响。
需求 (私人价值) O 市场量 铝的数量
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效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 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 化表达。 鉴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当然 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有效率:在经济学中: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 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 认为是有效率的。
公共产品与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产品与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104d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4.png)
公共产品与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1. 引言公共产品和外部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政策制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首先介绍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的定义和特征,然后分别探讨它们的经济学分析和应用。
2. 公共产品及其经济学分析公共产品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无法排斥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产品,而不会让其他人的使用受到影响。
例如,公园、灯塔和国防等都被认为是公共产品。
这些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因为私人企业无法从中获利。
在公共产品的经济学分析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自由骑车”和提供者的免责。
自由骑车意味着即使没有付费,个人也可以使用公共产品。
免责是指提供者无法获得使用公共产品的所有权,因此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使用者中执行排斥权。
由于国家在提供公共产品时,需要考虑财政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这种分析通常包括确定公共产品的需求量和成本,以便确定最佳的生产和供应量。
根据经济学原则,公共产品的最佳生产量应该是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相等的时间。
3. 外部性及其经济学分析外部性是指某种活动对第三者产生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如儿童接种,也可能是负面的,如工厂污染。
外部性通常是对个人或集体福利产生影响的一种过程。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外部性的目的是确定外部性对价格和市场决策的影响。
在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中,经济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两类: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正向外部性是指当某种活动对个人或集体产生积极影响时,出现的外部性。
例如,当一家公司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时,它将增加员工的技术和知识水平,并为管道中的其他公司创造人力资源。
负向外部性是指某种活动对个人或集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例如,当一家公司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时,会导致空气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对员工的健康和幸福产生负面影响,还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处理外部性时,政府通常会采取两种措施来减少其负面影响:税收和补贴。
税收的目的是降低造成负面影响的活动,而补贴的目的是增加积极影响的活动。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6f07bf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5.png)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是指那些供给给所有人且一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商品或服务。
这类物品的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由政府来负责,以确保公众能够充分享受到这些物品的好处。
然而,公共物品的存在也带来了外部性的问题。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除参与者以外的人或利益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产生正面效益的活动对其他人或社会造成的积极影响。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教育。
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受益,还会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和生产力水平。
通过提供公共教育,政府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负面外部性是指产生负面影响的活动对其他人或社会造成的损害。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环境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和废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和生态破坏。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污染,并确保能源和工业部门采用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为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税收和补贴来实现内部化。
通过对负面外部性活动征收税款,政府可以增加其成本,鼓励企业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
相反,政府可以对产生正面外部性的活动提供补贴,以激励企业和个人从事教育、科研等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来规范市场行为。
例如,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可以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以确保企业合规经营,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这样可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发生,并促使企业转向更环保的方式进行生产。
除了政府的角色外,公众也应该对外部性问题负起一定责任。
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行动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影响。
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社会福祉至关重要。
总之,公共物品与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政府的干预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我们可以实现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章外在性和公共产品
![12章外在性和公共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4d36030f76c66137ee0619c3.png)
矫正外在性问题的政策
•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是由政府确定污染水平并将排放额度适 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是由政府确定污染水平并将排放额度适 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当地在厂商中间分配, 当地在厂商中间分配,而不再要求厂商必须为每吨污染缴纳多 少美元,并允许厂商选择自己的污染水平。 少美元,并允许厂商选择自己的污染水平。 •那些能以较低成本排污的卖出他们的许可证,那些没有 那些能以较低成本排污的卖出他们的许可证, 那些能以较低成本排污的卖出他们的许可证 减少排放余地的厂商发现, 减少排放余地的厂商发现,比起安装昂贵的排污设备或 倒闭来说,购买许可证或许更经济。 倒闭来说,购买许可证或许更经济。 •1990年,美国环境控制计划 许可证自由交易 电力产 年 美国环境控制计划--许可证自由交易 许可证自由交易----电力产 业将污染许可证象小麦一样进行买卖。 业将污染许可证象小麦一样进行买卖。
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 科斯定理 :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 , 并且交易 成本为零或很小, 成本为零或很小 , 不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 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的魅力在于它将政府的作用限定在 最小范围之内。政府只不过是使产权明晰, 最小范围之内。政府只不过是使产权明晰,然 后交由私人市场去取得有效率的结果。 后交由私人市场去取得有效率的结果。
矫正外在性问题的政策
2、市场基础上政府干预办法
•庇古税收 庇古税收: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庇古税(Pigovian 庇古税收 Tax)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政府应对带来外部成本的人征税 ,税额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给与带来外部收益的人相应的补贴 ,补贴额等于边际外部收益。 •排放费 即要求厂商为他们的污染支付等于其外部危害的税款。 排放费:即要求厂商为他们的污染支付等于其外部危害的税款 排放费 即要求厂商为他们的污染支付等于其外部危害的税款。 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西方经济学第6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西方经济学第6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https://img.taocdn.com/s3/m/74671d7af5335a8102d22061.png)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 对称的,即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如通常所说的“买的不如卖的精”说明卖方知道的情况 比买方知道的情况多。
14
二、市场失灵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果卖方知道的信息多于买 方知道的信息,降低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不一定刺激消 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如果卖方知道的信息少于买方知 道的信息,提高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不一定刺激生产者 的供给,这就是市场失灵(即价格无法有效的调节供给 和需求)。
1.什么是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 家庭或厂商的影响,亦称为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 2.外部性的分类 外部性有时产生有利影响,有时会产生不利影响。 按照其产生的影响不同,把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 不经济。 3.外部成本 4.外部收益
2
二、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
1.社会成本 2.社会利益 社会利益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在一 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对诸种 社会要素和社会状态的共同需要所体现的利益形态。社 会利益是广泛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具体的、独立的 利益形态。
9
图6-3 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
10
二、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以上特点会带来“免费搭车”,即人们 享用某些产品或服务时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即使后者 不付钱。这种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导致供给太少甚至没有, 即私人不愿意提供这种物品,而这些物品又是一个国家 或社会所必需的,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如果缺乏 这些公共物品,我们的生产和消费便要受到相应的影响。
17
第四节 垄断与市场失灵
垄断产生的主要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人为 因素及自然条件等过于集中,所以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可 避免地会产生垄断。 垄断的存在造成的危害: 效率低下。因为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决定的垄断产量时对应的产品价格高于边 际成本。 社会缺乏公平。因为在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决定的垄断产量处,厂商有垄断利润存在。
公共品与外部性
![公共品与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849682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3.png)
公共品与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公共品是指能够同时为所有人使用且一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效益的商品或服务。
而外部性则指某个经济行为的结果对除行为主体以外的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公共品与外部性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品的特征及效应公共品具备以下两个主要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即一人使用该商品或服务并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
以公园为例,一人在公园中散步并不会妨碍其他人也在公园里散步。
非排他性:即一人使用该商品或服务时,其他人无法排斥他的使用权。
以灯塔为例,灯塔的光照会为所有船只提供导航服务,而船只无法排斥其他船只使用灯塔的效益。
公共品的存在会产生特定的效应。
首先,公共品的提供者面临困境。
由于公共品的非排他性特征,提供者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取足够的回报,导致市场供给不足。
其次,由于非竞争性特征,公共品的使用者也无法通过价格来体现自己的边际效用,容易出现“免费骑车”的行为。
这些都对市场的有效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外部性的类型及影响外部性是指市场经济中一方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的正面或负面效应。
外部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使其他人受益的情况。
以教育投资为例,一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会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也会为其他人提供人才储备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负面外部性则相反,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使其他人遭受损失。
例如,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导致空气污染,给周围地区居民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会破坏市场的有效运行,因为市场只关注交易双方的私人成本与效益,而忽略了外部成本和效益。
这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灵和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
三、政府在公共品和外部性问题上的作用在公共品和外部性问题上,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品和调节外部性,来解决市场失灵和提升社会福利。
在公共品方面,政府通常通过纳税并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方式来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公共品与外部性
![公共品与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f6d8f67601f69e31433294e3.png)
公共品与外部性原文出自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ed. by David R. Henderson人们支持政府干预的最主要的经济学论据是觉得,市场不可能提供公共品或无法解决外部性。
公共健康与福利项目、教育、道路、研究与开发、国家安全和国内安全、清洁环境,所有这些都贴上了公共品的标签。
公共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消费”(non-rivalrous consumption)。
非排他性是说不可能排除那些不掏钱的人享受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好处。
比如,如果某位主办者在释放烟火,人人都可以站在自家的窗前或后院观赏。
由于主办者不可能向每个消费它的人收费,因而,就可能不会有人愿意放烟火,即使人们对其需求很强烈。
烟火的例子涉及的是“搭便车”问题。
即使每个人都觉得烟火表演值10块钱,但不会有谁会向主办者支付这10块钱。
每个人都会指望别人掏钱,而自己搭个便车,在自家后院免费观赏。
如果不能解决搭便车难题,那些本来希望享受烟火并愿意为之掏钱的人也不再乐意掏钱了。
公共品的第二个特征,经济学家们称之为非竞争性消费。
假设主办者绞尽脑汁不让没有掏钱的人看到烟火表演(比如在一个私人场地举行表演)。
进入这个场地必须交钱,那些不愿意掏钱的人就可以被排除在外。
然而,即使这个场地可能足够大,这样做也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即使没有掏钱的人看到了表演,也不会增加表演的成本,更不会减少掏钱的人得到的享受。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福利而相应的成本收益没有反映到市场价格中,就出现了外部性。
如果我的邻居从我清扫自己院子中得到了好处,就是正外部性。
我本来可能比较勤快,但如果我不能对他得到的这种好处收费,我就不会那么勤快。
(注意,搭便车问题和正外部性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如果一个的行为伤害了另一个人,就构成了负外部性。
工厂在制造污染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污染将给他人带来的损失。
市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市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https://img.taocdn.com/s3/m/1a726f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0.png)
市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市场经济中存在一种现象,即市场行为对于除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被称为市场外部性。
市场外部性通常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两种情况。
正向外部性指的是市场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负向外部性表示市场活动对第三方带来消极的影响。
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干预和管理。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无论是否参与支付,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
公共物品常常与市场外部性紧密相关,因为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会产生外部性效应。
例如,公园、道路、国防等公共物品不仅为使用者提供了直接的利益,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间接的影响。
市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市场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失灵,而公共物品则是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存在的一种制度安排。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行为往往难以考虑到对第三方的正向或负向影响,这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而公共物品则可以通过政府或其他集体机构的供给来解决这一问题。
考虑到市场外部性的存在,政府通常会采取干预措施来修正资源配置的偏差。
例如,对于出现正向外部性的市场活动,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奖励或补贴的方式来鼓励这种行为的发展。
而对于负向外部性的情况,政府可以采取征税或者监管等手段来限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通过这样的干预措施,可以实现市场对外部性的内部化,使得市场行为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成本和效益。
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因为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使得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分配。
因此,政府常常承担起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
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来提供公共物品,确保了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到公共物品所带来的好处。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并非完全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市场机制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8ae9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a.png)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公共物品和外部性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政府干预和市场配置的理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共物品和外部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原因、特征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不排斥任何个体,并被多个个体共同使用的物品。
其特征主要包括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而非排他性则意味着无法排斥任何个体的使用。
经典的公共物品例子包括空气、防洪设施、公园等。
公共物品的存在意味着市场无法有效提供,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无法进行市场定价。
由于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进行定价,私人供应者无法获得正常的利润回报,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公共物品的供应通常由政府来提供。
二、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活动对于除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个体或者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两种类型。
正向外部性指特定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对其他个体具有积极影响,如教育的正外部性体现在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力上。
而负向外部性则指特定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工厂排污导致环境污染。
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无法完整反映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和效益,因此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市场机制通常无法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干预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区别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而外部性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可以包括正向和负向的影响。
其次,公共物品通常需要由政府来提供,而外部性需要政府通过干预来解决。
四、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存在给经济分析带来了许多挑战,也促使了经济学对资源配置和政府干预的深入思考。
为了解决公共物品和外部性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理论和政策建议。
首先,为了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收费的方式来融资并提供公共物品。
这样可以解决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的市场无法定价的问题。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73f107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0.png)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在经济学中,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幸福感或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而公共产品则是那些供应给公众消费的产品,任何人随时都可以享用,且任何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享用。
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十分重要,因为它们都涉及到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概念、特点以及政府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作用。
外部性的概念和特点外部性是指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机构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外部性有两种类型:正的和负的。
正的外部性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福利产生积极影响,而负的外部性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一个人投资于环境保护可能会产生正的外部性,因为它将改善空气和水质,从而使更多的人受益。
然而,一个工厂释放有害废物可能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外部性由于它们的特点而导致了市场失灵的问题。
因为市场机制仅反映个人的成本和收益,而不考虑外部性的影响。
当外部性存在时,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社会成本和收益,因此市场未能提供正确的产量或价格。
因此,政府干预有时是必要的。
公共产品的概念和特点公共产品是那些供应给公众消费的产品,不管一个人是否购买它们,他们都可以享用。
也就是说,公共产品是无法被排他性所包含的产品,因为消费者的实际使用并不会使其他人受到排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家防御。
其它的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安全、教育、公园和环境保护。
公共产品有两个主要特点。
首先,公共产品通常不会被私营企业只能出售,而是由政府或政府提供的机构来提供。
第二,这些产品的成本通常由税收或其他政府收入来支付。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质,它们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提供。
私营企业往往只会供应能够获利的产品,而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因此政府通常会介入这个领域。
政府必须提供适当的资金来购买这些产品,并确保公共产品的供应达到特定的水平。
公共产品与市场外部性
![公共产品与市场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49ff6b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8.png)
公共产品与市场外部性在经济学领域,公共产品和市场外部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公共产品和市场外部性的概念、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带给读者对这两个概念更深入的认识。
公共产品是指不排除任何人使用的产品或服务。
这意味着一旦提供给一个人使用,其他人也可以自由地享受和使用它。
典型的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卫生、街道、公园以及国防等。
这些产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即使一个人使用了它们,其他人仍然可以从中受益,这就引出了市场外部性的概念。
市场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的影响超出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换。
它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对其他人具有积极影响,例如教育的影响力超出了学生本人,还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正面的改变。
负面外部性则是指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影响对其他人具有负面效应,例如生产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会危害周围居民的健康。
公共产品和市场外部性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其提供者面临着困境,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完全回收成本并获得利润。
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提供公共产品。
同时,市场外部性也是公共产品存在的原因之一。
当市场无法完全内部化所有的成本和效益时,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对于市场外部性的应对措施,政府可以采取两种主要的方式:税收和补贴。
通过征收污染税或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政府可以使污染者承担外部成本,从而减少负面外部性的影响。
类似地,政府也可以通过补贴教育、研发等领域来促进正面外部性的产生。
这种干预旨在对市场效果进行调整,使市场能更好地内部化外部成本和效益,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政府的干预也需要谨慎地评估和实施。
过度干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不平衡。
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对市场外部性的细致分析和理解变得尤为重要。
除了政府的干预,企业和个人也可以积极参与解决公共产品和市场外部性的问题。
市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市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https://img.taocdn.com/s3/m/da5a93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0.png)
市场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市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市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它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政策应对措施。
一、市场外部性市场外部性指的是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对无关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的现象。
具体来说,市场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指的是某一主体的增加的产出或者消费会使其他无关主体的福利提高,负外部性则相反,即某一主体的产出或者消费会使其他无关主体的福利降低。
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对市场的运作造成了扭曲,因为市场无法将外部性因素纳入价格中,导致资源配置出现失灵。
例如,环境污染是一种常见的负外部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常会忽视环境保护,这样会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和环境的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教育的正外部性,一人受教育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市场外部性带来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征收环境污染税以内部化环境成本,提供教育补贴以提高整体素质等。
这些政策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或者提供补贴来纠正市场失灵,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付费人的使用且一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量的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
非竞争性指的是一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机会,非排他性则表示无法把某人排除在物品的使用之外。
公共物品的典型例子是国防和公园等。
国防是公共物品的范畴,因为一国的防卫对所有国民都是不可排除的且不受其他国民的使用影响。
而公园作为一个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一人的进入并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特点导致私人市场无法有效供给,因为私人企业在供给公共物品时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获得足够的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承担起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增加社会福利,并通过税收来融资。
三、市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关系市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联系。
第五章准公共品和外部性
![第五章准公共品和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a623245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8.png)
• 4.1 正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P
社会边际效益
•
内部边际效益
•
效率损失
•
•
外部边际效益
•O
Q1 Q*
Q
4.2 解决办法:庇古补贴
• 补贴量为多少?依据是什么?
• ——政府补贴的量取决于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 ——这是理论上的标准。
4.3 实践中正外部性及其大小的判断
• 如果严格定义,许多产品都有正外部性。关键的 是,正外部性显著到什么程度可以看为准公共产 品、由政府补贴?
2.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产品 ——以桥梁为例
2.1 市场提供的社会净效
益
P
= AOB - C1- C2
–收费的效率损失
A
C1:桥梁成本;
C2:收费成本
2.2 公共提供的社会净效 益
C2 D C1
= AOB – C1 – 收税成本 O
E
– 税收的效率损失
最大容量 BQ
2.3 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选择
•P
S
•
D
•O
Q(污染量)
• 与庇古税比较:
• 市场对污染权定价比政府定的价格(税收) 更能反应减少污染的成本的变化;
• 市场价格能够自发涨落(税制的调整过程 缓慢得多)。
• 问题:
• 企业可能以高价购买污染许可证以阻止其 他企业进入,达到垄断目的。
3.4 减少负外部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3.4.1 从受益者角度分析
• 减少负外部性,受益者主要是谁? • ——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对环境质量的效用
评价高于低收入者。
• 3.4.2 从成本承担者角度分析
• ——主要消费者是谁? • 污染企业的产品将变得昂贵,使消费该产品
[管理学]第十三章__外部性与公共品
![[管理学]第十三章__外部性与公共品](https://img.taocdn.com/s3/m/e12c23fb49649b6648d747d1.png)
24/42
2. 科斯定理
(1)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且谈判协商的 成本为零,则无论初始由哪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资源的 有效配置 (2) 科斯第二定理: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 利的初始界定就必然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25/42
科斯定理与外部性
科斯认为,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解决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会导致 成本增加、社会福利减少。 由私人解决外部性问题与政府征税或补贴同样有效。 科斯定理:假设交易成本为零,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市场将保证资 源配置的效率,且资源配置与产权的初始界定无关。 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条件:①产权明确;②交易成本低:交易成本是 指在市场上购买或出售发生的成本。它包括搜寻买或卖者、谈判、签 订和履行合同等行为所作的努力和花费的时间。
6/42
外部性的识别
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非人为事件造成的影响不能被看成是 外部性,如自然灾害
外部性应是在某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以外派生出来的影响。如果是 故意造成的不能算作是外部性,如假种子 外部性包括对生态环境等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切生物或非生物的影响 外部性内涵丰富、极具研究价值,是经济学研究最多、争议最多的 问题之一。 由于外部性的根源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单一理论很难解释所 有的外部性问题,单一方法也很难解决所有的外部性问题
政府补贴P1-P2
社会最优教育水平
消费者按市场条件决定的教育水平
20/42
三、对外部性的处理方法
(一) 征税和补贴
政府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某些附加税,对正的 外部性则给予一定补贴。
附加税的征收会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而补贴则能增加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21/42
(二) 企业合并
西方经济学基础外部性与公共物品.pptx
![西方经济学基础外部性与公共物品.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06268b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3.png)
企业污染。如生产铝制品厂家, 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粉尘,污 染空气危害周边居民健康。由 于生产铝的社会成本远大于生 产者的成本,市场均衡量大于 社会适合量。
第6页/共20页
第十节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一、外部性
㈢解决外部性办法 1、外部性私人解决法——科斯产权理论 上述所讲,外部性产生是因为私人成本
第十节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一、外部性
㈠外部性定义及分类 2、外部性分为:正外部经济(外部经
济);负的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
⑴正外部经济:如果这种活动为社会其他成员来了利益或好处, 而行为主体不能由此得到补偿,那就被称为正的外部经济。
⑵负外部经济:如果这种活动损害了社会其他成员利益,而行 为主体却不用为此付出成本,那就是负外部经济。
府干预显得大有必要。
税收: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通过征税,数
额等于该企业为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使该企业 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补贴: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进行补贴,使私人利益 等于社会利益。
第10页/共20页
第十节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二、公共物品
西方经济学论述的主要时私人物品,例如衣食住行。水
果、衣服、旅店、房子、汽车等等。我们这里讨论公共 物品。
㈠公共物品定义及分类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区别 ⑴私人物品特性:
私人物品在消费上,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竞争性:如果某人某人消费了某一个商品,则其他 人就不能在消费该商品。
第二排他性:可以阻止别人使用某样物品(比如通过付
款)。
第11页/共20页
使市场均衡量少于社会适合量。
受教育的成本假设是固定的。由于
第十二章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第十二章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e38049d7195f312b3169a59b.png)
第十二章外部性与公共产品内容提要完全竞争可以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的结论,是以生活中不存在外部性为前提的。
由于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特殊属性,帕累托最优状态也不能实现。
本章旨在分析外部性的机理与解决思路,并简要讨论公共产品的供求问题以及相应的决策规则。
(一)外部性(externalities)在本章以前的论述中,西方学者的假定是:公共的效益和成本与私人的效益和成本是相一致的。
外部经济效应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活动本身所产生的外部影响,一般区分为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和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
该效应的存在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很大,且很难在市场价格中全部反映出来。
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使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通常称为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而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使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通常称为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es)。
为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政府应对存在外部性的经济进行干预,使具有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满足社会需求,而对具有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企业压缩其生产规模,力求降低社会成本。
由于外部经济效果和负效果,私人和社会的效益和成本并不一致。
例如,教育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而工厂的污染则使生产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因此,国家必须用津贴来鼓励那些具有外部经济效果的行业,如教育和卫生,用税收来消除那些具有外部经济负效果的行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此外,国家还可以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方法来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
科斯定理可以表述如下: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但是,在实际中运用科斯定理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并不一定真的有效。
这是因为,有些资产的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而已经明确规定的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转让的。
此外即使通过市场转让也未必能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二)公共物品(public good)公共产品是指整个社会共同享有的各种服务和设施的总称,如国防、军队、司法机关、文教卫生等。
ch1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ch1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1e86fad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6.png)
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zī yuán pèi zhì)的效率
外部性的实质: 外部性的产生(chǎnshēng)是由于私人成本
(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之间出 现了差距,而这种差距就是外部成本或外 部收益。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社会收益=私人收益+外部收益 也就是说,生产或消费过程中没有支付其经 济活动的全部成本或获得活动的全部收益, 即成本或收益产生(chǎnshēng)了溢出。
三 外部性的解决(jiějué)方法
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但是它 们没有反映在私人收益和成本内,因而他们决 策时就没有考虑这些因素。
所以,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思路之一是外部性内在 化,使得(shǐ de)经济主体在决策的时候主动 地考虑到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第二十三页,共58页。
解决(jiějué)方法一: 合并和内在化
负外部性的主体不必承担其行为造成的对其 他主体的损失,具有负外部性的物品会供 给过量。
所以,外部性的存在导致(dǎozhì)社会经济 资源低效率配置。
第十四页,共58页。
负外部性的例子(lìzi)
假定河上游有一钢铁厂,下游有一家渔业公司(ɡōnɡ sī)从河 中捕鱼;
上游的钢铁厂雇用劳动力生产钢铁,还产生相应的废物并排 入河中,其生产函数为:
率。 式子左边为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右边为劳动的边际成本即
工资率。 假设满足上述一阶条件的劳动力数量为lS*,对应的钢铁产量
为S*.
第十六页,共58页。
负外部性的例子(lìzi)
渔业公司生产鱼的数量C一方面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 lC,另外还取决于河上游钢铁厂排放的废料的多少。 渔业公司的生产函数(hánshù)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第四讲
政府的经济角色( ): 政府的经济角色(2): 矫正外部性( 矫正外部性(externalities) )
案例1
2005年
松花江污染事件
案例1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 双苯厂距离松花江只有500米 ,长约80公里 的污染带顺水而下,速度是每小时3公里。 爆炸产生的苯、苯胺、硝基苯等污染物,将 混在废水中侵入大江,总量约100吨。 污水直逼拥有900万人口的哈尔滨 苯及其衍生物是生命的杀手――致癌、致畸 形、致基因突变 等
5、外部性的原因
两种争论 市场机制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市场机制自身。
在市场经济的世界里,无论厂商还是消费者,他们 本身都是自私的“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或效 用的最大化,都不会站在社会福利的高度来思考问 题并作出决策。
所有制论:外部效应的存在源于产权的不明晰。
如前面提到的“公用地的悲剧”问题。
其二,社会准则(social sanctions)、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作用要依靠个人的自觉,而且每个个体的情况不同,所以是一种 辅助手段。
6、外部性的纠治:私人解决办法
其三,组织设计
詹姆斯·E·米德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某人未参与某项决策,而使 他的利益受到或好或坏的影响。所以,外部效应解决的最明显的方法就 是对社会组织进行重组,使曾经未参与决策的人参与政策的制定以纠正 曾经受到的影响。 这种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形式有:家庭、社会俱乐部、商业公司、政府 机关等。 米德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因为任何的制度安排都不是 完美的,组织的任何一次设计都会存在利益冲突,这样组织就要处于永 远的变更甚至循环状态,并且,变更之后的利益矛盾有可能更为微妙、 更加难以解决。所以,组织设计的途径在实践上的可行性较小。
亨利·西奇威克(Henry Sidgrwick):《政治经济学原理》
“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这一论断(即通过自由交换,个人总能够为他所提供的劳 务获得适当的报酬)明显是错误的。首先,某些公共设施,由于它们的性质,实际上不可 能由建造者或愿意购买的人所有。例如,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大量船只能够从位置恰到 好处的灯塔得到益处,灯塔管理者却很难向它们收费。” 虽然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不到“外部效应”或“外部性”的字眼,但他认为个人并不是总 能够为他所提供的劳务获得适当的报酬的观点,事实上已经触及到了外部效应的基本内涵, 即“个人提供的劳务”和“获得的报酬”之间存在差异。
1、 外部性的缘起
庇古(Pigou):《福利经济学》
他认为,西奇威克的灯塔的例子中,私人的边际净产出小于社会的边际净产出,又由于提 供灯塔者在技术上很难向第三方索取报酬,于是就给第三方带来了额外的服务和效用。 这种“额外的服务和效应用”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正的外部效应,由此,庇古深化了 西奇威克的认识,涉及到了外部效应的类别问题。 庇古曾经论述过的“道路拥挤”问题实际上是负的外部效应的一个例子。有的学者证实, 庇古在有关文献中的确表现了外部效应有“正”和“负”的区别的思想。
讨论
国际性的外部效应(如排放氟氯烃导致的地 球臭氧层被破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地球 温室效应)问题怎么解决? 关于知识的外部效应?
第三讲:政府的经济角色( ): 第三讲:政府的经济角色(1):
例如,果农种植的果树开花为隔壁养蜂场的蜜蜂提供了花源,从而增加了蜂蜜的产 量,但养蜂人却不必向果农支付任何好处。
生产的负外部效应(生产的负外部性),指生产者个体的生产 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损失,使得社会收益小于生产者个体的收 益,或者说生产者的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工厂向空气中排放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却不必对社会进行赔偿就是生产的负外部效 应的典型例子。
此外,奈特(Knight)、埃利斯(Ellis)、费尔纳(Fellner)、米德 (Meade)、布坎南、斯塔布尔宾(Stubblebine)、西多夫基 (Scitovsky)、贝特(Bator)
2、外部性的概念
布坎南、斯塔布尔宾 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 所包含的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 即存在外部效应。若UA表示个人A的效用,那么以 下公式就表示外部效应的存在: UA=UA(X1,X2,X3,…,Xn,Y1) 就是说,如果A的效用不仅受控于其自身的活动X1, X2,X3,…,Xn,还受控于他人,如B的活动Y1, 则外部效应存在。
例如,同一场合下的吸烟者对不吸烟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却不必为此承担任何后 果。
4、外部性的后果
只要存在外部性,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stiglitz) 两种后果:商品的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个体的经济行为者会比社会承担更 多的成本,于是存在正外部效应的物品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 情况;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个体的经济行为者会比社会获得更 多的收益,因此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2、外部性的概念(续)
外部性 外部性问题产生于经济活动中个体成本与社 会成本、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 因此外部性就是经济人个体经济行为的外在 影响。 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 业,却没有负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应有的报 酬
3、外部性的分类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生产的正外部性),指生产者个体的生产 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利益,使得社会收益大于生产者个体的收 益,或者说生产者的个体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其四,法律系统
限制:诉讼的交易成本较大而损失较小、厂商对外部性的损失进行控制、 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
7、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关系
联系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即不付费就可以分享物品的益处是典型的私人边际收益大于 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情况;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意味 着增加一个人消费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其生产成本是既定的,所以某一公 共物品的提供对所有的消费者都产生了外部效应。 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外部效应可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共同定义纯公 共物品与纯私人物品:外部性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强的物品更具有纯公 共物品的特性,外部性与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弱的物品更具有纯私人物品 的特性。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物品的生产与提供都会产生一定的外部效应,只不过有 的物品的外部效应不那么明显,而公共物品则是带来外部效应的极端的情况。
案例2
蒙古大火 火烧中国
案例2
蒙古大火 自10月23日起,来自蒙古 蒙古国的草原大火逐渐 蒙古 向我国边境靠近,并威胁我国内蒙古 蒙古自治区 蒙古 1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 我国内蒙古 蒙古自治区地方和武警森林部队已投 蒙古 入近千人阻截。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28日 第四版 蒙古大火为何总烧到中国》 中国》 《蒙古 中国
案例1
在12月10日前后,它进入黑龙江――那是一 条国际河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 而在12月15日之前,污染带抵达俄罗斯城市 哈巴罗夫斯克。 俄紧急救援部派出了121名工作人员,调运39 台技术设备。 其中包括两架飞机和18台专用车辆。
案例1
指挥中心决定:在污染带抵达哈巴罗夫斯克 后,城市停止供水的最长期限为3天。 据俄地方新闻社报道,在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后,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阿穆尔斯克3个 城市的151所中小学、136个幼儿园与学前班 将全部关闭,536家食品加工企业也将暂停营 业。
7、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关系
区别
公共物品强调的是成本与收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物品本身的属 性,本质在于如何使公共物品的供应更加合理、更有效率;外部效应强 调的是个体经济行为给其他行为主体带来的收益与成本问题,是某一经 济行为的存在性影响问题,其本质在于怎样更合理地分担成本与收益, 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6、外部性的纠治:政府解决办法
其一,征税或罚款
通常主要针对负的外部效应 这一税收和罚款应该着眼于对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是由私 人的个体经济行为所致,所以应对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的那部分征税或罚款,数 额大致等于两者的边际成本之差,使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会边际成本一致的水平,以达 到将负外部效应内部化的目的。 比如环境污染税,无论是对生产者征收污染税,还是对消费者征收消费税,或者是两者并用, 都会起到降低污染程度的作用。 对生产者征收污染税:厂商为了弥补这一损失,势必会提高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的提升会 导致需求量的下降,从而导致供应量也即生产量的下降,减轻污染程度。即使生产者这时仍 想保持原有的生产规模,也只好改进生产设备或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方法,这样仍旧可以达 到减轻污染的目的。 对消费者征收消费税:同样可以减少需求量以达到与对生产者征税同样的效果。 通过征税的办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因而人们就把这 种外部效应内部化的税收称为“庇古税 庇古税”。 庇古税 罚款和征税具有相同的原理和作用,
6、外部性的纠治:政府解决办法
其三,政府管制
与征税、罚款和补贴的方法相比,政府往往更喜欢通过许可、禁止等强 制性的手段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个体经济行为施加直接的影响。 如通过规定生产者的最大排污限额,限制排污企业的行为。 这一方法也存在问题:第一,管制成本往往很高;第二,容易产生寻租 行为。但社会生活中管制现象是大量存在的。
6、外部性的纠治:私人解决办法
其一,财产权的分配——产权界定
科斯第一定理认为,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如果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为零或小得可 交易成本 以忽略不计,市场机制自身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科斯第二定理认为,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或不是 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合理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使内部效 制度安排 应内部化,合理地配置资源。 举例:如何内部化——种植小麦 的农民和养牛的牧民
3、外部性的分类(续)
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消费的正外部性),指消费者个体的消 费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利益,使得社会收益大于消费者个体的 收益,或者说消费者的个体成本大于社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