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屯堡花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社会学视角下屯堡花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屯堡花灯历经600年的沧桑,“调北征南”入黔定南的先人将家乡江南小曲的韵味融入军旅生活,与当地民间文化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屯堡花灯戏。
本文通过社会学视角对屯堡花灯的历史、现状、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屯堡花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屯堡花灯;传承;发展;思考一、屯堡花灯的现状(一)屯堡花灯的历史《安平县志·风俗志》载:“元霄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乐”。
屯堡花灯是当时江西、安徽、河南、浙江、江苏集结的三十万屯田民军带来的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屯堡花灯主要起源于普定,属贵州西路花灯,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弘扬贵州西路花灯的中心之地--普定马官镇,被誉为“贵州一绝”、“花灯之乡”[1]。
(二)屯堡花灯的传承屯堡花灯分为花灯歌舞和灯夹戏两大类,具有情意缠绵和幽默机智两大特点,保持其纯扑的艺术风格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普定县文化底蕴浓厚,多地老百姓都会表演花灯,花灯传承以前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师徒传承,现在传统艺术进校园,花灯艺术被引入校园,普及“花灯大课间”,用花灯作为课间操,让孩子们从小萌发文化艺术的种子,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创新花灯艺术丰富的土壤,使花灯传承绽放异彩。
(三)屯堡花灯的发展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屯堡花灯传承了六百年,延续着古老的风格,近些年,花灯艺术的传承发展进入瓶颈,主要是花灯人才的缺失和价值的体现。
为了挖掘花灯的经济、文化价值,使之更好的传承下去,2010年,马官镇以农民演员入股的方式成立文化公司,以公司运营模式发展,培养乡村文化演艺团队19支,数百人的民间文化艺术队伍,编排节目近百个,赴北京、西安、青岛、厦门等地、安顺各县区巡回参演。
二、屯堡花灯的价值(一)屯堡花灯的文化价值六百年来“调北征南”的大明移民,世代传承汉族文化,形成现在独特的屯堡文化。
世居村寨以屯、堡、官、哨、旗、所等命名,世代恪守和传承着带有军事性质的大明文化和习俗,独创了特有的地域文明和传统文化,屯堡花灯艺术对研究大明民间历史和边际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
屯堡文化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背景屯堡文化是贵州安顺地区独具特色的活态地域文化,被誉为中国屯堡文化之乡。
它起源于明代,是明代政府实行屯田戍边政策的结果。
屯堡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屯堡文化的主要特征1. 建筑风格独特:屯堡村寨的建筑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石板、石块、石瓦、石巷、石井、石板路等,形成了独特的石头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具有坚固、耐用、美观等特点。
2. 民间艺术丰富:屯堡文化中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木雕、石雕、剪纸、刺绣、地戏等。
这些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3. 民俗风情独特:屯堡文化的民俗风情独特,如服饰、饮食、节日、婚丧嫁娶等。
屯堡人的服饰保留了明代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和江南水乡的风情,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4. 语言特色鲜明: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
这种语言特色是明代官话和江南水乡语言的结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三、屯堡文化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安顺市依托丰富的屯堡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对屯堡村寨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2. 创新发展屯堡文化:通过举办屯堡文化节、组织艺术家采风活动、开发旅游产品等方式,推动屯堡文化的创新发展。
3. 挖掘屯堡文化内涵:深入研究屯堡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价值,提升屯堡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屯堡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四、结论屯堡文化作为贵州安顺地区独具特色的活态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我们要充分认识屯堡文化的重要性,加大对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推动屯堡文化的创新发展,让屯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2篇一、背景屯堡文化是我国明代时期在贵州安顺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地域文化。
安顺屯堡院落及其保护利用研究
安顺屯堡院落及其保护利用研究
在贵州安顺地区有一个特殊的民族聚落,称为屯堡(音pǔ)。
屯堡由明代卫所屯田形成,经历六百余年的演化,形成了以江南文化为主导的特殊文化体系——“屯堡文化”。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屯堡文化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探讨,但甚少涉及院落的专门研究。
随着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安顺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对屯堡院落的认识尚不充分且缺乏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其生存与发展已面临种种危机,如何全面的把握屯堡院落的主要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特征,保护这种独具特色的居住建筑形式和居住文化,并将其适当的运用到当前的建设活动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以认识了解屯堡文化为契机,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针对屯堡院落展开论述。
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课题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将涉及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历史背景与事件,同时总结民居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三章研究屯堡院落的起源与发展,将屯堡聚落的起源和院落的营造渊源联系起来,以时间为线索,叙述院落的文化起源和发展变迁,并分析了其当今发展面临的主要影响要素;第四章以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测绘图和照片,以及查阅典籍与相关民居进行比较等方法,详尽的展示了屯堡单体院落、组合格局以及居住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特征;第五章则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之上,对屯堡院落的保护利用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原则和实现的途径,同时构建了适应新时代生活的新屯堡院落,以期为院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与新的思路。
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补充。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
论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摘要】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对屯堡文化特点、历史发展、对旅游的影响、传承与保护以及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了屯堡文化和旅游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结论部分指出了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潜力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对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在未来,应该加强对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以提升贵州安顺的旅游吸引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赢发展。
【关键词】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传承,旅游项目开发,发展潜力,发展趋势,重点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是中国独特的农村文化现象,屯堡是指一种传统的村庄聚落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屯堡文化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演变的产物,同时也是贵州地区特有的文化象征之一。
这种文化形式在当今社会依然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贵州安顺作为屯堡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屯堡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对于加强贵州地区乡村振兴、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屯堡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探讨贵州安顺屯堡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于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对于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屯堡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瑰宝。
屯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对于传承乡土文明、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浅谈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国内外的关注。
其中,贵州屯堡的山歌文化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文化产业之一。
本文将会对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贵州屯堡的山歌文化贵州屯堡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在这里,有一种被称为“屯堡革命山歌”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当地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
屯堡山歌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当时革命者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利用百姓群众最喜欢的唱歌方式进行宣传。
后来,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发展到当地各村寨,成为了屯堡地区最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如今,屯堡山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二、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被认为是继制造业、服务业之后的第三产业,其潜力是不可忽视的。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作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的关注和投资。
目前,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市场需求不足尽管屯堡山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但是,由于其专业性较强,难以被普通观众所接受。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屯堡山歌的受众也越来越少,这使得其市场需求日益不足。
2. 文化传承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这也就使得屯堡山歌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难。
3. 产业链不完善目前,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由于当地的技术和人力资源较为匮乏,很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环节都无法满足当地文化产业的需求。
三、推进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1. 市场定位宣传首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贵州屯堡山歌文化。
浅谈屯堡文化旅游开发
、
屯 堡 文 化 旅 游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1 . 开发 利 用 的 区域
近年来 , 安顺市深度挖掘屯堡文化资源 , 把屯堡 文化作为文化建设 的龙头 ,大力加强屯堡文化资源 的开发利用 ,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效益 。 屯堡 文化旅游 的开发利用主要集 中在屯堡人生 活较为密集的地区。屯堡人在黔 中安顺 的分布状态 呈现 出联 系紧密 、 散 点分布 、 居住集 中的特 点 , 覆盖
在安顺东南方向的数百平方公里地域 内, 包含 l O O  ̄ .
万人 口。 近二十年来 , 被各类媒体 和国内外专家学者 广泛关注的屯堡文化乡村旅游 ,主要发生在屯堡文 化圈 内最具代表性 的平 坝县 天龙镇 、安顺市西秀 区 大西桥镇九溪村 、 本寨和云 山屯的“ 云峰八寨” 。 三个 乡村旅 游村镇有公路联结 组成三角形 的封闭环线 。 三个屯堡文化旅游村镇 处在贵州西线黄金旅游线路 之上 , 邻近 的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有黄果树 、 龙官 、 红 枫湖、 织金 洞 , 作 为这些 自然旅游 景点的重要 补充 , 屯堡人文景 区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
园丁沙龙
蓦 童 i … j 。 曩 善 誊 蠹 蠹 - - i 营 i i — 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鬈 謦
■ 鲍 川 平
近年来 , “ 文化 资源 ”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组 之一 。但 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 的定义或者约定俗成 的概念 ,全国各地不少专家学者从不 同的角度对文 化资源的概念 及其 内涵 和外延进行 了有益 的理论探 索。 有学者认为 “ 文化资源是 指凝结 了人类无差别的 劳动成果的精华 和丰富的思维活动 的物质 的精神的 产品或者活动” 。 贵州是欠发达 、 欠开发省份 , 同时是 民族文化资源大省 , 拥有丰 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 民族 文化资源和 自然生态景 观资源。 其 中, 屯堡文化作为 贵州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 ,以其独特 的文化 内 涵彰显着其独有的魅力 。 在贵州 中西部 , 以安顺市为 中心 , 在平坝 、 普定 、 镇宁、 紫云 、 清镇 、 长顺 、 晴隆等方 圆近 百平 方公里 内, 生活着一群既有别于当地少数 民族 , 又不同于其 他汉 民族 的汉人— —屯堡人。他们 的建筑 、 服饰 、 语 言、 习俗 、 信仰等 , 都保 留着鲜 明的明代风貌 , 这种奇 特的文化现象被称为“ 屯堡 文化 ” 。
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一、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屯堡文化是指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地区特有的一种壮美的农村文化。
它以屯堡村落建筑为代表,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形态,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1. 传承千年的建筑风格屯堡文化的建筑以屯堡寨楼为主,这种寨楼特别适应当地山地平原与水域分布不均匀的地理环境。
寨楼在历史上承担着防御和居住的功能,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承载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建筑艺术,对于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屯堡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也体现在民俗文化方面。
屯堡地区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如祭祀活动、民间歌舞、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展示了古老的乡村文化风貌,对于研究我国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屯堡文化作为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地区的重要历史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
通过屯堡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国家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屯堡文化的当代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屯堡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有着当代的意义,对于促进文化传承、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影响。
1. 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屯堡文化作为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挖掘和开发屯堡文化,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也有助于提升屯堡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 丰富文化休闲生活屯堡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体验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手工艺制作、民俗文化表演等,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增进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3. 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屯堡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代表,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保护价值。
屯堡发展与保护有时是矛盾的
浅谈屯堡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摘要作为安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屯堡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丰富是有目共睹的。
从2001年天龙屯堡正式接待游客以来,屯堡旅游备受游客青睐,在安顺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屯堡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传承屯堡文化的精髓,突出屯堡文化的特色,从而推动整个屯堡旅游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确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屯堡文化开发保护有机结合1、屯堡渊源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
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600年的时间里,由于屯堡地形封闭,屯堡人与外界交流不密切,并且,作为当地居民的征服者、胜利方,屯堡人带有强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不屑于与当地人融合,加上屯堡人当时是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和江南地区迁移过来,作为客家人,在共同的根深蒂固的民族群体意识下,他们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一道厚厚墙,这些历史原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屯堡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既不断吸收当地的先进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他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作为安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屯堡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丰富是有目共睹的。
从2001年天龙屯堡正式接待游客以来,屯堡旅游备受游客青睐,在安顺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屯堡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传承屯堡文化的精髓,突出屯堡文化的特色,从而推动整个屯堡旅游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确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2、屯堡旅游开发与保护2·1保护第一。
屯堡旅游资源对于历史艺术美学等诸多学科均有突出价值,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人类。
开发时,不仅保护屯堡的整体旅游环境,维护屯堡形象,还要反对急功近利的不遵守客观规律破坏性旅游开发。
安顺屯堡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祖 平 滇 ”,又 称 “调 北 征 南 ”。 这 些戍 边 者按 历 代 所 的 文化传 承 链 条 出现 了断裂 。
推 行 “三 分 守 城 ,七 分 屯 种 ” 的屯 田制 度 ,把 作 为
二 是新 兴 传 播媒 介 的 出现 ,人们 足 不 出户 就 可
凰 文化与风物
享 受 到 丰 富 多 彩 的文 化 娱 乐大 餐 。 “地 戏 ” 这 种传 访调 查 ;二 是 利 用 每 年 开 展 的 “校 园文 化 活动 ”,
工 匠 手 艺 等 带 到 了这 里 。 安顺 屯堡 人 系 明代 屯军 的后 裔 ,他 们 大 部 分是 来 自中原 和 江 南 各 省 ,因 此 随着 他 们 的 迁移 带 来 的 江 南 文 化 也逐 渐地 成 为 这 一 区域 的主 导 文 化 ,使 得他 们 在服 饰 、语 言 、建 筑 、 习俗 文 化 等 方面 都 与 周 围 少 数 民 族 以及 汉 民族 有 着 明显 的 区别 ,形成 了珍贵 而 又独 具 特 色 的 “屯堡 文化 ”。
到 了西 南 边 陲 地 区 安定 稳 固 的 重 要 性 。 由于 贵 州 发 广 泛 而 深 入 地 推 进 ,全 省 交 通 设 施 、通信 设 施逐
是 连通 云 南 的 战 略要 地 ,于 是 朱 元璋 下 令 从征 南 大 渐完 善 。 屯堡 人 为 了追 求 更 好 的物质 生活 ,年 轻 人
转 行 或 外 出}TT ,村 里 的地 戏 表 演 者 大 都 是 临 时 演 文 化 中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资 源 ,同 时还 能 增 强后 代 对
传 承 面 临 很 多 困境 。 本 文 对 安 顺 屯堡 文 化 进 行 详 此 地 。 这 些 被 征 调 而 来 的 农 民 、工 匠、商 人 等 来 到
安顺屯堡文化区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研究
安顺屯堡文化区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研究安顺屯堡作为明朝初年“调北征南”平定云贵地区之后实行屯田制的产物,因为历史与社会原因,在六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封闭发展的文化环境,保留了较多的来源于明代江淮与江南地区大汉族正统意识标志的文化遗产,被称作为有明代江南遗风的屯堡文化。
作为一种文化“活化石”,一种被人称作为“文化孤岛”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中包含了很多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语言学、建筑学,以及西南地区战争史、交通史、经济史、工艺史的重要研究素材,前人对此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
安顺屯堡文化区即安顺屯堡人居住的主要地区。
安顺屯堡文化区实际上是安顺市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其中包括了安顺市中心城区,普定县、平坝县、镇宁县的城关镇及其他部分城镇,屯堡文化区内城镇体系的建设完善对安顺市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屯堡文化区的各级城镇的建设,如何体现其特色资源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本文立足于屯堡文化区独特的“屯堡文化”现象,在保护发展屯堡文化过程中,通过对屯堡文化资源的梳理整合,对屯堡文化现象的分析归纳,整合区域内的文化资源,以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角度,从城镇体系的最末端—村庄一级出发,根据屯堡文化特有历史性、阶段性分布特征,进行城镇区划整合,并在这种分区发展的基础上,从城镇空间布局、文化保护开发、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屯堡文化区城镇体系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研究以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屯堡村寨实物为依据,以史籍查阅与社会调查为参考,筛查梳理,去粗取精,力图真实地反映安顺屯堡文化区现存有价值的屯堡文化历史遗存,并通过这种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安顺屯堡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以此为安顺屯堡文化的研究开辟出一片新的园地,也为屯堡文化完整地保护与合理地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依据。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一直延续至今。
屯堡山歌是贵州传统民间艺术的代表,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的歌词和朴实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屯堡山歌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就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概述屯堡山歌文化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屯堡镇所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因母亲河屯堡江、屯堡山、屯城三座山相连而得名。
屯堡山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是以二重唱为主,由一男一女或两男或两女组成,其表演手段主要是吐字清晰,音高跌宕,音调优美,富有感染力。
屯堡山歌的歌词内容包括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爱情哲理、劳动生活,以及民族风情等,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情感色彩。
屯堡山歌文化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在贵州省乃至全国的民间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觉醒,屯堡山歌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屯堡山歌已经走出了贵州,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发展现状屯堡山歌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化传承阶段,第二阶段是文化产业化阶段。
在文化传承阶段,屯堡山歌以口传心传的方式被不断传承下来,历经数百年后,屯堡山歌的数量得以保存,但在群众传统的学徒制下,传承中缺少系统性、科学性的指导和保护,传承中途出现失误的风险会更高。
在文化产业化阶段,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在近年来,许多民间文化企业的兴起,使屯堡山歌文化涌现出了新的生机。
在宣传推广方面,屯堡山歌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各种媒体上,如电视、广播、网络等。
这些媒体的力量不断扩大,向更广阔的范围推广。
2.发展趋势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社会力量参与更加活跃。
在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的参与至关重要。
屯堡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2011年逸夫小学小本科研课题《屯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负责人:徐国珍平坝县逸夫小学2011年9月课题名称:《屯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一)课题的提出1.开发屯堡文化校本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中小学新课改的重大变革内容之一。
其基本定位是:按照国家新课程计划发展精神,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
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学生成长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从国际比较看,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
”本课题的研究是将两者整合为一体,在屯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既要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又要体现家乡乡土文化特色,使二者珠联璧合,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气”,使教师树立起乡土文化和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以便创造性运用家乡屯堡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新课程观,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2.挖掘社区课程资源,是传承屯堡文化的迫切需要中国屯堡文化渊源流传。
屯堡人散居于平坝、安顺一带。
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
随着岁月的变迁,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这种屯堡文化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如今,屯堡文化已成为贵州高原上的一朵奇葩,在改革的春风的沐浴下,她以崭新的姿态令世人刮目相看。
平坝乃屯堡文化之乡。
天龙屯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屯堡民居被称为石头建筑的绝唱,屯堡地戏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屯堡服饰被称为活着的历史;屯堡屯堡人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享誉四方;屯堡人的习俗丰富多彩。
安顺屯堡建筑环境景观研究
基本内容
标题:试析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权利冲突——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云峰屯堡 为例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然而,在保护文 化遗产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权利冲突,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 本次演示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云峰屯堡为例,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权利冲突 问题。
4、服饰搭配:屯堡女性的服饰搭配非常独特,通常包括帽子、头巾、衣服、 裤子、鞋子等。其中,帽子和头巾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还具有审美价值。
三、文化意义
安顺屯堡服饰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屯堡人的物质文化,更 是他们的精神文化。通过服饰,屯堡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 未来的向往。同时,屯堡服饰也反映了屯堡人的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的传统 和文化价值观念。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 化价值。
3、文化传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屯堡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逐渐 消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不足,导致屯堡文化传承出现断 层。
4、挖掘屯堡传统文化价值
1、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政策法规,对国内外关于屯堡建筑环境 景观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2、实地调查:对安顺屯堡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对屯堡 建筑环境景观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四、结语
安顺屯堡服饰以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图案、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搭配方式, 成为了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不仅体现了屯堡人的审美观念和 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 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内容二
一、贵州安顺天龙屯堡、云峰屯 堡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贵州安顺屯堡文化社会特征及价值
贵州安顺屯堡社会特征及屯堡文化价值小云摘要:贵州安顺的屯堡乡民来自明朝调自中原及江南的屯兵,由于当地的地理地貌与屯堡先民的使命相合,所承载文化得以在区内封闭生存。
屯堡内通婚,区内各种组织繁多,其功能在于扩展核心家庭的文化及社会关系的构建。
有不同于其他农村地区的发达的社区公共空间。
屯堡文化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诸多价值。
关键词:屯堡,屯堡文化,社会特征有明一代,随着明王朝“调北征南”的军事政治行动和后继的开发西南边疆的战略举措,大批中原和江南各省军士及其家属入驻西南,开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开发,在黔中一带积淀为汉族移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语音语义、衣着服饰、宗教信仰及建筑风格等文化事象,并保持相对自我封闭状态,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在闭塞的山区条件下,组成独特的屯堡村寨,形成特殊的屯堡文化。
由于当时屯兵占据的是贵州最富庶的黔中地区,“屯堡文化”也成为黔中最重要的文化组成成分之一,影响着贵州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尤其当年屯兵在四川、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大部分地域的移民与当地居民和后来移民均已实现地域性同化之后,黔中安顺的“屯堡文化”就成为目前国内仅存的因汉民族600年前集团迁徙积淀而成的地域历史文化现象。
一、黔中地理位置有利于屯堡文化聚集与发展屯堡人在黔中地区呈联系紧密、散点分布、居住集中的分布状态。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黔中在“调北征南”之前,就是湖广通往云南的重要和惟一的驿道所经之地,“调北征南”,建立贵州行省之后,更成为黔之腹、滇之喉的战略要塞,是明王朝军事政治举措中屯田戍守的重要营地,外部有河、山自然阻隔,内部交通相对便利,开放度大,这对于当初负有“七分屯田、三分征战”的使命,既要农耕自给,又要面对周边“夷民”叛乱等生存境遇和制度安排的屯堡先民来说,提供了内部通讯呼应便捷,对外封闭阻滞,适宜迁徙而来的集约化族群稳定生存的条件。
也正是黔中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的特殊条件,为大规模的屯堡先民及后续移民的安居和统一社区结构的形成,文化、礼仪、宗教的传承等提供了物质资料和资源互补的各种条件。
论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
论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情绪智力、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有效渗透屯堡文化,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屯堡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以期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屯堡文化”概述屯堡文化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屯堡文化包括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艺术传统等。
农耕文化是屯堡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丰富的农耕技术、种植习俗、节气习俗等,反映了人们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
1. 丰富的活动形式学前教育是孩子们进行全面发展和学习的重要阶段,屯堡文化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进行渗透。
可以组织孩子们去田间地头体验农耕生活,观察大自然的神奇,学习种植农作物的知识,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安排孩子们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民俗节日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屯堡文化的魅力。
2. 有趣的教学方式学前教育需要以寓教于乐为原则,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形式来渗透屯堡文化。
可以通过歌曲、童谣、游戏等形式来教传统文化知识,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增强他们对屯堡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来向孩子们传递屯堡文化的知识,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整合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需要综合的课程设置,因此可以在学前教育的课程中整合屯堡文化的内容。
在语言和文学方面,可以通过诗词歌赋等教材来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在绘画和手工方面,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来感受屯堡文化的魅力;在游戏和体育方面,可以组织一些传统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屯堡文化的风情。
通过这些整合的课程设置,可以有效地将屯堡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屯堡文化研究分析评述
屯堡文化研究评述吴羽龚文静张定贵彭菁宋吉雨安顺屯堡,溯其源,肇始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明初定,朱元璋诏傅友德率30万大军发动了旨在征讨云南元梁王地“调北征南”地政治军事行动.待残余势力平定,为巩固边陲,控扼云南,朱元璋在包括如今黔中安顺一带地云贵地区广置卫所,设屯立堡,推行屯田制度,令军士戍守屯耕.迨清代康熙年间屯田制废止,军人转变为民,屯军驻扎之地,遗风渐行渐远,及至今日不少地方仅存其名.而黔中地区即便屯田制瓦解及其后朝代更替,不仅地名称谓依旧,且其文化中大明遗风犹在,江淮古韵仍存.600多年来,屯堡生生不息地承袭着明代江南地区地诸多传统习俗,执着地承继着儒家忠、孝、仁、勇、礼、义、廉、耻地价值理念,形成了汉民族独特地亚文化系统.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发展,具有独特性、惟一性地安顺屯堡文化由于内蕴地文化丰度和厚度,使其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诸多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地重要平台.同时,屯堡文化随着从地域文化向旅游经济文化地提升,作为重要地文化资源,对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日益凸显出重要地现实意义.屯堡文化对贵州地一体多元文化地格局和特征地形成起到了重要地作用,并成为黔中地区文化重要地成份和深层地底蕴.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独特地文化现象并未受到应有地重视,直到80年代中期,屯堡文化才以其丰厚地文化底蕴和独特地外显特征引起了世人地关注.在地方化凸现于全球化地历史背景下,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不断升温地同时,屯堡文化也作为强势文化在迁徙环境下传承、变异、建构地典型范例而成为研究地热点.目前,在现代化与市场化地强劲冲击下,屯堡文化已出现衰变现象,屯堡文化研究也有可能丧失原初形态及意蕴,这些情况增加了研究地现实性和紧迫感,某种意义上甚至有抢救研究地必要.到目前为止屯堡文化研究成果地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对屯堡文化外显事象和屯堡表浅层面地研究,并存在大量重复研究地情况,对屯堡文化研究地具体情况也缺乏系统地研究.虽然贵州民族学院孙兆霞、中央民族大学徐杰瞬教授、贵州民族研究所蒋立松等人曾经做过简单地梳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地分析研究.安顺财校退休教师杜应国先生对屯堡文化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但与本课题到视野也有一定地区别.本课题地目地在于拟对80年代以来屯堡文化研究文献进行尽可能地收集和整理,将收集到地各类书籍、文章等进行分析,得出屯堡文化研究地大致情况和特点研究地总体状况,对研究特点等进行学理性地分析研究,促进研究资料、成果地相互利用,选择更好地视野和方法,避免不必要地重复研究.为今后地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方法等提供线索,为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地发展和屯堡文化地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地支撑.笔者通过各种方法对屯堡文化地书籍(含屯堡文化研究专著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内容地章节)、期刊论文、学会论文、硕士或博士论文地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搜集,共搜集到相关研究成果390篇(本).这是全力搜集地结果,如有遗漏只能在以后不断补充了.在对资料进行统计时,对于重复发表地文章,一般以刊发在较高层次上地刊物为准.会议论文和著作中包含屯堡文化研究地文章如有同时在期刊上发表地,我们一般以在期刊上发表地为准进行统计与分析.由于涉及到大量地数据统计,一些情况需要说明:一是对报刊上大量地新闻报道及相关文章地处理,成为一个比较麻烦地问题,因为数量繁多,搜集本身难以全面,加之多为新闻报道,研究价值相对较弱,而本课题主要是对屯堡文化地研究情况进行研究,所以未对报纸上地文章进行统计分析;二是本课题需要对研究主体进行研究,包括研究主体地地域结构,但一些研究者地工作单位变化较为频繁,所以主要以发表文章时作者所在单位来进行分析,因此会出现同一作者在不同区域地情况.有些文章本身没有注明作者,或者作者地单位无法查询,均未对其单位进行统计、分析;三是为了保证研究目录地完整性,一些与屯堡研究关联度不高地文章我们也进行了登录,但在分析时没有纳入分析系统,所以在统计数据上会有一些误差.一、百年屯堡文化研究地基本脉络尽管在史料上对屯堡人早有记载,但真正意义上地屯堡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02年10月,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贵州省西部安平县(今平坝县)地饭笼塘(今天龙镇)一带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调查后,在其《苗族调查报告》和《从人类学上看中国西南》两本著作中描述了屯堡妇女地头饰、服饰、大脚地外显特征,并作出了“凤头鸡”是“部落民”和“汉族地地方集团”地人类学定义.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对安平县(今平坝县)和镇宁州(今镇宁县)进行了考察,对屯堡人作出了“凤头苗”地称呼标识.此后,一直到5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到贵州考察,几乎没有人涉及屯堡文化研究.1950年,费孝通先生所领导地民族识别调查组涉及到屯堡人族群性质地识别和定位,费孝通先生指出“屯堡人“现在一般被列入‘少数民族’,但也明确了屯堡人是‘汉裔民族’.”80年代初,屯堡地戏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参加马德里等地演出,到1990年代中期,安顺地戏应邀外出访问表演成为热潮,过去认为是封建形式地“跳神”以“传统文化”地解读方式在政府部门地组织下登场,屯堡文化地研究以地戏为切入点重新开始了.据统计从1983年到1989年间,屯堡文化研究主要为地戏研究,有屯堡文化研究地著作4部,全部是研究地戏地.论文9篇中有8篇是研究地戏地,另一篇《保持明朝遗风地汉人—安顺屯堡人》则是探讨屯堡人地民族归宿.90年代后,屯堡文化研究热开始出现,如1990年《安顺地戏论文集》地出版,可视为地戏出国后本土学者在地戏事象研究上地一个回应.1994年,原安顺市政协出版地《安顺文史资料》第十五辑,专集刊登了安顺地方学者和文化人对屯堡文化地专题探讨和相关资料摘选.本书围绕屯堡人地来源、屯堡村寨地起源和名称、屯堡文化事象、屯堡区内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安顺地戏、屯堡名人等内容进行介绍性探讨.仅有周道祥地《明代时期安顺地交通概况》、《浅谈安顺屯堡文化地源流与存因》两篇文章,涉及到对整个屯堡文化存因地地理原因地探讨.1995年秋,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组织调查组,发表了《贵州少数民族爱国主义·屯堡人专集》,对“屯堡人”进行了调查与探讨,从这次调查所形成地成果看,较之以前地屯堡研究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对单个屯堡村镇地调查更注重对其经济、社会历史内在关系方面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外显文化事象地介绍;其二,对屯堡文化整体把握时注意到了形成这些现象地社会结构、心理特征和传统因素与历史变迁地关系.90年代末,屯堡文化随着贵州文化研究地深入进入了相关专著地视野.其中有以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中地文化》、《独特地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史继忠《解读贵州文化》、集体编著地《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等书为代表.《解读贵州文化》以汉文化在明代对贵州地输入及以后形成地影响为阐释路径,展开对屯堡文化地讨论;《贵州六百年经济史》从经济史角度,对明清时期安顺屯堡宏观经济情况进行了投射性把握;《独特地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在最后一部分以《军屯制度及屯军后裔地制度观》为题,以安顺屯堡区为主要阐释载体,从“卫所设置与贵州建省”、“社会变革与制度转换”、“黔中屯军后裔地制度文化观”三个方面论述了贵州自建省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地总趋势是由封建领主向封建地主制过渡,并使残存地奴隶制和原始公有制迅速瓦解.卫所军屯是引起变革地一个重要基因.“它一方面使得地主制经济迅速发展,在地主制经济发展地刺激下,又使得卫所屯田制遭到严重破坏”.(黄才贵:《独特地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第354页)这一章地内容,可视为从政治到经济制度变迁地角度,对安顺屯堡明清制度变迁地宏观情况地投射性把握.徐杰舜主编地《雪球·汉民族地人类学分析》一书中,屯堡人被平行排列为“一、四川人;二、云南人;三、贵州人;四、屯堡人”进行了研究.1999年和2000年,由塚田诚之撰文,黄才贵译,在《贵州民族研究》上刊登了两篇有关屯堡人地论文.其一、《贵州省西部民族关系地动态——关于“屯军后裔”地调查研究》从屯堡人在民族识别中地“汉—苗—汉”地指称过程及结果,得出了屯堡人是汉族地一个共同体地认识.其二,《对民族集团应该怎样研究——以贵州“屯堡人”为例》一文指出“在历史地演变中,‘屯堡人’有可能形成了人们共同体地雏形.估计,可能被选择为在近现代中具有人们共同体特征地处于同一性动态过程地汉族下位集团”.此文较之前文更强化了屯堡人作为一个人们共同体在历史变迁地动态过程中由于其诸多同一性而成为汉族下位集团地观点.考虑到日本学者关于“人们共同体”理论范畴地学术背景,塚田诚之对屯堡人地界定具有了与日本学界对中国农村研究传统结论所不同地新意.桂晓刚地《试论贵州屯堡文化》也屯堡人地形成及一些独特地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研究,认为屯堡人最初形成于明初贵州地军屯,其后汇融了大量陆续进入屯堡地区地汉族移民;文章分析了屯堡人在居住、艺术、服饰、语言、习俗等方面文化地表征,指出屯堡文化形成于特定地历史背景,受特殊历史人文环境、社会组织结构地影响.21世纪以后,更多地学科进入屯堡研究地视野.《屯堡文化研究》、《略论屯堡文化地价值取向》、《田野视角中地屯堡人研究》、《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屯堡乡民社会地特征》等文章,对屯堡文化作了流变及存因地结构分析,指出现在我们所称地屯堡人,应该不仅仅指明初屯军者地后裔,也包括同期入黔或后来因种种原因入黔地移民地后裔.如翁家烈地《屯堡文化研究》认为“屯堡人”是清代废明代卫所屯田制后对分布在贵州省黔中地区明初屯军后裔地专称,至今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明代江南汉族文化地形式与内容,比较系统地分析叙述了屯堡文化地诸种特征;王春光地《村民自治地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对贵州省安顺市J村农村公共空间地社会学研究》从社会学地视野,关注了屯堡社区地文化网络和社会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作用;万明地《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地建构》对屯堡进行社会调查地基础上,从家族入手,追寻徽州汪氏家族一支与汪公入黔地关系,探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地抬汪公仪式在屯堡移植和保存地意蕴,并以此作为探究文化在国家、社会互动中关系中地作用地一个视角,说明明初大规模军事移民地国家行为,伴随着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地过程,国家观念通过文化传播深入民间社会,同时民间信仰起了社会整合作用.2005年,孙兆霞等地《屯堡乡民社会》一书以广阔地视野,深入地田野调查和丰富地实证材料,首次对一个典型地屯堡村落进行了多学科与多种方法并用地整体性考察和系统――结构解析.描述和刻划了屯堡乡民社会与传统地主流乡土社会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地不同与差异,揭示并回答了屯堡聚落及其文化现象在长期留存中变与不变地张力和秘密;提出了旨在描述和刻划屯堡文化性状结构与系统特征地“自组织机制”和“亚稳定结构”概念,为发现和寻求现代乡村重建地内源性资源及其现代性转换所必需地传统支撑,作出了富有启示地探索与思考,使传统地地方性研究超越了狭隘地地域局限而具有了普泛性地意蕴和价值.2006年,孙兆霞地《试析文化建构性与乡村旅游开发需求指向地关系——以黔中屯堡为例》以较高地起点,将屯堡文化与旅游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2007年,欧廷木、吴晓萍等主编地《屯堡重塑——贵州省地文化旅游与社会变迁》则将屯堡旅游引向了更为宽广地研究.SixE2。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探讨贵州屯堡山歌文化是中国非常独特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属于贵州省土家族传统民间音乐之一。
它以“重节拍、重音乐性、重情感、重审美”的特点,被誉为“中国山歌的一股清流”。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不断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集旅游、表演、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形态。
本文将阐述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发展策略。
一、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贵州屯堡山歌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它是从生活的点滴和人民悲欢离合中诞生的,是土家族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它通过山歌的形式、曲调、唱腔等来表达人们的生活感悟和情感交流。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也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如今,贵州屯堡山歌已逐渐从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发展成为一种融合旅游文化、文化表演、文化交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
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文化表演、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意。
首先,文化表演方面,贵州屯堡山歌已经成为贵州省重要的文化名片,每年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和欣赏。
贵州省政府也大力支持此项演出活动,引进了不少艺术家和歌手。
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贵州屯堡山歌,以其风采和作品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其次,文化传承方面,贵州屯堡山歌的传承人较多,其传承有一套完整的规律和方法,从而保证了贵州屯堡山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文化创意方面,贵州屯堡山歌的创意主要是将其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将贵州屯堡山歌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开发和产品中,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丰富了旅游体验和旅游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地的竞争力。
二、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也很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尽管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不少,但是模式单一,主要还是集中在文化表演方面,可持续性不足,产业链相对薄弱,产业内部协同效应差,缺乏成熟的规划和全面、深入的考虑, 还需要采用更多元、更深入的方式来实现贵州屯堡山歌文化产业的发展。
屯堡建筑研究报告
屯堡建筑研究报告屯堡建筑研究报告摘要:屯堡建筑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军事防御和民生保护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屯堡建筑的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屯堡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保存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屯堡建筑;古代中国;军事防御;民生保护一、引言屯堡建筑是指古代中国为了解决军事安全和民生保护问题,而在边远地区修建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
屯堡建筑通常由城墙、房屋、官署、街巷等构成。
其设计和布局往往具有一定的军事防御功能,同时也考虑了民众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二、实地调查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崇礼县境内的某屯堡作为实地调查的样本。
通过对该屯堡的考古发掘和建筑测量,得到了该屯堡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该屯堡位于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四周环绕着高墙。
墙体由土和石块堆砌而成,结实耐用。
入口处设有守卫台和控制门户的机关,可以有效防止外敌入侵。
屯堡内部的街巷交错,规划有序。
房屋布局紧凑,共分为以家庭为单位的若干座建筑群,每座建筑群由几间居民房和一个公共广场组成。
房屋均为砖木结构,屋顶覆盖着石板或青瓦,具有很高的抗风能力。
三、文献资料分析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屯堡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在中国古代的战乱频繁的时代,屯堡建筑是政府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屯堡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了军民融合的综合性建筑,不仅承担军事防御的功能,同时也解决了民众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四、结论屯堡建筑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军事防御和民生保护的功能。
其基本特征包括城墙、房屋、官署等建筑构造,具有稳固耐用、布局合理的特点。
屯堡建筑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边远地区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本研究的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屯堡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历史价值。
为保护和研究屯堡建筑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屯堡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杜应国屯堡文化研究概述屯堡文化——作为黔中安顺所独有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浮出水面,进入研究视野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持续升温的势头。
其间,安顺地戏于1986年赴法国和西班牙的演出及演出所引起的社会轰动,可以说是形成屯堡文化研究热的一大契机,越来越多的地方文化学者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射于其上。
多年来沉寂无闻的屯堡文化迎来了它的第一波研究热。
不过,如今已鲜为人知的是,地戏出国及其所引起的轰动,这本身就是贵州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努力推动的一个结果。
(1)学术研究能够引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社会效应——这样的结果,不仅扩大了屯堡文化的影响,而且也反过来鼓舞了学者研究的热情。
于是,自地戏出国前后的八十年代中期起,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版,如沈福馨先生的《贵州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高仑先生的《贵州地戏简史》,以及由沈福馨、帅学剑等编著的《安顺地戏论文集》,顾朴光先生的《中国傩戏调查报告》等。
这是贵州学术界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最早收获的一批果实。
正是在这批奠基性成果的基础上,包括地戏在内的屯堡文化研究迎来了九十年代之后的热闹局面,地方文化学者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本土研究队伍大幅扩展。
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末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迅猛到来,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紧张、冲突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具有强烈地方性特征的屯堡文化现象,也吸引了一些非本土学者(海外、省外及台湾地区)的注目。
在他们的参与和推动下,一批以屯堡村落及其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内容的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先后在安顺展开,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格局,那就是有关院校及专业研究机构人员的参与、介入和与地方文化学者的有机结合。
这样的研究格局,不仅使内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还带来了方法的更新和视野的开阔,既丰富了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学理资源,又提高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因而大大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其主要学术成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第一、通过对史籍典册和现存地方文献的梳理、考证,追溯屯堡现象及其风尚习俗的来源、形成。
其中,包括对一些文献涉及的指称、描述如“屯堡人”、“屯田子”、“里民子”等等的称谓,以及对“凤头鸡”、“凤头苗”、“老汉人”等他称与自称的来源、蕴涵等具体问题,进行考证、辩析,力图从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屯堡人的族属身份作进一步的确认。
同时,研究者们还对安顺屯堡的分布格局及其人文地理特征、明代军屯官兵的籍贯和屯堡移民主体的来源及其文化渊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尽管由于年代久远,文献匮乏,有关屯堡人的来源、形成与流变过程等等的记载,基本上属于空白,几无可供征引的第一手资料,但通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还是颇令人瞩目的。
这方面的代表性著述有:徐杰舜《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屯堡人”专节)、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中的文化》、琢田诚之(日)《对于民族集团应该怎样研究——以贵州“屯堡人”为例》(黄才贵译)、陈训明《安顺屯堡人主体由来新探》、蒋立松《从汪公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范增如《明代普定卫戍屯官兵原籍考》、《安顺屯堡分布格局及其原因》、万明《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袁本良《关于安顺屯堡方言研究之我见》等。
第二、典籍文献和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汇编。
在这方面,地方文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本土学者特有的优势。
九十年代以前,有关屯堡文化的研究多以本土学者为主,研究材料大多散见于各种地方文献和地方媒体中。
但随着外部学者的介入和屯堡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学术界对研究资料的需求日渐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文化界以收集、整理文献资料为己任,陆续推出了一些研究性专集,如原安顺市(今西秀区)政协所编《安顺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屯堡文化专集》(1994年)、安顺市政协编《安顺文史资料(第二辑)·屯堡文化专集》(2002年),以及由安顺师范专科学校青年教师吴羽、孙黔等完成的贵州省青年研究课题《安顺屯堡史料类编》等。
无疑,这些努力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积累,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建设工作。
第三、通过田野调查的收集、整理所获得的大量民间资讯材料和调查报告,其中包括文本、图片、音像及实物等四大类。
文本之中又包括地戏、佛歌、孝歌等各种唱本,以及家谱、村志和其它口述材料等;实物主要指各屯堡村寨中历史遗留下来的少量老地戏面具。
应该指出的是,这些田野调查,大多启动于地方旅游业尚未兴起之前,因之其资讯内容也多保持了某种传统的原生性,没有受到如许多旅游开发地所出现的那种商业化污染。
九十年代后期,在举国一片旅游开发热中,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都因为迎合商业表演的需要而变味、变调、乃至变样。
相比之下,贵州的发展滞后反为文化学者们抢救性的收集、整理赢得了时间,可称不幸中的万幸;尤其是对地戏这类很容易受到商业化污染的民俗活动而言,早期的抢救性收集更显珍贵、难得,反映了地方学者们的某种学术敏感和文化责任。
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成果有:贵州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合编的《贵州少数民族爱国主义·屯堡人专集》、安顺市文化局编印的《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安顺屯堡》、王秋桂、沈福馨编《贵州安顺地戏调查报告集》、郑正强、杨延康合作的《大山深处的屯堡》、蒋立松《田野视角中的屯堡人研究》、燕达、高嵩与高冰合作的《六百年屯堡》等。
第四、通过对屯堡村落的典型解剖和总体把握,力图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来揭示和回答屯堡文化的来源、形成及其得以保存的原因。
由于学术界的关注和介入,有关屯堡文化的研究开始摆脱早期那种只侧重于作一般性的文化描述或事象归纳的局限,而开始涉及到社会变迁、制度变化、经济因素、聚落生存,以及文化的冲突和影响、族群的心理认同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这方面值得提及的成果有翁家烈《夜郎故地上的古汉族群落——屯堡文化》、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郑正强《最后的屯堡》等。
大体而言,在经过近二十余年的研究之后,学术界在屯堡文化研究方面,已基本形成了如下一些看法:一、都公认地戏作为屯堡人最重要的文化标识,也是屯堡文化最具标志性与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其形成跟屯堡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认同紧密相关。
关于地戏的来源,学术界多认为,地戏来源于明以前就在军队中时兴的军傩,相当于而今所说的军中“文工团”,明初由征南大军带入贵州。
至于地戏进入贵州以后有无变化,学术界稍有歧异,有人认为基本没有变化,明初的地戏与今天的地戏变化极小,发展缓慢;(3)有人则认为,军傩随军屯兵士进入贵州后,逐渐演变成为打上屯堡人生活烙印和价值理念的地戏,主要是在贵州独特的军屯环境中形成的。
(4)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都认为屯堡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其形成直接来源于明初因军事行动引发的大规模移民浪潮。
移民的主体是屯军兵士及其家属,同时也包括有部分民屯、商屯的移民。
因此,屯堡文化包含有一定的军事痕迹,如其在建筑方面所特有的军事防御功能(此说是一个最容易引起误解的说法,笔者仅在发生学的意义上认同此说),以及地戏中大力演绎的征战故事和屯堡人所固有的军事英雄崇拜心理等。
经过数百年的流变,一些早在其母源地消失了的文化现象如服饰、头饰和民间信仰崇拜(崇汪公、尊五显等),却在屯堡社区顽固地保存了下来,因此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现象。
它与汉民族流传至今的文化传统,存在着大同而小异的区别,而正是这种“小异”,构成了屯堡文化所独有的特点。
三、对于屯堡文化的形成,学术界目前的歧异较大。
一种很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屯堡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自当年由军屯官兵及其它移民带入贵州后,就一直稳定不变,是江南汉民族文化较完整的一次平移,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姑且称之为“超稳定说”;(5)另有观点认为,现今保存下来的屯堡文化,其源头确乎来自当年的江淮一带,但它随着军屯移民进入贵州后,并非是一成不变地完整保存至今,而是也受到移入地文化的影响,几经流变、整合而后形成的。
因此,与母源地的文化现象相比,它具有保持不变的一面也有变化的一面,是在守成与变异的博弈与张力中形成的。
这种主张从不同文化的交融入手,承认移入地文化对原有文化形态必然产生的影响,可称为“守变互洽说”。
至于对屯堡文化得以长期保存下来的原因,学术界分歧较大,就目前来说,大体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聚落优势说。
按照此说,原普定卫(即今安顺)在明初对滇用兵中,具有特殊的地缘优势与军事优势。
从地缘优势看,安顺为入滇孔道,位处明王朝对滇用兵的东西大通道之要冲,所谓“滇之喉,黔之腹”的誉称,形象地说明了安顺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的重要。
从进攻角度讲,安顺乃西进乌撒(今威宁)、曲靖的前沿基地;从守的角度讲,安顺是进入黔省的最后一道屏障,自安顺而迄贵阳,一路平坦,无险可守,守住安顺,也就等于守住了整个黔中地区。
所以,无论是在用兵方略上还是在后勤的保障供给上,安顺的战略地位都极重要,是明军重点控扼和着意经营的地盘,也是明王朝在滇黔两省推行屯田制的核心区域,因此形成了罕见的屯堡密集区,仅普定一卫,就有78屯9堡之说(实际数字尚不止此),若再加上邻近的平坝、安庄(今镇宁县)两卫,其屯堡设置的密集程度显然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由此形成了屯堡遍布的聚落优势。
在这种密集区域内,屯堡人的文化传统较容易在自我认同中保存下来,而不易为流俗所改变。
其二,文化优势说。
此说认为,当年屯堡先民的主体,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贵州的,心理上就有一种优越感,再加上他们带来的是中原地区较成熟的汉文化和先进的农耕技术,进入一向被视为“蛮夷之地”的贵州,其自视甚高的文化优势自不待言。
再加安顺一带的屯军,据考大多来自江淮一带,有的甚至来自朱元璋的故乡凤阳,现今号称“屯堡第一村”的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村有朱姓一族,据说就是朱元璋的同宗。
这种“征服者”的身份和发达汉文化的代表,再加上出自天子脚下的荣耀(所谓的“中央军”、“嫡系”、“正统”云云)等等,都会使早先的军屯兵士产生一种文化优越感,而对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排挤与歧视,不仅长期不会认同乃至融入其中,就象历史上许多断续进入贵州的汉人最终都免不了变服易俗被同化的命运那样,相反,他们严守着所谓的“夷夏之别”,严格注意区分自己的族属身份。
这样,有意张扬和保持自身的文化优势,就成了屯军及其后裔们的唯一选择,屯堡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执意坚守中被保留下来的。
其三,自我封闭说。
(6)此说除了认同于文化优势论外,更把探讨的目光,侧重放到屯堡人的自我封闭上。
为了强调这种封闭性在保存屯堡文化方面的突出作用,在早期的研究中,屯堡村落常常被描述成一个个孤立的聚居点,不仅远离城市,而且好象大多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于其中的屯堡人,就好象与世隔绝的桃花园中人,不知有秦、汉,更无论魏晋,常年生活在石头筑起的堡子里,说着堡子话,按照自己的一套传统和习俗,不受外界惊扰地生活着,怡然自得,自给自足,仿佛真是世外桃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