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

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常用的表达技巧1 、常见的情感、主旨2 、常见的语言风格3 4、常用的意象、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5 (详见学案)二、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鉴赏诗歌一定要通过阅读标题、作者、诗歌本体以及可能有的注释,先对诗歌有个整体认知,然后再读题目,按照题目的要求从某个角度鉴赏诗歌。

具体说来,可分为三步:1、诵读,根据标题、作者、意象、注释、诗句、情语等,整体认知诗歌,体悟情感。

2、审题要细化。

根据要求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

还是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涉及诗的整体呢,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只涉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呢。

但是也要注意,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3、答题要条理化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

答案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能条理清晰又全面周到。

三、解题技巧(详见学案)四、真题强化。

(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分))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1【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分)这一意象的作用。

(5)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2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霜月、枫桥等意象,鸟、【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鱼、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9题。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注]①本诗为4分)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4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4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教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注释】
白下驿:在江宁县(今南京市)白下门外。少府:县尉的别称。在县治中主管治安的事。穷交:指患难之交。昌亭:即南昌亭。韩信为布衣时,家贫,常寄食于淮阴县下乡南昌亭长家。亭长妻患之,提前开饭。信往,不得食,怒而绝去。见《史记•淮阴侯传》。浦楼:水边酒楼。“长安”句:《世说新语•夙惠》载:晋明帝幼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曰:“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个成语后用于表达对京城遥不可及的眷恋、向往。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答案】A
【解析】“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错误。“相知何用早?”是一个反问句,“何用”一词表示反问语气,何必用,即没必要用,不用。这里属于关键词语解说错误,曲解愿意。“怀抱即依然”句说明两个人心意相通就可以了,就不需要在乎认识的早或晚。怀抱:心心相印。依然:依依不舍的样子。
(7)纤秣婉丽、秣艳瑰丽,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铱艳绝人”。
(8)凄冷寒凉、哀伤惨淡,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各类型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教案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各类型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教案

各类型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一、边塞征戍诗1.留意时代背景特征。

边塞征戍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勇往直前。

到了中、晚唐,国力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2.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表现如下: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主动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斗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斗争、渴望团聚和安静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3、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

(张说)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4、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冲突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冲突;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冲突;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冲突;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二、爱情闺怨诗1.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孤独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逍遥自由生活华蜜生活的憧憬。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5)对美妙爱情的憧憬以及得不到爱情额凄婉。

2.留意怨女诗中的比方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方君臣关系。

详细分为两种:一是干脆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高三语文二轮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教案高三语文二轮教案高三语文二轮教案1 教学目的1、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才能;2、进步解答古典诗歌鉴赏题才能。

教学重点:把握重要环节,抓住【【关键词】:^p 】:句。

教学难点:对诗歌背景及其所用典实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思路1、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考察的内容归纳所要复习的重点;2、掌握详细方法;3、实例训练,形成才能。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引言导入,板书课题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优秀的诗人像群星灿烂,优美的诗篇流传长远。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也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年代相去甚远,许多同学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似懂非懂,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考试中失分较多。

这说明我们有必要进步自身的鉴赏才能,进步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才能。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古典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板书课题:古典诗歌鉴赏〕二、从高考题归纳古典诗歌鉴赏的要点1、投影显示199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1〕。

引导学生考虑:鉴赏的内容有哪些?明确:第一题是元曲句子的鉴赏,第二题涉及构造、内容、主旨、风格。

2、投影显示1997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2〕。

引导学生考虑:鉴赏的内容有哪些?明确:3、归纳古典诗歌鉴赏题的鉴赏要点:〔1〕字词古代诗人在用词方面可谓孜孜以求。

苦吟派的卢延江曾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贾岛推敲的诗坛趣话更是流传千古。

提问:你还能举出表现古人讲究炼字的例子吗?明确: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一诗千改始心安。

〔袁枚〕〔2〕诗句诗句的理解往往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诗句的考察也是重点之一。

它的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有时还考察诗句所涉及的典故等。

〔3〕意境诗歌的主题通常借助意境来表达。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交融而成的境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必须体味意境。

体味意境的主要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高考语文-诗歌二轮复习(情感类)教案

高考语文-诗歌二轮复习(情感类)教案

缘文入情——诗歌鉴赏情感题升格方略1.总结情感类题型答题得分不全的原因2.训练学生准确、全面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一、导入通过一轮复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读懂诗歌并了解了诗歌鉴赏的考点,作为二轮复习,我们今天来解决诗歌鉴赏中一个常见的、比较困扰我们的情感类的答题。

二、升格指导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

本诗作于诗人任徐州宝丰监时。

②黄花:1菊花。

15.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1)一读:借助标题、注释、意象、语言等信息整体把握诗歌情感走向悲(2)二析:逐句梳理,明确情感(3)三写: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找出作业中出现问题并点评给分。

老师总结问题并出示参考答案。

小结:读懂、析明、写细三、升格演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周密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妓。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

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

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

②方回:贺铸的字。

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215.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6分)(1)挑选出一份答案投影,小组讨论升格答案(2)小组展示(3)教师点评四、巩固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崔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篇一: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考点剖析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

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高考中鉴赏诗歌的形象类题目多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特征,揭示所刻画的某一形象的意义。

其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常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题目则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

二、考题试做(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实战演练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赵汝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这首诗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中。

诗歌鉴赏(二)教案-高三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二)教案-高三语文复习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见“讲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
学生讨论,老师补充,明确模式后,做题巩固。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课题
诗歌鉴赏(二)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了解诗歌出题的问答模式,并能熟练掌握。
3、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敲开诗歌鉴赏之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诗歌鉴赏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了解诗歌出题的问答模式,并能熟练掌握。
难点: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敲开诗歌鉴赏之门。
教学参考
网略相关教案
授课方法
方法指点
练习训练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回忆学过的常识
二、诗歌问答模式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答题步骤:抓住重点词语解释原诗内容(一)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二)通过这个艺术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

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关于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常见诗歌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朗诵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

3.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分析与解读。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1. 课前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感受与思考。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以幻灯片或黑板为辅助手段进行讲解)a.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b.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包括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

3. 课堂练习(35分钟)a. 教师提供两首经典诗歌,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做简要分析。

b.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进行个人鉴赏分享,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评价。

c. 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对诗歌的个人理解,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

4. 课堂总结与扩展(15分钟)a.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和思考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鉴赏与复习。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与实践,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资源1. 朗诵录音: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

2. 幻灯片或黑板:用于教学讲解和展示。

3. 诗歌选集:教师提供的经典诗歌,供学生进行鉴赏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与互动:观察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与表达。

2. 学生展示与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高考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诗歌的类型和特点。

3. 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4.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

5. 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的分析。

2. 难点: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运用,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介绍诗歌鉴赏的相关概念和术语,如意象、情感、主旨等。

3. 诗歌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诗歌,如山水诗、边塞诗、豪放诗等,并总结它们的特点。

4. 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讲解诗歌鉴赏的四个步骤,即读题、析题、答题和点评,并介绍常用的鉴赏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比较法等。

5.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通过具体诗歌案例,分析意象的营造、情感的表达和主旨的揭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综合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对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深层含义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鉴赏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高考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诗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意象、情感和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二轮复习情感类教案.doc

高考语文诗歌二轮复习情感类教案.doc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情感题升格方略教案
缘文入情
——诗歌鉴赏情感题升格方略
学习目标
1. 总结情感类题型答题得分不全的原因
2. 训练学生准确、全面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轮复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读懂诗歌并了解了诗歌鉴赏的考点,
作为二轮复习,我们今天来解决诗歌鉴赏中一个常见的、比较困扰我们的情感
类的答题。

二、升格指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

本诗作于诗人任徐州宝丰监时。

②黄花:
1。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专题: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专题:诗歌鉴赏之客观选择题

诗歌鉴赏——客观选择题课题课题:《诗歌鉴赏——客观选择题》学案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学习目标【网】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命题角度和常见陷阱2.探究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高考原题及各类型典型案例,掌握诗歌鉴赏选择题鉴赏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及辨析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命题角度和常见陷阱2.探究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高考精炼】(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考点突破】一.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的题干要求:1.(2022新高考Ⅰ卷/2022全国乙卷)下列对这首词/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2021新高考Ⅰ卷/2021全国乙卷)下列对这首词/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理解:关键词语,重点语句,语言特色,人物形象,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

赏析:人物形象,意象意境,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方式、描写角度等),思想内容,观点态度,重点语句等。

二.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的落脚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等是考查的重点,依然属于高考考纲的范畴。

注重对诗意的理解,即对诗(词)中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理解。

我们在答题时,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者设置的错误点,就可以顺利选出答案了。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高考诗歌鉴赏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诗歌的定义1.2 诗歌的特点:凝练、形象、音乐性、抒情性等2. 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2.1 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2.2 现代诗歌: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诗歌鉴赏实例分析:选取代表性诗歌,分析其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及鉴赏心得,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诗歌鉴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诗歌鉴赏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诗歌鉴赏教材:提供权威的诗歌鉴赏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诗歌鉴赏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诗歌朗诵视频:选取经典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分析不同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实践演练:创设诗歌创作和表演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综合素养。

七、教学实践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诗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纪念馆等,深入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试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主观比较鉴赏试题
学阮公体三首(其二)【注】
刘禹锡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
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
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注】此诗作于诗人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官朗州期间。
2. “老骥”和“鸷禽”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归雁
陆龟蒙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新宠。它有利于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类学习。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或三首(三首比较只有2007年的浙江卷)主题、情感、表达技巧、风格、题材、体裁、语言、作者等一两个方面相同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考生要注意求同更要求异。从2014年至今,比较鉴赏试题基本没有间断过,这说明比较鉴赏一直就是备受关注的考点。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案:
第三类:表达技巧的比较鉴赏
一.考点
比较点:修辞手法、抒情方法、描写方法、描写角度、表现手法等。
二.内容
1.同一诗人不同诗歌相似场景之间不同手法的比较。
2.同一标题不同诗歌的表现手法的比较。
3.不同诗歌对相似情景运用的不同手法的比较。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题。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第一课时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32、赏析景物形象1、概括景物特征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分)11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愁时引睡有奇功。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乔木峥嵘明月中。

醒来推户寻诗去,[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分)5要分析。

(分)6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②清幽①艳丽 (1)、答案: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21、概括景物特征、分析手法,概括形象、注重想象,补充空白 43②情趣高雅①行为洒脱、(2)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

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常用的表达技巧1 、常见的情感、主旨2 、常见的语言风格3 4、常用的意象、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5 (详见学案)二、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鉴赏诗歌一定要通过阅读标题、作者、诗歌本体以及可能有的注释,先对诗歌有个整体认知,然后再读题目,按照题目的要求从某个角度鉴赏诗歌。

具体说来,可分为三步:1、诵读,根据标题、作者、意象、注释、诗句、情语等,整体认知诗歌,体悟情感。

2、审题要细化。

根据要求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

还是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涉及诗的整体呢,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只涉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呢。

但是也要注意,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3、答题要条理化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

答案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能条理清晰又全面周到。

三、解题技巧(详见学案)四、真题强化。

(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分))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1【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分)这一意象的作用。

(5)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2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霜月、枫桥等意象,鸟、【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鱼、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9题。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注]①本诗为4分)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高考第二轮复习诗歌语言教案

高考第二轮复习诗歌语言教案

高考第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精讲精练教案祁阳四中高三语文备课组主备:桂华锋审核:朱云野复习目标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学习重点:表述要清晰规范。

教学设想:每块“诗歌例析”都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外作业”于课后完成,“课堂练习”课前完成当堂展示并由学生评析老师再指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复习步骤及内容:第一课时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1、鉴赏诗歌用字(词)之妙 2、鉴赏诗歌缀句之妙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一、板块 1 炼字(词)(一)、提问方式:1.第×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简析“××××××”中的“×”字的妙处。

3.联系全诗,赏析“×”字的表达效果。

4. “××”这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5这首诗第二句中得“×”可否换成“×”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6.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二)炼字题型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增强了感染力,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四步:作用(三)诗歌例析1:(08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①网,网子,网罗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用了想象、比喻拟人。

④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诗词鉴赏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分析人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知人论世,感知环境与处境3、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重视转换,概括形象。

四、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盘山绝顶戚继光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①舞剑台。

⑴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首联描写登盘山所见所闻:军营号角凄厉悲鸣,仿佛漫山草木也枯黄凋落了;云海之中,陡峭的山峰像洞开的石门。

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北方边塞风光图。

颔联描写了霜天,衰草,朔风,落叶,归鸦。

渲染了边塞的肃杀、悲凉的氛围。

⑵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本诗通过对盘山山顶的描写,刻画了一位保家卫国、渴望建功立业的军人形象。

颈联,写诗人的决心,只要自己手中的兵器能够遏制战争,哪怕一生守卫边疆也没关系。

尾联,勒名峰、李将军舞剑台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

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道上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

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

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分),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

(2)简析“卢生”在诗中的作用。

答: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

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诗歌鉴赏之语言教案一、考纲解读1、考点解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从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方面考查,要求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揣摩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2、考查内容: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营造的意境等。

3、考查形式:炼字炼词。

赏析“诗眼”。

赏析炼句。

赏析语言风格。

二、知识归纳品析诗歌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表现力的字词。

赏析诗歌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词,赏析全诗中最能点明诗歌主旨的字词。

品析诗歌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

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特色。

理解诗歌中关键诗句的含义。

赏析诗歌中关键诗句使用的表现手法。

赏析诗歌中关键诗句描写的画面。

赏析诗歌中关键诗句刻画的人物形象。

赏析诗歌中关键诗句营造的氛围。

赏析诗歌中关键诗句表达的诗人情感。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意象语言、象征语言和情感语言以及语言特色。

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解析:1、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

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

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

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2、“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

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诗歌语言鉴赏方法指导1、理解词语意义,关注字词用法。

2、品味诗句句式,赏析表现手法。

3、把握景物特征,体会诗人情感。

四、巩固练习(一)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三岔驿杨慎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1、赏析诗中“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的意蕴。

2、请简要分析“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的语言特色。

答案:1、这两句的意思是,古往今来无数追名逐利之徒,升沉出没,荣辱变化,往往一梦醒来,黄粱未熟。

这两句话既是诗人宦海沉浮、遭遇坎坷的辛酸自白,更是诗人推己及人、对古今文人官场沉浮的概括。

表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明了名利不过是一时之荣,繁华只是瞬间,只有时空才是永恒的哲理。

表现了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对比。

两句诗用朝与暮、来与去相对比,描写了诗人当年看到的某些官员极盛时的洋洋自得之态和衰落时的寂寞清冷、颓唐丧气之境。

叠词。

用“扬扬”与“寂寂”表现某些官员宦海沉浮的状态,生动形象。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哭陆秀夫①方凤祚微方拥幼,势极尚扶颠。

鳌背舟中国,龙胡水底天。

巩存周已晚,蜀尽汉无年。

②独有丹心皎,长依海日悬。

注:①南宋恭帝降元后,陆秀夫等先后立赵晸、赵昺为帝,继续抗元。

后被围攻,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殉国。

②周最后分为西周和东周,封于巩的东周最后为秦所灭,而后曹丕废刘协称帝,汉亡,而刘备建元章武,史称蜀汉,四十三年后,灭亡。

1、本诗首联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2、本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首联的诗眼是方和尚。

方是刚刚的意思。

因为南宋恭帝降元,南宋倾覆,此时陆秀夫在危难拥立幼主,以延宋祚。

方字一方面表现诗人的赞誉之情,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无力回天的悲哀。

尚字,是还仍然的意思。

在国家局势这般险峻的时候,他还拥立幼主,坚持抗元,表现了他的浩然正气。

2、亡国的哀伤之情。

就像周室、蜀汉灭亡一样,从此宋室沦陷、不复存在。

对陆秀夫的赞美之情。

国家破忘了,但独有这一片皎洁的丹心伴随这高悬于海上的红日,将永远照耀着千秋万代。

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

高考设题中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同时,表达技巧又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基本原则既可: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二、知识归纳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和表达思想时所采取的技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古诗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用典、设问、反问等。

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可以突出诗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可以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如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三、例题剖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第二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欲别频啼四五声”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归纳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③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用,主旨)3、归纳总结:(1)、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答出规范(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四、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