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要求2011
2011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装备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2011年秋季学期(课程设计起止时间:第14周~第17周)一、课程设计总体思路《工业装备系统》课程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完成这个教学环节必须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公差与技术测量、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等课程的预备知识。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机构学、传感技术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本课程设计将以移动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开展机器人结构设计和仿真,初步掌握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法,训练如何查资料及图表、数据处理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能力,提高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培养目标课程设计不仅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熟练运用系统的有机集成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同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发挥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加强整合,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3、开放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注重应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课程设计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让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主要任务及技术参数1.主要任务具体要求:设计带有球形果采摘的机械臂和储料车厢的智能移动小车,完成采摘机械系统的设计和仿真,进行机器人运动规划,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如手爪张合、车体回转等任务。
工件的形状为球形,直径30-80mm,重量<0.5kg。
智能车主要完成任务(如图所示):方案:沿指定路线进入迷宫——实现穿越迷宫——车体或机械臂旋转——手爪张开——实现对指定物体采摘——车体或机械臂旋转——放到指定位置一系列动作。
物体迷宫起点方案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资料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8)一、总目标 (8)二、学段目标 (8)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第一学段(1~3年级) (11)一、数与代数 (11)二、图形与几何 (12)三、统计与概率 (13)四、综合与实践 (13)第二学段(4~6年级) (13)一、数与代数 (13)二、图形与几何 (15)三、统计与概率 (16)四、综合与实践 (17)第三学段(7~9年级) (17)一、数与代数 (17)二、图形与几何 (20)三、统计与概率 (39)四、综合与实践 (41)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6)一、教学建议 (26)二、评价建议 (32)三、教材编写建议 (59)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41)附录 (45)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45)附录2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47)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011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1解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1、说明书基本格式说明书采用打印版,打印时正文采用5号宋体,A4纸,页边距均为20mm,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
文中标题采用宋体加粗。
2、说明书结构及要求(1)封面使用统一封面,具体格式按给定的模版,不允许修改。
注意①“指导教师”一项为空;②“班级”一项统一规范,尤其是专业名称,如:09工程管理1班、09电子商务2班等;③“日期”一项统一规范,统一为2011年7月1日。
(2)目录要求层次清晰,给出标题及页码(要求自动生成目录,并且显示至二级标题)。
打印时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宋体,目录行间距固定值20磅。
(3)正文正文应按照目录所确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规范地绘制和书写;正文采用5号宋体,A4纸,页边距均为20mm,行间距采用20磅。
文中一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二级标题采用五号宋体加粗,其余标题与正文字体一致。
3、说明书统一采用A4纸打印。
4、每组提交一份设计成果。
5、装订统一在左侧装订(装订顺序——封面、目录、正文、分工明细单、统计调查方案)。
学号09550123/09550124/09550126(应用统计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天津市各楼盘销售量影响因素调查报告起止日期:2011 年6月27日至2011 年7月1日学生姓名庞春凤/李欣/张马杰班级09工程管理1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管理工程系2011年7 月1 日目录1 选用的分析方法 (1)2 描述性分析 (1)2.1各楼盘的建筑类型、项目位置的描述性统计 (1)2.2楼盘平均价格的描述性统计 (3)3销售量的统计图 (3)4统计报表 (4)5均值比较 (9)6相关分析 (10)7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1)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3)附原始数据 (15)1 选用的分析方法在本次调查中主要运用的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统计图、统计报表、均值比较、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011年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2011年)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2011土木工程课程设计要求
2011土木工程(1)(2)(3)(4)工程造价与预算课程设计根据所提供的霍邱县冯井镇矿区移民安置区1-8#楼土建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计算图纸内容涵盖的所有土建工程量并完成土建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
对安装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可同时编制安装工程量清单。
具体要求如下:一、编制依据1、霍邱县冯井镇矿区移民安置区1-8#楼土建工程(含安装部分)施工图;霍邱县冯井镇矿区移民安置区1-8#楼均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如下:1#楼2503.4m2;2、3#楼均为3483.41m2;4#楼2683.52m2;5#楼3054.42m2;6、7#楼均为3205.42m2;8#楼2374.74m2。
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DBJ34/T-2006-2009。
3、工程施工所采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图集;二、编制要求;1、每位同学必须编制本组所属楼号的工程量清单,并附工程量手算并签字的底稿。
每班分成六组:一组1#楼;二组:2#或3#楼;三组:6#或7#楼;四组4#楼;五组:5#楼;六组8#楼2、工程量清单内容必须全面,工程量计算及清单特征说明必须准确,须含清单封面、编制说明、分部分项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及税金。
图纸中如有疑问内容或为满足清单编制的施工方案建议在清单编制说明中明确并反映在清单特征说明中。
3、提倡个别同学采用算量、计价软件计算工程量和清单编制,但计算成果必须形成纸质清单文件(含计算底稿),同时提供软件版并接受老师答辩,答辩时间定在20周周二。
答辩符合要求者适当加分。
4、成果文件要求于十九周周二上交指导教师。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指导教师; 李频。
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二、能力三、情感 -态度 -价值观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生物与环境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五、生物圈中的人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八、生物的多样性九、生物技术十、健康地生活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一、教学与评价实例二、学习目标的说明第一部分前言生物科学从 20 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例如,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获得完整个体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等,这些都标志着本世纪人类已进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新时代。
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随着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科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标准在继承我国生物科学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本标准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以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课程性质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
2011电子课程设计
2011电子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2011电子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和实验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子电路的实验和调试,具备基本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学习、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电子实验的操作和调试等。
具体安排如下:1.电子元器件的学习:介绍基本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元器件。
2.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分析技巧,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的设计和分析。
3.电子实验的的操作和调试:进行电子实验的操作和调试,包括元器件的检测、电路的连接和调试、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思路和方法。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调试,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子电路基础》作为教材,系统地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电子技术手册》等参考书,以加深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和理解。
2011物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二、科学内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一、学生必做实验说明二、行为动词说明三、科学探究实例第一部分前言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一直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
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基层教育物理课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此,本标准确定了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
物理学不仅含有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分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语言技能二、语言知识三、情感态度四、学习策略五、文化意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附录附录一、语音项目表附录二、语法项目表附录三、功能意念项目表附录四、话题项目表附录五、教学案例附录六、评价方式与方法举例附录七、技能教学参考表附录八、课堂教学用语附录九、词汇表(建议词表)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使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主要桥梁。
同时,英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也具有很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4)(一)知识 (5)(二)能力 (5)(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5)一、科学探究 (6)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7)三、生物与环境 (9)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0)五、生物圈中的人 (12)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5)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6)八、生物的多样性 (18)九、生物技术 (19)十、健康地生活 (2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2)一、教学建议 (22)二、评价建议 (24)三、教材编写建议 (25)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7)附录 (28)附录1教学与评价实例 (28)实例2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 (28)实例3探究”酸雨”的危害 (29)实例4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29)实例5模拟”血型鉴定” (30)实例6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30)实例7探究蚂蚁的行为 (31)实例8 观察寒蚕的生殖与发育 (31)实例9”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辨戏 (32)实例10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32)实例11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33)实例12”种子萌芽环境条件”探究活动评价 (33)实例13”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系列探究活动评价 (33)第一部分前言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倒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克隆获得完整个体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等,这些都标志著本世纪人类巳进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新时代。
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课程设计2011
7. 说明书中的公式要单独占一行并居中,标上公式的序号, 公式下面要列出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并每个符号说明占 一行;
2021/8/5
10
三、设计要求
8. 说明书中的表格要有表号和表名,表号和表名称在 表格的上方居中的位置,表号在前,表名在后。说 明书中的插图绘制要正规,插图位置、大小合适, 并在图的正下方写上图号和图名;
9.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程设计,18周星期五下午3: 00前,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交到冻土研究所。
10. 踊跃答疑,认真、努力工作,劳有所获。
2021/8/5
11
四、格式-封面
2021/8/5
12
四、格式-任务书
2021/8/5
13
四、格式-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 考勤、设计成果质量按 五级记分评定即优秀, 良好,中等,及格,和 不及格。凡成绩不及格 者,必须重修。
2021/8/5
4
各土层的设计计算参数见下表。
• 该建筑场地的地下水为潜水,水位变化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补给,埋深0.6~0.9m,含水层厚度约15m。
要求: (1)若采用板桩支护,设计该钢筋混凝土桩; (2)设置2道横支撑,按等值梁法计算支撑内力; (3)绘制设计图。
2021/8/5
5
设计题目2:淮南某住宅楼浅基础设计
(1)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2)计算承台最大弯矩; (3)进行柱的冲切验算。
2021/8/5
7
设计题目3:上海某大楼桩基础设计
2021/8/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三、设计要求
1. 按照学号顺序依次选取3个设计题目,按照任务书要 求认真独立完成设计内容;
自-中国矿业大学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要求2011版0928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要求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与实践是一门综合利用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CPLD/FPGA技术和EDA技术等,完成一项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设计。
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电子技术应用型设计课程。
综合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单元电路设计、系统电路分析、整机联调、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设计(使用EWB和PROTEL等软件工具),并进行逻辑分析、仿真分析、交流分析、直流分析和瞬态分析及印制板图的热分析。
从而设计出实用的电路,最后利用单片机开发装置、示波器、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PAL,GAL和EPGA等(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编程器,信号源和布线板进行实际制做和调试,最后提供出样机和计算机WORD编辑的理论设计报告。
综合课程设计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电子技术知识,掌握一些小型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全面性的设计素质;在于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增强他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在于训练学生的小组组织能力和团队的分工合作精神(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是分小组进行,一般每3人一组)。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⒈综合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是:①学生分组选定课题,要求至少提前一周向指导教师提交课题设计方案(包括:课题任务、方案比较与选择、电路设计、程序设计、测试方案、技术难点、元器件清单等)。
②EWB、PROTEL等电子线路辅助设计和分析工具软件完成课题的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的单元设计和混合电路设计(提交原理图)。
③用上述软件进一步完成系统的仿真分析、噪声分析、极限分析和频谱分析。
④用PROTEL印制板工具软件完成电路的布局、布线工作(提交PCB图,不加工)。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整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4)一、课程性质 (4)二、课程基本理念 (4)三、课程设计思路 (5)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一、总目标 (6)(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7)(二)过程与方法 (7)(三)知识与技能 (8)二、学段目标 (8)(一)1~2年级 (8)(二)3~6年级 (8)(三)7~9年级 (9)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9)一、感受与欣赏 (9)(一)音乐表现要素 (10)(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10)(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10)(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11)二、表现 (11)(一)演唱(二)演奏 (12)(三)综合性艺术表演 (12)(四)识读乐潜 (13)三、创造 (13)(一)探索音响与音乐 (13)(二)即兴编创(三)创作实践 (14)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4)(一)音乐与社会生活(二)音乐与姊妹艺术 (14)(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5)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5)一、教学建议 (15)(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7)1.感受与欣赏 (17)2.演唱 (17)3.演奏 (17)4.识读乐谱 (17)5.创造 (18)二、评价建议 (18)(一)评价内容 (18)(二)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8)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涮评相结合 (18)3.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三、教材编写建议 (19)(一)教材编写原则 (19)(二)教材内容编写建议 (19)(三)教材呈现形式的建议 (2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0)第一部分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2011版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造型·表现 第一 学段 (1~ 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 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 材,通过看看、画画、做 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 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 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 动的乐趣。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 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 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 效果,通过看看、画画、 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 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 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 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 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 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 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 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 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 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 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 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 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 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 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 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 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 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 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 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 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 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 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 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 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9一、总目标. 9二、学段目标. 10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6第一学段(1~3年级). 16一、数与代数. 16二、图形与几何. 18三、统计与概率. 19四、综合与实践. 20第二学段(4~6年级). 20一、数与代数. 20二、图形与几何. 23三、统计与概率. 25四、综合与实践. 26第三学段(7~9年级). 26一、数与代数. 26二、图形与几何. 31三、统计与概率. 40四、综合与实践. 42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43一、教学建议. 43二、评价建议. 54三、教材编写建议. 62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70附录. 75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75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78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2011
写课程设计报告(本学期放假之前交设计报告)
1.格式要求(可拷贝模板):
A.规定的封面。
每组一份,页数不少于10页,字体为宋体小四;
B.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纸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
C.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
D.由班长凭本人学生证到教务处教学实践科办理,领用课程设计用品。
2.内容要求
(1) 设计题目,主要指标和要求;
(2 方案选择及电路工作原理;(设计方案电路的结构框图,基本原理,设计
方案的比较选择)。
(3) 单元电路设计计算;(电路结构的选择及主要特点,工作原理,要完成
的任务;画出必要的功能表格、时序图、状态表或要实现的指标、逻辑流程、波形图、时序图或真值表等;画出电路图;元器件的选择、计算、具体参数值、元器件型号;逻辑推理过程、状态转换表、卡诺图;关键元件的资料说明)。
(4)完整的电路图(对完整的电路图进行说明;要说明单元电路之间的主要
的配合关系,核心部分与附属部分的关系等;图中各元件要有具体的标号,型号,参数值)。
(5)元器件清单(表)(数量,元件描述,对应原理图的标号)。
(6) 安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实验效果等(实验数据和,测
量数值或功能,控制流程);
(7) 电路性能指标测试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及对成果的评价(实验测试数据、
测试波形和误差分析.画出必要的表格和时序图,一些指标性的观察现象)
(8) 收获、体会和改进设计的建议。
(9) 参考文献(不少于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信息安全专业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一、设计目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本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方面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之由抽象到具体;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学生的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与本课程的实验教学相比,课程设计独立设课,具有更多的学时,给学生更多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机会,充分放手让学生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设计内容在下列内容中任选其一:题目一:进程调度算法的设计设计要求:①设计进程控制块PCB表结构,分别适用于优先数调度算法和循环轮转调度算法。
②建立进程就绪队列。
针对对两种不同算法编制入链子程序。
③编制两种进程调度算法:1)优先数调度;2)循环轮转调度;并实施进程调度。
设计技术参数:①本程序用两种算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每个进程可有三个状态(就绪、运行、阻塞),并假设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
②为了便于处理,程序中的某进程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
各进程的优先数或轮转时间数以及进程需运行的时间片数的初始值均由用户(键盘输入)给定。
③在优先数算法中,优先数的值为50与运行时间的差值,即P_TIME-process->needtime。
进程每执行一次,优先数减3,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
在轮转算法中,采用固定时间片(即:每执行一次进程,该进程的执行时间片数为已执行了2个单位),这时,CPU时间片数加2,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2,并排列到就绪队列的尾上。
④对于遇到优先数一致的情况,采用FIFO策略解决题目二:银行家算法设计设计要求:编制银行家算法通用程序,并检测所给状态的系统安全性。
假设进程I提出请求Request[N],则银行家算法按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1)如果Request[N]<=NEED[I,N],则转(2);否则,出错。
(2)如果Request[N]<=AVAILABLE,则转(3);否则,出错。
(3)系统试探分配资源,修改相关数据:AVAILABLE=AVAILABLE-REQUESTALLOCATION=ALLOCATION+REQUESTNEED=NEED-REQUEST(4)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如安全,则分配成立;否则试探险性分配作废,系统恢复原状,进程等待。
设计技术参数:假设有n个进程m类资源,则有如下数据结构:可利用资源向量Available。
这是一个含有m个元素的数组,其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一类可利用的资源数目,其初始值是系统中所配置的该类全部可用资源的数目,其数值随该类资源的分配和回收而动态地改变。
Available[j]=K,则表示系统中现有K个Rj 类资源。
最大需求矩阵Max是一个n*m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n个进程中的每一个进程对m类资源的最大需求。
如果Max[i,j]=K,则表示进程i需要Rj类资源的最大数目为K。
分配矩阵Allocation。
这也是一个n*m的矩阵,它定义了系统中每一类资源当前已分配给每一进程的资源数。
如果Allocation[i,j]=K,则表示进程i当前已分得Rj类资源的数目为K。
需求矩阵Need也是一个n*m的矩阵,用以表示每一个进程尚需的各类资源数。
如果Need[i,j]=K,则表示进程i还需要Rj类资源K个,方能完成其任务。
上述三个矩阵存在如下关系:Need[i,j]= Max[i,j]- Allocation[i,j]题目三:模拟磁盘调度算法系统的设计设计要求:本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一个磁盘调度模拟系统,以加深对FCFS、最短寻道时间以及电梯等磁盘调度算法的理解。
具体要求如下:⑴模拟一个磁盘调度算法;⑵要求能够模拟FCFS、最短寻道时间、电梯算法三个磁盘调度算法;⑶输入为一组作业的磁道请求;⑷输出为按选择的算法执行时的磁头移动轨迹。
设计技术参数:1. 要求能够模拟FCFS、最短寻道时间、电梯算法三个磁盘调度算法;2. 要求算法执行过程可视、合理,结果要有磁头走向图示;3. 要求对所使用的三种算法进行分析比对。
题目四:编程模拟多进程共享临界资源设计要求:要求产生至少3个进程:1、两个进程模拟需要进入临界区的用户进程,当需要进入临界区时,显示:“进程x请求进入临界区…”,同时向管理进程提出申请;在临界区中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并显示:“进程x 正在临界区…”;当时间结束,显示:“进程x退出临界区…”,同时向管理进程提出退出申请。
2、一个进程作为原语级管理进程,接受其他进程的临界区进入请求:如果允许进入,则设置相应变量,然后返回;如果不允许进入,则进入循环等待,直到允许为止;3、对临界区的访问应遵循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的准则。
4、进程间通信可以采用信号、消息传递、管道或网络通信方式。
设计技术参数:1. 要求要求产生至少3个进程;2. 要求算法执行过程可视、合理;3. 要求对所使用的算法进行分析。
题目四:文件管理系统设计设计要求:(1)此题目的安排目的是通过设计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主要是模拟操作系统对文件操作命令的执行,来模拟文件管理,使学生对主要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它们的基本实施方法。
(2)具体要求①设计一个支持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个用户可拥有多个文件;②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多级文件目录管理;③对文件应设置存取控制保护方式,如“只能执行”、“允许读”、“允许写”等;④系统的外部特征应接近于真实系统,可设置下述文件操作命令:建立文件、打开文件、关闭文件、删除文件、读文件、写文件、复制文件、查询目录;⑤通过键盘使用该文件系统,系统应显示操作操作命令的执行结果;⑥要求融入SPOOLing技术;设计技术参数:1. 要求支持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个用户可拥有多个文件;2. 要求算法执行过程可视、结果合理;3. 要求对所使用的算法进行分析。
题目五:基于消息的即时通讯系统设计设计要求:(1)任务与目的:本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调试一个基于消息的即时通讯系统,来实现进程之间的直接或间接通讯,使学生对进程的通讯机制、进程间的同步机制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有能力的学生可实现不同计算机的网络即时通讯。
(2)具体要求①设计一个支持n个用户的即时通讯系统,每个用户可同时向其他用户发送即时信息;②每个用户必须有发送和接收两个消息窗口;③必须区分即时信息的来源和时间;④系统中必须应用进程的同步、互斥;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能显示或打印各用户的状态及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以便观察诸进程的运行过程系统的管理过程;⑥要求融入SPOOLing技术。
以解决进程繁忙的问题;设计技术参数:1. 要求支持n个用户的即时通讯系统,每个用户可同时向其他用户发送即时信息;2. 系统中必须应用进程的同步、互斥;3. 每个用户必须有发送和接收两个消息窗口4.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能显示或打印各用户的状态及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以便观察诸进程的运行过程系统的管理过程;5. 要求对所使用的算法进行分析。
题目六:设计并实现主存的分配和回收设计要求:采用可变式分区管理,分别使用首次或最佳适应算1.问题描述采用可变式分区管理,分别使用首次或最佳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的分配与回收。
可以采用分区说明表或空闲区链来进行。
可变式分区管理是指在处理作业过程中建立分区,使分区大小正好适合作业的需要,并且分区个数是可以调整的。
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求量分割一部分给作业;若无;则作业等待。
随着作业的装入、完成,主存空间被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分区。
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有的分区空闲。
2.基本要求设计多个作业或进程动态请求内存资源的模拟系统,使用首次或最佳适应算法实现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实现可变式分区管理;设计相应的内存分配算法,定义相关数据结构,以及输出显示每次请求分配内存的结果和内存的已分配和未分配的状况。
设计技术参数:1. 要求支持可变分区存储器管理的思想;2. 系统中相关的数据结构;3. 每个用户必须有发送和接收两个消息窗口4.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能显示或打印各用户的状态及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以便观察诸进程的运行过程系统的管理过程。
题目七:自选一个感兴趣的与操作系统有关的问题加以实现,要求难度相当。
三、设计要求1、在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于选定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3-4人),先确定设计方案;2、设计系统的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设计每个模块的处理流程。
要求设计合理;3、编程序实现系统,要求实现可视化的运行界面,界面应清楚地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结果;4、确定测试方案,选择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测试;5、运行系统并要通过验收,讲解运行结果,说明系统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并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6、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摘要(300~400字)目录1. 概述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1 设计任务2.2 设计要求3. 算法及数据结构3.1算法的总体思想(流程)3.2 XXX模块3.2.1 功能3.2.2 数据结构3.2.3 算法3.3 YYY模块3.3.1功能3.3.2 数据结构3.3.3算法4. 程序设计与实现4.1 程序流程图4.2 程序说明4.3 实验结果5. 结论6. 参考文献。
7. 收获、体会和建议。
四、参考文献1. 徐虹等编著.操作系统实验指导——基于Linux内核.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 陈向群等编著. Windows内核实验教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 周苏等编著.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4. 张尧学编著.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XXXXXXXXXXX班级: 组长学号:组长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设计时间:2011年11月设计分工组长学号及姓名:分工:组员1学号及姓名:分工:组员2学号及姓名:分工:组员3学号及姓名:分工:摘要……………………………………………………………… ……………………………… ………………………………….. ……………………………… ...关键词: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目I1 概述1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32.1 设计任务32.2 设计要求xx3 算法与数据结构xx3.1xx3.2xx3.2.1 xx3.2.2 xx程序设计与实现4.3 实验结果部分的实验结果如图4-1所示。
……bbb的关系如表4.1所示。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二、主要技术指标三、进度以及要求在2周的设计期内完成规定的设计内容(13-1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