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决策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公共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灾难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造成的威胁,其处理需要高效的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应具备高效性、协同性和透明度,以应对危机事件并保障公众的权益。
高效性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
高效性意味着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或相应机构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为了实现高效性,决策机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决策机制应该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
政府或相关机构应设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危机爆发后能够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紧急会商和决策。
快速响应能够帮助政府及时得到事件的信息,了解危机的性质和规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化解危机。
其次,决策机制应具备快速决策的能力。
在危机事件中,时间就是生命。
政府或相关机构应建立高效的决策流程,迅速确定决策的方式和过程。
在决策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此外,决策机制中还应设立一定的决策权限,使相关部门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而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
协同性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公共危机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因此需要各方的协作和协调。
为了实现协同性,决策机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决策机制应建立起跨部门和跨机构的合作机制。
政府应设立危机管理指挥中心,集中汇聚各部门和机构的力量,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共享。
同时,决策机制还应建立跨级别的合作关系,确保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协调与配合。
其次,决策机制应确保各部门和机构的协同行动。
政府应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使各部门能够根据危机事件的需要迅速行动。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起与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网络。
透明度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公共危机涉及公众的利益和安全,因此需要决策机制具备透明度,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参与。
简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
简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原则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处理各种危机的智慧之门。
首先得说,这里有个“以人为本”的原则,嘿,听起来简单,但真是大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面临危机时,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我们的安全。
想象一下,突然来了个自然灾害,相关部门不可能坐视不管。
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接着是“预防为主”。
这个原则就像是妈妈教我们出门要带伞,别等下雨了才想起。
这种理念强调了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
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制定详细的预案,就像打游戏前先熟悉地图一样,提前了解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才能在危机来临时游刃有余。
没有预案,那就真是“临阵磨枪”,来不及了。
再来谈谈“快速反应”。
危机发生时,就像小火苗一旦点着,得迅速扑灭。
时间就是生命啊,相关部门的反应速度直接关系到救援效果。
比如遇到突发疫情,相关部门要迅速采取行动,封锁疫情传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这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谁都不能掉链子。
可不能等到问题扩大了,才想着去解决,那时候就真是“亡羊补牢”了。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信息公开”。
在危机情况下,大家都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
信息透明就像一盏明灯,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避免谣言四起。
想象一下,假如相关部门不说话,大家就开始猜测,谣言满天飞,结果反而更加混乱。
这时如果相关部门及时通报情况,发出权威信息,那就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减少不必要的恐慌。
然后是“协同合作”。
危机管理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得大家齐心协力。
相关部门、企业、社区和个人,各个方面都需要形成合力。
就像一个乐队,每个乐器都得配合得当,才能演奏出和谐的旋律。
在危机来临时,各方资源要整合利用,互相支持,才能最大程度地应对挑战。
谁也不能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可不好使。
“科学决策”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则。
决策得有理有据,不能凭空想象。
这里就需要专家和学者的支持,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决策提供宝贵的依据。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殷艺琳)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官员、民众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缺乏,危机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
一、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作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社会民众都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且特别缺乏强烈的防范危机的意识。
由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危机一旦来临便陷入恐慌之中,给对于危机的处理带来极大困难。
比如如今年3月的“谣盐”事件,民众捕风捉影的恐慌以及官员缓慢的辟谣无疑在提醒世人,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
首先,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理念还只是将应对危机事件视为常态管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作为一种特殊而独立的管理方式。
在进行危机决策时,对危机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危害性认识不足,低估了危机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旦突发危机事件,自然应对不力。
其次,我国民众的危机意识和灾难应对能力都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面对危机缺乏冷静的心理反应,往往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轻信并参与传播流言和谣言;盲目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
危机发生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出现社会恐慌,此时人们往往表现出一些不合作和不合理的行为。
例如在火灾、洪水、地震发生时,有些人只考虑自己的安全和便利,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合作,结果是出现混乱和无序,达不到预期的逃离目的。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体制上采用的是分部门、分灾种的分隔管理方式,当遇到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的“综合性”危机时,将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
比如,“甲流”期间暴露出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等,都使我们看到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及我国的危机管理体制 (1)
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公共危机是指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它不同于误解性危机、事故性危机、假冒性危机和灾害性危机。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危机?一、建立危机预警制度危机预警制度的出发点是要求树立危机意识,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以便捕捉危机征兆。
重点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防疫、气象、地震、洪涝等信息预报系统,在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如旅游、航空、金融、电力供应、供水、通讯、防污染等)中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二、建立科学的危机处理决策机制强力。
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出现时,各个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决策机构负责指挥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发布权威信息,行使调配资源的权力。
专家委员会咨询机构负责信息的分析处理,做出各种可行性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三、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要通过建立调度机构和监督机构,尽力把危机治理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之中,建立一个统一领导、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危机治理制。
四、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正确的信息发布、有效地信息沟通是避免社会公众恐慌的最好方法,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信息上报和信息发布两方面的工作。
五、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中要充分利用的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
从我国的历次危机处理来看,我国主要靠的是政府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但这次“5.12”汶川大震充分显示出社会的巨大力量。
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
与此同时,要提高全民的危机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观念,推进我国的危机意识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自古以来,人们就活在危机频发的时代,每当公共危机发生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解决危机成为考查我国政府能力的重要标准,加强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危机管理机构不断增加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众多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增强经过期作废2010年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核泄露、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等各类公共危机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队伍不断壮大,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媒体公开事实信息,走向成熟危机发生的同时媒介要起到正确的作用,起初发生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媒体没有准确的报道相关信息,导致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手机、互联网等夸大其辞传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
如今媒体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报道,在公开性与准确性方面有显著提高,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差。
以前我们有一些危机性事件,但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定位为突发性事件。
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政府的呼应。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突发事件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
在侥幸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丧失,突发事件得以蔓延。
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为严重。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人力(1)班姓名学号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管理能力,有效顺利地解决危机,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阐述政府危机公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问题;对策一、政府危机公关的概述(一)危机公关的含义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著名危机公关顾问李华先生提出的“危机创伤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危机是指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的转变。
而公众的态度和印象之所以会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因此,危机创伤理论认为,对公众造成创伤的事件,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
而危机公关,就是对公众创伤的医治与恢复[1]。
(二)政府危机公关的涵义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政府危机公关则指政府在危机事件中通过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以实现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建立政府与公众良好关系的目标[2]。
政府危机公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它是指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影响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形象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公共救助意识不强,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虽然重视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但是对于危机事件前的预警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危机救助体系,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如何应付,容易引起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引起的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为严重,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是在于出现危机之后的及时处理。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
31政府公关理论版一.前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影响严重公众健康的事件。
线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线上舆情交织,易导致事件的失控,形成复合型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旨在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是深入理解公共危机的内在要求,是政府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应对“风险社会”的有力保障。
因此,强化公共危机管理,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公共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欠缺,我们要正视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不足,不断改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制度,以提升我国政府应对、处理、驾驭危机的能力。
本文从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尝试性建议,希望对政府政策制定及公众意识有所启示。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公共危机管理意识较为缺乏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公共危机防范意识薄弱,危机预警工作准备不足。
一方面,公共危机的预防成本不足。
在危机到来之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对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都存在侥幸心理,预防成本通常被视为“没必要的成本”,这就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难有建树,部分地方政府的缺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公共危机缺乏敏感度,信息监测机制不健全,不善于利用媒体的信息优势发现危机事件的早期征兆并进行危机预警处理。
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薄弱的媒体宣传难以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公众缺乏准确的判断能力,对其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继而随着事态严重引起恐慌。
(二)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备我国当前缺乏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权威性的应急法律保障不完备,难以满足危机管理的法律化、制度化要求。
比如,在民法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为“不可抗力”难以界定;在刑法方面,对于一些患者故意不戴口罩恶意传播病毒是否为“妨碍传染病防治罪”难以定夺;在劳动法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伤认定、加班费有无等都无法可依……(三)信息公开系统不畅通在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及时、准确的发布权威信息有利于缓解社会恐慌,增强政府公信力。
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基于近三年60起典型突发事件的分析
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基于近三年60起典型突发事件的分析一、本文概述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公共危机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三年内发生的60起典型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首先对近三年内发生的60起典型突发事件进行概述,包括事件的性质、发生背景、影响范围等。
接着,本文将从应急响应、危机沟通、恢复重建等方面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对未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挑战近三年来,我国经历了60起典型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考验了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也揭示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从现状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专业救援队伍等方面。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分析这些典型事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信息沟通不畅。
在多起事件中,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存在滞后和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应急响应不够及时,公众的风险感知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受到影响。
二是资源配置不均。
一些地区和部门在人力、物资、技术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影响了危机应对的质量和速度。
三是预防措施不足。
虽然有应急预案,但在预防和早期预警方面仍显不足,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建设。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加强信息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参与度。
论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责任
论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责任黄顺康华大学领导力培训网 2010-12-09 10:09:34 政府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责任的内容是什么?责任的界限在哪里?这些问题必须加以明确,如果界限不清,责任不明,政府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责任就难以落实,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就很可能失败。
一、政府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应承担主要责任笔者认为,从政府的本质、政府的职能和政府的能力来看,政府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其主要理由如下:(一)维护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是现代国家的首要责任公共安全危机是社会文明的基本价值。
为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是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
西方国家的学者普遍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来解释政府和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
例如,被称为“现代人之父”的思想家霍布斯的国家观就建立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
他从抽象的人性原则出发,从人的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出发来解释国家的产生及其基础。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自我保存是支配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
实际上,善恶并无固定标准,全是以是否符合人的自我保存为转移。
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包括争夺利益的竞争,保护自己安全的猜疑,为争夺名誉地位而相互诋毁),人类为了保全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互相争斗,互相伤害,互相成为仇敌。
人们都想通过摧毁或征服他人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人对人象狼一样”,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
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战争,达到自我保存的目的,就必须互相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和人格统一为一个意识和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和判断。
霍布斯认为,自然法的最高原则是追求和平。
由于人类灵魂中感性的作用大于理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有一个大于一切人的权利的公共权力做自然法的后盾,这样才能镇摄住人们无限的欲望,使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
析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能
析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能摘要:在我国构建职能政府的征途中,系统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其意义就更加凸显。
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职能在我国构建职能政府的征途中,系统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其意义就更加凸显。
一、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根本指向在于为民众谋求利益。
1、能稳定公众的心理恐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公共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
它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公众的生活秩序和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会给广大的社会公众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从而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政府有效的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管理,确保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其意义就更显得非凡了。
2、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公共危机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会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破坏正常经济运行秩序,如引起交易市场混乱,金融市场无序等,并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减缓。
如果对公共危机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面崩溃。
3、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强公众对政府信任度。
公共危机的爆发会危及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是统一的指挥者和组织者,面对危机,其态度积极,决策果断,措施得力,指挥有序无疑会在公众面前树立起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负职能政府”的良好形象,从而极大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政府树立了“职能政府”、“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把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与力量聚集成一股巨大的能量。
这股能量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全面胜利的最根本保障。
因此,在公共危机时期,政府得力的管理行为更能博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同。
政府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是社会民众的需求,是有效地保证民众利益,促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决策机制
摘 要 : 共危 机 直接 影 响“ 的安 全” “ 会安 全” “ 公 人 、社 、 国家安 全 ” 至“ 球 安 全 ” 关 联 着 公 民的 生存 权 利 、 会 的公 共 秩 序 、 乃 全 , 社 国 家 的公 共权 力 和 国 际社会 的外 交格 局 。公 共 危机 是 任何 社会 都 要 面对 的重 要 问题 , 最大 限度 地 降低 各 类 悲剧 发 生 的 可 能性 , 任 何 是 政府所要解决 的必要任务。本文将从我国 目前公共危机决策存在的问题, 谈谈个人 的观点与对策。 关 键词 : 共 危机 决 策 问题 对 策 公 进 入 2 纪 9 代 以 来 , 国进 入 公 共 危 机 的 高 发 期 , O世 O年 我 在 分 为常 设机 构 和临 时应 急指 挥 机构 、 中央危 机管 理 监理 机 构 。 政 治 、 济 和社会 等 领 域 都 发 生 了 多 次 公 共 危 机 事 件 , 共 危 机 经 公 23 建 立一 套 高效 有序 的 情报 收 集 和信 息 管 理 系 统 。在 面 . 形态 总 体呈 现 出高 频 次 、 规 模 等 特 点 。20 大 0 3年 春 的 “ A S事 临危机时 , SR 信息收集、 信息传递、 信息处理 、 信息识 别以及信 息发 件 ”20 ,08年初 南方 一 些省 份 发 生 的雨 雪 冰 冻 灾 害 等 重 大 公共 危 布非 常 重要 。信 息 公 开 是 维 护 政 府 形 象 、 化 政 府 责 任 、 证 公 强 保 机事 件 , 造 成 了人 民生 命 财产 的 巨大 损 失 和对 国家 经 济 社会 民知 情 的需 要 。危机 事件 的敏感 性 与 公众 利 益 的 直接 相 关 性 , 不仅 充 建 设 的严 重 危 害 , 且无 不 暴 露 出我 国频 发 的公 共 危 机 与 政府 危 分说 明公 民借 助 外 界 力 量 并 依 据 自身 力 量 应 对 危 机 , 护 自身 而 保 机 决 策 之间存 在 着 制度 供 给不 足 的 深层 次 矛盾 。 利益 。 1 存 在 问题 2 4 完 善危 机 管 理 法 制 体 系 。第 一 , 定 《 机 管 理 基 本 . 制 危 1 1 公共 危 机 决 策 者 的 意识 淡 薄 , 乏 预 警 机 制 。危 机 意 法》 统揽全局 , . 缺 , 为其他应急管理法画定框架 , 系统纲领 ; 二, 第 在 识 是 危机 预 防 的起 点 , 养 强烈 的危 机 意 识 可 以有 效 地 减 少危 机 应 对 各种 重 大灾 害 的 立 法 中规 定 大 量 紧 急状 态制 度 。我 国近 年 培 事 件 发生 的 可能 性 , 即使 在 危 机 发 生 的 非 常 时 期 , 织 成 员 也 会 来 也 制定 的一 些 应对 各种 灾 害 的单行 法律 法 规 , 《 组 如 防灾 法》 《 、 突 自觉 按 照危 机管 理 制度 的要 求 , 大 程 度 地 避 免 与减 少 危 机 带来 发公 共 卫生 事件 应急 条 例 》 但 空缺 很 大 , 应 加 强 在 《 大 计 算 最 , 还 重 的损 害 。但 我 国公共 危 机决 策 者 的 意识 淡 薄 , 缺 乏 预警 机制 。 机系 统故 障应急 制度 》 《 面 积停 电应 急 制度 》 《 范 围 中 毒》 且 、大 、大 、 12 危 机决 策 机构 有 待完 善 。 目前 , 国依 然缺 乏 专 业 化 、 《 . 我 重大 爆 炸》 《 、 民用 燃 气 安 全 》 方 面 的 法制 建 设 ; 三 , 定 专 等 第 制 规 范化 、 协调 一致 的危 机决 策 核 心机 构 。现有 的各 职 能 部 门责 任 门 的紧急 状 态法 ; 四 , 其 他法 律 中规定 紧 状态 制 度 。 第 在 不 明确 , 指挥 不得 力 , 调不 顺 畅 , 协 中央 没 同 , 不 能及 时 指 挥 , 枢 各 2 5 强化 政 府责 任 , 强 政 府绩 效 评 估 。首 先 , 化 政 府 的 . 加 强 部 门不 能分 工合 作 , 危 机蔓 延 有 了可 乘 之机 。 使得 行 政 责任 , 这样 可 以加 强政 府 入其 公 务 员 因其 公共 权 力 地位 和公 13 信息 系 统存 在 缺 陷 。危 机 决策 , . 必须 建 立 在 准 确 、 时 职身 份而 对 授权 者 、 及 法律 以及行 政 法规 所承 的责 任 ; 次 , 其 强化 政 的信 息基 础 之上 。 当前 , 国政 府 在 信 息 搜集 统 计 、 测 管 理 、 我 监 追 府 的 法律 责 任 , 强 对 行 政 权 力 的制 约 和 监 督 。再 者 , 化 政 府 加 强 踪 调 查 等方 面 的工 作机 制 在不 健 全 , 系 之 间 、 业 之 间 、 门之 的政 治 责任 , 体 行 部 政府 的一切 行为 应 顺从 民意 , 以人 为本 。最 后 , 化 强 间 、 区之 间存在 信 息 独 立 , 成 信 息 搜 集 障碍 和共 享 能 力 差 等 政 府 道德 责 任 , 府 入 其 公 务员 不 但 要 提 高道 德 水 平 的 内 在 修 地 造 政 弊端 。 当危 机爆 发 时 , 些 政府 网站 没 有 充 分发 挥 作 用 ; 且 , 一 而 互 养 , 而且 应承 担其 责 任 。 动性 差 , 然 一些 政 府所 办 的 网站 对 危 机 会 进行 报 道 并 给 与公 众 虽 2 6 加 强 国际 间 政 府 的 合作 。在 全 球 化 的 今 天 , 机 已不 . 危 一 而 些 指导 , 是 由于 网 络架 构 的 出发 点没 有 放 到 “ 但 以客户 为 中心 ” 再 是 一个 地 区 、 个 国 家 的 危 机 , 是 完 全 意 义 上 的 全 人 类 的灾 上 , 些 网站 信息 发 布迟 缓 , 息 量 稀少 , 众 得 不 到 多 少专 业 的 难 。20 年 汶川 大 地 震 来 临 时 , 自多 国 的援 助 人 员 奋 战 在 灾 这 信 公 08 来 服务。 区 , 仅 有利 于解 决 问题 , 不 而且 可 以促 进 国家 间关 系 的 发 展 , 体 还 14 危机 管 理 法 制 建 设 严 重 不足 。第 一 , 共 危 机 管 理 的 现 了天下 一 家 、 难 同 当 的精 神 。 当 时 , 际 间政 府 的 合作 不 仅 . 公 有 国 基 本 法律 至今 仍 然 空缺 ; 二 , 些 领域 的危 机 法 律规 范 不 健 全 ; 仅 是 在危 机 出现 时 , 第 一 还是 加强 预警 系统 合 作 , 际社 会 加 强 扶贫 、 国 第 三 , 律规 范之 间 的 矛盾 和 冲 突较 多 ; 四 , 法 第 法律 法规 可 操作 性 基础设施建设 、 教育培训 、 人力资源开发、 技术开发、 法律建设等 不强。 方 面 的合 作 , 从而 加强 全 人类 应对 危 机 的能力 。 2 对 策 3 总结 2 1 建立 预 防 文 化 , 视 危 机 管 理 预 警 机 制 。政府 危 机 管 . 重 在全球化趋势 日益明显的今天, 政府危机管理 已成为建设服 理 的最 高 境界 应该 是 “ 雨绸 缪 , 未 防患未 然 ” 做 好 事先 控 制 , 事 务 型政 府 亟 待完 善 和发 展 的管 理 领域 , , 事 同时 也是 构 建社 会 主 义 和 想 在前 , 备 在 前 , 握 将 来 的 发 展 势 态 , 偏 差 消 灭 在 萌 芽 状 谐社会必不可少 的制度安排和价值 诉求 。有效、 准 把 把 及时、 平稳地处 态 , 失最 小 , 最 高 。做 到 “ 事 如 神 , 切 都 在 预 料 之 中 ” 理各 种 类 型 的危 机 与灾 害 事件 , 损 效率 料 一 。 已经 成为 今后 一 定 时期 内我 国各 {本把 每 年 的 9月 1日定 为 国 民“ 灾 日” = j 防 。每 年 的这 一 天 , 国 级 政 府必 须 高度 重视 的重 大 问题 , 接关 系 到 政府 在 人 民群 众 中 全 直 都 要举 行 有首 相 和 大 臣 们 参 与 的 防 灾 演 习 , 过 全 民 的 防 灾 训 的威信和形象, 通 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练 , 高 防灾 意识 。 提 参 考 文献 2 2 优化 危 机决 策组 织 机 构 。危 机 决 策 组 织 机构 是 危 机 决 [ ] 斯亚平. . 1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 知识产权出版社 ,08 20 策 所依 赖 的平 台 , 其核 心是 危 机 决 策 指 挥 中 心 。我 国 应建 立 主 席 [ ] 麻 宝斌 , 强 等 . 府 危 机 管 理 理 论 与对 策 研 究 , 2 王郅 政 吉林 大 学 出 版 为 最高 指 挥官 的危 机 管 理 机 制 , 理 负 责 整 体 协 调 和联 络 工 作 , 总 社 ,0 8 2 0 聘 请知 名 专家 学者 组成 专 家 委员 会 , 过 国家 安 全 委员 会 等 决 策 [ ] 宋英 华 . 通 3 突发事 件 应 急管理 导论 , 中国经 济 出版 社 ,09 20 机构 制 定危 机 对策 , 民政 部 、 由 国家 安 全 部 、 安 部 、 公 社会 保 障部 、 [ ] 杜 明荃. 今 中 国政 府公 共 危 机管理 [ ] 中国市场 ,00,5 ) 4 现 J. 2 1 (2 我 J. 2 1 ,2 ) 财政 部 等部 门负责 组织 实 施 。我 国还 应 设 置 紧 急状 态 处 置机 构 , [ ] 廖 业 扬. 国现 行公 共危 机 管理 体 制之 优势 [ ] 前沿 ,00 ( 1 5
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近年,随着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出现的愈加频繁,愈趋复杂,政府部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因此,构建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是当今政府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该文基于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的分析,探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增,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和追求精神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突袭。
最突出的五种公共危机种类包括社会安全、食品质量、高强度传染病、生态灾害以及事故灾难,且基本都危及到公众生命和制约着社会发展。
2015年8月12日,天津瑞海公司所属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在消防员灭火过程中,现场相继发生两次爆炸。
截至2016年2月5日,天津危化品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出炉,该事件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10人),已经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0亿元。
该事件形成的严重后果不仅是伤害了伤亡者的家庭,更是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不仅作为一种社会管理,也是一种政府管理,它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政府管理水平的高低。
对公共危机具有预防、控制和重建功能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本应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政府管理方式而运行,但在该事件中,反应出的不是我国政府危机应急管理强大的应对力,而是折射出了政府危机应急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危机没有事前进行预防,危机爆发后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处置,甚至造成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在为促进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来看,对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进行相关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该文基于天津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的分析,探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都可 以归为公共危机。一般
意 义上 说公共 危 机具 有 四个 特 点 H J : 一 是 巨 大 的 人 员伤 亡 或者 巨大 的 财产 损 失 , 在 绝 大 多 数 的公 共危 机 中, 都 会 有人 员 伤 亡 和财 产 损失 , 比如 1 9 9 8年夏 天 中 国 的 大 洪 水 、 2 0 0 1年 美 国 发 生 的 “ 9・ 1 1 ” 事件 等 ; 二是公众 的普遍恐慌 , 同样 的,
自然 灾 害 、 瘟疫、 事 故灾 难 以及社 会 冲突 等突 发事 件 长期伴 随着 人 类 社 会 , 因此应 急管 理 较 早
就成 为一 个重 要 的研究 领域 。从 最广 泛 的意义 上
讲, 应急管理包含对突发事件、 危机或灾难等事件
的事 前 、 事中、 事后 各 阶段所 有方 面 的管理 。应 急 管理 是指 按 照设 定 的工 作 内容 和 既定 的程 序 , 在
由, 二是 指严 重 困难 的关头 J 。关 于危 机 , 国外 学
者已经出版 了很 多论 著 , 如劳伦 斯 ・ 巴顿 的《 组 织危机管理》 、 罗伯特 ・ 希斯的《 危机 管理》 、 乌里 尔・ 罗森塔尔的《 危机管 理 : 应对灾 害、 暴乱与恐
怖 主 义》 等, 国 内学 者也 有不 少 的成果 。 观点 之 一 : “ 危 机 是 威 胁 决 策 集 团 优 先 目标 的一 种形 势 , 在这种 形 势 中 , 决 策集 团作 出反应 的 时 间非常有 限 , 且 形 势 常 常 向令 决 策 集 团惊 奇 的 方 向发 展 。 ” _ 3 这 个 定 义 中危 机 包 含 了 三 个 方 面 的 内容 , 即: 决 策集 团优 先 目标 受 到 威 胁 、 反 应 的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机制
1 .危机 发 生 的 突然性 。危 机 事件 的突 然性 是 指
对危机 于什 么时 间 、 么地点 、 什 么样 的方 式暴 发 。 什 以
以及暴 发 的程度 等情 况 ,人 们大 多都 是始 料 未及 、 难 以准确 地把 握 。 它反 映 了危机 事件具 有极 大 的偶然性 和随机 性 。 这一 特征 要求 政府 在非 常有 限的 时间 内做
体 现 在 人 员 的 伤 亡 、 织 的 消 失 、 产 的 损 失 和 环 境 组 财
机为 主 随着 时代 的发 展 ,危 机管 理 ” “ 一词 不 断被 赋 予新 的内 涵 , 泛运 用 于 政 府管 理 、 共 关 系 等 各个 广 公 领域 。近 年来 , 多 学者 对 “ 许 危机 ” 词从 不 同角 度进 一
造 成 的 破 坏 性 冲 击 , 进 而 渗 透 影 响 到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并
各 个 层 面
★作 者 : 官蕊 . 第二 炮兵 指挥 学院政 治理论教 研 室副主任 ; 刚 , 郑 第二炮 兵指挥 学院讲 师。
湖 楚 赣 鸯 领 导 科 学论 坛
2 1 年第 5期 0 0
4 9
相 对 于 政 府 的 常 规 性 决 策 环 境 而 言 , 机 事 件 往 往 处 危
于一 种 非 常态 的社会 情 境 , 各 种 不 利情 况 、 重威 是 严 胁、 不确 定性 因素 的高度积 聚 。从 其 内涵来 看 , 共危 公
机 主要 具有 以下 特征 :
的破 坏 , 而且也 体 现在 危机 对社 会 心理 和个 人心理 所
领身决策
一l
口官
蕊 郑 刚
、r 前 ,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 社会结
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
法化 要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就要
对危机管理实行法制化建设。一是加快立 法进程。凡是危机管理所需要的法规制度, 就要抓紧研究制定,补缺立法盲区。同时, 要修订和完善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专门或 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使公共危机管理有法可 依,保证立法的质量。二是规范危机状态下 的行使权。通过危机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 律来明确政府紧急权力的范围和边界;规定 政府的职责;确定政府行使紧急权力的条 件、程序和目的。
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维普资讯
幸京蔓.吴采华 :我国政 府在危机管理 中的公共政 策制定
会影响危机处置的力度和效能。一方面是政府缺乏 理救治,控制危机。在危机中,公众比其他任何时 危机管理意识 ,缺少专业 的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 , 候都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负责任的政府 ,政府首 定心丸” ,强化公众对事态 良性发 旦 出现突发事件 ,机制、技术、物资、人才等各 先要给公众吃 “ 种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具体的危机管理机制缺乏一 展的信心。 3 .危机的救治。这是 危机管 理 的重 要环节。 个全面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危机应急系统 ,习惯于 “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并且我们通常 的危 机管 首先是迅速启动危机管理机制 ,强制干预。必须依 理是分行业 、分部门进行的,但突发事件有时是需 靠权威和科学 ,有一个最高一级的政府机关进行总 要多部门共 同应对 的 “ 综合性 ”危机 ,这时因管 的组织 、协调和指挥。其次是需要政府 、社会、企 理体制中条块分割、部门封锁的弊端而将产生很高 业之间的协作 ,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危机救治, 使危机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 4 .重塑政府形象。这是危机管理 的最后一个 4 .政府缺乏 日常的危机教育 和引导,社会 的 整体成熟度偏低 ,造成突发事件易转变为危机。在 阶段 ,应该尽可能地弥补危机造成的损失 ,尽快地 危机发生之初 ,由于政府信息渠道不畅通 , 社会成 恢复社会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重 塑政府 的公信 熟度偏低 ,就表现出部分群众心理承受能力差,缺 力。要对危机管理 的所有环节、影响危机管理效果 乏辨析力 ,容易听信和传播谣言。由于政府缺乏对 的所有因素进行实事求是 的评估 ,分析此次危机管 危机的引导,所 以导致危机发生之后群众往往 自己 理 的得失 ;梳理此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 ,容易造成混乱 ,对危机的处理增加了难度 。 主要矛盾 ,举一反三 ;责任追究和奖惩要到位 ,并 这不仅不利于危机的缓解 ,还有可能使危机加剧 , 全方位地吸取经验教训。还要 消除危机产生 的原 其消极性往往超过危机本身。 因,避免危机再次发生。 对于政府危机的管理有必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三、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的认识 :一是政府危机管理应该是可持续的。人们 既要重视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设和发展 , 1 .危机的预警。在这个阶段应该强调预 防为 做出有效的规划加以应对 ,更要从人类和社会可持 主。绝大多数的危机是可以采取预防措施的,如能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从多层次、多角度做好应对 续发展的角度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仅仅要考 危机的预案,减少危机发生 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发 虑现代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更要考虑后代社会的可 生 的危害 程度 ,是危 机管理 的上上 策 。预 案要求不 持续发展。二是政府危机管理应该是信息系统支持 仅要有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多套行动方案 ,而且要 的管理。无论危机管理的决策 ,还是危机 的预防、 危机的回应 以及危机后 的重建 ,都必须建立在科 有明确的组织保证措施 ,并事先做好有关危机状态 下的法律法规建设。除了制定预案外 , 还要通过教 学 、准确 、全面、适时的社会信息基础之上,都要 育、培训或演练,培养、提高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 求社会决策系统的支持 。三是政府危机管理需要法 群众 的应变能力 ,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使 律系统支持。我国虽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 危机预案 ��
中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自我定位和职能设置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
合理的自我定位和职能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解除公共危机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社会影响。
所以,构建全面且高效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各项职责和作用,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做好这一工作,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危机管理常态机制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以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危机事件爆发频繁,且通过发达的网络系统迅速传播,不仅造成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建设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极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危机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预防和减少公共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把危机事件造成的各项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公共危机处理能力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构建全面、高效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也指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为了减少、消除危机的各种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事件直接或间接地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容来看,它包含五方面内容:①核心价值观是公众利益至上;②基本行为指信息沟通活动和利益损失控制和恢复行动;③管理流程包括危机前管理、危机中控制与解决、危机后总结与改革;④基本活动有危机决策、媒体沟通、网络建构、法案完善;⑤危机应对态度涵盖回避、适应、强制、妥协、合作。
在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其“核心价值观”、“基本行为”、“基本活动”和“危机应对态度”应贯穿整个“管理流程”。
浅谈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与管理
事 件 发 生 一 小 时 后 , 央 视 等 媒 体 就 开 播 了 关 于 地 震 的 公 共 危 机 概 述 公 共 危机 是 指社 会运 行 过程 中 ,由于 自然 灾害 、社 会 运行 直 播 节 目 , 同 时 我 国 中央 、地 方 , 包 括 港 澳 台 媒 体 派 出 了 机 制 失灵 而 突然 引 发的 ,严 重威 胁 社 会 系统 的基 本 结构 、价值 数 百 名 记 者 ,冒 着 生 命 危 险 奔 波 在 灾 区 第 一 线 , 以信 息 的 1 l 规 范和 共 同 利益 ,在极 短 的 时间 内必 须 做 出果 断决 策 的破 坏 性 高 度 透 明 , 充 分 解 答 公 众 最 关 心 的 问 题 。 国 务 院 和 四 J 省
6 。可 以说 ,公共 危 机 已成 为现 代 政府 行 政 管理 面临 的 常 态环 署 工 作 之 后 ,于5 1 日随 后 赶往 灾区 ,不 顾 余 震 ,看望 受灾 % 月 6 境 ,能否 迅速 、有 力 、有效 地 在危 难 中寻 找 契机 、谋 求 更 大 的 群 众 ,指 导抗 震 救灾 工 作 。 发展 已成 为检验 政府 应对 危机能 力和 执政 能力 的试金 石。 2利用 媒体 公 开透 明宣 传 .
我 国政 府对 公共 突 发事 件应 对 与管 理 能力 的提 高 与成 熟 , 最后 结合 实 际 阐述 了我 国政府 公 共危 机 管 理存 在 的 问题及 解 决 的对 策建 议 关键 词 :公 共危 机 ;管 理
摘要:近年来,公基危机事件在我国 频发生,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政府应对、治理汶川 地震及三鹿奶粉 的公共突发事件,凸显了 I
W W W . l gz m z zs. om c
浅 谈我 国政 府 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 与管理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摘要〕危机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但危机有其规律性,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的策略,建立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善后评估机制,变危机为机遇。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同各种危机斗争中成长的历史。
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并且把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这次“非典”,让人们意识到建立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是如何的重要。
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控制与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危机处理的能力,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有序地管理起来,使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无疑是政府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处理危机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的职责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水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核泄漏、火灾、质量事故。
其二是由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该类危机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诸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
[1 ] (7) 无论哪种危机的爆发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由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危机常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对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心理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社会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人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
而现代社会中,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一个国家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危机挑战。
因此如何面对这些危机,能否迅速地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政府的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秩序,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也就必然要承担危机管理的职责。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
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公共危机是指突发的严重事件或事件组合,对一个群体或整个社会造成重大威胁或损害。
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管理者需要积极应对,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危机的影响,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公共危机管理中涉及的决策过程,探讨其中的挑战和策略。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过程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危机识别和评估:第一步是对危机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和评估。
管理者需要迅速了解事件的性质、规模和潜在影响,以便制定有效的对策。
2.信息收集和分析:在危机发生时,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至关重要。
管理者需要收集来自多个渠道的信息,包括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以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
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析,确定危机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3.决策制定:在评估完危机状况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管理者需要制定应对危机的决策方案。
这个过程具有复杂性和风险,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时间压力时,需要科学决策和果断行动。
4.危机应对和执行:制定了决策方案后,就需要迅速实施,采取行动来应对危机。
这包括组织资源、协调各方合作等方面,同时密切关注危机进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5.危机评估和总结:危机处理的最后一步是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
分析危机处理的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经验教训。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挑战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在危机发生初期,信息通常不完整、不准确,这给决策带来了困难。
管理者需要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并随时调整。
•时间紧迫性:危机处理时通常需要迅速应对,时间紧迫。
这要求管理者迅速做出决策,不能拖延。
•公众舆论和压力:在公共危机中,公众的情绪和舆论是重要因素。
管理者需要谨慎处理,避免引起公众不满或恐慌。
•多利益相关方调和:在危机管理中,往往存在多个利益相关方,各方利益有可能发生冲突。
管理者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协调共同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论文(期末)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班级:2009级行政管理2班姓名:邹阿强学号:20090704310060题目: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决策——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分析视角授课老师:江红义完成时间:2012年5月29日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决策①——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分析视角邹阿强(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摘要:本文首先分别从危机决策的概念、特点以及阶段等方面介绍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目的是做到对危机决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再以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为分析视角,指出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所面临的困境,并试着对此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设性意见,结语部分阐述了一个核心的观点,即我国公共危机事件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公共治理结构的改善以及政府体制的改革。
关键字: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危机决策三鹿奶粉事件公共治理结构Abstract: Firstly, from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crisis decision-making stage are introduced in the aspects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decision, is designed to do for crisis decision-making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and in 2008the"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perspective, pointing out that the curr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our government's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decisions facing dilemma, and try to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opinions, the epilogue describes a core viewpoint, namely our country public crisis events underlying the solution depends on public governance and reform of government system.Keywords: Government;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crisis decision-making; Crisis decision-making; Sanlu milk powder incident; Public governance structure①本文中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公共危机管理决策以及危机决策是同一概念,并且本文中的危机决策导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突出,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等等问题将在相当的时期内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因此,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关系到党和政府自身的形象,甚至会影响到党和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治理结构存在不合法以及不合理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政府治理结构的改善是有效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根本路径,也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根本。
因此,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给我国的政府敲了警钟,即努力提高危机管理决策水平,完善社会治理结构。
一、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危机决策的概念、特点以及阶段等,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对下文分析我国政府危机决策机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危机决策概念的界定1.国内外学者对于危机概念的理解肖鹏军等指出,公共危机决策是指要求组织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预料之外的某种紧急情况下,为了不错失良机,而打破陈规,省去决策中的某些“繁文缛节”,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应急决策。
①张成福等认为,危机状态下的决策,即危机决策,是指决策者在有限的时间、资源等约束条件下,确定应对危机的具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②胡宁生认为,(危机)指挥决策系统是在危机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权威组织体。
它承担着保证国家安全、制定危机防范、危机状态控制的目标、原则和选择危机对抗行动、对抗方案等重大只能。
③澳大利亚著名危机管理学家罗伯特·希斯指出,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它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下激发反映者作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具力度的决定。
管理能力就是在及时决策和民主参与之间寻求平衡,以及在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和全体员工齐心协①肖鹏军主编.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64页②张成福、唐钧、谢一凡.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299页③转引自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力向统一的核心目标冲刺之间寻求平衡。
这种平衡最明显的基本方法是缩减与准备阶段(危机事前阶段)让员工及各组织、团体参与到计划中来。
通过对危机反应、恢复计划的有效参与,在危机反应与恢复过程中就能实现协作,各团体也就能接受指挥。
这一分析阐明了危机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一个分散无序、嘈杂混乱的环境中作出及时适宜的决策。
①2.本文的理解以上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过程的角度来理解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强调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紧迫性、高风险性以及有限理性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又称为危机决策,它是指危机决策主体在多种约束条件下——时间有限、信息不对称以及缺乏技术支持等而做出的有限理性结果,是危机管理的先导。
(二)危机决策的特点②我们知道,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决策,所谓程序性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可以依据一定的案例、经验、步骤等作出决策,而非程序性决策则是指决策主体很难根据先前的案例、方式作出的决策。
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决策,对于危机决策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其与程序性决策的对比中得来。
具体如下:1.内外环境不同,危机决策的内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知道,组织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物质配备等方面,外部环境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方面。
与程序性决策的内外环境相比,危机决策的内外部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表现在(1)状态的不确定性;(2)影响的不确定性;(3)反应的不确定性③以及决策者产生的决策压力等。
2.危机决策的限制性因素不同(1)时间有限。
危机决策往往追求时效性,因此,危机决策要求决策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否则可能会导致危机的恶化。
(2)信息传播途径难于疏通。
危机状态下,由于各种“流言”满天飞,因此,往往造成信息传播渠道的堵塞,影响决策者决策的准确性。
(3)缺乏必要的人才、技术支持。
人才、技术支持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尤其是在危机状态下,高素质、高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的危机管理人才是非常缺乏的,并且相关的决策支持系统也不完善。
3.决策过程以及决策结果不同①【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259页②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肖鹏军主编.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64-166页,169-172页③转引自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信息有限以及人才缺乏等,为了有效的应对危机,决策主体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因此,危机决策往往在不破坏决策的基本过程下,省去程序性决策所遵循的原则——民主协商、民意调查和投票等而把决策权集中于决策主体手中。
决策的结果可以从效率、效益、可获得性、公众知晓程度、服务范围、可预测性、民主控制、公平性等①。
危机决策由于具有紧迫性、有限理性等,决策者作出危机决策往往依靠经验、智慧等,而这受决策者主观影响较大,往往不具有客观性,因此,危机决策的结果是很难预料的,甚至可能会与决策预期的结果的方向相反。
(三)危机决策的阶段危机决策虽然是一种非程序性决策,但是具有决策的一般性过程,如确定问题与目标、拟定方案、执行方案、监控方案实施等。
根据罗伯特·希斯的观点,危机决策可以分为危机事前决策以及危机事中决策,其中,笔者认为,危机事前决策实质上就是指程序性决策。
1.危机事前决策罗伯特·希斯把危机事前决策分为八个大的方面②:(1)确认决策面临的问题;(2)确认决策标准和“事实”;(3)决定评估标准、方式、权重;(4)发展备选方案;(5)分析备选方案;(6)选择一个备选方案;(7)执行备选方案;(8)评估决策程序以及决策结果的影响。
2.危机事中决策笔者认为,危机事中决策实质上就是危机决策,在罗伯特·希斯看来,所谓危机事中决策是指在真实的决策环境中,理性非常有限,纷繁复杂的方案、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头绪杂乱的决策往往交织在一起,组织文化会扭曲决策者的看法,以至于决策盲点;在现实情境中,决策更可能是跳跃式理性思维的集合,决策者更倾向于构建简单模式而不是复杂模式;很多情况下,决策者会制定“满意的”或是“次优”的决策。
③二、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政府危机决策所面临的难题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影响巨大,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形象,如若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
因此,通过分析“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出我国政府危机决策所存在的问题,提醒决策者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改善治理结构是由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前面提到,危机决策属于非程序性决策的范畴,其本身具有一般决策所不具有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危机决策还是包括以下八个要素的,即(1)决策主体或决策者;(2)决策目标;(3)决策备选方案;(4)环境变量;(5)决策后①参见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70-171页②参见【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259-275页③参见【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年,259-275页,果;(6)决策组织机构;(7)决策工具;(8)决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