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流程与管理规定
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规定
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规定1. 总则1.1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合理组织生产劳动和有效运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一定的产品(工作)所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是正确编制生产、技术、财务、劳资等方面的计划及按劳分配的依据。
1.2劳动定额必须贯彻劳动经济政策和上级有关定额工作指示,应结合实际,运用科学方法,制订和修改劳动定额,保持劳动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性。
1.3劳动定额属经济法规,必须维护其严肃性。
凡公司批准实施的现行“法定工时定额”,各分厂、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任何部门、个人不得任意修改。
2. 管理2.1 在公司内劳动定额工作实行一级管理,以工时定额为主,产量定额为辅。
2.2工艺部门负责公司的各类产品劳动定额的制订、修改工作,参与对工时定额执行情况的分析、考核工作。
2.3 工具制造部门工时定额由劳资部门依据工艺文件制订、贯彻、修改。
2.4 工程部门、专机制造部门、产品开发部门下属车间工时定额由兼职定额员负责制订。
2.5 劳资部门负责对生产工时完成情况的检查、统计分析和考核等工作,有关资讯及时与工艺部门沟通。
3 工时定额的制订3.1 工时定额(产量定额)的标准:定额水平必须保持先进合理,即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操作实践,多数人能达到,少数人可以超过或接近水平。
3.2 制订工时定额必须以产品图纸、工艺文件为依据,根据不同工种、不同操作条件,逐道工序制订定额。
3.3 制订工时定额的方法:以技术计算、技术测定为主,以类推比较、经验估算、模特排时等方法为辅。
3.3.1 各工艺部门(驻分厂工艺组)在生产技术准备阶段的小批试生产前,应编制并提出“试行工时定额”。
3.3.2 各工艺组在“试行工时定额”通过工艺验证和生产确认后,应将其整理并提交工艺部门定额管理员和主管领导审批后成为“正式工时定额”。
3.3.3 “正式工时定额”报审时,各工艺组应同时提交试行定额的计算、估算资料和测定、验证资料。
3.4 凡是有条件执行多机管理的工种,应制订多机单件定额。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4篇)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4篇)劳动定额管理制度(通用4篇)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篇1一、公共事务人员劳动定额1、15万平方米以下住户服务中心配设管理员3人。
2、15万平方米以下不高楼宇巡查组,只设住户服务中心;15万平方米以上设置楼宇组。
巡楼组管理员每增加5万平方米,增设1人。
住户服务中心管理员每增加10万平方米,增设1人。
3、干部配置:15万平方米以下设置主管1人,不设班(组)长;15万平方米以上,设置主管1人(可由管理处副经理兼),住户服务中心班长1人,巡楼班(组)长1人。
二、保安人员劳动定额1固定岗保安员每人当值时可监护面积为3000—3500平方米。
2全封闭小区每入口需设置3个(三班倒)。
(省钱的法子就是,尽量减少入口)3巡逻保安员每组(两人一组)可监护面积为5万平方米左右。
4封闭停车场每出入口处应设置3人。
530万平方米以下保安干部的配置为主管1人、班长3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篇2是指企业职工在定额工作方面的行为准则和活动规范。
其内容包括:1、说明劳动定额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2、规定企业内定额工作的机构设置与各级定额人员的职责范围与分工;3、明确制定定额的依据和方法,并指出定额管理的发展方向;4、明确定额修订期限,方法和定额水平的调整幅度;5、明确不定期修改定额的依据、方法和步骤;6、规定定额统计工作的方式、口径及报表制度;7、规定各种定额的审批权限和工作程序;8、明确定额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公司重组的有效方法就是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可以借助下列这些问题,来考虑流程问题:你处于流程的哪一环节上?该环节的目标是什么?你所处环节是如何创造客户价值的'?你个人在创造客户价值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你的同事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流程中你的上家和下家是从事什么业务的?公司依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估你所在环节的业绩?你是如何知道自己工作是否顺利完成的?你正采取何种措施改善您所在的环节?认识并着手优化公司经营流程,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劳动定额管理程序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旨在确保生产活动的高效运行,并为组织提供准确可靠的劳动力需求预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劳动定额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和流程,并探讨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方面的重要性。
一、制定劳动定额制定劳动定额是劳动定额管理程序中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对特定的生产任务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完成该任务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和工时。
通过考虑工作的性质、难度、技能要求等因素,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劳动定额。
二、沟通和培训在确定劳动定额后,沟通和培训是确保员工理解和适应新定额的关键。
管理人员应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定额的目的和实施细节,并就任何疑问或顾虑提供解答。
此外,员工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以适应新的标准。
三、监测与调整监测与调整是劳动定额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比较实际工时与预定劳动定额之间的差异。
如果发现差异较大,则可能需要调整劳动定额,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激励和认可为了鼓励员工积极配合劳动定额管理程序,管理人员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激励和认可。
例如,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奖励那些在劳动定额要求下表现出色的员工。
这将提高员工的动力和士气,促进整体团队的努力。
五、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劳动定额管理程序的核心原则之一。
管理人员应组织定期会议,就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办法。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劳动定额管理程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六、总结劳动定额管理程序是确保生产活动高效运行的重要管理工作。
通过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培训,监测与调整,激励和认可,并持续改进,组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员工满意度,并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不仅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生产目标,还能为员工提供公平和合理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共赢的局面。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文件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文件一、目的为了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组织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部门和岗位的劳动定额管理。
三、职责分工1、生产部门负责提供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相关信息。
协助劳动定额管理部门进行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2、劳动定额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劳动定额标准。
对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收集、分析劳动定额相关数据,提出改进建议。
3、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劳动定额标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负责员工的薪酬核算,确保劳动定额与薪酬挂钩。
4、财务部门提供成本核算相关数据,为劳动定额的制定和修订提供参考。
四、劳动定额的制定1、收集信息劳动定额管理部门应收集以下信息:产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
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情况。
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
2、确定计算方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劳动定额计算方法,如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技术测定法等。
3、制定定额标准按照选定的计算方法,制定出初步的劳动定额标准。
定额标准应包括工作时间、产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4、审核与批准制定好的劳动定额标准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公司领导批准。
五、劳动定额的修订1、定期修订劳动定额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劳动定额标准进行审查和修订,一般每年至少修订一次。
2、不定期修订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劳动定额进行修订:生产工艺、流程或设备发生重大变化。
产品设计发生变更。
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
3、修订流程由生产部门提出修订申请,说明修订原因和建议。
劳动定额管理部门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修订方案。
修订方案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六、劳动定额的执行1、下达定额指标劳动定额管理部门将批准后的劳动定额指标下达给生产部门和岗位。
2、培训与指导生产部门应对员工进行劳动定额的培训,使员工了解定额的要求和标准,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挖掘企业潜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它是组织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手段,是进行计划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和经济核算的基础,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衡量员工贡献大小的尺度,是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重要条件。
做好劳动定额管理对于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劳动定额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群众性较强的工作.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原则,正确认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正确处理责、权关系。
二、劳动定额的定义与范围1、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应该消耗的劳动量标准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完成工作量的标准.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1.1、工时定额也可称“时间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如对车工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等。
1。
2、产量定额也可称“工作定额”,是在单位时间内规定的应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应完成的工作量。
如对车工规定一小时应加工的零件数量、对装配工规定一个工作日应装配的部件或产品的数量等.1。
3、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工时定额越低,产量定额就越高;反之,工时定额越高,产量定额就越低.一般情况下,机械制造业主要采用“工时定额”形式制定劳动定额。
三、劳动定额的构成制定劳动定额要对从原料投入到合格产品入库的全过程进行工序分析,确定每道工序的时间消耗。
具体而言,劳动定额的时间由如下几方面构成:1、作业时间。
是直接打到工艺目的所需要的时间。
按期作用又可分为基本事件和辅助事件两部分。
前者是直接达到工艺目的所需要的时间:后者是不直接完成工艺目的的而是为保证工艺目的的实现所消耗的必要时间.2、附加时间(宽放时间)。
指工人除正常作业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
学校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劳动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师生权益,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劳动定额的定义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完成一定质量、数量、品种、规格的劳动任务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三、劳动定额管理的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 按劳分配原则;3. 动态管理原则;4. 科学合理原则。
四、劳动定额管理的职责1. 学校劳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劳动定额管理制度;2.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3. 教职工负责执行劳动定额,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五、劳动定额的制定1. 劳动定额的制定应遵循国家有关劳动定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 劳动定额的制定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劳动任务的质量、数量、品种、规格等因素;3. 劳动定额的制定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确保科学合理。
六、劳动定额的执行1. 教职工应按照劳动定额的要求,完成各项劳动任务;2. 教职工在执行劳动定额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经批准后可调整劳动定额;3. 学校应定期对劳动定额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定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劳动定额的考核1. 学校应建立劳动定额考核制度,对教职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考核;2. 考核内容包括劳动任务完成情况、质量、效率、出勤等方面;3. 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评优、晋升、工资调整等的重要依据。
八、劳动定额的调整1. 劳动定额的调整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劳动任务的变化,定期进行;2. 调整劳动定额时,应充分考虑教职工的意见,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和公正性;3. 劳动定额的调整应经过学校劳动管理部门的审批。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学校劳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3. 本制度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过实施学校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学校劳动效率,保障师生权益,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劳动定额 管理制度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一、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劳动定额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概念:标准工时和标准人工。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的理想工时,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工艺要求确定的标准。
标准人工是指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的标准工人数量,也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工艺要求确定的标准。
劳动定额是根据科学实验和实践经验确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依据,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评估劳动生产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劳动定额的编制步骤1.确定劳动定额的依据劳动定额的编制需要有明确的依据,通常包括工作任务的性质、要求和工作量,以及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生产条件和工艺要求等。
这些信息都是劳动定额的基础,必须全面而准确地收集和分析。
2.实地调研和测算劳动定额的编制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算,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这包括对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分解,对工人操作过程的观察和测算,对工艺要求和生产条件的调查和检验等。
只有通过充分的调研和测算,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
3.编制劳动定额和进行审查在获得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编制劳动定额,并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审查。
内部审查主要是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劳动定额的编制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外部审查主要是由相关机构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定额的适用性和公正性进行评价,切实保障工人的权益和利益。
4.定期检查和修订劳动定额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制度,需要定期检查和修订。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劳动定额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
只有保持劳动定额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三、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领导责任制度、管理流程和操作规程等。
领导责任制度是指企业领导对劳动定额的编制和执行负有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必须严格把关和督促执行;管理流程是指劳动定额的编制和审查须符合相关程序和标准,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操作规程是指工人必须按照劳动定额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计划生产和满足质量要求。
劳动定额工资管理细则
劳动定额工资管理细则一、背景介绍劳动定额工资是一种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来确定工资水平的管理制度。
劳动定额工资管理旨在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平公正的工资分配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劳动定额工资管理的细则。
二、设定劳动定额1. 确定工作指标:通过对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详细分析,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指标,包括工作量、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
2. 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作指标,结合过往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劳动定额,确保合理的工时分配和工作质量要求。
3. 定期评估更新:定期评估劳动定额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针对岗位的变动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确保劳动定额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三、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1. 绩效考核标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劳动定额,确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包括工作完成度、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
2. 绩效考核周期:设立适当的绩效考核周期,例如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绩效评估,以便及时有效地激励和奖励员工。
3. 奖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员工,根据其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奖励,如加薪、奖金和晋升等。
激励措施应该与员工的付出相匹配,让员工感受到公正和公平。
4. 惩罚机制:对于绩效不达标的员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罚款、扣除绩效奖金或岗位调整等,以提醒和警示其他员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
四、工资分配方式1. 根据劳动定额确定基本工资: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按照预设的劳动定额计算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应当与努力工作的表现成正比,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附加工资的确定:除了基本工资外,附加工资可以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进行额外奖励,包括项目奖金、绩效考核奖金和其他激励性质的奖励。
3. 涨薪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调整劳动定额来实现工资的涨薪。
涨薪应该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确保公平公正。
五、员工权益保障1. 公平公正原则:在设定劳动定额和工资分配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员工的努力和付出得到适当的回报。
公司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员工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劳动定额管理应遵循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劳动定额的制定第四条公司劳动定额的制定,应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结合公司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生产任务、生产周期、产品结构、工艺流程等生产要素;(二)设备、工具、原材料等生产条件;(三)员工技能、工作经验、劳动强度等人员因素;(四)市场行情、行业水平、竞争对手等外部因素。
第五条劳动定额的制定程序:1. 各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生产任务等提出劳动定额需求;2. 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劳动定额进行初步测算;3. 公司领导层审批;4. 人力资源部制定劳动定额标准,并报公司领导层备案。
第三章劳动定额的实施与调整第六条劳动定额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合理,确保员工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相同的劳动报酬;(二)科学合理,确保劳动定额符合生产实际;(三)动态调整,根据生产条件、员工技能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劳动定额。
第七条劳动定额的调整程序:1. 各部门根据生产任务、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提出劳动定额调整需求;2. 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劳动定额进行调整;3. 公司领导层审批;4. 人力资源部制定调整后的劳动定额标准,并报公司领导层备案。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八条对超额完成劳动定额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
第九条对未完成劳动定额的员工,根据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原有劳动定额管理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二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领导层另行规定。
劳动定额管理方案
劳动定额管理方案劳动定额管理方案一、方案目标及背景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用来衡量和核算劳动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员工积极性的重要管理工具。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实现工作量和绩效的量化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方案内容1. 确定劳动定额的依据:劳动定额应以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和员工能力为基础,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工作量和标准工时。
2. 定期更新劳动定额:根据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改进,需要定期对劳动定额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其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
3. 设立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是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劳动定额确定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
4. 建立绩效考核奖励制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5. 建立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的联动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激励相结合,制定相应的薪酬政策,实现绩效和薪酬的有效对应,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6.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劳动定额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公平公正性。
三、方案实施步骤1. 召开培训会议:对企业员工进行劳动定额管理方案的培训,讲解和说明劳动定额管理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员工的认识和理解。
2. 制定劳动定额标准:通过对工作任务和工作条件的分析,确定劳动定额的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和标准工时。
3.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劳动定额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明确员工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表现标准。
4. 进行绩效考核:按照定期的考核周期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员工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实施绩效考核奖励制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6. 监督和改进:建立监督机制,对劳动定额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评估和改进劳动定额管理方案。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沪中船劳字[2001]532号)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定额管理,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在组织生产、配置劳动力、合理分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产品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劳动定额管理的目的是推进和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中活劳动的消耗,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条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劳动定额的水平必须体现本企业的先进合理性。
第四条公司的劳动定额基本上以工时定额形式反映,主要有计划工时定额(以下简称计划定额)和现行工时定额(以下简称现行定额)两类。
1、计划定额是公司预定实行或可能达到的劳动定额,也称比值工时。
它是公司编制生产计划、成本计划、进行经济核算和考核各生产单位实绩的重要依据。
2、现行定额是指工人在生产中使用的工时定额,即派工单工时定额,通常是以一定范围内的工序为单位制定的。
主要用于编制班组生产计划、考核班组工人实绩等。
3、单位产品现行定额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该产品的计划定额。
第五条公司劳动定额归口管理单位是劳动工资处。
劳动定额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各级领导务必重视,认真对待,并在体制和人员方面保证和支持劳动定额在业务上的相对独立性。
二、计划定额第六条计划定额的制定和管理1、计划定额应根据产品的类型、技术规范、建造工艺、原材料和公司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工人技术水平等因素,并结合目标人工成本等相关资料制定。
2、根据不同的产品,计划定额由下列单位负责制定:①开发设计单位负责首制船舶产品、专用工装、船舶改装(含改装中的修理)及属该部技术归口的非标产品的计划定额及各单位的比值和项目分配(包括外包、外协、加帐、图纸修改等);②综合技术部负责技措技改自制项目计划定额以及科协项目的计划定额;③钢结构单位负责由公司承接的钢结构工程的计划定额及各单位的比值和项目分配;④机动单位负责设备大修理计划定额;⑤各单位自接产品(有公司统一产品工程编号)由各单位自行制定计划定额报劳资处备案;⑥劳资处负责重复船舶等产品的计划定额。
劳动定额管理规定
劳动定额管理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劳动定额的管理模式、职责分工、修订方法、组织实施以及劳动定额的统计、分析、应用等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实行劳动定额的个人、班组或单位的管理。
2、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现在化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编制生产、成本、劳动计划和实行按劳分配的依据,是开展经济核算、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3、劳动定额的管理模式、职责分工3.1劳动定额管理实行分级管理。
公司设专(兼)职定额员,生产班组设兼职定额员,一般有班组长和考勤员兼任。
3.2.1拟订和贯彻执行劳动定额管理规定、劳动定额工作计划,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2.2负责定额人员业务学习的组织、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以及讨论研究解决业务上存在的疑难问题。
3.2.3掌握和平衡劳动定额水平,负责组织公司劳动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并贯彻执行。
3.2.4负责劳动定额资料的汇总、统计、分析、整理、积累和上报。
3.2.5汇总、编制产品定额,并提供有关部门使用。
3.3公司劳动定额管理内容3.3.1贯彻执行工厂下达的劳动定额标准及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3.3.2负责公司劳动定额水平的平衡,并对现行定额(或定额标准)提出修改和完善方面的意见。
3.3.3负责公司劳动定额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积累和报表3.3.4 开展写实测时活动。
3.3.5推广先进经验,帮助工人提高现行定额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3.3.6结合实际拟订公司的劳动定额管理细则。
3.4班组劳动定额管理内容3.4.1协助工人记好原始记录,搞好劳动定额的宣传、组织、实施、考核工作,表扬超定额完成任务的班组和个人。
3.4.2收集反映工人对劳动定额工作的意见及改进建议。
4、劳动定额水平和劳动定额制定方法4.1劳动定额水平要平均先进。
平均先进的定额水平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多数工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水平。
劳动定额管理
劳动定额管理
劳动定额管理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管理模式,是在把原材料、机械、人员等等所需要的活动组合起来,按照所设定的标准和程序来实施的一种管理形式。
它能够有效的控制生产的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一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定额管理具有计划性,即根据计划来安排生产活动。
每一项产品及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机械投入等,都有其计划规定的数量,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按照这些计划进行操作,以确保可靠的运行。
定额管理同时也具有检查性,对年月定额的任务,要定期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检查,以便于及时识别出问题和及时处理。
定额管理的实施要从准备、编制、实施三个步骤入手:
1.准备工作:分析市场、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情况,根据安排来确定采购购置原材料、机械设备、运输安排等活动;
2.编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各项定额,包括定额所需原材料、机械材料、运输材料等,以及进行编制各项定额;
3.实施:经过编制后,就开始实施定额管理,包括按时完成定额内容、按质完成定额要求、及时纠正定额中的错误、及时调整定额计划等。
定额管理还涉及到定额的升级和分割,它能够更好的结合生产活动,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更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有助于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
尽管定额管理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其中最主要的
问题就是太过繁琐,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完成。
此外,定额管理由于是以机械性的方式安排,容易忽略活动的多样性,这可能会导致管理的僵化,使得动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实施定额管理时,应当加强人员管理,结合实际情况编写定额,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忠实、真实、准确、合理,使定额管理更加顺畅、高效。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大全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大全一、总则为了规范劳动定额管理,提高劳动定额编制质量,制定本劳动定额管理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的劳动定额编制单位,包括生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服务企业等。
二、劳动定额编制流程1. 调研与分析(1)确定编制劳动定额的业务范围和对象。
(2)收集业务范围内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调研和分析。
2. 划分工作任务(1)根据调研与分析结果,对工作任务进行逐一划分,确定编制劳动定额的工作范围。
(2)确定工作任务的时间与人力资源预算。
3. 确定编制标准(1)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编制劳动定额的标准和方法。
(2)确定编制劳动定额所需的文档和资料。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进行加工和筛选,得出可信的数据结果。
(2)利用数据结果进行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与利用。
5. 劳动定额编制(1)根据以上步骤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劳动定额的编制工作,制定出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劳动定额标准。
(2)编制劳动定额时,要严格按照编制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6. 审核与确认(1)编制完成后,进行内部审核与确认,确保编制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2)编制结果通过审核确认后,可进行最终的出版与使用。
7. 评估与反馈(1)对编制结果进行评估,了解使用情况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与改进。
(2)接受用户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修正和更新。
三、劳动定额编制的要求与原则1. 精确性原则:编制劳动定额必须要以数据为支持,确保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适用性原则:编制劳动定额要考虑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切实适用于各类工作任务。
3. 统一性原则:编制劳动定额要保持统一性,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4. 可操作性原则:编制劳动定额要考虑使用者的实际操作情况,保证使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四、劳动定额管理的规范与制度1. 编制机构的设立(1)组建专门的劳动定额编制机构,负责劳动定额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劳动定额管理办法
劳动定额管理办法劳动定额管理办法一、引言劳动定额管理办法是指企业或者组织按照一定的规定对劳动者的劳动进行定量化管理的一种制度。
通过劳动定额管理,可以准确衡量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进而对劳动者的工资、奖惩、晋升等进行评价和处理。
本文档将介绍劳动定额管理办法的内容及其实施步骤。
二、劳动定额的确定2.1 劳动定额的依据劳动定额的确定应以科学的方法为依据,符合劳动过程的实际,保证工资的公平合理。
具体依据如下:- 劳动过程的技术标准- 劳动力的工作能力- 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2.2 劳动定额的计算方法劳动定额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根据劳动过程的标准时间和标准产量进行计算。
2. 参照类似任务的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估算。
3. 借鉴相似工作过程的定额数据进行计算。
4.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修正。
三、劳动定额的管理3.1 劳动定额的设定与发布劳动定额应由企业或者组织的相关部门进行设定,并及时发布给劳动者。
劳动定额的设定应当充分考虑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劳动者的能力,公正合理地评价和衡量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3.2 劳动定额的执行与监督企业或者组织应建立相关的执行与监督机制,确保劳动定额的有效执行。
具体措施包括:- 工作任务的明确分配与沟通。
- 工作过程的监督与记录。
- 进行定期的工作量统计与分析。
3.3 劳动定额的调整与优化企业或者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定额进行调整与优化。
调整和优化的依据可以包括:- 工作环境的变化。
- 工作流程的改进。
- 技术设备的更新。
四、劳动定额的评价与奖惩4.1 劳动定额的评价标准劳动定额的评价标准包括工作量和工作效率两个方面。
工作量评价通常以产量为主,工作效率评价则综合考虑生产质量、工作速度、劳动投入等因素进行评估。
4.2 劳动定额的奖励措施对于完成劳动定额的劳动者,应赋予适当的奖励,包括:- 工资提升。
- 绩效奖金。
- 荣誉称号。
4.3 劳动定额的惩罚措施对于未能完成劳动定额的劳动者,应赋予适当的惩罚,包括:- 工资扣减。
劳动定额管理规定办法
劳动定额管理规定办法一、概述劳动定额即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工会协议规定,为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所需的标准化工作负担,是衡量岗位劳动强度和效益的基本指标之一。
劳动定额的制定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落实企业依法依规管理、推进生产力提高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制定本规定,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二、制定与调整2.1 劳动定额的制定企业应参照国家有关劳动标准和定额制定方法制定劳动定额,并报所属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代会审查和讨论后审批。
定额中涉及的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应经专家评审。
2.2 劳动定额的调整企业在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改进后,应经过审查评估,按照程序制定新的劳动定额。
对于涉及到工作岗位的调整,应报所属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代会审查和讨论后审批。
2.3 劳动定额的保密企业应对制定的劳动定额进行保密,不得向外界披露,避免影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三、监督管理3.1 审查监督企业应定期对已制定的劳动定额进行审查和监督,对于发现的劳动定额不合理、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代会,加强整改和监督。
3.2 检查考核企业在劳动者绩效考核中应按照实际完成工作的标准和劳动定额进行评定,对于不符合劳动定额且不能解释或者证明的情况,应当进行追究责任。
3.3 保障劳动者权益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工资、休息时间、劳动保护等基本权益,不能将劳动定额作为削减或者压缩劳动者工资和福利待遇的手段。
3.4 机构建设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管理机构和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审查评定程序,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四、处罚处理对于违反本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情节严重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附则本规定解释权归所属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代会所有。
以上就是劳动定额管理规定办法的内容,希望对企业和劳动者都能够有所启发。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
劳动定额管理程序一、建立劳动定额管理体系1、确定管理目标和原则在建立劳动定额管理程序之前,首先要确定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管理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成本、保证工作质量等方面;而管理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透明性、灵活性等方面。
2、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根据管理目标和原则,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劳动定额的编制、审核、修订、发放和执行等方面的内容和流程,确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3、建立管理机构和人员成立劳动定额管理委员会或办公室,设立管理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劳动定额编制流程1、调查分析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通过对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调查分析,了解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为劳动定额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2、确定劳动定额标准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项工作的劳动定额标准,包括时间定额、人力定额等。
3、审核和修订劳动定额编制完劳动定额后,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劳动定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和实际情况。
三、劳动定额管理控制流程1、发放和执行劳动定额将审核通过的劳动定额发放到相关的部门和岗位,确保执行的对象和范围。
2、监督执行情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和评估,对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修订和完善劳动定额根据执行情况和工作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和完善劳动定额,确保其与实际工作相适应。
四、劳动定额管理程序的优化与改进1、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管理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的重任。
3、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对劳动定额的快速、准确、方便的管理和控制。
总之,劳动定额管理程序是对劳动定额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实现对劳动定额的科学编制、审核、发放和执行的管理和控制,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一、概述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劳动者权益,制定并执行的一套管理制度。
劳动定额是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量和完成时间进行测算和规定的指标。
劳动定额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员工绩效、保障劳动者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内容1.劳动定额的制定:企业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工作要求,为每个岗位制定相应的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可以根据工作性质、技术难度、工作量等因素进行测算和制定,确保符合实际情况,并能够指导员工工作。
2.劳动定额的执行: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员工在工作中应按照劳动定额的要求和标准来完成工作任务。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员工遵守劳动定额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3.劳动定额的调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原定的劳动定额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此时,企业应及时对劳动定额进行调整,以适应实际的生产需要,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4.劳动定额的考核: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应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中,作为评定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
优秀表现的员工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不符合劳动定额要求的员工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5.劳动定额的奖惩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劳动定额的奖惩机制,对于能够超额完成劳动定额的员工应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能;而对于无法完成劳动定额的员工应进行相应的处罚,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和自律性。
6.劳动定额的监督和检查:企业应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劳动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员工能够严格遵守劳动定额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三、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的意义1.提高工作效率: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可以对员工的工作任务量和完成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定,确保员工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减少生产成本:通过对劳动定额的规范管理和执行,企业可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定额流程与管理规定
编制: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XXXXXX集团有限公司201X年1月1日实施
1 目的
为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定额的政策、法规,确保公司的劳动定额管理和分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2 适用范围
本工作流程和规定适用于实行工作量化考核的劳动定额的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
3 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劳动定额统筹管理,组织劳动定额的制订及一级核算;
3.2产品转入单位负责对上工序转出产品数量(或工作量)的审核及签认工作。
4 工作流程
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流程、规定(附后)
5 相关文件
5.1 QG/XXXXXX—2018《过程控制程序》
6 记录
6.1各工种定额时间标准
6.2年度工时定额方案
6.3月度产品库存转移物料单
6.4月度工时定额汇总统计表
6.5月度间废及质量索赔工时汇总表
6.6工序测时记录
6.7工时定额实施分析反馈报告
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流程图
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流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