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老舍简介
第02课 《济南的冬天》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1)济南的冬天美美在阳光朗照的小山温暖可爱,像个小 摇篮;美在薄雪覆盖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 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像幅小水墨画。
(2)济南的冬天美,美在小雪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 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3)济南的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 水藻更绿,与碧蓝的晴空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 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4)济南的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态,它“在蓝天下很暖和 安适地睡着”,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了济 南冬天之美,又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拟人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 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第一步,找“人” 找出拟人化的重点词 睡、醒,这一句将“老城”当做人来写
第二步,想象
根据原句想象时,一位老人,在蓝天下,在阳光里睡着,多 么温暖,多么惬意。就这样睡着睡着,只等温暖的春风来把 他唤醒。这样的老城,是温暖的、舒适的。
北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
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倒是那么的 “慈善可亲,笑容可掬”。在作家老舍的 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 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 界。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 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 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 京,满族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 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 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 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 之无愧的“劳动模范”。代表作有小说 《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 生较大的影响。他还著有小说《四世同 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话 剧《茶馆》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摘要:
一、课文概述
1.作品背景
2.作者简介
3.作品主题
二、济南冬天的特点
1.温晴
2.响晴
3.宝蓝的天空中白云游动
三、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
1.喜爱
2.赞美
四、作品的艺术特点
1.形象生动的描绘
2.寓情于景
3.优美的语言
正文: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第二课的课文,这是一篇描绘我国山东省济南市冬天景色的散文。
作者是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家老舍先生。
他以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描绘,赞美了济南冬天的美好景色。
文章开篇,老舍先生便对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他写道:“济南真是个宝地,冬天有温晴,夏天有响晴。
”温晴是指冬天气温适中,阳光明媚,而响晴则是指夏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济南冬天的景色独具魅力。
老舍先生接着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天空。
他说:“宝蓝的天空中白云游动,像是一位素雅的姑娘穿着一件洁白的纱裙,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这里,作者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绘,将济南冬天的天空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老舍先生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他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是温晴的。
我真爱济南的冬天!”这里,作者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让人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总的来说,《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描绘冬天景色的美文。
老舍先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寓情于景,展现了济南冬天美丽的景色。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绿萍、绿水藻、绿柳
(衬托水的绿)
“绿”——冬水温暖多情, 富于生机。
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活”——冬水清澈通透
K12配套课件
11
明确: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 按总分的顺序,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 “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 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山的可爱、薄 雪覆盖下山的秀美和城外远山的淡雅。3段是按 照从高到低,4段是按照从里到外的写景顺序。 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 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 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K12配套课件
22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 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 晴”,更觉神韵。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中,用你热情的心去感受生活,用你的慧眼去观 察生活,愿你发现生活中的美,愿你的生活如花 一样灿烂。
温晴—— 统领全文
K12配套课件
7
自由读第一段,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
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三
北平的寒 济南的暖
北平冬天要是不刮风, 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 天是没有风声的。
组 对 比
伦敦的暗 济南的明
伦敦冬天要能看得见 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 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热带地方的日光是永
热带的热 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
6.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 着点雪。
7.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 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 水里照个影儿呢!
K12配套课件
17
1.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2.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
摘要:
一、文章背景
- 作者老舍
- 写作时间
- 所属教材
二、文章主题
- 济南冬天的特点
- 济南冬天的景色
- 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三、文章结构
- 开头:描述济南冬天的天气
- 中间: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 结尾:表达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四、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 “济南真得是宝地”
- “慈善,宽容,闲适”
- “响晴”
正文: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散文。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我国七年级语文第二课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学生
们能够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文章开头,老舍先生便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真得是宝地。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第一印象,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老舍先生详细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景色。
他用“慈善,宽容,闲适”来形容济南冬天的阳光,用“响晴”来描述济南冬天的天空。
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景色进行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美丽。
在文章的结尾,老舍先生写道:“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慈善,宽容,闲适,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这句话不仅总结了全文的主题,也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散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济南的冬天简介
济南的冬天简介《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于1931年春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是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
该文通过对济南冬天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的“冬景图”,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作品简介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明了了地点,节令。
告诉读者,它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
因此他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老舍先生还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
文章现已选入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书第16课、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书第12课,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鄂教版初二下册语文书第12课。
2创作历程写作背景济南的冬天美景欣赏(3)老舍1924年赴英国交流学习,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省城,济南也因此被他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创作的文章,一经发表即引起强烈轰动。
文章中处处流露着老舍先生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与赞美,成为先生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
此外,《济南的冬天》也跻身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散文作品,并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必学散文之一。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济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2课《济南的冬天》知识要点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二、故事背景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与济南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他曾这样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在济南这座朴实无华、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里,老舍的性格与当地淳厚的民风十分契合,耿直豪爽的济南人更与他意气相投,于是他广交朋友,这里很快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
本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三、理解词语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单单: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安适:安闲舒适。
响晴: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肌肤:肌肉皮肤。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宽敞:宽阔;宽大。
贮蓄: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
多指存到银行里,或放在仓库里。
也指积存的钱。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地毯:常由羊毛织成的一种重厚的机织或毡合织物,铺于地面。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①段):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②一⑥段):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美景。
五、问题解疑1. 作者要写济南的冬天,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第一段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在总写了对济南冬天印象之后,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写。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笔记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济南的冬天笔记
济南的冬天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老舍的简介和写作风格。
老舍是中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语言生动、描
述细腻、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他的写作风格通常简练明快,富有感染
力,能够深入人心。
2.济南冬天的特点。
济南的冬天以其温暖、湿润、美丽而闻名。
文章通过描
述济南冬天的气候、风景、人文环境等特点,展现了济南独特的魅力。
3.重点词语的解释。
例如,“贮蓄”是什么意思?“精神”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重
点词语的解释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4.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
南的热爱和赞美,呼吁人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5.文章的结构和分段。
文章分为三段,第一段介绍了济南冬天的气候和环
境,第二段描述了济南冬天的风景和人文环境,第三段总结了全文,呼吁
人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6.重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
例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这句话是本文的总领
句,点明了济南冬天的特点,为全文奠定了基础。
7.课后习题的答案及解析。
课后习题通常会针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
掌握这些答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
8.个人笔记和感悟。
在阅读课文后,可以写下自己的笔记和感悟,以便日后
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整理济南的冬天笔记。
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老舍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老舍知识点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老舍知识点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温晴(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3、文章是怎样描写山的?①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②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③城外的远山——淡雅4、文章是怎样描写水的?①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②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③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清5、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运用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生动地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
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7、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8、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先写山的色彩。
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
《济南的冬天》知识梳理
第2课济南的冬天目标梳理知识梳理【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戏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
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知识】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
隋朝年间因沿壁镌佛,石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
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很有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基础知识】(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假如、如果。
秀气:清秀小巧,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水)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重点梳理【重点01】理清思路第一部分(第1段):将自己过去住过的地方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5段):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景。
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知识清单:第2课《济南的冬天》
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
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召回国。
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二、写作背景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三、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济.南(jǐ)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发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护(kān)2.释义: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四、结构层次(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自己过去住过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和北京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和伦敦的冬天比,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和热带地方比,济南的冬天“有温晴的天气”。
得出结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部分)(2)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先写“理想境地”,再写“古老的济南”。
写“理想境地”(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又分两层:第一层:写小山对济南形成的特殊环境: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特别可爱。
《济南的冬天》赏析
《济南的冬天》赏析一年四季,每个人都爱喜爱的季节,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来分享著名作家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赏析,一起来分享下吧。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作品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
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因为他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几乎就要成为现实的关键时刻,他因无法忍受文化大革命的风气,于太平湖跳湖自杀,他的死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而诺贝尔奖章曾规定,死者不能获奖,于是中国又一次失去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宝贵机会。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
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几点: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
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老舍济南的冬天背景和简介
老舍济南的冬天背景和简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像一杯热腾腾的豆浆,喝上一口,满是温暖,心里瞬间就觉得踏实。
这位作家对济南的冬天描绘得那叫一个生动。
想想那条河,冬天的时候,水面上总是漂着薄薄的一层冰,像是给湖面盖上了轻轻的被子,感觉特别可爱。
走在河边,看到那冰块,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你会发现,冬天的济南有一种静谧的美,远离了喧嚣,给人一种特别的宁静。
说到冬天的济南,最不能不提的就是那口热腾腾的馄饨。
每到这时节,街头巷尾的馄饨摊位就热闹起来,蒸汽冒得老高,简直像是冬天里的小太阳。
吃上一碗,温暖从嘴里一直蔓延到心里,那感觉,简直比啥都强!这时候,坐在小摊边,周围的人笑嘻嘻的,仿佛都在分享这份温暖,一碗馄饨下肚,身体里顿时充满了热量,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济南的冬天不单单是冷,还有一种特有的厚重感。
那种厚重不是沉闷,而是一种历史的积淀。
街边的老房子,冬天的阳光洒在上面,墙壁上隐约可见岁月的痕迹。
你看看这老房子,似乎能听到它低声诉说的故事。
街头那些老人在晒太阳,围坐在一起,嘴里叨叨着,时不时还打个哈哈,冬日里的阳光把他们的笑声都拉得特别长,像是把寒冷都驱散了。
济南的冬天少不了那满天飞舞的燕子。
虽然它们冬天不在,但有些早起的晨练者却仿佛在追寻它们的影子。
他们在公园里挥汗如雨,脚下的冰面就像是在给他们的热情加油。
真是让人佩服!在这个冷得透心的季节里,居然还能看到这么多热爱生活的人。
冬天的济南就像个有趣的舞台,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每一个笑脸都有温度。
走进济南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冬天的风格别具一番韵味。
那些小摊贩,总是乐呵呵的,脸上挂着红扑扑的笑容。
无论卖什么,都像是冬天里的一道风景线。
尤其是那种卖糖葫芦的,摊位前围满了小朋友,手里拿着糖葫芦,咬一口,甜蜜的味道在嘴里化开,仿佛把寒冷也融化了。
你会看到,孩子们的脸上都是幸福的模样,简直让人心里暖暖的。
冬天的济南,天空总是那么蓝,偶尔几朵白云悠闲地飘过,就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彩画。
初一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
初一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一、作者介绍《济南的冬天》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他的作品语言幽默、风趣,富有表现力,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二、文章背景《济南的冬天》创作于1931年4月,是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后,回到中国并长期居住于北京时所写。
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游历英国各地,对英国的雾气和西南地区的景色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这使得他在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对这里的冬天有着非常强烈的感觉和深入的理解。
该文章标题简洁明了,直接阐明了地点和节令。
三、文章主题《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散文。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气候、山川、植被等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文章主题突出,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后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济南冬天独特的魅力。
同时,文章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以下是初一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原文:《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语文课文《济南的冬天》背景知识
语文课文《济南的冬天》背景知识语文课文《济南的冬天》背景知识《济南的冬天》老舍一反以往厚重、富有沧桑感的现实主义风格,以轻快、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块冬天里的宝地。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济南的冬天》背景知识,希望大家喜欢!1、作家作品: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主要作品还有小说《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地道的北京味儿,深受群众的喜爱。
2、文学常识: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叫比拟。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就是把物(人以外的所有事物)赋予人的各种特征,换句话就是借人抒情。
在语言现象中要注意拟人和比喻的区别。
拟人重在“拟”,它是直接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甲乙两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因此,它重在感情的抒发,引起人的共鸣。
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比喻和比拟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一般是先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然后顺着乙事物用符合乙事物特征的词语描写甲事物。
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先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接着说“抚摸着你”,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面给人的感觉,把无形、无生命的春风人格化了。
3、背景知识:《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第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济南的冬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
《济南的冬天》老舍
➢ 板书
作者怎么描写济南的气候的特点? 第二段没有具体写景物,那有什么作用呢?
描写山的三段又从哪些角度入手的呢?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三组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白雪覆盖下的小山
城外的远山
请分组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水的。
两组水色
水上冒着热气
水中透着绿色
(jǐ)济南
形容词,清亮;动词,弄 清楚(认识、问题等)。
(chénɡ)澄清
济 (jì)救济
澄 ( dènɡ )澄清
动词,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 lù )露台 露
( lòu )露面
( dān )单单 单 (chán)单于
(shàn)姓单
• 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 •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
④两篇散文在描写眼前实景的同时都结合 了自己的想象,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内容, 引人入胜。
பைடு நூலகம்
本文的写作背景 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 生活了6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回 国后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作者分别 领教过北京的风、伦敦的雾、热带的毒日头的厉 害,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地方来与济南对 比,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济南的冬天是冷的,作者说济南是个 “温晴”的“宝地”,既是长期生活在寒 冷的北京的老舍对济南的真实感受,更是 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真实 感受。
➢ 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山清水 秀、美丽如画、温暖如春。济南地处中国北 方,真的如老舍先生所写的那么温暖吗?
课件2: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趵突泉跌破停喷“警戒线”面临停喷危机
我们怎么做才能留住美的脚步呢?
走出课堂 师生连线
你走过的春夏秋冬四季中,感触最深是的是哪个季节?随时发E-M师生 交流。 大自然的美景需要人类来呵护,请你拟一份倡议书,内容:热爱自然, 善待环境,号召人们从自己做起,立刻行动! 整理本文的好词好句,从下面文章中选一篇文章与本文做点比较。 推荐阅读(通过搜索引擎查找) 老舍《济南的秋天》 电视散文《四季西湖》 鲁迅《雪》 鲁涛的《江南的雪》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22世纪的原始部落首领舜就诞生 与生活在济南千佛山一带。济南城的历史 达4、5千年以上。“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说的就是“泉城”济南 ,这里古迹众多, 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历代文人墨客讴 歌和推崇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市花:荷花,
市树:柳树
看谁读的准、词语积累多。 自由朗读, 体会课文蕴涵的诗情画意。 说说你对济南的冬天的第一印象。 闭眼回味济南冬天的美。
谢谢观看!
读读认认:
济(jǏ )南
真得( dĕi )算个宝地
暖和( hu( kān )
镶(xiāng )上
薄( báo )雪
水藻( zăo )
贮( zhù)蓄( xù ) 澄( chéng )清
着( zhuó)落
着(zháo)急
词语积累: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响亮:十分的明亮。 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安适: 安静与舒适。 澄清: 文中指清澈明亮。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常的事。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慈善: 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文中指暖和安适。
济南的冬天
作者: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 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 《龙须 沟》 《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 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1924年赴英国, 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 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 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 济南被他称为“第二故 乡”。《济南的冬天》是在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 学任教时写成的。
《济南的冬天》文本解读
《济南的冬天》文本解读【2 】1.时期背景: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挚的情绪,山东被他称为“第二家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2.文题诠释:本文标题明白交卸了描述的地点和时令,表明所写的是济南的冬天,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标题蕴含着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赞扬之情.3.宗旨:《济南的冬天》老舍一反以往厚重.富有沧桑感的实际主义作风,以轻快.天然的笔调描述了一块冬天里的宝地.该文的主题思惟即对济南特有的冬景的爱好和赞扬.经由过程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爱好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酷爱之情,以及作者酷爱大天然,酷爱生涯,酷爱性命的生涯情操.作者多用温情的意象来描述济南冬天温晴之景,营造出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说话层面写的是济南的“温晴”,所要表达的是济南冬天的温情:“温晴”是所见的外象,是借以表现心象的客体和序言;“温情”是心象(心灵感触感染),它蕴涵的是作家的主不雅情绪.性命和人生感悟及审美感触感染.文章不惜笔墨写景,实际是抒发对济南冬天的爱好.赞扬之情,这才真恰是文章的意蕴.文章的焦点.4.内容解读:《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经由过程对济南冬天场景和特点的描述,写了济南的雪,山,城,水.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爱好之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酷爱之情,以及作者酷爱大天然,酷爱生涯,酷爱性命的生涯情操.5.构造剖析:总分总第一部分(第一天然段):比较写法,写出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第二部分(2—5天然段)具体描述济南的冬天的风景.第二天然段:阳光普照下的山第三天然段:薄雪下的山第四天然段:城外淡雅的山.第五天然段:碧绿的湖水6.写作特点:①基调同一,颜色协调济南固然地处北中国,但是冬天无大风而多日照,它在冬天最明显的气象特点是“温晴”(暖和晴朗).文章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各种景物跟这“温晴”气象慎密接洽在一路,构成一幅暖和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文章写山,写水,写城,写人,都无不涂上一层暖和晴朗的颜色,就是写雪景,也仍然跟暖和有接洽──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而同晴朗分不开──因为晴朗,所以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刻,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似乎溘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的风景.在文中,第二段重要写的是济南全景,第三.四段重要写的是济南的山色,第五段重要写的是济南的水上风景,那么,全文就是由这几幅互相接洽而又相对自力的绘图构成的长轴.而这幅长轴,也就靠这“温晴”的基调同一路来,给人以协调一致的美感.②景物层次,安排得当古老的济南,风景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佳誉.文章按照写景的先后层次,更好地把这些美妙的风景展示于出来.文章起首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二段),然后给人以那一城山色,雪后夕阳(第三.四段),最后才写那垂柳岸边,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而水藻越晴越绿的水上风景(第五段).由大到小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楚.天然这是就各大层次来说的,各大层次的内部,又同中有异,如第二段的由写景而兼及写人,第三段的由写雪而兼及写晴,第五段的由写水面而兼及写天空.写来笔法活脱,不掉参差错落之致.③远近大细,各得其宜偌大的一个济南,在作者笔下,竟然可以放在一个由四面群山围绕而成的小小摇篮里,而水天一碧的雄伟风景,只不过是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是景物的远者大者.再看,“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似乎日本关照妇”,“水藻真绿,把长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是景物的近者细者.前景大景,使人视野坦荡,顿感心旷神怡;近景小景,叫人近看谛听,更觉气象逼真.并且前景大景,还可以冲破“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而近景小景,又可以或许避免“只见树木不见丛林”的弊病.古诗云:“远不雅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是说的非远不雅不能看到高山居然有色,非近听无以觉出流水竟然无声.这解释,写景手段,远近大细,不可偏废.应用得宜,就可以兼收其效.该文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并且往往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连接慎密,推动天然.比如第五段的写景,就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的:先写水冒着点热气,再写水藻,再写垂柳,再写水面的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而第四段的写景,则是由远而近.由大而细的: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的房顶上的雪.这种写法,既相符论述的逻辑次序,又顺应读者的视觉须要.④虚实手段,同时并用实写景物的形象,对景物描述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诸如文章中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似乎日本关照妇”之类.但是,要不止于摹状,还要传神,就得更多地仰仗虚写的手段.是以,在作者笔下,冬天阳光照射下的济南,就消失了“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叫醒”的神色;一圈围城的小山,也就说出“你们宁神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薄雪会有“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水藻会有“把长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的“精力”;而那水呢,对那水藻也就可以有一副“不忍得冻上”的和气心地了.至于小雪笼罩不匀的山坡,要“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天然也是文章中虚写传神的佳句.⑤恰当点题,意义深远画之所以有题跋,原因之一是题跋可以使画本身蕴含的意义更为显豁.应当说,题跋是一幅画的一个有机的构成部分,固然它并不是所画的景物的本身.同样,对所写的景物,作者出面直接点题,也是允许的,这些点明题旨的话,不是无关紧要的.该文点题得法,寥寥数语,便收到画龙点睛的后果.比如说,文章在描述了小山雪景之后,忽然掉落转笔锋,作者以评论者的身份,说起点题话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清秀!”这话,既可以说是在所描述的画面之外,又可以说是在所描述的画面之中,因为它是画面所本有而又有点不甚清楚明了的.一经点出,济南下点小雪(不能是大雪)的妙处,也就跃然纸上了.题不可不点,也不可滥点,本文点题恰到利益.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令人读起来有意犹未尽.话犹未了之感,激发读者更深远的思虑,这也许恰是作者使文章戛然而止的原因吧.⑥山川画法,以大不雅小描述济南的大地,老舍师长教师所用的是“以大不雅小”的中国山川画的构图取景办法.作者睁开想象的翅膀飞上济南的云天俯瞰大地,然后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适意描述.画城,不画它的器械南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叫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济南城中的山).一些琐碎的细部都被略去了,画的只是冬天济南城秀美的睡态,留下充分的余地让读者去联想.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画山,不画它的高低阁下,“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子”.一路笔就抓住了景物的重要特点,紧接着就引诱读者睁开艺术的联想和想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殊讨厌,似乎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宁神吧,这儿准保暖和.’”借这种联想.想象,使画面灵巧飞动起来.画人,不画人的男女老小,不但如国画一样略去耳鼻端倪,连形体也完整略去,而只画了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重要的特点:“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浅笑的.”和城与山,浑然构成一幅完善的丹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简介
舒庆春,笔名老舍,字舍予。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人生经历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一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
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1918年毕业。
工作经历
曾任小学校长(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小学)、中学教员、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
笔名来历
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
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
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庆春是谁。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作品情况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
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中,多个作品被编入小学课本,如《猫》《北京的春节》等等......。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
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
其中《茶馆》极为著名。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老舍在伦敦大学侍奉老母,规规矩矩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
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
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
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
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30年回到中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66年老舍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1978年6月3日,有关单位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为老舍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迫害至死
文革开始的时候害死了伟大的老舍先生。
1966年夏天,“文革”风暴呼啸而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顷刻间陷入一场空前浩劫。
8月23日,老舍去北京文联“参加运动”,受到了“造反派”和“红卫兵”的批斗。
他们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老舍头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
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临到头上,老舍毫不犹豫,平静而坚定地选择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