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梗死脑栓塞PPT课件

脑梗死脑栓塞PPT课件

脑梗死脑栓塞PPT课件•脑梗死与脑栓塞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康复训练与生活质量提升•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脑梗死与脑栓塞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脑梗死定义脑栓塞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分型02诊断方法与标准神经影像学检查MRI 检查CT扫描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极高,可发现早期脑梗死病变,并能清晰显示梗死灶的大小、部位及周围水肿情况。

DSA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液检查01心电图检查0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03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03治疗原则与措施急性期治疗策略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血流灌注0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02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03药物治疗方案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尽早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应尽早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抗凝治疗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应考虑给予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等。

血管成形术对于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考虑血管成形术,如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且静脉溶栓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机械取栓治疗,常用技术包括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等。

血管内溶栓对于溶栓药物无法到达的血管闭塞部位,可考虑血管内溶栓治疗,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射到闭塞血管部位。

介入性治疗技术应用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冒;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肺部感染预防尿路感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压疮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使用导尿管。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穿弹力袜促进血液回流;定期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渣屑;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使用气垫床等减压设备。

脑梗塞的护理 ppt课件

脑梗塞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5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 硬 化、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男性稍多于 女性。 通常可有先兆症状,如头昏、头痛等;

ppt课件
6
先兆表现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 病人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部 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 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血压波动(可以 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 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 常被人忽视。
ppt课件
38
护理措施及依据(续)
(4)留置胃管的护理:
1)饮食原则与内容: 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无刺激性的流汁,总 热量1500卡左右。
ppt课件
39
留置胃管的护理 高能营养液持续鼻饲
ppt课件 40
护理措施及依据(续)
2)鼻饲方法与注意事项:

洗手,餐具的卫生与消毒 鼻饲前回抽胃液,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灌食 每次200ml左右,每天5~6次,间隔2~3h, 适宜温度为38℃左右 抬高床头,防止返流 鼻饲的速度应缓慢
完全型:起病 6h 内病情达高峰,为完全性 偏瘫,病情重,甚至出现昏迷,多见于血 栓-栓塞。

ppt课件
9
临床类型(续)

进展型: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阶梯式加重, 可 持续6h至数日,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死亡。
缓慢进展型:症状在起病2周后仍逐渐发展。多见 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且多与全身或局部 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有关。


最常见的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动脉炎。 少见有胶原系统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巨细胞动脉炎、 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高凝状态等。

脑梗塞ppt课件

脑梗塞ppt课件

12
Insular ribbon sign 岛带征 24h后明确显示梗死区
精品课件
13
梗死24h后 低密度区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大脑前动脉梗死,大脑镰旁长条状
精品课件
14
梗死24h后,低密度区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MCA主干闭塞,尖端指向三脑室的三角形
精品课件
15
梗死24h后,低密度区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7)其他 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பைடு நூலகம்后等,均可造成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精品课件
3
临床:梗死多见于50~60岁,临床症状和 体征主要取决于梗死的大小、部位及时间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不同程度 的昏迷。同时伴有脑功能损害的体征,如 偏瘫、失语、共济失调
精品课件
4
脑梗死分类
精品课件
18
占位效应明显
中线结构移位
精品课件
19
2-3周后 密度可稍增高,或呈等密度
称为“模糊效应”
精品课件
20
1月后
陈旧性脑梗死
精品课件
21
1年后
脑梗死后遗脑萎缩
精品课件
22
增强扫描
一般不需要增强
需要增强扫描的指征
– 占位效应明显、模糊效应
时间
– 3-7天可出现强化
– 2-3周强化最明显
MCA豆纹动脉远端闭塞,矩形,基底节回避现象
大脑中动脉闭塞在 豆纹动脉的远端,病灶 多位于基底节以外的颞 叶,呈矩形低密度区, 不累及基底节区,称为 基底核回避现象
精品课件
16
梗死24h后,低密度区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大脑后动脉梗死:顶后区、枕部半圆形低密度

心源性脑栓塞教学查房ppt课件

心源性脑栓塞教学查房ppt课件

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也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冠脉缺血引起。也有的是心肌病引起,或由于窦
房结变性所致。因心动过缓伴发阵发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或纤颤,
也可造成脑栓塞。
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 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约为350-600次/分。
究资料提示NVAF引起脑栓塞的频率是正常人群的5倍。NVAF患者中如
年龄较大、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过去有过卒中历史则其
危险因素增高。其他危险因素尚包括最近有慢性心律失常历史,左室
壁异常,左心房扩大等。甲亢患者约10%~30%发生AF,但仅占
NVAF的2%~5%,如包括隐匿性甲亢患者则其比例可高达30%。病
8月14号患者意识障碍加深,昏睡到浅昏迷,考虑脑水肿 加重,调整脱水剂,呋塞米与复方甘露醇交替使用
8月16号给予留置胃管,下午出现低热,体温在37.5℃, 出现电解质紊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8.26×109/L,中 性粒细胞91.3×109/L,钾 2.7mmol /L,抗生素头孢西 丁应用
8月17-18号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左右,神志呈浅中度昏 迷,仍有肺部感染,白细胞19.2×109/L,中性粒细胞 88×109/L医嘱调整抗生素舒普深应用。
定义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 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 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 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 能缺损。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 统相对少见。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 %-20%
心源性脑栓塞是指引起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于各种心脏病, 此类脑栓塞最常见,占脑栓塞的60%~75%。其中风湿性 心脏病发生脑栓塞的几率居首位,约占半数以上;另外, 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脏手术时也易诱发本病。

2024年脑栓塞护理查房PPT

2024年脑栓塞护理查房PPT
病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
症状: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 治疗方法:溶栓、抗凝、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治疗
03
护理查房过程
查房时间
查房时间:通 常在早晨或下
午进行
查房频率:根 据患者病情和 护理需求确定, 一般每天一次
或两次
过大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 稳定,避免血糖波动
过大
控制血脂:保持血脂 稳定,避免血脂波动
过大
控制体重:保持体重 稳定,避免体重波动
过大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 避免烟酒对血管的损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 避免高脂、高糖、高
盐饮食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预防感染:保持患 者皮肤清洁,防止 感染。
预防压疮:定期翻 身,防止压疮发生。
饮食护理:根据患 者病情,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保证 营养摄入。
心理护理:关注患 者心理状况,给予 心理支持和疏导。
康复护理:根据患 者病情,制定康复 计划,帮助患者恢 复功能。
心理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患者 的心理需求
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
评估指标:患者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肢体功能等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 理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调整 饮食、加强康复训练等
评估方法:定期检查、记录、分 析数据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护理效果, 不断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 量
05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 稳定,避免血压波动
查房人员:包 括医生、护士、
康复师等

心源性脑栓塞ppt课件

心源性脑栓塞ppt课件

既往史
• 既往发现血压偏高一年余,未服药,有心脏病史 10余年,阑尾切除术史。
体格检查
• T:36.5℃ P:86次/分 R:19次/分 • BP:190/96mmHg • 神志恍惚,精神差,营养,发育正常,不能言语 ,HR106次/分,律不齐,房颤率,双侧瞳孔等大 肌 张力减低,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张力正 常,左侧肢体肌力约4级,右侧巴氏征(+),左 侧巴氏征(—),颈软,克布氏征(—)。
基本资料
• 患者龚林杨,女性,92岁,急性起病:本次因“不能 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1小时余”入院。 • 患者于4月15日早晨起床时无不适,上午活动状态下 歪倒在地,家人将其扶起后发现患者不能言语,右侧 肢体不能活动,当时无头痛呕吐,无意识丧失,未发 现有跌伤,遂急诊将患者送入省立医院,查头颅CT后 建议至南区住院,家人拒绝,遂转至我院。
心源性脑栓塞
定 义
心源性脑栓塞是指引起脑栓塞的栓子来 源于各种心脏病,此类脑栓塞最常见,占脑 栓塞的 60% ~ 75%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发生脑 栓塞的几率居首位,约占半数以上;另外, 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脏手术时也易诱发 本病。
心源性脑栓塞的九大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心房纤颤 二、心肌梗死 三、扩张性心肌病 四、房间隔动脉瘤 五、心瓣膜病 六、非常规性栓塞 七、先天性心脏病 八、心脏粘液瘤 九、心脏外科手术
临床表现
在所有脑卒中的发病中,以脑栓塞的发病 最快,常在数秒钟内症状即达到高峰。尽管心 源性栓子的表现及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心脏 损害的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但一旦脱落进入 脑循环,其临床表现则取决于栓塞血管所支配 区域的功能缺损程度。当栓子进入脑循环后, 有时散落成许多碎片进入脑动脉的一些分支, 可导致全脑一过性缺血,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 ,甚至抽搐发作。但多数栓子均较小,很快通 向远端而症状缓解。

心源性脑栓塞PPT课件

心源性脑栓塞PPT课件
ten years younger at presentation than those with descending dissection
27
Symptoms
• Sudden, severe chest pain – tearing sensation in the anterior chest radiating to the arms or to between the scapulae
• 75% survive descending dissection
17
Classification
• Type I - Begins at the aortic valve and may proceed to and include the abdominal aorta
• Type II – Begins distal to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and can encompass the entire aorta to the iliac arteries
media causes rupture of the intima or dissecting hematoma in an intimal tear.
12
Causes of Aneurysm
• Medial degeneration and local dilatation • Atherosclerosis • Syphilis (ascending only) • Bacterial infections (mycotic) •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 Trauma • Annuloaortic ectasia
18

脑栓塞精品PPT

脑栓塞精品PPT
➢ 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和混合性梗死,其中出血性 更常见
二、脑栓塞
临床表现
1. 一般特点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 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
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
二、脑栓塞
临床表现
1. 一般特点
➢ 伴有风心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或存 在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栓 子来源病史
二、脑栓塞
辅助检查
图8-6示:MRI Flare像示左额、颞叶异常信号影
二、脑栓塞
辅助检查
2. 脑脊液检查 ➢ 一般压力正常,压力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
如非必要尽量避免行此项检查 ➢ 出血性梗死CSF可呈血性或镜下红细胞 ➢ 感染性脑栓塞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产生含
细菌栓子,CSF细胞数增高,早期中性粒细胞 为主,晚期淋巴细胞为主 ➢ 脂肪栓塞CSF可见脂肪球
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迅速缓解;有时因并发出 血,临床症状可急剧恶化;有时因栓塞再发, 稳定或一度好转的局灶性体征可再次加重
二、脑栓塞
辅助检查
1. CT和MRI检查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 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诊断。CT检查在发病后 24~48小时内可见病变部位呈低密度改变,发生 出血性梗死时可见低密度梗死区出现1个或多个 高密度影。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脑栓塞
二、脑栓塞
概述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 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 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发 生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3。脑栓塞临床上主要指 心源性脑栓塞
Hale Waihona Puke 二、脑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血管疾病 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 PPT课件


治疗建议



降纤药物的治疗建议

TIA患者有时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如 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或频繁发作 患者可考虑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
预后:
约1/3发展为脑梗死, 1/3继续发作,1/3可自行缓解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包括 神经细胞、胶细胞质和血管)。是 脑血管病中常见者,约占 75 %.临 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及脑腔隙性梗死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陈蓉
概 述
脑血管疾病(CVD)是由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导致 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按起病时间分为:TIA 和 脑卒中 按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 大卒中 静息卒 中
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1)常见症状:对侧偏瘫,可伴面部轻瘫 (2)特征性症状: ①眼动脉交叉瘫和 Honer征交叉瘫 ②可出现失语症 (3)可能出现的症状: ①对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如偏身 麻木或感觉减迟 ②对侧同向性偏盲,较少见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1)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 (2)特征性症状: ①跌倒发作 ②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 ③双眼视力障碍发作 (3)可能出现的症状: ①吞咽障碍、构音不清 ②共济失调 ③意识障碍 ④一侧或双侧面、口周麻木 ⑤眼外肌麻痹和复视 ⑥交叉性瘫痪
(五)辅助检查
1.应查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 2 . CT 检查:发病当天,特别是 6 小时以内多正 常。 24~48 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对脑 干梗死 CT 显示不佳,有条件时可做 MRI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检查、脑 局部血流量测定均可发现异常 3.在无CT时,为了明确诊断,只要病人无明显 颅高压时可行腰穿,脑脊液多正常。大面积梗 死时压力可增高

脑栓塞 PPT课件

脑栓塞 PPT课件

2.脱水降颅压 脱水降颅压是治疗脑栓塞的主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 降低病死率。常用的是高渗脱水剂、利尿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高渗脱水剂以20%的 甘露醇为最常用,缺点是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如果是心源性脑栓塞,尤其合并心功 能不全时,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3.血管扩张药 部分作者主张用效果确实、作用快速的药物。在适应证的控制上应比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梗死更严格,若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或脑脊液有红细胞,病程已超过24小时或 心功能不全者,应禁用。因在急性期,病灶部位由于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的积 蓄,引起局部组织酸中毒,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如果在此时使用脑血管扩张药,会使 病灶远处的血管扩张,相反的引起病灶部位的血流减少,即引起脑内盗血综合征。所 以一般不主张使用脑血管扩张药。
案例
【疾病信息】 男性患者,65岁,突发左上下肢无力2小时。2小时前患 者晨起发现左上下肢无力,左上肢不能持重物,左下肢行走费力,伴言 语不清及头晕。无意识障碍,无头痛,恶心及呕吐,无二便失禁。 【治疗方法】 查体:BP:160/95mmHg,神清,构音障碍,左面纹浅, 伸舌偏左,左上下肢肌力IV级,左侧Babinski征阳性。 检查:头CT未见异常;–头部MRI示右侧放射冠DWI高信号,ADC低信 号;–空腹血糖11.6mmol/L;–TG:1.6 mmol/L,TC 5.0 mmol/L,HDL2.2 mmol/L LDL 4.0 mmol/L。 治疗:口服阿司匹林0.1 qd,立普妥20mg qd,静脉给血栓通450mg溶 于250ml液中 qd。胰岛素8-12单位,三餐前皮下注射。
6.康复治疗 宜早期开始,病情稳定后,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和一般训练方法的教育,鼓励患者树 立恢复生活自理的信心,配合医疗和康复工作,争取早日恢复,同时辅以针灸、按 摩、理疗等,以减轻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尤其是日常生活训练如进食、洗脸、梳 头、穿衣、刷牙和写字等。同时要使患者、家属了解有关康复知识,恢复自我的耐 心、信心和毅力,这样有利于康复。 7.其他治疗 (1)调整血压:多强调血压降到病前基础血压水平,不宜过低 (2)抗感染治疗:对于由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及其他感染所致脑栓塞, 必须根据可能的病原,采用足量有效的、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 验,来选择适当的抗感染药物。 (3)高压氧治疗:减少气栓,增加脑含氧量,气栓常引起癫痫发作,应严密观察并 抗癫痫治疗。脂肪栓处理可用扩容剂、血管扩张药静脉滴注。

脑梗死、脑栓塞 PPT课件

脑梗死、脑栓塞 PPT课件
头颅CT
24-48h后出现低密度影像。
脑血管造影
显示动脉瘤、动脉炎、狭窄和闭塞部位。
血生化 血糖、血脂、血流变等。
脑 血 栓 形 成 所 致 低 密 度 影 像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脑脊液
非必检项目。 外观正常或血性(出血性梗死)。
压力正常或增高(大面积梗死)。
六、诊断要点
50岁以上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糖病史
心源性(最常见: 60-7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房颤;感染性 心内膜炎及心肌梗死。 非心源性 粥样斑块、脂肪栓、气栓、菌栓、癌栓。 来源不明 约30%脑栓塞不能确定病因。
三、病 理
与脑血栓形成基本相同但具有以下特点 梗死为多灶性且可并发脑炎和脑脓肿; 同时有其他部位(肺、脾、肾)栓塞表现; 脑缺血损伤较非栓塞性脑梗死严重; 合并出血性梗死的机率高(30%左右)。
安静状态下发病
局灶定位症状而无全脑症状 头颅CT呈低密度影像
七、治疗要点
急性期-溶栓
时间:发病后6h以内。 药物:尿激酶、链激酶、t-PA。 年龄< 75岁;无明显意识障碍;发病< 6h; 瘫痪肢体肌力< 3级;排除TIA;CT排除脑 出血而低密度影尚未出现;无出血性疾病或 出血素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治疗要点
状和体征。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压最常见);脑动
脉炎;先天性脑动脉狭窄;
血液粘稠度增加。
诱因
所有导致血流缓慢、血压降低的因素。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粥样斑块脱落→管壁溃疡→plt粘附→血栓 ↓ ↑促进
管腔狭窄 + 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脱水

《脑梗塞护理》PPT课件

《脑梗塞护理》PPT课件

五、预后
• 脑血栓形成:预后差,留有不同程度后遗 症
• 腔隙性梗塞:预后良好,易复发
• 脑栓塞:病死率为15~25%,预后极差,后 遗症严重
脑梗塞
八月份神经内科护理查房
2012年8月21日 刘安纳
基本资料
• 患者男性,45岁,高中文化,普通劳动 者,已婚,育有1子。
主诉
失语,右侧肢体乏力,伴大小便失 禁2+小时。
• 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
功能性健康型态
•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型态:无饮酒、吸烟病 史,无吸毒史。现神志清醒。
• 营养 --- 代谢型态:平时食欲欠佳,以米食为 主,住院来以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 排泄型态:平时小便正常,大便两天一次。住 院后大便秘结。
功能性健康型态
• 活动 --- 运动型态:平时体力下降,无参加体 育锻炼,予室内活动居多。发病后卧床休息。
• 应对 --- 应激耐受型态:遇较大问题时多与子 女商量,此次住院医疗费用的经济压力不重, 尚可应付。
• 价值 --- 信仰型态:患者信仰佛教。
客观资料
• 头颅CT(7-16):左侧 大脑半球及左基底节外 囊区大面积脑梗塞。
• 床旁心电图(7-18): 窦性心律,T波改变,房 性早搏。
• 高压氧舱治疗(7-23) : 首次。
脑梗塞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概念: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 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 常见类型:脑血栓形成

腔隙性梗塞

脑栓塞
脑部的血液供应
颈内动脉系统 (前循环):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脑血栓ppt课件

脑血栓ppt课件

04
脑血栓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关节活 动、肌肉力量训练等,以恢复患
者的肢体功能。
语言训练
针对脑血栓后语言障碍的患者,进 行语言训练,包括口语表达、听力 理解、阅读和书写等方面的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教授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 进食、洗漱、如厕等,提高患者的 生活自理能力。
03
04
均衡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全
谷类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
或游泳等。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避免肥 胖。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脑血栓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 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
脑血栓ppt课件
目 录
• 脑血栓概述 • 脑血栓的预防 • 脑血栓的治疗 • 脑血栓的康复与护理 • 脑血栓的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01
脑血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血栓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炎等原因,导致脑部血管内 血栓形成,引起脑组织缺血、缺 氧甚至坏死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分类
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和程度,脑 血栓可分为颈内动脉血栓、大脑 中动脉血栓、脑干血栓等。
脑血栓的典型症状包括偏瘫、失语、偏盲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眩晕、恶心、 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和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等)进行诊断。脑血栓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病10年11月25日
脑栓塞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
腔急性栓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
坏死及功能障碍。 约占CI的15%~20%。
脑栓塞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心源性
占脑栓塞的60%~75%
① AF :心源性脑栓塞中最常见 瓣膜病性AF占20% 非瓣膜病占70% 其余10%无心脏病
谢谢!
脑栓塞
四、辅助检查 1 CT&MRI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改变 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 2 脑脊液检查 3 心电图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
脑栓塞
五 、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诊断 2 鉴别诊断 血栓性脑梗死 脑出血 六、治疗 1 脑栓塞的治疗
脑栓塞
2 原发病的治疗 3 抗凝治疗 七、预后 与被栓塞血管的大小、栓子数目及栓子 性质有关 急性期病死率:5%~15% 心肌梗塞所致脑栓塞预后差 易再发,再发病死率高
② 心脏瓣膜病
脑栓塞
③ 心肌梗死 ④ 其他 2 非心源性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性栓塞 脂肪栓塞 空气栓塞 癌栓塞 其他 3 来源不明
稳定斑块
“让易损斑块变得稳定 是重要的治疗目标”
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医院心内科主任 Peter Libby教授

不稳定斑块
Am J Cardiol 2006; 98[suppl]:26P–33P


并发:肺栓塞、肾栓塞、肠系膜栓塞、皮肤栓塞
意识障碍:取决于栓塞血管大小和梗死面积
脑栓塞临床表现
2 血管栓塞的临床表现 不同部位的栓塞造成相应血管闭塞综合征 与脑血栓形成相比: 易致多发性梗死、复发&出血 病情波动大,病初严重,后因血管再通缓解 有时因并发出血,病情急剧恶化 有时因栓塞再发,病情可再次加重 如为感染性栓子,并发颅内感染,病情危重
脑栓塞
二、病理

常见部位:ICA ,esp .MCA,V-B系统少见 病变范围:大 分类:缺血性、出血性(常见)&混合性 伴随:其他部位栓塞证据
脑栓塞
三、临床表现 1 一般特点

年龄:青壮年 发病情况:活动中,起病急骤sec~min
表现:完全性卒中
伴随:风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或心脏手术、 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手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