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内容要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要点]

一、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

教育学的概念: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属于一级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关键人物;关键事件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派别;代表人物;重要的教育学著作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四种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发展: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特征

1、原始社会:教育水平低;教育无阶级性;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关系密切。

2、古代社会:古代学校出现;教育出现阶级性;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奴隶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官吏、牧师和骑士;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教育方法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封建社会)

3、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目的一是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二是给与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课程结构、内容得到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出现;师生关系民主化;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极大发展。

(三)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和终生性。

三、学校

(一)学校概说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学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我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学校具有公益性。学校的公益性特点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二)学校文化

学习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三)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基本因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坚持四个制度。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四)学校、家庭和社会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有利于保证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学生

(一)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合论

(二)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

当代儿童观的基本内容: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儿童的发展蕴含在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三)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理解儿童发展需要注意: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性成熟;教育不等于发展

儿童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教育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的科学性须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发挥儿童主体性的几项基本原则: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五、教师

(一)教师职业

教师的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具备以奉献和服务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教师的素质要求: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二)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培训及考核制度

教师资格认定的四大要件:必须是中国公民;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提出申请(4个条件);受理(30天内完成);颁发证书

六、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定义: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当代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的培养。

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七、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德育

定义: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德育的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

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基本构成: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二)智育

定义: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智育的功能:智育是培养人的智慧水平的必要途径;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小学智育的任务: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三)体育

定义: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体育的功能: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中小学体育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四)美育

定义: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美育的功能:直接功能;间接功能;超越性功能

中小学美育的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学校美育的实施途径: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教育美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