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衢十二校联考语文试题卷

合集下载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8月)联考语文答案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8月)联考语文答案

2024学年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C(A“侩炙人口”应为“喜闻乐见”;B拙zhuō劣;D“刚须”应为“刚需”)2.D(最终:比方几经磨难或尝试才终于得到结果,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最终:最终,末了。

)3.C(“其次种是……”之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

)4.B(A“借机敛财”后加“的现象”;C“日臻完善”中“日”字和“一每天”意思重复;D句式杂糅,“恍惚间有一种‘身登青云梯’的诗意产生了”可改为“恍惚间有一种‘身登青云梯’的诗意”或“恍惚间产生了一种‘身登青云梯’的诗意”)5.(3分,每空1分)示例:①却看到鳄鱼在流泪②鳄鱼流眼泪,不是在假慈善③那么多的盐分怎么受得了6.(1)名片热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

(意思对即可)(对象1分,事务1分)(2)中学生运用名片为时尚早。

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识的,无须通过名片介绍。

另外,过早地运用名片,也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或:中学生运用名片无可非议。

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干脆地向别人介绍自己。

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主动地表现自己,举荐自己。

)(观点明确1分。

能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理由且言之成理,3分)7.D(“每月都能与父母联系的孩子将近20%”错,应当超过70%。

)8.B(A“但这些工作已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扫清了障碍”错,原文为“对促进广阔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主动作用”。

C“这样做可能让家长失去监护实力,从而陷入经济逆境”因果倒置。

D“对留守儿童展快乐灵看护与调适这样的工作则不能依靠政府的力气”错,虽然这样的工作有赖于一些成熟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力气发挥作用,但是背后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9.①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留守儿童救助爱护机制。

②父母履行监护责任,在赚钱的同时,要刚好与孩子联系。

③政府应赐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暖和,并为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作出主动努力。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

语文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所有选择题均答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剽.(piāo)窃辟.(pì)谣夺桂冠.(guàn)咬文嚼.(jiáo)字B.烜.(xuǎn)赫噱.(xué)头喷.(pèn)喷香叱咤.(zhà)风云C.胴.(dònɡ)体感喟.(kuì)通缉.(jī)令如椽.(yuán)之笔D.晕.(yùn)车便笺.(qiān)汗涔.(cén)涔怏.(yànɡ)怏不乐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戏曲艺术的发展与人世间的朝代更叠既有关联,又不完全对应,而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连续性,事实上,在京剧艺术繁荣鼎盛之时,戏曲改良也就开始了。

B. 2014年元宵晚会评选出的对联中,最能体现民意的两幅是“千里回乡,远看门前福字大;全家聚首,只听屋内笑声高”“治霾治雾乾坤朗,肃腐肃贪社稷安”。

C. 文物造假者虽有百密必有一疏,假文物定会露出模仿的蛛丝马迹,我们将通过其历史演变,揭穿“造假帮”的鬼蜮伎俩,使赝品原型毕露。

D.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藉的瓜子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梵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奥也随之而去。

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传颂..着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友谊。

B.原来,在贫困山区,还有那么多贫困失学少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对他们鼎力相助....,让他们也能上学,摆脱贫困的命运。

C.现在人生活压力很大,于是,很多人周末纷纷结伴走出家门,到乡野间寻找乐趣,过起了求田问舍....的惬意生活。

D.当今少数干部不学无术,固步自封,思想懒惰,不思进取,玩物丧志,胸无城府....,以致知识匮乏、本领缺失、执政能力低下。

2023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阳光等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

2023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阳光等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

2023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阳光等校高考语文联考试卷(3月份)·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约中国,希望寄予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肩担当。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

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为此,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以昂扬的斗志、奋斗的姿态,真抓实干、奋勇拼搏。

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青年要树立报国为民的理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将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理想。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便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一文的题诗中写道:“敌人只能取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话,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一个标志。

正是因为有了雄心壮志和理想信念,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风沙漫天的戈壁滩、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无数的中国共产党员栉风沐雨、砥砺奋斗,终于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并为之不懈奋斗。

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实现理想践行在具体行动上。

要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一流业绩实现理想抱负。

青年要练就为民服务的真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要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青年始终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学习。

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积极向书本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

青年要提升拼搏奋斗的勇气。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共 12 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听着街头的马车声,他望着朦胧月光下的花园和房顶,望着场(chǎng) 院里树枝掩映下那黑魆(xū)魆的矮墙,一时浮想联翩。

B.脚夫们胡绉(zhōu) 着乡间小调上了船,等着解缆起蒿,有的嫌无聊,便去一边嗑(kè)瓜子,有的开了斋佛果盒,却拈出一炷香来,揣摩着个中意思。

C.16日傍(bàn) 晚的一场暴雨,给炽(chì) 热无比的杭城带来了久违的清凉,雨后的天空更是霞光满天,彩云翻滚,无比美丽。

D.要克服工作中自由散(sǎn)漫、敷衍拖沓(tà) 的痼疾,就必须以科学的考评制度为依托,从根本上铲除它们滋生的土壤。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

吃什么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感。

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

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儿”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

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乙]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

整个社会都在发胖——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丙] 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 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

然而,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凸显B.对于C.大行其道D.寻求(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4月16日,市综合执法局结合全市复学安排和校园安全等相关工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中小学校园周边市容秩序整治。

浙江省金华丽水衢舟十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金华丽水衢舟十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本题是下定义题。下定义的格式是“种差+邻近属概念”。
“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元宇宙建构了一个把互联网、硬件终端和用户有机整合起来的、全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虚拟现实系统”,是邻近属概念。
“种差”是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现实世界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都可复制”,说明“元宇宙”包含的内容,是种差;“全覆盖”说明“元宇宙”的特点,是种差。
二是理性地看待:(1)元宇宙不可替代现实世界;(2)“元宇宙”融入现实生活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而不是靠“炒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迭代”错误。材料二第三段“科技公司开始谈论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使命总是被夸大:改变工作的未来,连接全人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拯救整个星球”,第四段“但这些科技公司也始终是一个资本实体。它们打造种种意识形态幻象,都旨在让人们相信,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代表了人类的未来。然而,资本实体本身却无比清醒地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幻象攫取现实中的利益”,据此看出科技公司作为资本实体最终目的还是要攫取利益。
A.全球首家将“元宇宙”概念写进上市招股书中的公司Roblox 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就上升了54.4%。
B.以网络技术研发为主营方向的字节跳动公司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融资金额近1亿人民币。
C.国内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借助元宇宙概念探索疫情之下旅游业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就卖出了150万元。
D.“两则材料……对其发展前景持乐观的态度”错误,材料二对元宇宙将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前景表示警惕和担忧。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高三上语文】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三上语文】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保密★考试结束前金丽衢十二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2023年伊始,我国旅游行业中出现了一个爆红热词——特种兵式旅行,指以在校大学生和职场新人为主的青年群体在周末或节假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品尝美味佳肴的旅游行为。

他们一般在周五晚上或双休日清晨出发,打卡各大景点后在周一早上返回上课或者上班,用最少的花费将周末作用发挥至最大。

“主打效率、只求去过”“时间紧、任务重”成为他们的旅游口号和宣言。

旅游动机通常分为以自我为中心的需求和以他人为导向的动机。

前者表现为寻求娱乐、安静、休息、放松、刺激和新奇等,后者表现为寻求获得社会地位或人的吸引力等。

青年特种兵式旅行自然也是由动机驱动的行为。

法国作家蒙田称“旅游是遇见自己的一种方式”。

对大多数特种兵式旅行者来说,旅游是一种让他们从学习、工作的单调环境中解脱出来的方式。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麦坎内尔认为“旅游代表着游客对本真性的追求,是反抗生活异化的方式”。

法国作家西尔万·泰森认为“旅游是摆脱常规、单调、熟悉生活的一种方式”,特种兵式旅行让青年群体暂时离开现实,体验一种身份转变,从而发现自己的“本真”。

青年群体普遍承受学业或职场所给予的压力,而旅游能使其“悬置”压力而专注于旅行本身,获得精神的休息。

旅游具有一定新奇性,影响着游客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使其获得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经验和知识。

对于青年群体而言,特种兵式旅行还是一种自我培养的形式。

在《逃离一切:假期与身份》一书中,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学博士凯伦·斯坦因提出,“旅游与度假是重塑和重组身份的一种手段”。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保密★考试结束前 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人:龙游中学 李庆华 邱宏斌 张益明校 对:龙游中学 叶国清 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逮(di)捕 发酵(jio) 档(dng)案 片言只(zh)语 B.拂(f)晓 舌苔(ti) 攒(cun)射 雪泥鸿爪(zhu) C.咯(k)血 剽(bio)悍 (gōng)销 浑身解()数 D.作(zu)坊 打烊(yng) 贮(zh)存 牝(pn)鸡司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伴随着一辆辆轿车驶进寻常百姓家,一家家汽车装潢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此,我省国税部门正强化税收监管,努力使该行业成为一个新的税收增长点。

B.刘备过于义气用事,为关羽报仇起兵伐吴,结果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从此蜀国原气大伤,想消灭曹魏心有余却力不足,让人扼腕叹息! C.捐款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一躬自醒,“强捐”不是慈善的真正含义。

D.为了试一试唐寅的才华,大伙让他当场写一首诗;他思索了一会;然后大笔一挥,扬扬洒洒蜚然成章,果然名不虚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企业根本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的真谛和实质,对员工提出侮辱、体罚等不合理的要求,还美其名“企业文化”,这是对“企业文化”的严重曲解。

B.齐鲁石化总经理李总回鲁整整两周年,这两年齐鲁跨越低谷实现质的飞跃,从倒数重又回归中石化排名前列,石破天惊的变化让一步步紧随的齐鲁石化人慨叹与诚服 C.2009年以来,中国一贯在努力缩减军队的规模,提高军人长期没有涨过的工资,并改善现有部队的条件以鼓舞士气和提高效率。

D.由于陆劲松认罪态度一直不好,曹指导员严肃地批评道:“一个罪犯不痛定思痛,不用汗水来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那是不可能把自己改造成新人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养老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去哪里养老、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发展早期对用户和商家都很友善,对商家的抽成不高,对用户甚至进行倒贴式的补贴,目的就是赢得用户和商家,战胜其他平台。作为企业,平台也要盈利,适当的抽成无可厚非。但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优势地位的形成,两边通吃的现象愈演愈烈。平台对商家的抽成越来越高,给用户的实惠越来越少,平台上的价格常常高于实体店,演变为一种“技术性牟利”。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数B.钩稽C.冒天下之大不韪D.关于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答案】2. C 3. 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悉数”,全部数出,完全列举。结合语境,该处说的是清华校友赵伟国将从境外拍卖所得的两千一百枚战国时期的竹简全部数出,捐赠给了母校。使用正确。
(北京青年报《大数据“杀熟”套路不可不防》)
材料三:禁止“大数据杀熟”,徒法不足以自行,关键还得看落实。就眼下而言,一些现实问题亟待破解。一方面,处罚力度似显不足。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有不诚信经营、滥用技术手段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线上经营者,可通过约谈等行政指导方式予以提醒、警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有的线上经营者实施“大数据杀熟”时间较长且交易涉及消费者众多,如果仅通过行政指导方式进行处理,其处罚和震慑力度显然是不够的。
C.变异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很多是换汤不换药的“超冈抢跑”,不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dān)、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zhì)序。
D.无论是心怀狮子山下的拼搏精神,还是带着濠江之畔的创业豪情,港澳青年只要不懈奋斗,就一定能让梦想在祖国广袤(mào)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jié)果。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金丽衢十二校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 B【解析】从第六段中“朋友的陪伴是特种兵式旅行重要的价值” “特种兵式旅行成为青春认同的确证”可知,特种兵式旅行还有以他人为导向的动机。

2.(3分) A【解析】引用学者、作家的话都是为了论证“对大多数特种兵式旅行者来说,旅游是一种让他们从学习、工作的单调环境中解脱出来的方式”,所以这里的内驱力之一是“为了摆脱日常的压力”。

3.(3分) B【解析】A 项旅游有可以逃避日常,缓解的压力作用; B 项指旅游有培养青年独立应对挑战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C 项指旅游的激动人心的体验; D 项指旅游有满足社交需求的作用。

4.(4分) ①为了摆脱日常,缓解压力。

②为了培养自我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③为了游戏玩乐,挑战自我。

④为了满足社交需求,获得青春认同。

(每点1分)5.(6分) ①这是一种典型的特种兵式旅行,具有用时短、强度高、打卡景点多等的特点(性质)。

②这种旅行让其暂时离开现实,获得精神上的休息,同时离不开交通、信息设施等外在条件的支持(原因) 。

③这种旅行在社交媒体进行分享,引发共鸣,成为一种现象级的旅游方式(结果) 。

(每点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3分) C【解析】民间养蚕人家可能会消失,而这种消失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这是作者的看法,不是沈桂章的看法。

沈桂章只是不愿自己的儿子再养蚕,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养蚕。

7.(3分) D【解析】两处描写的内容相同,但表意方向不同,第一处是烘托沈桂章夫妇忙碌紧张的劳作;第二处是以此为喻体,对沈桂章式的劳动人民和劳动本身的诗化赞美。

8.(4分) ①桑田之间是大片水域,“船”的比喻和联想贴切、自然。

(1分)②入桑林的比喻,表现作者贴近大地,虽行走艰难,但掩不住兴奋和诗意。

(1分)③晚归路上的比喻有象征意味:人生的“船”经历风浪,满载收获归来,表达对劳动的赞美。

(2分)9.(6分) ①文中对江南风物和养蚕人生活劳动场景的描绘都是实录。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为120分。

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需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14分)1.诗人常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小文准备依据不同的写作手法对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阅读下面文字,依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1)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x uàn)▲ 染情趣(àng)▲ 然(2)加点字“靡”在句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míB. mǐ(3)给语段中“□□□□”处选择合适的成语(▲)(1分)A.身临其境B.感同身受(4)完成表格中的诗文默写。

(8分)2.初三(12)班的同学们在复习《己亥杂诗》时对“干支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爱好,课后他们绽开激烈的探讨和沟通。

小金:我发觉古代的纪年法中有一种叫作干支纪年法,比如《水调歌头》小序中提到的“丙辰”、《岳阳楼记》开头写到的“庆历”、《核舟记》结尾中的“天启壬戌”。

小衢:我发觉其中的地支与生肖相对应。

比如今年是庚子年,所以对应的就是鼠生肖。

小语:地支不仅和纪年有关,和一天里的时辰也有关系。

比如午时就是指11-13时。

小文:天干地支在我们成语中也是运用广泛,比如寅吃卯粮,它比方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只能预先挪用眼下亏空着的财物或还没到手的收入,不顾将来。

在以上的沟通中,▲ 同学的表述存在错误。

(2分)A.小金B.小衢C.小语D.小文二、阅读(48分)(一)名著阅读(8分)3.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以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下面,我们不妨从昆虫上去感受下人性吧。

【杨柳天牛】它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好像“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

(1)《儒林外史》中哪个人物颇具杨柳天牛的形象?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阳光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答案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阳光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答案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

C项,“充分证明新时代青年已能从容应对惊涛骇浪”错误,原文“无论是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还是啃下改革硬骨头、实现高质量发展,抑或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容应对惊涛骇浪”,原文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前者不能作为后者的证据。

故选C。

2.【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项,“这样就能”错误,应该为“这样才”;B 项,“才能书写别样的精彩篇章,进而成为新征程中的中流砥柱”错误,根据材料一第4段“成为中流砥柱”和“书写精彩篇章”并非递进关系;C项,“因此青春是现在进行时”错误,和前面部分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D。

3.【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材料一的论点是青年“青年奋斗者,追寻着信仰之光,成就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一个青春盎然的中国”。

BCD项均能体现这一论点,A项,屈原的诗句表现的是保持自己的高洁,和材料一的论点关系不大,故选A。

4.【答案】①引用论证,如引用习主席的新年贺词、“术业有专攻”等,增强论证的权威性;②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周恩来、方志敏等人物的事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因果论证,如“正是因为有了雄心壮志和理想信念,……终于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④比喻论证,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每点1分,共4分)(评分标准:共4分。

每写出一个方法并对应分析得1分,只写方法没有分析不得分)【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证方法的种类,论证方法主要有事实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

然后判断手法,再分析效果。

此题答出引用论证不难,难点在于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注意抓住“正是因为有了雄心壮志和理想信念,……终于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行分析。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十二校2021-2023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十二校2021-2023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十二校2021-2023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年5月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pín)繁发生,气象部门要把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这根弦绷(bēng)得更紧,发挥部门连动优势,不断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B.延绵起伏的草坡,绒毡似的铺了一层浅浅的绿,丘陵(1íng)草浪划出舒缓的弧线,把地平线遮去一半,无边的草原形成一个个绿色的漩涡,绿得令人眩(xuán)晕。

C.按(àn)照文娱领域综合治理部署,相关部门在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反对唯流量论、杜绝畸(jī)形审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行业风气和行业生态为之一新。

D.鼻塞是一种常见症状,一般认为是由鼻黏(niān)膜水肿造成鼻内空气不流通,中医使用按压液门穴(xué)的方法来改变鼻窍拥塞的血液状态,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

A.“连动”的“连”应写作“联”B.“眩晕”的“眩”应读作“xuàn”D.“鼻黏膜”的“黏”应读作“nián”。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现存典籍中,最早出现“村”字的是《三国志》,“村”与“落”连用,共出现了两次。

这两处记载至少说明,在陈寿生活的西晋时期,“村”字开始逐渐被使用,以“村落”命名乡野的民众聚居之所,也在此时肇兴并逐渐盛行。

东晋时期,中原出现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徒。

[乙]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中原汉民居住在野外村落,原因有二:其一是南方本地人多,且多少有排外的情绪,其二是南迁的北人也不愿意直接被当地政府管辖。

南北朝时期,城邑、村落、村邑并称的现象出现。

与之相应的,就是逐步出现了确切的以“村”命名的村落。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2023-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2023-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金衢十二校2023-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金衢十二校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参考答案1.(3分)绚萦绽2.(1分)A3.(1分)B4.(10分)(1)数风流人物(2)会当凌绝顶(3)提携玉龙为君死(4)受任于败军之际(5)海内存知己(6)天涯若比邻(7)我寄愁心与明月(8)随君直到夜郎西(9)逝者如斯夫(10)不舍昼夜5.(2分)B6.(4分)示例一:可以放在“奋发向上”这一内涵理解中。

上阙描写了一派自然明丽,雅淡清美的景色,下阙“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作者虽遭贬谪、身处困境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可以放在“珍惜时间”这一内涵理解中。

面对这一派自然明丽,雅淡清美的景色,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

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而是要学会对时间的珍惜。

7.(3分)①南门土地堂②向街坊讨捐,一律用“道谢”二字③到大户人家化钱为叫花子殓尸。

8.(3分)(1)是一个更夫,贫穷,社会地位低,(2)脾气好,德行好,为人善良仁慈(3)人物身份的象征、地位的体现(3分)示例一:A句中“很随意”一词看出喜喜一家和韩伯关系好,反映了当地村民之间的融洽,“喝碗热巴巴的猪血去”,既体现了湘西的语言特色,也体现了湘西那富有域外特色的民俗,也是喜喜一家对韩伯的亲切与热情。

示例二:B句句式整齐,“走到这家去”“走到那家去”,写出了韩伯与当地人的关系融洽。

连用三个语气词“呀”,一个“竟”字,写出了韩伯愉快的心情,表明了韩伯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很满足。

10.(6分)本题是分层赋分题。

第一层次:理解角度单一,思维较肤浅。

(1—2分)示例一:“选小地作基础”,就是小说的选材在边地湘西,所塑造的人物也是普通人。

2024年6月浙江省金衢十二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6月浙江省金衢十二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金衢十二校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学科试题卷2024.6 亲爱的同学们:请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页,19小题。

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活动一:学校打算制作“经典”字源文化展板,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15分)经jīng 经,织也。

本义是中布时贯穿始终的纵线,引申为恒常不变的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

典diǎn【字里乾坤】1.典,大册也。

本意是______,引申为有典范价值的重要文献书籍,进而引申为常道、准则等。

(1分)【字义延伸】典故:诗文中引用典籍中的故事或诗句。

2.古人擅长以典传情,请你补全诗句。

(8分)“①______,②______。

”(《雁门太守行》)这是李贺借典喊出“保家卫国,吾辈职责”!“③______,④______。

”(《行路难》)这是李白借典喊出“冲呀”!“⑤______,⑥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借典吟出“时间真快啊”!“⑦______,⑧______。

”(《渔家傲·秋思》)这是范仲淹借典立誓“等我功成凯旋”!【经典意义】经典名著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

诵读经典有利于我们夯.()实文化底yùn()。

经典作品拥有丰富的内容、精liàn()(A.练B.炼)的文字。

诵读优秀的经典作品,不仅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丰富我们的知识。

3.阅读“经典意义完成下列任务。

(6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夯.()实底yùn()精liàn()(A.练B.炼)(2)划横线处有一处语病,请指出语病类型并做修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校文学社开展小说赏读活动,诚邀你参与。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眩(xuàn)晕狡黠(xié)隽(juàn)永一蹴(cù)而就B.粗糙(cāo)奴婢(bì)逮(dǎi)捕度(duó)德量力C.坍圮(pǐ)缱绻(quǎn)档(dàng)次望风披靡(mǐ)D.桎梏(gù)谒(yè)见徇(xún)私断壁残垣(yuá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自两岸的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就推进两岸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提出了许多真知卓见,达成了重要共识。

B.穆尔西与其他14名穆兄会高级领导人将在北开罗刑事法庭受审,他们面临的指控包括涉嫌去年12月在总统府附近的反穆尔西示威中煽动暴力和谋杀示威者。

C.东亚是当今世界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东亚的前景忧关地区各国利益,也影响到世界未发展。

D.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学习和发扬钉书机精神,认准目标、齐心协力、团结一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些地方,低保工作的具体操作人员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致使一些不符合条件人员成为低保户,进而..使广大群众对低保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持怀疑态度。

B.年轻干部也需要通过艰苦环境磨砺增长人生经历..,在困难挫折中砥砺性格、意志和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为民办实事、解难事能力,成长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C.奥巴马在叙问题上的进退维谷....凸显出美国中东战略决策的矛盾境遇,奥巴马本人一直标榜的“多边外交”原则似乎开始动摇。

D.在国内,由于出游时的“不文明”几乎属于共同行为,人们不以为意,而到了国外,则成了另类行径,也就难免令人刮目相看....。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何谓科技向善?科技向善就是指从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出发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科技向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人们对科技创新活动所给予的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

科技本身不分“善恶”,所谓科技的“善恶”不仅取决于研发者和设计者,也是由使用者的“善恶”决定的,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内在价值所体现的。

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整体产生有益的价值导向,则为“善”,相反,对社会整体产生有害的价值导向,则为“恶”。

可以说,科技向善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与科技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

从文化层面看,无论科学家、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还是公众个人,在从事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等过程中,应具有向善向好、公平正义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尽可能规避技术本身发展带来的问题和解决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积极的科技影响、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实现以人为本的美好生活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创新的包容性、共生性、持续性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

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是应对科技伦理风险、推动科技健康发展的价值要求。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让科技伦理问题凸显。

科技创新和新兴技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认知模式,推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深度变革,与此同时也带来难以预测、难以预防的重大风险和非确定性的生产、生存乃至认知方式,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隐私泄露、信息茧房、决策让渡、数据滥用等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随着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的面世,科技与人类伦理之间产生了碰撞与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衢十二校联考语文试题卷2016.5.命题学校:金华四中东阳吴宁三中衢州兴华中学考生须知:1.全卷共4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春潮涌动,百花盛开的好时节,到处诉说着家乡的美丽。

2016年“春之韵”乡村休闲旅游节正式拉开了(▲)wéī幕。

“印象象田”是这般妩媚,游客们(▲)cháng徉在油菜花田中拍照留念。

东白山脚,白溪江畔的农耕盛宴,让人感受到古朴的岁月和文化沉淀.(▲)。

除此之外精美卓.(▲)绝的木雕造诣精深,带给我们诸多震撼。

2. 诗文默写。

(10分)(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然后我死了,▲。

(艾青《我爱这土地》)(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8)《出师表》中表现作者生活淡泊,无意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每天)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是以:因此)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寻.病终(寻:不久)C.等.死,死国可乎(等:同样)吴广素.爱人(素:向来)D.寻.向所志(寻:寻找)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大概)4.名著阅读和文学常识。

(5分)(1)如果让你推选一位《水浒》中的人物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你会选谁?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推选的理由。

(3分)▲▲(2)选出下列对名著内容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A.《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自杀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

B.我们学过的《狼》这篇文章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C.《简﹒爱》中圣约翰在荒原上等待简的答复,就在简要作出决定的时候,她仿佛听到罗彻斯特在遥远的地方呼喊她的名字“简,回来吧!简,回来吧!”她于是决定回到罗彻斯特身边。

D.《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5.语言运用(5分)近年来,微商依靠微信朋友圈蓬勃兴起,之后又因为微商销售的对象是微信朋友,很快又被冠以“杀熟经济”这个不怎么好听的名号。

现在只要一打开这个微信朋友圈,进入眼帘的很多是各种商品推介,卖面膜的、卖牛肉干的、卖袜子的,可谓比比皆是。

有人直言,朋友圈已成生意圈。

这种现象也引发网民大量吐槽。

阅读漫画《杀熟经济》,根据漫画内容,合理想象,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针对这种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5分)..并阐述理由▲▲▲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6—9题。

(11分)旅行,拯救不了平庸的生活①一位旅行摄影师,25岁前就去过三十个国家,护照上敲满了钢戳,拍了十万张照片,吃各国的食物上各国的厕所,并且赚得盆满钵满。

但他咬牙切切地说,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旅行社做的事情就是一场骗局,他们收了钱,卖给你一个根本抓不到的梦。

”他愤愤地说:“我追求的旅行,应该是独具个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

但现在旅行社提供的批量同质化旅行线路简直变成一种精神的洗脑,它不但没法让你找到自己,反而让你迷失得越来越远。

”②他说,我们都声称自己热爱旅行,时不时有着放弃学业和工作去旅行的念头,但却从来没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去旅行。

在他的理念世界中,所有旅行社的客服,所有的导游都应该是心理学家,因为“人们去旅行应该是为了获得安慰与力量,受到陌生世界的治愈。

”“比如——佛教徒应该去日本京都和泰国清迈,脱掉鞋子向每一尊佛像、每一位僧人表示敬意;不愿出门的宅男应该去每个城市的酒吧与游乐园,在那里找到人生的刺激点;出入耸立在雾霾之中的巨型写字楼的白领们,应该去无人走过的田野与村庄,应该尽情在大草地上打滚。

”他笑笑,“也许这样,你才会觉得心里缺失的那一片灵魂,被补齐了。

”③可是,当你看到人山人海的长城与故宫,当你排队几小时登上黄山泰山雁荡山,当你在曼谷大皇宫的宫殿内着急寻找着厕所,这种旅行并不会改变你。

④我也曾用攒了两年的积蓄去了一趟日本、泰国。

我半夜起来抢亚航的廉价机票,为了签证能否成功而惶惶不安,花一个小时去研究一个酒店是否值得预定,看攻略,换外币,学外语,替人罗列购物清单,信用卡开始透支……当一切搞定,终于前往日本、泰国之后,我懵了。

所有那些在互联网上被形容成仙境的地方,却满是人山人海,而且几乎每分钟都能听到中文的大声叫嚷。

我以最慢的速度排队进入个大热门的景区,架起三脚架想拍照却发现几乎无可能,我想去阅读每一尊雕像上镌刻的文字,却一次次被带着小红帽的中老年旅行团冲散。

⑤我甚至觉得,这个建筑,还没有我老家县城的漂亮;这个湖,还没有母校里的清澈,我就这样开始抱怨,然后回到酒店,一个人看着陌生的电视节目。

⑥我也跟随旅行团去过欧洲,坐着大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除了午夜在酒店里和陌生人玩三国杀,完全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地方。

⑦是的,我看到了卢浮宫,我看到了蒙娜丽莎,但我又得到了什么?我不知道。

我问了许多同行的伙伴,他们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完成了家人给他们的代购清单。

⑧细细回想我们的旅行吧——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那些记忆最清楚的镜头,却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旅行攻略网站和旅行图书上:那是同行伙伴的依靠与依赖,那是在旅游地点与那里的人与物的共鸣。

⑨当然旅行更应该是充满意外的,如果我们真的能适应变化的旅行,如果我们喜欢这些未知,那我们为什么将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如此按部就班?或完全交由旅行社按照既定的套餐打理?⑩不要欺骗自己,旅行不是万能药,尤其是那些千篇一律的旅行,它们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伤害。

更多时候,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走走——我们其实可以随时开始一次无需规划、不限时间的旅行。

⑾今天的杭州下着雨,我没法出门,在房间里看书写作,听音乐,训练冥想;其实有的时候,我觉得,这种生活和千篇一律、喧嚣尘上的旅行相比,它更能带给我帮助。

⑿如果你生活在杭州,你真的去过杭州的每一个展览馆吗?你真的看过苏东坡的每一份真迹吗?你有会去杭州收藏品市场淘些好玩的小物件吗?你会去坐下来,在孩儿巷的弄堂里和民国出生的老人聊聊历史吗?你会去南山路的酒吧和咖啡吧里与陌生的人聊天吗?你会在吴山广场上,和晨练的老人一起写大字吗?你会在清晨醒来,骑车环绕还未苏醒的西湖吗?你其实能做的很多,你一点不会寂寞。

⒀如果你要往外走,你能不能为自己定制一条最适合的线路?能不能拒绝打卡式的拍照?能不能在出发前多读点当地文化历史的书?能不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旅行伴侣?能不能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能不能将全部的内心,投入到未知的探索之中?⒁真的,这才是有意义的旅行。

(来源/庞门正道,作者/妙途)6.开头写了摄影师的旅行经历有什么作用?(2分)▲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在摄影师的理念世界中,所有旅行社的客服,所有的导游都应该是心理学家。

B. 更多时候,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走走。

C.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那些记忆最清楚的镜头,却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旅行攻略网站和旅行图书上。

D.我总是觉得在房间里看书写作,听音乐,训练冥想,这种生活和千篇一律、喧嚣尘上的旅行相比,它更能带给我帮助。

8.第⑧段中作者说到“细细回想我们的旅行吧”,结合文本说说作者回想了哪些关于他自己旅行的不如意的经历。

(2分)▲9.生活中,怎样才算是有意义的旅行?请结合文章和实际来谈谈你的感受。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14 题。

(15分)查尔斯雪莉·杰克逊(美国)劳瑞上幼儿园那天起,我心里明白生活从此要发生些变化了。

他回家时把前门砰的一声推开,帽子先扔了进来,嗓门变得粗声粗气:“有人在家吗?”午饭时他出言不逊,打翻了小妹妹的牛奶。

“幼儿园里怎么样?”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

“还行。

”“你学到什么东西了?”丈夫问。

劳瑞冷冷地翻了丈夫一眼,说:“没有学任何东西。

”“但是老师打了一个孩子的屁股。

”我问:“这孩子是谁呀?”“查尔斯,”劳瑞想了片刻回答,“他淘气。

老师打了他的屁股,还罚他站。

哦,他太淘气了。

”“他干了什么啦?”我追问道,但是劳瑞已经爬下椅子拿起一块饼扬长而去。

第二天吃午饭时劳瑞一坐下就宣布:“查尔斯今天打老师了。

”“天哪!他又挨打了吧?”“他当然挨打了,”劳瑞转向他父亲,“瞧这儿!”他父亲抬起头:“干嘛?”“往下看——看我的大拇指!唉,你真是个大傻瓜。

”他哈哈大笑起来。

我赶紧岔开:“查尔斯干嘛打老师?”“老师要他用红蜡笔画,查尔斯偏用绿的,他就打老师了,老师就打他屁股了。

老师还不让别的小朋友跟他玩,可是有的小朋友还是跟他玩。

”第三天,查尔斯在玩跷跷板时把一个小女孩的头撞出血了,课间休息老师不许他出去玩;星期四查尔斯又被罚“立壁角”,因为他在故事课上不停地拿脚跺地板;星期五查尔斯乱扔粉笔而被剥夺了写黑板的权利。

星期六我同丈夫商量说:“把劳瑞放在幼儿园里看来并不好,这个叫查尔斯的孩子,听上去可对他没什么好影响。

”“没事,”丈夫安慰我说,“世界上总有像查尔斯这样的人,晚碰到不如早碰到。

”星期一,劳瑞回家比往常晚:“查尔斯今天给留下来了,所以大家都回来晚了。

”“这个查尔斯长得什么样?”丈夫问。

“他个子比我大。

他没橡皮。

他从来不穿外衣。

”星期二,劳瑞突然告诉我们:“有个人今天来看老师。

”“是查尔斯的妈妈吧?”丈夫和我不约而同地问道。

“哪儿啊,”劳瑞不以为然地说,“是个男的,老师请来教我们做体操,教我们用手碰脚尖。

”他爬下椅子,蹲下,手碰了碰脚尖:“看,就这样。

”他又坐回椅子上,拿起叉子,变得严肃起来:“查尔斯连体操也没做。

”“查尔斯连体操也不愿做吗?”“哪儿啊,查尔斯跟老师的朋友捣乱,老师不让他做了。

”“你说他们会拿查尔斯怎么样?”丈夫问他。

劳瑞煞有介事地耸了耸肩:“开除他,我想。

”星期四,劳瑞吃午饭时严肃地报告说:“查尔斯今天可真不错,老师奖给他一个苹果。

”丈夫小心翼翼问了一句:“你是说查尔斯?”“对。

他帮老师分蜡笔,收本子,老师说他是个好帮手。

”“怎么会呢?”我满腹狐疑地说。

“他帮了老师的忙,就这么回事。

”劳瑞耸了耸肩。

当晚我问丈夫:“你相信吗?查尔斯真能改邪归正?”“你等着瞧吧,”丈夫讽刺地说,“像查尔斯这样的孩子,还不定又要使什么坏呢。

”丈夫似乎没有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