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题研究方案
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小巧、精炼、生动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微课教学。
二、研究目的。
1. 分析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了解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认知和接受程度;2. 探讨微课在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研究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3.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推动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研究内容。
1. 调研分析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包括教师开发微课的情况、学生接受微课的情况等;2. 设计微课实施方案,包括微课的制作流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等;3. 实施微课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4. 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2. 调查问卷法,设计问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微课的认知和接受程度;3. 实地观察法,观察教师如何制作和应用微课,以及学生在微课教学中的表现;4. 统计分析法,对调查问卷和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结果。
五、研究实施。
1. 调研分析,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设计调查问卷,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2. 设计实施方案,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微课实施方案,包括微课的制作流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等;3. 实施微课教学,教师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和应用微课,学生参与微课学习;4. 数据分析,对实施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微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5. 总结反思,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六、研究意义。
1. 为教师提供微课教学的实施方案和经验,促进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2. 为学校提供微课教学的参考,提高教学质量;3. 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Model of micro project research project编订:JinTai College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2、篇章2: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章3: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为使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在学校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会制定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现在就和小泰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篇章1: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分层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
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7年7月至今,xxx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
异步教育学认为:过去,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这是班级授课制下很普遍的“同步教学”。
而建立在学生的“六步学习”基础上的教师“五步指导”的异步教学方式,改变了教与学同步的状况,做到了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科学地教,因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就是国内外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层次教学。
所谓的层次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微课题研究方案
微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案题目:基于微课的学习效果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逐渐受到广大学生和教育者的关注。
微课具有便于实时分享、个性化学习、无地域限制等优点,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因此,探究微课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究微课对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对比分析;(2)探究微课对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3)分析学习者对于微课的接受态度和学习动力。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形式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组学生将采用微课进行学习,对照组学生将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学习。
通过考试成绩、学习反馈、学习动力等指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四、研究过程与计划1. 研究过程(1)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2)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微课的发展和应用情况;(3)设计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组和对照组;(4)实施实验,采集实验数据;(5)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6)撰写研究报告。
2. 计划安排阶段一:文献调研时间:2周任务:收集、整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微课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阶段二:实验设计时间:2周任务:设计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确定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阶段三:实验实施时间:4周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习,采集实验数据,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反馈和学习动力等指标。
阶段四:数据分析时间:2周任务: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实验结果图表,并进行结果解读。
阶段五:研究报告撰写时间:2周任务: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部分。
五、研究预期成果及创新性1. 研究预期成果(1)深入分析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差异,并揭示微课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2)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微课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升作用;(3)提供优化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微课题研究方案
微课题研究方案题目: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应用。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为了进一步推动微课的研究和发展,本课题将通过设计和应用微课,探讨微课的设计原则和有效应用方法,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通过设计和应用微课,探索并总结微课设计原则和有效应用方法,为教师提供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参考和指导。
2. 研究内容:(1)微课设计原则研究:通过对现有微课的分析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总结出微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微课应用方法研究:通过实际教学应用,探索微课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报告进行深入综述,了解微课设计和应用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2. 问卷调查:通过向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收集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评价和反馈。
3. 教学实验:选择一定数量的学校和班级进行微课的设计和实施,观察、收集和分析微课在教学中的效果和意见。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1. 预期结果:(1)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微课设计原则和流程,提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2)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微课应用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度。
(3)形成一批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供教师使用和分享。
2. 创新点:(1)该研究从设计和应用两个角度进行探索,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微课的实际效果和应用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具参考性的建议和指导。
(2)该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和实验等,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微课的需求和反馈,为微课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五、进度安排阶段时间要求主要工作内容第一阶段第1-3个月文献研究和综述,了解微课设计和应用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阶段第4-6个月编制问卷并进行调查,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微课的评价和反馈第三阶段第7-9个月设计微课并进行教学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第四阶段第10-12个月总结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并开展学术交流六、预期成果1. 研究报告:总结微课设计原则和应用方法,并提供一批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方案一: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直接途径。
希望我校教师能通过“微型小课题”研究,逐渐养成用反思的意识和科研的习惯对待教育教学,能自觉地将问题上升为课题,又用课题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具体要求
1.全校教师均可申报,其中各学科教研室主任、备课组长每人必须开展一项课题研究。
2.“微型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
20__年2月15日前完成课题申报,7月底形成阶段成果,20__年2月结题,完成研究论文一篇。
3.申报“微型小课题”的教师必须认真填写《微型课题申报表》,申报表附后。
4.微型小课题实行自主管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以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校本化”研究为主(可参看提供的课
题目录,也可另立)。
研究的过程资料以电子文件夹的形式保存(内容包含目录、申请表、中期报告、相关过程资料、结题报告五项),结题时统一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到教科研处的相应文件夹中。
5.凡申报课题的老师须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有关材料及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研究结束时必须撰写课题研究的论文。
三、课题参考目录
根据本学期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提供参考课
题目录如下:
(一)教学研究
8.学生课内外作业内容与形式、数量及质量的研究
9.对学生个别辅导的途径、方法及评价的研究
14.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的研究
17.促进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研究
21.合作学习中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分组人数的效果研究。
小课题研究方案(精选4篇)
小课题研究方案(精选4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山草香分享了4篇小课题研究方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小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初中生成绩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是由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伏荣超同志主持的徐州市教育科研攻关项目。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课题成果的质量,特别制定本计划。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试图从复杂性思维方式的视角对教育理论研究进行一番整体反思,包括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以及方法论层面等。
以新课程和实施为主要切入点,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为重点,提出有效解决初中阶段学生动荡分化的对策,探索操作性较强的有助于预防学习困难生出现的干预模式。
同时,努力使研究性学习与初中阶段学习困难生研究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学习困难生研究领域。
通过本研究,促使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更加关注教育生活世界,将研究基点更加倾向于教育生活世界的复杂性、本土性、实践性;通过本研究,增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自主性、开放性等适应复杂性研究的一些特征;通过本研究,加强教育理论研究者在方法论上的综合性,改变传统的单一方法论的局面。
实践意义:1.对邳州市初中分化现状及成因等进行抽样调查,为开展初中阶段学习困难生问题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初中阶段学业分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主要切入点,探索在新的形势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
同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和造就一些热心于学习困难生研究的科研教师,使初中生分化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学习困难生得到及时帮助,获得健康的发展。
3.通过此项研究为徐州市及其他地区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借鉴与参考。
二、本研究的子课题设计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实力,我们准备将总课题分解为如下子课题:1.城市农村初中生分化和辍学成因的调查2.初中生分化和辍学原因的资料分析研究3.小学初中教与学的衔接问题研究4.初中生成绩分化和辍学的对策研究初中成绩分化和辍学的对策研究是总课题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又将将其作如下分解:(1)初中生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研究(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研究(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研究(4)初中生控流止辍策略研究(5)初中生学业评价研究三、研究的过程设计1.前期准备阶段(20xx.6—20xx.9)(1)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初中生学业、学业分化及辍学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学习中外关于初中生学业分化的相关理论,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总课题研究方案,上报实验研究方案。
微课课题研究方案(最新)
微课课题研究方案(精选9篇)一、研究背景分层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
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7年7月至今,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
异步教育学认为:过去,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这是班级授课制下很普遍的“同步教学”。
而建立在学生的“六步学习”基础上的教师“五步指导”的异步教学方式,改变了教与学同步的状况,做到了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科学地教,因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就是国内外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层次教学。
所谓的层次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能够以人为本,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天然的不足,能够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事可做,有目标可循,有发展的果子可摘。
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关于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1.异步教学。
注重学情,改变传统的同步教学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的学,老师科学的教。
2.分层教学。
分层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通过自我鉴定和老师参照,把学生动态分为A、B、C三层。
通过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等。
促使学生从低层向高层攀登,然后再进行动态分层,让学生收获看得见的成功。
3.异步分层教学。
主要是针对同步教学和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人为本,以“异步分层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层教学,异步推进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背景最近,我在翻阅一些关于教育创新的资料时,突然灵感迸发,想要针对“课堂互动”这一主题进行一次微型课题研究。
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互动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互动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互动效果不明显等。
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1.分析当前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探索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3.设计一套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课堂互动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
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成果,了解课堂互动的现状、问题及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一定范围内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课堂互动中的需求和意见。
3.实证研究:选取部分班级进行实验,对比实验前后的课堂互动效果,验证所提出的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四、研究内容1.课堂互动现状分析(1)互动方式:目前课堂互动主要采用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是否存在其他有效的互动方式?(2)学生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存在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3)互动效果:课堂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何影响?是否存在互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2.课堂互动问题及原因分析(1)教师方面:教师对课堂互动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互动策略。
(2)学生方面: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互动技巧。
(3)教学环境方面:教学设施不完善,课堂氛围不活跃。
3.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1)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课堂互动的认识,提高互动策略的应用能力。
(2)学生指导: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提高互动技巧。
4.课堂互动方案设计(1)互动方式多样化: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多种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2)互动内容丰富化:注重互动内容的针对性,提高互动效果。
(3)互动评价科学化:建立科学的互动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互动积极性。
小微课题行动研究实施方案
小微课题行动研究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小微课题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微课题是指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活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微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微课题行动研究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小微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研究内容1. 小微课题的选题与设计小微课题的选题应当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选题设计应当符合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
2. 小微课题的教学内容小微课题的教学内容应当结合学科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小微课题的教学方法小微课题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结合多媒体技术,采用案例分析、问题导入、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小微课题的评价方式小微课题的评价方式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核,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业评定、课堂表现评价、实践操作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实施方案1. 制定小微课题的选题与设计标准,明确选题的范围和要求,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选题设计。
2. 设立小微课题教学研讨会,定期举行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3. 建立小微课题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小微课题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参考和借鉴。
4. 加强对小微课题教学的督导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督导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总结与展望小微课题行动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篇一: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关于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要尽可能地把一些基本内容讲清楚:1.问题描述:即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课题产生的过程,并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
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的什么问题。
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明了、点到为止。
2.课题界定:即对课题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关键词要从两个方面定义,一是从内涵上定义,二是从外延上定义。
同时,还要对课题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出来的任务就是研究的内容。
3.研究概况:即在开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情况及主要成果。
了解研究概况有利于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弯路,同时还有利于整合、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研究思路:即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①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
②实施步骤:即本课题研究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
③时间安排:即本课题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
④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5.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微型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
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
当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选择其中的部分形式作为成果形式。
附:海安县教育科学2007~2009年度个人微型课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案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王锋一、问题的提出1992年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模板)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篇一: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关于微型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微型课题的研究方案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要尽可能地把一些基本内容讲清楚:1.问题描述:即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课题产生的过程,并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
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的什么问题。
同时,在阐述问题时一定要观点简洁明了、点到为止。
2.课题界定:即对课题关键词、核心语进行诠释,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关键词要从两个方面定义,一是从内涵上定义,二是从外延上定义。
同时,还要对课题进行任务分解,分解出来的任务就是研究的内容。
3.研究概况:即在开展研究前,了解一下省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情况及主要成果。
了解研究概况有利于研究者知己知彼、少走弯路,同时还有利于整合、借鉴、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4.研究思路:即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①研究方法:把本课题能用到的诸如课例描述法、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列举出来。
②实施步骤:即本课题研究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
③时间安排:即本课题研究需要多长时间,每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
④研究措施:即在研究中准备采取哪些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做法。
5.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研究成果报告和论文是微型课题的两种成果表现形式。
研究成果中涵盖着教学日记、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学生作业作品、个案、谈话记录、教学案例、研究报告、发表或交流的文章等各种资料。
学校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学校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具体微课题名称:二、研究背景阐述开展本微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现实需求等。
三、研究目的1. 探索解决特定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促进学生在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四、研究意义1. 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
2.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
3. 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五、研究对象明确参与研究的具体班级、学生群体或教学环节等。
六、研究时间安排1. [具体时间段1]:完成课题申报和前期准备工作。
2. [具体时间段2]: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
3. [具体时间段3]:实施具体研究措施。
4. [具体时间段4]:进行中期总结和调整。
5. [具体时间段5]:完成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总结。
七、研究内容详细描述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重点。
八、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3.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边行动边研究。
4. 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九、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团队。
-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 开展相关培训。
2. 实施阶段- 按照计划实施研究措施。
- 定期进行反思和调整。
- 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
3. 总结阶段-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 撰写研究报告。
- 展示研究成果。
十、预期成果1. 研究报告。
2. 相关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
3. 教师的研究论文或经验总结。
4. 学生在相关方面的进步和成果展示。
十一、课题管理1. 成立课题管理小组,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 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交流研究进展和成果。
3. 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规范管理研究资料。
十二、研究保障1. 人力保障:确保研究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投入时间。
2. 物力保障:提供必要的研究设备和资源。
3. 时间保障:合理安排研究时间,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精选3篇)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精选3篇)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精选3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1 一、研究思路:从“课程材料”、“学习时间”、“学习小组”、“课堂环节”、“练习题训练”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优组课程材料。
结合教材,随机索取信息材料,训练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
(2)优组学习时间。
激活课堂流程,多角度讨论,从思维的不同扩散方向,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
(3)优组课堂环节。
课堂形式多样,环节经济实效,讨论点拨恰倒好处。
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变通、独特。
(4)优组训练练习题。
题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识迁移、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淡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角色地位,变“主宰”为“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发扬创新学习精神,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愉悦氛围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人品塑造。
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方法: (1)类比法:通过类比训练,学生对解题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题模式,并通过经常变换题目情节,提高学生模式辨认的能力。
(2)归纳法:学生要善于归纳知识、规律,教师只起强化作用。
(3)假设法: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始由老师作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在各种假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要点,直至学生能独立假设解题为止。
(4)乐学法: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的“乐学法”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结合多种形式,营造愉悦氛围,产生乐学效果。
四、研究步骤: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
2024年学校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24年学校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小规模的、就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可以帮助学校教师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具体教学问题,提升教育质量。
2023年,本校将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旨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教学和管理水平。
2.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通过微型课题研究,从教学实践出发,深入研究并解决具体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学校教育质量。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1. 项目内容(1)课题确定: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教师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确定与教学实践紧密相关的微型课题。
(2)研究设计: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时间表等。
(3)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观察、访谈、调查问卷、文献研究等方式收集研究所需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研究成果总结与报告: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经验和教育教学改进措施,并进行成果汇报与分享。
2. 实施步骤(1)立项申报:学校根据自身教育发展需要,组织教师提出微型课题申报,包括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研究方法、预期效果等。
(2)课题审核: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的微型课题进行评审,并确定入选课题。
(3)研究培训:学校组织专家授课,培训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4)课题实施:每位教师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包括数据收集、分析、总结等。
(5)研究成果评价:学校组织专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提供改进建议,并鼓励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
(6)成果总结与报告:教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经验和成果,并向学校进行成果报告。
2024年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24年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微型课题研究是面向具体问题的研究,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并且研究对象相对较小,研究方法相对简单。
2023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需求。
因此,选择适合当前时代需求的微型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实施方案从选题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在2023年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微型课题研究。
二、选题背景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获得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媒体方式逐渐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所取代,这给社会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
同时,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路径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通过新媒体手段有效传播信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选取新媒体传播路径的研究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微型课题。
三、研究目标本微型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探讨新媒体传播路径在信息传播中的效果和影响,为新媒体信息传播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内容1. 新媒体传播路径的特点分析:对新媒体传播路径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递途径、信息受众群体等方面的特点。
2. 新媒体传播路径的效果评估:通过实证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新媒体传播路径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信息传播的准确度、信息传递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
3. 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对新媒体传播路径的影响因素,为新媒体信息传播提供优化和改进措施。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已有的关于新媒体传播路径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和掌握已有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验证新媒体传播路径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3. 调查问卷法: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新媒体用户对传播路径的评价和意见,为研究提供量化数据支持。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精选3篇)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范文(精选3篇)微型课题研究方案1 一、研究思路:从“课程材料”、“学习时间”、“学习小组”、“课堂环节”、“练习题训练”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优组课程材料。
结合教材,随机索取信息材料,训练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
(2)优组学习时间。
激活课堂流程,多角度讨论,从思维的不同扩散方向,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
(3)优组课堂环节。
课堂形式多样,环节经济实效,讨论点拨恰倒好处。
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变通、独特。
(4)优组训练练习题。
题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识迁移、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淡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角色地位,变“主宰”为“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发扬创新学习精神,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愉悦氛围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人品塑造。
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方法:(1)类比法:通过类比训练,学生对解题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题模式,并通过经常变换题目情节,提高学生模式辨认的能力。
(2)归纳法:学生要善于归纳知识、规律,教师只起强化作用。
(3)假设法: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始由老师作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在各种假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要点,直至学生能独立假设解题为止。
(4)乐学法: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的“乐学法”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结合多种形式,营造愉悦氛围,产生乐学效果。
四、研究步骤: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主要是确立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和学习、调查现状、拟定研究计划。
1.确定内容: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发散性思维培养;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2.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我畅游与学校的图书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行者的宝贵经验。
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学校微型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活动。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强、周期短、参与人员广泛等特点,能够有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题目标1.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增强教育教学创新意识。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三、课题内容1.教育教学策略研究(1)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研究(3)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2.教育教学方法研究(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2)项目式学习研究(3)探究式学习研究3.教育教学管理研究(1)班级管理策略研究(2)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3)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四、实施步骤1.课题申报与立项(2)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对立项的课题进行资助。
2.课题实施(1)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明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计划,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收集相关数据。
3.课题成果展示(2)学校组织成果展示活动,邀请专家、教师、家长等参加。
(3)对优秀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学校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对优秀课题成果进行表彰,激发教师参与微型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五、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所需设备、资料等。
3.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课题研究成果给予奖励。
4.加强课题研究培训,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
5.定期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六、预期成果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2.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得以推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微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微课题研究方案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
微课程具有灵活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微课题的研究方案,为小学教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微课程提升教学效果。
一、研究目的1.1 了解小学微课题的概念和特点;1.2 探索小学微课题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3 分析小学微课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2.1 文献调研: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综合分析,了解小学微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2 实地调查:选取若干小学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观察和访谈教师和学生,收集小学微课题的实际运用情况。
2.3 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小学微课题的优点、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研究内容3.1 小学微课题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小学微课题的定义、内涵和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阐述其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2 小学微课题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小学微课题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包括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3.3 小学微课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小学微课题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意义4.1 对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研究小学微课题,为小学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并提高教学质量。
4.2 对学生的促进作用:研究小学微课题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3 对教育改革的贡献:通过研究小学微课题,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参考,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五、预期成果5.1 小学微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对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综合研究,撰写一篇关于小学微课题的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结果和启示。
5.2 实践案例分享:通过实地调查所选小学的实践案例,编制一份小学微课题的实践案例分享,供其他小学教师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微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微课题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
【研究目的】
在具体教学课堂中究竟才能怎样掌握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养成高度集中的注意的技巧。
【研究对象】竹林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借鉴法或者叫移植法,基本程序是:“优选成果——实施研究措施——分析研究结果——形成成果” 【研究步骤】
第一步:选。
根据此课题进行教育教学成果收集(教育教学论文、教学经验、教学设计、个案、相关书籍、叙事性教育文章等),对成果进行优选,能否在本校、本学科、本班使用,还有哪些不足,根据实际应该如何改进和提高。
第二步:学。
对优选的教学成果进行深入的学习、研讨,把优选的教学成果从思想、观念、方法上吃透。
第三步、用。
将教学成果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第四步:创。
课题组在应用后评论,对照优选成果反思得失,再进行设计。
第五步:思。
对教学成果应用进行总结反思,探索出教学经验,形成成果。
【研究时间】一学期
小学语文微课题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同年龄段同班级里常常出现学习成绩差别很大的两个极端。
探寻差别的原因,除了智力、学习动机、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因素外,他们在注意力水平上的差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阶段学生由于其心理性格特征和注意力的缺陷往往使得老师的教学过程任务艰巨,面对这样一个阶段的学生,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天天让学生处于讲台,黑板这个固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卷怠,注意力必然会涣散,思想的火花最终会被老师给扑灭。
而一个优秀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会循序诱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乐而不疲中碰擦出思维的火花。
那么在具体教学课堂中究竟
才能怎样掌握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养成高度集中的注意的技巧呢,本期在教学中,我对教学各个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如下,以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我觉得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微细”环节,在不知不觉中考验着你的教育基本功底,你的知识广度,你应变思维能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全神贯注于你的引导与讲授,你得使出你的全身的招数,让她们在短时间里最大限度掌握基本知识。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但是也是一种挑战。
怎样较好的处理好学生注意力这个问题,优秀老师的细节处理,调控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实践总结还有不断的自我学习来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上课之前
这个时候学生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他们大多都是沉醉于一本有趣的童话书,或是专注于刚刚与同学们的游戏、娱乐中,而这
时候学生的心理也往往是波动的比较厉害的。
在正式上课前和静息这段时间里,如果老师能够积极安定学生的情绪,要求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对新授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准确牢固起重大作用。
有经验的老师这时候往往会提醒学生,作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也会将自己的教具,粉笔和书本放好。
当上课铃声响起以后,会从容不迫走上讲台,用温和可亲的目光,扫视全班同学,当感觉到有个别同学行礼不规范时,会以关切的态度来提出批评。
温和的话语举止还有我们生活中安静舒适的环境等等对人都会起到一定的抚慰作用。
而老师温和的语言提示,对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起了稳定的作用,对个别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做了适时的指正,这都为这堂课的顺利讲解起了先决条件。
二、讲授新知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任务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花费时间最多,必须使得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要不然就会使得知识脱离了连接,掌握不牢,影响后面的学习,这个阶段,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注意的维持并进行调节。
我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一是引起学生注意的导入,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在教学开始,或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是给他们说明所要讲的材料,或是对过去已经讲的东西用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以便有系统地讲到当前的材料,或是使学生感到在新教材方面的无知,就以极大的兴趣去听老师对科目的解释。
这句话说明了一点:好的导入有意于加强学生的注意力。
很多优秀的老师都遵循了这个规则。
他们很自然的对生活中的问题或复习过度到新课,有时候会根据同学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特别是老师指出知识与生活联系,使得学生懂得这样的知识,以后能自助也能帮助于他人。
二是讲述内容的方式必须是生动形象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材组织上联系紧密,逻辑性强。
当老师的组织材料零乱,缺乏联系,学生的注意力会困顿,因此课堂没有生气,教学效果明显不高。
而有的老师有时候并不满足于教材上的内容,会从课外书本上搜索相关生动形象的材料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这时候都回全神贯注的听讲。
三是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单调的刺激往往会使人疲惫,而有趣灵活的教学手段无疑给课堂添了一支清醒剂和活力剂。
而在实行这些教学方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利用心理学有关的基本原理,比如操作性条件反射,当孩子出现适合课堂的表现,如动身子做小动作的次数减少或保持一段时间安静时,就给予一定的奖励。
如大喊大叫,具有一些攻击行为出现时,我们就加以消退(不注意,不理睬等)或给予一定的惩罚,是以不伤害身心健康的前提为基础。
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必须注意一定的方法,使学生最大程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掌握新知。
四是教具的充分使用,教具的直观性往往适得学生易唤起学生的非随意性注意。
老师根据教材目标,学生实际情况恰当的准备一些教具,如卡片,挂画,模型等等,能加强学生的印象。
当然教具使用要恰当,符合教材内容,不让学生产生误导。
如有位老师在上认识钟表的数学课拿了一个小闹钟,并且闹钟的分针还长于秒针,让学生在具体认识分针,秒针,时针后对照另外的题目中的钟表而产生了疑惑。
所以教具的准备一定要充分认真,并且一定要依据课本的实际内容。
五是老师的姿态,表情,语言,声音等都会对组织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声音,说话声音比较响亮,给人的感觉是
这个人蓬勃有信心充足;反之就是有气无力。
然而面对低阶段的学生,他们上课往往需要的是一种生动的、充满激情的氛围,在这种气氛下,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老师洪亮的声音会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们觉得这个老师充满了激情。
而这种激情却最容易受感染,也就越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
有的老师课堂声音太小,有一些不应有的举止,都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老师在外在的,表情,声音,语言,都应该进行训练或通过他人的指导,直到学生能接受为止。
三、巩固新知
最普遍的方法是,老师提出几个与本堂内容相联系的内容的问题,要求大家回答,分别喊优,中,差三类学生回答,在学生解答之前,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听,然后补充,老师适时点名补充。
目前有的课堂存在这种现象,只把几个简单的问题交给优等生,其他学生答都无所谓。
这个时候,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会在潜意识种有这样的意识,光叫好成绩,肯定觉得我们不行。
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这种自我否定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
四、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的布置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老师布置作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适当的分别布置不同的作业。
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具体事项,学生才会积极的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使这一环节达到预定的效果。
布置的作业不同对学生的注意力也起到积极的暗示,如成绩优秀的学生收到老师的拔高练习,他们意识中会有这样的想法,老师还是很看重我的,所以我要努力认真做好;而中后等学生收到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题目,意识到,哦,这些题目我会做,他们会打开
他们储存课堂基础知识信息的大门,认真写下答案和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会集中注意力继续做下一题。
通过研究,我发现要把上述教学技巧运用得自如,得心应手,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以便把组织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己从前的一些做法,很庆幸自己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心理学,而且能把学习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分析一定的教育问题,我觉得很愉悦,学有所值。
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对照自己的课堂,发现了一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依据心理学原理,灵活运用,使得现在的课堂氛围比之以前大有改观。
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我觉得是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微细”环节,在不知不觉中考验着你的教育基本功底,你的知识广度,你应变思维能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全神贯注于你的引导与讲授,你得使出你的全身的招数,让她们在短时间里最大限度掌握基本知识。
对于我们新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但是也是一种挑战。
怎样较好的处理好学生注意力这个问题,优秀老师的细节处理,调控手段,值得我们借鉴,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实践总结还有不断的自我学习来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