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内圣外王”说会议

合集下载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摘要:“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厚重的话题,几千年来一直被儒家奉为修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也是理想人格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

内外兼修,圣王一体,和谐共存,乃至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关键词:儒家;内圣;外王;仁;修身关于“内圣外王”这一命题,是历来中国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对于这一词的理解,历代哲学家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通常意义上人们的理解是:“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具体来说就是: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一、内圣外王的渊源历来被儒家奉为修身终极目标的“内圣外王”之境界,却最早被道家的庄子首先提出来,在《庄子·天下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意思是说,圣人能够契合造化的灵妙,依照天地的和谐和完善,以通达万物的自然本性,对宇宙人生的变化和根源作全面、整体性的体验;能够依据其纯朴的自然道德本性,通达万物性情而遂顺自然变化法则,这样便可以成就内圣外王。

王首先出自道家,但是这并不有碍于用它来解释传统的儒学,到了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之势日渐明显,由于理学的出现,随后开始不断有越来越多的人用“内圣外王”来解释儒家经典。

做到“内圣外王”的统一一直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这也代表了儒家最核心的东西。

其实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里面也能找到关于内圣外王最初的影子,《周易·乾文言》中讲“进德修业”是指进益道德的“内圣”工夫和修建“外王”的功业,这些是内圣外王思想发生阶段的雏型。

《礼记·大学》开篇就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先秦与古希腊(一)“内圣外王”与“哲学王”

先秦与古希腊(一)“内圣外王”与“哲学王”

先秦与古希腊(一)“内圣外王”与“哲学王”在东西方各自的文化当中,“内圣外王”与“哲学王”是绕不开的两个概念。

二者发轫早,源流长,影响后世深远。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哲学存在不同看法,“圣王”却几乎家家都讲。

“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也是柏拉图一生之信念。

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这一“乌托邦”愿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西方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较之乃师更为现实,但他并没有绕开“哲学王”。

总而言之,“圣王”与“哲学王”是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哲人政治观点的重点之所在,是中西政治思想比较中必须首先给予探讨、说明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学界倾向于认为二者存在相近之处,但其中明显与重要的差异,也不应该忽略。

“内圣外王”出自《庄子》中的《天下篇》,今人多认为《天下篇》非庄子本人所作,可能是“托名伪作”。

熊十力坚持《天下篇》是庄子手笔,因为“非庄子之大智无能为尔”,论证伪作与否,不取决于思想性,更需要“动手动脚找材料”。

且不去管《天下篇》是否为庄子所作,文中指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天下篇》作者所谓“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通俗地讲,“内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从这点上面看,《天下篇》当非庄子本人所作。

“哲学王”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蓝图。

柏拉图认为哲学王统治是实现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

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

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

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

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模型来改造现实的城邦,建立一个正义的国家。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刘鹏【摘要】摘要:“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就先秦儒家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德性主体的自我完善落实在外王事功。

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

内修仁德、外行德政的修己安人之道,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对其“内圣”思想加以发挥,创立了以性善说为基础的心性之学和以仁政为旨归的王道学说,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名称】管子学刊【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关键词】先秦;儒家;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认为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是做圣人,即成就“内圣外王”的圣人人格[1]12。

“内圣外王”一词始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然而,先秦时期对内圣外王思想的讨论最为深入并积极付之践行的则当属儒家学派。

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

内圣外王之道从孔子那里,便内含于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中。

孔子力图通过个体道德修养的完善、德性修养境界的提升来调整个体与社会间的关系。

内修德性、完善仁德,外行德政、济世安人,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其性善说和仁政说分别从修身与事功两个方面对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阐发,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虽从未将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内圣外王之道,但其所建构的仁学思想体系,内修仁德,外行德政,充分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内涵。

浅述儒家内圣外王之学论要

浅述儒家内圣外王之学论要

浅述儒家内圣外王之学论要作者:吕晶玉来源:《教育与管理》2013年第04期【摘要】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

天命观是儒家思想里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以天道,天命,天理开端,然后引向人间。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就因其具有创造性,也只有人才具有创造性,与天一样的“创造性”。

孔子以践仁来彰显天道,孟子继而提出“人性善”,强调道德性。

践仁,实现道德之善,都是由内向外,所谓“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厚重的话题,几千年来一直被儒家奉为修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也是理想人格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

内外兼修,圣王一体,和谐共存,乃至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关键词】内圣外王儒家文化修身和谐共存1 由来及原型“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所欲焉以自为方。

”然而具体讲述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却又是在《庄子·天道篇》说:“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

”然而“内圣外王”一词,虽是最早见于道家文献,但它却是儒家一贯奉行的人格理想和现实王道政治的经世路向,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北宋理学大师程颐把他同时代学者邵雍的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

开始用来阐释儒学。

孔子的儒学思想内涵深远,内容丰富,既能体现在道德、人格方面,也体现在其政治思想方面。

2 基本内涵关于“内圣外王”这一命题,是历来中国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对于这一词的理解,历代哲学家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内圣外王”是儒家所设计与追求的理想人格。

通常意义上人们的理解是:“内圣”就是修身养德,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 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道德问题。因而各种存在的问题都可 以在道德问题 的视域之内一

圣。“ 安人”“ 、 安百姓” 即为外王。修己成圣展现着个体修养的境界 与成就。但对于孔子来讲 , —个儒者的终极旨趣就在于能够达到博
施济众、 道济苍生。因此内圣的功夫并非最终的所达 , 而只能作为外 王事功领域内一展抱负,安人”“安百姓” “ 、 的道德储备和内在依据。
有的丰富个 陛。漠视了人的各种 自然性和社会性欲求。这就使人 由此而成为了—个抽象的道德实体 , 现实世界从根本上成了道德的 世界, 其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道德本身的自我完善而已。 嘲毋庸置疑, 这种轻视实际政治的道德理想主义思维理路从根本上是行不通的。
孔子认为, 要达到这一理想, 当施行“ 就 德治” 。他深信, 为政以
关键 词 : 家 ; 子 ; 子 ;大 学》 内圣 外 王 儒 孔 孟 《 ;
中图分类号 : 2 2 B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4 5 (0 0 0 一O 8 一O 10 - 48 2 1 )3 22 2
“ 内圣外王” 一词, 最早出现于道家著作《 庄子 - 天下篇》 。因此, 对其进行初步论述的即为道家 。而对内圣外王思想进行全面展开
之名 。它包含了人世间所可能有的一切美德, 举凡宽信敏慧等不过
是它的一肢一节。—个 人 成就仁德 , 意味着人格上的尽善尽美, 德行
论述并积极付之践行的则要推儒家。

上的毫发无遗憾。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人。 仁” ( 是如此的高深莫 测、 包罗万象 , 故而孔子很少 以“ 许人。自己也从不以“ 仁” 仁者” 自 居。孑子以“ L 仁者爱人” 的理论没定使得“ 修已’ “ 与 安人”“安百姓” 、 ; 内圣与外王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密不可分的上承下达的关系。从 ‘ 者爱 的前提出发, ‘ f 二 必然要求统治者在政治上的“ 德治” 。要求统 治者从自 身做起, 树立道德的典范与表率, 自上而下的进行“ 安 ’ 安 、 “

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知识点

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知识点

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知识点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学科,其中包含着很多关于道德和价值观的理论。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有两个重要的伦理学派别,即内圣学说和外王学说。

内圣学说强调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提倡通过自身道德修养来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

这一学说最早出自孔子,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品德,以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孔子的弟子们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

他们认为,个人应该首先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准则,然后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治理国家和平天下。

内圣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德,它强调个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准则。

这些道德准则包括仁爱、忠诚、诚实和谦虚等。

内圣学说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个人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君子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关心他人的利益,努力做到公正和善良。

相比之下,外王学说强调的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伦理道德。

它关注的是如何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

外王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他认为,国家应该实行非攻政策,强调公正和平等,主张尊重个体权利和自由。

墨子的学说强调了政治领域的伦理原则,倡导了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内圣学说和外王学说在中国古代伦理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两种学说强调了道德和个人修养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它们强调了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重要性,提倡人们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注重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道德判断。

现代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和社会伦理学等。

它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生命伦理学、动物权利、环境伦理学、政治伦理等领域。

总之,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是指古代中国伦理学的两个不同派别,即内圣学说和外王学说。

内圣学说强调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外王学说则强调国家治理和社会伦理的原则。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谈古论今话管理之六十八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儒道互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儒家与道家关于“内圣外王”的论述既是很妙的互补,又是很尖锐的矛盾。

儒家自孟子起,便非常重视“道统”,而韩愈等提出了“道统说”,赞赏“道统”谱系中的圣贤,十分重视儒家修养的“内圣”之道,同时也重视以德治国,重视“外王”的论题。

孟子列出了“道统”谱系,极力推崇圣人可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却对儒家所赞许的圣人很反感,他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外篇·箧第十》),庄子把儒家所推崇的圣人视为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然而,庄子并非不重视“圣人”,而他所推崇的“圣人”与儒家所极力赞赏的大不一样,庄子眼中的“圣人”是逍遥于天地之间的无所待的“至人”。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修养到达最高境界,便能任顺自然,物我两忘;修养到达神化不测境界,便能超越功名利禄,对求功毫无兴趣;修养到达了最高道德境界,便不在乎任何名誉,对求名毫无在意。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儒家一直强调的“内圣外王”之道,却是由庄子最先提出来的。

“内圣外王”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这讲的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天下篇》曰:“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这所说的是:不离精纯,便称为神人。

不离本真,便称为至人。

以天为宰,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能预示变化趋势,便称为圣人。

以仁布施恩惠,以义作为道理,以礼规范行为,以乐调和性情,温和慈爱,便称为君子。

这说的就是圣人,也可以说即是对于“内圣”的描述。

而关于“外王”,《天下篇》曰:“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内圣外王的名词解释

内圣外王的名词解释

内圣外王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内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所谓“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的一种美德。

孔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

”这里的“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仁爱”。

他又提出:“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等一系列论述,都是说明要爱别人,关心他人。

总之,要做到待人亲切和善,宽厚仁慈。

孔子还把仁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如《论语·里仁》中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问老师孔子:“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没有学问,又不仁爱,那他怎样立身处世呢?”孔子回答说:“只要能事亲,不也可以很好地生存吗?如果这两条做不到,君子是不会要他的。

”内圣即把仁当作最高的行为准则。

外王:“内圣外王”是孔子关于实行“仁”的途径的观点。

外王:王指实现内圣的政治主张。

内圣就是通过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做到“仁”。

“外王”就是实行“仁”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孔子的“外王”思想,是在继承前代儒家“内圣”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孔子强调,外在的王者必须具备完善的道德品质和内在的仁者之心,因此,在现实社会里,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如何做到“内圣”。

通过“内圣”达到“外王”的目的,从而使“仁”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

孔子认为,要达到“外王”的目的,必须要学习西周的礼乐文化,用礼乐来教化人民。

内圣外王,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认为统治者实行德政,人民便拥护,国家便能长治久安,这是封建政治的最高境界。

孔子的这一政治理想,表现了他对执政者的警告和告诫,也是对于广大被统治者的劝告。

然而这一政治理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未能真正实现。

【主要特征】王道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主题,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1。

以德治民,统治者以德来感化人民,使人民弃恶向善。

2。

施行仁政,由统治者推行德政,得到百姓的支持。

3。

推行礼制,统治者用礼仪教化人民,进行社会改革。

一方面,把治国与治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把外王与内圣结合起来。

儒家、孔子、论语、内圣外王之道

儒家、孔子、论语、内圣外王之道

孔子“内圣外王”的生活之道以前我读过一些儒家的五圣书之类的书籍,草草看看也觉得受益匪浅,但终究没有细细想过儒家的纲领。

如胡适言:儒家的生活之道是极端实际主义,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概括孔子才是适当的,因为孔子在论语中多数时间都在谈论如何做的问题,而非坐而论仁之玄妙如何,所以到的虽然有用,但没有纲领的零散的行为指导(孔子所为当然有所纲领,只是我不知道)容易让人不知所从。

借课程的机会,又读了几本别的书籍,我所认为的儒家思想正如宋代以来所概括的儒家的思想一样,那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它既是理想的人生,又是实现理想人生的警言,对于我们的现在的生活依然有很多指导意义。

这篇文章主要想从“内圣外王”的角度来阐明自己对于人生的认识和理清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儒家大家、名著都很多,由于时间所限只能集中了解孔子,所以名之为:孔子“内圣外王”的生活之道。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明白一个人:孔子;两个词语,即:“内圣外王”,生活之道。

然后看这位中国三千年道统之所系的“大成至圣先师”如何过完他的一生,以及他的生活给我们平凡人的启示。

孔子的生平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较为详细,其生平后世人大多以史记记载为准。

在臧知飞所注解的《论语》作者做了一下概括,简述如下:一、动荡的时代:公元770到公元476年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时代,由孔子编修鲁国史书《春秋》得名,此时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雄,天子威仪扫地。

但同时,各国争雄的时代也正是英雄辈出,人才备受看重的时期。

孔子就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新旧交替、使人彷徨又催人奋进的时代。

二、家世与出身:在先秦时代一个人的出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史记记载孔子为宋宗室之后,孔子的祖先因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鲁国,至孔子已经已历五世。

按先秦惯例,孔子的家庭虽然失去在宋国的地位,但仍是享受士的待遇,其父战功卓著,所以孔子家境也算殷实。

孔子在其父65岁时出生,孔子三岁丧父,其母与孔子在孔家多受欺凌,幸好其母也出身曲阜大族,所以孔子随母回到曲阜阙里。

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之道汤一介我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儒学能否现代化》以及几篇讨论中国传统内在超越问题之论文中都谈到应给儒家学说以定位,因为儒家学说不可能解决今日社会的所有问题,可是我们应找到在对它作了现代诠释的条件下,它对今日社会在哪个或哪些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

照我看,儒家学说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教人如何做人”。

因此,我并不认为儒家学说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如果那样要求反而会使儒家学说中对今日最有意义的部分被埋设了。

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中,我对儒家学说的正面价值作了充分肯定的问时,也提到儒家学说存在若干问题,即“空想的理想主义”、“实践的道德观念”、“求统一的思维方式”和“直观的理性主义”等,并对之作了一些批评。

但我后来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内圣外王之道”可能是中国传统哲学存在的最大问题。

1987年我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论儒家的境界观》刊于是年《北京社会科学》杂志中,后又收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此后我在其他论文中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在我阅读一些近现代重要的思想家的著作时,他们大都认为“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思想之精华所在,例如梁启超说:“‘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沦语考释》中文《庄子天下篇释义》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据《大学》首章而对“内圣外王之道”也有一种解释。

熊先生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

齐、治、平,外修之目也。

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小人不知其身之大而无外也,则私其七尺以为身,而内外交修之功,皆所废而弗讲,圣学亡,人道熄矣。

”梁启超和熊十力都认为“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可以而且应该由“内圣”而“外王”,而有一完满的“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理论。

《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思想的提出及其认识论意义

《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思想的提出及其认识论意义

《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思想的提出及其认识论意义作者:陈仁仁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摘要]“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篇》,它的提出有着当时社会历史与学术思想文化上的背景。

庄子之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并不是通过从正面界定其内涵,而是通过考察诸家对“内圣外王之道”的认识和运用上的偏差而提出来的。

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庄子特色的认识论上的意义,其认识论上的意义主要关涉认识的层次、对象与认识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认识论意义[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1)01—0115—05 The Putting Forth of the Idea “Be Sage within and Kingly without” in Zhuangzi'sCHEN Ren-ren(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Abstract:The term “be sage within and kingly without” is put forth firstly in the works ofckground of the social history and academic culture of that time. Zhuangzi had put forth the idea “be sage within and kingly without”, but he did not define its connotation directly, he talked a lot about the cognition and exercise of the term. The putting forth of the idea had a kind of epistemological meaning with Zhuangzi's characteristics. Its epistemological meaning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problems of the levels, object, and attitude of cognition.kingly without; epistemological meaning我们所熟知的是儒家有“内圣外王”的思想观念,而其实原始儒家虽有此观念但并未用此术语,“内圣外王”一语最初是在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篇》中被提出来的。

王安石“内圣外王”思想刍议

王安石“内圣外王”思想刍议

王安石“内圣外王”思想刍议作者:李应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5期【摘要】作为儒家人格理想的集中体现,“内圣外王”包括个体内在德性的高度圆满以及由此而外化的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伟业。

它不仅是一个人品修养问题,实质上更属于一个政治问题。

王安石对“内圣外王”思想的阐释,对于理顺理学发展脉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导向意义。

【关键词】王安石;内圣外王;理学“内圣外王”源于《庄子.天下篇》。

“内圣”是《天下篇》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其中“天人”、“神人”、“至人”、“圣人”代表道家的理想人格,“君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人格。

“内圣”是《天下篇》作者的政治理想,它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可见,《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思想是儒道法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而儒家公认的内圣外王理论则出自《大学》。

《大学》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谓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之本,此谓之至也。

”《大学》八条目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

外王是现实的王道政治,内圣是必要的圣人品格。

对帝王和士大夫而言,内圣外王都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属于政治问题,而不再仅仅是一个个人德性修养问题。

这不仅是因为古代把道德政治化,把教育和文化政治化,还因为内圣外王的确有它的现实政治责任。

内圣外王是儒家还是道家

内圣外王是儒家还是道家

内圣外王是儒家还是道家“内圣外王”最早来源于道家,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其实并非儒家首创。

内圣外王本意是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又不需要做出很伟大的功绩,为什么需要学习这种圣人的称王之道呢?这很可能是从字面意思误解了“内圣外王”这个词语。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被称为“中国新儒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说:【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

】【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内圣外王”的源起道家成于儒家】“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篇》里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内圣外王”之说虽首见于《庄子》,数千年来却逐渐发展为儒家的基本命题。

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儒学的诠释也在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

“内圣外王”如今被认知为儒家的主要思想,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

其从本质上来说,"内圣外王"可以说是儒家学者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社会深入思考。

若一位君子想要修身立德,真正深入地研习儒家学问,亦或者想更好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就需要认真了解“内圣外王”的哲学运思方法。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陈立胜【摘要】“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

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

“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

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

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

“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

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关键词】内外;方内方外;内学;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2-0114-14作者简介: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它为何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用语”?它何时重新进入现代儒学的建构话语中?它是否适合用于指称儒学?此一系列问题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内圣外王”一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关键词”,既与儒家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关,更与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转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f ān 息畜ch ù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政治思想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

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

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内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

“內圣外王”思想论文儒家文化论文摘要:“內圣外王”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深化,其内涵已日趋丰富。

“內圣外王”就是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道的伦理政治统一的学说。

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似乎又给“內圣外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新外王”不仅要开出民主与科学,更重要的是要开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的和谐之道。

1、先秦儒学先秦儒学开创了“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时代,最早提出“内圣外王”一词的是庄子,出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先秦儒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之学,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诠释,其思想学说体现了“内圣外王”的精神实质,并将其作为人生的理想和自己的奋斗目标。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仁”包括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是一种通过自身的修养而达到的高尚境界,也就是所谓的“内圣”。

“礼”就是个人把高尚的修养推广到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即所谓的“外王”。

孔子说:“修已以安百姓。

修已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其中“修己”就是“內圣”、“安百姓”就是“外王”的体现。

在孔子那里,“内圣外王”包括了“修身”、“齐家”、“安民”、“平天下”等内容。

继孔子之后的孟子和荀子对“内圣外王”各有侧重,孟子侧重于“內圣”的一面,而荀子侧重于“外王”的一面。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人生来就具有“四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之端。

人们若能把内心固有的四端发掘出来,便能发展本真的善性,提升自己的修养,达到“仁”的境界。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以修养“四心”为出发点实现“平天下”的目标。

然而荀子却将理论的重心放到“外王”上,荀子主张以“礼”为纲纪准绳的“王制”。

在荀子看来“圣”与“王”是“二而一”的,他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先秦诸子皆出于王官

先秦诸子皆出于王官

先秦诸子皆出于王官(古代之官学),其说当否?答:先秦诸子思想蔚为大观,诚为中国历史上思想发展极为畅旺之时代。

其时百家争鸣,互放异彩。

班固之<汉书艺文志>有九流十家之目,荀子有<非十二子>,及庄子有<天下篇>,及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均可见先秦期间学术思想之发展概况。

然据汉书艺文志所云,有诸子百家皆出自王官之说。

案其原文是:「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官;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案古代学术寄于典籍,而典籍皆藏于官府。

在古代学术为的族所专掌,且都是世袭的,所以古代的学术是官师合一,定于一尊。

如司徒负责教化,理官负责刑法,礼官负责礼仪等,大抵上古代之官学就是一个个部门的专门知识。

在周室东迁之后,不止的动乱随之来临,大国吞并小国,原来世袭其职的各个官,不得不散落于民间,运用其专门知识来谋求生活。

其结果是官学散而为私家之学,即诸子之学。

这就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谓的诸子出于王官之说。

但近人如胡适颇不以「诸子出于王官之说」为然。

他的立论之根据是:诸子之学义宏深,仪态万方,不能只出于王官之学。

且诸子之学中不少是反对贵族的,特别是墨子,若谓诸子出于王官,则不应出现诸子反对王官之学说。

他进而提倡诸子之学,是由于当时社会出现问题,民生有疾苦,所以诸子的思想都是救时之弊,为解决时代社会之问题为其终极目的。

因此,胡适用以取代王官之说的观点,可以说是基于社会学及从社会环境而立论的。

胡氏之说似较班固之说为高明合理。

然而,案班固所谓诸子出于王官,本来就不是十分肯定的,因此他用一「盖」字,来表示大约,大概的语气。

其实,诸子出于王官之说,并不是说诸子思想从逻辑上出自王官,而是事实上来自王官,即诸子之兴,其学说部分或来自王官之学的启发,而不是全部直接来自王官。

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之异同

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之异同

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之异同
程潮
【期刊名称】《嘉应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7(015)001
【摘要】先秦学者无不谈“内圣外王之道”,而对”内圣外王之道”阐发得最为
详尽的要数儒,道,墨三家,“内圣外王”既是三家的人格理相,是三家的社会政
治思想,三者都是以远古圣王修已治人之道为原型的,共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有其相同相通之处,而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生存区域与对时人的不同感受,又使三家“内圣外王”学说存在着质的区别,三者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内圣外王、的原型,“内圣”之道和“外王”之道三个方面。

【总页数】5页(P14-18)
【作者】程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
【相关文献】
1.北宋新学、蜀学派融合儒道的“内圣外王”概念 [J], 梁涛
2.儒道佛说大道相通——论儒道佛三家学说同一性的人生观意义 [J], 王兴
3.显山露水:文学性生成与先秦儒道墨三家 [J], 许劲松;李凯
4.从儒道墨法的对比中看儒道互补格局的形成 [J], 唐明燕
5.试论儒道墨三家道德人格之争 [J], 张旭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儒道“内圣外王”说会议陈祖怀[摘要] “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特别是宋后新儒家尊崇的政治伦理,对中国影响深远,其理路一本孔、孟之旨。

然而考诸典籍,“内圣外王”的提出源自庄子,内涵与儒家截然相反。

与孔、孟“仁政”、“性善”阐发的“内圣外王”学说不同,庄子承袭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以“率性”、“自私”为阐发基点,提出了“无为无不为”的“内圣外王”主张。

“无为”为“王”,法天;“无不为”生民,合天。

在“上无为而下必有为”的社会制度关照下,全社会成员“各遂其私”,而成就“天下为公”的终极目标。

本文通过儒道学说的比较,期翼透过历史实践的迷雾,厘清文化源头的智慧与价值。

[关键词] 内圣外王无为无不为各遂其私[中国分类号][作者简介] 陈祖怀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内圣外王”。

由儒家尊崇,却由道家首创,如张舜徽《道学通论》所云:“世之伪托理学以相标榜者,恒曰:‘内圣外王’。

试执其人叩以斯言之本义,茫然不知所答。

又或依附后世之说,而强为之辞,去古人原意,盖不知几千万里也。

考此四字,始见于《庄子·天下篇》。

”1姑且不论“相标榜者”是否知晓“斯言之本义”,一个基本事实是学界将“内圣外王”视作了儒家的学说主张,“反强傅会儒家之义以推衍之”,2创设此语的道家却被视为“非圣无神”3的学派。

也许无意,抑或有意,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其中的文化刻意无疑透露出某种历史的失落。

如何理解这种失落,也许对儒道两家的“内圣外王”学说进行比较研究是一有益的途径。

一“圣”、“王”两字在文本中的出现,时间应在西周之前。

顾颉刚考证,“圣”字最早出现于金文,初期的意思“非常简单,只是聪明人”的指称,并无后世“高不可攀的偶像或超人”与“各种崇高和神秘的意义”。

4这一说法最直接的援证为应劭《风俗通》,所谓“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故曰圣”。

5《说文》注“圣,通也”。

顾颉刚以为“春秋以前一些典籍里出现的‘圣’都是最初的原意,在此后的书中,有些‘圣’字仍沿用了这原意。

”比如《诗经》、《尚书》、《逸周书》、《左传》、《国语》、《周礼》、《礼记》、《大戴礼记》及战国诸子书的某些章节等。

不过,这一时期“能干”的意思也渐渐融入“圣”的概念中,如《史记·殷本纪》载:“帝武丁即位,……夜梦得圣人,……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

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

……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

”贾谊《新书·道术》所谓“知道者谓之明,行道者谓之贤,且明且贤,此为圣人。

”基本还在实用范围。

“王”字的出现,比“圣”字早,甲骨文中已有使用,其字形意为一个大模大样的人站着指挥周围的众人。

后来《尚书·洪范》中所谓“无编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已是“王”概念的进一步成熟,且后人期予“王”的某种文1《张舜徽集·周秦道论发微·史学三书平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2《张舜徽集·周秦道论发微·史学三书平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湖上闲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4顾颉刚:《“圣”“贤”观念和字义的演变》,见《释中国》,第712页。

明指向。

将“圣”与“王”的概念合并在一起使用,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孔子。

他们提出,在中国社会进入春秋时期后,社会生产力显著发展,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在经济上联系在一起,经济的渐渐统一必然要求政治上的统一为其发展扫清障碍。

然而礼崩乐坏之后,频乃的诸侯兼并战争加深了社会的危机与人民的苦难,各阶层都渴望能出现一位“圣人”来肩负起从新制礼作乐、统一中国的重任。

孔子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应世人物。

《论语·八佾》借仪射人之口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夫子为木铎。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子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前后两句瞩望相同,词义一贯。

那么,孔子本人如何理解并看待“圣”字呢?《论语·雍也》载孔子与子贡、子路间师生对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又“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可见在孔子心目中,“圣人”既是本人德行高尚,又能博施济众,安定百姓的道德楷模与政治领袖。

孔子时代的“圣人”观念显然已经超越了顾颉刚论证的时代。

孔子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论语·子罕》云:“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欤?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开始将“圣人”与“天”连在了一起。

《荀子·解蔽》云:“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者尽,足以为天下极矣。

”又云:“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译成白话为圣人通晓万物之理,王者彻行圣人所定的法则,“圣”“王”相结合,便可达到天下极致。

向着这一目标努力的称“士”;接近这一目标的称“君子”;完全达到这一目标的,是为“圣人”。

《易·系辞传》曰:“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圣人,开始成为人间通天彻地的偶像。

另一部分学者,依理路爬梳,认为“内圣外王”的思想源头,始于辅佐武王开创周朝的周公旦。

理由是原先殷人虔信鬼神,不仅一般诸侯、百姓,即连商王本人,亦虔信天神、天命,以为“天命玄鸟,降而为商”。

以为只有商王,才能享有天命,才能与天帝沟通,一如当时占卜、求卦,征询上帝意见,请求上帝同意等行为为商王专利一样,商王对上帝负有全责,并独享荣光,所谓“邦之不臧,唯予一人有佚罚。

”周文王革命后,原先作为臣属的周人推翻了商朝的统治,破坏了旧有的伦理意识。

如何在既承袭天帝的权威,又能解释革命的合理,周公提出了“惟命不于常”6的观点,意为人间的统治者之王权神授并不绝对,上帝依然可在不同的对象间选择,此其一。

其二,这一对象必须德行配天,原先享有天命的商王,因其骄横奢靡而被上帝抛弃,继而选中了德行高尚的周文王,所谓“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

”7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学说。

将周公创造的理论同前此殷商时代的思想相比,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变化,即在人世变化的天命观念中,注入了一脉人文的色泽因素——德的属性。

后起的孔子继承了周公“以德配天”的价值观念,并进一步就其人文意识革命与创新。

他一方面承认天命的存在,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同时又将此崇高的“天”予以普遍的人格化、平民化,所谓“天道弥米,人道近。

”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8所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9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0以民意察天意,以民命知天命,从民心看天心,天意难测而民意可循,儒家的“民本”观念由此确立。

周公旦创建“以德配天”时,其“德”仅限于贵族范围,而孔子将“德”推及到了广大民众,开始将“民意”抬到了6《尚书·康诰》。

7《尚书·康诰》。

8《尚书·泰誓中》。

9《大学》。

与“天心”等同的位置,原本没有考量的“天意”被确确实实落实到了一般民众的切身感觉上来。

是对社会文明的巨大促进。

以“民本”为道德基础,进而衍化为“内圣外王”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开辟的理路。

这条理路涵盖着与之配套的组织系统与人事保障。

组织系统方面,孔子赞成等级制的社会秩序,他不反对“有国有家”者组成的等级结构,他肯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审美。

前者是国,后者为家,也许在人类可以达到的视阈内,社会总是存在无庸置疑的等级制关系,特别在广大而又分散的农业社会,客观上更需要一个等级制的管理系统。

孔子要求的是人们各安其分,在既有关系上以“仁”为原则,做好各自的工作,从个人至于家庭,从诸侯至于天子,方方面面都“克己复礼”,天下还会不归“仁”吗?所谓“仁者人也”,内中强调的是初始脱离野蛮后的文明与人道,所谓以道德为体,以仁政为用,体用兼备,各尽其极致,内圣外王的局面便可形成。

所以从实践的角度看,儒家“内圣外王”学说,“仁政”的能否实现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仁”的含义,孔子并没作明确的规定,后人根据孔子的相关论述作过多种解释,但传神与简约当数曾仕强的概括:“给予”与“成全”。

从“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到那段著名的关于大同社会的描绘,无不表述了上述四字的精神。

上述四字显然包含了两层意思:一、这是一种群体行为的社会表述;二、这是一种上对下,强对弱,智慧对愚昧的施与和照顾。

当然,被施与者也应有响应的回报:顺从与敬畏。

显见,它的实践性很强。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一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所谓“格物致知”,所谓“学而时习之”,所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所谓“刚毅木讷近仁”等,表述的都是这一层意思。

在孔子的语言系统中,君子是为“士”中之“士”;“圣人”则是君子中的君子,诚如顾颉刚所言:“‘圣人’本来是从‘君子’中分化出来的最高级的君子。

”11以弘仪毅为己任的“士”,体道有成才能成为“君子”,可见“君子”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所谓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可见作为君子中的君子,“圣人”是至善至美的实践者,是一国一家、天下苍生福祉的寄托。

在这一理想境界中,权力只是一种服务,所谓选贤与能,举义守信。

参与各级政府的均是学有所成、立志服务大众的,有品有德,有守有持的“士”,且须历练理论与实践的终身培训,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不断进行自我批评与总结,所谓“吾日三省吾身”,用以成就以大同社会为理想的“内圣外王”的政治追求。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时代儒家“内圣外王”学说的几个基本特点:一、尊王的特点。

学界有人依据《易经·乾卦》中“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句,体会出孔子有“虚君”主张。

这显然是望文生义,违反历史常识之失。

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孔子之世尚存的周代礼制中,有一卿大夫会议,从历史的发展看,其与周初分封制与世卿世禄的产业所有制有关。

国就其国,家就其家,一枝同气,互为屏藩是当时分封制的主旨。

各封国在其财产及权属上各有其有,各是其是。

如国家有事,需集合全体时,由王召集会议,商量决策。

在此过程中,如结论明确,便作为最高决策全体执行;如遇有分歧,无法取得共识,则由王通过占卜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