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_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是经济模型的一种,目前在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应用和发展。与投入产出模型一样,CGE模型同样是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方程的形式来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技术通过同质性和比例性假定将一般均衡方程体系进行了简化,CGE 模型通过联立方程组的方式来刻画经济系统中各部门、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考察一个经济系统中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如何通过价格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以达到均衡状态。

CGE模型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分析的需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宏观经济模型的发展以及经济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1960年挪威经济学家Leif Johansen 博士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CGE模型——挪威多部门增长模型(Multi-sectoral Growth, MSG)。这是第一个实用的CGE模型,也是CGE模型的雏形,之后随着大规模计量经济模型的流行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限制,CGE模型的发展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能源危机使得依靠数据说话的计量经济模型失去其解释功能,也使得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商品和要素价格变化影响的分析更加重视,CGE模型又重新得到了高度重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CGE模型在其理论深度、模型结构、建模技术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行,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CGE模型,并广泛应用于贸易、能源与环境、收入分配等研究领域。

第一节C GE模型的数据基础

CGE模型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支持:一致性的数据基础和建模方法。一致性的数据基础主要是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SAM)。SAM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了扩充,考虑了投入产出表未能反映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收入和支出流动,比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相关情况。因此,SAM为政策分析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基础。

一、社会核算矩阵的构建

下面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出发,解释SAM的构建过程。为方便说明,假设只有农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简化的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如表16.1所示:

表16.1 简化的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单位:亿元人民币

注:1. 本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2. 限于篇幅,表中将所有非农部门合并为“非农业”部门,因此投入产出表中只有“农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

3. 把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投入产出表中“其他”项并入“最终需求”中的“投资”中。

在上表中,如实线箭头所示,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总投入和总产出相等。如虚线箭头所示,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中,劳动要素收入为110047亿元(27182+82865),固定资产折旧为27256亿元(1430+35826),营业盈余为80222亿元,生产税净额为38519亿元(48+38471),收入法GDP总计为266044亿元;支出法统计中,消费支出131744亿元(11156+85397+342+34849),投资支出为112780亿元(4713+108067),出口95541亿元(666+94875),进口74021亿元(2328+71693),净出口21520亿元,支出法GDP总计为266044亿元,与收入法GDP统计一致。

但在此投入产出表中,最初投入(要素收入的初次分配)与最终需求之间的关系,即虚线所示部分,没有能够被清楚地反映出来。在投入产出表中,我们已经知道最初投入总额(收入法GDP)等于最终需求总额(支出法GDP),但不知道最初投入是在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之间如何分配转移,最终形成最终需求的。为反映再分配过程,我们对投入产出表进行扩展,得到社会核算矩阵。具体见表16.2。

表16.2 简化的2007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单位:亿元人民币

注:本表数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2007年社会核算矩阵》合并而成。

SAM和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只是将各行为主体(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的收入和支出之间做了一个详细的配置关系,即表16.1中的虚线部分被清楚地反映出来。我们用表16.2来详细解释SAM矩阵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首先,表中各项支出总计与各项收入总计相等,这与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与总产出(表16.1的实线箭头所示)相等是一致的。

其次,“生产活动”和“商品”这两项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投入产出表。“生产活动”所使用的“商品”的相关数据,就是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投入矩阵,“生产活动”使用的“劳动”、“资本”,以及政府收取的生产税,也与投入产出表中的“最初投入”矩阵相同。“生产活动”的“支出合计”与投入产出表中的纵向合计,也就是总投入相同。“商品”项目包含国内产品和进口品。“生产活动”所生产的“商品”为投入产出表各部门的国内产出,即各部门“生产活动”总和。“国外”所生产的“商品”即为各部门的进口品(以到岸价格统计),加上关税和消费税即为投入产出表中的各部门进口。国内品和进口品之和为“商品”的总供给。从“支出”方向看,“商品”用于“生产活动”的数额与投入产出表中间需求矩阵一致,“居民”、“政府”、“投资”和“出口”与投入产出表中的最终需求各项一致。

社会核算矩阵除了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外,还包括反映价值在各项目之间转移的各项数据。其中,“居民”的“劳动”收入(110047)即为“劳动报酬”总和(“劳动”收入合计数),“企业”的“资本”收入(117478)即为“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的总和(27256+80222),即“资本”收入合计。从“居民”行向来看,“居民”从“劳动”获得的收入110047亿元,“居民”从“企业”

获得的收入(分红等)39192亿元,“居民”从“政府”获得转移支付4802亿元,“居民”从“国外”获得转移支付318亿元,合计起来即为本年度“居民”总收入154360亿元。“政府”项目行向来看,除了对“生产活动”征收生产税和对“国外”进口品征收关税、消费税之外,还有对“居民”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等和对“企业”征收的各种直接税总和,合计得到“政府”项目总收入63769亿元。“投资”项目行向为“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的收支余额(即储蓄额),比如“居民”的“投资”(54621亿元)等于“居民”收入(154360)减去“居民”支出(11156+85397+3186),“企业”、“政府”和“国外”也一样。“国外”行向来看,除了进口之外,还有本国对“国外”的对外援助支出和对外债务付息等转移支付。

可见,社会核算矩阵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内对投入产出表进行的扩展。社会核算矩阵的主要数据基础是投入产出表,但又不局限于此,而是基本涵盖了整个经济系统,详细反映了经济中各种商品的生产、使用以及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的情况,为政策分析提供了全面的数据视角。

二、社会核算矩阵各元素的含义与数据来源

基于表16.2的分析,下面介绍社会核算矩阵中各单元格数据的经济意义以及数据来源。具体见表16.3

表16.3 社会核算矩阵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