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读宋代茶文化与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合集下载

宋朝经典茶书:《茶录》《大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

宋朝经典茶书:《茶录》《大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

宋朝经典茶书:《茶录》《⼤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茶录》宋代最重要的茶书是《茶录》,为蔡襄所著。

该书弥补了陆⽻《茶经》许多不⾜之处,是《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茶学专著。

蔡襄是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晋江)⼈,是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曾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

《茶录》蔡襄有感于陆⽻《茶经》中“不第建安之品”,特意编著《茶录》,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

《茶录》上篇论茶,下篇论器。

上篇分⼗⽬,论述⾊⾹味以及藏茶、炙茶、碾茶等。

下篇分为九⽬,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法。

⼆、《⼤观茶论》这部《⼤观茶论》由皇帝宋徽宗赵佶所著,可称得上是宋朝第⼆部茶书。

“⼤观”是赵佶的年号,赵佶在⼤观初年著《茶论》,因此后⼈称之为《⼤观茶论》。

茶兴于唐盛于宋该书在陆⽻《茶经》的基础上,根据宋朝茶事活动的变⾰⽽稍作改进,其内容包括如何种植茶树,如何采茶、蒸茶、榨茶、制茶、鉴别茶等,其中也写到了茶器。

三、《品茶要录》《品茶要录》著者黄儒,宋建安⼈。

他看到以前没有茶书专门记述茶叶质量和制作⼯艺的关系,也没有茶书提及茶叶欣赏鉴别的标准,就决定填补这⼀空⽩。

《品茶要录》内容包括茶品、采茶、⽇晒茶、焙茶、藏茶、诸花茶、择⽔、养⽔、洗茶、候汤、注汤、择器、茶具等章节。

该书不仅内容丰富,⽽且⽂笔优美流畅,是⼀部难得的茶学著作。

四、《宣和北苑贡茶录》该书由北宋熊蕃所著,⼴纳百家之长,吸收了陆⽻、张⼜新、刘伯温、苏廙等茶家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

《宣和北苑贡茶录》五、《北苑茶录》《宣和北苑贡茶录》问世后,因其内容适⽤于散茶,风⾏⼀时,但存在“所述⽋详”的缺点。

于是,淳熙丙午(1186年),曾任福建转运使主管账司的赵汝砺搜集资料,编著《北苑茶录》,以作为《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补充,弥补了相关缺陷。

大观茶论 译文

大观茶论 译文

大观茶论译文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大观茶论》便是这一文化瑰宝中的璀璨明珠。

该书由宋徽宗赵佶撰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详述了茶的源起、制法、器具,以及品饮的艺术。

在今天,我们通过对其的翻译与赏析,更深入地领悟这份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译文:《大观茶论》开篇即谈及茶的源起,赵佶写道:“茶之始,其出于江南之山谷。

古之人以享茗为生,汲日月之精华,承天地之恩泽。

”这里他讲述了茶的起源地和其自然生长的过程,强调了茶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论及制茶之法时,赵佶详细描述了从采摘、晒干、炒制到保存的每一个环节,他认为:“制茶之道,在于求其本真。

采之得时,取之有度,制之得法,藏之得温。

”这一观点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严谨与尊重自然。

对于品饮之道,赵佶认为:“饮茶不仅是为了解渴,更是品味生活的方式。

每一杯茶,都包含了天地间的灵秀之气。

”他还对各种茶器进行了评价,认为“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精妙的器具与合适的水源是品饮好茶的关键。

二、赏析:《大观茶论》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制茶与品饮之道,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和文化的传承。

赵佶以帝王之尊提倡饮茶,将茶道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通过这部作品倡导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尊重每一片茶叶、珍惜每一滴水的价值观。

在解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赵佶对茶的深厚情感和他对生活的细腻洞察。

他对每一环节的深入剖析,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茶的世界。

此外,赵佶的文字优美且富有诗意,使得整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启示: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大观茶论》所传达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慢下来、享受生活的方式。

它教会我们尊重自然、珍视传统,并在品饮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翻译与赏析,我们不仅领略了中国茶道文化的魅力,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个人的精神境界。

大观茶论书法作品欣赏

大观茶论书法作品欣赏

大观茶论书法作品欣赏一、什么是大观茶论大观茶论是宋徽宗赵佶关于茶的专论,这可是一部很有分量的茶学著作呢。

宋徽宗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瘦金体那叫一个独特又好看。

当他对茶的理解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形成了大观茶论书法作品。

二、书法风格特点1. 瘦金体的独特韵味宋徽宗的瘦金体笔画纤细却很有力量感。

在大观茶论书法作品里,每一笔就像是精心雕琢的玉簪,纤细又挺拔。

比如说“茶”这个字,一撇一捺都像是在跳舞的精灵,线条极为流畅,但是又有着独特的硬朗。

笔画之间的间距把握得恰到好处。

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排列得整整齐齐,给人一种秩序井然的美感。

在欣赏的时候,你能感受到那种精致到骨子里的艺术气息。

2. 与茶论内容的融合从整体布局上看,字的大小和疏密似乎和茶论的内容有着某种呼应。

在描述茶叶采摘的部分,字可能会显得比较轻盈,像是在描绘那鲜嫩的茶叶。

而当谈到茶的制作工序时,字又会有一种沉稳感,仿佛在诉说着制茶过程中的严谨。

用笔的轻重缓急也和茶的韵味相契合。

写茶的香气部分时,笔画可能会有一些灵动的变化,就像那袅袅升起的茶香。

三、欣赏的角度1. 从艺术史的角度在宋朝的艺术大环境下,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书法作品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篇茶论,更是当时文化艺术的一个缩影。

宋朝的文化繁荣,书法艺术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而宋徽宗的瘦金体就是这个高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与同时期其他书法作品相比,大观茶论的书法有着鲜明的个性。

它不像一些书法家追求的那种雄浑大气,而是以一种精致、细腻的风格独树一帜。

2. 从茶文化的角度茶在宋朝是非常重要的饮品,大观茶论作为一部茶学著作,它的书法作品也承载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书法,我们仿佛能看到宋朝人喝茶的场景,那精美的茶具,优雅的泡茶动作。

书法中的文字内容讲述了茶的各个方面,这和书法本身的艺术表现相互补充。

就像茶和水的融合一样,相得益彰。

四、如何深入欣赏1. 了解宋徽宗的个人经历宋徽宗赵佶作为皇帝,他的身份对他的书法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

透过宋朝茶事绘画分析其文化意蕴

透过宋朝茶事绘画分析其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 乔洁《. 中西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太 原 2006 年月第 29 卷第 3 期.
[2] 刘德娟《.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6 第 2 期.
2016 年第 04 期 335
学术 专业 人文 茶趣
种高雅之举,满足士人阶层的审美情趣。由于茶文化的发展,茶画和 茶书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宋朝四大书法家都写过茶 书,其中苏子的《啜茶帖》和米芾的《道林帖》经常为茶人谈及。宋朝上 层社会也对茶事活动较为看重,这一点从宋徽宗赵佶编著 《大观茶 论》的史实中可以看出。《大观茶论》举世闻名,其对于茶文化的发展 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上层社会的重视,贡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发展。除此之外,苏东坡写过很多与茶相关的诗词,并被传诵至今。 宋朝文人蔡襄所著茶书是四大家中最多的,因此也被当时的茶人称 作“茶博士”。蔡襄的著作《茶录》在茶学界的影响力仅次于茶圣陆羽 的著作《茶经》,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斗茶歌》 描述了斗茶活动的细节,比如茶具的选择和茶水的挑选等。《斗茶歌》 同样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些书画名人对茶的热爱之情, 他们才写出脍炙人口的著作。总体来说,书画名人主要推动了茶事绘 画的发展。 1.3 市民阶级的兴趣
5结语
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语言的学习中,文 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文化做基础,语言学习无法真正实现。 只有通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才能了解语言的特殊含 义。文化作为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 语言的学习与认知,与其所处的特定文化环境是不能脱离的。本文从 中英茶文化的定义、起源、分类、饮用方式及礼仪等多个方面进行了 对比,对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让英语学 习者们能够认识语言与文化的重要关系,使教师能够不拘泥于语言 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从中脱离出来,形成一种更具鲜明个性的教学 方式,使学生能够克服交流障碍,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对英国文 化的了解对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国文化也十分有力,从文化的差异中 加强语言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文化素养。

大观茶论-宋-赵佶

大观茶论-宋-赵佶

品名:名茶各以圣产之地叶。如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峰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之屑山叶,五崇柞之罗汉上水桑牙叶,坚之碎石窠石臼窠叶,琼叶。辉之秀皮林叶,师复师贶之虎岩叶,椿之无又岩芽叶,懋之老窠园叶,各擅其美,未尝混淆,不可慨举,后相争相鬻,互为剥窃,参错无据。不知茶之美恶,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岂岗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而后劣者,昔负百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
制造: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饮而有少砂者,涤濯之下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过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长,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鉴辩: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歙以实;即日成者,其色则青紫;越宿制造者,其色则惨黑。有肥凝如赤蜡者。末虽白,受汤则黄;有缜密如苍玉者,末虽灰,受汤愈白。有光华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慨论,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缤绎而不浮,举之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碎已成之饼,易以范模。虽名氏采制似之,其肤理色泽,何所逃于鉴赏哉。
大观茶论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简读《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我国历史上出名的骄侈淫逸的帝王之一。

性风流,颇有才气,书、画、词、文都有所精,存世有真书、草书《千字文卷》以及《雪江归棹》、《池塘秋晚》等画卷。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

谷粟之于饥,丝[上台下木]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

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

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

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

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

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

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地产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

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

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天时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

宋代茶宴述论

宋代茶宴述论

宋代茶宴述论宋代是茶的兴盛时期,宋代文人士大夫极为喜爱茶,而茶文化也成为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探讨宋代饮茶的特点以及茶文化的内涵,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化的特色。

宋代饮茶从唐末发展到宋代有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唐朝时茶叶还不被世人看重,武则天曾以进贡新茶为由头试图笼络亲信。

宋代后茶叶开始出现大面积种植并且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一书,也是研究中国茶文化的珍贵史料。

从各种古籍文献来看,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风最盛的朝代,中国传统茶道和宋代特有的茶宴艺术都已发展到顶峰。

纵观宋代茶事,可以概括为:“点茶”、“斗茶”、“煎茶”、“分茶”四个阶段,以及点茶之法与茶汤煎饮的相关技艺。

饮茶既是一种物质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这里的“饮茶”应该是饮茶宴会的简称,因此,我们研究宋代茶宴首先需要明确宋代茶宴的概念。

通常我们认为,茶宴就是饮茶的集会。

但是由于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茶宴中也能够看到大量文人饮茶活动,因此笔者认为,茶宴是指宋代饮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饮茶文化在宋代社会活动中的真实反映。

简单来说,宋代茶宴就是指宋代文人士大夫在饮茶的同时,结合饮茶习俗举办的各类茶事活动。

从饮茶方式上,可以分为“品茗”与“斗茶”两大类;从茶事所依托的场所分类,则可以分为庭院茶宴与厅堂茶宴;从茶事举办的目的可以分为祭祀茶事与品茗茶事;从饮茶与茶事的关系来分析,则可以将茶事视为一种雅事。

宋代饮茶与其他时期最大的不同在于饮茶时心态和环境的改变。

茶事发生前,多数人在茶宴前有所准备,茶事发生后,饮茶与宋代士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密切相连,文人们自觉养成了喝茶的良好习惯,并将饮茶视为雅事,茶宴成为社会交流的一种重要平台,与当时人们审美趣味紧密相连。

另外,宋代茶事空间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有宫廷茶宴,还出现民间茶宴、市井茶宴。

茶宴的频繁举办必然使茶文化的内涵发生很大变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3、宋代对茶宴内容、形式及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创新,使茶宴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

宋徽宗大观茶论译文

宋徽宗大观茶论译文

宋徽宗大观茶论译文
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原文:“地产宜茶,天时相济,则
茶之芽萌矣。

芽萌,则有采造之法。

采造之法,首在于撷。

撷芽之工,有甲、乙之分。

甲者,芽叶嫩小,其质轻,其味薄;乙者,芽叶肥大,其质重,其味厚。


译文:
嘿哟,这要是种茶的地儿合适种茶,再加上老天也帮忙,那茶芽就
冒出来啦!茶芽一冒出来,就得有采摘和制作的办法。

这采摘制作的
办法啊,首先就在采摘上。

采摘茶芽这活儿,还有甲、乙的分别呢!
甲这种的,茶芽和叶子都又嫩又小,那质量轻,味道也淡些;乙这种呢,茶芽和叶子都肥肥大大的,质量重,味道也浓厚些。

你想啊,就像咱们挑水果,小个的水果往往味道就不那么足,大个
的水果通常就更甜更有滋味。

这茶芽也是一样的道理!嫩小的芽叶就
像没长大的孩子,还没积攒够能量,所以轻飘飘的,味道也寡淡。


肥大的芽叶呢,那就是发育良好的,有料,味道自然就浓郁啦!
这宋徽宗啊,对茶那可是研究得透透的,咱也跟着学学,以后喝茶
的时候,也能跟别人显摆显摆不是?哈哈!
出处: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简介

大观茶论简介

《大观茶论》简介《大观茶论》是中国古代茶学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关于茶的专论,原名《茶论》,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该书对北宋时期的茶叶生产过程、制茶工艺、品茶技巧以及茶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茶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一、背景与作者《大观茶论》诞生于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都相当繁荣的一个时代。

在这个时期,茶文化逐渐兴起,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宋徽宗赵佶作为当时的皇帝,对茶文化情有独钟,不仅自己品茗论茶,还亲自撰写了这部茶学著作。

二、内容与结构《大观茶论》全书共分为二十篇,内容涵盖了茶叶的产地、采摘、制作、品鉴、茶具、茶礼等多个方面。

书中首先介绍了茶叶的产地和品种,详细阐述了各地茶叶的特点和品质差异。

接着,书中详细描述了茶叶的采摘和制作过程,包括采摘时间、方法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此外,书中还对品茶技巧进行了深入剖析,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嗅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等方法来鉴别茶叶的优劣。

在论述品茶技巧的同时,《大观茶论》还强调了品茗与心境的关系,认为只有在心境平和、宁静致远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品味出茶的韵味。

此外,书中还对茶具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茶具的质地、颜色、形状等都会影响到品茗的效果。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茶礼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献茶、接茶、饮茶等仪式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交流。

三、价值与影响《大观茶论》作为中国古代茶学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首先,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北宋时期茶叶生产、制作和品鉴等方面的宝贵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状况。

其次,《大观茶论》所倡导的品茗理念和茶文化精神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所强调的“和、敬、清、寂”等茶道精神至今仍被广大茶友所推崇和践行。

此外,《大观茶论》还对后世的茶学研究和茶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徽宗与茶的故事

宋徽宗与茶的故事

宋徽宗与茶的故事
宋徽宗赵佶啊,那可是个对茶痴迷到骨子里的皇帝。

在他的世界里,茶可不仅仅是一种饮品,那简直就是他的心头宝。

宋徽宗在位的时候,宋朝的茶文化已经很繁荣了,但他还嫌不够。

他自己就是个超级大茶迷,而且还特别会玩花样。

就说斗茶吧,这在当时可是很流行的茶事活动。

宋徽宗呢,那就是斗茶界的超级VIP。

斗茶主要是看茶的汤色和汤花。

汤色得清亮,汤花得咬盏,也就是汤花在茶盏上能形成一层厚厚的、持久不散的泡沫。

宋徽宗为了在斗茶中获胜或者看到最完美的斗茶效果,那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他对茶具也特别挑剔。

比如说建盏,这在当时可是斗茶的神器。

建盏的黑釉能够更好地衬托出茶汤的白色,而且盏壁比较厚,能保温,让汤花更持久。

宋徽宗就大力推崇建盏,在他的带动下,建盏一下子就成了茶界的网红产品,大家都以拥有一个精美的建盏为荣。

你想啊,他作为皇帝,每天日理万机的,但只要一有空,肯定是和茶有关。

他可能在皇宫的花园里,摆上精美的茶具,让宫女或者太监给他烹茶。

他就坐在那儿,眼睛紧紧盯着茶盏里的茶汤,看着汤花一点点冒起来,就像我们现在看一场超级精彩的魔术表演一样。

要是汤花漂亮,汤色清亮,他能高兴得像个孩子,要是哪点没做好,估计那些烹茶的人就得小心脑袋了。

不过啊,宋徽宗对茶这么痴迷,也算是把宋朝的茶文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他的影响下,上到王公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对茶充满了热爱。

虽然他治国不咋地,但在茶文化的发展史上,那可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大观茶论意思

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大观茶论意思

在大观初年,宋徽宗身为当朝天子却精心论述,御笔亲书了一部约3000字的《茶论》,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一起来看看。

大观茶论的茶道精神怡首先茶具有保健作用,常饮茶能强身健体。

“身心健康”,首先强调的是“身”,身体健康,是“怡情养性”的前提。

其次,茶道的主要目的是修身、怡情、养性,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提高生活的质量。

与儒学,道家的主题一致。

与前面各家提出的“融”“性”“伦”“乐”“美”相通。

清为道家的代名词。

清清苦,清心,清寂,清净,茶清如露。

为人清廉,清正,清心寡欲,清心健体。

与前面各家提出的静,理,廉,俭等相通。

但“清”与传统文化“道家”一脉相通,让人一目了然。

和儒家思想的主要体现。

礼,义,仁,忠,孝,以“和”为核心,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以“和”为贵。

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联谊等,是茶人,茶事活动中儒家思想“和”的体现。

与前面各家提出的“美”,“敬”“圆”等相通。

真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

返璞归真,宁静致远,道法自然,守真养真的哲学思想。

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真诚守信,不虚假,应是茶道和茶人精神。

与前面各家提出的“廉”“理”“融”“性”“美”“静”“正”“敬”等相通,但“真”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所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来说,中国的茶道精神是“怡,清,和,真”。

大观茶论的介绍宋代的历代当权者对茶都情有独钟。

宋太祖赵匡胤饮茶成癖,从宋朝建国开始,宋代宫廷嗜茶的风俗就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到了宋徽宗时期,宋代茶文化登上了极尊显的圣坛。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北宋的第八个皇帝,他18岁登基成为万乘至尊。

在政治上赵佶是个无能的昏君,对内他重用蔡京、童贯等奸妄之臣,官逼民反,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

对外,他荒于朝政,遇敌无方,造成了靖康之耻,使自己成了金国的囚徒。

析读宋代茶文化与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析读宋代茶文化与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析读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赵佶(1082-1135 ):宋朝第八任皇帝徽宗,元符三年登皇位,在位二十五年,靖康二年(1127 )为金兵俘虏,经十年折磨,死于五国城(今吉林省境内)。

他在书法、音乐、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自称“善百艺”。

这位皇帝老爷爱茶嗜茶,而且研究茶学,曾以北苑为研究对象,写出《大观茶论》,对茶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并在这篇茶论中提出“清、和、澹、洁”四字的茶品精神,把饮茶的要谛和意境发展为生活艺术。

《大观茶论》是宋徽宗赵佶皇帝所著,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 )。

全书2800 多字,然内容却十分丰富、涉及面也颇为广泛,分为序论、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香、色、藏焙、品名、外焙等20 个名目。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古代唯一的撰写茶书的皇帝。

所著《大观茶论》以宏观论茶,探究茶技茶艺,多处以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的北苑、壑源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茶叶产地、采制、品饮等。

对制茶的操作和使用器具都讲得十分在行,尤其是“外焙篇”,全篇话语似亲临建安茶园者的解说。

据专家学者分析,北方不产茶,赵佶一生从未南巡,他更没有到过建安茶区去体验生活,怎么可能写出一般茶人都难以写出的茶论呢?有人说可能是根据茶官的详细禀告,借鉴已见的茶学专著,在爱茶和对茶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华成书,也有人认为是一些御用文人或者督制贡茶的宠臣,投其所好,写成此文,经御笔一点,便成了他的著作了。

然而,尽管此篇茶论有拾人牙慧,抄袭或坐享其成之嫌,但作为茶文化专论行世,对发展茶学,倡导茶道,提高茶叶制作技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是品茶指要等,历史性地归纳提出了茶道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产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以及御贡茶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大观茶论》被列为建安茶学重要专著之一,理由有三:茶论序言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宋徽宗,点起中国茶文化最华丽的一朵汤花

宋徽宗,点起中国茶文化最华丽的一朵汤花

宋徽宗,点起中国茶文化最华丽的一朵汤花说了北宋的几位茶人,蔡襄、丁谓、沈括和苏东坡,该说说宋徽宗和他的《大观茶论》了。

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徽宗赵佶稳坐江山,那时,他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人。

在世界上最为富庶,最具文明气味的这个王朝里,他是君临天下的皇帝,并且是最青春,最具艺术气质的皇帝。

这三年,是他从25岁到28岁的三年,也是做皇帝的第7年到第10年的三年。

这三年里,黄河清了三次。

今日的气候地理学家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说,平均40余年,浊浪滔天的黄河就会清一次。

在今天,黄河清或浊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近代以前的中国,那些迷信天人合一“学说”的中国无聊文人们,却把这种现象附会成一种暗示政治清明或者混乱的象征。

按常理,黄河浊,说明政治混乱,天下的第一责任人皇帝就得下诏罪己,向老天爷认罪。

可其实这是不必的,因为黄河常浊,几乎每年都浊,总不能让皇帝年年认罪。

所以,黄河浊,其实是没人留意的。

可黄河清那就不一样了,这可应了一句话――“海清河晏”,是天下的大喜事,值得大大庆贺!“海清”,就是大海很听话,不闹台风海啸;“河晏”,就是黄河更听话,连水都清了,又怎么会闹“决堤”这类破事呢?海清河晏,说明天下治理很好,连老天爷都高兴,所以才开恩让人间呈现出这样的吉祥瑞丽景象。

所以,大观那三年间,黄河每天都清可不是小事!要知道,中国历史上83个王朝总共出了559位帝王,赶巧碰上黄河连清三年的皇帝只有宋徽宗赵佶这么一位幸运儿。

所以,黄河沿线各地官员上表报告河清瑞象,赞美吾皇治理有方,德配天地,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马屁表彰雪片一样飞到汴京皇宫里来。

而大宋皇帝赵佶也很重视这些马屁表彰,因为那些玩意,不仅对那些制造马屁的官员很重要,对他更重要!要知道,十年前,在他登基之前,在他还是端王的时候,曾有不少大臣质疑他性情轻浮,适合做一位好文青,而不适合做一位好皇帝。

如今,干皇帝十年以后,那些依旧质疑他的臣民可以闭嘴了,因为黄河碧波荡漾的浪花,已经无比雄辩地给出了答案:他,大宋皇帝赵佶,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画家、书法家,也是一位同样卓越的皇帝!于是,他可以心安理得好好喝茶了,不仅可以好好喝茶,还可以好好写下茶文章。

宋徽宗与茶

宋徽宗与茶

宋徽宗与茶宋徽宗赵佶是个天生的艺术玩家,不适合当皇帝,却可以冠以双料头衔:出色的大艺术家、蹩脚的皇帝。

徽宗懂书画,创制瘦金体,花鸟人物都画得精美无比;他懂园林设计,在汴京开封大建园林,建材选了最具艺术空灵想象的太湖石,不惜劳民伤财到太湖里打捞,还要一路运到汴京,想来那工程也不亚于古埃及法老王建筑金字塔。

他还“懂得用人”,专用一些奸佞之徒,如蔡京、童贯,让他整天开开心心,沉溺在莫谈国事的美好艺术世界之中。

宋徽宗号称道君皇帝,虽然不懂得如何当个明君,却绝对懂得艺术高低。

日常饮宴豪奢讲究不说,单讲饮茶之道,他也是第一流的玩家兼专家,可与陆羽、蔡襄并列,最能说出品茶的个中深蕴。

身为皇帝,他当然可以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贡茶,有条件审视各种名茶的品相与滋味,同时还参与实践,要求御茶苑制作精品茶团,大玩皇帝尊口的品位技艺。

按照《宣和北苑贡茶录》的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再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皇帝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至少精制了几十种贡茶,让这位不世出的艺术皇帝来玩赏:白茶、龙园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等等,不一而足。

宋徽宗乐此不疲,不过,也就没有时间精力来管国家大事了。

宋徽宗不但品尝鉴赏,还写了一本《茶论》,后世称之为《大观茶论》,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书中说,饮茶有道,首先讲究色、香、味。

说到色,他认为“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

”宋徽宗最喜好的白茶,是特异的品种,他自己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其条敷阐,其叶莹薄。

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

”说来说去就是皇帝老子本事大,能够独享这种天地间偶然生出的白茶,是属于天地精英的聚萃,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差不多了。

说到茶之香,《大观茶论》是这么讲的:“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

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

或蒸气如桃仁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我国历史上出名的骄侈淫逸的帝王之一。

性风流,有才气,书、画、词、文无一不精,存世有真书、草书《千字文卷》以及《雪江归棹》、《池塘秋晚》等画卷。

《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一、原文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

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①,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

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②,尤团凤饼③,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④,幸致无为。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⑤。

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⑥,人恬物熙。

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

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

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

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注释】①丝枲之干寒:枲,音xi1,麻。

《玉篇〉:“麻,有籽曰苴,无籽曰枲。

”②岁修建溪之贡:建溪,原为河名,其源在浙江,流入福瓯县境内。

所产的茶气味香美,唐代即为贡品。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作品译文(全文)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作品译文(全文)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作品译文(全文)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大地上生长万物是为了满足人们活的需求。

万物种类各一,稻谷栗米用来充饥,蚕丝棉麻用来御寒,常人和小孩都知道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

不论年景好坏,都要生产。

至于茶,它凝聚了闽瓯山川的灵秀气韵,寄寓着美好的禀性。

饮着茶,驱除了心灵的郁结,荡涤了心中的愁闷。

茶带给人们清闲而平和的感受,这种妙处就是平常人和妇孺之流所能领会的了。

牋饮茶时,内心淡泊、纯和,气质高雅,意态宁静。

这谅不是那种举止慌乱,手足无措的人能够消受得起的情趣。

我在大宋建朝之初,每年专门派使者在建溪一带焙制茶叶进贡,“龙团”、“凤饼”等茶名冠天下,而壑源的珍品也从此繁盛。

延至今日,百废俱兴,天下安定,君臣勤勉治国,有幸造就了无为而治的升平盛世。

官宦、富商和平民都沐浴着朝廷的恩泽,受到道德教化的熏陶,社会上风行高雅,盛行饮茶、品茗风气。

所以近年来,茶叶采摘越发精细,制作工艺越发精巧,茶的品质等弟越发高中,烹水点茶的技艺越发高妙,无不达到空前境地。

事物兴盛或衰败固然取决于时运,但是也和世道时局盛衰相关联。

如果时局动荡,人心慌乱,百姓劳累病苦,日常生活所需还要疲于奔命,为衣食温饱忧患,谁还会闲心考虑饮茶这等雅事呢?现如今,世代相承太平无事,人们生活安适和乐,物质充裕,那些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长期以来就已经很充足,到处丢弃,而天下知识分子,一心向往清静、高雅,大家争先恐后地追求着闲静、雅致的生活,人们无不醉心于金石音乐,品评新茶。

人们争相比较茶筐包装的精巧,争着品评判别茶叶的高下。

即使是不读书,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也不会以收藏茶叶为羞耻之事,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盛世的情趣和时尚啊!唉!在极其太平的时代,岂止是人尽其才,就是那些灵秀的草本也能物尽其用啊!我偶尔清闲无事,在研究中体会到茶事的精深微妙,领会了其中的奥妙,又担心后人不知利弊,所以叙述茶事的本末,分为十二篇,命名为《茶论》。

产地种植茶树的发点,如果是山崖,一定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南坡,如果是园子,一定要选择阴凉的地点。

大观茶论读后感

大观茶论读后感

大观茶论读后感
大观茶论是一部经典的茶叶书籍,作者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周邦彦。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茶的百科全书,不仅涵盖了茶叶的产地、品种、制作工艺、历史传说等方面,还深入探讨了茶的文化内涵、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在阅读大观茶论时,我深受启发,对茶叶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周邦彦在文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叶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让我了解到了不同茶叶之间的差异。

他还提出了许多关于茶叶的哲理和哲学思考,例如“茶有十德”、“茶助思”、“茶与健康”等,让我对茶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

除了了解茶叶的知识和哲学思考,阅读大观茶论还让我感受到了茶的文化内涵。

文中介绍了许多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让我感受到了茶与艺术的结合之美。

同时,周邦彦还将茶与文化、人品、修养等联系起来,让我认识到了茶作为一种文化饮品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发现周邦彦对茶叶的研究十分深入。

他不仅研究了各种茶叶的产地、品种、制作工艺,还通过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了许多有关茶叶的定律和规律,例如“茶色、茶味、茶香、茶具、用水等五者,当以气、色、香、味、形为最妙”。

这些定律和规律不仅为茶叶的生产和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茶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大观茶论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茶叶书籍,不仅让我对茶叶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茶的文化内涵,以及茶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周邦彦对茶叶的研究深入细致,总结出来的定律和规律为茶叶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宋茶》读后感

《宋茶》读后感

《宋茶》是一部深入探讨宋代茶道、茶叶文化与宋代精神的著作,作者李开周以宋代
茶道为主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科普性质的宋代茶文化画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宋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茶的品类、采摘、制作到饮茶的程序、背后的精神,宋代茶道无处不体现了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态度。


此同时,书中还通过对比古今茶道,进一步突显了宋代茶道的独特魅力。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宋茶”的解读。

在宋朝,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的载体,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

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到范仲淹的《斗茶歌》,再到
苏轼的《汲江煎茶》,我们可以看到,茶在宋朝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
一种全民文化。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孔子向师襄学琴的故事以及范仲淹学琴的经历。

这让我意识到,
无论是学琴还是学茶,其本质都是对一种生活情趣、一种文化精神的追求。

正如孔子
所说,“古琴为首的乐有教化作用”,可以修身养性,使人自我愉悦;而宋代的茶道
同样如此,它让人们在品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心境和人生哲学。

最后我想说的是,《宋茶》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宋代茶文化的窗口,让我
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宋代茶道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人来说,这
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而对于那些喜欢品茗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更是一本
可以让你在品茗时品味出更多文化内涵的好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读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赵佶(1082-1135):宋朝第八任皇帝徽宗,元符三年登皇位,在位二十五年,靖康二年(1127)为金兵俘虏,经十年折磨,死于五国城(今吉林省境内)。

他在书法、音乐、绘画、诗词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自称“善百艺”。

这位皇帝老爷爱茶嗜茶,而且研究茶学,曾以北苑为研究对象,写出《大观茶论》,对茶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并在这篇茶论中提出“清、和、澹、洁”四字的茶品精神,把饮茶的要谛和意境发展为生活艺术。

《大观茶论》是宋徽宗赵佶皇帝所著,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

全书2800多字,然内容却十分丰富、涉及面也颇为广泛,分为序论、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香、色、藏焙、品名、外焙等20个名目。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古代唯一的撰写茶书的皇帝。

所著《大观茶论》以宏观论茶,探究茶技茶艺,多处以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的北苑、壑源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茶叶产地、采制、品饮等。

对制茶的操作和使用器具都讲得十分在行,尤其是“外焙篇”,全篇话语似亲临建安茶园者的解说。

据专家学者分析,北方不产茶,赵佶一生从未南巡,他更没有到过建安茶区去体验生活,怎么可能写出一般茶人都难以写出的茶论呢?有人说可能是根据茶官的详细禀告,借鉴已见的茶学专著,在爱茶和对茶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华成书,也有人认为是一些御用文人或者督制贡茶的宠臣,投其所好,写成此文,经御笔一点,便成了他的著作了。

然而,尽管此篇茶论有拾人牙慧,抄袭或坐享其成之嫌,但作为茶文化专论行世,对发展茶学,倡导茶道,提高茶叶制作技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特别是品茶指要等,历史性地归纳提出了茶道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产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以及御贡茶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大观茶论》被列为建安茶学重要专著之一,理由有三:茶论序言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壑源之品,亦自此盛。

”他仅言及建溪、壑源,未指第二个地方,这是其一;在涉及到采制鉴辨、器具、味、香、色等各个细节里讲的是团茶经验,《太平清话》一书认为:“大观茶论二十篇,皆为碾饼烹点而设,不若葡谷十六汤,韶美之极。

”这是其二;第三,在“品茗”一节里讲的竟全是建安各焙园户的茶品。

从建安茶学角度看,它对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园户都作了确切记载,是难得的研究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在今福建建瓯黄花山一亭榭亭柱上有一副对联,联文曰:“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

”在建瓯别的一些亭榭也见过相同的联文,不知为何有如此之多的雷同。

后来查知,这副联文原来是宋徽宗这位皇帝老爷在《大观茶论》中赞美建安的话语。

呜呼!借“天子”之口,望地灵而人杰也。

《大观茶论》自问世以来,其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巨大的,不仅积极促进了建州北苑御茶和中国茶的业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使得宋代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时期。

【原文】大观茶论[1][宋]赵佶序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之求者,其类不一。

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2]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岁时之遑遽而可以兴废也。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3],龙团凤饼[4],名冠天下,壑源之品,亦自此盛。

延及于今,百废俱举,海内晏然,垂拱密勿[5],俱致无为。

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咸以高雅相从事茗饮。

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

且物之兴废,固自有然,亦系乎时之污隆[6]。

时或遑遽,人怀劳瘁,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

世既累洽[7],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藉。

而天下之士,厉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8],啜英咀华[9],较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虽否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

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之求者,其类不一。

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岁时之遑遽而可以兴废也。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注释】[1]《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建安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建安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2]丝枲之干寒:枲(音xi1),麻。

《玉篇》:“麻,有籽曰苴,无籽曰枲。

”[3]建溪:河名。

闽江北源,在福建省北部(今福建省建瓯市境内,其源在浙江)。

此处建溪指宋代建州(今建瓯)建溪流域所产的茶,气味香美,唐代即为贡品。

自后唐五代十国开始,历代朝廷不断遣派专使在此焙制茶叶进贡。

[4]龙团凤饼:茶名,为宋时建州北苑精制的“贡茶”。

[5]垂拱密勿:垂拱,垂衣拱手,古时形容太平无事,可无为而治。

密勿,勤劳谨慎。

颜师古《五经定本》注:“密勿,犹黾勉从事也”。

[6]时之污隆:指世道之盛衰或政治的兴替。

[7]世既累洽:世代相承太平无事。

[8]碎玉锵金:用金属制的茶碾碾玉状的饼茶。

[9]啜英咀华:饮茶。

英华,本指花木之美,此处譬茶。

【原文】地产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

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1],其味疏以薄[2],必资阳和以发之[3]。

土之性敷[4],其叶疏以暴[5],其味强以肆[6],必资阴以节之。

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

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注释】[1]其叶抑以瘠:抑,受抑制;瘠,瘦小。

[2]其味疏以薄:疏,稀、少。

[3]必资阳和以发之:必定要借助于阳光的温和才能促发茶叶的生长。

[4]土之性敷:敷,肥沃,敷腴。

[5]其叶疏以暴:疏,疏展、充分展开。

暴,脱落,[6]其味强以肆:肆,放纵无节制。

【原文】天时茶工作于惊蛰[1],尤以得天时为急。

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

若或时①旸郁燠②[2],芽奋甲暴,促工暴力,随槁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渍,其色味所失已半。

故焙人得茶天为庆。

【注释】[1]茶工作于惊蛰:惊蛰,二十四节气之名。

在每年农历二月上旬。

[2]对①燠:读音(yàng’旸’),日出。

②燠,读音yu4,闷热。

【原文】采择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

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

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

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1],一枪一旗为拣芽[2],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

茶始芽萌,则有白合[3],既撷则有乌蒂[4]。

白合不去,害茶味,乌蒂不去,害茶色。

【注释】[1]凡芽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雀舌谷粒,指茶芽刚刚萌生随即采摘,精制成茶后,形似雀舌谷粒细小嫩香。

斗品,品位最上等的茶。

[2]一枪一旗为拣芽:一枪一旗,即一芽一叶,芽未展尖细如枪,叶已展有如旗帜。

又称“中芽”。

下文一枪二旗即一芽二叶。

[3]白合:指两叶抱生的茶芽。

[4]乌蒂:茶芽的蒂头。

【原文】蒸压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

蒸太生则芽滑,故色清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1]。

压久则气竭味涩,不及则色暗味漓[2]。

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注释】[1]茶色赤而不胶:胶,牢固。

《诗经·隰桑》:“既具君子,德音孔胶”。

[2]气竭味漓,漓,薄。

《司马光赋》:“弃漓而归厚”。

【原文】制造涤芽惟洁,濯器惟净[1],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热,焙火惟良。

饮而有少砂者,涤濯之不精也。

文理燥赤者,焙火之过熟也。

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长[2],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之多少,使一日造成。

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注释】[1]濯器惟净:濯(zhúo),洗涤。

《孟子·离娄上》:“清所濯缨。

浊斯濯足矣”。

[2]濯器惟净:濯,读音zhuo2,洗涤。

日晷:晷(guǐ),日影,引申为时光。

【原文】鉴辨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

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

即日成者,其色则青紫;越宿制造者,其色则惨黑。

有肥凝如赤蜡者,末虽白,受汤则黄;有缜密如苍玉者,末虽灰,受汤愈白。

有光华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

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概论,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则凝然,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

有得于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

比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研碎已成之饼,易以范模,虽名氏采制似之,其肤理色泽,何所逃于鉴赏哉。

白茶[1]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

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2]而已。

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

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

浅焙[3]亦有之,但品不及。

【注释】[1]白茶:宋代建州北苑(今福建建瓯市境内)贡茶品种之一,因品质优质、产量少而难得,一直在北苑贡茶中名列第一。

[2]所造止二、三胯:胯,当作“銙”。

銙为压制饼茶的模具。

《宣和北苑贡茶录》载有“贡新銙”、”试新銙”等饼茶模具数十种。

这里引申为度量单位。

二、三銙即二、三个用铸压成的饼茶。

[3]浅焙:为最接近北苑正焙的外焙茶园。

【原文】罗碾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

生铁者,非淘炼槌磨所成,间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

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

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1];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不戛[2]。

罗欲细而面紧,则绢不泥而常透。

碾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

罗必轻而平、不厌数,庶已细者不耗。

惟再罗,则入汤轻泛,粥面光凝[3],尽茶色。

【注释】[1]底有准而茶常聚:准,平直。

《说文》:“准,平也”。

此处指碾槽底是平直的,槽身峻深,槽底平直,茶叶容易聚集在槽底,碾出的茶末大小均匀。

[2]运边中而槽不戛:戛(jiá):敲击。

[3]粥面光凝:古人煎茶时称汤光茶多,茶叶浮在表面,如熬出的粥面一样泛出光泽,叫“粥面聚”。

【原文】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1],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底必差深而微宽。

底深则茶直立,易于取乳[2];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

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小大。

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

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注释】[1]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宋人斗茶,茶汤尚白色,所以喜欢用青黑色茶盏,以相互衬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