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花
斗茶胜负的标准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也有 二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以鲜白为上;第二是 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
好处,汤花匀细,好像“冷粥面”,就可
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
被称为“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
"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 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 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佳。"
茶筅,文 人美其名 “搅茶公子”
宋代点茶法
点茶法和唐代的煮茶法最大不同
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到锅里去煮, 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 再加以击拂,产生泡沫后再饮用,也 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
中国茶文化 —宋代
宋代以前,中国的 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到了宋代,点茶法成为时尚。
宋代点茶法
炙茶 碾罗 烘盏 候汤 击拂 烹试
点茶程序
蔡襄的《茶
宋代点茶法
录》记载,
先将饼茶烤
炙,再敲碎
碾成细末,
用茶罗将茶
末筛细。
“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
宋代点茶法
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
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 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 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
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
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
煮水工具
宋Leabharlann Baidu的点茶法和日本抹茶道的区别之一

宋人点茶法 煮水和注水都采 用茶瓶,茶瓶是 宋代点茶重要煮 水和注水工具, 又叫汤瓶,水注, 汤提点,要求注 汤有准。

日本抹茶道采用的点茶法却不用茶瓶煎汤,改 用宽口的釜(类似唐代的煮茶工具)煎汤,再用 柄舀到茶碗。
咏茶
宋· 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莫分茶
北宋·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斗茶的兴起
宋代,朝廷在地
方建立了贡茶制 度,地方为挑选 贡品需要一种方 法来评定茶叶品 位高下。根据点 茶法的特点,民 间兴起了斗茶的 风气。斗茶,多 为两人捉对“撕 杀”,三斗二胜。
斗茶胜负的标准
汤色
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 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 候恰到好处,色偏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 是蒸时火候太老; 色泛黄,则采制 不及时;色泛红, 是烘焙火候过了 头。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喜得建茶
宋·陆游
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 雪霏庚岭红丝碨,乳泛闽溪绿地材。 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 故应不负朋游意,白挈风炉竹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