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合集下载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1、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

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

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

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

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

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

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

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

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

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

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高中生物: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高中生物: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通过采集,压制,上台纸,标 明采集时间、地点,定了学名后成为标本,称为腊 叶标本。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是:(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 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 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 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 (2)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 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4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 查到采集记录。(3)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 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 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3.换纸干燥:标本压制头两天要勤换吸 湿草纸。每天早晚二次换出的湿纸应晒干 或烘干,换纸是否勤和干燥,对压制标本 的质量关系很大。要特别注意,如果两天 内不换干纸,标本颜色转暗,花、果及叶 脱落,甚至发霉腐烂。标本在第二、三次 换纸时,对标本要注意整形,枝叶展开, 不使折皱。易脱落的果实、种子和花,要 用小纸袋装好,放在标本旁边,以免翻压 时丢失。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 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 标本等。我们介绍最常用的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般真菌类标本装入玻璃瓶中,用福尔马林或硫酸 铜溶液浸泡保存,少数柔嫩易碎的种类可采取烘干 法加以保存。藻类、地衣、苔藓植物一般较小,容 易散失,可用小纸袋装好,再用腊叶标本压制的方 法处理;较大者可直接贴附于台纸上。蕨类及种子 植物一般均压制成腊叶标本保存。
小锄头用以挖掘具有深根、块根、根状茎、 球茎、鳞茎或石缝中的草本或灌木 掘铲用以挖掘小草本植物用。 枝剪用以剪断木本植物枝条,有手枝剪和 高枝剪两种。 吸水纸(采集纸、草纸)用以压制标本时吸 收植物水分之用,一般纸张均可,但以吸 水力强的麻皱纹纸等为佳。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史上最全)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史上最全)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全)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

第一节国内外主要植物标本馆简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约有大小植物标本馆(室)2639个,共收藏标本近3亿份。

这些标本的76%保存在15个国家内,其中美国占22.1%,法国占7.4%,原苏联占6.6%,英国占5.7%,德国占5.6%,中国占3.7%。

世界上馆藏100万份以上的标本馆有55个,其中500万份以上的标本馆有7个。

这55个标本馆分布在22个国家,其中美国最多有12个,其次是英国、瑞典、德国和原苏联各4个,再次是法国、瑞士、日本各3个。

上述数据表明植物标本收藏数量与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相关,不仅发达国家标本搜集起步早、搜集范围广,而且近年来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如瑞典自然博物馆以每年16万份的速度增长;美国不仅大标本馆最多、占世界标本总数的比例最高,标本增加速度也最快,5年增加490万,占同期世界增长量的27.7%。

第二节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

本书介绍最常用的腊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制作方法。

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

这种标本制作方法最早于16世纪初由意大利人卢卡·吉尼(Luca Ghini)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建于1545年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是:(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是指将新鲜植物体的全株或一部分经过特殊处理(物理或化学方法)以便长期保存和进行教学与研究的植物实物样本。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及研究活动,采集、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也可反映出植物生长生境中诸如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的生态因子的特性,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的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资料。

同时还是进行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植物地理等相关学科、行业工作和学科研究的必要资料。

植物标本按照制作和保存方法的差异通常可以分为腊叶标本、浸制标本、风干标本、砂干标本及叶脉标本等。

这里介绍高等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一、植物标本的采集(一)采集用具进行标本采集前先要做好材料用具的准备工作。

1.吸湿草纸(废旧报纸和吸水纸均可)足量,用于干燥植物标本。

其大小规格应与标本夹相配套(42×29cm为宜)。

2.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

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纸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标本的花叶不致皱缩凋落,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纸上。

标本夹可用坚韧的木材为材料,一般长约43厘米,宽30厘米,用宽3厘米、厚约5~7毫米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厘米)嵌实。

3.枝剪: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4.采集箱或背篓:临时收藏采集品用。

5.小锄头(或掘铲):用来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

6.记录薄、小标签、铅笔:用以野外记录用。

7.纸袋:用牛皮纸制成,10cm×7cm,用于盛取种子及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鳞茎、块根等8.钢卷尺:用来测量植物的高度、胸高、直径等。

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最全)

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最全)

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最全)概述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是进行植物分类、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并提供保存方法,以便确保标本的质量和持久性。

采集方法1.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采集时应选择植物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最好是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采集,同时应选择环境友好、无污染的地点。

2. 采集工具准备:携带必要的采集工具,例如剪刀、手锯、手提箱等。

3. 标本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标本类型,如整株标本、花果标本、叶片标本等。

4. 采集操作:仔细将植物标本采集下来,包括根部、茎段、叶片、花果等重要部分。

5.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简单处理,去除多余的泥土和杂质。

6. 标本标签:在标本上附上标签,标明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名称、采集者等信息。

标本制作方法1. 标本分类:将采集到的标本按照植物的科、属进行分类。

2. 清洗和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清洗,用水冲洗去除泥土和杂质。

如标本有虫害,则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3. 干燥:将清洗后的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持标本的自然形态,使其逐渐失去水分。

4. 长期保存:标本干燥后,将其放入标本袋或标本盒中,同时在标本袋中放入除湿剂以防潮。

5. 标本标签:在标本上标注科、属、种名,并用透明胶带固定标签。

标本保存方法1. 温度和湿度控制:保存标本的房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16-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 防虫害处理:定期进行标本检查,如发现虫害,可进行冷冻处理或使用虫害防治剂进行处理。

3. 定期更换除湿剂:标本袋中的除湿剂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标本的干燥状态。

4. 光照控制:尽量避免暴露在强阳光下,以免标本变色或退色。

5. 定期检查和整理:定期检查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整理。

总结通过正确的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可以保证植物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持久性。

在进行标本制作和保存时,需注意采集时机、地点选择,采集操作要细致,制作过程要规范,保存环境要恰当。

植物标本制作流程

植物标本制作流程

植物标本制作流程
1. 采集植物样本:在野外或园林中定位目标植物,选择健康有代表性的枝条、叶子、花、果实等部位。

用剪刀或手轻易地剪下采集,并标明采集时间、地点和编号。

2. 处理植物样本:用水清洗植物样本,去除泥土、尘埃和其他杂质,同时切割较大的叶片或花朵,使其适合放在标本上。

一些粘液或蜡油的植物需要用乙醇溶液浸泡,有些则需放在暗处晾干。

3. 制作标本:将处理好的植物样本放置在标本纸上,根据植物的大小和形态选择相应的标本纸。

将植物样本平放在纸上,用针或小刀将枝条或叶片等固定在标本纸上。

4. 定标本:在标本纸上标注所采集的植物的名称、科名、采集时间、地点、高程、编号等信息。

同时设计制作标签,并将其附在标本纸的角上。

5. 干燥标本:制作好的标本需要放在空气流通、低湿度的环境下干燥。

根据植物的大小、厚度和含水量不同,干燥时间会有所不同。

个别的大型标本,需要在干燥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6. 存放标本:处理好的植物标本需要妥善保管。

大多数情况下,植物标本被放置在室温下,存放在密闭的标本箱中,以减少灰尘和昆虫的进入。

7. 添加标本信息:为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保值性,需要对标本的附加信息进行添加管理,包括标本名、品种或品系、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包括叶、花、果实、枝、树干、根系等。

8. 保存标本资料:完善的标本资料,需要有良好的保存并妥善加以管理,进行分类存储以方便资料查找和使用,特别是针对分类、生态、生理特性和地理分布等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存储。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一、目的要求植物标本(腊叶标本)就是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材料,“没有腊叶标本,也就没有植物分类学”。

由此可见,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与教师来讲,就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方法。

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查找工具书,进一步掌握鉴定、描述植物的方法。

二、材料用品标本夹、吸水纸、采集袋、枝剪、高枝剪、标本、台纸、铅笔、小刀、镊子、白纸条、大针、机线、乳白胶、采集记录表、采集号签、标本鉴定签、剪刀、毛笔、胶水等材料用品。

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中国种子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缙云山植物志等工具书。

三、内容与方法(一)种子植物野外观察、采集、记录1、野外观察我们在野外观察种子植物时,要了解它们所处的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子植物的种类就是很多的,全世界约有20多万种,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就就是同一环境,却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些植物有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方式,而且,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野外,我们可以瞧出,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生长发育的阶段就是不同的,就就是同一季节,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也不就是完全相同的,可能有的植物正在开花,有的已经结果,有的可能正以果实或种子埋没于土壤处于休眠状态,情况极不一致。

我们在春夏进行野外观察时,可见植物多在开花、结果,我们应多选择有花、果的植物进行解剖观察,才能掌握这种植物的特点。

在野外观察一种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了解植物所处的环境:植物生长地的环境包括地形、坡度、坡向、光照、水湿状况、同生植物,以及动物的活动情况等。

尽量作到观察全面细致。

(2)植物习性:野外观察时要瞧该种植物,就是草本还就是木本。

如果就是草本,就是一年生,二年生还就是多年生,就是直立草本还就是草质藤本;如果就是木本,就是乔木,还就是灌木或半灌木,就是常绿植物还就是落叶植物。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植物标本是指全株植物体或其中一部分,经过采集和适当的处理后能长期保存其形态的植物体。

根据处理和保存方法的不同,可将标本分为干制标本和浸制标本。

干制标本又可分为风干标本、砂干标本和压制标本。

压制标本是最常用的一种也就是(腊叶标本),即将新鲜植物体的全株或其一部分用标本夹和吸水纸压制而成的标本。

通常把压制标本称为蜡叶标本。

浸制标本是指用化学药剂制成的保存液将植物体浸泡而制成的标本。

1菌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1.1 采集方法采集常见的真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其子实体的完整。

地生种类应用掘根器仔细挖掘,树生种类应连同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基部(树皮、树枝)取下来,长在木桩上的可用刀剔取或用锯连同木材一同锯下来。

对柔软易碎的标本,可把纸卷成漏斗形,将标本放入后,把漏斗的两端拧起来,这样的包法可以使菌盖和菌柄上的某些特征不被破坏。

要表达标本的生长和生态分布时,可用照相机连同它们的周围环境一同拍摄下来,并作描述。

1.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干制标本:木质、木栓质、半肉质及其它含水较少,不易腐烂的菌类,均可制成干制标本。

即将标本放在通风处风干,或日光下晒干,后放入纸盒内,贴上标签。

盒内放上樟脑可长期保存。

浸制标本:将标本放入5%甲醛或FAA固定液内浸制,密封后可长期保存。

2地衣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2.1标本采集地衣植物标本的采集不受季节的限制。

枝状地衣和叶状地衣以假根或脐固着于基质上,采集时要用手抓住,用刀轻轻从基质上剥离下来。

壳状地衣则牢固而紧密地贴在基质上难以剥离,因此采集时应连同基质一起采集。

土生地衣可用刀挖取。

树生地衣可连同树枝一同剪下或同树皮一起剥下。

石生地衣须用锤敲打下其着生的一片石块。

采集的标本可直接放入用牛皮纸制成的纸袋中。

按记录册的要求随采随记录地衣的颜色、生态环境、基质、采集地点、海拔高度、标本号等内容。

2.2标本制作与保存干制标本:地衣标本容易干燥,风干后直接装入袋内。

大型标本也可压制成蜡叶标本长期保存。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一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一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一)——采集植物标本的注意事项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几种植物标本制作介绍如下:一、标本的采集1.标本单株选择从同种众多单株中,应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

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一次采不全,应记下目标,以备下次再采。

1.要有代表性。

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2.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

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3.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4.暂放塑料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5. 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

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

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

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

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过敏种类。

如蝎子草、漆树等,应慎重。

大戟科、毛艮科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毒科。

当然,在野外也不要乱尝试没吃过的植物。

8.注意爱护资源,尤其是稀有种类。

9.将采集的标本进行简单处理:(1)用抹布擦净叶子后,涂上一层凡士林。

(2)将涂好凡士林的叶子夹在废书本中。

(3)过几天后将压好的叶子取出,贴在一张白纸上。

(4)在纸上写好叶子的名称、采集人、采集日期等。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是植物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几种植物标本制作介绍如下:一、标本的采集1、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

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2、要有代表性。

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

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4、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二、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可分为台纸式和固定式两种。

1、台纸式工具:标本夹、枝剪、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台纸、标签、草纸(或报纸)把标本夹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将标本夹的另一面也压上,并用绳缚紧,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台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

这样,一件台纸式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

2、盒式工具:尺、枝剪、刀、粘合剂材料:硬的透明塑料板、吸水纸、透明胶。

将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用枝剪、刀修剪,剪取枝叶茂盛带花的部位,小的植株可保留全株,所取植物标本一般以高度25公分为准。

用毛刷在清水中轻刷标本各部分,而后放置吸水纸上并置于阴凉通风处凉干。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一、目地要求植物标本(腊叶标本)是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地重要材料,“没有腊叶标本,也就没有植物分类学”.由此可见,掌握植物标本地采集、制作和保存地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和教师来讲,是极为重要地.通过本实验,掌握植物标本地采集、植物标本地制作和保存方法.在标本制作过程中,查找工具书,进一步掌握鉴定、描述植物地方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材料用品标本夹、吸水纸、采集袋、枝剪、高枝剪、标本、台纸、铅笔、小刀、镊子、白纸条、大针、机线、乳白胶、采集记录表、采集号签、标本鉴定签、剪刀、毛笔、胶水等材料用品.种子植物科属词典、中国种子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缙云山植物志等工具书.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内容和方法(一)种子植物野外观察、采集、记录、野外观察我们在野外观察种子植物时,要了解它们所处地环境、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地相互关系.种子植物地种类是很多地,全世界约有多万种,它们生活在不同地环境中,就是同一环境,却生长着不同地植物,这些植物有它们地形态特征及繁殖方式,而且,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地联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野外,我们可以看出,植物随着季节地不同,生长发育地阶段是不同地,就是同一季节,各种植物生长发育地阶段也不是完全相同地,可能有地植物正在开花,有地已经结果,有地可能正以果实或种子埋没于土壤处于休眠状态,情况极不一致.我们在春夏进行野外观察时,可见植物多在开花、结果,我们应多选择有花、果地植物进行解剖观察,才能掌握这种植物地特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野外观察一种植物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了解植物所处地环境:植物生长地地环境包括地形、坡度、坡向、光照、水湿状况、同生植物,以及动物地活动情况等.尽量作到观察全面细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植物习性:野外观察时要看该种植物,是草本还是木本. 如果是草本,是一年生,二年生还是多年生,是直立草本还是草质藤本;如果是木本,是乔木,还是灌木或半灌木,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同时要注意它们是肉质植物还是非肉质植物,是陆生植物、水生植物,还是湿生植物,是自养植物,还是寄生或附生植物、腐生植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同时还要注意看它是直立、或斜依、或平卧、或匍匐、或攀援、或缠绕.()典型地种子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我们在观察植物各部分时要养成开始于根,结束于花果地良好习惯,应先用肉眼观察,然后再用放大镜帮助,要注意植物各部分所处地位置,它们地形态、大小、质地、颜色、气味,其上有无附属物以及附属物地特征,折断后有无浆汁流出等,尽量做到观察全面细致.特别是花果,它们是高等植物分类地基础,对于花地观察要从花柄,通过花萼、花瓣和雄蕊,直到柱头地顶部,一步一步地,从外向内地进行观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下面谈谈从根、茎、叶、花、果实几方面观察时要注意哪些主要方面:.根:根地观察时要注意,是直根系还是须根系,是块根还是圆锥根,是气生根,还是寄生根..茎:要注意是圆茎、方茎、三棱形茎还是多棱形茎,是实心还是空心,茎之节和节间明显否,匍匐茎还是平卧茎、直立茎、攀援茎、或缠绕茎.是否具根状茎,或具块茎、鳞茎、球茎、肉质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叶地观察要注意:是单叶还是复叶. 复叶是奇数羽状复叶,偶数羽状复叶,二回偶数羽状复叶,还是掌状复叶,是单身复叶还是掌状三小叶,羽状三小叶等.叶是对生、互生、轮生、簇生、基生.叶脉是平行脉、网状脉、羽状脉、弧形脉还是三出脉.叶地形状怎样(如圆形、心形等),叶基地形状怎样,叶尖地形状怎样,叶缘、托叶怎样以及有无附属物等都要作全面观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花地观察:首先观察花是单生还是组成花序,以及其花序是什么花序.然后观察花,是两性花、单性花,还是杂性花,如果是单性花则要看雌雄同株还是异株.花被地观察看花萼与花瓣有无区别,是单被花还是双被花,是合瓣花还是离瓣花.雄蕊是由多少枚组成,排列怎样,合生否,与花瓣地排列是互生还是对生,有无附属物或退化雄蕊存在,是单体雄蕊、四强雄蕊、二强雄蕊、二体雄蕊,还是聚药雄蕊等都要观察清楚.对于雌蕊应观察心皮数目,合生还是离生,什么胎座、胚珠数、子房地形状,子房是上位还是下位、半下位.花柱、柱头等都要细致观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果实地观察:主要是分清果实所属地类型,其次是大小,附属物地有无,果实地形状地观察.以上所述是对种子植物观察地一般方法,但对于木本和草本地特殊之处还需要注意下面()()两点.()观察木本类型时,要注意树形(主要是决定树冠地形状). 由于树种不同,或同一树种由于年龄或所处地环境条件不同,树冠地形状也不相同,一般可分为圆锥形、圆柱形、卵圆形、阔卵形、圆球形、倒卵形、扁球形、伞形、茶杯形、不整齐形等.观察树形,能帮助我们识别树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树皮地颜色、厚度、平滑和开裂,开裂地深浅和形状等都是识别木本植物地特征.树皮上地皮孔地形状、大小、颜色、数量及分布情况等,因树种不同亦有差异,可帮助我们识别树种.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木本植物枝条地髓部,了解髓地有无,形状,颜色及质地等.茎或枝上地叶痕形状,维管束痕(叶迹)地形状及数目,芽着生地位置或性质等,也是识别树种地依据.()在观察草本植物时,要注意植物地地下部分,有些草本植物具地下茎,一般地下茎在外表上与地上茎不同,常与根混淆.在观察草本植物地地下部分时,要注意地下茎和根地特殊变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总地来说,在野外观察一种植物时,应从植物所处地环境到植物地个体,由个体地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既要注意植物种地一般性,代表性,也要能处理个别地和特殊地特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植物标本地采集以往我们所用地植物标本(或腊叶标本),是由一株植物或植物地一部分经过压制干燥后而制成地.将植物制成标本之目地是为了全于保管,以便今后学习、研究及对照之用.为此目地,要求我们在野外采集时,选材、压制及对植物地记录等,应尽量要求和完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采集植物标本时,应注意地事项应该采什么样地标本,这是要以采集地目地而决定地,对于学习、研究用地标本,一般来说,采集时应注意下列几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见到一株植物需要采集时,首先要考虑需要哪一部分、或哪一枝和要采多大最为理想,标本地尺度是以台纸地尺度准,若植物体过小,而个体数又极稀少时,但因种类奇特少见,就是标本小也采.每种植物应采若干份,这要看植物种类地性质视野外情况和需要数量来决定地.一般至少采两份,对于我们来说,一份可作学习观察之用,一份送交植物标本室保存,以便将来学习研究之用;同时,采集时可多采些花,以作室内解剖观察之用.在采集复份标本时,必须是采同种植物地,是在采集草本植物复份标本时更要小心,否则不能当作复本.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植物地花、果是目前种子植物在分类学上鉴定地依据,因此,采集时须选多花多果地枝来采,倘一枝上仅有一花或数花时,可多采同株植物上一些短地花果枝,经干制后置于纸袋内,附在标本上,如果是雌雄异株地植物,力求两者皆能采到,才能有利于鉴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份完整地标本,除有花果外,还需有营养体部分,故要选择生长发育好地,最好是无病虫害地,而且要有代表性地植物体部分作为标本.同时,标本上要具有二年生枝条,因为当年生枝尚未定型,变化较大,不易鉴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采集草本植物时,要采全株.而且要有地下部分地根茎和根.若有鳞茎、块茎地必须采到,这样才能显示出该植物是多年生,或一年生,才有助于鉴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每采好一种植物标本后,应立即牢固地挂上号牌. 号牌是用硬纸做成,长-5cm,宽-30mm,有地号牌上还印有填写地项目( 见附图).号牌必须用铅笔填写,其编号必须与采集记录表上地编号相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采集特殊植物地方法.棕榈类植物棕榈类植物有大形地掌状叶和羽状复叶,可只采一部分( 这一部分要恰好能容纳在台纸上),不过,必须把全株地高度、茎地粗度、叶地长度和宽度、裂片或小叶地数目、叶柄地长度等记在采集记录表上.叶柄上如有刺,也要取一小部分.棕榈类地花序也很大,不同种地花序着生地部位也不同,有生在顶端地,有生在叶腋地,有生在由叶基造成地叶鞘下面地.如果不能全部压制时,也必须详细地记下花序地长度,阔度和着生部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水生有花植物水生有花植物,有地种类有地下茎,有地种类叶柄和花柄随着水地深度增加而增长.因此,要采一段地下茎来观察叶柄和花柄着生地情况.另外,有地水生植物,茎叶非常纤细、脆弱,一露出水面枝叶就会粘贴重迭,失去原来地形状,因此,最好成束地捞起来,用湿纸包好或装在布袋里带回来,放在盛有水地器具里,等它恢复原状后,用一张报纸,放在浮水地标本下面,把标本轻轻地托出水平,连纸一起用干纸夹好压起来,压上以后要勤换纸,直到把标本地水分吸干为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寄生植物高等植物中,有很多是寄生植物,如象列当、槲寄生、桑寄生等,都寄生在其他植物体上,采集这类植物地时候,必须连寄生上它所寄生地部分同时采下,并且要把寄地种类、形状、同寄生植物地关系记录下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野外记录在野外采集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记录,不记录过后则多忘.记录地方式有两种:一为日记,一为填写已印好地表格,日记适用于观察记载,表格适用于采集记录.野外每采集一种植物标本时需填写一份采集记录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同学们在填写采集记录表时,应注意下列几点:()填写时要认真负责,填写地内容要求正确、精简扼要. ()记录表上地采集号必须与标本上挂地号牌地号码相同. ()填写植物地根、茎、叶、花、果时,应尽量填写一些在经过压制干燥后,易于失去地特征(如颜色、气味、肉质否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将填写好地表格,按采集号地次序集中成册,不得遗失、污损.(二)压制植物标本在野外将植物标本采集好后,如果方便,可就地进行压制,亦可带回室内压制;若将标本带回压制时,需注意不要使标本萎蔫卷缩(尤其是草本植物采集后不及时压制,时间稍长则如此),否则会增加压制时地麻烦,亦会影响标本质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采到地标本要及时压制起来,对一般植物,采用干压法,就是把标本夹地两块头板打开,用有绳地一块平放着做底,上面铺上四、五张吸水纸,放上一枝标本,盖上两、三张纸,再放上一枝标本(放标本时应注意:第一、要整齐平坦,不要把上、下两枝标本地顶端放在夹板地同一端,第二、每枝标本都要有一两个叶子背面朝上),等排列到一定地高度后(-50cm不等),上面多着几张纸,放上另一块不带绳子地夹板,压标本地人轻轻地跨坐在夹板地一端,用底板地绳子绑位一端,绑地时候要略加一些压力,同时跨坐地一端用同样大地压力顺势压下去,使两端高低一致,然后以手按着夹板来绑地一端,将身体移开,改用一脚踏着,用余下地绳子,将它绑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压制中,标本地任何一部分都不要露出纸外,花果比较大地标本,压制地时候常常因为突起而造成空隙,使一部分叶子卷缩起来,所以,在压这种标本地时候,要用吸水纸折好把空隙填平,让全部枝叶受到同样地压力.新压地标本,经过半天到一天就要更换一次吸水纸,不然,标本会腐烂发霉,换下来地湿纸,必须晒干或烘干,烤干,预备下次换纸地时候用.换纸地时候要特别注意把重压地枝条,折迭着地叶和花等小心地张开、整好,如果发现枝叶过密,可以疏剪去一部分.有些叶和花,果脱落了,要把它装在纸袋里,保存起来,袋上写上原标本地号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标本压上以后,通常经过天,就会完全干燥了,那时候,把一片叶子折起来就能折断,标本不再有初采时地新鲜颜色.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针叶树标本在压制当中,针叶最容易脱落.为了防止发生这种现象,采来以后放在酒精或沸腾地开水里,或稀释过地热粘水胶溶涂里浸一会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多肉地植物(如石蒜种、百合种、景天种、天南星科等),标本不容易干燥,通常要一月以上,有地甚至在压制当中,还能继续生长.所以,采来以后,必须先用开水或药物处理一下,消灭它地生长能力,然后再压制,但花是万不能放在沸水里浸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压制一些肉质而多髓心地茎和肉质地地下块根、块茎、鳞茎及肉质而多汁地花果,还可以将它们剖开,压其一部分,压地一部分必须具有代表性,同时要把它们地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一些珍贵地植物及个别特殊植物,在采集时或压制处理前,除详细记录外,必要地时候可以摄影,以后可将照片附在标本一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把标本压制干燥后,要按照号码顺序把它们整理好,用一张纸把一个号码地正副分标本隔开,再用一张纸把这个号码地标本夹套成一包,然后在纸包表面右下角写上标本地号码.每包( 可视压制者地意见)依号捆成一包.这样就可以贮存或者运送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植物标本地制作、怎样上台纸将已压干地植物标本,经消毒处理以后,根据原来登记地号码把标本一枝枝地取出来,标本地背面要用笔毛薄薄地涂上一层乳白胶,然后贴在台纸上.台纸是由硬纸作地,普通长42cm,宽29cm.但也可以稍有出入.如果标本比台大,可以修剪一下,但是顶部必须保留.每贴好十几份,就捆成一捆,选比较笨重地东西压上,让标本和台纸胶结在一起,用重物压过以后,取回来,放在玻璃板或木板上,然后在枝叶地主脉左右,顺着枝、叶地方向,用小刀在台纸上各切一小长口,把口切好后,用镊子夹一个小白纸插入小长口里,拉紧,涂胶,贴在台纸背面.每一枝标本,最少要贴个小纸条,有时候遇到多花多叶地标本,需要贴个,有地标本枝条很粗,或者果实比较大,不容易贴结实,可以用线缝在台纸上,缝地线在台纸背面要整齐地排列,不要重迭起来,而且最后地线头要拉紧,有些植物标本地叶、花及小果实等很容易脱落,要把脱落地叶、花、果实等装在牛皮纸袋内,并且把纸袋贴在标本台纸地左下角.有些珍稀标本,例如原始标本(模式标本)很难获得,应该在台纸上贴一张玻璃纸或透明纸,把标本保护好,防止磨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怎样登记和编号标本上了台纸后,要把已抄好地野外记录表贴在左上角,要注明标本地学名、科名、采集人、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每一份标本都要编上号码.在野外记录本上、野外记录表上、卡片上、鉴定标签上地同一份标本地号码要相同.、标本鉴定根据标本、野外记录,认真查找工具书,核对标本地名称、分类地位等,如果已经鉴定好,就要填好鉴定标签并贴在台纸地右下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植物标本地保存、怎样保存腊叶标本保存植物标本很重要,在潮湿而昆虫多地地方,应特别重视.贮藏标本地地方必须干燥通风.植物标本容易受虫害(啮虫、甲虫、蛾等幼虫),对于这类虫害,一般用药剂来防除.()在上台纸前,要用升汞酒精饱和溶液消毒. 当然具体做法也不一样,有地人把标本浸在里头.有地人是用喷雾器往标本上喷,有地人用笔涂.用升汞消过毒地标本,台纸上要注明“涂毒”等字样,由于升汞水在空气中发散对人是有害地,使用地时候要注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往标本柜里放焦油脑、樟脑精、卫生球等有恶臭地药品. ()用二硫化碳熏蒸,这种方法地杀虫效果很好,但是时间一长杀虫效力就消失,所以每次要熏两次才行.()用氰酸钾消毒,使用这个方法地时候,要把标本室通到室外地放气管开点关紧,门窗地空隙也要用纸条封好,把标本柜地门打开,然后在盆里放上氰酸钾,盆上用铁架发放一个分液漏斗,漏斗里盛稀硫酸.布置好以后,其余人退出,留一个人把漏斗地开点转开,这个人也要立即退出,尽可能快地把门关紧上锁.经过小时后,在室外打开放气管,向外放散毒气,等毒气散清了,就把门窗打开,通过小时,人们才能到标本室内去工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标本橱里放精萘粉:把精萘粉用软纸包成若干小包( 每包-150克),分别放在标本橱地每个格里,这个方法很简便,效果也很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使用标本时应注意地事项对标本尤其是原始标本一定要好好爱护,不让它曲折.有些人看标本地时候顺次翻阅几分或者几十分标本,随看随后上迭,看完了就把所有地标本抱起整个地翻过来;有些人看完以后随意乱放,这很容易损坏标本,所以都是不允许地.在使用标本地时候,顺着次序翻阅以后,要按照相反地次序,一份一份地翻回,同时,看完了地标本尤其是原来收藏在标本橱里地标本,必须立刻放回原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阅览标本地时候,如果贴着地纸片脱落了,应该把它照旧贴好.在查对标本地时候,不要轻意解剖标本.个人收集整理-ZQ 21 / 21。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植物标本类型腊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和压制,植物体完全干燥后,装订到台纸上的标本。

浸制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用药剂将植物浸泡到标本瓶中的标本,以便防腐保存。

风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让其自然干燥所形成的标本。

砂干标本是指经过采集后,将植物体用干砂包埋起来,完全干燥后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的标本。

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1.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1)裸子植物:现知裸子植物有700多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有300余种。

主要特征有:①胚珠或种子裸露;②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木质部仅有管胞,韧皮部无伴胞;③具有颈卵器;④传粉时花粉管直接到达胚珠,精卵结合时无需水环境;⑤种子的胚来源于受精卵,胚乳来源于雌配子体,种皮来源于老一代孢子体。

(2)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最高级、最繁茂和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在地球上占绝对优势。

现知被子植物近30多万种,我国约有3万余种,而且新种不断被发现。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①具有真正的花,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部分组成;②胚珠包被在子房壁内,种子被果皮包围;③孢子体更为发达,体内组织分化更精细和完善;④配子体简化,成熟雄配子体是3细胞的花粉粒,成熟雌配子体是8核或7细胞的胚囊;⑤具有双受精现象和3倍体胚乳;⑥传粉方式多样化,有虫媒、风媒、水媒等。

2.标本采集和制作(1)采集工具和药品:标本夹,采集箱,烘箱,枝剪,砍刀,高枝剪,铲子,号牌,吸水草纸,麻绳,雨具,蛇药,急救用药箱,放大镜,铅笔,橡皮擦,卷尺,海拔仪,针,剪刀,酒精,升汞,工具书等。

(2)采集方法:标本采集时,应遵循下列原则:①木本植物标本采集时先取有花、果及完整枝条剪下,长度为25~30cm,叶、花、果太密时可适当疏去一部分(疏去时要留叶柄)。

同时剥取一小块树皮,以利于鉴定。

②草本植物采集时,一般要连根挖出,这样根、茎、叶、花或果就全了。

如果超过1m 以上,把它折成“N”字形收压起来或分成几段(上段带有花果,中段带叶,下段带根),将几段汇成一份标本,但要注意将全草高度记录下来。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本文介绍了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包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压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以及标本的保存和维护。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篇1一、采集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采集目标:确定要采集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以及采集时间和地点。

2. 准备采集工具:根据采集目标,准备好相应的采集工具,如剪刀、铲子、刷子、纸张等。

3. 准备标本夹:标本夹是用来夹持植物标本的,一般使用厚实的纸张或塑料板制作。

4. 准备标签:为每个标本制作一个标签,上面注明植物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等信息。

二、采集时的注意事项1. 采集时要选择健康的植物,避免采集生病或受虫害的植物。

2.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和土壤,避免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

3. 采集时要避免破坏植物的枝叶和花朵,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

4. 采集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植物刺伤或中毒。

三、压制标本的制作方法1. 将采集的植物标本放入标本夹中,用纸张或塑料板夹紧。

2. 在标本夹上放置重物,如书籍、砖块等,压制标本。

3. 压制时间根据植物种类和标本大小而定,一般需要压制 2-3 天。

4. 压制结束后,将标本取出,用刷子轻轻刷去多余的土壤和枝叶,然后将标本放入干燥通风处晾干。

四、标本的保存和维护1. 标本晾干后,可以用纸张或塑料袋将标本包装好,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 标本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损坏标本。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篇2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植物标本: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需要准备好采集工具,如标本架、采集箱、挖根刀、剪枝剪等。

选择有花有叶、比较完整的植物作为标本,并去除枯叶。

在采集时,需要注意避免破坏植物的生态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处理植物标本: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放在吸水纸上摊开,再移入报纸中。

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

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

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第一步: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植物标本是制作植物标本的第一步,具体采集方法如下:1.选择要采集的植物: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需要采集的植物。

2.采集时间: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天气条件,避免植物已经凋谢或者过于生长。

3.选择状态良好的植物:选择外观完整、未受损或受损较少的植物。

4.采集样本:使用剪子或者尖口锄等工具进行植物的采集。

第二步:清洗植物标本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清洗,去除植物表面的尘土和杂质,具体方法如下:1.用流动的自来水清洗:将植物标本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可以去除标本表面的大部分泥沙和污垢。

2.用软毛刷清洗:用软毛刷轻轻地刷洗标本表面,去除残留的污垢。

第三步:压制植物标本清洗后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压制,使其保持平整和形状完整,具体方法如下:1.调整植物姿态:对较大的植物标本,可以根据需要剪去多余的叶片或者分枝,使其适应压制的需要。

2.用压花纸压制:将清洗后的植物标本放置在压花纸之间,可以使用保鲜袋或者报纸等进行压制。

3.施加压力:在压制植物标本时,需要施加均匀的压力,可以使用书籍、砖石或者专用的压花器具等。

第四步:烘干植物标本压制后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烘干,以去除其水分,防止霉变和变形,具体方法如下:1.室温烘干:将压制后的植物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以自然蒸发的方式进行烘干。

根据植物的厚度和湿度不同,烘干的时间长短会有所差异。

2.加速烘干: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选择使用烘箱或者风扇等辅助工具进行烘干,加快标本的干燥速度。

第五步:组装植物标本烘干后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组装,使其达到标本的要求,具体方法如下:1.调整标本位置:将烘干好的植物标本放在标本纸上,调整好位置和姿态,使其美观且符合研究要求。

2.用胶水固定:使用胶水将植物标本固定在标本纸上,避免其在后续的储存和搬运过程中发生脱落。

以上就是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包括采集植物标本、清洗植物标本、压制植物标本、烘干植物标本和组装植物标本。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α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刘晓霞,张金环(陕西省宝鸡市植物园,陕西宝鸡 721008)提 要:植物标本是将植物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可以使其保持原形或基本特征,在生物学科研、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植物标本对于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笔者从事植物标本工作三十余年的经验,就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标本;采集;制作;保存1 植物标本的采集在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首先必须确保采集完整的标本,其次对于不同种类的植物需要分别对待。

1.1 草本植物多注意它的地下部分,采集时一定要把地下部分挖出来,要注意采集标本的完整性。

根、茎、叶、花、果实都要有,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生叶。

将采的标本整理好,根、茎、叶、花、果各部分都要展开平放,然后立即压入标本夹中,以免叶子皱缩。

对于水生草本植物,可用硬纸板在水中将其拖出,连同纸板压入标本夹内,以保持其形态不乱。

1.2 木本植物木本植物一般较为高大,不能采集整体标本,仅能采集其一段有花、枝、果的带叶枝。

有些种类一年生枝新叶的形状和老叶形状不同,故应新老枝同时采集。

寄生植物(如桑寄生、列当)采集时应连同寄主植物一起采下。

此外,木本植物树皮中的韧皮纤维大多很发达,采集时应该用枝剪或高枝剪剪下,当标本采到手后,压制标本前必须将标本整理好,枝叶、花果都要展平,不要叠起来,压入标本夹中,以保形态不变。

2 植物标本的制作在制作前首先必须对标本的台纸大小进行确定,然后将采的标本进行清理,去除杂质,使枝、叶、花、果完整显示,突出特征。

清理之一是除去枯枝,若叶子太密集,还需适当修剪。

清理之二是用清水洗去泥沙等杂质。

蜡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纸的规格以28×42c m为宜,将纸铺在特制的植物标本夹上,洗净后的标本要放到表芯纸上,用镊子在表芯纸上进行形态纠正,然后盖上一份表芯纸,纸上再放置标本,标本上再覆盖表芯纸,这样一层层叠起来夹到标本夹里,用绳子将标本夹勒紧或在标本夹上压一重物,以便表芯纸更快的吸干植物体中的水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诸如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物候期等,是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研究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也是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资料。

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它的季节性以及分布地区的局限性。

为了不受季节或地区的限制,有效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教学活动,也有必要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没有植物标本,也就没有植物分类学”。

由此可见,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的一整套工作方法,对一个植物学工作者和教师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植物标本因保存方式的不同可分许多种,有腊叶标本、液浸标本、浇制标本、玻片标本、果实和种子标本等。

本书介绍最常用的腊叶标本和液浸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腊叶标本的制作将植物全株或部分(通常带有花或果等繁殖器官)干燥后并装订在台纸上予以永久保存的标本称为腊叶标本。

这种标本制作方法最早于16世纪初由意大利人卢卡·吉尼(Luca Ghini)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建于1545年的意大利帕多瓦大学。

一份合格的标本应该是:(1)种子植物标本要带有花或果(种子),蕨类植物要有孢子囊群,苔藓植物要有孢蒴,以及其它有重要形态鉴别特征的部分,如竹类植物要有几片箨叶、一段竹竿及地下茎。

(2)标本上挂有号牌,号牌上写明采集人、采集号码、采集地点和采集时间4项内容,据此可以按号码查到采集记录。

(3)附有一份详细的采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集日期、地点、生境、性状等,并有与号牌相对应的采集人和采集号。

(一)、标本采集用具1.标本夹:是压制标本的主要用具之一。

一般长约43cm,宽30cm,以宽3cm,厚约5~7mm的小木条,横直每隔3~4厘米,用小钉钉牢,四周用较厚的木条(约2cm)嵌实。

它的作用是将吸湿草和标本置于其内压紧,使花叶不致皱缩凋落,而使枝叶平坦,容易装订于台。

2.枝剪或剪刀:用以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

3.高枝剪:用以采集徒手不能采集到的乔木上的枝条或陡险处的植物。

4.采集箱、采集袋或背篓:用以临时收藏采集品用,过去是用铁皮制成采集箱,但由于使用不便,且易压坏,现在采用70X50厘米的塑料袋,采用塑料背包则更为理想。

5.丁字小镐:用来挖掘草本及矮小植物的地下部分。

6.吸水纸:易于吸水的草纸或旧报纸。

用来吸收水分,使标本易干。

最好买大张的,对折后用订书机订好。

其装订后的大小为,长约42cm,宽约29cm。

7.号签、野外记录签和定名签。

号签是用较硬的纸,剪成4×2厘米,一端穿孔,以便穿线用。

作用是在采集标本时,编好采集号后,系在标本上,具体式样如下:野外记录签的大小约7×10厘米,是用以在野外采集时记录植物的产地、生境和特征的,定名签的大小约为10×7厘米,是经过正式鉴定后,用来定名的标签,具体样式如下8.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特征。

9.空盒气压计(测高表):测量山的海拔高度。

10.方位盒:观测方向和坡向。

11.钢卷尺:量植物的高度和胸径。

12.照相机和望远镜:拍照植物的全形、生态等照片,以补野外记录的不足;观察远处的植物或高大树木顶端的特征。

13.小纸袋:保存标本上落下的花、果和叶。

14.其他:如塑料的广口瓶、酒精、福尔马林(甲醛)、地图等。

(二)、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1.采集时间和地点:各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时期有长有短,因此必须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进行采集,才可能得到各类不同时期的标本。

如有些早春开花植物,在北方冰雪开始融化的时候就开花了,如百合科的顶冰花。

而菊科、伞形科的有些植物到深秋才开花结果,因此必须根据要采的植物,决定外出采集的时间,否则过了季节,有些种类就无法采到了。

采集的地点也很重要。

因为在不同的环境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在向阳山坡见到的植物,阴坡上一般是见不到的。

生长在林下的植物是不会在空旷原野上见到;水里则生长着独特适应水生环境的植物。

在低山和平原、由于环境比较简单,因此植物的种类也比较简单。

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变化的复杂,植物的种类也就比平原要丰富得多。

因此,我们在采集植物标本时,必须根据采集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采集的时间和地点,这样才可能采到需要的和不同类群的植物标本。

2.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的几点:(1)必须采集完整的标本。

除采集植物的营养器官外,还必须具有花或果,因为花、果是鉴定植物的重要依据,如伞形科、十字花科等,如没有花、果,是无法鉴定的。

(2)对一些具有地下茎(鳞茎、块茎、根状茎等)的科属,如百合科、石蒜科、天南星科,在没有采到地下茎的情况下是难以鉴定的,因此应特别注意采集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

(3)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以便研究时鉴定。

(4)木本植物应采典型、有代表性特征、带花或果的枝条。

对先花后叶的植物,应先采花,后采枝叶,应在同一植株上,雌雄异株或同株的,雌雄花应分别采取。

一般应有2年生的枝条,因为2年生的枝条较一年生的枝条常常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时还可见该树种的芽鳞有无和多少,如果是乔木或灌木,标本的先端不能剪去,以便区别于藤本类。

(5)草本及矮小灌木要采取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枝、块茎、块根或根系等,以及开花或结果的全株。

(6)藤本植物剪取中间一段,在剪取时应注意表示它的藤本性状。

(7)寄生植物须连同寄主一起采压。

并且寄主的种类、形态、同被采的寄生植物的关系等记录在采集记录上。

(8)水生植物很多有花植物生活在水中,有些种类具有地下茎。

有些种类的叶柄和花柄是随着水的深度而增长的。

因此采集这种植物时,有地下茎的应采取地下茎,这样才能显示出花柄和叶柄着生的位置。

但采集时必须注意有些水生植物全株都很柔软而脆弱,一提出水面,它的枝叶即彼此粘贴重叠。

携回室内后常失去其原来的形态.因此,采集这类植物时,最好整株捞取,用塑料袋包好,放在采集箱里,带回室内立即将其放在水盆中,等到植物的枝叶恢复原来形态时,用旧报纸一张,放在浮水的标本下轻轻将标本提出水面后,立即放在干燥的草纸里好好压制。

(9)蕨类植物采生有孢子囊群的植株,连同根状茎一起采集。

(10)采集标本的份数:一般要采集2—3份,给以同一编号,每个标本上都要系上号签。

标本除自己保存外,对一些疑难的种类,可将其中同号的一份送研究机关,请代为鉴定。

他们可根据号签送给你一个鉴定名单,告诉你这些植物的学名。

若遇稀少或奇异的、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还需多采。

(三、)野外记录为什么在野外采集时要作好记录工作呢?很明显,正如以上所讲的:我们在野外采集时只能采集整个植物体的一部分,而且有不少植物压制后与原来的颜色,气味等差别很大.如果所采回的标本没有详细记录,日后记忆模糊,就不可能对这一种植物完全了解,鉴定植物时也会发生更大的困难.因此,记录工作在野外采集是极重要的,而且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是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到野外前必须准备足够的采集记录纸(格式见下),必须随采随记.只有这样养成了习惯,才能使我们熟练地掌握野外采集、记录的方法,只有熟练掌握野外记录后,才能保证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至于记录工作如何着手呢?一般应掌握的2条基本原则是:一是在野外能看得见,而在制成标本后无法带回的内容,二是标本压干后会消失或改变的特征。

例如:有关植物的产地、生长环境,习性,叶、花、果的颜色、有无香气和乳汁,采集日期以及采集人和采集号等必须记录。

记录时应该注意观察,在同一株植物上往往有两种叶形,如果采集时只能采到一种叶形的话,那么就要靠记录工作来帮助了。

此外如禾本科植物象芦苇等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们采集时只能采到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必须将它们的高度,地上及地下茎的节的数目,颜色记录下来。

这样采回来的标本对植物分类工作者才有价值。

兹将常用的野外采集记录表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采集标本时参考以上采集记录的格式逐项填好后,必须立即用带有采集号的小标签挂在植物标本上,同时要注意检查采集记录上的采集号数与小标签上的号数是否相符。

同一采集人采集号要连续不重复,同种植物的复份标本要编同一号.记录上的情况是否是所采的标本。

这点很重要,如果其中发生错误,就失去标本的价值,甚至影响到标本鉴定工作。

(四)、标本压制方法在标本采来后,当天晚上就应以干纸更换一次,借此要对标本进行整理。

第一次整理最为重要,由于在标本夹内压了一段时间,植物基本被压软了,这是你想如何整理都行,如果等标本快干时再去整理就容易折断。

1.整形:对采到的标本根据有代表性、面积要小的原则作适当的修理和整枝,剪去多余密迭的枝叶,以免遮盖花果,影响观察。

整理时不要使多数叶子重叠,如果叶片太大不能在夹板上压制,可沿着中脉的一侧剪去全叶的百分之四十。

保留叶尖,若是羽状复叶,可以将叶轴一侧的小叶剪短,保留小叶的基部以及小叶片的着生地位,保留羽状复叶的顶端小叶。

叶子要正面反面都有,以便观察叶的正反面上的特征。

对肉质植物如景天科、天南星科、仙人掌科等先用开水杀死。

对球茎、块茎、鳞茎等除用开水杀死外,还要切除一半,再压制。

以便促使干燥。

落下的花、果要用纸袋装起来,和标本放在一起。

2.压制:整形、修饰过的标本及时挂上小标签,将有绳子的一块木夹板做底板,上置吸湿草纸4~5张。

然后将标本逐个与吸湿纸相互间隔,平铺在平板上,铺时须将标本的根部或粗大的部分经常,在一张吸湿纸上放一种或同一种植物,若枝叶拥挤、卷曲时要拉开伸展,叶要正反面都有,过长的草本或藤本植物可作“N”、“V”、“W”形的弯折,最后将另一块木夹板盖上,用绳子缚紧。

3.换纸干燥。

标本压制头两天要勤换吸湿草纸。

每天早晚二次换出的湿纸应晒干或烘干,换纸是否勤和干燥,对压制标本的质量关系很大。

要特别注意,如果两天内不换干纸,标本颜色转暗,花、果及叶脱落,甚至发霉腐烂。

标本在第二、三次换纸时,对标本要注意整形,枝叶展开,不使折皱。

4.干燥器干燥。

标本也可用便携式植物标本干燥器烘干。

原理是通过轴流风机将聚热室中的普通电炉丝和红外辐射同步加热的热气流均匀地吹向干燥室,从瓦楞纸中间的空隙穿过,将植物标本中的水分迅速带走,使标本得以快速干燥。

标本压制方法与上述一样,不同的是在每份或每两份标本之间插入1张瓦楞纸,以利水汽散发。

体积为50×30×30 cm的干燥器每次可干燥100-120份标本。

标本上的枝、叶干燥一般耗时20-24h,花、果因类型不同而耗时有不同程度增加。

利用干燥器压制标本,不需要人工频繁地更换和晾晒吸水纸,提高干燥速度,降低工作量,标本不因频繁换纸而损失,也不受气候影响,且能较好地保持标本的色泽。

同时干燥器所用的红外辐射有杀虫灭菌作用,有利于植物标本的长期保存。

(五)、标本的杀虫与灭菌方法为防止害虫蛀食标本,必需进行消毒,通常用升汞(即氯化汞(HgCl2),有剧毒,操作时需特别小心)配制0.5%的酒精溶液,倾入平底盆内,将标本浸入溶液处理1~2分钟,再拿出夹入吸湿草纸内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