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有序的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二、1年级数学教学大纲1. 数的认识- 自然数的认识:从0到10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 数字的书写与认读:认识0-10的数字,并能准确书写和读取。
2. 基本运算- 加法和减法:通过具体物件和图形的组合和拆分,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 数的排序:能根据给定的数,将其按大小顺序排列。
3. 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测量- 认识简单的几何形状:直线、曲线、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 长度的测量: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指、块木头等)测量对象的长度。
- 面积的认识: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物体的大小,了解面积的概念。
三、2年级数学教学大纲1. 数的拓展- 自然数的认识:从0到20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 认识二位数:了解十位和个位的位值概念。
2. 运算和数序- 加法和减法:复习一年级的加减法,并引入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 乘法概念:通过具体物件和图形的组合,认识乘法的概念。
- 比例和顺序:通过大小比较和数字排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几何形状和测量- 认识简单的立体: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及特征。
-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使用标准单位(如米、千克、升)进行测量。
四、3年级数学教学大纲1. 数的扩展和运算- 自然数的扩展:从0到1000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
- 加法和减法:进一步加强加减法运算的技能和应用。
- 乘法与除法:介绍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及简单运算。
2. 数学关系和模式- 数的对比和关系:通过大小比较、数的分类和数的关系学习数学概念。
- 数字与模式:通过观察和延伸,探索数字模式的规律和特征。
3. 几何形状和测量- 平面图形的认识:多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认识及特征。
- 时间和日历的认识: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和使用日历。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
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
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
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
认识小括号。
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1到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简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概述1到6年级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以确保学生在这一学科中获得全面而有效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包括数的认知、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的深层次理解和探索。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与数的比较与排序- 了解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完成简单的比较和排序任务。
- 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能够比较并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2. 基本的运算-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概念与基本运算规则,并能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 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能够运用运算符进行复合运算。
3. 分数和小数- 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了解小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几何形状与测量- 认识和描述各种几何形状,包括直线、曲线、多边形等。
- 掌握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计算。
5. 数据统计与概率- 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制作简单的数据统计图表。
- 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概率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互动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评估方式1. 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表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估。
2.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包括笔试、口试、项目作业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小学数学教案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案学大纲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
适用年级:一年级至六年级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方法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与比较
2. 加法与减法运算
3. 乘法与除法运算
4. 分数与小数
5. 几何图形的认识
6. 时间、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的认识
7.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8.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真实生活场景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效果;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评估方式:
1. 日常作业与考试: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课外活动:根据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实践活动等成绩,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与练习册;
2. 数学教具:计算器、尺子、量角器等;
3. 数学游戏:数独、数学拼图等;
4. 数学竞赛资料与题库。
教学安排: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提高。
备注:本教案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小学数学:全国通用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全国通用教学大纲一、前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一至六年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阶段必需的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几何、统计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法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
数与代数1. 整数:认识整数,理解整数的性质,学会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2. 分数:认识分数,理解分数与整数的关系,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 小数:认识小数,理解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系,学会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4. 代数:学习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理解代数的意义,学会解简单的代数方程。
几何1. 平面几何:学习点的性质,线的性质,角的性质,学会判断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 立体几何:学习立体图形的性质,理解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学会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统计与概率1.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学会分析统计图表。
2. 概率: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综合与应用1. 数学应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如归纳思想、演绎思想、分类思想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完整版)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一年级(每周4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2023年全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023年全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总体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年级目标1. 一年级1.1 数与运算* 认识10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以内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
1.2 形状与空间*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 二年级2.1 数与运算* 认识100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0以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2.2 形状与空间* 认识更多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椭圆形。
* 掌握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
3. 三年级3.1 数与运算* 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1000以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3.2 形状与空间* 认识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菱形。
* 掌握更复杂的空间方位概念。
4. 四年级4.1 数与运算* 认识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以内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4.2 形状与空间* 认识三维几何图形,如长方体、圆柱、球体。
* 掌握面积和体积的基本计算。
5. 五年级5.1 数与运算* 认识以内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带小数的四则运算。
5.2 形状与空间* 认识更复杂的三维几何图形,如锥体、金字塔。
* 掌握更复杂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6. 六年级6.1 数与运算* 认识更大范围的数,并理解其顺序和大小。
* 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运算。
6.2 形状与空间* 掌握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 掌握变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研讨、实验、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四、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
五、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网络、实物等,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最新)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六年级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圆的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简单的统计;以及复习巩固。
具体如下: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约分,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进行分数大小比较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4.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能正确地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简单的预测。
6.综合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大树的高度、北京奥运会。
7.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技能。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大纲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大纲是指教师在进行数学游戏教学时,需要遵循的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针。
以下是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兴趣,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游戏名称、游戏规则、游戏目的、所需材料、游戏时间、教学步骤等。
3.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包括游戏人数、游戏时间、游戏目的、游戏规则、计分方式等。
4.游戏目的: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游戏背后的数学原理和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5.所需材料:列出游戏中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游戏卡牌、骰子、纸张、笔等。
6.游戏时间:明确游戏的时间安排,包括游戏前准备时间、游戏进行时间、总结时间等。
7.教学步骤:按照教学计划,分步骤进行游戏教学,包括介绍游戏规则、讲解数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总结游戏经验等。
8.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游戏教学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
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
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
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
认识小括号。
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小学数学(1-6年级)课程知识纲要及课程要求

第一阶段(1~2年级)一年级上册: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内容: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年级下册: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小学生从小学习数学,我们制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的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
二、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主要包括数字、加减法、形状和空间等内容。
其中,数字部分主要教授数字的认识、数字的读写、数字之间的比较等基础知识;加减法部分主要教授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练习;形状和空间部分主要教授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和使用。
三、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在一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主要包括数的认识与应用、加减法运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等内容。
数的认识与应用部分主要教授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的应用;加减法运算部分主要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长度、容量和重量部分主要教授长度的比较、容量的认识和重量的认识。
四、三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三年级数学教学大纲进一步拓展了数的认识与应用、运算、有理数和时间等内容。
数的认识与应用部分主要教授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的应用;运算部分主要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乘法的认识和运算;有理数部分主要教授正整数和零的认识和运算;时间部分主要教授时、分的认识和读法。
五、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继续拓展了运算、分数、图形与空间和数据统计等内容。
运算部分主要教授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分数部分主要教授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与运算;图形与空间部分主要教授平行线、图形的对称和图形的变换;数据统计部分主要教授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
六、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继续拓展了运算、小数、有理数和几何等内容。
运算部分主要教授多位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小数部分主要教授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有理数部分主要教授负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部分主要教授角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以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性质。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一年级(每周4课时)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教学大纲在他们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数与代数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中,数与代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整数、分数、小数等概念,掌握数的大小比较、运算和应用等基本技能。
此外,代数方面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学习代数式的表示和运算,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几何与图形几何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掌握图形的变换和构造等基本技能。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三维图形的认识和描述,培养空间思维和几何推理能力。
三、数据与统计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中,数据与统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学生需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技巧。
通过数据与统计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题与解决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实际问题的训练,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学生还需要培养分析问题、提炼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五、思维培养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的实践,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等能力。
通过思维培养与创新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的培养。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重思维的培养与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至6年级第一年级:一、数的认识与比较1. 认识0~10的数字和数量关系。
2. 能够辨认0~10的数字并正确书写。
3. 学习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
4. 能够在10以内进行简单的数的排序和分类。
二、加减法初步1.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及其运算法则。
2. 能够口算0~10以内的简单加法和减法。
3. 学习使用算式表示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三、简单的几何图形1. 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 能够正确观察、辨认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四、日常计量1. 认识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基本计量单位。
2. 学习使用相应的计量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
3. 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
五、数的分解和组合1. 学习将给定的数进行各种加法分解,并进行简单的组合。
2. 能够用简单的算式表示分解和组合过程。
六、数的关系1. 认识数轴上的正数和负数。
2. 能够判断数的大小关系,并用符号表示。
第二年级:一、数的加减法深化1. 学习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能够进行简单的进位与退位计算。
3.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1. 认识乘法和除法的符号及其运算法则。
2. 能够口算0~10的乘法表。
3. 学习通过乘法和除法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三、分数初步1.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运用分数的知识。
四、形状和图形的认识1. 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
2. 学习观察、辨认和绘制这些几何图形。
五、时间和日历1. 认识时钟的读法,能够读懂整点和半点的表达。
2. 学习使用日历进行日期的计算和表示。
第三年级:一、整数概念1. 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整数和负整数。
二、加减法运算1. 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2. 能够运用整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分数运算1. 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
认识人民币。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
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
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
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
认识小括号。
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
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
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三年级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面积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教学要求1.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2.掌握两位数的乘、除法的笔算法则,会笔算乘除法。
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
会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积在100以内)。
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十数的乘、除法。
学会一些简便算法。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式题。
会使用小括号。
4.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毫米。
知道1千米=1 000米,1厘米=10毫米。
认识质量单位吨、克,知道1吨=1 000千克,1千克=1 000克。
会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
6.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知道面积的含义。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8.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9.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x。
(3)乘法和除法。
积的变化。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大数目估算。
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
[注①:例如:估计一个剧场有多少坐位,一块地有多少禾苗。
②: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5)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
三步计算的式题。
(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
十进制计数法。
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
(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量与计量年、月、日。
平年、闰年。
世纪。
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的测定。
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
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垂线。
画垂线。
平行线。
画平行线。
[注: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
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简单数据整理。
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六)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
2.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学会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
知道商不变的性质。
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
学会一些简便算法。
初步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4.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会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
5.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和简单的口算。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数画角。
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知道三角形内角和。
8.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
9.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
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通过统计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0. 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1.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认真负责的态度。
1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土山店希望小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