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有哪些

路基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有哪些
路基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有哪些?
1.料场场地要开展硬化处理,四周设置排水边沟;
2.材料分仓堆放,石灰粉煤灰等露天堆放要覆盖;
3.施工前要对下承层的纵断高程横坡度平整度开展严格检查;
4.严格施工工艺;
严格施工配合比控制;
施工时每天要开展混合料的配合比校验;
控制好最正确含水量;
分幅施工时宜两台摊铺机同时施工,要全幅同时碾压;碾压要到边;
接缝处理:垂直接缝,防止斜接缝;
采用立模施工;
严禁薄层粘补;
5.严格控制延时时间;
施工前要开展延时时间对强度损失影响的试验;
施工中严格控制延时时间;
6.分层施工间隔时间;
水泥稳定类;
下层碾压后过一天就可以填筑上层水泥稳定土,不需要经过7天养生期;
在铺筑前必须保持下层表面湿润;
为增加层间联接,宜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二灰碎石;
可以立即铺筑也可以养生7天后再铺筑上一层;
7.分层施工要求:
尽可能两层连续施工,确保层间良好联结,形成整体;
上层施工时,要防止用强振动压实,以免影响下层质量;
8.碾压:
压实厚度根据压实机具而定;
一般:1公分/吨;
超过20cm时应分层施工;
当采用大能量振动压路机时,可根据工艺试验结果确定;
碾压完毕后即应开展压实度检查;
9.对于水泥稳定类基层,每天要对水泥用量及出料数量开展统计分析;
10.按要求记载施工原始记录;
11.养生:
在养生期内始终保持表面湿润;
严格控制行车;
尽可能早地开展封层处理;。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 引言路基施工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需进行严密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包括前期准备、材料选用、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检验与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2. 前期准备- 项目规划与设计:确保路基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包括路基宽度、路基强度等参数。
- 土质调查与分析:通过取样与实验,了解施工现场的土壤特性,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
3. 材料选用- 原材料质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沙、石、水泥等原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 材料试验与检测: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试验与检测,包括细度模数、含水率等指标。
- 材料采购与储存: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严格按规定存放原材料,预防湿气、污染等问题。
4. 施工过程控制- 压实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土质特性和设计要求,控制压实度的达到。
包括振动压路机的使用、碾压次数等。
- 均质度控制:通过使用刮平机、平地机等施工设备,确保路基表面平整度达标。
- 排水控制:要合理设置排水设施,保证路基排水良好,避免积水、泥浆等问题。
5. 质量检验与验收- 施工过程监测:定期进行路基施工过程监测,包括土壤密度测试、压实质量测定等。
- 表层质量检验:对路基表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平整度测定、均质度测定等。
- 验收标准与程序: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路基施工的质量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6. 扩展内容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施工方案- 土质调查报告- 原材料试验与检测报告- 施工监测记录- 质量检验报告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道路工程建设法:指导和规范道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 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条例:对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进行规定的法规文件。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以下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应对路基沿线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土壤性质等。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施工图纸审核仔细审核施工图纸,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
对于存在疑问或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等。
施工组织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4、材料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质量合格,如土料、石料、水泥等。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5、测量放线准确进行测量放线,确定路基的中心线、边线和高程控制点。
测量数据应准确无误,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填方路基施工1、基底处理填方前,应对基底进行清理和处理。
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杂物,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如换填、强夯等,确保基底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2、填方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填方材料,其性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粒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
3、分层填筑填方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30cm。
分层压实,保证每层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邻两层填土的接槎应错开,避免在同一断面上。
4、压实度控制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压实方法,确保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压实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避免出现漏压或过压现象。
5、填方边坡填方边坡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修整,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可采用种草、铺砌等方式进行防护。
三、挖方路基施工1、土方开挖按照设计的边坡坡度和开挖深度进行土方开挖。
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避免超挖和乱挖。
在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排水,防止积水浸泡基底。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掌握若干方面进行探讨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进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
要做到路基的结实而稳定,必需细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1.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1.1结构稳定性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需因地制宜地实行肯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1.3水温稳定性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
特殊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
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肯定的水温稳定性。
2.路基施工的质量掌握2.1施工方法合理选择目前,多采纳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纳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平安。
因此,所采纳的机械必需满意路基施工的要求,特殊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2严格施工程序必需仔细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预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开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掌握。
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细心地开展工作,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3.质量掌握的关键程序3.1施工测量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
操作的要点:一是要仔细熟识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为满意施工期间饮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意规范要求,必需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意设计质量要求。
控制措施-路基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质量控制要点:1. 清淤回填对全线地势低洼积水和水塘路段,进行围堰、排水、挖淤泥,开挖好台阶。
清淤泥后先回填40cm碎石(或按设计填筑),再沿原河塘坡面开挖成宽度不小于100cm 向内倾斜3%的台阶,然后回填5%石灰土至整平高程,压实度不小于90%。
2、掺灰施工处理取土坑开挖前先清除地表15cm耕植土,分层开挖取土。
为减少土的含水量,用机械开挖比取土坑底面深1m的排水沟,将水引入低洼处,及时用小型机械抽排,使取土坑内处于无水状态。
尽量在非雨季进行土方施工。
将挖出的土先堆放在取土坑附近,同时掺加1-2%的熟石灰闷料,初步改善土的塑性指数,4-5天后闷料完成,用推土机翻倒一遍,运上路二次掺石灰处理,充分拌和均匀后成型。
天气晴朗而干燥,土源含水量并不太高时,可用一次掺灰法,即先在取土坑用挖机翻挖一遍,降低部分含水量,然后再用装载机装车运往路基,掺灰粉碎,再次降低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
当取土坑土源含水量偏大或临近取土坑底部时,直接掺入2%左右生石灰块的推成堆闷料处理方法。
利用生石灰的消解过程吸收土中多余的水和其放热反应蒸发土中的水分,3-5天后上路第二次掺入足量熟石灰处理。
3、路基土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严格控制含水量,碾压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压实度符合要求。
(2)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15-25cm,对每层土的压实度进行检测,施工自检,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3)在新旧路基结合处施工时,按要求挖成台阶,台阶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便机械操作和保持搭接,防止开裂。
(4)石灰土填筑路基时,生石灰要达到二级,存放时间不宜过长,石灰要充分消解,拌和要均匀,对于不同土质的不同灰剂量的石灰土,及时做标准击实试验、测定灰剂量,使验收指标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拌和后的石灰土在7天内必须使用完毕。
(5)为确保边缘压实度,路基施工超宽50cm。
(6)测量人员放出路基边角线、临时排水沟、便道、设置护坡道位置。
路基施工控制要点

路基施工控制要点1.施工准备控制:在进行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
其次,要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
2.施工现场控制:首先,施工现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然后,要在施工现场建立相应的施工标志牌和警示标志,提醒工人和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的存在。
此外,要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采光和排水等条件,保证施工环境的良好。
3.施工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对于不合格或有疑问的材料,必须进行拒收和替换。
同时,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准确的计量和记录,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4.施工设备控制: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且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按照规定定期进行。
同时,应加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5.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作业的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要求。
同时,要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6.施工安全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控制。
施工现场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布置和管理,确保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7.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要符合相关的施工工艺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的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施工质量的掌控和提升。
8.环境保护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控制。
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合理的尘埃控制和噪声控制,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对上述要点的合理控制,可以确保路基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引言概述: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设计与规范1.1 设计合理性:道路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等方面,确保设计合理、符合规范。
1.2 规范执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遵循相关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1.3 设计变更管理:如有设计变更,应及时评估变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合理调整施工方案。
二、材料选用与检验2.1 材料质量:道路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质量可靠。
2.2 材料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3 材料保存: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存,避免受潮、变质等问题。
三、施工工艺与操作3.1 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2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资质,熟悉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3.3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四、施工设备与机械4.1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和机械,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4.2 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3 设备操作: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正确操作设备,避免设备故障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五、质量检查与验收5.1 施工过程检查: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2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5.3 质量记录:做好质量记录工作,保留相关资料,为后期维护提供依据。
结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与规范执行、材料选用与检验、施工工艺与操作、施工设备与机械的合理选择和质量检查与验收等要点,可以有效地控制道路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一、质量目标要求1、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路基是直接在地面上填筑或挖去一部分地面建成的.路基修建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
在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面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破坏现象.因此,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路基的强度是指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抵抗变形与破坏的能力。
因为行车荷载及路基路面的自重使路基下部和地基产生一定的变形,较大的变形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
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直接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降低路面平整度,同时,也是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原因.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水和温度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能力。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
因此,对于路基,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4、路基应确保排水通畅路基施工应自始至终确保排水通畅.路基施工前,应首先设置完善临时排水系统。
永久排水设施应确保排水通畅,并力求内在及外观质量优良。
5、上、下边坡稳定美观上边坡防护应首先确保安全、耐久。
同时应注意施工质量的内实外美。
下边坡防护的型式较多,在确保施工内在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工程外观质量。
6、小桥涵应内实外美小桥涵的施工,应做到内实外美.以往小桥涵的施工,往往不够重视,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外观质量往往较差。
二、质量控制要点临时排水沟1、临时排水沟路基施工前,应首先形成完善的临时排水系统,排除地表水.施工过程中的雨水应能随时排除。
临时排水沟的设置,应注意在确保排水功能的同时,还应讲求外观的整齐划一、美观.临时排水沟应断面尺寸统一,线条顺直美观。
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土方开挖和回填:应按要求对路基进行开挖,注意清除附着物和松土、淤泥等杂质。
回填土材料应符合规定的要求,控制土质的水分含量,避免过湿或过干,严防踏实不紧实的现象。
2.地基处理:对于弱土地基,应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如加固、加厚、排水等,确保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边坡和护坡:边坡的坡度和稳定性是路基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应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
护坡结构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使用符合标准的材料,确保护坡的长期稳定性。
4.排水设施:路基工程应合理设置排水设施,确保道路在降雨时能够顺畅排水,防止积水对路基的侵蚀和破坏。
5.标高和平整度:路基的标高和平整度是影响道路舒适度和行驶安全的关键因素,应进行精确控制,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6.检测监测: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1.基层工程:路面基层的材料选择和厚度控制是保证路面工程质量的基础,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确保基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面层材料:面层的材料选择和配比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同时,应对面层进行合理的厚度控制,以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寿命。
3.路面平整度:路面平整度是影响行车安全和行驶舒适度的重要指标,应进行精确控制。
使用专业的平整度测量仪器对路面进行检测,及时调整和修复不合格的部分。
4.温度控制:路面施工时应注意温度的控制,保持合适的施工温度范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材料的性质和施工质量,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进行调整。
5.施工工艺:路面施工的工艺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应按照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严禁违规操作和不合理的施工方法。
6.质量检验: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厚度、密实度、平整度等指标的测试,确保路面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路基质量控制关键点

路基质量控制关键点
在路基工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基层质量达到规定标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路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1.原材料选择和检验: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路基材料,如土壤、石
料等,并进行原材料检验,包括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压实试验等,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设备和技术:使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如平
地机、压路机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3.压实控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压实控制,包括碾压次数、
碾压速度、碾压压力等。
合理的压实可以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4.边坡施工和稳定:对边坡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包括边坡坡度、
排水设施、碎石垫层等,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防止土体滑坡。
5.横向和纵向平整度:注意控制路基的横向和纵向平整度,以提供
良好的车辆行驶条件和排水效果。
6.质量检测和监控:实施质量检测和监控措施,包括逐层检测、取
样试验、现场密实度测试等,实时了解施工质量情况,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7.质量记录和文档:建立详细的质量记录和文档,包括原材料检测
报告、质量检测记录、验收报告等,以备审查和追溯。
简述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简述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要点(1)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
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2)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应不小50cm。
(3)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4)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5)填方路堤必须按路面平行面分层控制填土高程,为利于排水,填筑时路堤顶面应形成不小于2%横坡,设计纵横坡必须在下路堤范围内形成。
(6)填筑、摊铺、碾压①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附图4.2)。
②准备直径3cm、长150cm红白相间(25cm刻度)的花杆,在边线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据花杆上的刻度连续挂好线绳,线绳应绷紧,作为机械平整时的依据,保证平整度和松铺厚度。
③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附图4.3),对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附图4.4)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附图4.5);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附图4.6)。
④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1/2。
(7)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附图4.7),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介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一、材料选择在路基施工中,选用合适的材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关键是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质量。
在选择填料时,应优先选用表面粗糙、颗粒间间隙小、电阻率适中的材料,避免选择容易发生变形或产生渗流现象的材料。
同时,对于填料材料的筛分要求要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合理的搅拌和过筛,以提高材料的均匀性。
二、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路基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平整、压实和填筑等工作,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碎石加固、深层碾压等。
2.填料铺设填料铺设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工程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在填料铺设过程中,应注意填料的厚度和均匀性,确保填料层与地基之间的紧密结合。
填料铺设完成后,应进行合理的压实工作,提高填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横坡处理横坡处理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道路的排水性能和使用安全。
在横坡处理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横坡的坡度和均匀性。
同时,还应注意横坡边坡的防护,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边坡发生塌方和滑坡等事故。
三、质量检测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密度测定、颗粒分析、承载力试验等。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控制要点
7
基床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
3、基床表层的填筑应按“四区段、六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4、基床表层下层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6、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7、填料的种类、最大粒径符合要求。
8、主要机械设备:推土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机械。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控制要点
4
路堑开挖
1、路堑施工前应及时完善排水系统,做好堑顶截、排水:开挖前应检查坡顶、坡面的危石、裂缝等不稳定情况并妥善处理。
2、开挖、支护应分段分层自上而下进行,作业面应相互错开,不得上下重叠作业,严禁掏底开挖和采用洞室爆破。
6、强夯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工艺性试夯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项目部中心试验室确认。
7、地基处理的范围和处理效果应符合要求。
8、基桩完整性、均匀性、数量、位置应符合要求。桩头处理应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
2
填料
1、填料种类、粒径、级配应符合要求。
2、级配碎石必须场拌生产,碎石级配、粒径、水泥掺量应符合要求。
8
路基支挡结构及防护工程
1、路基防护应及时完成,保护路基和防止水土流失。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的防护工程应在路堤基本稳定后进行。
2、支挡结构、防护工程的防护范围、结构类型、结构尺寸、实体质量应符合要求。
3、泄水孔、沉降缝、伸缩缝、垫层、施工工艺符合设计、验标要求。
9
路基相关工程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路基工程是建造道路的基本工程,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路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严格控制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一、原料选用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要从原材料开始,首选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优质原材料,如优质石料、混凝土、沙子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要防止利益输送,防止使用马虎浅薄的原材料,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此外,还应定期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其符合标准要求。
二、运输和储存运输和储存是路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把控,以免因为不当的运输和储存而影响工程质量。
路基工程的原材料必须进行规范的包装,如果原材料经过长时间储存,需要进行重新检验,以确认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水分的侵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三、施工过程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重工艺流程,并适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路基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必须逐步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并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抽样检验。
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五、管理环节路基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要从各个管理环节下手,制定和落实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整改违规现象和制度不规范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六、环保措施路基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环保措施的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有害影响,保护周围的环境。
同时,还应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总之,路基工程作为道路建设的基本工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建设方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都必须加强管理、制度规范,加强质量监测、检验和改进,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安全、更便捷的道路交通环境。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摘要: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保障道路的安全和持久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要点,包括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铺设、交叉口和标线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通过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一、地基处理1. 地基平整度要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确保地基的平整度是非常重要的。
地基平整度的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以便为后续的道路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2. 地基加固处理:对于土质疏松的地基,应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如夯实法、灰浆加固等,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排水处理:地基的排水状况对道路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必要时,应进行排水处理,确保地基的排水通畅。
二、路基填筑1. 压实度要求:路基填筑工程中,必须保证填筑土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压实工艺,确保填土的密实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路基横断面要求:路基横断面的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道路的纵横坡度和横向曲线半径等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3. 路基边沟处理:路基边沟的建设对于排水和保持路基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边沟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水流畅通,防止路基侵蚀。
三、路面铺设1. 路面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对于道路施工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路段的设计荷载、通行车辆类型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相应的路面材料。
2. 路面平整度控制:路面的平整度对于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路面铺设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平整度控制,确保路面的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在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严格控制多个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正式施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1、地质勘察详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
这对于确定路基处理方式和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2、施工图纸审核仔细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方案合理、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要注意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符合性。
3、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机械设备配置、人员安排等。
4、原材料检验对用于路基施工的原材料,如土、石料、水泥等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5、测量放线准确进行测量放线,确定路基的边界、中心线、高程等,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
二、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施工是常见的路基施工方式,需要重点控制以下几个方面。
1、填方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填方材料,一般要求填方土的含水量适中、液限和塑限符合要求。
避免使用腐殖土、冻土、淤泥等不良土料。
2、分层填筑填方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要根据压实机械的性能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0cm。
每层填土要平整均匀,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3、压实度控制压实是填方路基施工的关键环节。
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压实。
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压实遍数和压实速度,确保每层填土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排水处理填方路基施工中要做好排水工作,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及时排除雨水和地下水,避免积水浸泡路基。
5、边坡防护在填方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边坡防护,防止边坡坍塌。
可以采用种草、铺砌防护等方式。
三、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挖方路基施工同样需要严格控制质量。
1、开挖方式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如分层开挖、分段开挖、爆破开挖等。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和既有建筑物。
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8)当路基填高超过 1 。
5m 时,路基顶面边缘应设置不低于30cm、开口间隔不大于30m 的挡水埂,开口处设置暂时泄水槽至坡脚排水沟;暂时泄水槽采用混凝土抹砌(附图4 。
8);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挡水埂和暂时泄水槽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
(9)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或者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导致本层超过10 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重新检测压实度。
1、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强度与稳定性,对路面的整体强度,特殊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属半刚性基层,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以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不至产生过多早期残留变形、剪切破坏或者弯拉破坏;足够的水稳定性和冰冻稳定位,在冰冻地区,基层受水和负温度影响,会产生冻胀,气温升后融化,强度大幅降低;足够的抗冲刷(抗腐蚀)能力;收缩性要小,主要是干缩和温度收缩;足够的平整度。
控制好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质量是保证满足以上性能的惟一方法,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
2、选料拌合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所用的原材料主要由水泥、砂砾和施工用水构成。
水泥应选用终凝时间在6h 以上、标号较低(325)水泥.人或者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使用。
下面着重介绍下砂砾材料。
2.1 按规范要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砂砾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颗粒中细长和扁状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压碎值不大于30%,级配要符合(JTJ034-2000),塑性指数小于9,液限小于28%。
按以上要求,对多个料场进行取样分析,最后根据试验数据并考虑到运距对工程成本的影响,选定合适的料场。
2 。
2 砂砾料场多由自然冲积沉淀而成,砂砾级配随着埋深的变化必然有所差异,相同埋深,不同位置的砂砾级配也不会均匀一致。
采料时首先要彻底清除表层覆盖土,剔除超大粒径砾石和避开砂土夹层。
当料场发生变化时还要及时取样试验,决定料场是否继续使用。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路基工程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一、前期准备阶段1. 地质勘察:对路基工程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地下水位、土层分布、地震活动等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确定工程设计参数。
2. 设计文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需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文件,包括工程数量、截面形状、边坡坡度、填方与挖方计算等。
二、施工准备阶段1.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文件,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组织等。
2. 物资准备:按照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包括土方机械、材料等。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对施工要求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三、施工过程控制1. 原材料检验:对采购的土石方材料进行检验,包括颗粒分布、含水量、风化程度等,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土方作业:对路基土方开挖、填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填筑土石方的均布和压实度。
3. 边坡施工:对路基边坡的开挖和护坡工程进行控制,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排水系统:建立路基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地下水排水等,确保路基不受积水和水分侵蚀。
5. 路面施工:对路基上的路面层进行控制,包括路面材料选取、厚度控制、施工工艺等。
四、质量验收阶段1. 现场检查:对路基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包括路基平整度、边坡坡度、排水系统畅通性等,确保路基工程符合要求。
2. 实验室检测:对路基材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颗粒分布、含水量、抗压强度等,确保路基材料的质量达标。
3. 现场测试:通过现场测试,对路基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性等。
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设计文件: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纸等。
2. 工程合同:包括施工合同、供货合同等。
3.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
4. 施工记录:包括工程量统计、施工过程记录等。
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工程质量监督:指根据法律、法规和工程合同的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备案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2.07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朱睿驻马店市公路物资供应处摘要:路基工程施工中,不仅需要加强整体的路基工程的调控,还需要针对整体的路基施工进行实施,这样不仅能够调整整体的施工质量,还能够针对路基工程施工中的相应举措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保障工程的整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要求1.1加强测量控制:施工前要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校核,对可能覆盖的控制点要做护桩并精确测量。
1.2加强检测:按照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要求及时测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控制施工质量,随时掌握填料的天然含水量,在进行碾压前,应检测土样的实际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才能进行碾压。
(1)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压路机行进速度、碾压遍数和振动力大小,严禁超厚填筑。
雨期必须做好己填筑路基的临时纵横向排水,边坡设临时急流槽,防止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对高填土路段应做好防水处理。
取土区要加强排水,避免雨水浸泡所取土源,同时挖掘机在取土时要尽量选择比较干的土,以免在现场晾晒时间过长,如遇土源发生明显变化,要及时通知试验室重新取样试验,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卸土时要由专人指挥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现场施工人员要特别注意测量桩位的保护,尽量不要破坏,一旦破坏要及时恢复;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 ,并标明桩号及路中心的填挖高度,用(+)表示填方,(-)表示挖方。
该工序完成后,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沉降观测高填方沉降观测包括两个方面内容:①地表竖向位移检测(采用沉降板),②水平位移检测(侧向变位桩)。
设置方式为:按照设计要求,在不同的观察位置竖直埋置一根导管(Φ70钢管),导管下端设置A3钢板底座(尺寸为0.4ˑ0.4ˑ0.02m ),并与所要观察的位置平齐,结合填土高度及便于观察和操作等实际情况,导管采用逐节连接方式进行加长,每节长度一般按3m 或2m 进行选择。
2m 导管主要用在最上一节。
导管上端伸出路面顶适当高度以便于工程竣工后跟踪观察。
根据路基填筑高度和地质情况,按照设计布置观测点。
观察包括安装或接杆时的观察以及定期沉降观测。
当导杆和导管安装或接杆后对导杆顶要进行水准观察。
在施工期间每填土约1.0米高或间隔10天观察一次,非施工期或完工后每间隔一月观察一次。
观测要求:每次设置及观察要有具体负责人员到现场安排进行;在沉降观测点附近设置便于长期观察的水准点,并严格控制其水准高程;有关观察的设备、仪器在每次观察时要进行校核检查,以确保每次检查数据的准确性;每个观测点的每次观察要统一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记录要准确、详细。
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用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 ,填筑材料为粉质粘土或砂岩,每层填料要整平,以确保填土压实的均匀性。
(3)成果整理提交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观测记录,计算闭合差。
当闭合差不超限时,将其反号平均分配,求出各观测点的高程。
应认真填写沉降观测成果表,并及时将成果反馈,若发现有沉降异常情况应作出分析,书面形式上报。
观测全部结束后,编写沉降观测报告。
2、路基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2.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领导、质检工程师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实行经理部、作业队两级质量管理内部体系和外部监理工程师督促检查相结合的检验体系。
作业队设专职质检员,保证工程质量检验深入到工程施工第一线;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2.2严格控制流程严格施工工艺规程,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有关操作规程。
在每项工作、每道工序施工前发到各施工班组进行详细书面技术交底,作为施工中学习和对照检查的依据,做到人人遵守,互相监督。
2.3进行有效地管理组织有关本工程的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研究施工总体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向全体施工人员做好质量和技术教育工作,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有关工程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用先进的科学和方法进行组织、安排和管理,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做好工序间的衔接,提前为下道工序做好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准备,保证紧凑连续施工。
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在安全生产方面主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负责,并设专职安全员。
3.1安全保证措施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严格、安全措施,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解决施工生产问题,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
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
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新职工及合同工等的三级教育制度、定期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现场按规定悬挂“七牌二图”与安全标志牌。
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流程科学组织施工。
严格控制各工序衔接,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严禁各种违章作业行为发生。
3.2机械设备安全所有施工设备机具在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维修。
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驾驶员应作好例保和记录。
各类机械应标有技术性能牌,机械司机应持有上岗操作证。
必须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制度。
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好与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的关系,共建文明施工窗口。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宣传,加强教育,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增强现场管理和全体员工文明施工的自觉性。
明确各级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和个人的文明施工的责任和义务,从思想上、行动上、管理上、计划上和技术上重视起来,切实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严格按照项目公司创优实施方案及文明施工实施细则要求设置标志、标牌及安全防护设施。
按照标准化工地要求整理施工现场。
制定严格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条例,书写在标牌上并挂在工点内,时刻提醒职工认真遵守。
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应明确标示,并分类划区整齐安放停置。
施工期间应经常洒水维护施工便道,避免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要求施工现场坚持做到工完料清,垃圾、杂物集中堆放整齐,并及时处理,废弃的填料、非适用材料应统一运输至弃土场存放处理,不得随意堆放;坚持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使生产环境标准化,严禁施工废水乱排放,施工废02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2012.07水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
5、结语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整体的施工中的路基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保障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最终将在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系列的控制工序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上接第194页)修的局面,保证机械设备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
2.4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效果建筑施工企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遵循机械设备更新的原则,落实机械设备的报废制度,做到机械设备的及时更新。
建筑施工企业要经过科学分析将维修费用高、效率低、耗能高、技术性能落后,已经不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要及时淘汰,确保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性能优良。
另外,对于主管部门要求淘汰的设备,要及时报废处理,不得继续使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只有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1]李子林.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2]程伟超.加强建筑施工中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J ].工程机械,2010,41(3).[3]王三立.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2(4)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上接第195页)排泥管接头应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砂、漏水,发现泄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排泥管线铺设时应正确掌握围堰区的特点,使排泥管线铺设合理,排泥畅通。
六、结语在围堰施工中排泥管采用水上浮管的形式,布设时注意保持管道的通畅性,在围堰前后通过先吸排一定时间的清水以清除管道内的残留物。
围堰管线布置以满足疏浚设备排距、减少安拆次数、以及尽量不影响相邻工序为原则,并在施工期间加强对管线的维护和巡视,防止发生爆管和漏水现象。
参考文献[1]许红胜,颜东煌,黄元群.深水基础钢围堰结构方案比选研究[J ].中外公路.2007(03).[2]陆凤定.钢管排架围堰在航道驳岸改建工程中的应用[J ].交通科技.2007(02).[3]赵兴寨,张斌斌,刘蓓.襄樊汉江五桥双壁钢围堰分层分块施工技术[J ].铁道建筑.2011(12).[4]宋建锋,张水根,周理武,陈雪仙.吹填围堰技术的应用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4).[5]李丹,唐儆泽.珠海高栏港某工程临时围堰位置方案选取[J ].水运工程.2012(05)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上接第197页)到各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其次,做好建筑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的技术协调工作,能够把建筑施工的协调管理安全隐患在施工进行之前得到解决,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建筑施工图纸的会审的技术协调工作。
总之,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是一门管理艺术,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使组织协调管理得以实现。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做好每一道工序,提高施工和管理水平以及行业标准。
一项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要从施工管理、工程技术以及各专业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有关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协调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地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1]曾昭旺.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2]王剑平.建筑施工各专业的协调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1).[3]巨占芳.试论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4)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上接第198页)征指标。
监理工程师要确定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计划。
做好控制施工工序的人员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到那一部分材料。
控制施工的操作,对施工工艺提出要求,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对施工工序的控制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监理单位和使用单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