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四体育与健康教材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水平四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福建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也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水平四球类单元内容,本单元设计为4课时,本次课为第一课时。
脚内侧传球是根据初中学生动作特点和实际能力设置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竞争性、集体性以及全面锻炼身体的特点。
本课采用简单的团队配合进行练习,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体验和学习足球脚内侧传球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灵敏性,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女生40人,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个性强、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同时她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所以以分组的模式来提高她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女同学对足球杰出较少,下肢力量偏弱。
在教学上要通过各种学练和小组比赛的结合,力求激发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热情,为后续的技术的深入学习务实基础。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足球脚内侧传球技术原理及在足球运动中的作用,建立传球的动作的概念。
2.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了解脚内侧传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并掌握技术动作。
3.体能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性素质。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学苦练、团结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支撑脚站位、击球点的选择。
教学难点:击球时踝关节紧绷与膝关节的外展。
五、任务分析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足球脚内侧传球的技术。
2.教学任务由易到难,由无球到有球依次为: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原地无球模仿练习→上一步踢固定球练习→上几步踢固定球练习→尝试性两人一组短距离传球练习。
体育与健康课(水平四)弯道跑教学设计

【原创】校级公开课《弯道跑》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课(水平四)弯道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让学生自主参与,养成良好健康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弯道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通过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与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成功喜悦,使枯燥的田径课程变得有趣。
二、教材分析弯道跑是初中跑的教材中的一部分,正确的弯道跑姿势是提高速度的关键。
它不但能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弯道技术变化的程度与跑的速度、弯道半径有关联,速度越快、半径越小,技术变化的程度越大。
这些动作要求具备一定的力量,对平衡、自控、调节及空间感觉能力要求较高。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注意力不太稳定。
与他人合作方面有一定基础,虽然体质还是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还是存在。
本节课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手段多样化,使学生能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更好的发展身体素质。
四、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弯道跑的技术原理,明确跑的目的是发展速度,激发跑的兴趣。
2、体能与健康目标:初步掌握弯道跑的技术,能用合理的速度,发展奔跑能力,克服离心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个性,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合理的倾斜角度,正确的摆臂动作,两脚的着地用力方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近年来,中国逐渐重视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大力推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化。
目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四级已经正式出台,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一、课程目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塑造健康身体:强化身体锻炼,培养学生养成定期锻炼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增进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知识,使学生了解身体健康知识,提高学生保护自己健康的意识。
3.提高健康技能: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勇气和毅力等好品质,发挥身体潜能。
二、课程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1.亲近自然:在户外活动中,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锻炼身体素质,增强天赋智慧。
2.综合体育:提高学生多项运动能力,打好运动基础,培养运动习惯,增长健康体魄。
3.健康教育:由专业老师进行,针对常见的身体状况进行知识普及、健康指导,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素养。
三、课程实施广大中小学根据学生年龄、学生体育健康状况、校园环境等因素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实施计划。
建议采取以下几点:1.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教师应在激励学生、减少不喜欢的规则限定和培养学生兴趣点等方面多下功夫。
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互动式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游戏、角色扮演中了解健康知识。
3.实施安全措施:要注意在安全性高的地区推行、增加班级教练、以上级老师等多方面共享管理和保障措施。
四、课程评价课程标准化的推行需要对课程实施及效果进行评价。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评价中,应该重点考虑:1.整体评价:通过对整个标准的评价,加强和完善标准,使其更加完备。
2.学生评价:以学生为主要参评者,对课程的意见、建议和评价等进行统计分析。
3.家长参与评价:通过家长的评价来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效果评估等。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说明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必修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
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提高生活质量,调剂学习和生活节奏,增添学习和生活乐趣有重要意义,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和他们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
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初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的.它是国家对全体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教学质量和进行管理与督导的依据。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一)教学目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
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与要求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与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
2.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目的和任务;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自我保护知识;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与方法,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初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初步运用获得的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健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
《体育与健康》课设计方案及教案(水平四)

《趣味跳绳》课设计方案(水平四)一、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点;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目标;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将满足学生当前对体育的需求作为课堂教学首先考虑的问题。
因此,本课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尝试:二、设计思路:1.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力求达到汗水加笑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组织形式和教法方面,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练习跳绳的积极性,在跳绳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跳绳活动中,达到增强腿部力量,发展弹跳力、耐久力及灵巧性的目的。
3.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把练习内容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4.采取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氛围,实现培养实践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增强节奏感。
2.激发兴趣,加强参与,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敢于表现自我的行为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
四、学习内容:1.跳绳的基本动作练习。
2.自由创编跳绳游戏。
五、生理负荷:平均心率:140----150次/分练习密度:45%----55%强度指数:1.2----1.4(水平四)跳绳单元教学计划《趣味跳绳》课教案(水平四)学校:莲花山中学任课教师:梁煦亮年级:初一级(1)班学生人数:47人课次:第3节课生理负荷曲线图: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时间(分钟)课后反思:1.本节课能按照教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2.在组织形式和教法方面,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练习跳绳的积极性,在跳绳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跳绳活动中,达到增强腿部力量,发展弹跳力、耐久力及灵巧性的目的。
3.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把练习内容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水平四(九年级)体育与健康《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教学课件

(4)外力原因:
指游泳者突然被外力(人或物)撞击致伤或昏迷而溺水;也可能 被溺水者紧抱不放而致溺水。水可能只是单一的原因导致的, 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2、溺水的危害
人落水后,水、泥沙等会阻塞呼吸道, 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 落水被淹后一般4至6分钟即可致死。当儿童 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至6分钟后 身体便遭受不可逆的伤害。
重点难点
本节课重点
预防溺水和交通事故的方法 识别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人体有关部位造成不同 程度的实质性损害、残废或死亡,包括交通事故、溺水、意外 跌落、中毒、烫伤等。
跌落
触电
交通事故
食物中毒
三、预防溺水
1、中学生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出现溺水
(1)环境原因 (2)身体原因 (3)心理及技术原因 (4)外力原因
(1)环境原因:
指对游泳场所环境的情况不了解,如在缺乏深水区和浅水区 标志的游泳池贸然下水或盲目跳水时出现意外而导致溺水, 或在江、河湖泊等缺少安全防护的场所游野泳时出现意外而 导致溺水。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体育与健康 理论知识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避险能力
伤害事故是青少年成长的“大敌”。同学们想一想在你 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哪些伤害容易发生的伤害事故?
溺水事故 交通事故 意外跌落
食物中毒 踩踏事故 烫伤
地震
火灾
教学目标
1、培养安全意识,运用基本方法预防意外伤害。 2、举例说出应对危急情况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3、尝试模拟拨打急救报警电话,意外伤害的简单紧急处理方法。
水平四(初三)体育《耐久跑》教学设计(附单元计划及教案)

耐久跑设计思路初中耐久跑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内容之一,初中体育学业水平测试更是把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定为必考项目。
所以耐久跑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
但是现在大部分学生害怕跑,因为耐久跑是一项比较枯燥的项目,而且在跑到练习过程中会出现“极点”的生理现象,非常难受。
所以很多学生在耐久跑的课堂中出现抵触心理。
本节课以“汽车拉力赛”为切入点,通过“汽车角色的塑造”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首先开始准备部分为“汽车性能知识”大普及,,让学生拥有有效的跑步性能,即掌握有效的跑的基本性练习。
然后基本部分:1.通过“汽车性能自选超市”进行途中跑技术要领的学习,着重讲解呼吸方法和跑的节奏,即让学生在掌握正确的跑步要领的情况下,提高途中跑的能力,好比提高了汽车性能。
学生体验定距离3 教师讲4 定时跑。
2.“莱格尔跑”目的是提 高学生变速跑的能力,练习结束后老师宣布成绩,公布所属汽车类型,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还能以“拉力赛的精神”进行德育渗透。
最后通过翻车牌的游戏, 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乐趣,并积极投入到运动中。
耐久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进行设计。
围绕体育与健康的重点是解决学生的体质问题、难点是培养学生体能,而选择了耐久跑的锻炼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本课通过“汽车拉力赛”为主题的课堂情景,旨在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耐久跑的锻炼中体会到“拉力赛”的艰难,从而培养了学生顽强意志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耐久跑是《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内容之一,初中体育学业水平测试更是把男生1000 米,女生800 米定为必考项目。
所以耐久跑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八年级发展跳跃能力单元教学第3课次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依据,以“跳一跳,跳出健康;笑一笑,笑对人生”为教学主题,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会学习、学会健体。
并根据初中学生好动、好学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学中思,思中创,从中体验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与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跳跃运动是提高初中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教师选取三级蛙跳这一教材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提高爆发力和弹跳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改善腰、腹肌力量。
促进人体神经系统、运动器官和心血管系统的发展,增强内脏器官功能。
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
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基础薄弱特别是下肢力量素质薄弱,要适应中考体育的要求,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尤为重要,初二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表现等特点。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尤其对跑步活动游戏特别酷爱,本课在教学中采用趣味跳游戏与蛙跳动作技术教学结合,采用多元组织教法和多样练习手段来引导学生趣学、乐练。
达到提高学生下肢力量素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巩固、提高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初步掌握三级蛙跳技术。
2、提高学生下肢力量、灵敏、协调素质,发展连续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习惯及不畏困难、勇敢果断、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主教材:立定跳远,三级蛙跳延伸教材:跑跳游戏教学重点:摆臂与蹬腿的协调配合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六、教学策略单一的跳跃练习方式容易使学生身心疲劳,产生厌烦,枯燥无味的感觉,针对这一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显得尤其重要。
水平四《体育与健康》体操与技巧教材分析

水平四《体育与健康》体操与技巧教材分析刘莹一、初中体操教材的概述本章的体操教材内容,是专门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写的教学用参考书的一部分。
它是根据学生用教科书相应的章节编写的。
(一)体操的概念体操,在我国的汉语的原义是身体操练的意思。
体操作为一个学科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是光绪 28年(1902年),清末的《钦定蒙学堂章程》的课程设置中的学科课程之一“体操”,这里的体操即体育之意。
体操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概念,各种说法不一,一般只是说它是竞技运动项目,包括徒手的、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的各种不同难度动作的身体练习。
作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技巧 (滚翻)、支撑跳跃、单杠、双杠等。
由于初中学生要学习的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又可以灵活地运用和选择教材内容,体操的内容,除基本体操外,可在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中任选两项教学。
每年的两项体操内容,最好包括单杠或双杠。
(二)体操的起源与发展这里介绍一些体操发展的史料,使老师们了解一些体操发展的源与流,并不是给学生讲的教材内容,只是供老师参考的。
在原始社会里,人类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发展和传习了走、跑、跳、攀登、腾越等各种生活和生产技能,并用歌舞来庆祝丰收,在这些活动中,出现了体操动作的雏形。
体操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起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人曾把体操作为身体锻炼的手段;古罗马人利用木马等体操器械来锻炼骑马技术。
中世纪时,一些体操还被用于军事训练和竞技之前的准备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从而把希腊体操用于体育教育实践。
1862年捷克的“天鹰”体操学派诞生。
1881年欧洲体操联合会成立。
1896年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
同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体操被列为竞赛项目之一,从此便有了现代竞技体操。
我国古代的典籍中没有“体操”一词。
但以祛病健身为目的的中国古代传统养身术内容丰富,历史悠久。
水平四(初中七至九年级)学生用书

水平四(初中七至九年级)学生用书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编著者: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陈仁伟教授出版社:未来出版社第九章田径运动第一节跑一、技术内容:耐力跑1、动作图片和动作名称(1)、动作图片(图1—1)(2)、动作名称:耐力跑2、锻炼价值你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坚持就是胜利”,耐力跑正是对你身、心的锻炼。
二、学法指导1、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匀速跑你知道吗?保持稳定的情趣和心态与体育运动是一致的,请你尝试一下匀速跑的乐趣。
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持续跑步10min,与你的同伴一起行动吧!你想聪明吗?跑步吧!你想强壮吗?跑步吧!你想健康吗?跑步吧!▲游戏跑你想聪明吗?跑步吧!大家来做跑步游戏“地下交通员”。
你们可以自己设置“交通站”,每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回“情报”,试试看?▲自然地形跑操场边的树林、校园边的田野、沙滩、山丘自然风光无限,同学们!到大自然中来吧。
▲隔日跑“只要苦用功,铁棒磨成针”,隔日跑可以提高你的耐力,增强你的体质。
不妨你试一试。
每周三次,自己设计路线和距离及速度。
手表为你计时,笔记本为你记录,胜利在眼前。
▲图形或数字跑几何图形帮你忙,数字变换更有趣。
请你跑以下图形或数字,其乐无穷。
Δ、□、〇、☆、1、2、3、4、5、6、7、8、9注意:跑步应用前脚掌着地,在野外跑步时,应留意石子、玻璃片和树枝,轻松而有弹性的跑才有价值。
2、自学案例学习目标:发展耐力素质,培养良好的情感和兴趣。
学习内容:抢占“制高点”学习方法:▲学生自己创设故事情景,进入角色,主动参与。
▲学生引入交战角色,通过奔袭“开阔地”、跨越“壕沟”、攀登“峭壁”等抢占“制高点”。
▲看哪组(或个人)最先抢占到达“制高点”。
三、思考题1、你能说出几种利用耐力跑锻炼身体的练习方法吗?2、跑步应注意什么问题?四、课外实践性作业请你自己设计一个自然地形跑的计划(至少三种地形),并记录你跑的时间、地点、环境及人物。
五、自学小结1、耐力跑的确能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坚定信念和持久努力是成功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这样的处理方式避免了各学习领域之间内容失
衡的现象,也更加突出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
(二)结构
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段文字概括整个一章的内
容;
每一节的开头都有力求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提
示语; 正文部分不但有文字和图表,还有漫画、照片、 名人名言、谚语、知识框、“想一想”、“练 一
练”、“测一侧”等。
学生关注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1.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
与健 康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2. 教材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懂得通过科学锻炼方 法增进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
(二)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1. 有趣的事物或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2. 体育教材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材;
析。
(四)提供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
1. 新体育课程教师参考书不是教学大纲,仅是给教师的体
育教学如何很好地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提供 思路; 2. 各个地区和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自身的实 际情况制订有效的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
3. 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安排方
(二)摒弃学科中心主义的思想,建立新的 教参内容体系框架
根据课程标准中对水平四学生的学习要求和 学生用书的内容来编写教师参考书。
(三)加强教学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教师 提高教学质量
1. 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师参考书仅是罗列大量知
识的 编写方法;
2. 除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外,侧重对教师
的教法进行指导以及对教学案例进行详细的分
三、教材的特点
(一)内容新
1.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体育教材编写的先进经验,
பைடு நூலகம்
吸收了许多新知识和新方法;
2. 运动技能部分不象传统的体育教材那样过多地 描述动作要领,而是强调每一项运动技能的健 康价值和练习方法。
(二)应用性强
1. 增加了一些体能与健康的自评量表;
2. 告诉学生如何科学地锻炼身体才能达到最佳果;
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四《体育与健康》教材 学生课本简介
主编:季
浏
副主编:潘绍伟,谭华,胡增荦,许世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体育教材追求的目标:
1. 以往编写的体育课本学生不要看。
2. 本课本编写组追求的目标是:让《体育与健 康》教材成为学生最爱读的课本之一。
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
二、教参的体系和结构
1. 按照课程标准中各个学习领域对学生的相应 学习要求和学生用书的体系来分述有关的教 学内容;
2. 教参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教法指导(内容选择与深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法选择与安排、教学案例)
学法指导 学习评价
三、教参特点
(一)体系新 新教参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参以运动理论和知 识为核心的编写体系; 以五个学习领域来组织教参的内容。
3. 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三)依据学生的认知特征,教材内容符 合学生的可接受性
1. 传统的体育教材使用成人化的内容、成人化 的描述和成人化的格式;
2. 新教材的内容既要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更要重 视学生的可接受性。
(四)摒弃学科中心主义的思想,建立新
的教材内容体系框架
1. 传统的体育教材是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框架,并按照 各个项目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来安排教材内容; 2. 各个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
学习评价部分可以使教师知道从哪些方面、
采用什么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欢迎各位批评、指教!
谢
谢!
(二)内容新
参阅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教师参考书,
吸收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 侧重于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三)应用性强
新教参中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一目了然地
知道通过体育教学最终要达到的结果;
教法指导部分可以使教师扩大知识视野、了
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组织教学等;
学法指导部分可以使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面,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4. 新教参中的所有结论、建议、计划等,仅供教师教学时 参考之用; 5. 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达到课程标准
所规定的目标要求。
(五)不介绍运动技术的动作要领,侧重
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指导
1. 新教参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参过分介绍技术 动作要领的编写方式;
2. 新教参侧重讨论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 问题。
3. 布置课外作业,促使学生课外参与体育活动。
(三)形式新
1. 新教材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结构新颖;
2. 尽量做到每一页的文字与图表、漫画、照片的
比例各占50%。
义务教育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
程教师参考书简介
主编:季 浏
副主编:潘绍伟,谭华,胡增荦,许世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参考书的目的
帮助教师加深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学
的理解,以便使教师有效地组织体育教学,不断
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参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 健
康成长 1. 教参内容要有利于提高教师加强对“健康第 一”
思想的理解; 2. 教材内容要使教师懂得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手段 和方法来增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 健康。
3. 新体育教材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制约,突出实用性、
活动性和兴趣性; 4. 新体育教材精选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能激发 学生兴趣的、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和活动内容。
二、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一)体系
1. 按照五个学习领域来分述有关的学习内容;
2. 将运动技能的有关内容分成若干章节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