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议
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建议
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治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水平,以下是关于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一些建议:1.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构建一个公众参与、政府引导、社会协同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民众的智慧和力量。
2.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使其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要力量。
3. 强化法治意识和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建设,依法治理社会,建设法治社会。
4. 推动信息化建设和数字治理:加强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推动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治理的科技含量和效率,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5.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推动诚信建设,鼓励守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提高社会治理的公信力和社会信任度。
6. 加强社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安全防控工作,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7. 提高社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对社会问题的分析研判,精准识别社会矛盾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精细化的社会管理服务,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
8. 强化社会公平与公正: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9. 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协同合作。
10.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和实践:鼓励各地方和部门在社会治理方面进行创新实践,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方法,推动社会治理工作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以上是关于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问题也日益突显。
农村社区治理涉及到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等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农村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农村社区组织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社区组织的扶持力度,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鼓励农村社区开展各类组织活动,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为农村社区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机制农村社区自治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良好的自治机制,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明确各项自治权限和责任。
鼓励农村社区制定自身的自治章程,注重社区居民参与自治决策,增强自治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议事程序,鼓励居民通过协商、民意调查等形式参与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的公众性和参与性。
三、加强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队伍建设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是农村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社区自治的质量和效果。
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基层自治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鼓励社区干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引导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社区治理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方式当前,农村社区服务的滞后成为阻碍农村社区治理提高的重要问题。
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村社区服务方式,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比如建立统一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农村居民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多方位服务。
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发展服务业,培育和壮大农村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
五、推动农村社区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农村社区依法治理是提高农村社区治理水平的根本保障。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存在问题:1.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不足: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重视创新的共识,导致创新工作进展缓慢。
2.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条件不足:一些基层社会治理机构和人员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资源条件有限,无法有效地开展创新工作。
3.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和单位缺乏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缺乏对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导致创新积极性不高。
对策建议:1. 加强创新理念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开展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机构和人员的创新理念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2. 提供资源支持和政策引导: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机构和人员的资源支持力度,如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技术支持等,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提供政策引导。
3.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基层社会治理机构和人员进行创新实践,在创新成果、创新人才评选和表彰上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4. 加强协作与交流:基层社会治理机构之间和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协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合力。
5.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应规划和政策,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推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各级政府和基层社会治理机构共同努力,加大对创新工作的重视力度,改善创新条件,完善创新机制,加强创新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任务,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识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充分认识,存在“守成思想”和“循规蹈矩”等思维惯性。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
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在城市化、信息化和多元化背景下,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现就以下意见提出建议: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
1. 推行社会化管理,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
3. 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的联动协作,形成有效的治理合力。
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1. 完善基层社会组织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基层社会组织的权益保障和服务能力。
2.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
3.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1. 深入研究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模式,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2.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以上意见,旨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治理转型,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效能,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进行加强创新社会治理
如何进行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力量在内的行为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德州建设,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
”并且通过健全网络,可以及时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科学预测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加强创新社会治理1.完善社会管理的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形成和完善党委总揽全局、政府负责实施、社会各方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对新的社会管理格局的理解并不一致。
一些政府部门的同志认为,现在社会问题突出,加强社会管理主要是要强化政府的权力,否则政府在社会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软的措施不管用,硬的措施又不敢用。
而一些学者认为,我们国家现在的特点是强政府强市场弱社会,重要的是制衡权力、驾驭市场,通过发展社会组织来发育社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国不能走把管理权力都集中到政府、政府包管一切社会事务的老路,也不可能走一些西方国家倡导的完全依赖民间组织发育社会的道路。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快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引导和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一批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社会企业”,发展壮大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把社区改造成新的社会管理基础。
要特别注重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些机构有自下而上的完备组织系统,有一支具有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才队伍,它们不仅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能够在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2.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协调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以及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关系。
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建议
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建议一、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专业化、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优势。
二、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提升社会治理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应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公众对政府决策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三、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应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参与决策的机制,加强社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促进社区治理的协同发展。
四、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应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收集、共享和惩戒机制,推动社会诚信意识的培育和践行,提升社会信用水平,推动诚信建设与社会治理相互促进。
六、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社会矛盾纠纷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应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便捷和公正的纠纷解决渠道,推动社会矛盾纠纷的及时化、妥善化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七、加强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舆论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影响力,应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提升网络舆论的公信力和质量,引导公众正确理性表达意见,推动社会舆论对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八、推进智能化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应加强对智能化社会治理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效率。
九、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救助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应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提供全面、公平、及时的社会救助服务,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一)建立健全预防性社会治理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治理机制,切实做好预防性社会治理,合理安排、规范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安全治理任务发生问题。
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共治和参与式治理机制,发挥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政务部门等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积极加强社会治理的成效。
(二)建立规范的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社会治理规范,把依法行政、执行标准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行政机制,强化社会治理的制度外壳,严格执行相关社会治理标准。
(三)建立工作协作机制要加强各级社会治理工作协作机制,建立规范化考核和评价机制,促进社会治理工作的合作和协同,把治理及时、有效地延伸至新的街道和居民区,还要切实推动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之间的协作,确保公共服务到位。
要加强社会治理技术建设,构建全方位有效的社会治理框架,强化信息管理,重视反馈与评价,逐步把无纸化办公推广到社会治理中,完善社会治理的信息技术,探索和创新综合治理模式,提供高层次、专业化的社会治理服务。
(一)倡导社会正义感要深化改革,坚持解决涉及公民基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建立社会正义感。
在社会治理中加强公民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
(二)运用技术手段和网络治理要有效运用和发挥安全技术手段和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支持重大社会治理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网络建设和安全优化,发挥网络治理的作用,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有效保障网络安全。
(三)加强社会治理责任要积极加强对社会治理工作的监管和督导,更好地把各级政府和街路巷机关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把行政绩效纳入政府主管责任考核机制,激励各方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并将相应的责任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四)完善社会治理服务体系要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参与式服务意识,构建服务性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综合社会治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履职制度,加大社会治理的服务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治理工作精准有效。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村社区治理成为了当前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社区治理的加强和创新是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农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1. 提高村民自治意识,加强自治能力。
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了解村民自治的重要性,让村民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
要注重培养和提升村民自治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管理水平和民主决策能力。
2. 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推动村民自治制度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要建立健全村级自治机构,明确村级事务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并且倡导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充分保障村民知情权和参与权,让村民自治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二、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区服务1. 加强村级社会组织建设,丰富社会治理主体。
要鼓励和支持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包括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自治组织等,通过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自主参与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服务水平。
2. 完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要加大对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的投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服务,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增强社会治理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三、加强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1. 强化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乡风。
要注重引导农村文明风尚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发扬,倡导尊老爱幼、互助互爱、守法守纪的良好风气,培养农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社区氛围。
2. 加强文化服务基层化,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文艺、科技、教育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和创造力。
怎样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怎样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监督体系改革的核心要求,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以及政府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首先要大力推行法治政府原则,在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时,要坚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管理制度,把社会治理创新奉行法治政府原则,把法治政府机制作为实施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和纽带。
其次,要加强制度完善。
社会治理创新要求形成一套完善的宪法法律体系,保障各类权利,保护各类利益,确保社会治理的公正、安全、科学、有效的进行。
加强制度完善,就是要在宪法和行政法规上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社会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把法律制度落实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
再次,要健全政务服务体系。
政务服务是政府服务民众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
要把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大力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政府服务标准化、政府服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促进社会秩序的公正、安全、有序的发展。
最后,要建立社会治理共建共治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共建共治机制,把政府有效地联系和协调有责任感和积极性的社会成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者,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治理,同时鼓励民众在社区治理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发挥更大作用。
总的来说,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首先要把社会治理创新放到法治政府原则和制度完善的框架下,扩大公众参与,大力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搭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机制,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给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5点建议
专家给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5
点建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一、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融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之中。
第二,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第三,构建多层次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
第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第五,形成高水平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治理。
一是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不断强化群团、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体民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推动社区共治和村民自治,形成联动融合、集约高效、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治理机制;二是党委和政府带头严格依法办事,司法机关严格依法秉公办案,引导基层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化解基层社会矛盾、解决民众利益纠纷;三是密切关注高科技发展成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正确认识高科技发展对社会治理领域的深刻影响,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智慧化发展;四是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治理对象的行为方式和特点变化,加快解决治理主体专业能力与治理对象专业能力、治理客体复杂性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党委科学决策水平、政府执行力和社会协同力,丰富公众参与方式和完善法治
保障体系。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了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社区、村庄、街道等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其组织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社区、村庄、街道等基层组织的领导体制,完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2.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
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使其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水平。
3. 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同时,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
4. 加强法治建设。
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完善社区法律服务中心和街道法律服务所等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对基层治安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基层治安水平。
5. 加强舆情管理。
建立健全基层舆情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回应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6. 加强志愿服务。
鼓励和引导广大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和管理制度,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7.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
完善社区警务站和基层巡警队伍建设,强化社区巡逻和安全防范,提高社区治安水平。
8. 加强环境治理。
加强对基层环境治理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基层环境治理水平。
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基层环境治理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9.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
同时,加强对基层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基层人才队伍素质。
10.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服务。
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和照顾,提高其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障和维权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治理建议
社会治理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治理旨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社会治理,实现社会和谐。
一、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该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建设。
提高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儿童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应该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
政府应当为社会组织提供便利条件,降低其办事成本。
同时,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好合作机制,实现共同发展。
三、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设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
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及时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和矛盾的集结态势。
加强社会调解工作,培养和引进专业化、高素质的社会调解人员,提高社会调解的效力。
完善法律体系,建立起健全的法律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社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应该加强社会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保护公民个人隐私,避免信息泄露和滥用。
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听取公众意见,形成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文化是社会治理的灵魂。
应该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加强文化教育,提倡文明礼貌和道德规范。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加强社会环境建设环境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应该加强社会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应该怎么做
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应该怎么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仅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
黎川作为全省8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之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处理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的关系,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了矛盾少、发展快、社会稳的目标。
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应该怎么做一、创新“大调解”机制,实行联调联动,解决社会管理源头性问题。
牢固树立“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的理念,把矛盾纠纷调解的重心前移到“源头防范”上来。
一是建立“一个中心”,整合大调解工作力量。
全县7个乡镇都新建了“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大楼,建立由综治、维稳、信访、人民法庭、司法行政、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治理大平台,形成以“网络到位、制度健全、重点突出、措施得力”为主要特征的工作格局。
二是构建“三级网络”,推进大调解工作前移。
建立县、乡(镇、场)、村(社区)三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网络,坚持实行县领导挂点联系乡(镇、场)、科级干部挂点联系村组,从源头上加强防范。
积极开展“法律进农家、服务到村民、矛盾化基层”活动,深入山区、社区、厂区、矿区,变被动为主动,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三是实行“五个一”机制,促进大调解工作落实。
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由县领导牵头包案调处重大矛盾纠纷,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使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
四是创新“五大模式”,提升大调解工作水平。
实行三调联动、六长接访、部门联调、归口调处、首席调解等五大方式,整合各类资源,运用多种手段,不断创新社会矛盾化解的有效方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0年,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66起,调处1266起,调处率为100%,调处成功率达90.28%。
二、创新“大综管”机制,实行联管联控,解决社会管理根本性问题。
积极探索以村(社区)为依托平台、以民警为主力牵头、以信息资源为管理手段的社会化、信息化、人性化社会管理模式。
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建议
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建议一、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国范围内,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建议各地设立更多的社区综合治理中心,加强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行为进行信用评价和记录。
同时,要加强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形成社会信用的约束机制,推动诚信建设。
三、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管建议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防止社会组织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权益。
同时,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推动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建设建议加大对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力度,推动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五、加强社会矛盾的化解建议加强对社会矛盾的预测和化解工作,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稳定。
要加强对矛盾的调查研究,找出矛盾的根源,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化解。
六、加强对社会风险的防控建议建立健全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社会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七、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建议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鼓励各地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社会治理模式。
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享,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八、加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建议加强对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依法治理社会。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治理的权责边界,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九、加强社会治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
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社会治理的共同发展。
十、加强社会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建议加强社会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社会治理的认知和参与度。
要加强对社会治理政策的宣传,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
以上是关于全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建议,通过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组织的监管、推动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强社会矛盾的化解、加强对社会风险的防控、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加强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加强社会治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社会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可以促进全国社会治理的改革和提升,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浅谈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17作者简介:郑晶(1969— ),女,汉族,福建平潭人。
主要研究方向:科社。
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基层的治理,只有将基层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全社会才会实现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要坚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从基层出发,号召基层人民群众努力前进,进而实现基层的顺利运转,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奠基。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还可以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二来,为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提供便利,最终增强基层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
一、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性(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一词最早起源于1998年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说明》中强调政府职能在于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之后,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及六中全会中对社会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路径和措施都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并在十七大和十七大六中全会中阐述了社会管理与依法治国之间的结合路径,从而为建成小康社会而打好基础。
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治理”这一概念,进而实现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
通过对比二者的内涵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
第一,社会管理虽然强调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进行管理,但是重点突出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其中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主体相对单一。
而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是强调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形式,但是其主体主要呈现多元化,包括政府部门、人民群众、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等。
第二,社会管理过程中,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地发自主观愿望来控制社会,使得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必须顺从和适应,体现不出社会发展的民主性。
而社会治理则是给公民、社会组织、企业等提供自主治理的机会,进而将维护公共政策,并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1.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1)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2)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3)“政之所要,在乎民心。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关键在体制创新。
4)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夯实基层基础。
5)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
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继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做法
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做法
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社会治理的主体不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
因此,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2.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培育社区自治能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等方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3.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成为可能。
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社会动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社会事务。
因此,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率。
4.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任务。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强治安巡逻、完善监控系统、加强社会面管控等方式,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5.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方式,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总之,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都是可行的做法。
同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
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近年来,我国社区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
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首先要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确保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其次,要加大社区党组织经费投入,保障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此外,还要加强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的联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要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首先要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确保自治组织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其次,要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自治组织的运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社区居民的法治教育,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自治能力。
三、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支撑。
要提升社区服务功能,首先要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布局。
其次,要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此外,还要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加强社区矛盾化解机制社区矛盾化解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
要建立社区矛盾化解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社区矛盾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矛盾。
其次,要完善社区矛盾调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化解社区矛盾。
此外,还要加强社区矛盾化解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矛盾化解能力。
五、加强社区环境治理社区环境是社区治理的重要方面。
要加强对社区环境的治理,首先要加大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区绿化美化工作,提升社区环境品质。
此外,还要加强社区环境监管,确保社区环境安全。
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
要加强对社区文化的建设,首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的建议
和平村社区隶属于东林街道,位于南桐矿业公司腹地,地处城乡与矿地结合部,经由2002年1月实施家改居后合并组建而成。
辖区面积平方公里,有居民住户2310户,各类居民住宅80余栋,常住人口6406人,户籍人口6816人,其中低保享受人员125户,174人;吸毒人员111人,劳释人员46人。
辖区有粮食公司、东林医院、万盛经开区博爱医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进盛中学、双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社会单位。
受地理环境、人员流动量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刑事案件发案率偏高,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有如下三点建议:
一、推进社会协同,号召公众参与,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
和平村社区目前以单体楼为主,每个网格员管理服务的区域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难免和居民的迁入迁出、紧急情况的发生和邻里纠纷的发生形成时间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以社区居委会为统筹,形成“三长一组一格”的“3+2”社会治理新模式:即以楼栋单元为基础设立单元长,单元长对本单元的居民进行管理;以联排的几个单元形成的楼栋设立楼栋长,楼栋长对本楼栋的居民结合单元长进行管理;以多个楼栋为基础设立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对楼栋长和单元长负责;以党员为基础成立的党小组,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以多个居民小组形成网格,由社区网格员进行管理服务。
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单元长、楼栋长和党小组,这样对每个
网格的管理进行了延伸和细化,形成从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党小组→网格员问题逐级解决和信息末端收集的“3+2”社会治理新模式,可以有效增强了社区社会治理和信息报送的及时性,以期达到小矛盾不出“网格”,大矛盾不出社区;辖区发生的任何信息也能通过信息末端单元长、网格长和居民小组长及时获取,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加快党群融合,树立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众获得感
为展示党员的先进性,让党员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将党支部建在院坝上,把党小组建在网格上。
通过党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和居民共同参与,一方面加强邻里之间的沟通促进领里和谐,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套有效的政策宣传和矛盾排解机制体制,通过不断为居民成功解决问题,让单元长、楼栋长和居民小组长在居民中获得信任感,引导辖区居民增强主人翁意识,激发居民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居民的问题由居民来解决。
三、转变活动形式,营造和谐氛围,增强主人翁意识
在组织活动方面,以居民为中心,打破传统的号召式参与的形式,采用问访式的形式,即社区在每年年初罗列开展活动的项目形成“活动心愿清单”,如小品、相声、快板、歌曲、舞蹈等向辖区居民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或者通过单元长、楼栋长和居民小组长收集意见,通过分类比较,找出居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并组织开展。
通过这种方式让居民的呼声可以得到有效回应,也增加了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意见收集后的各种活动形式,必须精心编排,邀请专业人士审核,把政策法规、福利政策和安全警示等内容编排进入小品、相声和快板等节目,形成印象深刻的回忆片段和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或者通过有奖问答的方式,使居民主动了解相关政策发挥、福利政策和安全警示。
让居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的同时,自身思想素质和安全意识也不断得到提升,为营造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治理
对社区网格员、禁毒协管、协勤、公益性岗位、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等社区辅助力量,结合“周一说讲会”通过政策宣讲、文件精神传达等方式,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以“3+2”社会治理新模式为主体框架,组建一支由10人组成“影子卫士”治安巡逻队伍,分4组,两组轮班晚上11点至凌晨4点强化巡逻力度;一组以社区岗亭为原点辐射周边区域,24小时不间断值守巡逻;一组白天上午上午9:30-11:30、下午2:30-5:30以巡逻车为载体在社区机动巡逻,巡逻过程中加强喊话宣传,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组建一支由7人组成的“巾帼天网”信息报送队伍。
以网格为单位,联动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和党小组,在进行流动人口登记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辖区居民自我防范宣传,引导辖区居民共驻共建,发现问题及时向社区报告,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发现矛盾解释排解,促进邻里和谐,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主人翁意识;组建一支由4人组成的“知心家园”帮扶队伍,做好社区内刑释解教人员、涉毒人员和社会闲散青少年的帮教与安置工作,消除违法犯罪发生诱因,预防和
减少重新犯罪,同时做好重点人员的清理登记和管理,严防违法犯罪发生。
综上所述,只有让每一个辖区居民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单元长、楼栋长、居民小组长,才能为“3+2”社会治理新模式添加不竭动力,才能让党小组在网格上发挥实效,才能更好的推进社会协同,才能更及时的畅通信息报送,才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