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政府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设一个高效、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内网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解决方案。

二、目标与需求分析1. 目标:建设一个满足政府机构需求的电子政务内网,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2. 需求分析:a. 系统稳定性:内网系统需要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性,以确保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

b. 安全性:内网系统需要具备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保护政府机构的敏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

c. 效率:内网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

d. 扩展性:内网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便根据需求进行功能的扩展和升级。

三、解决方案基于以上目标和需求,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网络架构设计:a. 内网结构:采用三层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以实现内网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b. 网络设备:采用高性能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c. 网络拓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2. 安全控制措施:a. 防火墙:在内网的边界处设置防火墙,对外部网络进行访问控制,防止非法入侵和网络攻击。

b. 访问控制:采用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惟独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信息。

c.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者篡改。

d. 安全审计:记录内网系统的操作日志和安全事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漏洞。

3. 数据传输与处理:a. 高速网络:采用光纤网络,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b. 数据中心:建立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处理政府机构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c. 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4. 扩展性:a. 系统架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便根据需求进行功能的扩展和升级。

b. 技术选型:选择开放性的技术和标准,以便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交互。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一、引言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指政府机关在内部搭建一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系统,旨在实现政府机关内部的有效通信、协作与信息共享。

本文将针对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目标与需求分析1. 目标- 提高政府机关内部沟通平台的效率。

- 加强政府机关的工作协同与协作能力。

- 实现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的共享与流通。

- 提升政府机关内部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

- 加强政府机关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 需求分析- 内部通信需求:政府机关内部成员需要进行快速、准确的通信,传递工作要求和信息。

- 协同工作需求:政府机关内的不同部门需要协同合作,档案资料的共享、对文件的协同编辑与审批等。

- 决策支持需求:政府机关需要基于科学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决策,需要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

- 安全保障需求:政府机关内部的信息需要保密,对信息进行加密、权限控制,防止信息泄露。

三、技术架构设计1. 网络架构-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搭建安全与稳定的网络环境。

- 划分不同的网络子网,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控制策略。

2. 服务器与存储- 采用高可靠性的服务器设备,提供稳定的服务。

- 建立分布式存储系统,确保数据安全与高速访问。

3. 数据库管理- 选用可扩展性强、性能稳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设置定期备份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

4. 用户权限管理- 设计合理的用户权限控制策略,包括用户认证与权限分配等。

- 建立角色管理机制,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进行权限的管理和控制。

5. 通信协议与安全技术- 使用HTTPS协议提供安全的通信环境。

- 配置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保障数据安全。

四、功能模块设计1. 内部通信模块- 提供实时的在线聊天功能,方便成员之间沟通交流。

- 支持语音通话、视频会议功能,实现远程办公。

2. 协同工作模块- 建立团队协作平台,支持多人同时编辑、审批文件。

- 提供工作流程管理功能,自动化各种流程,提高办公效率。

政务大数据安全规划研究与设计

政务大数据安全规划研究与设计

105Internet Security互联网+安全一、引言电子政务作为一个由专网、内网、外网组成的信息系统,各个网域的服务内容有所不同,外网用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内网负责政府内部的专用办公环境,专网负责政府内外网间的数据交换[1]。

随着信息系统逐步趋于复杂,数据的传输、存储等环节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当前,政务数据管理部门面临着外网及互联网应用向政府自管的电子政务云集聚,数据不断集中的关键时期,持续不断推进公共数据归集、整合共享的工作任务,要综合考虑应用上云和数据归集带来的相关问题,有必要建设政务大数据的安全体系[2]。

针对当前的业务环境和实际情况,构建政务大数据安全体系成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政务大数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对象复杂、覆盖范围广目前,在公共数据方面,省级数据管理部门基本已经实现全市地域、全行业的覆盖,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云、大数据资源平台、电子政务灾难备份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市、区两级架构基本实现。

然而,政务大数据依然面临着管理对象复杂、覆盖范围广等难题。

需要关注的是,数据的存储管理系统必须满足政务大数据的存储要求,提升相应的管理系统安全机制。

(二)常规威胁风险长期存在1.数据复杂度风险由于存在大批业务需要贯通,巨量数据需要共享,公共数据体量越来越大,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作为数据的管理部门很难清晰地、系统地认识当前的数据现状,无法为数据的安全管理提出有效且可行的措施保障[3]。

因此,无论在安全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都给大数据部门提出了巨大挑战。

2.数据集中存储风险当前数据呈集中化存储趋势,而在数据的存储层政务大数据安全规划研究与设计冯桂安(1981.08-)性别:男,汉族,广西桂平,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孟雅韵(1982.10-),女,汉族,浙江绍兴,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摘要:政务大数据是提升政务实施效能的重要途径,面对不断生成的数据要素,保障政务数据隐私不被泄露成为新的安全需求。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解决方案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电子政务系统旨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然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

首先,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等方面。

首先,对于数据安全,电子政务系统需要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可以通过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备份恢复策略等措施来实现。

其次,对于网络安全,电子政务系统需要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监控等机制,以阻止恶意攻击和网络入侵。

最后,对于系统安全,电子政务系统需要确保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包括定期更新和修补漏洞、设立多层次的系统权限和密码策略等措施。

接下来,我们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设计,以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安全政策和规程、组织内部培训和教育,以及建立监督和审计机制等。

其次,加强对系统和网络的安全防护。

这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防御机制,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等来实现。

同时,在系统设计阶段就考虑安全性要求,包括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性测试,以及定期更新和修补系统漏洞。

此外,加强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性。

这可以通过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备份恢复策略等来实现。

另外,制定合理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和系统资源。

最后,建立应急响应和恢复机制。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培训,并与相关机构建立紧密合作,以便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和恢复。

除了上述解决方案,还有其他一些额外的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例如,加强监督和审计机制,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统计部门电子政务安全需求分析

统计部门电子政务安全需求分析
中图分 类 号 I 9 .8 P3 3 0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2 2 3 0 2 — 2
E- o e n e t S c rt q ie n s An ls f S a it r a g v r m n e u i Re u r me t ay i o t t i Bu e u y s sc
择 邮箱对话框 中, 择准备 学习的 邮箱 , 处我选择 了 \ 选 此
收件箱 在” : 向导 话框 中选 择” 对 按指 定类型学 习” 单选框 , 选择学 习类型 的时候 一定要特别 小心 , 果选 择的是 如 收件 箱 ” 、发件箱 、 已发送 邮件箱 学 习类 型应 为 则 非垃圾 邮 件”如果选择 的是” , 垃圾 邮件 箱”” 、废件 箱” 则学习类型应 为 垃圾邮件” 。具体情况也要看用户 准备学习的邮箱 中保存 的 邮件类 型, 果全 是非垃圾 邮件 , 选择 学习类型 为 垃 如 则 非 圾邮件” 否则为 圾邮件 此处我选 择了 垃 , 非垃圾邮件 。这 里如果不小心选择错 误,那么 学习之后 将会导致 贝叶斯 过 滤法出现完全相反 的错 判, 所以要特别小心 。对 于” 跳过 已 学 习的邮件 复选框 ,om i之 前 已经学 习过 邮件 这里就 F x al
维普资讯
27 0 年6月 0
电 脑 学 习
第3 期
统计部 门电子政务安全 需求分析
冯巧娟 ’ 王傲胜 一
摘 要 : 针对某统计部门做 电子政务安 全需求分 析. 为解决统计部门 的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提供依 据和参考 。 关键 词 : 电子政 务 业务流程 安全 需求分析
络, 该网络连接 It t提供对 外信 息公开服务 , 为外 部 n me, e 称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小组成员:
经管0801:
郭 倩 牛若北
THANK YOU !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经管 0801 郭 倩 牛若北

1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概述
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 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
4 5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结束语
一、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概述
• 电子政务e-Government affair是政府在其管 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 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程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 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 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使政府管 理手段变革。它是基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的面向 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政 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单位内部,也包括其他单 位,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一般分为面向公众服 务的电子政务外网和内部涉密公文流转的电子 政务内网两个信息系统。
2、CA认证中心就是一个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 证书的权威机构。也是PKI的核心。在大型应 用环境中,认证中心经常采用多层次的分级结 构。各级的认证中心类似于各级行政机关,上 级认证中心负责签发和管理下级认证中心的证 书,最下一级的认证中心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认证中心负责完成证书的颁发、更新、查询、 作废和归档等管理工作。认证中心(CA)的主要 功能有:证书发放、证书更新、证书撤销和进 书验涯,CA的核心功能就是发放和管理数字 证书。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构成
图1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构成图
系统的结构模型
图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结构模型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 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 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 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 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 “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 从总 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 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 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安全方案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安全方案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安全方案1 安全背景与现状从早先的“三金工程”,经过“政府上网工程”,到“电子政务工程”,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承载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系统将越来越多,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

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因此对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安全的迫切需求。

门户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对外的窗口和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平台,其地位非常重要,但其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

据中国互联网应急中心最新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大陆地区政府网页遭篡改事件呈大幅增长趋势,仅2009年3月我国大陆地区被篡改网站的数量就达到2225个。

随着政府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采用基于WEB服务方式,在给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针对WEB业务的攻击亦在迅猛增长,类似网页被篡改或者网站被入侵等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不但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对外形象,有时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对于政府网站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总结如下:页面被篡改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形象”的标志之一,常常是一些不法分子的重点攻击对象。

政府门户网站一旦被篡改(加入一些敏感的显性内容),常常会引发较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政治事件。

另外一种篡改方式是网页挂马:网页内容表面上没有任何异常,却可能被偷偷的挂上了木马程序。

网页挂马虽然未必会给网站带来直接损害,但却会给浏览网站的用户带来损失。

更重要的是,政府网站一旦被挂马,其权威性和公信力将会受到打击,最终给电子政务的普及带来重大影响。

在线业务被攻击对企业、公众提供在线服务,已经成为政府门户网站的重要功能。

这些服务一旦受到拒绝服务攻击而瘫痪、终止,对业务的正常运转必然造成极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机密数据外泄在线业务系统中,总是需要保存一些企业、公众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往往涉及到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一旦泄露,会造成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受损,可能会给单位带来严重的法律纠纷。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政务透明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电子政务系统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也日益严峻。

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问题不仅会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转,还可能损害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的目标是保障政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政府的决策、管理和服务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原则1、整体性原则: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硬件、软件、网络、人员等各个方面的安全因素,制定全面的安全策略和措施。

2、分层性原则: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区域,针对不同层次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最小化原则: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系统的安全风险和漏洞,降低安全成本。

二、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一)网络安全风险电子政务系统通常依托于互联网和政务内网进行运行,网络攻击、网络监听、网络病毒等网络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二)系统安全风险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等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可能被黑客利用,导致系统瘫痪、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

(三)数据安全风险政务数据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如果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容易造成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四)人员安全风险内部人员的误操作、违规操作、恶意破坏等行为,以及外部人员的非法访问和攻击,都可能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

三、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建设的技术措施(一)网络安全防护1、部署防火墙:在政务内网和互联网之间设置防火墙,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和隔离。

浅谈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浅谈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进行接待 。禁止外部人员携带与工作无关 的具有录音 、
关 的活动采取多人负责 、任期有 限和职责分离 、权 限随
岗原 则 。
二 、安全 管理机 构
依据B .0 6 MB 02 0 中的相应要求 ,结 MB 2 0 和B 2 .0 7 1 7 合 系统分析 、风险分析和安全需求分 析的结果 ,建立安 全管理机构 ,明确机构的具体组成与职能。

32 .外部人员管 理 。建立要求 知会 制度 ,向经 常或
段 时间内需要进入 系统 的外部人员 ( 除本单位正式编
制和聘 用人员之 外 的其他 人员 )知会 本单位 的相关规 定 ,使其认识到 自身 的责任和安全违规会受 到的惩罚。
对重要 安全 区域 和要害部 门 ,禁止 外部人员 进入或接
11 .安全管理制度结 构 。鉴于一般政 府都 已建立 了
管理委员会和有关机构 ,针对系统的安全管理 的主要职
责是 明确安全管理 的责任者 、实施者 ;落实安全管理制 度 ,并依靠行政管理手段 ,保证整个系统顺利运行 。 1 安全管理遵循 总则 。信息安全管 理的总体原则 . 2
是 “ 没有 明确表述为允许的都被认为是被禁止 的”。实 行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制定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
S SS C IY 系统 安全 Y E UR T
浅谈政府信息 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 王 荟
摘要 :政务信 息系统是一个较为庞 大而复杂的网络信息 系统 ,虽然有一 系 列技 术上的安全措施 ,还 制定针对各 个不 同安全域严密安全管理制度 ,同时将 各个安全域 中实施 的安全技术有机的结合起 来 ,才能保证 系统 的安全。为了有 效地把 系统的安全 管理和信 息工作落到实处 ,必须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安 全管理制度。本文就从安全管理在制度上约束和规 范安全工作 ,使之 成为有章 可循 ,有据可依 的过程 ,将安全工作进行有序的操作和合理的分配 ,从 而使政

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实践技巧

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实践技巧

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分析与实践技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已成为现代政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政务系统以其高效、方便、透明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方便了民众的生活与工作。

本文将围绕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实践技巧进行探讨。

一、电子政务系统需求分析1.1 政府服务质量提升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的期望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而电子政务系统的推进,则可以让政府更快速、更有效地提供各类服务,为民众营造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1.2 数据和信息的共享需求政府机构涉及的数据和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是互相独立的,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会让效率变得低下。

而电子政务系统则可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使不同部门之间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效果。

1.3 民众需求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改变。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对政府服务的期望和需求。

而电子政务系统则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更加适应民众的需求,为民众打造一个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平台。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实践技巧2.1 精细拆解服务流程电子政务系统需要将政府服务精细化,以达成更加高效的服务。

因此,在进行实施前,需要对服务流程进行精细的拆解,明确定义每一个步骤的内容、标准和工具。

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互联网和自动生成的工具,实现服务流程的高速自动化,并能够随时调整升级。

2.2 移动端的开发和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开发并应用移动端,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需求。

移动端可以很好地满足现代人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

因此,应该优先考虑为电子政务系统开发适配的移动端页面,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3 确定可行性在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之前,应该做好项目规划,并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这包括确定实现计划、预估资源代价和时间安排,同时还要评估现有设施和技术环境,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等。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灾害对电子政务系统构成的安全 威胁,起主要形式有:火灾,水 灾,风暴,雷电以及恶劣环境
防范措施
加强信息系统的自然抵抗能力。
对大型计算机设立抗震,防水, 避雷,防电磁泄漏,接地等措施
电子政务安全方面的需求和要求
如果电子政务的基本安全得不到保障,
政务系统经常遭到攻击和破坏,政府将 无法正常履行政务,电子政务也就失去 了存在的价值。因此,保障安全是电子 政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电子 政务的基本需求,其主要包括一下四个 方面:
安全也是电子政务安全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主要指防止信息资源的非授权,泄漏,更 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识别,控制或 否认,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 性和可控性。要保证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政 务信息资源在电子化载体上能够长期保存, 不发生损毁和丢失,并可以长期访问。
技术系统因素

技术系统因素主要是指信息技术本身的不成熟带来的安全隐 患,可以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方面。 硬件技术:停电,电子硬件老化或者损坏,消防安全,电流 安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安全等

软件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等可能存 在系统后门,各类bug,代码错误和不安全的执行模式和设 计等;网络协议的开放性,网络安全设计不完善等引起的网 络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保障电子政务整体的有效运行和行政秩序需求。一 方面要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外部 人员的监督,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每一位电子 政务人员都需要具备很强的信息系统安全知识,防 范黑客和病毒侵入系统,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 性。每一位电子政务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硬 件知识和一定的电子方面的工作经验,确保电子政 务系统正常运行。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指在政府机关内部搭建一套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和业务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概述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稳定的内部网络是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基础。

可以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通过加密通道连接各部门的局域网,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内部网站建设搭建统一的内部网站平台,为政府机关提供信息发布、业务办理、文件管理等功能。

内部网站应具备良好的界面设计和用户友好性,便于政府工作人员的操作和使用。

3. 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建设统一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实现政府机关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该平台应包括电子邮件、在线会议、文档共享、日程安排等功能,方便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

4. 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安全防护系统,确保内网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技术手段,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5. 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定期备份、异地备份等方式,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三、具体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与政府机关各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明确内网建设的目标和范围。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内网建设方案。

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内部网站建设、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建设、安全防护措施和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等。

3. 系统实施根据方案设计的内容,开始系统的实施工作。

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和安装、网站平台的搭建和调试、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的部署等。

4. 测试与优化在系统实施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和优化工作。

包括网络的稳定性测试、网站的性能测试、平台的功能测试等。

5. 培训与推广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内网系统。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

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需求分析与建设要求摘要:目前,县区级政府的各类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广泛,庞大的数据信息等待分析处理和存储交换,因此,实施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构建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平台,将极大提高行政机关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快内部的信息流通与信息的有效利用,为政府的核心机制更加高效灵活提供有力保证。

该文主要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对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网络体系、主机系统、应用系统、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方案探讨,对各地的实际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需求分析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948-04电子政务,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其主要功能有实现协同办公、实现政务公开、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网上公共服务、提供安全保障等。

建设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使用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流程,能够强化内部协作、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将对加快本县区的信息化建设起到良好的带头和推广作用。

1 总体需求分析县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应本着量力而行、应用为先的目标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国家和省、市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地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应用主导、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对软、硬件和网络、安全等技术体系进行设计规划并组织实施,从而构建一个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综合应用、安全可靠的政务平台。

其总体需求主要包括:1)建设和完善硬件设施,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奠定基础;2)建设和完善应用系统,提供各种办公业务支持以及面向政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办公系统;3)建设和完善网络架构,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交换;4)建设和完善安全体系,部署系统的全面安全防护措施。

电子政务 第09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 第09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

2.电子政务安全的内容
(1)人员安全 (2)制度安全 (3)物理安全 (4)网络安全 (5)传输安全 (6)存储安全 (7)访问安全 (8)用户认证安全 (9)病毒防护措施 (10)操作系统安全 (1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 (12)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安全
9.1.3电子政务安全威胁的产生原因
1.政治层面 2.技术层面 3.管理层面
2.电子政务安全服务体系的内容
电子政务安全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日常维护:包括网络安全日常监测、网络安 全设备的管理与配置、反病毒软件及病毒代码库 的周期性升级。 (2)应急响应:主要包括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与 计算机病毒事件的应急响应。 (3)灾难恢复:主要包括硬盘数据的修复、误操 作删除数据的恢复、web服务器数据恢复、数据 库恢复等。建立各项应急响应措施与应急制度, 提高系统抗攻击或抗灾难响应能力。
9.1.1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我国政务业务系统有分层设置机构、纵 向业务领导、分级履行职能的特点。 因此,政府业务管理对电子政务系统提出 以下基本安全需求。 1.严格的保密要求 2.信息交换准确的要求 3.严格的权限管理要求 4.严格的程序和流程要求 5.确保责任
9.1.2电子政务安全的概念与内容
1.电子政务安全的概念 电子政务安全就是保护政府信息资产(政 府信息资源)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 篡改和破坏。 如果从电子政务保护角度来看,电子政务 安全的含义是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和信息资 源(数据库等)不受自然和人为有害因素 的威胁和危害。 所以,凡是涉及到电子政务系统的保密性、 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所有 内容都是电子政务安全的研究领域。

9.3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9.3.1建立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安全管理体系是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 安全的核心实际上是管理,安全技术实际上只是实现管理 的一种手段,再好的技术手段都必须配合合理的制度才能 发挥作用。 需要制定的制度包括日常系统操作及维护制度、审计制度、 文档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等。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应用系统,根据不同的 应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安全管理 域:内网核心数据层、内网办公业务层、外网公众服务层 和网间信息交换层。 由于网络新漏洞的出现与新威胁的增长,必须通过网络安 全管理实现系统审计信息的综合分析,不断在运行中调整 安全策略、完善安全设计,使安全策略更符合实际(如网 络防护安全规则、入侵检测规则)、安全设计更趋合理。

电子政务需求分析之性能分析

电子政务需求分析之性能分析

本地服务 利用外部服务 外部利用服务
本系统内的服务 对外系统服务的利用 对外系统提供的服务
利用公共服务
公共利用服务
对公共服务的利用
给公众提供的服务
通过分析业务架构开放 程度,反映业务应用与 外部协同互动的水平
6
2018年10月24
总体判断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分析:信息规范程度、知识结构 化程度、作业离散等级、信息资源开放程 度和业务架构开放程度等五个指标,判断 业务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8年10月24
8

参数列表
暂未用到的8个参数



离线服务量 在线服务量 事务处理服务量 计算处理服务量 静态信息量 动态信息量 信息增量 信息存量
2018年10月24
9
系统体系结构
服务接入
监管码管理子系 统 监管码赋码作业 子系统 配药剂量监管子 系统 GLP监管子系统 GCP监管子系统 GMP监管子系统 行政许可作业子 系统 广告包装审查 子系统 行政执法 作业平台 药品流通监管子 系统 药品安全评估子 体系统 信息监测 作业平台 药效禁忌告知子 系统 药品真伪鉴别子 系统 药品紧急调配子 系统 日常办公作业子 系统
要点
1、信息规范程度 2、知识结构化程度 3、作业集约度 4、信息资源开放程度 5、信息服务开放程度
2018年10月24
1
1、信息规范程度
标准信息 信息规范程度 *100% 标准信息 非标准信息
利用系统所在 行业的标准规 范建立的信息
未利用系统所在 行业的标准规范 建立的信息
通过分析信息规范程度,反 映业务应用的标准化水平
4
4、信息资源开放程度
信息资源开放程度

第八章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第八章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四川民族学院经管系
美国白宫飘起红旗 ★美国安全专家表示,美中黑客之间的网络大战在 当地时间4月30日(北京时间5月1日)愈加升级,其中 美国白宫的官方网站遭到电子邮件“炸弹”的攻击, 同时若干个美国和中国网站页面均被改得面目全非。 ★除了美国白宫的网站之外,其他被中国黑客列为 攻击目标的网站还包括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美国 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会、《纽约时报》、 《洛杉矶时报》以及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网站。
四川民族学院经管系
第八章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学习内容: 1、了解电子政务安全的需求; 2、熟悉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的目标和策略; 3、熟悉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
四川民族学院经管系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有 效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确保国家的 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的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
四川民族学院经管系
3、安全管理因素:政府机构在安全管理的法律、政 策、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方面都可能造成安全管 理障碍,从而引起安全管理问题。 4、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对电子政务构成的威胁也是 现实存在的。
四川民族学院经管系
电子政务安全威胁案例——黑客 2001年中美黑客大战
★中美黑客事件是由中美撞机事件直接引发的。据外电报道, 首先是一些美国国内的黑客对部分中国网站进行了攻击,从而 激怒了中国黑客,双方遂在互联网上展开了一场黑客大战。 ★之后,中国黑客在一个名为“中国红客联盟”的黑客组织领 导下,计划展开“第六次网络卫国战争”,在“五一”期间发 动一次七日战役,全面袭击美国网站。此事经国内各媒体大加 宣传,迅速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黑客事件。 ★ 5月4日晚,“中国红客同盟”的行动达到首个高潮,出现了 “八万中国红客攻打白宫”的场面,并迫使白宫网页一度瘫痪。 预计“中国红客联盟”的下一次行动高潮将在5月8日到来。

电子政务安全及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安全及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安全及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政府运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综合性的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以确保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背景电子政务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和透明度的方式。

然而,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信息篡改等。

因此,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当务之急。

三、安全需求分析1. 机密性:保护政府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访问。

2. 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篡改或修改政府数据。

3. 可用性:确保政府信息系统在需要时可用,不受攻击或故障的影响。

4.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并限制其权限。

5.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政府数据,并确保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

四、解决方案1. 网络安全措施a. 防火墙:设置网络边界防火墙,限制对系统的未经授权访问。

b. 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实时监测和阻止潜在的网络攻击。

c. 虚拟专用网络(VPN):通过加密数据传输,确保远程访问的安全性。

d. 安全套接层(SSL):为网站和应用程序提供加密通信,防止信息被窃取。

e. 网络漏洞扫描: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

2.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a. 多因素身份验证:采用多种身份验证方式,如密码、指纹或令牌等。

b.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BAC):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限制其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

c. 审计日志:记录用户的登录和操作行为,以便追溯和监测。

3. 数据安全措施a. 数据加密:对政府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b.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政府数据,并测试恢复过程的有效性。

c. 数据分类和访问控制:根据数据的敏感程度,将其分类并限制访问权限。

4. 培训和意识提升a. 培训员工:提供针对安全意识和最佳实践的培训,增强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2024年政务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政务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政务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政务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政府部门的决策和运行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政务信息化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政务信息化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2. 政务信息化市场概述政务信息化市场是指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包括但不限于政务办公系统、电子政务平台、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

随着政府部门推动数字转型和数据驱动型决策的需求增加,政务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3. 2024年政务信息化市场需求分析3.1 政务办公系统需求政务办公系统是政府运营管理的核心。

随着社会治理和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务办公系统需要满足以下需求:•工作流程优化:提供电子审批、公文管理、会议管理等功能,加快办公效率;•数据化运营:支持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数据安全,可靠运行。

3.2 电子政务平台需求电子政务平台是政府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交互的重要渠道。

电子政务平台的需求主要包括:•多渠道接入:支持Web、手机APP等多种接入方式,方便公民和企业使用;•信息共享: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降低信息孤岛现象;•一站式服务:提供公民和企业办事的全流程服务,方便快捷。

3.3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需求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方案。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物联网感知设备、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支持;•数据分析和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城市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以改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优化:提供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公共服务优化方案,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4. 政务信息化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政务信息化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信息化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决策支持等;•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提高,政务信息化将更加注重移动化和便捷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政务信息化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加强相关的技术和法律法规建设。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首先,需求分析要求。

在总体设计之前,需要对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调研。

这包括政府部门的业务需求、公众用户的需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明确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设计的目标和重点。

其次,系统架构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系统架构要求应该基于业务需求,合理划分系统模块和组件,建立清晰的系统层次结构。

同时,系统架构要求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确保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有效运行和保护数据安全。

第三,用户界面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界面应该简洁、直观、易于使用。

考虑到政府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公众用户的需求,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应该符合用户习惯,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界面定制和功能选择。

第四,数据管理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稳定的数据管理机制。

系统的数据管理要求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第五,系统集成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需要与各个政府部门和相关服务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系统集成要求包括接口的设计和开放,数据的格式和标准,以及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流程协调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适应未来的系统升级和应用拓展。

第六,系统安全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处理的是政府和公众用户的敏感信息,因此系统的安全要求非常重要。

系统安全要求包括信息的传输安全、数据的存储安全、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控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应对安全事件。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包括需求分析要求、系统架构要求、用户界面要求、数据管理要求、系统集成要求和系统安全要求等。

通过对这些要求的考虑和满足,可以有效地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目标,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实现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论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

(论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

引言我国电子政务在基础环境建设、业务系统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无纸化,目前正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快速发展。

因此可以说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社会对信息与网络系统高度依赖,人们在日益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与迅捷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信息安全.一些政府官员和信息安全专家近日大声疾呼,信息安全问题涉及经济、政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确保网络空间的顺畅与安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信息时代的重大战略问题,应当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应用就不可避免的与互联网打交道。

电子政务涉及对国家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核心政务的保护,设计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保证。

尤其电子政务是搭建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平台上,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安全先天不足,互联网是一个无行政主管的全球网络,自身缺少设防和安全隐患很多,对互联网犯罪尚缺乏足够的法律威慑,大量的跨国网络犯罪给执法带来很大的难度.对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包括网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网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恐怖集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产品的失控等,应引起足够警惕,采取安全措施,应对这种挑战.第一章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的几个基本问题1。

1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概述 (3)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描述及特点 (3)2. 系统的结构 (4)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5)三、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 (6)1.观念上的误区 (6)2.信息资源的利用缺陷 (7)3.短期效应问题 (8)4.资源浪费现象 (8)5.法律法规滞后 (9)6.网络安全问题 (11)四、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12)1、当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 (12)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14)3.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中的主要技术 (15)五、结束语 (17)摘要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和组织承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和透明、高效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严重。

认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把握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建设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对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现代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其承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进行,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得政府事务变得公开、高效、透明、廉洁和信息共享,与此同时,也使得政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和严重,影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甚至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产生危害,严重的还将对国家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从分析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构成与特点出发,认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把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建设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保障体系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所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一、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概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 affair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程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使政府管理手段变革。

它是基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的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单位内部,也包括其他单位,企业以及社会公众;一般分为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外网和内部涉密公文流转的电子政务内网两个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是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手段,也是实现行政透明化、打造阳光政府的需要。

电子政务将是未来时代政府所提供公共服务发展的趋势,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有其初步的体系和规模。

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描述及特点1.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描述信息系统,即信息传递交流系统,一般是指将信息从信息源传递给有关用户的职能系统。

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信息系统的功能、效率,均取决于信息处理、传递技术的先进与否。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活动相比,其优势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有效流动。

实质上,电子政务的发展就是基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1.2系统的特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共享、交流、协作为核心,以政务的信息流、工作流相对集成为基本结构的系统,其特点主要表现为:1)开放。

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以及管理和沟通渠道公开,便于公众获得政府信息,办事和监督。

2)协同。

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政府机构的每一个部门,由网络连接起来协同工作,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让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流通、共享,使公众享受到无组织边界的政治服务。

3)交互。

系统保证任何个人、企业和团体组织,都可以直接通过交互式的技术手段表达和传递信息,政府与公众和企业等团体组织可以直接地交流沟通。

4)服务。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最突出的功能便是提供信息服务。

这种理念使得公众和企业等团体组织成为政府机构的服务的客户,政府要确定服务标准,向客户作出承诺,政府职能由控制型转向为控制——服务型。

5)直通。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减少中间环节,寻求最佳途径,保证信息交换的“直通”,确保信息畅通。

2. 系统的结构2.1 系统的构成所谓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

它由政府部门内部电子化、网络化政务信息子系统,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政务信息子系统,政府部门与社会和公众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政务信息子系统组成,其系统构成包括:1个信息资源中心+3个信息管理模块。

如图1所示:图1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构成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以政府办公业务综合信息资源中心为政务平台,连接政府部门办公业务信息管理模块,各级政府办公业务信息管理模块,面向社会公众的综合服务信息管理模块。

这三个信息管理模块分别于政府办公业务综合信息资源中心相连,又彼此相连,使政务信息通过网络形成三个循环,从而构成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总框架。

2.2系统的结构模型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化体系,从表现形态看是由包括终端系统、局域网、广域网、通过广域网组成的专用网、虚拟网、因特网等一系列实体组成,从结构描述的角度看,应包含基础设施、体系结构和基础功能三部分。

其结构模型可由图2描述:图2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结构模型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

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

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

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

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

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

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1.观念上的误区(1)OA就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

而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

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2)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不能仅仅被动地停留在指令的执行层面。

上级部门做了网站,我也照猫画虎来上一个;上级部门设计了哪些栏目,我也机械照搬拷贝(COPY)过来。

这种执行任务的认识思路和上下对口的设计模式,完全忽视了行政工作的不同特点,使电子政务流于形式,可谓认认真真走了过场。

(3)电子政务是一种补充政府办公方式的转变让很多人在心理上难以适应,许多人在心理上不愿接受电子政务的洗礼,他们认为电子政务只是政府信息部门的职责,是传统政务管理的一个补充,是非主流业务,不愿利用网络完成文件的形成和实现其功能,他们留恋并习惯于传统公务文书形式,宁愿手写文件并亲自呈送领导。

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才最可靠。

2.信息资源的利用缺陷(1)“死库”资源开发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即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信息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传统载体方式信息多,电子载体方式信息少:行政性开发的信息多,市场化开发的信息少;静止状态的信息多,动态反馈的信息少。

在国内数以千计的信息库中能保持不断更新和有效利用的只占一成左右,其他一些信息库均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

实施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激活这部分“死库”,使它们能够借助政府的力量或市场的作用,逐渐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若能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巨大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流通和共享,必然会有力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2)“信息孤岛”现象与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并存”的网络体系,且在具体实施中多以纵向的网络建设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

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链路备份困难,带宽难以共享,网络难以互联,管理投入过大,由此引发了“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信息资源,应更多采用横向区域体系为主导的网络建设方针,为网络互通和信息共享创造有利的条件。

(3)网站信息陈旧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

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3.短期效应问题(1)急功近利目前,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虽呈轰轰烈烈之势,但其中许多已建成的政府网站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极易导致短期效应的弊端。

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赶时、出政绩,仓促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买进硬件设备、配备相关软件,但热闹过一阵子之后,许多事便无人问津。

这不仅有悖于国家建立电子政务的初衷,而且容易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

政府网站的建设不是要给上级领导和普通百姓“做秀”,而是要在网络上真正建设一个信息丰富、内容实用、服务快捷、互动性强的电子政府。

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2)忽视整合目前,在没有对已经建立的行业或部门网络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的同时;一些机构就开始急着上新的信息化项目,许多旧的矛盾还没有解决,又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