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测量的实验设计
电阻测量实验步骤设计
![电阻测量实验步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c4b6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d.png)
电阻测量实验步骤设计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测量电阻值来了解电阻器的特性。
通过设计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电阻器的阻值,并且了解电阻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和设备:- 电阻器- 电压源- 电流表- 电压表- 连接线2. 搭建电路:- 将电阻器、电压源、电流表和电压表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且没有接触不良或短路现象。
3. 测量电流:- 打开电压源,调节电压值为适当的数值。
-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使用电流表将电流值记录下来。
4. 测量电压:-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
- 将测量值记录下来。
5. 计算电阻值:-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和电压值,使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器的阻值。
- 将计算得到的电阻值记录下来。
6. 更改条件重复实验:- 改变电压值,再次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和计算。
- 记录不同条件下的测量值和计算结果。
7. 分析结果:- 将记录的测量值和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观察和比较不同条件下电阻器阻值的变化规律。
8. 总结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阻器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 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对实验步骤的改进建议。
注意事项-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需要保证电路连接良好,避免接触不良或短路现象。
- 测量电阻和电压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在更改条件重复实验时,应注意稳定和控制其他影响因素。
-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装置和材料恢复至原状并保持整洁。
以上是电阻测量实验的步骤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作业设计方案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d686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6.png)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作业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和长度。
3、理解电阻率的概念,学会计算导体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1、电阻的测量根据欧姆定律,电阻 R = U / I,其中 U 为导体两端的电压,I 为通过导体的电流。
通过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即可计算出导体的电阻。
2、金属丝直径的测量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螺旋测微器的精度通常为 001mm。
3、金属丝长度的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游标卡尺的精度通常为 002mm 或005mm。
4、电阻率的计算电阻率ρ = RS / L,其中 S 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R 为电阻,L 为金属丝的长度。
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S =π(d/2)^2,d 为金属丝的直径。
三、实验器材1、电源(直流电源,电压约 3V)2、电流表(量程 0 06A,内阻约01Ω)3、电压表(量程 0 3V,内阻约3kΩ)4、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5、开关6、导线若干7、金属丝(电阻率已知)8、螺旋测微器9、游标卡尺四、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的不同位置测量其直径,共测量 5 次,记录测量数据,并求出平均值。
2、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测量 3 次,记录测量数据,并求出平均值。
3、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金属丝串联连接。
将电压表并联在金属丝两端。
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金属丝两端的电压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读出并记录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5、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每次测量时金属丝的电阻,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6、根据测量得到的金属丝的直径和长度,计算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7、利用电阻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表格|测量次数|金属丝直径(mm)|金属丝长度(mm)|电压(V)|电流(A)|电阻(Ω)||||||||| 1 ||||||| 2 ||||||| 3 ||||||| 4 ||||||| 5 ||||||2、数据处理计算金属丝直径的平均值:d =(d1 + d2 + d3 + d4 + d5) / 5计算金属丝长度的平均值:L =(L1 + L2 + L3) / 3计算每次测量的电阻:R = U / I计算电阻的平均值:R_avg =(R1 + R2 + R3 + R4 + R5) / 5计算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 =π(d/2)^2计算金属丝的电阻率:ρ = R_avg S / L六、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电阻的测量实验设计
![电阻的测量实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119e1e33687e21af45a9bd.png)
实验设计:------安安法、伏伏法测电阻教案贵阳市清华中学:孙雨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实验设计,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比,并综合地应用到电阻测量的实验中去;加深学生对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和注意事项理解,加深对实验原理的寻找和数据处理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电表改装和安安法、伏伏法测量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游戏课的形式,把深奥的、抽象的电学实验设计变成简单、具体方法操作;实验中的关键字和注意事项用口号形式喊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讲与练习结合,让尽量多的学生知道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用反证法引导学生思考、推理、综合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三后期复习一直重复着考和练,学生对课堂失去了信心,没有更多的兴趣去接受课堂,本节课换种方式去授课,把难度大、考试重点问题简单成易于操作的游戏规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学习态度,重树学生学习信心,认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自己人生目标;二、游戏过程课前引出关键字“约”;口号引出本节课注意事项 1、 游戏题目:电阻的测量实验设计------安安法、伏伏法(板书) 2、 游戏目的:选择出用安安法、伏伏法测电阻原理、电路图等 3、 游戏原理:串联电路电压比----==2211R U R U (板书)并联电路电流比I 1R 1=I 2R 2=--------(板书) 4、游戏规则培训(一)、资格赛规则 1、伏安法测电阻用IUR =能计算出结果 2、测量过程中每个表的实际读数是该表满刻度的31到满刻度之间若两条同时成立,则用伏安法测电阻,若其中一条不成立,取消伏安法资格,进入下一环节游戏。
(二)、淘汰赛规则两个安培表(两个伏特表)、待测电阻、定值电阻必须参加,画出它们可能的电路图并用下列规则进行淘汰1、两个安培表串联或两个伏特表直接并联--------------淘汰2、大量程表测分电流(电压) 小量程表测总电流(电压)---------淘汰3、安安法用电流比,伏伏法用电压比计算, 不能计算出待测电阻---------淘汰(注意关键字“约”)剩下的电路图用反证法进行淘汰1满刻度)用电流比(电设其中任一表的实际读数为其满刻度(或3压比)计算另一表的读数1到满刻度之间-------淘汰若不在该表满刻度的3例1、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的内阻r1的电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0~5 mA,内阻约300 Ω);②电流表G2(0~10 mA,内阻约100 Ω);③电压表V(0-10V,内阻约为1KΩ)④定值电阻R1(300 Ω)⑤定值电阻R2(10 Ω)⑥滑动变阻器R3(0~1 000 Ω)⑦滑动变阻器R4(0~20 Ω);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干电池(1.5 V);(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在方框图中画出电路图,用线条在图中把实物图补充连接完整.图19(3)补全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至最____端(填“左”或“右”);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图20(4)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例2、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R X 阻值(900~1000Ω):电源E,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约250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教案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8b3f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e.png)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教案
实验名称:测量电阻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如何测量电阻,并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仪器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电源、导线。
实验步骤:
1. 将电源接通,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注意连接的方式。
2. 调节电源使电路中通入一定电流。
3.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 根据欧姆定律,利用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值。
5. 反复进行测量,取多次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均。
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要小心操作,不要触碰电源和导线等带电部件。
2. 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电表的量程选择,确保测得的数值在量程范围内。
3. 每次测量完成后,应及时断开电源和导线,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4.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错误。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电阻值应与待测电阻的标称值接近,若存在较大偏差,则可能是实验操作有误或电阻本身存在问题。
需重新进行实验或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数据处理的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电路中的其他参数和电学定律,不断提升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标准设计方案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标准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bba0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6.png)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标准设计方案
伏安法测电阻的标准设计方案应该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1、准备及示波器设置:准备实验装置,如正比例变压器、电源表、单片机和信号源(如函数发生器等),以及设置示波器来观察电压信号波形和测试频率。
2、调校及检查:测试电压是否正确,在调整电阻之后检查电阻示值,以及短路情况。
3、连接线:将电压表U1和电流表I1接入测试线,接线应当严格按照厂家要求来操作,使用不同颜色的电缆线将电压表或电流表与测试线相连接。
4、启动:启动部分,通过改变示波器配置示波器,来观察变压器的波形和测试电路的正常性,以及电路的电压变化特性。
5、结果记录:实验观测电流和电压值变化,根据相关公式可计算出实验时的电阻值,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6、关闭:实验结束后,关闭信号源和电流表,再次检查电路是否正确,断开外部线路,最后将实验室的电器仪器设备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ac8e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8.png)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3.学会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教学重难点:1.电阻的测量方法。
2.万用表的使用。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阻箱、电池、导线、万用表。
2.实验材料:不同阻值的电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引入电阻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回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讲解电阻的定义和单位,以及常见的电阻材料。
2.介绍电阻的测量方法,包括串联法和并联法,并进行实例说明。
3.介绍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步骤。
1.学生分组,每组2人,分别进行串联法和并联法的实验测量。
2.实验一:串联法测量a.将电阻箱中的电阻调到一个已知值,与电池串联。
b.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电阻值。
c.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
d.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实验二:并联法测量a.将电池正负极分别与电阻箱的两端相连。
b.测量电阻与电阻箱两端的电压,计算电阻值。
c.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
d.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总结(10分钟)1.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及分析。
2.教师总结串联法和并联法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3.引导学生认识到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便利性。
五、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尝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并归纳电阻测量的要点和经验。
教学手段:1.讲课法:通过理论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实验操作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电阻测量,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讨论交流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和实验结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正确,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2.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
3.学生对电阻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有一定的领会和掌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实验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实验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90b0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d.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以及电阻的单位、换算关系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能力,熟练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3.让学生掌握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
(5)总结与拓展: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分析、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掌握程度。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电阻的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电阻测量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课本后的习题17.3第1、2、3题,以加深对伏安法测量电阻原理的理解。
(2)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并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2.选做题:
(3)请学生思考如何改进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以提高测量精度,并撰写实验改进方案。
(4)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他测量电阻的方法,如四线法、桥式测量法等,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3.实践作业:
(5)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含有电阻器的电器,测量其电阻值,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电阻在该电器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电阻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电阻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d19d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d.png)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电阻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一. 实验设计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阻值来研究电阻的基本特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 实验材料准备:- 电源:提供电流源,以便产生恒定的电流。
- 电阻箱:用于提供不同的电阻值。
-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值。
-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值。
-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阻值。
2. 实验步骤:a. 连接电路:- 将电源连接到电阻箱的输入端,以提供恒定电流。
- 将电阻箱的输出端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
- 在待测电阻的两端并联连接一个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值。
- 将一个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阻的一端,用于测量电流值。
b. 测量电压与电流:- 逐渐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不同阻值下的电压与电流数值。
- 注意记录电流与电压的正负极性。
3. 数据处理:a. 绘制电阻与电压的图像:- 将不同电流对应的电压值作为横坐标,电阻箱的阻值作为纵坐标,绘制电阻与电压的图像。
- 根据图像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电阻的斜率,即为待测电阻的电阻值。
b. 计算相对误差:- 将实测电阻值与已知电阻值之差除以已知电阻值,得到相对误差的百分比。
二. 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实验一:电流(A)电压(V)电阻(Ω)0.5 2.5 5.01.0 5.0 5.01.5 7.5 5.0实验二:电流(A)电压(V)电阻(Ω)0.5 1.5 3.01.0 3.0 3.01.5 4.5 3.0实验三:电流(A)电压(V)电阻(Ω)0.5 3.0 6.01.0 6.0 6.01.5 9.0 6.0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电阻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并进行了线性拟合。
通过拟合得到的斜率为5.04Ω/A,3.02Ω/A和6.01Ω/A,这些值接近预期的电阻值,表明实验结果具备一定的准确性。
计算相对误差,我们发现实测电阻值与已知电阻值之间的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0%和0%,这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证明了我们实验方法的可靠性。
17.3电阻的测量 作业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7.3电阻的测量 作业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16ad25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1.png)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思路说明:《电阻的测量》安排在电流、电压、电阻以及欧姆定律的学习之后,是一种基本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
本次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联系前后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教材安排测量电阻的实验,要求学生多测几组数据,计算出的电阻,从而使所测的数据更准确。
本节设计1课时的作业。
利用课前作业,使学生回顾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为本节知识学生做准备。
通过课中作业,使用学生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明确定值电阻与小灯泡电阻在测量方法上的区别,明确小灯泡灯丝电阻的随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测量小灯泡电阻不能求平均值的原因。
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作业一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使用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电压时,应把电压表在导体两端;使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时,应把电流表在电路中,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滑动变阻器应在电路中,连接方式可以简单表述为“”,连接好电路,开关闭合前,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
2.按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图: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请将电路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
课前:作业二1.小禾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R X的电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甲表应为,乙表应为。
已知电阻R X的电阻值大于5Ω,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减小,请你根据图一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接线,连接图三的电路图。
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R X的电阻为。
这个测量结果准确吗?如果不准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使测量结题更加准确。
半偏法测电阻的原理以及实验设计方法
![半偏法测电阻的原理以及实验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00fa9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9.png)
半偏法测电阻的原理以及实验设计方法
半偏法测电阻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测量方法,它通常用于测量电阻值大于几千欧的电阻器和其他电路元件。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基于欧姆定律:电阻值等于电流与电压之比。
半偏法测电阻可以减少误差,并保证足够的精度。
实验设计方法如下:
1.准备材料和设备
需要准备电源、电阻器、万用表和导线等实验设备。
电阻器的阻值应足够大,以便在电路中能够检测到少量的电流。
2.连接电路
将电阻器连接到电路中,使用导线将它与电源和万用表相连。
使用万用表设置为测量电流的模式,并将其连接到电路中以测量电流。
设置为测量电压模式,并将其连接到电路中以测量电压。
3.测量电流和电压
通过打开电源,使电流在电路中流动,并记录万用表所显示的电流型号。
此后,分别记录电阻器和电压表所显示的电压值。
4.计算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分比来计算。
使用万用表读取的电流值和电压表显示的电压值计算电阻值。
将这些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电阻值。
5.比较结果
测量多个电阻器值,以确定每个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将结果与电阻器的标称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测量精度。
如果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则可以认为该测量是准确的。
总之,半偏法测电阻法可以使用简单的电路和基本的测量设备来进行,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测量方法。
必须小心地规划和执行实验,以确保测量到的数据是准确而可靠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欧姆定律,并学会如何测量电阻器等电路元件的电阻值。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d4f8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1.png)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使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电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电阻这个元件。
那么,什么是电阻呢?电阻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阻的测量。
2.知识讲解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阻的概念。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
我们来看一下电阻的几种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欧姆(Ω):电阻的基本单位。
(2)千欧(kΩ):1千欧等于1000欧姆。
(3)兆欧(MΩ):1兆欧等于1000000欧姆。
师: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
具体操作如下:(1)将电阻接入电路,调整电源电压,使电路中的电流稳定。
(2)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
3.实验操作(1)搭建电路,将小灯泡接入电路。
(2)调整电源电压,使电路中的电流稳定。
(3)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4)记录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数据分析师:同学们,实验完成后,请将你们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学生将数据记录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小灯泡的灯丝温度升高,电阻也随之增大。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物理实验设计测量电阻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物理实验设计测量电阻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3382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4.png)
物理实验设计测量电阻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Introduction:在物理学中,电阻是描述电路阻力的物理量。
测量电阻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设计之一。
本文将介绍测量电阻所需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电阻,并探索不同电阻连线方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器材:1. 直流电源2. 电流表3. 电压表4. 镍铬电阻器5. 连接电线实验步骤:1. 将电压表和电流表连接到电路中,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 将不同电阻器按照预先设计的连线方式连接到电路中。
3. 分别记录不同电阻器的电流与电压值。
4. 重复实验多次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 记录实验条件(如温度、电源电压等)。
数据处理:数据收集:根据实验步骤中所记录的电流与电压值,我们可以获得一系列测量数据。
求取电阻:利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电流与电压值计算电阻值。
根据 Ohm's Law, 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
R = V / I统计处理:1. 计算每个电阻器的平均电阻,可以通过将多次实验测得的电阻值求平均值得出。
2. 分析电阻器的测量误差。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标准偏差来评估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3. 绘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图表,以便更直观地观察数据趋势。
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电阻器的电阻可以通过测量得到,以满足实验目的。
2.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电阻器的平均电阻,并对测量误差进行评估。
3. 绘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图表,能够更直观地观察数据的趋势。
结论能够回答实验目的,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解释。
结语: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电阻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和性质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依次列出参考文献)注:此文档为对电阻测量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一般描述,并没有具体列出实验的数据和结果。
电阻测量实验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电阻测量实验数据处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a428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3.png)
电阻测量实验数据处理教学设计引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在电阻测量实验中的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相关指导,学生将学会如何准确测量电阻值并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目的- 掌握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会使用电阻测量仪器进行准确的电阻测量- 了解电阻测量中常见的误差来源- 学会处理电阻测量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电阻测量仪器、待测电阻、连接线等。
2. 连接电阻测量仪器:根据仪器说明书,正确连接待测电阻和电阻测量仪器,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3. 调零操作:使用仪器的调零功能,将仪器的零点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消除零位偏移。
4. 测量电阻值:通过仪器进行电阻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 重复测量: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并计算平均值。
6. 分析数据:将实验数据整理并绘制相应图表,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7. 讨论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论。
数据处理方法1. 计算平均值:将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2. 计算标准偏差: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以评估测量的精度。
3. 绘制误差柱状图:将测量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值绘制成柱状图,以直观展示测量误差的分布情况。
4. 计算不确定度:根据实验数据和测量误差的分布,计算电阻值的不确定度。
5. 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例如拟合曲线、相关性分析等。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器材连接正确,并保持连接的稳定性。
- 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操作步骤,便于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 注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和纠正。
结论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可以提高在电阻测量实验中的数据处理能力,掌握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学会使用相关工具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实验设计技巧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实验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2dec8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7.png)
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和实验设计技巧电阻率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电子工程、物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测量电阻率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合理的实验设计技巧。
本文将介绍电阻率的常用测量方法,并提供一些实验设计技巧。
一、四线法测量法四线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四根导线,分为两根电流引线和两根电压引线,以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1. 将待测物体安装在测量台上,并固定好。
2. 将电压引线连接到待测物体的两个端点上,保持引线与待测物体之间的接触良好。
3. 将电流引线连接至待测物体的不同端点上,保持引线与待测物体之间的接触良好。
4. 调节稳压电源,使其提供稳定的电流。
5. 使用电压计测量待测物体两个端点之间的电压差。
6. 根据所测得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阻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四线法测量时,应保证引线与待测物体之间的接触良好,以减小电阻的测量误差。
同时,应使用稳压电源和精确的电压计,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二、电桥测量法电桥是另一种常用于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它利用了电桥平衡条件下电阻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调节电桥中的参数,使电流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测量未知电阻的电阻率。
具体测量步骤如下:1.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组成电桥电路。
2. 调节电桥中的参数,例如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滑动变阻器的位置等,使电流达到平衡状态。
3.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和已知电阻的数值,计算出待测电阻的电阻率。
电桥测量法需要仔细选择已知电阻和调节电桥参数,以获得准确的电阻率测量结果。
此外,电桥的精度和稳定性也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因此,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精密的电桥仪器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验设计技巧在进行电阻率测量实验时,以下几点实验设计技巧需要注意:1. 阻值范围选取: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阻值范围,避免超出测量范围导致测量失效或精度不高。
2. 温度控制:电阻率与温度密切相关,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应注意控制待测物体的温度,防止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电阻的测量(设计性实验)
![电阻的测量(设计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71607f46294dd88d0d26be1.png)
R 1.5% 。(具体方法见附录Ⅰ) R
(3)测量:根据计算得实验电压和电流的范围以及所用电表量程,分别加五个 电压,测得相应的电流。注意读数时的科学性,要体现仪器的精确度,要有估读 位。 (4)数据处理要计算待测电阻的不确定度,写出实验结果的完整表达式。
2.双臂电桥原理及使用方法见附录Ⅱ。 3.测量3次以上,表示出测量电阻的测量结果
五.伏安法测电阻数据处理说明 首先:对一次测量来讲,伏安法测电阻为间接测量,因此应当通过误差 传递公式计算测得电阻的不确定度。 其次:本实验要求多次测量,属于不等精度测量,因此对于测得的这几
组数据处理的结果要用加权平均法处理,求得最后结果。
2、 3 N ),所用电表量 I i ,( i 1、 例如,用伏安法测得 N 组数据 U i 、
程分别为U A 、I A ,本实验中所用电表准确度等级都为N%。处理过程如下:
I I A N % ,并计算单 1)计算电压表、电流表的误差限 U U A N % 、 Ui 2、 3 N )。 R 次测量电阻值 i (i 1、 Ii
(2) (3)
P 1
i 1 i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2)、(3)可以求得 k ,进而求得 Pi ( i 1、 2、 3 N ) 4)通过公式(4)、(5)求得最后结果 R R (R)
PR R P
i i
i
(4)
( R)
1 1 R 2 i
(5)
二.实验目的 1.系统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2.掌握误差的分配原则,在伏安法测电阻中 学习如何合理选择电表 量程、实验电流和实验电压。 三.实验仪器
生物测电阻教案设计
![生物测电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b4f8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7.png)
生物测电阻教案设计。
一、实验原理生物测电阻是通过测量电阻来检测生物组织的性质和特征,其基本原理是将电极置于生物组织上,将交流电压施加于电极上,测量通过电极的电流和电压,从而计算出电阻值。
生物测电阻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血红蛋白检测、细胞电阻检测以及组织/器官电阻检测等方面。
二、实验设计1.材料准备生物测电阻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电阻计、电极、以及待测生物组织。
电阻计是用于测量电阻的仪器,电极一般有钨丝电极和金属电极。
待测生物组织可以是新鲜的动物组织,也可以是人体组织等。
2.实验流程(1)将待测生物组织放置在工作台上,保证组织表面没有过多的水分。
(2)将电极置于组织表面,保持电极与组织表面的接触紧密。
(3)将电阻计接上电极,打开电源开关,选择直流模式,并选择适当的电流频率。
(4)测量电阻值,并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实验步骤(1)将钨丝电极或金属电极附加在电极夹上。
(2)将电极置于待测生物组织表面,并调整电极位置,使电极与组织表面的接触紧密。
(3)将电阻计接上电极夹,打开电源开关,并选择适当的电流频率和电压,进行测量。
(4)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生物组织的电阻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不同生物组织的电阻值是否具有差异;二是研究组织电阻值与组织的性质和特征之间的关系。
其中,对于不同生物组织的电阻值比较,一般可以通过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组织电阻值与组织的性质和特征之间的关系,则需要结合生物学和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具有良好的细胞结构、细胞密度高的生物组织往往具有较低的电阻值,而病态生物组织则常常具有较高的电阻值。
三、结论生物测电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技术,通过测量电阻值来研究生物组织的性质和特征。
本文介绍了生物测电阻实验的原理、实验流程及步骤,并探讨了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生物测电阻技术的发展将为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手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研究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问题。
电阻测量设计实验报告
![电阻测量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c1ba5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c.png)
电阻测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设计一种电阻测量电路,能够准确测量给定电阻的阻值。
实验原理:电阻是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电压与电流之比,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准确计算电阻的阻值。
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的电阻测量电路,利用欧姆定律测量电流和电压,从而得出电阻的阻值。
实验器材:欧姆表、电阻箱、导线、电压源、安全电缆、万用表。
实验步骤:1. 搭建电阻测量电路:将欧姆表的两个测试引脚分别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两端。
将电压源接入电路,设置合适的范围。
连接导线、电阻箱和安全电缆。
2. 调节电压源:通过调节电压源的电压,使得在电阻上产生合适的电流。
记下电压源的电压值。
3. 测量电流:使用万用表选择电流测量模式,将表笔分别连接到电阻测量电路的两个测试点上。
记录下电流值。
4. 计算电阻阻值: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阻值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电阻的阻值。
可以通过与已知的标准电阻进行比较,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实验结果与标准阻值相近,说明电阻测量电路准确可靠。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安全用电,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 检查实验仪器的连接是否正确,保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
3. 在测量过程中,注意防止电流过大,避免对万用表和电阻产生损坏。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电路连接,关闭电压源,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结论:通过设计一种电阻测量电路,可以准确测量给定电阻的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搭建电阻测量电路、调节电压源、测量电流,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与已知标准电阻进行比较来验证。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用电,正确连接仪器,并注意防止电流过大。
最后,实验结束后,及时断开电路连接,关闭电压源,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电阻测量的设计实验报告
![电阻测量的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9430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e.png)
电阻测量的设计实验报告设计实验报告:电阻测量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种电阻测量电路,测量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并熟悉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电阻是电流在电阻器中产生的电势差所引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即恒定电流通过电阻器产生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实验中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3.实验器材-待测电阻-直流稳压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多用途万用表-连接导线4.实验步骤步骤1:将电源的正极接到待测电阻的一端,负极接地。
并将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多用途万用表连接至电路中。
步骤2:在电压表和电流表上分别选择合适的量程以及测量模式。
步骤3:将电流表分别放置在待测电阻的两端,记录测得的电流值。
步骤4:利用电压表在待测电阻两端测得的电压值和测得的电流值,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步骤5:重复步骤1至步骤4,使得测得的电阻阻值更加准确。
5.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依次测得了不同待测电阻下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并计算出了相应的阻值。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待测电阻的阻值与通过它的电流和电压之比有关,符合欧姆定律。
6.实验误差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精度限制,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线路连接误差:实验中所使用的导线可能存在一定的电阻,在测量电流和电压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待测电阻本身的误差:由于电阻器的制造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待测电阻的实际阻值与标定阻值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7.实验改进方案为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提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精度:选用精度更高的仪器。
-减小线路连接误差:使用高质量的导线,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校准待测电阻:在实验前对待测电阻进行校准,得到更准确的阻值。
8.实验结论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验操作获得了实践经验。
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改进方案也使我们更加注重实验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设计的实验
![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设计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3c2d7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9.png)
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设计的实验
测量合金的电阻率可以采用四线法测量。
实验步骤如下:
1. 首先准备一个合金样品,并将其切割成一个适合的形状,如长条或片状。
2. 使用细砂纸或砂轮将合金样品的两侧表面打磨光滑,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
3. 使用电阻计测量合金样品的直流电阻。
(记作R1)
4. 使用铜线或铝线连接一个恒流电源和一个毫伏计。
5. 将合金样品夹持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确保好接触。
6. 开启恒流电源,并测量在通过合金样品时的电压降。
(记作V1)
7. 计算通过合金样品的电流值(I),使用欧姆定律:I = V1 / R1。
8. 将合金样品的长度测量,并记录下来。
9. 将合金样品的横截面积测量,并记录下来。
10. 计算合金样品的电阻率(ρ):ρ = R1 * (A / L),其中A为
横截面积,L为长度。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进行测量,取多个数据的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 确保合金样品的两侧表面完全平行,以确保电阻测量的准确性。
- 使用四线法测量可以减小连接线的电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考虑合金样品所处的温度,可以进行温度修正以得到更准确的电阻率值。
- 确保恒流电源的稳定性,以保证电流的恒定。
- 在进行电阻测量和电流测量时要小心防止触电和短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学中的设计性实验
实验题作为考查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高考试题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电学实验
因其实验理论、步骤的完整性及与大学物理实验结合的紧密性,成了高考实验考查的重中之重,测量电阻成为高考考查的焦点.伏安法测电阻是测量电阻最基本的方法,常涉及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与滑动变阻器限流、分压式的选择,前者是考虑减小系统误差,后者是考虑电路的安全及保证可读取的数据.另外,考题还常设置障碍让学生去克服,如没有电压表或没有电流表等,将已学过的电学知识和实验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这样,就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测量方法
电路
测量原理
伏安法
I
U R x =
串联分压
法
电压表V 2 内阻已知时,左图中,
212
1
V V R U U R =
;右图中, R U U U R V 1
21
1-=
并联分流
法
电流表A 2内阻已知时,左图中,
211
2
A A R I I R =
;右图中, R I I I R A 1
1
21-=
等效替代
法
电源电压不变,将S 合到2,调节R ,使电表的示数与S 合到1时相
等,则R A1=R 或R V1=R 半偏法
闭合S 1,断开S 2,调节R 1,使
电流表满偏,闭合S 2,只调节R 2
使电流表半偏,则Rg=R 2; 调节R 2=0,闭合S ,调节R 1使 ○
V 满偏,只调节R 2
使○V 半偏,则R V =R 2.
电表互用
法 内阻已知的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可当电压表使用. 欧姆表法
要在指针靠近中央时读数;每次换档需重新调零;保证电流始终从红表笔流入,
黑表笔流出.
V 2
V 1
R
R A 1
A 2
R 2
1
S A 1
A
R 2 1
S V 1
V
S 1
A
R 2
S 2
R 1
(R 1»R 2) S (R 1«R 2)
V
R 2
R 1
例1.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1,要求方法简
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⑴在图6-48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器材(代号) 规 格
电流表(A 1) 量程10mA ,内阻r 1待测(约40Ω) 电流表(A 2) 量程500μA ,内阻r 2=750Ω 电压表(V ) 量程10V ,内阻r 3=10K Ω 电阻(R 1) 阻值约100Ω,作保护电阻用 滑动变阻器(R ) 总阻值约50Ω 电池(E )
电动势1.5V ,内阻很小
导线若干,电键K
⑵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例2.要测量电压表V 1的内阻R V ,其量程为2V ,内阻约2K 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 ,量程0.6A ,内阻约0.1Ω;
电压表V 2,量程5V ,内阻约为5K Ω;
定值电阻R 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 2,阻值为3K Ω;
滑动变阻器R 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 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约0.5Ω;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 1 和电流表A 串联接入电压合适
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 1 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 V .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 1内阻R V 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必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在图6-49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3)由上问写出V 1内阻R V 的表达方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例3.为了测定电流表A 1的内阻,其中:
A 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μA ,内阻约为100Ω; A 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为200μA ; R 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R 2是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5k Ω E 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V ,内阻不计; S 1是单刀单掷开关,S 2是单刀双掷开关; 试在图6-50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图6-48
图6-49 图6-50
例4.现要测量某一电流表○A 的内阻r 1.给定器材有:
(1)待测电流表○A (量程300μA ,内阻r1约为100Ω)
(2)电压表○V (量程为3V ,内阻r2=1k Ω) (3)电源E (电动势4V ,内阻忽略不计) (4)定值电阻R1=10Ω
(5)滑动变阻器R 2(阻值范围0~20Ω,允许通过的最
大电流表0.5A )
(6)电键S 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块电表指针的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①在图6-51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②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 ,用已知的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内阻r 1= .
针对性训练(6-5)
1.有一电流表○A ,量程为1mA ,内阻r 1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器材有,电
阻器R 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
10k 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 Ω;电源E 1,电动势约为2V ,内阻不计;电源E 2,电动势约为6V ,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6-52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断开S 1和S 2,将R 调到最大;②合上S 1调节R 使○A 满偏;③合上S 2,调节R 1使○A 半偏,此时可以认为○A 的内阻r g =R 1,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 1应该选择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 应该选择 ;电源E 应该选择 . (ⅱ)认为内阻r g =R 1,此结果与r g 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
电流表A 1(量程250mA,内阻r 1为5Ω);标准电流表A 2(量程300mA,内阻r 2约为5Ω); 待测电阻R 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 电源E (电动势约为10V ,内阻r 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 ⑵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用测得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 1的计算公式是R 1=________.
图6-51
图6-52
图6-53
3.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V 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 (量程2V ,内阻约4k Ω);
电流表
(量程1.2mA ,内组约500Ω);直流电源E (电动势约2.4V ,内阻不计);电
阻3个,1R =4000Ω,2R =10000Ω,3R =15000Ω;电键S 及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i.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1个,与其他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并在图6-53虚线内画出测量的原理图.(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 ii.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 ,则电压表内阻V R =_________________.
4.现要测量某一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给定的器材有:
A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200Ω;
B 、电源E :电动势约为1.5V ,内阻可忽略不计;
C 、电流表A 1:量程为0~10mA,内阻r=20Ω;
D 、电流表A 2:量程为0~20mA ,内阻约为8Ω;
E 、定值电阻R 0:阻值R 0=80Ω;
F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50Ω;
G 、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电阻R x ,请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在图6-54虚线框内,要求:①测量结果尽量准确;②在实验过程中电表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则R x 的表达式为: R x = (用I 1、I 2、R 0、r 表示)
5.某同学为了测电压表V 1的内阻r 1的精确值,有如下器材:
A 、电流表A 1:量程是3mA ,内阻约为5Ω
B 、电流表A 2:量程是0.6A ,内阻约为0.1Ω
C 、待测电压表V 1:量程是5V ,但由于刻度盘模糊,读不出所测电压的大小,其内阻r 1约为5 k Ω
D 、电压表V 2:量程是2V ,内阻r 2=1k Ω
E 、定值电阻R 0:阻值R 0=2 k Ω
F 、滑动变阻器R 1:0~100Ω,额定电流为1.5A
G 、电源E :电动势约为6V ,内阻较小
H 、导线、电键
(1)要求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尽可能减小误差.在图6-55方框中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压表V 1的内阻r 1,则所测电压表V 1的内阻r 1的表达式为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
图6-54
图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