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和仪器;3.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4.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电阻测量难题。

二、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和作用•介绍电阻的定义和单位;•解释电阻对电流的限制作用。

2. 电阻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介绍常见的电阻测量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解释不同仪器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测量。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量程;•学习如何正确连接测试线;•学习如何读取并记录测得的电阻值。

4.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电阻测量难题•探讨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接触不良、内部短路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电阻的重要性和测量电阻的需求。

2.讲解法:通过讲解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仪器,提供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3.示范法:老师进行电阻测量的示范操作,让学生观察并学习正确的操作流程。

4.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万用表测量不同电阻值,并记录结果。

5.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电阻测量难题。

四、评价方式1.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正确选择仪器、连接测试线,并准确读取和记录电阻值。

2.问答评价:提问学生关于电阻概念、测量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理解程度。

3.实验报告评价: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电阻测量实验的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入电阻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电阻的重要性。

2.讲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介绍电阻的定义和单位;–解释电阻对电流的限制作用。

3.讲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和仪器(15分钟)–介绍常见的电阻测量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解释不同仪器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测量。

4.示范操作(10分钟)–老师进行电阻测量的示范操作,让学生观察并学习正确的操作流程。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2.科学思维通过测量电阻的实验加深电阻是导体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测量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1) 感受小组合作完成探究的喜悦。

(2)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

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完成电阻的测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出问题:在我们每组同学的实验桌上都有这样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它的阻值你能直接测量出来吗?大家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来想个间接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

它的测量原理是什么?生:先测电压、电流,再计算电阻。

测量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

我们可以把上述两个探究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综合到一起:一段电路中的电流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达为:I=U/R(二)新课讲解1、电路图设计师:设计实验电路,在电路中要想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电压、电流,选用哪两块电表?如何接入电路?生: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电流表与其串联。

师:一组数据能否准确得出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什么不能?生:有误差,多次测量减小测量误差。

师: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和电流?生: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实验器材:电源(3V)、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2、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整理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并记下三次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电路的探索》第3节“电阻的测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学习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并探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导线、万用表、电源、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导线、万用表、电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电阻器,提出问题:“什么是电阻?如何测量电阻?”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a. 介绍电阻的概念。

b. 讲解电阻的测量方法。

c. 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实验器材。

b. 学生按照教材提示,进行电阻测量实验。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a. 展示一道关于电阻测量的问题。

b.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c. 讲解解题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a. 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公布答案,学生互相批改。

c. 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电阻的测量方法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电阻的概念。

b. 简述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c.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答案:a.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作用。

b. 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时,需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档位,用探针接触电阻两端,读取显示数值。

c.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2.让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难点】自行设计科学、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具准备】(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带灯座的小灯泡(或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5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例题1(多媒体展示)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同学们练习,教师请两个同学上讲台板书演算过程.解:根据欧姆定律I=R U 得R=I U =A4.0V 2.7=18Ω. (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并且有同类型的例题.教师对学生的演算可以不做过多的讲评,直接关注其变形公式I U R =.) 师 欧姆定律I=R U 可变形为IU R =,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 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 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学生通过对“电阻”一节的学习及课后探究已有所理解)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教师肯定同学的回答并强调:对于变形公式IU R =,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不存在R 与U 成正比,R 与I 成反比的关系,但是I U R =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进行新课】知识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1)提出问题:师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该怎么办呢?(2)设计方案:师 我们只要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得出灯泡的电阻值,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a.如何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值?(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b.如何能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值?c.欲使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应该再加一些什么器材?d.要多测几次,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是否相等,应怎样改变其电压值?接入什么器材好?生:器材的选取:如果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 ,则电源用两节干电池就可以;电压表使用0~3V 量程即可,电流表使用0~0.6A 量程即可,滑动变阻器应该挑选最大电流超过0.5A 的规格.教师总结实验注意事项:①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处,如果不在,还要注意先调零;②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③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将其顺时针缠绕在接线柱上,这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④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以防止电路中电流突然过大.⑤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确保读数正确.师 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设计实验报告.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实验探究报告”.第*组实验探究报告(多媒体课件)[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I U R. [实验电路:][实验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电源: V;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大致估计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选择合适的量程接入,如不能估计,则要选择量程较大的接线柱接入.2.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3.合上开关,并迅速断开开关(试触),在开关合上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的变化,判断电表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接反),电流表、电压表量程连接是否合适(量程大,还是小).4.根据试触的情况,调整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确保电压表、电流表连接正确.5.合上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下三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将测量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对应的空格内.注意: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时,应先将滑片移在小灯泡额定电压值的位置上,先测出额定电压对应的电流值,再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测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弄清楚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使其电阻值增大或减小).在读取电流表、电压表数值时,要先弄清楚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以及该量程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数值.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确保读数正确.(3)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4)分析与论证: 学生根据公式I U R =计算出每次灯泡的电阻值,并进行比较. (5)评估与交流:师 你能从这些数值中看出还有什么规律吗?生: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灯泡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其电阻值就越大.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教师总结:误差分析——电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都有一定的电阻,会使测出的灯泡电阻值与真实值间存在差异,电流表和电压表连入电路的方式有两种.①外接法:如图甲所示,在外接法中,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待测电阻R 两端的电压UR 、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电阻R 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即I=I R +I V ,待测电阻值应为RR I U R =真,而测出来的电阻值I U R R =测,由于I >I R ,所以R 测<R 真,即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当待测电阻很小时,采用外接法可减小测量误差.②内接法:如图乙所示,在内接法中,电流表的示数表示通过R 中的电流I R ,电压表的示数表示电阻R 两端电压U R 与电流表两端电压U A 之和,即U=U R +U A .根据R U I =,待测电阻值应为RR I U R =真,而测量的电阻值I U R R =测,因为U >U R ,使R 测>R 真,即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如果待测电阻R 的阻值很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电阻R 和电流表中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知U R =I R R 远大于U A =I R R A ,即U 近似等于U R ,使R 测≈R 真.因此,当待测电阻很大时,采用内接法.例题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先让学生思考,后讲解.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课堂延展】用其他方法测量电阻师在上一个实验中,用的是两块电表,电压表用来测电压,电流表用来测电流,那么,单独使用一种电表,如何测出灯泡的电阻呢?学生分组讨论,再由代表阐述本组创新的方案.教师总结:测电阻的其他方法(用多媒体展示)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测量方法,掌握了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器材的选取,知道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熟悉了一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加深了对仪器使用的理解.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伏安法”测电阻是个典型的电学实验,所用仪器较多,操作比较复杂,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应引起高度重视.2.实验电路图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得出,待画出电路图后,还要问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是很关键的,有的学生看书上这样画,他就这样画,而说不出为什么.3.注意事项可以放在实验进行中说明,或学生有问题时再指出,这样比单独占用一些时间要好一些,因为学生出错了,就知道去查错,从而加深对注意事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4.对个别同学的错误数据不要一味地加以否定,而要注意引导,看是因为读数引起的还是计算引起的,帮助他们查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的电路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实验数据.所以我们老师还是要想得更远一些才好.5.三次实验尽量在允许的范围内拉开三组实验数据的差距,便于分析实验结论.6.本节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多测几次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而是要学生从多次计算出来的结果中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对于灯泡的电阻,受灯丝温度的影响,求平均值是没有意义的.。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5.注重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事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实验成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逐步突破。
7.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和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如擅长理论的学生可以多进行问题解答,擅长实验的学生可以担任实验小组组长等。
8.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5.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了解电阻器的种类、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材第17.3节后的练习题1、2、3,以巩固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操作方法。
这些习题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深化对电阻测量原理的认识,并提高他们的计算和应用能力。
2.设计一道综合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一个具体的电路图中各电阻的关系,并计算总电阻。
(2)组织学生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方法,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验心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如何测量电阻的大小?2.猜想或假设: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分别测量出未知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公式U=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R=U/I表示导体的RI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该式是用比值来定义导体的电阻的,是电阻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3.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进行设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分别测量出未知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公式U=计RI算出电阻的阻值。

电路图为:实物图:4.进行实验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2.怎样减小实验的误差?多测几组不同的电流和相应电压的数据,就可以得到多个电阻的测量值,从而可以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误差,提高物理量的测量精确度。

实验要求: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值;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

讨论实验步骤: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3.根据公式URI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

2. 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3.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4.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

小组把测量数据记录到表格中:实验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电阻的平均值/Ω1235.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认真分析你们测量出的数据。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3.学会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教学重难点:1.电阻的测量方法。

2.万用表的使用。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阻箱、电池、导线、万用表。

2.实验材料:不同阻值的电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引入电阻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回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讲解电阻的定义和单位,以及常见的电阻材料。

2.介绍电阻的测量方法,包括串联法和并联法,并进行实例说明。

3.介绍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步骤。

1.学生分组,每组2人,分别进行串联法和并联法的实验测量。

2.实验一:串联法测量a.将电阻箱中的电阻调到一个已知值,与电池串联。

b.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计算电阻值。

c.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

d.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3.实验二:并联法测量a.将电池正负极分别与电阻箱的两端相连。

b.测量电阻与电阻箱两端的电压,计算电阻值。

c.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

d.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总结(10分钟)1.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及分析。

2.教师总结串联法和并联法的特点和操作要点。

3.引导学生认识到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便利性。

五、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尝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测量。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并归纳电阻测量的要点和经验。

教学手段:1.讲课法:通过理论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实验操作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电阻测量,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讨论交流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和实验结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1.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正确,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2.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

3.学生对电阻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有一定的领会和掌握。

电阻的测量》的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的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的教学设计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常见电阻测量仪器的使用;3.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电阻测量;4.具备解决电阻测量中常见问题和错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言 (10分钟)介绍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以及电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电阻测量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2.电阻测量方法 (20分钟)介绍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串联法、并联法和桥式法;分析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点和适用场景;进行示范实验,演示不同测量方法的实际操作。

3.电阻测量仪器的使用 (30分钟)介绍常见的电阻测量仪器:万用电表、电桥等;分析不同仪器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不同仪器的使用方法。

4.实际电阻测量实验 (60分钟)提供一系列电阻测量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学生在实验中进行电阻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解决方案。

5.错误分析与解决 (20分钟)分析学生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和错误;引导学生进行错误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评估1.设计一份电阻测量的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于电阻测量方法和仪器的理解程度;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电阻测量实验,并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析能力;3.老师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不同仪器和测量方法的操作熟练程度。

四、教学资料和资源1.电阻测量实验题目和要求;2.万用电表、电桥等电阻测量仪器;3.实验用电阻、导线等实验器材;4.实验报告模板和数据记录表格;5.课堂演示投影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

五、教学延伸和拓展1.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电阻测量研究和实验,挖掘更多的测量技巧和方法;2.引导学生探索电阻与其它物理量的关系,如电流、电压和功率等;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分享,促进合作研究和知识共享。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使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电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电阻这个元件。

那么,什么是电阻呢?电阻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阻的测量。

2.知识讲解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阻的概念。

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

我们来看一下电阻的几种常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欧姆(Ω):电阻的基本单位。

(2)千欧(kΩ):1千欧等于1000欧姆。

(3)兆欧(MΩ):1兆欧等于1000000欧姆。

师: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

具体操作如下:(1)将电阻接入电路,调整电源电压,使电路中的电流稳定。

(2)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

3.实验操作(1)搭建电路,将小灯泡接入电路。

(2)调整电源电压,使电路中的电流稳定。

(3)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4)记录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数据分析师:同学们,实验完成后,请将你们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学生将数据记录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受到温度的影响。

当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小灯泡的灯丝温度升高,电阻也随之增大。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电阻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测量教学设计电阻测量教学设计(通用2篇)电阻测量教学设计篇1教学案例背景物理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

然而物理教材中的同学试验都是按给定的器材,老师讲解规定的操作方法,然后同学实施操作得出一些验证性结论。

试验方法、试验思路千篇一律。

这样对同学的试验设计力量和制造性思维力量得不到培育,不利于同学今后的进展。

基于上述现状,我设想转变传统的试验教学,探究一种以试验为中心的探究教学法,即在老师给定一个试验目的基础上,让同学自己确定试验原理,选择试验器材,设计试验过程,老师适时引导、点拨,同学主动发觉探究,让同学通过自己的试验去发觉规律,把握学问,从而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和制造力,实现以“应试教育”向“素养教育”的转轨。

教学案例主题我对这种探究教学法作了初步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把这种教学法以《电阻的测量》为例,向大家展现这种试验教学的详细实施过程。

教学案例大事在同学把握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学问基础上,我提出试验问题:现有如下试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电阻箱、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

请你在上述主要试验器材(还可自选其他器材)基础上,设计一个物理试验,测出一被测电阻的阻值,并画出你的试验电路,下节到试验室进行测量。

提出问题的结果,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热忱,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课下拿给我看的方案有十几种,对于较好,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集中,做到心中有数。

教学案例问题解决一、情景,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示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然后复习《伏安法测电阻》,自然引入这节课的试验目的。

二延展情景,在试验教学中,进行沟通,探讨。

老师:“这节课由同学们自己当一回老师,把你课下设计好的试验方案拿到前面,利用多媒体展现台,给大家进行讲解。

”[反思:通常试验,老师讲解,同学验证。

而这节课,我把课堂还给了他们,让他们当上了主角,同学们的乐观性都很高,既想让大家看到自己设计的电路,又想看看别人的方法,所以都争着到前面展现台上讲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路知识、欧姆定律和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他们对物理实验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电阻测量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电阻的特性、测量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分析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在团队合作中,部分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不足。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沟通表达能力;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阻的定义、单位、测量方法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
a)请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强化对电阻定义、单位、符号的理解。
b)结合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c)列举生活中应用电阻测量的实例,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难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技巧、误差分析以及串联、并联电阻的计算。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究电阻的测量方法。
b)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PPT、实物投影等,展示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阻测量原理。
c)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电阻测量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本后的习题,特别是关于电阻测量原理和实验操作的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核对答案。
2.结合课堂实验,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电阻测量实验的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结论等,培养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掌握电阻的单位、换算关系以及电阻的色环标记。
2.学习并掌握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并准确读取电阻值。
3.使学生了解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理解电阻的温度系数,能够分析温度变化对电阻值的影响。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主动探究电阻测量原理和实验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复习电阻的定义和单位,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电阻的测量结果,分析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等,对电阻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学生对电阻测量原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第十七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1)在实验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2)在实验过程中自主设计电路、连接电路、设计表格、分析总结,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激发学习电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教学难点:(1)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2)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及通过其的电流。

三、教具准备:实物器材:干电池2个,开关1个,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教师用木尺;多媒体器材:PPT课件,录播室。

四、教法: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理论分析五、教学过程:1、导入:实验室里有一个电阻器,很重要,我们想知道它的电阻有多大。

那么,请你想个方法?需要使用什么工具?引导学生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式去思考。

确定方案: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及通过其的电流,然后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式计算电阻的大小。

(至现在用时约5分钟)2、请学生自主设计电路、上台连接电路、设计表格并在黑板上画出。

重点关注:(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使指针指在?(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3)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怎样选择?(4)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进行什么操作?(5)记录数据的表格应包括哪些物理量?标题行应怎样写?(至现在用时约15分钟)3、接下来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

需多次实验就应该改变电阻器的电压及电流值,那么电路需要怎样改进一下?还需增加什么元件?请同学来连接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进行实验。

(注意:连接前,滑片应放在什么位置?)(至现在用时约18分钟)4、根据几次实验记录的数据,求平均值,说说有什么发现。

(至现在用时约20分钟)5、“想想做做”: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3.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知识掌握牢固。
4.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生活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元件,如灯泡、电炉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电阻测量的兴趣。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以及为什么需要测量电阻。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阻的测量》。
(二)讲授新知
1.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符号,让学生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4.部分学生对物理实验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操作失误,缺乏自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发现电阻测量的方法。
2.针对学生实验操作的不足,给予耐心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如何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
(2)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实验经验,进行小组内讨论,总结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技巧。
3.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测量电阻的经验和方法。
5.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阻的测量,并能够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电阻的数值。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电阻的变化,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和常见电阻器的特点。
2.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能正确读取电阻值。
3.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掌握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4.能够运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常见电阻器的特点。
-教师讲解:“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欧姆(Ω)。电阻器是一种用来调节电路电阻的元件,常见的有固定电阻器和可调电阻器。”
2.演示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演示:“现在我来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首先,将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分别接触到电阻器的两个引脚上,然后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数值,这个数值就是电阻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运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2.难点: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等基础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压、电流的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电压,谁能告诉我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电流和电压是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压推动电流。那么,有没有什么因素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电阻。”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电阻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3.掌握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4.能够正确选择测量范围和读数;5.能够独立完成电阻测量实验。

二、教学准备1.多用电表;2.标准电阻;3.导线;4.电池。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个电阻器,让学生感受电阻对电流的限制作用。

然后提问:“电阻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讲解电阻的基本性质(10分钟)通过简短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电阻的单位、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等。

3.介绍电阻的测量方法(10分钟)将标准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接通电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并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4.演示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10分钟)将多用电表调到电阻档位,选择合适的量程,用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分别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读取示波器上的电阻值。

最后解释读数的方法和精度。

5.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让学生自行操作多用电表,测量给定的电阻值,并记录读数。

提醒学生正确连接电路,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读数的精度。

6.实验讨论(10分钟)通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实验总结(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电阻测量方法的应用,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误差来源,总结电阻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加深对电阻测量的理解。

8.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引入实物、讲解理论、演示实验和讨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电阻的定义、性质和测量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电路的连接和读数方法不熟悉,导致一些操作错误和读数不准确。

下次课应加强实验前的理论知识讲解,并提前告知实验注意事项,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准确性。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电学基础》第3节“电阻的测量”。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电阻的概念、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2章第13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学习并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电路中电阻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测量方法的实际应用,电路中电阻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电路,通过更换不同电阻器,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教学细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细节:结合实际例子,形象生动地讲解电阻的概念。

3.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电阻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教学细节: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4. 测量电阻方法讲解:介绍伏安法、欧姆表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教学细节: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5. 实际应用:分析实际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如何影响电流、电压。

教学细节:结合实际电路图,让学生学会分析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单位、换算关系。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测量电阻的方法。

4. 电阻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案。

答案:学生可根据伏安法或欧姆表法,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所需器材、实验步骤等。

答案:根据电路图,运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求出R1、R2的阻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

17.3 电阻的测量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7.3   电阻的测量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3 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了解钨丝的电阻特性。

2.科学思维:通过用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量电流,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学会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3.科学探究: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4.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爱护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教学难点: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电流,电路故障的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流表、电压表、天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小灯泡、开关、导线。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小明爷爷的收音机坏了,检查发现一个电阻烧坏。

电阻烧坏,怎样测量其电阻值?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伏安法测量电阻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可以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间接地测量电阻。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为了减小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根据每次电压及电流值算出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成电路。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b.如果待测电阻约为10Ω,电源用2节干电池,则电压表选量程;电流表选量程。

c.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端。

(2)滑动变阻器常用来改变电流及电压的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前要先想好,朝哪个方向移动滑片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闭合开关前应该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时最小。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端。

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电阻变,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电阻的测量执教:赵文明协备:吴雨婷九一班时间: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 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 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4.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 通过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正确读数、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 通过本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实验中注意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教具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2.5V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想想议议

讲授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电路图
实物图
实验记录表格
测量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
到零刻度。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
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
开关S。

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
程。

二、例题分析
例1 (小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
时,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
图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
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__A,电阻R
的阻值为Ω。

例 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
么?说明原因。

电路图:要求学生自己设计
实物图:要求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
物图
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电阻,再
取平均值
想想做做
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
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
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
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
化规律吗?
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
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法和学生动
手实验的能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方
法和学生动
手实验的能

培养学生的
解题能力,
思考能力
电压U /V
1 2 3
电流I /A 0.22 0.30 0.34
电阻R /Ω 4.55 6.67 8.82
解析:当灯两端电压越大,灯丝电阻越大。

原因:当灯两端电压越大,灯丝温度升高。

例3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
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
位置,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可能
出现的现象是( )
A .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 .小灯泡烧坏
C .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 .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练一练
1.1.(13四川自贡)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 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 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 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
三、小结:
1.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R=
I
U
电路图: 六、练一练 课件出示
七、板书设计:同小结 八、布置作业: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
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