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合集下载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简答题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简答题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1. 教育的个性化在20世纪以后,教育开始注重个性化发展。

传统教育往往是统一的标准化培养,而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人才。

2.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开始向开放式的环境转变。

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评台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3. 实践教育的重视20世纪以后,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教育。

传统的死记硬背教学方式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

学校和教育机构也越来越注重实习、实训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4. 国际化教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教育也成为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之一。

学生接触到更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学校也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

国际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5. 素质教育的提倡在20世纪以后,教育开始强调素质教育。

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个人观点和理解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个性化、开放式、实践教育、国际化和素质教育等特征,都体现了教育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我来说,这些特征提醒我要注重个性发展,在开放的环境中积极获取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在国际化中扩展视野,在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

总结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集中体现为教育的个性化、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实践教育的重视、国际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提倡。

这些特征对于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学生的发展。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20世纪以后,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社会化,时代化:基础教育全程免费普及,技术教育向社会化发展,时代学科经常学习等等。

二、家校协同办学:为了实现教育的全过程服务,家校双方要深入合作,搭建家校共育的平台,努力建设家校沟通的桥梁。

三、素质教育更加重要:强调全面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社会道德与文明素质的培养。

四、把网络教育作为坚实的基础:形式多样,资源丰富,方便快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 1 -。

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顺口溜

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顺口溜

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顺口溜一、二十世纪教育改,大众普及真是快。

就像春风吹大地,学校数量猛增赛。

以前上学是少数,现在人人有书读。

好比那星星之火,燎遍教育这片土。

二、教育发展多元化,课程种类像繁花。

文科理科都涵盖,艺术体育也不差。

小明想当艺术家,绘画音乐任他拿。

不再局限老几样,想学啥就有啥呀。

三、教育理念现代化,尊重个性人人夸。

不再统一死要求,因材施教顶呱呱。

小红擅长搞发明,学校鼓励她前行。

好似园丁育百花,各有各的美和型。

四、教育技术革新潮,电化教学真奇妙。

电视电脑进课堂,知识传播效率高。

老师播放纪录片,历史地理全看见。

这就像开了天眼,世界就在眼前现。

五、国际交流渐频繁,教育不再闭门关。

各国经验互相学,取长补短乐无边。

咱们派人去留学,外国友人也来咱这。

就像河流汇大海,知识文化大融合。

六、教育公平受重视,贫困地区不忽视。

资源分配更合理,大家机会都一致。

山区孩子没书读,援助就像及时雨。

哪能让他没学上,大家都该有学具。

七、终身教育起新潮,活到老来学到老。

不是年轻才读书,中年老年也能搞。

老张退休没事干,又去学那书法好。

就像蜡烛再燃烧,知识永远没个了。

八、教育管理科学化,规章制度细又佳。

教学质量好评估,哪里不足补哪呀。

学校制定新方案,提高效率不再慢。

这就如同修机器,调整好了跑得欢。

九、教师培训大加强,师资水平往上涨。

教学方法更新快,教育质量才有望。

李老师去参加班,回来讲课不一般。

就像厨师学新菜,味道肯定更解馋。

十、教育目标更全面,培养人才德为先。

不仅知识要学好,品德修养不能欠。

小王聪明成绩好,但爱捣蛋品德糟。

这可不行要改正,全面发展才是高。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20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众多积极的特点,从普及化到多元化,从理念到技术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让教育变得更公平、更科学、更能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岗教师综合知识: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高频考点——教育的发展历程之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20世纪上半叶,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气化革命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上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展开。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教育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

教育是贯穿整个一生的工程,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接受教育。

这些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和形式。

所以,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观念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全民教育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型教育。

全民教育特别重视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

前者是把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的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引申。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20世纪后的教育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20世纪后的教育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20世纪后的教育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相关试题:(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中无多选题.应广大考生需求,中公教师考试网将从多方面提供相关试题,供考生全面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项选择题】20世纪以后的教育呈现出的新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 )A.全民化B.民主化C.教育技术的现代化D.多元化【答案】ABCD.【单项选择题】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B.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简答题】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案要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制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简答题】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新东方网课推荐:年教师资格一次顺利提分课程!!点击免费试听>>>。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通常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时期,这一阶段教育学理论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教育实践也更加注重多样性和个性化。

以下是这一时期教育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特点:
1. 新教育运动: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出现了新教育运动,强调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自由教育和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

2. 进步教育运动: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强调教育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提倡通过项目式学习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3. 教育学理论的多样化:这一时期,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变得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制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多种教育学派。

4. 重要教育家的贡献:多位教育家对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强调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强调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提倡“学习通过做”;玛丽亚·蒙特梭利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儿童自主学习和感官教育。

5.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显著发展,心理学家如桑代克和皮亚杰的研究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6. 教育制度的变革: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教育制度也发生了变革,出现了公立学校系统、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新的教育形式。

这一时期的教育学发展标志着教育学从单一的学科向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更加注重适应社会变化和满足个体需求。

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开始更加关注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和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1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1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师生关系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2.良好地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良好地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地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德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2020年辽宁省特岗教师考试高频考点解析: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2020年辽宁省特岗教师考试高频考点解析: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2016年辽宁省特岗教师考试高频考点解析: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供考生备考学习。

【高频考点——教育的发展历程之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20世纪上半叶,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气化革命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上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展开。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教育贯穿人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

教育是贯穿整个一生的工程,从摇篮到坟墓都要接受教育。

这些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阶段和形式。

所以,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观念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全民教育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型教育。

全民教育特别重视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

前者是把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的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民主的教育改造成为民主的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精讲讲义: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精讲讲义: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知识与能力理论精讲2简答题示范【例】请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3.教育的民主化。

一方面让所有的人接受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二、教育学的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了解】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单选】阶段阶段阶段1.中国:《学记》、孔子2.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昆体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培根、夸美纽斯、康德、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杜威、斯宾塞①中国古代、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②教育学的雏形•“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教学相长•“学者有四失,多、寡、易、止”—— 长善救失乐正克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重点:单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单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孔子《论语》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方法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行统一:力行近乎仁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最早)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口诀:孔子无类因材启古希腊古罗马产婆术(问答法)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分阶段教育《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单选】(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西方萌芽阶段——考点归纳中国+西方1.地位PK:《学记》VS《论演说家的教育》2.人物:孔子VS苏格拉底3.两个最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关于启发的古语: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练一练1.(2021 下)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 )。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发展的特点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发展的特点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发展的特点20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方面综合评估这些特点,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多元化的教育体系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教育体系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甚至在同一国家内部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教育体系。

这种多元化的趋势使得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2.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逐渐与技术融合。

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让学生可以更便利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线教育、远程教学和虚拟实验等新形式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3.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0世纪以后,教育界开始逐渐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逐渐被淘汰,更多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4. 强调综合素质教育与传统的重视学科知识不同,20世纪以后的教育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诸如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素质开始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注重他们的学科成绩。

5. 强调实践教学20世纪以后的教育发展中,实践教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学生除了要获得理论知识外,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众多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实际操作性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0世纪以后的教育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技术融合、个性化,强调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教育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现代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非常重要,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发展的特点

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发展的特点

1. 20世纪以后教育发展的背景和特点在20世纪以后,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技术和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迅猛以及全球化的影响,都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

2. 多元化的教育形式20世纪以后,教育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仍然是主要形式,但是在线教育、远程教育和混合式教育等新形式不断涌现,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 强调素质教育教育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社会和未来发展需求。

4. 科技与教育融合另外,科技的发展也深刻改变了教育的面貌。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效率。

5. 注重个性化教育在20世纪以后,个性化教育备受重视。

教育者开始意识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激发其学习潜能和个人发展。

6. 全球教育合作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合作日益加强。

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成为常态,学校、教育机构间的跨国合作项目不断涌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发展机会。

总结回顾20世纪以后的教育发展可谓是多姿多彩,教育形式多元化、素质教育、科技与教育融合、个性化教育和全球教育合作等都成为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

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未来,教育的发展也将继续围绕这些特点展开,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需求的新挑战。

对于这样的发展,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与时俱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得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育者也应该关注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依附发展_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依附发展_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二 8 0 年 代 以 前 中 国 高等教 育 依 附发 展 的主要 特点
设 计 教 学法 柏克郝斯特 的道尔 顿制 等 这些 都 给 民
国时 期 的教 育 改革提供 了新 的参 照 系 解 放 后 苏联


,
,
也 许人们 会 认 为中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史很 长 谈 不 上对 他人 的 依 附
义 国 家发 生 联 系 的 第 三 世 界 国 家则 是 外围 或 边


.
阿 特 巴 赫认 为大学 分 为 有 影响
, ,
力 和 从 属的 两类 也 就是 把大 学 分 为 知识 的 创 造



.
5 世 纪 以 来 由于西 欧 商 业 而 这种世界 格 局 是 1

者 和 知识 的 传 播者 前者在 国 际学 术 网 络 中居 于 中
例 也 难 以 跻身 于 中 心 的 行列 这就 是依 附理论 的
基 本思 想

教 育发 展 的这 一重 要 特 征 对 于 新世 纪 中 国 高等 教 育 的发展 来 说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一 依 附 理 论 与教育 研 究


,
,



随 着 依 附理论 的 发展 一 批 比 较教 育 学 者 也 开
.
1 97 4
年发
表 的《 作 为 文 化 帝 国主 义 的 教 育 》 一书 就 标 志 着教 育 研 究中 依附 论 流 行的 开 始

.
1 98 4

7
月 的第 五届 世



,
而以

教育发展趋势的特征

教育发展趋势的特征

教育发展趋势的特征
教育发展的趋势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跨国性的趋势。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频繁,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也大大增多。

2. 科技化:科技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方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传统的教室教学到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科技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3. 多元化: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学术知识仍然重要,但同时对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视也在不断增加,教育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4. 学习型社会:教育不再局限于青少年阶段,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越来越重要,人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能、新知识。

5. 社会责任感: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育机构和教育者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简答题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简答题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简答题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包括:
1. 多元化:20世纪以后,教育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仅
仅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也包括实践教学、项目学习、互动教学、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

2. 创新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技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开始借助于各种技术工具,如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来辅助教学和学习,促进信息获取和知识传播的效率。

4. 个性化: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教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

5. 实践导向:教育注重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以致用。

6.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意识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重要性,教育开始注重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7. 合作性: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简述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出现的新特征

简述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出现的新特征
此外,能力的发展与一个人的勤奋努力等主观心理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答案:
一、选择题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
答案:
五、选择题
答案:
35.想像是人脑对已有______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______的过程。
36.感受性是指人对______的感觉能力。它是动物心理反映的______形式。
37.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______;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_____,而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______。
(4)迁移的水平不同;
(5)二者发展不同步。
47.(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八、论述题
48.在制约能力形成与发展条件的问题上,历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就是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我们认为制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遗传与早期营养条件在能力发展中有重要作用。遗传通过素质影响能力的发展,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前提。例如,天生的盲人难以发展他在绘画方面的能力:先天脑发育不全的人,不可能发展正常水平的智力。可见,离开了素质条件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但是,素质不是能力,它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1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的活动。
1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
1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
15.德育过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44.影响创造想像的因素有哪些?

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笔试备考之教育公共基础知识:20世纪以后的教育考点归纳

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笔试备考之教育公共基础知识:20世纪以后的教育考点归纳

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笔试备考之教育公共基础知识:20世纪以后的教育考点归纳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考试公告2016下半年四川教师公招线上讲座四川教师公招考试辅导资料1.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第五。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随手练习1.20世纪以后的教育呈现出的新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 )A.全民化B.民主化C.教育技术的现代化D.多元化【答案】ABCD。

2.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开始于( )。

A.20世纪5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答案】B。

近代教育的发展特点

近代教育的发展特点

1、20世界以来教育的发展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多元化2、教育学:研究问题和教育现象(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任务)。

3、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具有基础性,普及型,强制性的教育4、义务教育的意义?1)义务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2)义务教育体现现代文明水平,促进现代文明提高。

3)义务教育可以保障公民权利,培养公民法律意识。

5、教育目的: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狭义指人们对教育者的期望,人民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或者效果。

6)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教育目的可以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

教育目的可以检查学校的办学质量教育目的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育目的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度。

8、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的发展阶段,一定社会的社会制度,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人们的教育思想9)小学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活动。

1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智体美劳12)德育: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3)德德育的要求:培养初步具有五爱精神初步养成学生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

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也愈加强调国际化和全球化,这是因为教育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因此,本文将从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着手,阐述其发展的历程和特征。

一、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阶段1. 第一阶段:起步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起步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概念开始出现,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

首先是出现了国际教育合作组织,例如国际教育协会、国际文凭组织等,它们致力于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教育交流。

其次是有了世界各大学之间相互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例如欧洲文凭互认机构等。

总之,这一时期的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 第二阶段:发展期(80年代至90年代)80年代至90年代是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各国政府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例如,美国提出了“国际文凭计划”,韩国开始实施“全球教育合作政策”,中国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

此外,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国家与中国的合作项目频繁出现。

3. 第三阶段:成熟期(21世纪)21世纪以来,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全球教育合作迈向全面合作和深度合作。

各国政府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促进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例如中国提出了“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韩国推出了“全球信任合作政策”,欧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了“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外交政策”。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在线化和数字化逐渐出现,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也开始影响着全球教育。

二、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特征1. 开放性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开放性。

这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被打破,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和技术正在加速传递和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

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6.教育与社会文化(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教育与文化: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7.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具体表现在:(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8.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3)学校教育——主导;(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9.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0.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1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1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1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4.简述教师角色(1)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传道者,授业解惑这,管理者,示范者,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现代的教师角色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记忆口诀:社区开发促进终身研究】15.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

(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

(5)身体素养。

16.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3)文化知识17.请简要比较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3)课后评价的差异。

【需逐条展开】18.简述福勒和布朗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的阶段。

19.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1.简述学生中心课程论主张(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排;(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22.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3.新课改的具体内容(1)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表现形式包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4)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5)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5.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2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简捷性。

(5)有指导的认识2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28.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心理准备;(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效果29.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量力性原则(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记忆口诀:置气西宫,理因思量】30.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32.简要论述谈话法的实施要求(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要善问;(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33.简要评述班级授课制(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3)不足之处:①不利于因材施教;②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③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34.简述注意规律的应用(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

②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②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③正确组织课堂教学④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3)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经常转化交替的。

35.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8页(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