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病句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0f9c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9.png)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高考语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c2d4ef7ec4afe04a1dffe.png)
辨析并修改病句备考必读【考点明示】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D【考点解读】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言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考情分析】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在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基本上是年年考,各地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出现,其主要形式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居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高考试题都是在考查病句的辨析,而考查病句修改的并不是很多。
所以,掌握病句的辨析方法尤为重要。
【复习指津】实际语言运用中,病句辨析是规范化的重要要求。
我们在答题时,大都会分作两步走:首先是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采取“压缩法”查找“病因”;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
但遗憾的是,此类试题得分很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不是我们在复习时没有掌握有关句子的理论知识,没有做相关练习,而是在答题时,忽视了出题者设置的“陷阱“,被表面的语感欺骗了,因而正误不分,是非难辨。
下面让我们具体看看辨析病句时可操作的几种方法。
l、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做分析比较,明辨原因,以加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bb43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2.png)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二、复习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三、复习难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
四、复习方法:归纳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五、复习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引出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识别、修改病句是近几年来中考的热门考点之一,熟练掌握病句修改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中考成绩。
今天我们来进入病句专题的学习。
对症下药,方可治病。
语句有哪些常见病症呢?找到了病因,又该怎样为它治病呢?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归纳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
(二)免费问诊:免费问诊1:例:1、正在仔细地批改作业。
2、近视眼发生的机会很多,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平时养成用眼卫生。
3、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提高。
4、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5、在这篇文章里,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缺主语)(※:介词使用不当造成句子成分残缺)修改:这篇文章,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归纳病因: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治病秘方:成分残缺—-补充完整练习:下列句子结构完整的一项是( )A。
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由于美国大学忽视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逐年减少,产生了人才危机。
C.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瀑布,这里有“瀑布之乡”的称号。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解析】C正确,A、B缺少主语,D缺少宾语。
【点拨】A句的主语隐蔽于介词短语之中,“他”放在从”之前,主语显露了,成分齐全了。
B句,应该作主语的词语。
前头使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缺少主语,删“使”。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4c6d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8.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练习,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结构、逻辑分析、语感审读等。
3. 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符合语法规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辨识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练习,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原则。
3. 练习:布置一些病句辨识与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练习心得,分享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病句,进行分析与修改。
2. 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提高表达效果。
注意事项:1. 教学中要注意举例生动、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提高辨识能力。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病句类型,互相学习修改方法。
3.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病句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cbe1d763231126edb1152.png)
高考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课时安排:】共7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第一种,选择题【高考题例】广东卷(A)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几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答案】A【解析】B项搭配不当,“并命名为‘金丝牦牛’”主语不是“金色牦牛”而是“人”,宜改为“被命名为‘金丝牦牛’”。
C项中“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语序不当,“令人流连忘返”应调后;D项“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
第二种。
修改病句例:(2006江苏高考)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
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高中语文学考复习专题之病句》教学设计(附学案)
![《高中语文学考复习专题之病句》教学设计(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51b4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7.png)
《高中语文学考复习专题之病句》教学设计授课人:xxx指明修改方法:删除多余的介词(2)定语较长导致宾语中心语遗漏。
(第12题)⑨看到“是”表判断的句子不放过(看主宾搭配是否得当)⑩看到“缩小”“减少”“降低”等词不放过(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四、再试牛刀显身手生完成“再试牛刀”部分习题,并讲解。
师小结各组得分情况并评价。
五、小结教师赠言:多读书,培养语感;勤练习,掌握方法。
《高中语文学考复习专题之病句》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等常见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难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导学案一、导入二、小试牛刀明学情请辨析病因,修改病句1.听了妈妈的话,我真是从心里由衷地感谢杜老师。
2.我们学校通过并研究了应对“甲流”的最新措施。
3.上合青岛峰会不仅会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而且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4.数百位战斗英雄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表彰会。
5.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6.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7.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8.2019年1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神经。
9.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10.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1.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12.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13.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却无法应付政治生活中的阴谋与陷阱,最后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代价。
三、归纳总结得良方四、再试牛刀显身手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地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病句类型复习语文教案
![病句类型复习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f6c8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b.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病句类型复习语文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
2. 病句修改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病句类型的判断。
2. 修改病句的技巧。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2. 讲解(15分钟)讲解每种病句类型的特点及修改方法。
通过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每组挑选一个病句进行修改。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要点,强调注意事项。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分享给同学。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课后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六、教学案例分析环节:课堂实践目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实施:1. 教师展示一个典型的病句案例,如:“他非常地高兴。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修改这个病句,讲解修改的原理和步骤。
3. 教师点评学生的修改过程,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4. 通过对比原句和修改后的句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病句修改的效果。
七、课堂互动环节环节:小组讨论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
![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38f8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f.png)
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病句修改概述1.1 病句的定义病句是指在语法、用词、标点、逻辑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合适的句子。
病句修改是语文写作中的重要技能,能有效提高文章质量。
1.2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成分多余:句子中有多余的成分,造成句子累赘。
搭配不当: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合理。
语序不当: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
逻辑混乱:句子中的逻辑关系不清晰或矛盾。
第二章:成分残缺的修改2.1 主语残缺找出句子中的谓语动词,确定主语的位置。
在主语缺失的地方加上合适的主语。
2.2 谓语残缺检查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确定谓语动词是否完整。
在谓语动词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的谓语动词。
2.3 宾语残缺确定句子的谓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在宾语缺失的地方加上合适的宾语。
第三章:成分多余的修改3.1 删除多余的成分找出句子中的多余成分,如不必要的修饰语、重复的词语等。
删除这些多余的成分,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3.2 替换多余的成分找出句子中的多余成分,如“非常”、“很”等副词。
用更合适的词语或短语替换这些多余的成分。
第四章:搭配不当的修改4.1 词语搭配不当分析句子中的词语搭配是否合理。
替换不合理的词语搭配,选择更合适的词语。
4.2 动宾搭配不当检查句子的谓语动词和宾语是否搭配得当。
替换不合适的动宾搭配,使句子更加通顺。
第五章:语序不当和逻辑混乱的修改5.1 语序不当找出句子中词语的错误顺序。
调整词语的顺序,使其符合语法和逻辑顺序。
5.2 逻辑混乱分析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或矛盾。
重新组织句子结构,使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消除矛盾。
第六章: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与修改(一)6.1 语病实例分析提供具体的病句实例,让学生识别病句类型。
分析病句的错误所在,引导学生理解病句的性质。
6.2 练习与指导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修改特定的病句。
提供修改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
第七章: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与修改(二)7.1 搭配不当的深入分析讲解搭配不当的常见错误,如主谓、动宾、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错误。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02def69eae009591bec60.png)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二、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三、课时安排:共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 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⒈辨析语病的步骤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
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地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⑴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⑵从语法角度分析。
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⑶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⒉辨析病句的方法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⑴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例如:出了名以后的陈银儿最终从一个优秀企业家堕落成为行贿狂的罪人。
这句话,凭语感就觉得别扭,“行贿狂的罪人”不符合一般语言习惯,一般只说“杀人狂”,不说“杀人狂的罪人”。
《高考语病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高考语病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e2e2fdfd0a79563c1e7262.png)
《高考语病专题复习》教学设计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命题规律命题材料多取自近期现实生活中的报刊、杂志、书籍等,有一定的现实性。
二、解题思路1.筋脉梳理法纵观全局,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的主干是否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错误;再清理句子的枝叶(补语、定语、状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有毛病。
2.逻辑分析法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对句子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
3.规律标志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例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
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从而做出准确的答案。
三、技巧点拨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搭配不当,“事件”不可以“批评教育”)2.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庶,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语序不当,应为“听取和讨论”,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语意不明,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计“三千余元”还是单“诉讼费”“三千余元”)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1.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高考总复习病句教案
![高考总复习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6c779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f.png)
班级:姓名:高三语文教案使用时间: 2022 年 9 月 8 日编辑人:蔡婧辨析病句小结【学习目标】1.明确列出病句的六大类型。
2.探索总结出辨析病句的规律。
3.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辨析并修改病句,提高准确率。
【重点难点】探索总结出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规律方法。
【课前复习案】(复习时间 10 分钟)一、填空:结构性语病:( )( )( )( )病句六大类型语义性语病:( )( )二、错题集锦: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22 年 11 月 11 日,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这次会议寄托厚望,但会议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发达国家兑现有关承诺的程度。
B.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导,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目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C.在汉字书写能力不断下降、国人的文化传承意识不断弱化的当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对于汉字的健康发展,势必促进一种积极推动的效果。
D.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大举入侵文化领域,将那些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我幸福”,有人则调侃道“我姓曾经”,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B.这个夏天最火的电视节目非“中国好声音”莫属,它以独特的导师和盲选机制,冲破了普通选秀节目的窠臼,推出了一批真正受观众喜欢的“好声音”。
C.新浪、百度、网易等各大网站的代表纷纷表示,要培养抵制假恶丑、宏扬真善美的社会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
D.记者了解到,绿华小学 237 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津贴的免费营养餐,但食堂空间有限,也没有足够的餐桌餐椅,因此,学生需要各自回到教室吃饭。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非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0fa5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3.png)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培养学生严谨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逻辑分析等。
3. 病句的修改技巧: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分析典型病句的错误原因。
3. 练习:让学生辨识和修改给出的病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修改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病句发生情况,了解教学成果的持久性。
五、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收集各类病句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文章等资源,供学生课后自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病句的知识和技巧。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病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病句类型。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病句。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改正。
七、教学实践:1. 病句辨析: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2. 病句修改:根据学生找到的病句,指导他们进行修改,并讨论修改的合理性。
3. 病句大赛:组织学生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写作训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病句研究:让学生深入研究病句的产生原因,探索修改病句的技巧。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
![高三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57ea27360cba1aa911da1c.png)
知识与应用语音一、考纲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二、考点分析识记A普通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高考经典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2006江苏卷)A.殷yīn殷勤殷红殷切期盼家道殷富B.调tiáo调和调停风调雨顺调兵遣将C.识shí识趣卓识识微见远识礼知书D.朝zhāo朝晖朝觐朝不保夕朝秦暮楚2.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曰歌声粗犷(2006北京卷)A.shǐzīcháng cháo kuàngB.shìcǐcháng kěguǎngC.shìzǐtáng cháo kuàngD.shǐcītáng kēguǎng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006四川卷)A.模样(mó)疲惫(bèi)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èi)B.麻痹(bì)包庇(bì)心潮澎湃(bài)步履蹒跚(pán)C.贮藏(zhù)鞭笞(chī)瞠目结舌(chēng)解甲归田(jiě)D.畸形(jī)机械(jiè)破绽百出(zhàn)伺机报复(sì)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006天津卷)A.落笔/落照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人所难C.佣工/佣金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D.殷红/殷切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2006广东卷)A.禅让阐明嬗变煽风点火潸然泪下B.庇荫纰漏毗连筚路蓝缕蚍蜉撼树C.侍奉对峙吞噬恃才傲物舐犊情深D.湍流祥瑞揣摩惴惴不安气喘吁吁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006重庆卷)A、豁免附和蛊惑人心祸起萧墙B、遏止扼要鄂伦春族厄瓜多尔C、菁华矜持泾渭分明惊世骇俗D、撕裂趔趄烈火金刚骂骂咧咧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006湖南卷)A.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如何读书,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0a4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d.png)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纠正高三语文中常见的病句错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改正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学生能够理解语言规范对于写作和表达的重要性,并能在写作中避免病句错误。
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和分类:主谓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缺少主语或宾语、句子成分混乱等。
2. 常见病句错误的分析和纠正方法。
3. 练习改正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于语文写作中病句的了解和认识。
2. 分享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病句问题,引发学生对于病句问题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病句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错误类型。
2. 分析常见病句错误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病句对于语言表达的不利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些常见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分析错误之处并提出改正意见。
2.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的改正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改正病句。
2.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相互批改并给出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改正病句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自行发现并改正病句错误。
2. 学生互相交换短文,相互批改并给出建议。
3. 部分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改正思路和方法,进行讨论和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改正病句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和练习题。
2. 短文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练习题和短文的改正结果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改正病句错误,培养了学生对于语文写作中语言规范的重视和意识。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病句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三语文《病句专题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2e8027866fb84ae45c8d8e.png)
1、学生记住病句的类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型,并且能分辨。 1、 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 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2、结合练习题, 总结规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律。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3、给复杂的句子划成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 分。如:本世纪初,是 前面。 ) 我国实现进入 WTO 的目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 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 标。 移到“无穷的”前面。 ) (“本世纪初是目标”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 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 到“各式各样”前。 ) 为“进入 WTO 是我国本 ④夜深人静, 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 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 世 纪 初 要 实 现 的 目 移到“事情”前) 标”。 )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
2
①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 WTO 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 WTO 是我国本世纪初 要实现的目标”。 )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 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 ④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 产”。 )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⑤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 (“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 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 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 ⑦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 是“改正”。 ) (3)、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⑧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 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 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 “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 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 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 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方法 教学设计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方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96f13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2.png)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与修改方法(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病句错误类型2.掌握修改病句技巧3.学会修改病句【教学重难点】1.掌握修改病句技巧2.学会修改病句【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关联词语(一)位置不当语病题大多是复句形式,关联词语应该是最先关注的。
关联词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位置不当、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滥用关联词等。
例1.虽然王尧同学昨晚睡得晚,但是他今天上课时精神依然特别好。
例2.世界即使明天就要结束,我也要栽我的小苹果树!【明确】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例1.改为“王尧同学虽然昨晚”例2.改为“即使世界”【强化练习】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他”应移到“如果”后。
2.同学们十分钦佩王老师,因为不仅她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解析】“不仅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主语都是“她”,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
改为“她不仅”3. 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解析】(前后主语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化肥厂”,所以关联词语“一方面”要放在“农民”之前。
4.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解析】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二)搭配不当例1.无论这儿的生活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在这里安心工作。
例2.尽管同学们怎样批评,他爱讲话的坏毛病一点儿都没改。
【明确】这两个例句都是犯了关联词固定搭配不当的毛病,例1.中的“无论”不能与“也”搭配,应将句中的“无论”改为“即使”,例2.中的“尽管”也不能与“都”搭配,应改成“不管”。
【提醒笔记】关联词有它的固定搭配性,不能胡乱搭配,一般都是成对使用。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a4d18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a.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学生准确表达的能力,避免在写作中出现病句。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常见错误。
2.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3.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对复杂句子结构的辨析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出现病句的文章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2. 讲解病句的类型及常见错误,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基本特点。
3. 讲解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辨析病句。
4. 讲解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步骤,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5.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举例实践,加深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理解。
6.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
7.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10. 课后跟进,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辨析和修改病句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避免病句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七、课后作业:1. 选取一段自己写作的文段,运用所学方法辨析并修改其中的病句。
2. 总结自己在辨析和修改病句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准备与同学交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针对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病句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ed13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7.png)
病句专题复习教案病句专题复习教案修改病句是在不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
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欢迎欣赏病句专题复习教案1【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修改与辨析的几个小窍门。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病句类型的前四类;2、特别注意“辨析方法”中的“审读关键词法”。
教学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教学设想】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一、考点阐述《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次D”。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言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专题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每年必考的一个考点,而且这一考点在通常情况下得分率在语言基础题中往往是比较低的,这应当多引起我们的重视。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面与两面搭配不当;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残缺——1、缺少主语2、缺少谓语3、缺少宾语4、缺少修饰成分;赘余——1、堆砌2、重复3、可有可无4、应删去“的”字)、结构混乱(1、举棋不定2、藕断丝连3、中途易辙4、反客为主5、结构含混)、表意不明(有两种类型:1、“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2、“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自相矛盾2、范围不清3、强加因素4、主客倒置)。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⑧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
(“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 2)、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①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②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
(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③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④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3)主客倒置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主谓搭配不当2、动宾搭配不当;3、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面与两面搭配不当;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①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
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
“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
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④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⑤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⑦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是“改正”。
)(3)、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⑧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③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④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
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
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⑤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
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⑥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三、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有下列类型:1、缺少主语2、缺少谓语3、缺少宾语4、缺少修饰成分5、关联词语残缺(1)、缺少主语①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②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使”的主语应是“学习”,由于有“通过”这个介词,使主语丧失了。
)(2)、缺少谓语③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④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3)、缺少宾语⑤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4、缺少修饰成分⑥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应加“艰苦”“辛勤”之类的修饰语,同时,前一分句又是“动宾不当”。
)5、关联词语残缺⑦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四、成分赘余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1、堆砌2、重复3、可有可无4、应删去“的”字(1)、堆砌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③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④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⑤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⑥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⑦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⑧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五、结构混乱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1、举棋不定2、藕断丝连3、中途易辙4、反客为主5、结构含混(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 ...”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③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④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 3) 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⑤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
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⑥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4)反客为主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⑦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
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