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问拾得

合集下载

开启心智的几句禅语

开启心智的几句禅语

开启心智的几句禅语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禅是不能讲的。

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禅是悟的。

【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一杯茶】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悟性如光】读佛经。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打破碗】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惹尘埃】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礼物】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

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

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

寒山禅师与拾得的对话

寒山禅师与拾得的对话

寒山禅师与拾得的对话:寒山:世间有人谤我、欺我、侮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治?拾得:只要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1、患难使人聪明,但不能致富。

•复杂中带着简单的思考,是人和动物的分别。

•所有口述手写的辞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来可以……”•贪得无厌的人到头来总是会落得一场空。

•最困难的职业就是怎样为人。

•正直是做人之本,诚信是创业之基,公正是处事之首,礼让是待人之要。

•跌下去是耻辱,站起来是尊严。

•一个一味沉溺于往事的人,是不能张开双臂去拥抱今天的。

•人生就象一个球,无论如何滚来滚去,总有在一个点上停止的时候。

•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实在。

•伪装的善良比真实的凶残更可怕。

•踩着别人肩膀显示自己高度的人,迟早会变成不折不扣的矮人。

•生活中并不是全是艰辛和困难,它同时存在舒适与欢乐;就象我们经历的季节,严冬过后是春天,风雪过后艳阳天。

•生前的赞扬往往虚假,死后的议论常常真实。

•低头走路只看到大地的厚重却忽略了高空的高远;抬头走路,只看到高空的广阔,却忽略了脚下的艰辛与险峻。

•高尚的目标用卑鄙的手段来实现,同样不是高尚的行为。

•显耀地位的人,往往是地位不高,虚荣心作怪;显耀财富的人,往往口袋空空,是在自欺欺人。

•是大山就有高度和坡度,是江河就有宽度和深度,是人就存在不足和错误。

•人少言寡语不一定大智大勇,谈笑风生不一定是不严肃。

•越是巨大的冒险,越是需要巨大的谨慎。

•能够完全成功的巨大欺骗,只有在朋友之间才能发生。

•如果你曾经把失败当成清醒剂,就千万别让成功变成迷魂汤。

•蝎子虽小,但须防其伤人,过失虽小,但须防其毁人。

•失败——对强者是逗号,对弱者则是句号。

•断了线的风筝,虽然无拘无束,但一定会很快栽下地来。

•金鱼悠然自得地在精致的玻璃里游来游去它永远享受不到战胜风浪后的快乐。

•我们都有成功的时候,但不应有骄傲的片刻,我们都有错误的时候,但不应有隐瞒的念头。

•一事无成是得过且过的必然归宿。

拾得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拾得人物简介介绍与典故

拾得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

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 枫桥夜泊》。

后世评价寒山、拾得二人佛法高妙,更兼诗才横溢,佛门弟子认为他们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转世。

而且,寒山、拾得二人踪迹怪异,其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

旧时婚礼上,喜堂高挂二仙神像,寓意和气好合。

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

轶事典故后来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诗人张绩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处事秘诀两人在世曾留下许多诗偈,寒山、拾得的诗(尤其是寒山),具有脱俗的气韵与禅机,对于世俗名利荣华,全不措怀。

不唯具有徜徉于大自然的坦荡胸怀,而且往往有警醒佛教徒的精辟之句,因此甚为后人所推重。

作品《 寒山问拾得》中表现的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可见他们的姿态:有一天,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慈悲无仇敌,宽容少烦恼

慈悲无仇敌,宽容少烦恼

慈悲无仇敌,宽容少烦恼
慈悲没有仇敌,宽容没有烦恼——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认识。

《寒山拾得对问录》记录了一段很经典的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说:“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有人说拾得大师的话太过于软弱,可是我认为拾得大师有大智慧,才这样说。

拾得大师内心无比的安宁、无比的从容,这来自岁月的磨砺和沉淀。

倘若不慈悲、不宽容会怎么样呢?那就意味着针锋相对的斗争,意味着斤斤计较的算计。

在充满是非和矛盾的漩涡里面,即便你能占到上风,能打击到对方,这又如何呢?你收获了对手,也收获了痛苦和疲倦。

这个世界,有许多争执,许多冲突,许多矛盾。

因为有许多人都没有拾得大师那样的大智慧,内心不安宁。

重庆帽子姐,一言不合,掌掴路人,一下子成了“网红”。

还有一位女士,带孩子乘高铁,因为列车员让孩子补票,怀恨在心,掌掴列车员,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

这都是内心不安宁、不慈悲之故。

我们难道不知道吗?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有许多人在这世界上表演,对,就是表演。

上天是幕布,大地做舞台,在这个表演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热闹,一派喧嚣。

然而,天不语,地也不语,天却最长,地却最久。

那些表演的人呢?犹如秦始皇一样强大的,也无非过客而已。

我等皆过客,何必惹尘埃。

尘缘苦短,人生路长,当“慈悲为怀,善念为本”啊。

寒山问拾得

寒山问拾得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1、愚人食盐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远亲戚的家里去。

主人便很殷勤的招待。

并煮了好几道好菜招待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盐,所以每道菜都淡而无味。

这位客人对主人说:你今天烧的菜都是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西,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尝,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

问主人说: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主人说:放盐呀!盐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样菜都好吃。

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

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口里!哇!苦涩不堪!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各位大众,世间各人有各人的智识,智识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别。

智识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

若是智识用之不当!也可能毁灭自己、和违害社会。

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发挥效用。

否则良药也会变成毒品。

比喻贪吃好玩,与断食偏食都不适中。

过分的享乐与吃苦主义都有偏。

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

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负责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无成,过分的热衷名利,也会造成争夺计较而造恶业,或劳碌一生,与烦恼纠缠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轮回不息。

世间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

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

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

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们的智慧去运用。

然则佛教是智慧的宗教。

从闻思修去证得,而且生生世世受用无尽。

释迦牟尼佛过去生,在修行的时候,有一天闻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句偈。

便舍身去求法。

如获至宝,故而成佛。

现在的人却将三藏经典当作学问研究,贪多而不求实用,不依法去修行。

故如说食数宝,没有得到佛法的好处。

做人的境界情感美文

做人的境界情感美文

做人的境界情感美文
唐代,在天台山国清寺,拾得与寒山是莫逆之交。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中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
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
会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
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
世秘诀。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忍、持、悟。

人生有很多事、很多话、很多气需要忍,忍是一种
领悟,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课程,懂得忍,走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持”则是教你学会如何
放手,因为在你得到的.同时就失去了别的东西,毕竟人只有两只手,能抓住多少东西呢?得到的,不要沾沾自喜,没有得到的,不要灰心丧气。

失去是另一种得到,学会放弃才能
更好地持有。

真正能做到这三点的人,为人处世便如鱼得水,至高无上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寒山问拾得》读书心得

《寒山问拾得》读书心得

《寒山问拾得》读书心得“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早就看过这个颇富哲理的对话,又是从高人和老者嘴中说出来的,自然让我亲近了不少,甚至要奉为至理名言。

寒山说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碰到的事情,在这个规范颇多的环境中,不行于理难容于心不忍;行,收不到效果和好感,隔绝不了矛盾。

就拿玩飞车而言,经常被T,不要说谤你欺你了,就连等级比你高一些可能会比你快一些都难容下;在飞车中也时常碰到一些拿第一之后,“废物、垃圾”脱口而出;找情侣之后,前脚跟你结婚了之后,后脚又跟你离了,打开资料一看,旁边又站着一位。

我们先姑且认为这个对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行得通的,可是用几年的时间换取别人态度的好转未免对自己太残忍,即便换取了又能怎么样?用现在社会的效率观也很难容下。

我们常讲学会控制情绪,甚至以此标榜为大师,我真的想看一看这些大师们,可惜至今仍未看到。

人们在一天的生活中遇到什么而由此自己想到什么,这两个方面人都是无法控制的。

其实控制情绪是很可怕的,那些心理素质很好的人往往顺从了情绪,学会了与情绪友好相处。

有多少看似正确的道理,在把人们引向错误的一边,让人们一错再错?有多少人对先人智者的告诫,解释的乱七八糟,让人们接受了教化变得教条,思维没有得到开化却越来越僵化?再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有人如此解释,而且不知多少人被这种解释所植入: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在看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的解释时,它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了我的心中,让我变得俯首帖耳,不仅竖起大拇指说,这就是真理。

他说,现在知道道理了,就让无知的时候过去就过去吧。

在这里“朝”、“夕”并不是指早晨和晚上,它指我们无知和有知的前后两个时刻。

“死”也不是去死,而是过去、一种释怀。

由此我联想到了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开场时说的话:真理都是朴素的。

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

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
注:寒山与拾得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他们于唐代隐居在天台山国清寺附近的山
中,行迹怪诞,出语惊人,经常题诗于山岩与树叶之上,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 化身。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 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 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寒山问: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 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 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结婚是错误,生孩子是失误,离婚是觉悟。离婚的又结婚是彻底的执迷不悟,说吧,你 什么时候觉悟? 9 人世无常,六道轮回;如果爱情可以有来世,即使可以超脱世俗,也要堕入轮回。 10 许多人,许多事,只所以让人心动,让人遗憾,让人心痛,就是因为你知道我,你却不 知道我爱你 11 没有令人憎恶的黑暗,生性贪婪健忘的人类就会忘记光明,谁敢说不是光明故意制造出 黑暗呢 12 放心,我已经记住你身上的味道,就算我闭上眼睛,只要你和我擦肩而过,我就能找到 你 13 康德说过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 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可是当这星空蒙上灰垢烟尘不再璀璨,道德还有依旧 被顶礼膜拜的理由吗? 14 我们不能成为彼得潘,一个人总是要长大的,长大也许会有烦恼、痛苦、伤心、遗憾, 但是这是必然的过程,既然我们不能够挽留过去也不能够拒绝将来,茫然的你就放开一 切的将你的手放进我的手,我会像那次一样把你紧紧搂在怀里,不让你受一点伤害. 15 生命是尊贵的,所以杀人必须是艺术的 16 我笑,是因为我能够爱我爱的人,保护我想保护地人,人这一生,有这个就足够了。 17 快乐使人轻浮,能够让你成长的只有痛苦 18 家并不是一个男人漂泊后的港湾!女人的身体才是. 19 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用绝对一词来回答。答案只是一个时期相对的认同。只要自己不后悔 就无所谓是否正确 男人需要把很多东西带进坟墓。 20 “因为一个成功的男人需要埋葬许多东西,

寒山和拾得的故事

寒山和拾得的故事

寒山和拾得的故事
寒山禅师是唐代禅宗名僧,拾得则是他的门徒之一。

传说有一天,寒山禅师出门扫地,无意中看到一只残破的茶碗,于是他将其带回禅院。

拾得见了后,问禅师:“这只坏掉的茶碗到底有什么用?”禅师
拿出了一块石头,敲在茶碗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说:“茶碗破了,但是它依然有用,可以变成一件乐器。

人也一样,遭遇挫折、失败,
也许会被认为是坏了的,但只要心中依然有乐器之音,依然有用。


拾得被禅师的教诲感化了,从此更加勤奋地修行。

有一次,他跟
寒山禅师谈论佛法,语气十分自满。

禅师却毫不客气地说道:“你这
种态度,就像一个满满当当的杯子,没有一点进步的空间。

因此,要
了解佛法,就得去寻找那个空杯子。


拾得的心中开始明白,决心放下自我,不再自满。

他经常跟随寒
山禅师,参加禅课,努力修行。

多年后,终于学得了佛法真谛,成为
了一位出色的禅师。

这个寓意深刻的寒山和拾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
美好和价值,不用纠结于周围的缺陷和不足;同时,也要有勇气放下
自我,不断接受新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自我克制的诗句

自我克制的诗句

自我克制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自我克制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克制的古文古诗词故意忍耐歌忍1句。

(.)祸根从处此无生。

饶1着。

切莫与人争强弱。

耐1时。

火坑变作白莲。

退1步。

便是人间修行路。

任他嗔。

任他怒。

只管宽心大着肚。

终日被人欺。

神明天地知。

若还故意忍。

步步只得廉价。

世人欺我。

害我打我骂我骗我。

如何处之。

禅师答曰。

只管任他凭他远他莫要理他。

再过几年。

你再看他。

身穿破衲袄。

淡饭随时饱。

涕唾在脸上。

不弃自干了。

有人来骂我。

我也只说好。

有人来打我。

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气力。

我也无苦恼。

这个波罗蜜。

就是无价宝。

能依这忍字。

1生过到老。

听听听。

堂前父母须当敬。

兄弟同胞要1心。

枕边谗言休要听。

每天天。

天意与人无两般。

为人莫作亏心事。

举头3尺有青天。

由由由。

也有高兴也有愁。

世间苦乐不均事。

万物从天不自由。

命命命。

5行8字皆前定。

切莫算计他人有。

富贵贫困都是命。

安安安。

夜间1宿日3餐。

非于己事休招惹。

身得安时梦也安。

分分分。

今生衣禄前生定。

休将巧计害他人。

儿孙自有儿孙份。

守守守。

命里有时终须有。

莫恨贫苦怨爷娘。

儿孙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

别人闲事不要理。

休言长短笑他人。

何不将心谅自己。

憨山大师醒世歌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严厉是妙方处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间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议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3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3更梦富贵还同9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见谗曲贪嗔堕地狱公正正直即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1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2陈汤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1双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1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石天基忍耐歌忍耐好,忍耐好,忍耐2字常奇宝。

寒山问拾得曰

寒山问拾得曰

寒山问拾得曰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出自《寒山拾得问对录》寒山子,又名贫子,经常栖身在天台山始丰县西的寒岩幽窟中,因此被称为寒山子。

由于身居寒岩,饮食无着落,所以常到国清寺,向厨房中洗碗筷的拾得要饭吃。

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

此图画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与拾得二人。

寒山亦称寒山子,居天台始丰县寒岩,好吟词偈,状似疯癫。

拾得是孤儿,寺僧拾而养之,故名拾得,在寺执炊涤器,与寒山友善。

元明清画家多喜以此为画题,此图中左边蓬发者为拾得,右边为寒山。

一着淡墨,一似白描,以战笔和铁线描写衣纹。

淡墨渲染背景,衬出古树枯蔓覆雪之景。

图中右部署有“青山”,为蒋贵号,并钤有印。

这是目前所知蒋贵唯一署名的作品。

蒋贵,生卒年不详,号青山,仪真(今江苏仪征)人。

师吴伟,人物画细致逼真,山水画亦重写实。

禅宗本是中印文化孕育出的奇葩,后来演变为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借助中国水墨画这种自然空灵的表现手法,诞生了禅画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禅画是通过以画讲禅来表达禅理的艺术。

禅者借用一杆纤柔的毛笔,泼洒出心灵的声息,激发修道者的悟性,用写意画的方式直截了当地阐明禅宗心法。

禅画也因此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束绚丽花朵。

禅的本质是要看生命的本性,所以禅画的表现手法往往是脱俗、空寂、古拙,同时又洒脱、风流、活泼。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曾深受禅宗佛理的影响,并衍生出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审美意识。

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禅画也因此备受日本人的珍视,被视为国宝级的文物。

目前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寒山拾得图》,就是这样一幅隐含机锋的禅机图。

以寒山和拾得为主题的图画有许多版本,而最负盛名的禅画则是这幅元代画家因陀罗所作的《寒山拾得图》。

此图为纸本、墨画,在画面最左边,题有楚石梵琦写的赞:“寒山拾得两头陀,或赋新诗或唱歌。

《寒山问拾得》读书心得

《寒山问拾得》读书心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寒山问拾得》读书心得《寒山问拾得》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是根据中国古代著名和尚寒山和尼姑拾得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书中通过寒山和拾得的对话和感悟,传达了人生的真谛和境界。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启发。

寒山是一位禅宗高僧,他求得了无我无相的境界,能够洞悉众生的痛苦和迷惑。

拾得是一位年轻的尼姑,她对寒山的智慧和开悟十分钦佩,于是就跟随着他一起修行。

在他们的对话中,寒山逐渐启发了拾得的心智,让她透彻地认识到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生活本身就是修行的过程。

我们常常被琐碎事物和功利心态所困扰,迷失了自己。

而寒山告诉拾得,无论是穿衣吃饭还是修行,都需要持有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的诱惑和扰乱所困扰。

只有抛弃杂念,专注于当下的事物,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另外,我也深受寒山关于人生的启示。

寒山告诉拾得,人生就像一场梦境,只有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一切的虚幻和转瞬即逝。

因此,我们应该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荣辱,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不被外物所干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活得更加自在。

这本书还给我很多关于修行的思考。

寒山告诉拾得,修行的真正目的是要回归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疲于权利和欲望的追逐。

而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要学会放下,不要被外界干扰所困扰,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修行的真谛,达到内心的清净。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通过阅读《寒山问拾得》,我也对禅宗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禅宗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言语和智慧的境界。

寒山告诉拾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我们去掉种种执念和贪欲的束缚,才能够发现内心的本真。

修行的过程也不是通过逻辑和理性的思考,而是通过内心的直观和体悟。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的开拓。

总的来说,读完《寒山问拾得》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深思。

通过寒山和拾得的对话,我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寒山、拾得如何成为和合二仙的?

寒山、拾得如何成为和合二仙的?

寒山、拾得如何成为和合二仙的?作者:白坚中国民间传统结婚仪式上,往往供奉和合二仙之像,为两个笑容可掬、蓬头垢面的和尚,一手持荷叶莲花,谐“和”,一手捧宝盒,谐“合”。

和合二仙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愿新郎新娘百年好合、家庭团结和睦。

画中的和合二仙,即是寒山、拾得。

寒山、拾得,天台山的两位高僧。

清朝雍正十一年,世宗雍正帝下诏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身份由官方确认。

但可以明确的是,民间奉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时间只能更早。

雍正帝下诏封此二僧,绝不会是毫无由头,唯一的可能是对民间信仰的追认。

这说明,源于天台的和合文化,早就深入人心,成为民间美好的愿景与追求。

在民间,寒山和拾得被视为和合文化的载体,也是和合文化的象征。

然而,史籍对此二人记载并不多,今天我们只能对寒山拾得的生平、思想有个大概的了解:寒山、拾得为唐代的两位高僧,大约生活在唐代武后至宪宗时期。

寒山是天台人,读过书,姓氏已无人知,隐于天台山之寒岩,故称寒山,后人尊称曰寒山子。

平时言语怪异,行为疯癫,“容貌枯悴,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混处童牧,或时叫噪,望空慢骂。

或云:’咄哉!咄哉!三界轮回!’”时人称其为“疯狂子”。

拾得为丰干在赤城道旁捡来的弃儿,故称拾得。

长大后在天台国清寺厨房里干粗活。

寒山与拾得友善,常至国清寺帮助拾得在厨房里干活,两人“终日晤语,潜听者都不解”。

拾得每日将僧厨里的残饭剩菜倒在竹筒里,寒山来了即背负去,作为食物充饥。

国清寺除了丰干禅师外,别的僧人都将两人视为“疯癫汉”,但二人相得,亲密无间,情好如兄弟。

拾得有诗云:”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

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

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

”从寒山、拾得现存文献来看,两人的思想倾向于劝世醒世。

一是劝人看破尘世,看穿人生:贤士不贪婪,痴人好炉冶。

麦地占他家,竹园皆我者。

努膊觅钱财,切齿驱奴马。

须看郭门外,垒垒松柏下。

寒山拾得的六则传说故事

寒山拾得的六则传说故事

寒山拾得的六则传说故事示例文章篇一:寒山和拾得,这两位可是有着好多神奇又有趣的传说故事呢!先说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寒山独自一人在山林中漫步,心里正琢磨着一些人生的大道理。

这时候,拾得从另一边走来,手里拿着刚摘的果子。

寒山就问拾得:“你说,人生到底是像这山林中的迷雾,让人摸不着头脑呢,还是像这手中的果子,实实在在能品尝出滋味?”拾得笑着回答:“嘿,寒山兄,我觉得人生啊,有时像迷雾,有时又像果子,这不是全看咱们自己咋想嘛!”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再来讲第二个故事。

有一次,村子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庙会,好多人都去了。

寒山和拾得也在其中。

寒山看着热闹的人群,感叹道:“这人海茫茫,大家都在寻找着什么,难道真能找到心中所想?”拾得拍了拍寒山的肩膀说:“别想那么多啦,咱们就好好感受这热闹,说不定答案自己就蹦出来了!”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拼命寻找答案,可答案说不定就在身边,对吧?第三个故事也很精彩。

有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寒山和拾得被困在了一座破庙里。

寒山看着外面的雨幕,发愁地说:“这雨啥时候能停啊?感觉就像老天在故意捉弄咱们。

”拾得却乐观地说:“别着急,寒山兄,这雨说不定是在给大地洗澡呢,等洗完了,世界会更干净更美好!”想想看,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也应该像拾得这样乐观吗?第四个故事是这样的。

寒山和拾得一起去帮村里的一位老人干活。

干完活后,老人拿出一些食物感谢他们。

寒山有点不好意思要,拾得却说:“收下吧,咱们的帮助对老人来说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这是老人的心意呀!”这就好比我们帮助了别人,别人的感谢也是真心的,难道不应该接受吗?接着是第五个故事。

有一回,寒山和拾得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在哭泣。

寒山心疼地问:“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哭呀?”小孩抽抽搭搭地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拾得赶忙安慰道:“别怕别怕,我们帮你找!”最后,他们终于把小孩送回了家。

这多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难道不应该伸出援手吗?最后一个故事啦。

为何你身边总是小人不断应当如何化解?

为何你身边总是小人不断应当如何化解?

为何你身边总是小人不断应当如何化解?
寒山拾得(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摄影:寂戒法师)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忍耐歌》
【注释】寒山问“有人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嘲笑我,轻薄我,厌恶我,欺骗我,应该如何应对呢?”
拾得答道“你只要忍让他,由着他,避开他,忍耐他,尊敬他,不要去理他,再等上几年你再看看他会怎样”
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遇上这样的一类人或是一类事时的处理方式,心态坦然,平静面对,继续怀一颗感恩的心做自己该做的事,那么就自然会让着一切离你远去。

《寒山拾得问对录》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寒山拾得问对录》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寒山拾得问对录》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生活中,我们总被人我是非弄的烦恼无边,苦恼无边。

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岂能够“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理他”。

这些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总是感觉太难太难做到!我们总是愤怒,报复,不可饶恕!我们总在想:“为什么我要忍,为什么我要让,这样岂不是显得我很无能,我不要做这样的“懦夫”!我需要维护本性里的那个“我”,这时候“我执、我慢”通通都会跑出保护这个“我”。

如此,我们的烦恼便会无边无际。

让我们的心不能平静下来!
其实,当他人“欺我、谤我”时,如果我们能试着将他的话拆成一个一个的字,之后我们还能找到这句话吗?事实上,当这些声音从他人之口说出来之时,就立即消失于虚空之中了,哪里也找不到了。

而在此之前我们却总把一个个的字的组合当成一个实在的外境,并去理解它、接纳它、回味它,从而引起更深的妄想。

烦恼便由此而生。

因此,消除烦恼很简单,试着去“放下他,由他去”,若能有如此心境,烦恼便会自动远离你!。

寒山拾得对话录

寒山拾得对话录

寒山拾得对话录
寒山拾得对话录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
•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

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

•古今多少人,哪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箭,
•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那时哪个辨?
•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辨,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
•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
•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