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
26
A型题
阻止肝脏氢醌型维生素K生成的抗凝血药是(D) A、肝素 ——激活抗凝血酶Ⅲ B、链激酶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C、双嘧达莫——抑制PDE,抗血小板 D、华法林 E、噻氯匹定——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
.
27
A型题 维生素K的拮抗药是(C)
A.肝素 B.双嘧达莫 C.华法林 D.链激酶 E.噻氯匹定
.
48
小结: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1、促凝血药——重点 2、抗凝血药——重点 3、溶栓药 4、抗血小板药——重点 5、抗贫血药 6、升白细胞药
.
49
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维生素K
A.维生素K缺乏(胆汁分泌不足、早产儿新生 儿、广谱抗菌素抑制肠道合成、肝脏疾病)
B.双香豆素类、水杨酸过量引起的出血
氨甲环酸
抑制纤溶系统功能,用于纤溶亢进出血(手 术、外伤、血友病)
阻断药
纤维酶原 vWF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 GPⅡb/Ⅲa-R
作用较强、短 血小板聚集
.
33
用药监护**
关注阿司匹林出血、溃疡
警惕潜在的相互作用抵消氯吡格雷对心血管保护作用 INR值——2.0
注意与胃黏膜保护药的合用 正视血小板抵抗、择期手术权衡利弊
应对阿司匹林抵抗(治疗无反应/低反应)
整合素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药——影响作用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DIC 的高凝期、体外抗凝
鱼精蛋白
.
52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叶酸与维生素B12合用治疗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选用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rhG-CSF)可用于
维生素B12
肿瘤放疗、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 性贫血、骨髓移植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急 性白血病
抗凝和促凝的临床应用
抗凝和促凝的临床应用引言:抗凝和促凝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药物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血液凝块相关的疾病。
抗凝药物主要用于减少或阻止血液凝块的形成,而促凝药物则用于促进血液凝块的形成。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一、抗凝的临床应用: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液凝块相关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
1. 肝素: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来起到抗凝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肝素有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它们在抗凝效果和用药方便性上有所不同。
低分子肝素相对普通肝素来说,具有剂量更稳定、监测更方便等优点。
2. 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来达到抗凝效果。
华法林的剂量需要经过严格监测和调整,因为其使用不当容易引起出血或血栓形成。
3.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酮、阿哌沙班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这些药物具有抗凝效果稳定、用药方便等优点,但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出血风险。
二、促凝的临床应用:促凝药物主要用于止血和促进血液凝块的形成,常用于手术、创伤和出血等情况。
常用的促凝药物包括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1.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促进血液凝块形成和止血的重要蛋白质,包括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
在某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可以通过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来促进血液凝块的形成。
2.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酶原复合物是一种含有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制剂,可以用于急需促进血液凝块形成的情况,如严重出血。
优缺点和注意事项:抗凝药物和促凝药物在临床上都有其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抗凝药物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液凝块相关疾病,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然而,抗凝药物使用时需要注意出血风险,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中。
此外,抗凝药物的用药监测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定)
g-羧化酶
凝血因子IIa, VIIa, IXa, Xa
氢醌型维生素K
维生素K环氧化 环氧型维生素K 还原酶
-- K3 脑室内注射有明显镇痛作用,能被纳洛酮拮抗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 【临床应用】---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1.低凝血酶原血症(吸收和利用障碍)。如阻塞性黄疸、胆 瘘、慢性腹泻、胃肠广泛手术后患者 2.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新生儿出血 3. 口服过量香豆素类和水杨酸类等所致出血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 【临床应用】
血栓栓塞性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血栓形成、肺
栓塞、动脉血栓栓塞、透析通道栓塞、人工瓣膜栓塞等
【不良反应】
1. 出血 对羧基苄胺对抗 2. 过敏反应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 尿激酶(Urokinase) 【药理作用】 溶栓 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纤溶酶原 尿激酶 (+) 纤溶酶
形成;
(2)大剂量:抑制血管壁中COX-1,使PGI2生成减少,促进血
栓形成。 目前认为每日剂量< 325mg,用于心肌梗塞、脑 成倾向的病人。 血栓形
•
25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 2.TXA2合成酶抑制药和TXA2受体阻断药
利多格雷 ridogrel,匹可托安 picotamide
临床用于血栓病的治疗尤其对新形成的血栓
水蛭素 hirudin
直接与凝血酶的催化点和阴离子外位点结合,抑制其活性。
是迄今为止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药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
(四)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药 血小板膜表面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配体有纤溶酶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内皮诱导因子。血小板之间借助这些配 体联结,形成聚集。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白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
凝血酶(Thrombin,Thrombase)
【作用和用途】
蛋白等的作用特点、用途和药疗须知
一、右旋糖酐(Dextran) 【作用和用途】 1.扩充血容量 2. 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 3. 利尿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
• ①低血容量休克,如大出血、大面积烧伤 • (血浆渗出)等所致; • 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③防治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心肌 • 梗死、心绞痛、术后血栓形成及血栓性 • 静脉炎等。
第3节血容量扩充药
学习目标
临床常见贫血症及常用药物
梗死、心绞痛、术后血栓形成及血栓性
口服或灌注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1.比较中、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用 比较维生素K、氨甲环酸、垂体后叶素和凝血酶等的作用、用途和药疗须知
(2) 尿激酶或链激酶过量所致的出血。 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柠檬酸钠)
• 主要用于呼吸道、上消化道出血及产后 大出血。血管升压素还有抗利尿作用,可 治疗尿崩症。
【不良反应和药疗须知】
• 本药必须注射给药,用后可引起血压升 高、心律失常、心绞痛、腹痛,偶有过敏 反应,故注射时应缓慢,如出现上述症状 应立即停药。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 等患者禁用。
4.局部止血药
• 凝血酶(Thrombin,Thrombase) 【作用和用途】
【不良反应和药疗须知】 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反
应。过量可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有血 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 3.血管收缩药 • 垂体后叶素(Pituitrin) • 【作用及用途】 • 血管升压素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尤其 对内脏血管(肺血管和肠系膜血管)收缩作用 强,可降低肺循环及门静脉压力,有利于 血管破裂处血栓的形成而止血。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接抑制纤溶酶的药物。
氨甲苯酸(止血芳酸、对羧基苄胺):不良反应少 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
氨甲苯酸、凝血酸
[作用、用途] 机理:
1)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阻止纤溶酶 原被激活为纤溶酶 2)大量时直接抑制纤溶酶 应用:纤溶亢进性出血 原发性纤溶血症;DIC晚期;妇产科出血; 某些器官术后出血—肝、脾、肺、肾、前列腺、 甲状腺、子宫、卵巢等;促纤溶药过量引起的 出血。
二、常用药物 (一)铁剂 [体内过程]
1.吸收: 口服以Fe2+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 收。影响铁吸收的主要因素有:
1)胃肠PH; 2)还原剂:促Fe3+ Fe2+,促进吸收。 3)铁的沉淀剂、络合剂(茶叶)抑制其吸收。 肌注易于吸收 。
2.分布:体内铁65%存于血红蛋白中,30%以铁
(二)叶酸类
应用:
营养性:最适宜
各种巨幼红细胞贫血 抗叶酸药性:宜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
恶性:仅能改善血象
注:合用VitC,VitB6,VitB12 可提高疗效。
[常用制剂] 叶酸:片剂、注射剂 甲酰四氢叶酸钙:注射剂
(三)维生素B12(Vitamin B12) 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中 [作用、用途] 1.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 1)主用于恶性贫血
2)体内、外均有效
2.降血脂:
可促脂蛋白酯酶从组织中释放入血,从而 降低血脂。
3.抗炎
应用:1)体内抗凝:防治血栓的形成与扩大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外周动脉栓塞、DIC早 期、心肌梗塞等)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药代动力学】
口服铁剂或食物中外源性铁都以Fe2+ 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上段吸收。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的果糖、半胱氨酸等有 助于Fe3+ 的还原,可促进吸收。胃酸缺乏和服用抗酸药不利 于Fe2+的形成,影响铁的吸收。茶叶及含鞣酸的植物药,高 钙、高磷酸盐食物(如牛奶),可使铁沉淀,也有碍铁的吸 收。四环素等可与铁络合,也不利于铁的吸收。 Fe2+被吸收 入血后迅速被氧化为Fe3+ ,与转铁蛋白结合运送到肝、脾、 骨髓等造血组织及贮铁组织,与去铁铁蛋白结合为铁蛋白贮 存。肠道及皮肤细胞脱落是其主要排泄途径,少量经胆汁、 汗液和尿等排泄。每日失铁量约1 mg。
+ 其他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过敏、致畸等。 + 禁忌证同肝素。
(三) 体外抗凝血药
+ 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柠檬酸钠)
【药理作用】
+ ——体外抗凝 + 枸橼酸根离子+ Ca2+<血浆>
可溶性络合物 <难解离>
血Ca2+↓
抗凝血
【临床应用】
+ 仅用于体外血液保存
每100 ml全血中加入2. 5 %枸橼酸钠溶液10 ml 。
【药代动力学】
华法林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2 ~ 8小时血药浓 度达峰值,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 ~ 99 %, 经肝脏代谢,半衰期为10 ~ 60小时。
【药理作用】
+ ——体内抗凝 :缓慢、持久。 + 机制: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竞争性拮抗
维生素K,使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 合成受阻。 + 对巳合成的凝血因子无影响,故体外用药无效。
链激酶(SK)
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物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
[来源与性质]
为肾近曲小管管周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 白,肝脏也能少量合成。药用者为重组人红细 胞生成素(epoetin-)。
[作用、用途]
作用:与红系干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1.促红系干细胞增生、成熟
2.刺激网织红细胞早期释放
促凝血、抗凝血药物、抗贫血药 物
(二)常见贫血类型
类型 缺铁性
主要问题 缺铁
血象特点
红细胞小,数目不变 或减少;血红蛋白量 减少
巨幼红细胞性 缺叶酸或维生素 红细胞大,数目减少;
B12
血红蛋白量不变或减
少
恶性
缺维生素B12
巨幼性贫血,神经症 状
再生障碍性 骨髓造血功能下 红细胞形态正常;全
降
血细胞数目减少
2、胃肠绞痛、胆绞痛。Vk1
[不良反应]
1.Vit K1静注过快:致面部潮红、 出汗、胸闷、血压下降,甚至虚脱。 故多采用肌注,静注时宜慢 (<5mg/min)。
2.大量使用K3、K4可致胃肠反应(恶 心、呕吐等)及新生儿、早产儿、
G-6-PD缺乏者溶血及高铁血红蛋白 血症和黄疸。
(二)抗纤溶药
血容量扩充药
大量失血或失血浆(如烧伤)可引起血容量 下降,导致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是基本的治疗 措施。全血或血浆最好,但来源有限,因而血容 量扩充药(血浆代用品)就成了治疗低血容量性休 克的常用药物了。
血容量扩充药是一类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 压,增加和维持血容量的药物。
右旋糖酐(dextran)
为葡萄糖的脱水缩合物(多糖)。按平均分 子量的不同可分为高分子右旋糖酐、中分子右 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小分子右旋糖酐四 种。临床一般用 后三种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wyy
王园园 2014.10分来自类一、抗凝血药二、纤维蛋白溶解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促凝血药
五、抗贫血药
六、血容量扩充药
第一节 抗凝血药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 胶状态的过程。(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不溶性的纤 维蛋白)
表1 凝血因子 因子 I II III IV V VII 同义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凝血激酶 Ca2+ 前加速素 前转变素 因子 VIII IX X XI XII XIII 同义名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Struart-Prower factor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附、聚集以及释放等功能的药物。
【作用机制分类】 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阿司匹林 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噻氯匹定 凝血酶抑制药:阿加曲班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Ⅲa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代表药:阿司匹林(aspirin)
机制:与环加氧酶活性部分丝氨酸发生不可逆的 乙酰化反应,使酶失活,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 减少对血小板有强大促聚集作用的血栓素A2 (TXA2)的产生,使血小板功能抑制。 小剂量应用防止血栓形成
酸脱氢酶缺乏病人也可诱发溶血。
第五节 抗贫血药
贫血:循环血液中红细胞(RBC)与血红蛋白(Hb)
<正常
抗贫血药分类:
1.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补Fe3+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VitB12、叶酸
恶性贫血:VitB12 3.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治疗
第五节 抗贫血药
铁 剂
【药理作用】
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
凝血药物
特点:⑴溶解新鲜血栓效果好 ⑵易致出血。主要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 疾病。 主要不良反应:出血、过敏
尿激酶
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催化 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 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凝 血因子Ⅷ等,发挥溶栓作用。对新形成的血栓 起效快,效果好。 可用于肺栓塞,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防 治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血栓形成,脓胸或心包 积脓,溶解眼内出血引起的前房血凝块。
枸橼酸钠
为输血用血液的抗凝剂,通过枸橼酸根离子与 ca离子络合成难解离枸橼酸钙,是血中ca离子 减少,凝血过程受抑制而抗凝,特点:⑴仅适 用于体外抗凝⑵价廉 主要不良反应:过量输入库存血可致低血钙, 输注1000ml含枸橼酸钠血可静脉注射10%葡 萄糖酸钙10ml或5%氯化钙10ml。
抗血小板药
常用抗凝血药
影响凝血因子药:肝素、香豆素类等 促纤维溶解药:尿激酶等 抗血小板药:双嘧达莫等 凝血酶抑制药:充组水蛭素及其衍生物(通心 络胶囊、疏血通注射液 )
肝素类
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而 增强后者对活化的Ⅱ、Ⅸ、Ⅹ、Ⅺ、Ⅻ凝血因 子的抑制作用。 特点:1)作用强而快 2)体内外都有抗凝作用 3)须静脉给药。主要不良反应:①过 量至出血,可用1%硫酸鱼精蛋白解救②过敏 ③久用可致骨质疏松④血小板减少,低分子肝 素因能选择性抑制Xa,故少致出血,少致血 小板减少
通过收缩血管而发挥止血作用。 适用于血管破裂性出血。 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 血。 垂体后叶素主要用于肺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 上消化道出血 肾上腺素主要用于鼻粘膜和牙龈出血。
凝血酶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的药物
由蝶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品中。
叶酸(folic acid)
01
02
食物中叶酸和叶酸制剂进人体内被还原和甲基化为具有活性的5—甲基四氢叶酸(5-CH3H4PteGlu)。进入细胞后5-CH3H4PteGlu作为甲基供给体使维生素B12转成甲基B12,而自身变为H4PteGlu,后者能与多种一碳单位结合成四氢叶酸类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参与体内多种生化代谢
【药物相互作用】
阿司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02
01
与环氧酶活性部分丝氨酸残基发生不可逆的乙酰化反应,使酶失活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对血小板有强大促聚集作用的血栓素A2(TxA2)的产生,使血小扳功能抑制。
01
02
对血小板中环氧酶的抑制是不可逆的,只有当新的血小板进入血液循环才能恢复
水 蛭 素 (hirudin)
1
2
服抗凝药
基本结构:4-羟基香豆素 双香豆素(dicoumarol) 华法林(warfarin,苄丙酮香豆素) 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新抗凝)
香豆素类
维生素K拮抗剂 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 影响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使这些因子停留于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
分子量为5—30 kDa,平均12 kDa
药用肝素由猪小肠粘膜和牛肺提取
[化学结构与来源]
肝素(heparin)
基本结构
【药理作用】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 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 Ⅹ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 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 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 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
第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PPT课件
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1.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 (1)可用大量VitK对抗,但作用缓慢。 (2) 病情较重时,要输新鲜血浆、全血对
抗(其内含有大量有活性的凝血因子)。 2.影响胎儿骨骼发育
.
21
肝素与香豆素类作用比较表
肝素
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
用法:
静脉
口服
靶点:
AT-Ⅲ
.
5
内源性
Ka Ⅻ
TF:组织因子 Ka:激肽释放酶 Pk:前激肽释放酶 HK:高分子激肽原
外源性
Ⅶ
HK Ⅺ
TF
Pk
Ⅻa
Ⅸ Ca2+
Ⅺa
Ⅸa PL
凝
Ca2+ Ⅷ
血
过
程
示 意
变化方向
图
催化方向
Ⅶa TF
Ⅹ
Ca2+
Ⅹa Ⅴa Ca2+ PL
Ⅱ Ⅰ
ⅩⅢ
Ⅱa
Ca2+
Ⅰa
Ⅹ Ⅲa
Ⅰa 难溶性
凝血过程
各种凝血因子相继激活 ↓
• 同时激活抗凝血系统
.
3
血液凝固相关知识
血凝概念: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
凝胶状态过程。
凝血因子:指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的
物质。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根据发现的先后 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即Ⅰ--- ⅩⅢ。 常称作FⅠ--- F ⅩⅢ。
凝血因子的命名
因子
Ⅰ Ⅱ Ⅲ Ⅳ Ⅴ
⒊ K3 、K4可诱发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缺乏者溶血反应(因为G-6-PD的作用是维持 还原型谷光苷肽的水平,而还原型谷光苷肽是维
血液系统用药执业药师试题
血液系统用药第二十九章血液系统用药Ⅰ本章考试大纲Ⅱ考试大纲精解一、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一)抗凝血药1.肝素【药理作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作用快、强。
机制为加速多个凝血因子的灭活,减少纤维蛋白的生成。
另外还有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降血脂、抗炎作用。
【临床应用】①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③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的抗凝。
【不良反应】①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②血小板减少症;③过敏反应:偶可致皮疹、哮喘、发热等;④久用可致骨质疏松、脱发。
禁用于出血体质、肝肾功能低下、高血压者。
2.低分子肝素(LMWH):与肝素相比,抗凝作用强,对纤溶系统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
临床用于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栓形成,也用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3.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可拮抗VitK的作用,体内抗凝,体外不抗凝;可以口服,吸收完全;抗凝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临床用于①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也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可口服,维持时间长,但奏效慢,作用过于持久。
②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
(二)促凝血药1.维生素K(vitamin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维生素K缺乏则肝脏合成的这4种凝血因子无活性,导致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出血。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常用药物有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能竞争性地阻止纤溶酶原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妨碍其激活成纤溶酶,高浓度也直接抑制纤溶酶。
二、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环氧酶,使TXA2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小剂量预防脑血栓,也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
2.双嘧达莫(潘生丁):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分解;抑制腺苷摄取,进而激活血小板腺苷环化酶使cAMP浓度增高;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3.噻氯匹定:强效血小板抑制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干扰血小板膜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激活;主要用于脑血管和冠状动脉栓塞性疾病。
抗凝血药
铁剂
临床应用:缺铁性贫血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刺激症; (1)胃肠道刺激症; 胃肠道刺激症 (2)便秘; (2)便秘 便秘; (3)急性中毒(1g以上):坏死性胃肠炎。 (3)急性中毒(1g以上) 坏死性胃肠炎。 急性中毒(1 处理:磷酸盐、碳酸盐溶液洗胃, 处理:磷酸盐、碳酸盐溶液洗胃,去 解毒。 铁铵解毒 铁铵解毒。
抗凝血药
外源性
TPL Ⅶa←─Ⅶ Ca2+ PL TPL
凝 血 过 程
Ca2+
PL Ⅷ ─→Ⅹ Ⅹ─→Ⅹa Ca2+ PL Ⅴ ─→Ⅱ Ⅱ─→Ⅱa
ⅩⅢ→ⅩⅢa ⅩⅢ→ⅩⅢa
Ⅰ─→Ⅰa ─→Ⅰ
肝素Heparin
药理作用: 抗凝作用 体内、 抗凝作用, 药理作用:(1)抗凝作用,体内、体外均有 机制:加速抗凝血酶Ⅲ(ATⅢ)对多种 效;机制:加速抗凝血酶Ⅲ(ATⅢ)对多种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Ⅱ、Ⅳ、Ⅹ、Ⅺ、Ⅻ等含丝氨 酸残基的蛋白酶)的灭活。 其它 其它: 酸残基的蛋白酶)的灭活。(2)其它:降脂 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 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 3 -
抗血小板药
一、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 1.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环氧化酶抑制剂: 环氧化酶抑制剂 2.TXA2合成酶抑制剂:达唑氧苯 合成酶抑制剂: 二、抑制ADP活化血小板的药物:噻氯匹啶 抑制 活化血小板的药物: 活化血小板的药物 升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的药物 三、升高血小板内 水平的药物 1.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 潘生丁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潘生丁)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双嘧达莫(潘生丁 2 .腺苷环化酶激活剂:前列环素 PGI2) 腺苷环化酶激活剂: 腺苷环化酶激活剂 前列环素( 血小板糖蛋白(GPIIb/Ⅲa)受体拮抗剂 四、血小板糖蛋白 Ⅲ 受体拮抗剂 阿昔单抗(abciximab);lamifiban;xemilofiban 阿昔单抗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14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第1节促凝血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一.促凝血药(止血药)㈠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维生素K (VitK)来源:天然:K1:存在于植物中,脂溶K2:肠道细菌合成、腐败鱼粉提取,脂溶人工合成:K3、K4,水溶【药理作用】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临床应用】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等所致出血。
2.敌鼠钠过量中毒3.止痛:胆绞痛等。
[不良反应] 毒性低K1 不良反应最少,但iv过快时,可产生面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虚脱,故一般以im为宜。
K3、K4常致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
较大剂量K3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对G-6-PD缺乏的患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或选用K1而不用K3。
㈡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肺、肝、胰、前列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这些脏器及尿内有较大量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对抗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少,但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诱发心梗。
抑肽酶:主要用于治疗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还可用于防治胰腺炎。
㈢血管收缩药垂体后叶素:使小A、小V、毛细血管收缩。
用途:1.肺咯血2.肝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3.产后大出血4.尿崩症㈣局部止血药凝血酶:1.局部止血:适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及实质脏器出血的止血。
2.口服或灌肠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二.抗凝血药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
不能溶栓。
肝素:[化学结构]强酸性,带有大量负(阴)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药理作用】-1.抗凝作用抗凝血机制①肝素分子带大量负电荷,能激活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并促使后者灭活多种凝血因子(Ⅱa、Ⅸa、Ⅹ、Ⅺ、Ⅻ)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抗凝血特点:①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②作用迅速、强大;③大分子,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可发生局部血肿,常i.v给药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临床应用】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ticoagulants 9
特点:抗凝作用<肝素类,但可增强肝素类的抗 凝活性。 【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形成
3、水蛭素(hirudin)
【来源与性质】 为水蛭唾液中的蛋白抗凝成 分,分子量约为7000。现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 获得。 【药理作用】 机制:直接抑制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的聚集和 凝血因子Ⅴ、Ⅷ、Ⅻ和血小板的激活。
【临床应用】 血管破裂性出血。
Tab.
Summary
一、抗凝血药:为一类能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 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1、凝血酶抑制药: 肝素类(体内外);硫酸皮肤素与 硫酸软 骨素E;水蛭素 2、香豆素类(体内)
3、钙离子络合药 :枸橼酸钠(体外)
4、促纤维蛋白溶解药 (溶栓)
Anticoagulants 10
特点:抗血栓作用强而持久,但少致出血。
【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形成。
(二)香豆素类(Coumatrins)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华法令(快而完全)>醋硝香豆 素>双香豆素(慢而不规则)。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9%)
消除:华法令与双香豆素主经肝代谢后随尿排泄; 醋硝香豆素主以原形经肾排泄。
Anticoagulants 7
【药物相互作用】
(1)碱性药、硝酸甘油可降低肝素活性,忌合 用。 (2)与其他有抗凝作用的药(非甾体抗炎药、 双嘧达莫、右旋糖酐等)合用,易致出血。
(3)与糖皮质激素、依他尼酸合用可致胃肠出 血。 (4)与降血糖药(胰岛素、磺酰脲类)合用可 致低血糖。 (5)与ACEI合用可致高血钾。
Anticoagulants 11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Fig.
抑制过氧化物还原酶→抑制肝合成有活性的凝血 因子Ⅱ、Ⅶ、Ⅸ、Ⅹ。 特点: ①口服有效;②作用慢而持久;③ 仅体 内抗凝 【临床应用】
体内抗凝:病急者可与肝素同时用,待本类药 显效后,撤掉肝素。
Anticoagulants 12
【不良反应】
第1节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
第2节 促凝血药
Coagulants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辛志伟
目的和要求
To be master:肝素、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用 途和不良反应。 To be familiar with:常用抗凝血药与促凝血药 的作用机制。 To be known:其他抗凝血药与促凝血药的特点 与用途。 Professional terms:coagulants;anticoagulants; heparin;warfain;vitamin K;urokinase
Anticoagulants 5
【临床应用】
(1)体内抗凝: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DIC早 期。 (2)体外抗凝:心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 透析等。 【不良反应】
(1)出血: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注意观察病人, 控制剂量,监测凝血时间及部分凝血酶时间, 必要时用魚精蛋白解救(1~1.5 mg魚精蛋白 可中和100 u肝素)。
机制: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纤 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 血 【临床应用】 各种纤溶亢进性出血 含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多的组织或器官,如 子宫、卵巢、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肺、 肝、胰等出血;DIC晚期。 【不良反应】 过量致血栓形成。
Coagulants 6
【常用药物】
Tab.
血管收缩
纤溶酶原
Ⅲ
(Ⅶ、Ca2+)
血小板聚集 并释放PF、 内源性凝 PL、ADP
血系统
SK 激活物 UK 止血芳酸 止血环酸
(Ca2+、Ⅷ、PL)
Ⅹ
ATⅢ 肝素
Ⅸ、Ⅹ、 Ⅺ、Ⅻ
Ⅹa
Ⅱ
(Ca2+、V、PL)
Ⅱa(凝血酶)
纤溶酶
抑 肽 酶
Ⅰ
Ⅰa(纤维蛋白)
FDP
Ⅰ、Ⅴ、Ⅶ、Ⅷ、Ⅸ、Ⅹ
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作用机理
To prepare Lessons for Next Class
Section 3 Section 4
antianemia drugs
preparation for blood volume expansion
生理性止血过程及血凝与抗凝
外源 性凝 血系 统
Back
激活 物原
组织损伤 血管内皮下 胶原暴露 Ⅻ Ⅻa Ⅺ Ⅺa Ⅸ Ⅸa
第1节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
一、概述
(一)生理性止血过程: Fig.
1、血管收缩;2、血小板粘附与聚集;3、内、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血栓形成) (二)凝血与抗凝血系统:
1、组成:凝血系统:全部凝血因子
抗凝系统:抗凝血酶、纤溶系统
2、关系: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Anticoagulants 2
AT-Ⅲ Ⅸa/Ⅱa Heparin AT-Ⅲ Ⅹa Heparin
Back
Anticoagulants 8
【常用药物】 肝素(Heparin);低分子量 肝素:依诺肝素(enoxaparin)、替地肝素 (tedelparin)、弗西肝素(fraxiparin)、洛 吉肝素(logiparin)等。
2、硫酸皮肤素与硫酸软骨素E(依赖HCⅡ) 【来源与性质】 两者均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 中。前者为糖胺聚糖,后者为酸性粘多糖。 【药理作用】 机制:(1)刺激HCⅡ生成,促进肝素与凝血酶 的结合;(2)促进t-PA的释放,促进纤维蛋 白水解
Anticoagulants 15
(四)促纤维蛋白溶解药 (fibrinolytics)
【药理作用】 溶解新鲜血栓。
作用机制: 直接或间接激活纤溶酶→纤维蛋白 溶解
特点: ①既溶栓又抗凝;②易溶新鲜血栓;③ 易致出血 【临床应用】 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用药越 早效果越好)。 【常用药物】
Tab.
Anticoagulants 16
一、分类 1、促有活性的凝血因子生成药:维生素K
2、凝血酶
3、抗纤溶药: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4、缩血管药:NA、AD、垂体后叶素 5、促血小板生成药:酚磺乙胺 二、常用促凝血药
Coagulants 2
(一)促有活性的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 K(Vitamin K)
【来源与性质】 天然品(脂溶性):K1(植物)、K2(动物及微生物) 合成品(水溶性):K3、K4 【药理作用】 促进肝合成有活性的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促进凝血 作用机制:
Anticoagulants 13
2、维生素K缺乏时,本类药物作用增强。
3、肝病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本类药作用增 强。
4、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 等),可加速本类药代谢,降低其作用。 【常用药物】
Tab.
双香豆素(dicoumarol);华法令(warfarin, 苄丙酮香豆素);醋硝香豆素 (acenocoumarol, 新抗凝)
Review
1、硝酸酯类是如何发挥抗心绞痛作用的?
2、 硝酸酯类与-R阻断药合用于心绞痛有何 优点? 3、不同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黏膜的变态 反应、过敏性休克、以渗出为主的过敏性疾 病、预防过敏性疾病)该如何选择治疗药物?
第23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1)
5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代谢药;抑制ADP介导的 血小板活化药;凝血酶抑制药;血小板膜 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
Summary 2
二、促凝血药 (止血药):为一类能促进生理止 血过程,制止出血的药物 1、促凝血因子生成药(Vit. K):Vit. K缺乏出血
2、凝血酶:小血管、毛细血管及实质脏器出血
(三)抗凝血药的分类:
1、凝血酶抑制药;2、香豆素类;3、钙离子络 合药;4、促纤维蛋白溶解药;5、抗血小板药 二、常用抗凝血药
(一)凝血酶抑制药
1、肝素类(依赖AT-Ⅲ)
【来源】 肝素(Heparin)最初得自肝脏;现 多从猪的肠黏膜及猪、牛的肺中提取。肝素经化 学或酶解后即得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
(五)抗血小板药
【药理作用】
基本作用: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与释放
特点:较少引起出血。
【临床应用】 形成。 【常用药物】 预防因血小板激活引起的血栓
Tab.
1、抑制血小板代谢药;2、抑制ADP介导的血 小板活化药;3、凝血酶抑制药;4、血小板 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药
第2节 促凝血药(止血药) Coagulants
3、抗纤溶药(氨甲苯酸, 氨甲环酸):纤溶亢进出 血 4、促血小板生成药(酚磺乙胺):血小板减少或 毛细血管透性增加性出血。 5、缩血管药(NA、AD、垂体后ons
1、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各有哪些药物?
2、下列药物过量的拮抗药各是什么?
(1)肝素; (3)链激酶; (2)香豆素类 (4)枸橼酸钠
Anticoagulants 3
【化学】 肝素类为具强酸性的黏多糖硫酸酯。 肝素分子量5~30 kDa,平均12 kDa;低分子 量肝素平均分子量<6.5kDa。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均不吸收,肝素只宜静注;低分子 量肝素可皮下或静脉注射。 分布:60%分布于血管内皮,很少到血管外。 消除:主要经肝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肝素酶分 解后经肾排泄。尿中有部分原形药。t1/2随用 量增加而延长。低分子量肝素作用较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