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理论模式

合集下载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刘佳林2012-9-28 14:20:05 来源:《国外文学》(京)2006年1期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内容提要:纳博科夫把伟大的文学作品称为童话,强调文学的想象性和魔力,认为这种魔力既渗透在欺骗性的叙述技巧及语言中,也表现在文本的细节里。

通过将普希金、果戈理等现实主义作家创造性地解释为非现实主义作家,纳博科夫确认了可倚赖的文学传统,使“文学即童话”的理论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学土壤。

他对幻想性的推崇既是象征主义影响的结果,也是个人生活遭遇所致。

因为并不拒绝深邃的道德内涵,他的文学观念与“为艺术而艺术”又有着根本区别。

关键词:童话想象文学传统为艺术而艺术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纳博科夫曾经撰写了大量的文学讲稿,其中包括《尼古拉•果戈理》(1944)以及经由后人编辑整理的《文学讲稿》(1980)、《俄罗斯文学讲稿》(1981)、《<堂吉诃德>讲稿》(1983)等。

这些讲稿与他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1964)时所写的评注及访谈录《坚决的意见》(1973)等一起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家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方式,它们既为读者理解他所分析的对象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也为我们阅读作家本人的作品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锁钥。

因此,系统梳理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念成为我们把握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准备。

一纳博科夫把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都称为童话,他说:“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犯那种致命的错误,即在小说中寻找所谓的‘真实生活’,我们不要试图调和事实的虚构与虚构的事实。

《堂吉诃德》是一个童话,《荒凉山庄》是一个童话,《死魂灵》也是如此。

《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则是最伟大的童话。

”①把文学等同于童话,纳博科夫考虑的是二者在幻想这一维度上的相似。

几乎所有论述童话的著作都把幻想视为童话的本质属性,而文学在纳博科夫看来则首先是它的幻想品性。

纳博科夫坚决反对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这种说法,这种反对包括两个方面。

从纳博科夫研究到进化论文学批评——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梳理与评述

从纳博科夫研究到进化论文学批评——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梳理与评述

从纳博科夫研究到进化论文学批评——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梳理与评述崔永光【摘要】新西兰知名学者布赖恩·博伊德的学术轨迹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纳博科夫传记和作品的研究,到90年代进化论文学批评的转向.博伊德的研究领域具有文学性、跨学科的特点,涵盖了文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电影、艺术、绘画等多个领域.博伊德既是一名纳博科夫研究的优秀读者、传记作家,又是进化论文学批评的重要推动者.他撰写的著作观点犀利、旁征博引、意义重大,为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同时,他对文学文本的细读树立了读者反应批评的典范,他对跨学科研究的倡导和实践推动着当前中西学界的进化论文学批评前沿理论的成熟与未来发展.【期刊名称】《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布赖恩·博伊德;纳博科夫;进化论文学批评;学术轨迹【作者】崔永光【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721世界上伟大的作家从来就不缺少优秀的读者。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提到,一个优秀读者,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

[1]P3新西兰知名学者布赖恩·博伊德(Brian Boyd)便是一位研究纳博科夫和莎士比亚的优秀读者和权威专家,还是一位进化论文学批评的倡导者。

目前,博伊德受聘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英语教授,笔耕不辍,是青年学者效仿的典范。

本文在对博伊德代表作进行梳理和评介的基础上,重点评述博伊德从纳博科夫、莎士比亚研究到进化论文学批评研究的学术轨迹,阐释博伊德学术研究的特点、影响和走向,进而总结博伊德学术研究对国内学界学术研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对于国内外研究者而言,博伊德最富盛名的身份是一位纳博科夫研究权威,为国内外纳博科夫研究贡献出丰硕成果,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以其对语言的精湛运用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

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方式在文学界和读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纳博科夫对文学的看法包括对小说结构和叙述技巧的独特见解,对语言和意象的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

一、对小说结构和叙述技巧的独特见解纳博科夫对小说结构和叙述技巧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小说应该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其结构应该是精密而有机的,叙述技巧应该是巧妙而富有创意的。

他认为小说应该是一个艺术家完全掌控的作品,而不是一种被动接受的神秘灵感的产物。

他在其作品中不断尝试新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力求在小说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他倡导使用多重叙述者和时空交织的叙事方式,以丰富小说的层次和深度,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和立体的阅读体验。

二、对语言和意象的重视纳博科夫对语言和意象的重视是他文学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语言是文学创作的本质和灵魂,只有精湛的语言技巧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他对词语和句子的使用非常讲究,追求写作的精准和精致。

他注重意象的运用,善于通过意象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以及通过意象来营造作品的氛围和情感色彩。

他通过对语言和意象的精心雕琢和运用,创造出了一系列深具个性和魅力的文学作品,成为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三、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纳博科夫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创作方法。

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严谨的艺术实践,需要作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修养,以及对文学形式和语言的敏锐感知力。

他主张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对细节的精心把握,来表现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他倡导创作者要用心去体验和观察生活,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融入文学作品之中,创造出具有深度和意义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作方法,凭借其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创作出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论纳博科夫的文学观
尼古拉·纳博科夫,俄罗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次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

他的文学,是以审美和艺
术最终目的为出发点的。

纳博科夫的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宗教哲学思想,把异化的现实有机
地结合,表现了哥特式的宗教思想,对自然、对宗教的宗教观念有他
独特的态度。

他把宇宙观与宗教思想联系起来,从而把两者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构建出一种完美的文学理论。

他的文章是理解宇宙的信息,宗教的教义,一切的生命的基础,也是更高的文化的基础。

另外,纳博科夫也注重人的心态,在他的作品中,对人的哀怨,
对社会的不公,对生活的苦闷都做了深刻的勾勒,甚至有时淋漓挖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痛苦。

此外,纳博科夫也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实验文学家,他独特
的文笔表达了一种类似神秘的审美,深刻揭示了文学本质的哲学意味,丰富了俄国文学。

纳博科夫在他的作品中,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一股清
都的力量,把艺术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把文学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纳博科夫文学的特有风貌。

因此,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在融合审美,艺术和哲学的思想的同时,兼具了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体现了批判社会腐朽,志向完美的人性精神。

他带给我们,是一种理解宇宙之美,凝聚其间精神,以及感悟生活更加完美和美好的精神。

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

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

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摘要】:论文运用后现代叙事理论,从文本研究出发,论述纳博科夫美国小说的“元虚构性质”。

主要观点是:纳博科夫美国时期小说的元虚构性质主要是指小说本身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体现在多种层面上,导致小说文本批判功能的加强,而贯穿其批评行为始终的是文本无所不在的戏谑性。

纳博科夫小说的“元虚构性”主要包括“文本的自我意识”。

小说文本颇具自反性(reflexivity),产生于作家对形式的各种实验。

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体现在他的戏仿之中;他自己的作品在他其它小说中被暗指和戏仿。

丰富的西方文学知识以及他个人的创作刺激了其小说的自反性的形成。

文本的自我意识又从另外两个方面进一步体现出来:其一,“文本的批评功能”。

用戏仿和暗指演示别人的风格是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小说文本就演变成特殊的文学批评话语,对文学和艺术的关注成为小说自身的主题,从而演示文本隐含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也进一步增添了小说自反性。

其二,“戏谑精神”(theludicimpulse)。

指在文本中运用充满文学游戏以及各种具有戏谑性的修辞进行的叙事。

由于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文学游戏,文本的风格就体现为充满戏谑性的风格,戏谑精神也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方式。

当然,由于文本的复杂性,元虚构性也十分复杂,但小说的“自我意识”是元虚构性的核心,而“批评功能”和“戏谑精神”则是自我意识不同层面的体现。

论文在论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论题进行更为系统深入地研究。

第一章,从文化语境对自反性写作的影响入手,研究纳博科夫小说自我意识的成因。

小说的自我意识由作家本人的自我意识所决定,而作家的自我意识是对文化语境的折射。

作家自我意识受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纳博科夫的文学观和审美倾向都是由俄罗斯文化、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所铸就。

散居(RussianDiaspora)经历和文学生涯成为他作品的主题,自反性产生于对这种主题的表现过程之中。

论纳博科夫在_绝望_中对同一性的反驳

论纳博科夫在_绝望_中对同一性的反驳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借鉴与比较1932年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柏林用俄语创作的《绝望》一书,是一部被纳博科夫声称为纯艺术而创作的长篇小说。

《绝望》先是出版了俄文的单行本,两年后在法国巴黎一家俄罗斯流亡刊物上连载,1936年底,纳博科夫又用英文重写了这部小说,1937年在伦敦出版。

俄文版与英文版的《绝望》都没有引起评论界的反响。

但著名的理论家萨特却注意到了它,并为它写下了评论,萨特在评论中说:“他(纳博科夫)很有才华,可惜却是父母的老来子,这里我仅指他的精神父母,尤指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部奇怪的、流产的小说的主人公(赫尔曼),与其说像他的替身菲利克斯,倒不如说更像《莽撞少年》、《永远的丈夫》和《地屋手记》中的人物。

”萨特关注到的是《绝望》的核心事件:赫尔曼与替身菲利克斯相像的问题,其实正是因为这个“替身”文本,也就是小说中主人公赫尔曼与替身菲利克斯的相像性问题,才有了此小说的故事核。

在《绝望》这部被纳博科夫精心策划反复改写的小说里,在表面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下传达了纳博科夫什么文学理念?换言之,小说中的两个人物真是那么相像而被混淆吗?他们同一性真的存在吗?其实,纳博科夫并没有透过《绝望》来表达客观世界里有许多同一性,而文学作为现实社会的反映就应当表现这种同一性的通俗理念,相反,纳博科夫正是用这一并不新鲜的“替身”话题,来表现他的后现代主义理念,即反驳所谓的客观世界的同一性。

本文正是以《绝望》为研究文本,论证纳博科夫对艺术创作的基本观点,即他对艺术创作虚构性的追求和对现实同一性的批判,来论证纳博科夫在《绝望》中对同一性的反驳。

一否认同一性是纳博科夫一贯坚持的文学理念纳博科夫向来反对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形式的观点,纳博科夫甚至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静态的、可以供作家进行观察的日常生活世界,他曾经激烈地对采访自己的记者说道:“谁的真实?哪里的日常?让我来说,‘日常现实’这一概念才是完全静态的,因为它预先假设了一个永远可供观察,基本客观并且众所周知的环境。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现象之关键词研究——从《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切人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现象之关键词研究——从《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切人
收 稿 日期 :0 1— 6~1 21 0 5 作者简介 : 周小琴 , ,9 2年生, 女 18 新疆克拉玛依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 系博士研究生。
1 4 8
纳博 科夫坚 决反 对文 学 真实 地 反 映 现 实 这一 观念 。他认 为 恰 是 这种 说 法蒙 蔽 了 “ 实 ” 真 义 。 现 的 因为对每个 人来 说 , 有 非常强 烈 的 、 都 完全 不 同于他 人 的主观 生活 世界 , “ 而 现实 生活 ” 这个 概念 本 身 则 以普 遍性 为特 点 , 以 , 部虚 构作 品呈现 的普 遍性 特 点越 少 , 所 一 细节 越 生动 新 鲜 , 那么 对 所谓 的“ 实 生 现 活” 而言 , 也就愈 加 陌生 。对文学 艺术 而言 , 正 的现 实 就绝 不 是人 人认 定 的那个 表 面现 实 , 反 , 实 真 相 现
学经 典 , 橥 创 作 奥 秘 , 验 阅读 与 批 评 带 来 的“审 美 狂 喜 ”, 批 评 手 法 独 具 一 格 。 本 文 拟 从 揭 体 其
《文 学 讲 稿 》、 《<堂 吉 诃 德 >讲 稿 》入 手 , 眼 于 纳 博 科 夫 文 学 批 评 的 若 干 关 键 词 , 便 清 晰地 着 学 院学 报
Jun l f c o l f h eeL n u g n ut e N ni om l nv r t o ra o S h o o C i s a g a ea d C l r a j gN r a U i s y n u n e i
流亡迁徙之途 , 辗转于英德法美 , 深受西欧文化的影响 , 同时也开启 了他那场 “ 玫瑰色 ” 的文学 之旅 , 了他 触发 作为—个独具慧眼的批评家步人学术殿堂 的全部潜能 。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 纳博科夫 曾费神撰 写了大量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活跃于20世纪国际文坛的俄裔美国文学家。

他曾以一部《洛丽塔》而风靡世界,也曾以一部《微暗的火》对读者的阅读极限提出了挑战。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

其丰富的人生体验与他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一起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文学品格。

纳博科夫的文学活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丰富的文学创作。

他一生创作了17部长篇小说和52部短篇小说以及数量可观的诗歌,另外他还写有传记《尼古拉·果戈理》,并将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翻译成英文并作了详细评注。

二是他作为文学教授,在美国许多大学主讲过俄罗斯文学和欧洲其他国家文学等课程。

他用独到的眼光对俄罗斯和欧洲其他国家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解读。

在根据他的讲稿编辑而成的《文学讲稿》以及《俄罗斯文学讲稿》中,处处闪耀着他的真知灼见。

纳博科夫是一个颇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而对纳博科夫的研究工作,国际学界也是从很早就开始,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在我国,纳博科夫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落后,许多人对纳博科夫几乎是一无所知。

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是他独特文学品格形成的基础。

首先,对现实问题的看法构成了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纳博科夫声称自己是一个“一元论”者,他认为现实是很主观的东西,不承认有一个外在于我们的客观世界存在。

世间万物的存在离不开我们主观的、动态的构建过程。

没有了现成化的客观世界,文学也就不再是模仿、反映客观世界的产物了。

因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遭到了纳博科夫的强烈反对。

在纳博科夫那里,文学是想象力的创造,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欺骗把戏。

无论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还是创作,追求的都是“审美狂喜”,这种审美狂喜将我们带入对自由的体验之中。

在这种现实观的影响下,纳博科夫认为文学不背负任何沉重的社会使命,而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纳博科夫对想象力的重视以及“一元论”的现实观显示出他向神话时代的“诗性思维”回归的倾向。

纳博科夫与众不同的现实观是他小说文本独特性形成的直接原因。

拆解虚构_论纳博科夫的元小说创作

拆解虚构_论纳博科夫的元小说创作

拆解虚构———论纳博科夫的元小说创作丰云内容提要:纳博科夫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采用了元小说的创作模式,拆解叙述世界的虚构性,关注叙述本身,通过反讽、戏仿等手法达到对文学文本和生活本身的嘲弄。

《绝望》是他元小说创作的初啼之声,纳博科夫在这部作品中已经开始展示他对虚构进行拆解的技巧。

而《微暗的火》则以复杂的多重戏仿、不可靠叙述等叙事艺术,成为元小说的典范文本。

元小说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阅读经验,既是对读者阅读习惯的挑战,也是对传统叙事理论的挑战,是小说在二十世纪的新发展。

关键词:元小说反讽戏仿作者简介:丰云,文学博士,德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新移民文学研究。

Title:Disconnect Figment—On Nabokov’s MetafictionAbstract:As early as in the30’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Nabokov has written many metafictions.He dis-connected the figment of narrated works so as to pay attention to narrating itself.He derided the literary texts and our life itself by irony and parody.In fact,it,which is metafiction,tried to find a new connection for no-vel and reality,writing and comment so as to establish a new structure of narrative.It gives readers a new reading experience a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novels.That challenges to the reading habit and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narrative.It is a new development in the20th century.Key words:Metafiction Irony ParodyAuthor:Feng Yun is a PH.D.and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zhou University(Dezhou253023,China),majoring in 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Email:fysmile1968@163.com2004年1月,小说《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卓越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为世人所熟知。

在对纳博科夫小说的研究中,借助空间叙事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纳博科夫小说中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功能。

空间叙事理论是由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田汉提出的,他认为叙事在本质上是以空间为基础的。

田汉将空间叙事分为四个要素:视觉、连续性、区域性和拓扑性。

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纳博科夫小说中独特的叙事场景和叙事方式。

首先,视觉在纳博科夫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纳博科夫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精细的描写能力,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小说中的场景和情节。

他常常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通过描绘主人公对洛丽塔的痴迷和欣赏,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视觉张力的世界。

视觉在纳博科夫小说中的运用,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其次,连续性是纳博科夫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纳博科夫的小说常常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呈现,通过在时间序列上进行跳跃和重叠,使得故事更加复杂而富有层次感。

通过连续性的打破和重新组合,纳博科夫呈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

这种连续性的处理方式,不仅使故事更加具有吸引力,还展示了纳博科夫丰富的叙事技巧和巧妙的构思。

第三,区域性是纳博科夫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纳博科夫以其特有的手法和独特的叙事结构,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个特殊的区域中。

通过区域性的处理,纳博科夫给予小说以特定的环境和氛围。

例如,在《洛丽塔》中,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不同地方,而这些地方都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为小说增添了独特的风情和趣味。

通过区域性的设置,纳博科夫使得小说更加具有个性化和地域感。

最后,拓扑性是纳博科夫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

纳博科夫常常以拓扑学的概念来展示叙事结构的复杂性和巧妙之处。

比较视野下纳博科夫文学批评观管窥

比较视野下纳博科夫文学批评观管窥

比较视野下纳博科夫文学批评观管窥纳博科夫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坛上备受瞩目的文学家与文学评论家。

他的文学批评观点也倍受推崇。

在其文学批评观中,他总可以借助细致入微的语言描写和严谨科学的理论分析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呈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比较视野。

在纳博科夫看来,艺术创作是具有本质上的自由性和独立性的,它是与其他文化因素相对立的领域,因此,艺术创作本身就难免要在某些方面隐含着自己的兴起和发展趋势,并且往往是在不断与既有习惯和约定俗成之处相抵触的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关注历史背景在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观中,历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他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关注文学作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创作及读者对其的反应。

他的目的是为了探寻文学创作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进而展现出不同时期的文学风貌和文化特质。

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文学作品的历史底蕴,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在对历史的关注中,纳博科夫不仅从当时社会现象,文化的演变以及文学主题的变化等方面考虑,还会从文学作品自身的语言和结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学语言的分析和解构,揭示出每一种语言和文学风格所蕴含的不同文化特征和时代契合程度,同时也揭示出其中具有典型性和历史性的艺术价值。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纳博科夫在撰写《呐喊》一书时为其所选的小说全进行了翻译和注释,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说在当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所表达的独特意义及其作者的审美倾向。

关注文学技巧在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观中,文学技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他将其描述成为“居于艺术之顶点,作为艺术及其底层技巧之间的广阔中介地带”,并且认为文学技巧是艺术创作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在他的批评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对于文学作品中各种语言手法、格律、节奏与情节设计的评价。

另外,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观也关注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和原始性。

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只有具备独创性和创新性的作品才能真正演绎出艺术精神的内涵。

因此,他常常试图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定风格和流派角度来分析和解构文本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探究其表现出来的文化特质和时代意义,以表现出文学作品的独特性。

新批评理论视角下《欧小姐》的张力解读

新批评理论视角下《欧小姐》的张力解读

034《名家名作》·评论一、引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1899年出生于圣彼得堡,俄裔美籍作家。

纳博科夫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丰,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和题材宽泛的短篇小说。

其中《说吧,记忆》是纳博科夫的一本经典回忆录,书中纳博科夫以一种温暖且略带乡愁的语调追溯了自己的成长、教育和写作生涯。

《欧小姐》是《说吧,记忆》中的一篇,是纳博科夫以童年的法国家庭教师为人物原型创作的自传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是纳博科夫对自己童年时代的回忆,其事件情节大多靠作者的童年记忆写就。

欧小姐是纳博科夫童年时期的家庭教师,在叙述者的印象中,欧小姐看上去冷漠严肃,用数不清的规则来约束他和弟弟,所以一开始并不被叙述者所接纳。

他们想方设法来捉弄、为难欧小姐,制订计划逃离她的管控去雪地探险,结果却找不到回家的路,最后被用人带回家时看到欧小姐在担心地呼唤他们,而此后叙述者也慢慢同欧小姐和解,在她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欧小姐晚年得以回到瑞士,叙述者同朋友去看望她,并送给她助听器。

在得知欧小姐去世的消息后,叙述者想起了他曾经看到过的一只年老的、笨重的天鹅,并将它与欧小姐联系了起来。

二、新批评张力理论新批评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它认为文学的主体是作品,文学研究应该以作品为中心。

新批评派强调对文本的“细读”(close reading),立足于文本的语言和结构,以发现文学作品如何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我参照的审美对象发挥作用。

在新批评派看来,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有机统一体,具有统一的内部结构,“文本的复杂性源于文本内部贯穿的多重复杂且经常相互矛盾的意义”(泰森, 138)。

而这些意义主要来自悖论、反讽、含混、张力等语言手法的相互配合。

张力说最早由艾伦·泰特提出,在《诗的张力》一文中,泰特认为诗歌语言包含两个因素,即外延和内涵。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研究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研究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研究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着《洛丽塔》而誉满全球,也因其在文学领域中独特的艺术观而受到争议。

作为批评家的纳博科夫在文学批评领域中流露出近乎苛刻、固执而又个性鲜明的文学批评观,并将其贯穿于他执教大学期间的文学课堂中,将自己的艺术观与批评实践相结合,呈现出作为批评家的天才的一面。

与他的文学创作相对比,纳博科夫在文学批评这个领域中更为直接地展示出自己的文艺观与批评观。

在他的批评中总体呈现出一种“寻美式”的文学批评理念,既展现出纳博科夫对纯艺术的崇尚,又讲求与作品精神的契合。

而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中,纳博科夫则充分运用自己对文学艺术细腻敏锐的感受力,不仅做到了批评家对文学的抽象和概括,同时也实现了对文学所带来的“审美狂喜”的洞察和创造。

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中还流露出“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之个性化批评旨趣,以及他对天才作家的欣赏和偏爱。

以上几点体现出纳博科夫文学批评中作为“大师的批评”的某些方面,不仅对当下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有所启示,其对文学的审美沉思也值得读者们借鉴。

但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较为讲究文字技巧,有时隐藏着让读者不太容易参透的文字游戏,且他本人不太擅长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系统的归纳阐释,造成了表达上的模糊,这也需要文学批评者们引以为鉴。

论纳博科夫作品中的“非道德化”

论纳博科夫作品中的“非道德化”

论纳博科夫作品中的“非道德化”
一直以来,学术界有关纳博科夫作品的研究,往往对其“非道德化”重视不够。

这种“非道德化”是纳博科夫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体现,也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

纳博科夫作品的“非道德化”,主要表现在对个人欲望、幻想的自我放纵;对社会道德所不容许的乱伦禁忌的漠视与突破;在强烈控制欲望中所表现出的唯我自私的个人至上主义。

纳博科夫作品对“非道德化”的呈现,采取了双重视角、虚拟读者的后现代表达;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方面的描述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作者在作品中不出场,将其思想渗透到了作品的人物身上。

纳博科夫作品中的“非道德化”体现出了很强的颠覆性,在艺术上,他采用元小说、戏仿、游戏性与黑色幽默,颠覆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在思想上,推崇个体独立性,反对集体对个体的压抑,体现出很强的个体至上的道德观念;在伦理上,通过为纯粹道德的辩护,对传统道德的挑衅,实现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

纳博科夫作品的“非道德化”并不意味着作者对道德漠不关心,他主要是反对传统道德对人的束缚,特别是对个体的压迫,反对文学作品承担道德教化的任务,主张用个体的、纯粹的道德对抗集体的、传统的社会伦理。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纳博科夫“非道德化”的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体道德和纯粹道德,将其凌驾于群体道德和社会道德之上,也会使个体道德和纯粹道德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现象之关键词研究——从《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切入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现象之关键词研究——从《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切入

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现象之关键词研究——从《文学讲稿》、
《〈堂吉诃德〉讲稿》切入
周小琴
【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声称以“艺术”为护照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曾执教于美国多所名校,讲授文学经典,揭橥创作奥秘,体验阅读与批评带来的“审美狂喜”,其批评手法独具一格.本文拟从《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入手,着眼于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若干关键词,以便清晰地勾勒出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总体图景.
【总页数】5页(P184-188)
【作者】周小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24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试论纳博科夫对《包法利夫人》的评价——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读书笔记之一[J], 齐月
2.比较视野下纳博科夫文学批评观管窥——以《文学讲稿》中的《包法利夫人》批评为例 [J], 孟欢
3.试论纳博科夫评论《变形记》的得与失——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读书笔记 [J],
胡红波
4.试论纳博科夫评论《包法利夫人》的得与失--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读书笔记之
一 [J], 毛燕靓
5.试论纳博科夫评论《包法利夫人》的得与失——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读书笔记之一 [J], 李菲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理论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的研究,尝试着揭示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理论特性。

对他的批评的理论形态、美学特色、实践方法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纳博科夫文学批评活动的生命力的路径。

关键词:现实;魔法师;风格;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62-01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诗人、科学家亦是卓越的文学批评家。

他的文学批评着力于发现纯粹的艺术世界,似乎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要素比具体的思想更为重要,文学在他眼中都是是童话,最优秀的小说家是魔法师而魔法师的主要特点就是“欺骗”或者说虚构,有的学者据此认为他的文学批评是一种纯艺术批评或者是一种形式批评,事实上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并不止于此,他的文学批评是他观看宇宙人生的眼睛也是通向生命活动的诗意存在的表现形式。

纳博科夫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对人们披上了欺骗的面具,不仅伟大的作家是大骗子,而且大自然也是大骗子。

作家在艺术创作中应当将整个世界视作潜在的小说来观察。

大自然本身就是善于伪装的大骗子,讲故事的高手更是将”真实”改头换面的好手,因此作家们虚构出来的独创性艺术世界跟读者的世界相一致是不可
能的。

日常生活中的真理以普遍性特征为基础,放之四海而皆准,
而杰出的艺术作品以作家的独有天才取胜,就作品本身而言,不同作家的天才之作各有各的个性所在,就读者对同一部杰作的审美感受而言,可以人言言殊,况且艺术虚构想象的运用越是逼真、新鲜、细腻也就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认知越远,可见批评家在艺术的世界中不可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现实生活。

在纳博科夫看来,文学作品中的现实是想象中的的现实,艺术家的独创性足以通过艺术作品开创出一个“新天地”,而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崭新世界只是一个带有艺术家自身印记的幻影。

艺术作品的梦幻品质决定了它不可以跟人类真实的生活比较,因为想象世界具有非理性的特征。

文本中的现实跟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现实”不同,它是想象的创造力在文本中的注入,所以在纳博科夫看来那些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的人,比如:巴尔扎克、萨默赛特·毛姆、d·h·劳伦斯等作家都是些“平庸的表演者”。

“大作家总归是大魔法师。

从这点出发,我们才能努力领悟他的天才之作的神妙魅力,研究他诗文、小说的风格、意象、体裁,也就能深入接触到作品最有兴味的部分了。

”这些对文学的总体性描述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因而最能代表他对文学的稳固看法。

毫无疑问上述文学批评的诸元素中意象和体裁都停留在文本的内部世界,而“风格”指的是什么呢?
纳博科夫所认为的文学作品的形式具有两个组成部分:一面是结构,结构包括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作者笔下人物的选择、不同主题线索交织演变产生的效果和印象;另一面是风格,风格指的
是作者使用的各种文学技巧,比如一旦读者觉得作者的风格是吸引我们阅读兴趣的原因,可以试着分析作者使用了哪些比喻手法,当有人试着感受作者如何将明喻、暗喻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使文学的画面蒙上一层生动的色彩时,聪明的读者就找到了文学的风格。

纳博科夫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持有的是“一元论”,他反对将内容和形式的生硬割裂,“形式(结构+风格)=题材:为什么写+怎样写=写了什么。

”“风格的功效是通向文学的关键,是叩开狄更斯、果戈理、福楼拜、托尔斯泰和一切大师的作品之门的万能钥匙。

”文学批评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了解一部作品的结构的基础上打开其艺术风格的大门。

由此可见,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遵循着自己内心的法则。

第一,文学批评不关注文学跟社会现实的联系,文学批评不需要成为社会生活的附庸,真实生活在作家的想象中已经找不到和“现实”一一对应的轨迹,文学批评将读者的目光带离具体的生活而回到艺术本身。

韦勒克说:“除非有人认定文学基本上是对生活的如实‘模仿’,特别是对社会生活的如实‘模仿’。

但是,文学并不能代替社会学或政治学。

文学有他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

”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恰恰是想要去寻找文学自己的存在理由和目的。

第二,文学批评需要排除盲目的在文学文本中查找伟大思想的路径,文学既非言志亦非明道,艺术的美学效果中加入空乏的观念毫无意义,批评之剑对道德说教、信仰问题、心理学起源或者其他诸多古今思想史上的争论做出裁决都有可能导致“庸俗”。

第三,文学批评的重要命题
是找到文学文本的精华也即结构和风格,批评的重中之重是观察文学风格的韵味,风格虽然不能代表文学的全部,但我们通过风格与结构之间复杂而缠绵的关系网络便感受到了文学的美,批评的眼睛看清了风格的精妙也就把握到了艺术的骨髓。

结语:纳博科夫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内部的研究,他的批评活动建基于自我的生命活动之中。

他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的现实观导致了他不希望让批评附庸在文学的外部条件之下。

在批评的具体实践中,他的精力集中在对结构和风格的寻美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纳博科夫著.申慧辉译.文学讲稿.上海三联书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