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2.16.6.1 温控标准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2)降低降温速率;3)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
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温控标准:♦砼浇筑温度: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浇筑温度夏季控制在30C以内,冬季控制在20r以内。
♦最大内表温差及相邻块温差: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w 20 r♦冬季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气温之差》20 r,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w i5r。
♦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w 2.0 r/ d o 2.16.6.2 现场温度控制措施在锚碇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将从混凝土的原料材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具体措施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为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性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降低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的用量;♦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骨料;♦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有抗渗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应采用较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低水胶比混凝土。
单掺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小于25%,单掺磨细矿渣的掺量不宜小于50%,且宜使用粉煤灰加硅灰、粉煤灰加矿渣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
(2)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非常重要。
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大许多。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
在炎热气候下不应超过28C,冬季不应低于5C。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可以估算浇筑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全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全文)文档一:正文:一:项目介绍该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措施。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以及施工后的养护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温度监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施工场地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并记录下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
这将有助于后续的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2. 混凝土材料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处理,以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在水泥中添加冷却剂等。
三: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1. 浇筑方式的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
即将混凝土分为若干层进行浇筑,并在每层浇筑结束后进行养护,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上升。
2. 水泥浆温度控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可以适当降低水泥浆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上升速度。
可以通过控制水泥与水的比例、水温等方式实现。
3. 外部温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遮阳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利用遮阳网、喷水等方式进行控制,并且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
四:施工后的养护情况1. 养护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控制温度的变化。
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养护方式:养护方式可以采用喷水、覆盖养护剂等方式进行。
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养护湿度,并避免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
可以根据养护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附件:1. 环境温度监测记录表2. 混凝土浇筑前处理记录3. 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记录4. 养护情况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性能。
2. 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一种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高层楼房的地下室底板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这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更会严重削弱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及收缩裂缝,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成因(一)温度裂缝的成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在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也容易产生裂缝。
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逐渐减弱,混凝土内部温度开始下降,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基础或结构边界的约束,会产生收缩应力。
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收缩裂缝的成因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包括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干燥收缩和自收缩是导致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
干燥收缩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内部水分迁移速度跟不上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均匀的收缩。
自收缩是指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浆体自身产生的体积收缩,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2、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骨料的含泥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数据采集与传输
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定期收集 和传输温度数据,以供分析和决策。
数据分析与预警
对收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预测混凝土温度变化趋势,及时提出 预警。
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信息化管理系 统,实现温度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和管 理。
实施效果评估
温度控制效果 混凝土性能检测
工程安全评估 经验教训总结
分析实施温控措施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变化,评估温控 措施的有效性。
对实施温控措施后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裂性能等关键性 能的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温控措施实施效果及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对工程安 全性进行评估。
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改进 思路。
05
监测系统布局
温控监测点的布置应与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系统相配合 ,形成有效的温度监测网络,实现对混凝土温度变化的全 面监控。
温度监测设备与方法
01
温度传感器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等,它们能够实时测量混凝土内部
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监测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02
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接收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将处
理后的数据发送给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和展示。
03
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实时监测和定期监测两种。实时监测能够随时掌握混
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定期监测则可根据需要设定监测时间间隔,了
解混凝土温度变化的趋势。
温控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处理流程
温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流程包括数据接收、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和预测等步骤,通 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为混凝土温控提供科学依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监控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监控要点摘要:本文重点讲述在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前,为了保证顺利施工,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裂缝,由此制定的具体方案,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控要点前言:针对设备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单体设备基础混凝土体积比较大的特点,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一、施工准备工作:1、材料选择对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考虑是使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
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
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
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
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监控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监控要点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梁墩台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容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监控要点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体积大。
一般来说,实体最小尺寸大于1 米的大体量混凝土,就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由于其尺寸较大,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难以迅速散发,导致内部温度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通常具有较高的水泥用量,这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而且,由于施工过程复杂,需要连续浇筑,对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较高。
二、施工准备1、材料选择(1)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2)骨料:粗骨料宜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以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收缩。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可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4)外加剂:根据需要掺入缓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
2、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胶比,增加骨料用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
3、施工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浇筑顺序、分层厚度、振捣方式、养护措施等,并进行技术交底。
4、现场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场地平整、畅通。
(2)搭建好混凝土浇筑所需的脚手架、运输通道等。
(3)准备好足够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如混凝土搅拌车、输送泵、振捣器等,并保证其性能良好。
(4)设置测温点,预埋测温元件,为后续的温度监测做好准备。
三、施工过程1、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测温要求

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讨论稿对测温的要求:6 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6.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6.0.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最大应变、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2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最不利位置布置;3 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传感器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4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5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6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7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6.0.3 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2 测试范围:-30~150℃;3 绝缘电阻大于500MΩ6.0.4 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 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με;2 测试范围:-1000~1000με;3 绝缘电阻大于500MΩ;6.0.5 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1 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2 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3 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4 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大坝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由于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基本原则1、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要求不超过 25℃。
2、控制混凝土降温速率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以避免温度骤降引起的裂缝。
3、延缓混凝土降温时间通过保温保湿养护等措施,延长混凝土散热时间,降低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原材料选择与优化(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同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2、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可以采用增加骨料用量、掺入外加剂等方法来实现。
3、施工工艺控制(1)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以利于混凝土散热。
(2)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应避免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控制浇筑温度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拌合水加冰等,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前言大体积混凝土指每批混凝土的体积大于50m³,常用于建筑桥梁、水坝等大型工程。
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强度降低、裂缝产生等问题,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温控措施,并进行监控。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温控措施常规温控常规温控主要是通过加热或者冷却混凝土来控制其温度,常见的措施包括:•加热混凝土:可以采用水蒸气、电加热等方式来加热混凝土,从而加速固化进程,使其达到规定强度。
•冷却混凝土:可以采用水冷却、风冷却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在高温状态下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和裂缝。
降温措施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降温。
降温的常见措施包括:•冷却剂:加入适量的冷却剂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降低混凝土温度。
•水帘降温:利用水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从而通过水蒸发带走混凝土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水箱降温:在混凝土周围建立水箱,通过水的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降温方法,比如表示降温法、裂缝防治等。
监控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的监控主要是针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混凝土的温度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总体监控方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总体监控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记录,留存充分的数据。
温度监测技术温度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布设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温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温度转换为电势输出,从而实现温度的监测。
•NTC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测定其电阻值来计算混凝土的温度。
•激光测温:激光测温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将激光束照射到混凝土表面,通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来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简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减少施工接缝,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人员数量。
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应力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温控措施常用的混凝土温控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温度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初期升温速率,并使混凝土的凝结热迟迟不散发,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峰值温度和最终温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低温水或冰来调节拌合物温度,控制水灰比,采用更慢的水泥类型等。
2. 冷却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喷淋水或冷却管道冷却混凝土,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缩短混凝土的升温时间,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峰值温度和最终温度。
3. 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速率采用先期放置或分层浇筑等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升温速率,减少混凝土生热量的堆积,从而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4. 预应力混凝土筋布置钢筋的预应力张拉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有着明显的缓解作用。
预设的预应力张拉应继续在混凝土制品的周围形成较小的温度应力区域,使整块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最小化。
温度监控技术温度监控技术是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可以实时反馈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温度监控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温度计监控法通过在混凝土中设置温度计,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判断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率和温度分布状况,从而调整施工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2. 声发射技术通过检测混凝土内部的声波变化,可以判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扩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微波检测技术微波检测技术基于混凝土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状态,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4. 激光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可以测量混凝土内部的位移和应力状态,通过捕捉混凝土的应力变化情况,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的破坏。
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有哪些

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有哪些范本一: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1. 温度控制目标1.1 温度控制的目的1.2 温度控制的重要性2. 温度控制方法2.1 预冷措施2.1.1 冷却剂的选择和使用2.1.2 冷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参数2.2 温度监测2.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2.2.2 温度监测系统的搭建与使用2.3 散热措施2.3.1 表面散热措施2.3.2 内部散热措施2.4 加热措施2.4.1 外加热系统的选择与使用 2.4.2 加热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参数 2.5 绝热措施2.5.1 绝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2.5.2 绝热层的设计和施工3. 温度控制管理3.1 温度控制计划的编制3.2 温度控制的监督与检查3.3 温度控制的记录与分析4. 温度控制后续工作4.1 结构物的温度性能分析4.2 温度控制的效果评估4.3 温度控制的经验总结与改进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控制: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2. 预冷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采取的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包括使用冷却剂和冷却系统等。
3. 温度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的温度,以及监测系统的搭建和使用。
4. 散热措施:采取表面散热和内部散热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5. 加热措施:在低温环境下采取加热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
6. 绝热措施:采用绝热材料和绝热层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
范本二: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1. 温度控制的目标和重要性1.1 温度控制的目标1.2 温度控制的重要性2. 预冷措施2.1 冷却剂的选择和使用2.2 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3. 温度监测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3.2 温度监测系统的搭建和使用4. 散热措施4.1 表面散热措施4.2 内部散热措施5. 加热措施5.1 外加热系统的选择与使用5.2 加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6. 绝热措施6.1 绝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6.2 绝热层的设计和施工7. 温度控制管理7.1 温度控制计划的编制7.2 温度控制的监督与检查7.3 温度控制的记录与分析8. 温度控制后续工作8.1 结构物的温度性能分析8.2 温度控制的效果评估8.3 温度控制的经验总结与改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控制: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措施.DOCX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措施.DOCX 范本1: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前准备1.1 温度监测设备准备1.2 温度记录表格准备1.3 混凝土材料准备2.施工现场准备2.1 环境温度调整2.2 混凝土浇筑前的预热处理2.3 浇筑浆液温度控制2.4 热带设备安放与设置3.施工过程控制3.1 温度监测与记录3.2 温控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3.3 保温材料的选择与使用3.4 温度调整措施4.验收标准与方法4.1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4.2 温度调整后的养护工作4.3 温度监控结果的评估5.施工安全措施5.1 防止混凝土温度过高导致的开裂5.2 防止温度过低导致的不均匀收缩5.3 防止混凝土温度异常引发事故6.附件6.1 温度记录表格6.2 温度监测设备清单---附件:1. 温度记录表格2. 温度监测设备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监测设备:指用于测量和记录混凝土温度的仪器和设备。
2. 温度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数据的表格。
3. 混凝土材料:指用于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砾石等。
4. 环境温度调整:通过调整施工现场的温度,以提供适宜的混凝土浇筑条件。
5. 预热处理:指在混凝土浇筑前提前加热混凝土材料,以提高施工浆液的温度。
6. 浇筑浆液温度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浆液的温度,以确保施工效果。
7. 热带设备安放与设置:将热带设备放置在适当位置,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提供所需的热量。
8. 温度监测与记录: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9. 温控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在混凝土中添加温控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效果。
10. 保温材料的选择与使用: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并正确使用,以提供混凝土保温效果。
11. 温度调整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混凝土中的温度。
12.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强度变化情况。
13. 温度调整后的养护工作:在调整温度后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和保温。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监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监控措施
1、为了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必须对内外温度进行监测。
在进行底板施工时,应埋设测温传感器(WZC-010铜热电阻),测温点布设在板底部以上10cm及表面以下10cm及中间点。
2、预埋测温点时,先将电阻应变片固定在钢筋上,再将钢筋固定在预定位置。
测温仪器采用温度监测显示仪,为提高精度和效率,每点位处的三点应同时观测。
3、测温时间要求:首测放在点位混凝土浇灌完毕后24h,在此后的1d内每4h观测一次、3-6d内每6h观测一次、7-10d内每12h 观测一次。
依据两次测温间的温升值,温升快时应加密测量次数。
4.混凝土浇筑抹平后,即应马上用塑料薄膜覆盖。
每次测温一圈后,应立即计算并分析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情况。
5、当砼内部处于降温阶段,且里表温差小于25°C,且其降温速度在2°C/d,大气温度和表面温差小于20°C时,根据规范可以揭掉保温覆盖层,进行洒水保湿养护。
6、测温负责人每天将测温情况记录并汇报给总工。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引言:大体积混凝土采取的温控措施、测温监控技术及保温养护。
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1.工程概况厦门某大厦工程,地下2层,地上30层。
总高97.8m。
主楼中心基础为桩基筏形基础,地下室面积1825m2,建筑面积31226m2;核心筒部分底板高度2.7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S10,一次性浇筑砼量约4000m3。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原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水化热低的建福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选用5-31.5mm碎石,针、片含量<10%,级配良好。
砂为河砂,细度模数大于2.8。
砂石含泥量均在1%以内。
(3)粉煤灰:掺加磨细的Ⅰ级粉煤灰取代水泥,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
(4)外加剂:采用AEA膨胀剂与TW高效缓凝减水剂,可以产生膨胀效应,降低收缩应力。
2.2施工配合比底板混凝土等级C45S10,不仅满足强度要求、抗渗要求,还需要考虑温升控制,降低水化热,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实验室在原材料实验合格后进行多组试配,选择最优配合比(见表1)。
施工配合比表13.混凝土温度计算3.1混凝土绝热温升Th=(Mc+K×F)Q/C×p式中Mc、F为水泥和掺合料用量,本工程分别为410kg/m3、61kg/m3;K 为掺合料折减系数取15%;水泥28d,水化热Q为375kg/m3;混凝土水化热C取0.96;混凝土密度ρ取2400kg/m3。
则Th=68.2℃3.2混凝土收缩变形值@G33-1.gif"align=center>式中:εy0取3.24×10-4;e为2.718;b取0.01;t为21d;M1、M2、M3、……Mn只考虑水灰比,养护时间和环境湿度影响,取M4=1.147,M6=0.93,M7=0.7则εy(21)=0.46×10-43.3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y=εy(21)/α式中:εy(21)=0.46×10-4;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α取1.0×10-5 则Ty=4.6℃3.4混凝土弹性模量E(t)=Ec(1-e-0.09t)式中E(t)取21d,混凝土弹性模量Ec取3.35×104则E(21)=2.84×104N/mm3.5混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ΔT=T0+2/3Th+Ty-Tq式中:本工程T0取20℃;各龄期大气平均温度Tq取15℃计算得ΔT=20+2/3×68.2+4.6-15=55.1℃3.6混凝土降温收缩应力σ(21)=-E(21)αΔT/(1-uc)×S(t)R式中:混凝土泊松比为0.2,徐变松弛系数S(t)取0.3:混凝土外约束系数R取0.3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2.16.6.1 温控标准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2)降低降温速率;3)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
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温控标准:◆砼浇筑温度: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浇筑温度夏季控制在30℃以内,冬季控制在20℃以内。
◆最大内表温差及相邻块温差: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20℃◆冬季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气温之差≥20℃,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5℃。
◆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2.0℃/d。
2.16.6.2 现场温度控制措施在锚碇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将从混凝土的原料材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具体措施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为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A含量的◆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性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水泥;◆降低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的用量;◆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骨料;◆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有抗渗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应采用较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低水胶比混凝土。
单掺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小于25%,单掺磨细矿渣的掺量不宜小于50%,且宜使用粉煤灰加硅灰、粉煤灰加矿渣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
(2)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非常重要。
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大许多。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
在炎热气候下不应超过28℃,冬季不应低于5℃。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可以估算浇筑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INSERT YOUR LOGO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通用模板The work cont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arranged, and the process is optimiz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scheme effect than expected.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文档可用在把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实施的方法步骤以及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并在执行时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以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方案效果。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采取的温控措施、测温监控技术及保温养护。
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1.工程概况厦门某大厦工程,地下2层,地上30层。
总高97.8m。
主楼中心基础为桩基筏形基础,地下室面积1825m ²,建筑面积31226m²;核心筒部分底板高度2.75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S10,一次性浇筑砼量约4000m³。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原材料选择(1)水泥:选用水化热低的建福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选用5-31.5mm碎石,针、片含量<10%,级配良好。
砂为河砂,细度模数大于2.8。
砂石含泥量均在1%以内。
(3)粉煤灰:掺加磨细的Ⅰ级粉煤灰取代水泥,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
(4)外加剂:采用AEA膨胀剂与TW高效缓凝减水剂,可以产生膨胀效应,降低收缩应力。
2.2施工配合比底板混凝土等级C45S10,不仅满足强度要求、抗渗要求,还需要考虑温升控制,降低水化热,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及体积变化,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在浇筑过程中产生裂缝,从而给后期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带来巨大影响。
为此一定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持其内外层温度差在25℃之内,所以对温度变化使用一些监控技术并采取一定的温控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
文章首先从如何对混凝土予以保温和降温方面分析了采取的温控措施,然后分析了对温度变化予以监控的具体技术步骤。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监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大型高层建筑纷纷出现,改善了我们的城市面貌,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目前这些建筑基础工程普遍都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因此其结构的坚实程度将直接决定高层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影响混凝土坚实程度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浇筑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剧烈变化及体积变化引起的,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裂缝,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全程贯穿温度检测和控制技术。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常采用的方法是分层连续浇筑法。
该方法具有便于振捣,有效降低浇筑块温升的优点。
将浇筑混凝土的
各项材料数据进行测算,在浇筑过程中温度参数应控制在下面的范围内:1混凝土的浇筑温度th=(mc+k×f)q/c×p不宜超过28℃;2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应在25℃之内;3混凝土的温度骤降不应超过10℃。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温控措施包括保温和降温两个方面。
1.1保温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保温材料覆盖保温,保温层的厚度选择应该视当地日夜温差和天气恶劣程度而定。
应选取一定的监控设施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如果混凝土内部升温较快,而外部表面由于保温层较薄导致保温效果不好的时候,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就有可能超过控制值,这种情
况下,应及时增加保温层厚度。
而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小于20℃时,就可以适当拆除几层保温层,拆除后,通过温控监测设施继续监测内外温差,确保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控制值。
当混凝土内部与环境温度之差接近内部与表面温度控制值时,即可全部撤掉保温层。
冬期施工时,保温养护的时间要保证混凝土在受冻前能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并要冷却到5℃时,方可全部撤掉保温层。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也可采用蓄水养护保温。
蓄水深度一般10mm~30mm左右,可根据蓄水深度在四周砌砖墙表面抹防水砂浆或用黏土筑成小埂,并设进出水管。
通过调整蓄水深度控制温度。
1.2降温措施
1.2.1降低骨料、拌和用水的温度,通常采取以下措施:①对骨料喷水雾予以预冷,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但须注意选取一定的排水措施,保证骨料含水量在稳定水平。
②选取水温在5℃~10℃的地下水或者冰水,增强降温效果。
③在炎热的夏季,应将骨料放置在搭阳棚下2d~3d后使用,可使骨料温度相对曝晒温度降低2℃~4℃,还可将成品骨料堆积起来,高度控制在6m~8m,通过底部和地垅取料也可以比暴晒下的骨料温度降低3~4℃。
1.2.2最好选择低温季节和夜间进行浇筑,夏季的温度较高,如果在白天浇筑混凝土,应加快浇筑的速度。
同时减少混凝土日光下的暴露面积,降低混凝土拌和物因吸收太阳光造成的温升;夜间尽可能将混凝土入仓速度降低,以便混凝土散发出早期水化热。
1.2.3当夏季温度较高时,输送混凝土的泵管上可覆盖一些包装纸或者青草等材料,并经常对其喷水使之保持湿润,以减少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过程中而造成的温度回升。
1.3其他温控措施
1.3.1斜面分层施工法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流淌形成坡度的特点采用“斜面分层,薄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
斜面每层浇筑厚度约为50cm。
可利用层面散热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混凝土振捣时间保持在15~30s左右,结果以看到砂浆上浮、石子下沉且没有气泡出现时为止;插棒间距400~500mm,呈梅花状
布置;振捣时振动棒快插慢拔,要插入下层50~100mm。
保证上层覆盖已浇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防止出现冷缝。
1.3.2采用二次振捣法
混凝土终凝前采用二次振捣法,可以将因泌水在粗骨料及水平钢筋下部所产生出来的水分和空隙排除出去,进而有助于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握裹力的提高,并避免混凝土沉落导致的裂缝出现。
1.3.3埋设冷却水管
在浇筑混凝土前可将一层管距1.3m的φ48mm水管埋设在基础厚度范围内。
设计通水循环为水流方向可变,有助于削减混凝土早期20%~25%的水化热。
二、温度监控技术
2.1布置温度测点
可在混凝土内部垂直设置10根测杆,在每根测杆沿承台设置5个测点,同时在混凝土外部四角设气温辅助测点4个,使得温度测点一共达到54个。
通过热电耦补偿导线与微机数据采集仪将每个测点连接起来,保证混凝土建筑物各部分温度数据的及时检测记录。
2.2测温监控
从混凝土开始浇筑起,每个测点就开始投入监测,微机数据测量仪每小时会自动生成一份温度监控报表,通过设定安全温度区间,然后设计标准值报警方式,这样可以保证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时发出报警信号。
以便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警报,进而通
知有关温控技术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杜绝了因水化热而在浇筑过程中产生裂缝的问题出现。
三、总结
实践证明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时候,只要施工方法得当,采取的保温和降温措施可行,就完全可以把混凝土内外层温差值控制在25℃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得混凝土在浇灌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裂缝,从而保证了浇筑质量,为今后建筑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提供稳固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沈虹,赵永亮,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j], 《珠江水运》2004年第05期.
[2] 李富平,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8期.
[3] 彭立海等编著,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2.
[4] 石泉,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与实践[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