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饲料酵母生产工艺流程图
![饲料酵母生产工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8529c89d6c85ec3a87c2c5ac.png)
酵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空气
过滤
原材料验收
配料
酵母菌种
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三级发酵罐
喷雾干燥塔←浓发酵液贮罐←3-5 效蒸发器←稀发酵液贮罐
振荡筛
自动包装机
干酵母成品
饲料酵母生产工艺流程图
1.生产设施情况
车间主要设备设施有罗茨风机、空气压缩机、冷却塔、冷水机组、
发酵培养罐系统、干燥塔系统、导热油炉系统等组成。
2.酵母蛋白生产工艺说明
以玉米浆和葡萄糖母液作为酵母高密度发酵培养,再经蒸
发浓缩、喷雾干燥、包装贮存等工序,制得营养丰富的酵母蛋白产品。
饲料加工技术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饲料加工技术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acca2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c.png)
二、青干草、草粉、草块(草饼)的调制技 术
•1 . 青 干 草 •干 燥 方 法 :
①田间干燥法 ②草架干燥法 ③化学制剂干燥法 ④人工干燥法
第21页/共86页
• 品质评定 ① 标准含水量应为15%~17% ② 基本颜色应为绿色 ③ 清新芳香的气味 ④ 植物学营养成分损失少 ⑤ 叶片多
(三)生物方法
利用乳酸菌、纤维分解菌、酵母菌等一些有益微生物和酶在适宜的条件下, 使其生长繁殖,分解饲料中难以被家畜消化利用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同时可增加 一些菌体蛋白质、维生素及对家畜有益的物质,软化饲料,改善味道,提高适口 性和营养价值.
第19页/共86页
常见的生物方法:
•自 然 发 酵 •加 精 料 发 酵 •人 工 瘤 胃 发 酵 •秸 秆 微 贮
第32页/共86页
第三节 青贮饲料调制
• 青贮饲料:把青饲料填入密闭的青贮窖(或壕塔)中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而调制成的饲料
• 特点:柔软多汁、气味芳香、营养丰富、容易贮藏、可供冬春季家畜饲用。
第33页/共86页
一、青贮饲料的优越性
• 1.有效地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 • 2.保持原料青绿时的鲜嫩汁液 • 3.扩大饲料资源 • 4.保存饲料经济而安全的方法 • 5.青贮可以消灭害虫及杂草
5.青贮注意事项
• 一、原料要有较高的含糖量。 • 二、原料水分含量要适当。 • 三、创造无氧的环境。 • 四、青贮原料要适时收割,切短、压实、封严。 • 五、注意经常检查,保证不透气、不漏水。
第43页/共86页
(二)特种青贮饲料的调制
• 1.低水分青贮法 • 2.混合青贮法 • 3.添加剂青贮法
(1)硫酸亚铁浸泡法 (2)碱处理法 • 2.加热处理 • 3.微生物发酵去毒法
厌氧发酵的工程应用实例ppt
![厌氧发酵的工程应用实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6bebd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0.png)
• 南阳酒精总厂的废糟液处理整个工艺流程见图2-3-35。酒精厂排放13001500t/d酒糟废液。这一排放废液经过固液分离,分离出的DDG作为饲 料出售。经过固液分离后的废液量为1000-1100t/d,进入厌氧消化池。 值得说明的是在两种情况下,厌氧处理的糟液量是有变化的,一是如果 饲料销售价格低或销售不出去时;二是当城市需要更多的沼气时,均将 不进行固液分离而全部进入厌氧消化池以多产沼气。所以这是厌氧接触 工艺的一个优点,也是本系统的一个优点。因在产生沼气和饲料销售两 个渠道可以进行调节,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3)工厂效益
• 南阳酒精厂年转化为沼气的COD总量达到33,000吨以上。由于市区 40%的居民用上了沼气,可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2,400吨以上;减少燃煤废渣6,000吨以上。南阳酒精厂沼气工程的建成, 沼气主要用于居民生活和工业原料,因此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 (1)其备料罐是专利技术,在备料罐中实现水选,将轻质物料用刮 渣机刮出来;砂石、玻璃等从备料罐下部用水反冲排除,备料罐还能调 节干固有机物进料的含量和温度。
– (2)采用立式发酵罐(又称生物反应器),罐体室外露天安装,下 锥体和排渣口在地下室,实现洁净生产。
– (3)采用中温35-37℃发酵工艺,参入发酵的菌种比较皮实,运行稳定 可靠。
农产品加工工作流程图
![农产品加工工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33b2f1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1.png)
• 农产品加工的目的: a.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b. 满足市场需求, 提升消费者体验 c. 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d.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 量标准
• a.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 b. 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 • c. 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 d.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标准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加 工车间的清洁卫生,定 期清扫、消毒,确保无 尘、无异味。
设备布局与标识:合理 布局设备,标识清晰, 便于操作和管理。
人员卫生:工作人 员需穿戴清洁的工 作服、帽、口罩等 个人防护用品,并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确保操作人员符合卫生要求
添加标题
保安全无毒。
包装容器:应坚 固耐用,不易变 形或破损,能够 保护产品在运输 和存储过程中的
质量和安全。
标识要求:产品 包装上应清晰标 明产品名称、生 产日期、保质期、 生产厂家等信息, 以便消费者辨识
和选择。
标签说明:除了 包装标识外,还 应附有简明扼要 的标签说明,介 绍产品的特点、 食用方法等,以 便消费者更好地 了解和使用产品。
作
包装:将加工后的农 产品进行包装,便于
销售和储存
农产品原料选择与采购
农产品原料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粮食、蔬菜、水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肉类等
特点:新鲜、无污染、有机、绿色等
农产品原料的采购与质量控制
采购流程:联系供应商、实 地考察、样品检测、签订合 同
质量控制:对原料进行农药 残留、重金属等检测,确保
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苏教版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教案
![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苏教版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a23e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0.png)
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一、简介发酵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酵工程指通过合理的操作控制,将经过发酵产生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加工,从而生产有用的生物制品的一整套工程。
本文将介绍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
二、发酵工程的一般过程1. 基础原料的预处理一般来说,发酵工程中使用的原料很多都是含有细胞壁的微生物或者其他的天然产物,如植物蛋白。
这些天然的物质都需要在开始发酵之前进行处理,如打碎、过滤、浸泡、热处理等方式,以便于使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能够吸收,并更好地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
2. 发酵菌的准备在发酵工程中使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常见的无菌状态下培养的细菌、酵母菌、真菌等。
在发酵之前需要养活这些微生物,使它们活跃起来,以便于在发酵过程中生产所需产品。
3. 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因素很多,包括反应温度、pH值、氧气和营养盐的供应等。
这些因素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以便于使微生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并使产物得到高产、高质量。
4.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分离发酵产物一般以包括可以溶于水的有机物、蛋白质、多糖物等多种物质。
在发酵结束后,需要将产物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提取出来进行后续的加工和提纯处理。
5. 发酵产品的后续加工与利用分离出来的发酵产品可以进行多种后续加工和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过滤和提纯等步骤,将产品进行纯化,使其符合特定的要求,然后将其用于制作各种生物制品,如复合肥料、生物酶、抗生素等。
三、结论发酵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大组成部分。
通过对基础原料的预处理、发酵菌的准备、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以及发酵产品的后续加工与利用等几个关键步骤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使发酵工程达到理想的生产水平并收获理想的产品。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第1课时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新人教版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10单元第1课时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c827c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0.png)
第1课时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食品是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的。
2.阐明发酵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及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工业化生产人类所需产品。
3.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及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考点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的概念 发酵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传统发酵技术二、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1.腐乳制作(1)原理: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
(2)腐乳制作过程中参与的微生物: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其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泡菜的制作(1)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的原理:C 6H 12O 6――→酶2C 3H 6O 3(乳酸)+能量。
(2)制作泡菜的方法步骤(3)泡菜腌制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发酵时期乳酸菌乳酸亚硝酸盐发酵初期少(有O2,乳酸菌活动受抑制)少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发酵中期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活动)积累、增多、pH下降下降(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发酵后期减少(乳酸继续积累,pH继续下降,抑制其活动)继续增多,pH继续下降下降至相对稳定(硝酸盐还原菌被完全抑制)变化曲线注意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菌促进硝酸盐还原形成的,而不是硝化细菌氧化氨形成的深度思考①在泡菜制作过程中营造“无氧环境”的3项措施是什么?提示a.选择的泡菜坛要密封性好。
b.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c.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水。
②为什么泡菜坛只能装八成满?提示在泡菜发酵初期,由蔬菜表面带入的大肠杆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可进行发酵,发酵产物中有较多的CO2,如果泡菜坛装得太满,发酵液可能会溢出坛外。
另外,泡菜坛装得太满,会使盐水不太容易完全淹没菜料,从而导致坛内菜料变质腐烂。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农副食品加工工业-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编制说明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农副食品加工工业-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164f077915f804d2a16c103.png)
附件5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统一编号:2018-34《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农副食品加工工业—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编制组二〇一九年九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 行业概况 (2)2.1 发展情况 (2)2.2 主要生产工艺与产排污分析 (3)2.2.1 饲料加工 (3)2.2.2 植物油加工 (5)2.2.2.1 浸出法工艺 (5)2.2.2.2 压榨法工艺 (6)2.3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 (7)3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9)3.1 落实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需要 (9)3.2 规范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的需要 (9)3.3 加强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污染防治的需要 (9)4 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0)4.1 标准制订的原则 (10)4.2 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10)5 国内外相关标准 (12)5.1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12)5.2 国内相关管理文件和标准 (13)6 标准框架 (16)7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17)7.1 适用范围 (17)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7)7.3 术语和定义 (18)7.4 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申报要求 (18)7.5 产排污环节对应排放口及许可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22)7.6 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 (24)7.7 自行监测管理要求 (24)7.8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与执行报告编制要求 (25)7.9 合规判定方法 (26)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81号),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
受生态环境部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牵头编制食品制造加工工业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项目编号2018-34。
发酵技术在饲料
![发酵技术在饲料](https://img.taocdn.com/s3/m/29b4d1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f.png)
生产中的应用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引言饲料生产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发酵技术的定义和原理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更有利于饲料品质和营养的物质过程。
在饲料生产中,常用的发酵技术包括静态发酵、动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等。
静态发酵是将饲料原料与发酵剂混合后,放置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发酵。
这种发酵方式常用于粗饲料的处理,如玉米秸秆、豆饼等。
而动态发酵则是将饲料原料与发酵剂加入到特殊的发酵器中进行发酵,这种发酵方式常用于谷物类饲料的处理,如谷物皮和麸皮等。
液态发酵是将饲料原料与大量水混合后,再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这种发酵方式常用于饲料液态添加剂的生产。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不仅能够分解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还能够合成出一些对动物生长和健康有益的物质,如益生菌、酶和维生素等。
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提高饲料品质发酵技术可以明显改善饲料的物理性状和营养价值。
例如,通过发酵处理能够改善饲料的口感,增加饲料的可食性。
此外,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从而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
发酵技术还能够提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例如,在动态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可以合成和分泌一些酶,这些酶能够分解饲料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使其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此外,发酵还能够提高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利用副产品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副产品。
例如,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乳清是一种常见的副产品,通过发酵处理后可以制作成乳清发酵液态添加剂,用于饲料生产中。
同样地,通过发酵处理废弃果皮和废弃蔬菜等副产品,可以生产出高营养价值的液态添加剂,丰富饲料的营养组成。
保护环境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污染。
赖氨酸发酵毕业设计说明
![赖氨酸发酵毕业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522c2b50c22590102029d9d.png)
目录摘要 (VII)Abstract.............................................................................................................................................. I X 第一章绪论. (1)1.1赖氨酸简介 (1)1.2赖氨酸的性质 (1)1.3赖氨酸的发展现状 (2)1.4赖氨酸的作用及缺乏症 (3)1.5赖氨酸的生产方法 (3)1.4.1二步发酵法 (3)1.4.2直接发酵法 (3)1.6赖氨酸的提取与精制 (4)1.7电渗析的原理 (4)1.8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一般工艺过程 (5)第二章赖氨酸的生产工艺流程 (6)2.1赖氨酸生产工艺概述 (6)2.2赖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6)2.3原料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7)2.3.1赖氨酸的发酵生产法 (7)2.3.2原料的预处理 (10)2.3.3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10)2.4种子扩大培养 (11)2.5赖氨酸发酵工艺条件控制 (12)2.6赖氨酸的提取 (13)2.7赖氨酸的精制 (13)第三章工艺计算 (14)3.1物料衡算 (14)3.1.1工艺技术指标 (14)3.1.2赖氨酸发酵车间物料衡算 (15)3.1.3年产4000t赖氨酸厂发酵车间物料衡算结果汇总 (18)3.1.4年产4000t赖氨酸提取车间物料衡算 (20)3.2热量衡算 (21)3.2.1淀粉液化工序的热量衡算 (21)3.2.2液化液糖化过程的热量衡算 (23)3.2.3发酵车间热量衡算 (23)3.2.4赖氨酸溶液浓缩结晶过程的热量衡算 (27)3.2.5赖氨酸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 (29)3.2.6年产4000t赖氨酸厂热量衡算结果汇总 (30)3.3.1糖化工序用水量 (31)3.3.2连续灭菌工序的用水量 (31)3.3.3发酵工序的用水量 (32)3.3.4提取工序的用水量 (32)3.3.5中和脱色工序的用水量 (32)3.3.6精制工序的用水量 (32)3.3.7动力工序的用水量 (33)3.3.8年产4000t赖氨酸水量衡算结果汇总 (33)3.4无菌空气消耗量的计算 (33)3.4.1无菌空气消耗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33)3.4.2年产4000t赖氨酸厂无菌空气计算 (36)3.4.3年产4000t赖氨酸厂无菌空气衡算结果汇总 (37)第四章设备设计与选型 (38)4.1设备设计与选型的任务和原则 (38)4.1.1设备设计与选型的任务 (38)4.1.2设备设计与选型的原则 (38)4.1.3 专业设备设计与选型的依据 (39)4.1.4专业设备设计与选型的程序和内容 (39)4.2.1发酵罐的选型及容积的确定 (39)4.2.2发酵罐个数的确定 (40)4.2.3主要尺寸设计 (41)4.2.4冷却面积的确定 (42)4.2.5搅拌器及搅拌轴功率的设计 (43)4.2.6设备结构的设计 (46)4.2.7设备材料的选择 (49)4.2.8发酵罐壁厚的计算 (49)4.2.9接管设计 (51)4.2.10支座的选择 (52)4.3 种子罐的选型 (53)4.3.1种子罐容积和数量的确定 (53)4.3.2冷却面积的计算 (53)4.3.3种子罐壁厚的计算 (54)4.3.4设备结构的工艺设计 (55)4.3.5支座的选择 (57)4.4糖化锅的选型 (57)4.4.1设备主要尺寸设计 (57)4.4.2设备材料的选择 (57)4.4.3糖化锅壁厚的计算 (58)4.4.4发酵车间主要设备参数一览表 (59)4.5消泡剂贮罐的选型 (59)4.6空气过滤器的选型 (60)4.6.1发酵罐分过滤器 (60)4.6.2种子罐分过滤器 (61)4.7部分辅助设备的选型 (61)4.8电渗析装置的选型 (65)4.9年产4000t赖氨酸厂主要设备一览表 (65)第五章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设计 (67)5.1厂址选择的重要性及原则 (67)5.2工厂总平面设计 (68)第六章清洁生产与三废处理 (70)6.1概述 (70)6.1.1清洁生产的定义 (70)6.1.2赖氨酸厂污染物的特点 (70)6.1.3赖氨酸厂的清洁生产 (71)6.2末端治理 (71)第七章公用工程概述 (73)7.1给排水工程 (73)7.2供热工程 (74)7.3供电工程 (75)第八章车间生产管理制度 (76)8.1生产管理概述 (76)8.2信息化生产管理 (76)8.3赖氨酸厂车间管理制度 (77)致谢 (78)参考文献 (80)附录 (82)摘要赖氨酸(即2,6—二氨基己酸)于1889年首次从酪蛋白水解物中分离得到,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色氨酸工艺流程设计及技术要点
![色氨酸工艺流程设计及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5444c70975f46527d3e1e8.png)
色氨酸工艺流程设计、技术要点及工艺参数前言L-色氨酸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色氨酸在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应用的开拓,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色氨酸已成为一种国际市场上发展前景良好,国内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目前生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色氨酸发酵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已成为目前一个重要课题。
L-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网络调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D-色氨酸则主要存在于微生物和绿色植物中,动物体内含量较少。
D-色氨酸在人体内几乎不发生作用,也无毒性。
L-色氨酸是继蛋氨酸、赖氨酸的3~4倍,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医药、化妆、食品、保健品等行业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色氨酸分子式为C11H12N2O2,分子量为204.23,等电点为5.89。
化学名称为α-2氨基2-β-2吲哚丙酸,有L型和D 型同分异构体,此外还有消旋体DL-色氨酸。
本品为L-2-氨基-3(β-吲哚)丙酸。
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在氯仿中不溶,在甲酸中易溶,在氢氧化钠试液或稀盐酸中溶解。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比旋度为-29.0°至-32.8°。
编写《色氨酸生产工艺操作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使生产操作工更好的了解本岗位工艺特性、实际操作方法及理论知识,提高工人技术操作水平,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也是企业能否进一步扩大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树立自身良好的操作规范,提高操作水平,提供指导工具,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梅花产品市场竞争力。
目录第一章色氨酸发酵 (1)一、连消岗位 (2)二、二级岗位 (5)三、发酵岗位 (9)第二章色氨酸提取 (14)一、膜过滤岗位 (15)二、离交岗位 (17)三、脱氨岗位 (18)四、板框脱色岗位 (20)五、四效浓缩岗位 (22)六、单效蒸发结晶岗位 (23)七、板框分离岗位 (25)八、烘干、包装岗位 (28)第一章色氨酸发酵发酵工艺流程图一、连消岗位1、主要任务领取发酵二级种子、流加糖、设备设施消毒所需的原辅材料、消泡剂和消毒药品等;根据生产工艺参数规定,准确计量,并按程序配制发酵、二级种子及流加糖培养基;与二楼和三楼人员配合,做好连消设备、管线的空消工作,并负责与主控室人员配合通过自控系统对发酵、二级种子培养基及流加糖的连续灭菌;把好设备、原辅材料和工艺参数控制关,为发酵提供优质无菌的培养基;对空气预处理系统排水,并按工艺参数控制风温;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按清洁生产要求,及时对储糖罐、配料罐、维持罐、换热器以及其它设备设施进行清洁生产工作,保证高效、安全、文明生产。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4ad50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7.png)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生产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酶来制造各种产品的工艺。
这种生产工艺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以及化学工业等领域。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或酵素。
不同的发酵产品需要不同的微生物或酶来进行生产,因此在工艺流程开始前需要对菌种或酶进行筛选和培养。
2. 发酵基质的制备。
发酵基质一般由碳源、氮源、微量元素、水和氧气等组成。
这些物质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处理,以提供给微生物或酶进行发酵。
3. 发酵过程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发酵温度、pH 值、氧气供应等参数,以保证微生物或酶的生长和作用条件。
4. 产品分离和提纯。
经过发酵后的产物一般需要进行分离和提纯,以获得目标产品。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离心、过滤、结晶、蒸馏等操作。
5. 产品包装和贮存。
最后,产品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酵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控制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生产控制可以确保产品达到
预期的性能和品质,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不同的发酵产品,需要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来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
经典赖氨酸的发酵工艺
![经典赖氨酸的发酵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16b8837bcd126fff7050bfc.png)
只有赖氨酸或苏氨酸与变构位置结合时,酶活影 响不大,当赖氨酸与苏氨酸同时结合到两个变构 位置时,酶活受到强烈的抑制。此外,AK是赖氨 酸合成途径中唯一的反馈调节点。 ④赖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之间存在着代谢互锁, 赖氨酸分支途径的初始酶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 为亮氨酸所阻遏。 ⑤蛋氨酸比苏氨酸优先合成,蛋氨酸合成的过剩就 会阻遏高丝氨酸-O-转乙酰酶,使得生物合成的代 谢流转向苏氨酸。苏氨酸比赖氨酸优先合成,苏 氨酸的过剩会反馈抑制高丝氨酸脱羧酶的活性, 使得生物合成转向赖氨酸。
二、赖氨酸性质
• 2,6-二氨基己酸 C6H14O2N2 • 游离赖氨酸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 都是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 • 熔点 263 ℃ • 比旋光度 +21° • 0 ℃ 溶解度 53.6g/100ml
三、国内外赖氨酸发酵概况
• L-赖氨酸是继L-谷氨酸之后用微生物方法大量投产的氨基 酸。 目前,世界上赖氨酸的总生产能力约60万t/年, 产量约38—41万t/年。美国ADM公司是目前世界 上最大的赖氨酸生产企业,现有生产能力15.89万t /年,占世界市场的40%以上。日本味之素公司,生产 能力9.08万t/年 。日本协和发酵公司总能力约6 万t/年该公司计划将其赖氨酸生产能力扩大到10万t /年,争取将赖氨酸的市场份额增长到30%以上。 • 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L-赖氨酸菌株选育和发酵研究。 我国是赖氨酸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赖氨 酸第二大消费国,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较大的赖氨酸生产企业有5家以上,能力已达 6.5万t /年。但受国外赖氨酸进口的冲击,产量不 足4万t/年。
四、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
葡萄糖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乙酰辅酶 草酰乙酸 TCA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半醛 赖氨酸 丙氨酸 高丝氨酸 蛋氨酸 苏氨酸 α-酮戊二酸 缬氨酸 反馈阻遏 反馈抑制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丙氨酸 亮氨酸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ccf3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7.png)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饲料生产是指通过加工原料,制作成适合畜禽食用的饲料。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工序和操作方法。
以下是一般饲料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1. 原料筛选和清洗: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和异物,并进行清洗,以确保原料的质量。
2. 粉碎和配料:将清洗好的原料进行粉碎,以便后续的混合与加工。
然后根据动物的需求,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3. 混合和搅拌:经过配料后的原料需要进行混合和搅拌,以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4. 粉碎和压片:混合好的饲料原料需要再次进行粉碎,以确保颗粒的大小和均匀度。
接着进行压片或者造粒的操作,以便制作成颗粒状的饲料。
5. 干燥和冷却:饲料颗粒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和冷却处理,以确保饲料的贮存时间和质量。
6. 包装和贮存:最后是对饲料进行包装和贮存。
包装需要符合卫生要求和保质期的要求,贮存需要注意避免湿气和阳光直射。
以上便是一般饲料生产的工艺流程,不同种类的饲料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经过原料处理、混合配比、加工成型、质量控制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可以保证生产出高质量、营养丰富的饲料,满足动物的不同需求,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详解
![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369c82964bcf84b8d57b10.png)
技术文件-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详解(二)、原料的接收:1、散装原料的接收以散装汽车、火车运输的,用自卸汽车经地磅称量后将原料卸到卸料坑。
2、包装原料的接收,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接收两种。
3、液体原料的接收:瓶装、捅装可直接由人工搬运入库。
(三)、原料的贮存:饲料中原料和物料的状态较多,必须使用各种形式的料仓,伺料厂的料仓有简仓和房式仓两种。
主原料如玉米、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简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四)、原料的清理: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
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
(五)、原料的粉碎: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同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
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
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一次粉碎工艺。
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粉碎,小型何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二次粉碎工艺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
( 1 )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
( 2 )阶段二次粉碎工艺该工艺的基本设置是采用两台筛片不同的粉碎机,两粉碎机上各设一道分级筛,将物料先经第一道筛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物直接进行混合机,筛上物进入第一台粉碎机,粉碎的物料再进入分级筛进行筛理。
饲料加工(流程及管理)
![饲料加工(流程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7608d2700abb68a982fba6.png)
(三)JH—1000型鸡粪快速烘干设备 1、工作原理: 2、机组组成:图7—4所示。 (1)高温烟道气供给部分; (2)进料部分; (3)滚筒破碎干燥器; (4)排料部分; (5)除杂及冷却部分; (6)称量袋装部分; (7)风机和控制柜。 3、工艺及设备特点 (1)烘干、灭菌、除臭一次完成,可连续生产; (2)热耗率低,节省能源; (3)结构紧凑合理,工作稳定可靠; (4)产品呈均匀颗粒状,经济效益好。 4、机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配料、混合过程的自动控制 (一)对该工序自控的效益 1、缩短配料混合时间,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 2、减少人员,节约劳动力成本; 3、提高了配料精度和混合质量,产品优质; 4、及时的料位显示,故障报警; 5、提供忠实的数据、信息、报表等管理资料。 (二)配料、混合过程的操作特点 1、为一反复进行的简单的按顺序或时间的批量操作过程; 2、多种物料的物性差异使得用同一配料器进行不同物料的配料 时易出现不同的配料精度; 3、由于要生产不同的产品,需配方变改; 4、配料精度的保证; 5、料位的监测,保证质量和生产连续; 6、配料混合的数据信息是管理的重要资料。
一、秸杆的化学处理 农作物积杆是牛羊的大宗重要饲料,是一个巨大的饲料资源。 我国年产农作物积杆5亿吨,利用率不到30%。且直接饲喂效果差。 若进行氨化处理后,2kg氨化积杆可抵上0· 5kg精料。 氨化法的处理剂有氨水、液氨、尿素或异尿素。氨化法工艺简 单,成本低。
(一)堆垛氨化法 将积杆堆成垛并用塑料薄膜密封,注入氨化剂进行氨化处理。 氨化最隹温度10—35º C,水分调至20%。 1、工具和设备: 2、操作步骤: (1)铺膜; (2)堆垛积杆; (3)注氨或喷洒尿素液: 氨水量:若20%氨水,则按积杆重10%—20%; 尿素量:若溶液2%,则按积杆重20%用。 (4)氨贮:温度>30º C,需5—7天; 温度20—30º C,需7—14天; 温度10—20º C,需14—28天; 温度0—10º C,需28—56天。 (5)开垛并充分放出余氨。
发酵饲料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发酵饲料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176dc1eb7360b4c2e3f6481.png)
发酵棉粕工艺流程图
发酵池厌氧发酵打包机人工包装入库
发酵棉粕工艺说明
主要步骤包括:
菌种的制作,原料的粉碎,发酵菌种原料和水混合,厌氧发酵,包装。
1.菌种制作:筛选脱毒效果好,生长繁殖旺盛,产酸能力强的菌种作为生产菌种并严格控制逐级扩大培养的过程,保证菌种无杂菌污染。
2.原料粉碎:严格控制粉碎粒度,以保证发酵物料接种量均匀。
3.混合:严格控制混合时间,保证物料水分和接种均匀。
4.厌氧发酵:发酵池严格按消毒规程杀菌消毒,要求严格密闭控制,厌氧,温度控制在20-40℃之间。
5.发酵完毕:尽快包装,要求物料压实,密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棉粕工艺流程图
发酵池厌氧发酵打包机人工包装入库
发酵棉粕工艺说明
主要步骤包括:
菌种的制作,原料的粉碎,发酵菌种原料和水混合,厌氧发酵,包装。
1.菌种制作:筛选脱毒效果好,生长繁殖旺盛,产酸能力强的菌种作为生产菌种并严格控制逐级扩大培养的过程,保证菌种无杂菌污染。
2.原料粉碎:严格控制粉碎粒度,以保证发酵物料接种量均匀。
3.混合:严格控制混合时间,保证物料水分和接种均匀。
4.厌氧发酵:发酵池严格按消毒规程杀菌消毒,要求严格密闭控制,厌氧,温度控制在20-40℃之间。
5.发酵完毕:尽快包装,要求物料压实,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