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放_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_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伟大的理论体系,对人类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它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系统地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解放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探索进行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的产生与社会存在相一致。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认为社会的进步是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实现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它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相互关系。

这些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的理论探索奠定了基础。

二、人类解放的内涵人类解放是指人们从各种束缚和压迫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解放的本质在于消除阶级剥削和社会压迫,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并且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

人类解放的内涵还包括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解放文化等方面。

通过解放生产力,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解放思想,可以推动科学、民主和人权的普及,促进社会发展;通过解放文化,可以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因此,人类解放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

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在于指导人类解放的实践。

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为实现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路径包括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改革开放等。

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它保证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解放是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关键。

他指出劳动与资本之间存在对立,主张工人阶级的解放。

通过实践探索,马克思揭示了劳动解放的路径,提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

劳动解放不仅对个体而言具有意义,也对整个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当代社会仍然存在劳动者权益受损的问题,需要加强保障措施。

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推动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促进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解放、劳动与资本、工人阶级解放、社会进步、权益保障、当代意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实践探索、社会发展、思想启示1. 引言1.1 马克思对劳动解放的探讨马克思对劳动解放的探讨始于19世纪,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遭受剥削和压迫,劳动成为一种痛苦和羞辱。

他指出,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的控制权,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安排和剥削。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应当争取解放自己的劳动权,实现自己对劳动的控制权,使劳动成为自己的自由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他强调劳动者应当团结起来,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对劳动的压迫和剥削,争取劳动权和劳动解放。

马克思对劳动解放的探讨启发了后人对劳动问题的思考,引领了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劳动解放的概念劳动解放是指从劳动者受到压迫、剥削和不公正对待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和尊严。

马克思认为,劳动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

劳动解放概念的核心是消除劳动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

劳动解放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放劳动者的身体和精神,使其不再受到剥削和奴役;二是实现劳动者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使劳动者能够参与决策、分享利益。

通过劳动解放,劳动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深刻地解释了阶级矛盾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人的解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了我们的目标。

本文将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解放和主义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的解放,将人的自由和平等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导致了人们的束缚和不平等。

“解放劳动者”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目标。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被剥夺了劳动成果,被迫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失去了自主权和尊严。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解放的路径,即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人的解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解放,更是思想上的解放。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意识形态的压迫和宣传,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马克思主义主张进行阶级斗争的觉醒,让劳动者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利益,从而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解放需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注每个人的自由与平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社会以人的解放和社会公平为中心。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归集社会,消除了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社会主义社会将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源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分享社会的发展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对生产资料进行管理和调控。

这种经济体制的变革为人的解放提供了基础,让劳动者得以摆脱对资本家的依赖,实现从被动的生产者到积极的参与者的转变。

劳动者不再仅仅为了生存而劳动,而是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发展而努力。

除了经济领域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念还对教育、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致力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通过普及教育,人们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增强他们的阶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人类解放内涵探析

马克思人类解放内涵探析

马克思人类解放内涵探析【摘要】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探讨和毕生实践活动所指向的核心问题。

人类解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包含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解决﹑经济解放和人自身的解放三大有机历史发展过程。

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这一学说,充分发掘其中的内涵,对于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类解放;内涵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为武器,站在人类社会历史总体发展的高度,阐述了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

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理论内涵极其丰富,对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方方面面,人类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质和核心,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宗旨。

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政治前提,经济解放提供人类解放的物质基础,人自身的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历史归结。

这三个方面统一于人类解放运动的实践中。

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内涵(1)政治解放政治解放就是国家摆脱一切宗教而获得解放。

政治解放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但同时却又是一种狭隘的有限的解放。

1843年初,马克思重返书斋,围绕着国家、市民社会、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批判了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神秘主义实质,同时超越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然主义人本观,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马克思明确肯认:“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其一,政治解放使“国家摆脱犹太教、基督教和一切宗教而得到解放”,国家“不再维护任何宗教,而去维护国家自身”;具体说,就是“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而不再是基督教国家。

其二,“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中获得解放”。

然而,马克思更深刻地认识到政治解放“并不是彻底的没有矛盾的解放”;相反,政治解放在完成对宗教和封建特权的批判之时,在完成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即宗教异化的克服之时,也形成了“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它导致了人在市民社会生活中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同时异化,即所谓“双重异化”。

马克思解放理论探析

马克思解放理论探析

2007年9月第25卷 第3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 l o f T aiy uan U niver sity of T echnolog 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t.2007 V ol.25 N o.3马克思解放理论探析X苗贵山(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社会解放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关键词: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07)03-0045-05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主题。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阶段。

而在学界诸多关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研究中,焦点往往集中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二者之间的相互区别及其联系,而对于马克思的社会解放思想以及社会解放在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发展过程中过渡性作用的研究是欠缺的,这样就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理解停留在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这两个层面,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现实性关注,以至于人们要么把马克思政治思想卢梭化,譬如,正是从这种片面理解出发,意大利的科莱蒂(L.Colletti)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缺少一个真正的政治理论”的论断。

在他看来,马克思讨论国家与政治革命的著作并不多,主要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和《法兰西内战》,这些著作都重复了卢梭早已发现了的主题,在严格意义的政治理论上,马克思和他的后继者列宁除了分析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外,“没有在卢梭的思想上增添任何东西”[1](p35~36);要么把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看作是抽象的道德原则的诉诸,譬如,麦金太尔对马克思描绘的“自由的个人的共同体”作了这样的评论:“这些自由的个人全部自由地赞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及各种各样的生产与分配的准则。

人的解放论文: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及其当代解读

人的解放论文: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及其当代解读

人的解放论文: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及其当代解读【中文摘要】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的崇高事业并为之实现而奋斗了一生。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的解放学说的形成与他的世界观的转变是一致的,其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康德—费希特时期、黑格尔主义时期、费尔巴哈派阶段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时期。

从中学作文到晚年的人类学笔记,虽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致力于为人的解放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却丝毫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改变的仅仅是这种理想或志向的理论表达方式。

纵观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历史演进,我们会发现,伴随着对现实问题的密切关注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不仅把“人的解放”作为自己自觉追求的远大目标,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使这一追求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现实内涵,并最终论证了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现实道路——共产主义,这不同于海德格尔的那种说不可说之神秘,而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能成为人类奋斗的目标。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是自由、公正和平等,但他历来反感那些激进的思想家们离开现实的社会关系奢谈所谓的自由、公正和平等以及道德问题,马克思的批判则是指向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就是通过对这一关系的彻底改变而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公正和平等。

在马克思看来,实现这一的途径有: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性飞跃,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平衡发展,对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生活的畸形发展进行自觉矫正,是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探究人的解放的一次努力,也是解决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在当代中国遭遇的困境和挑战的方法论。

【英文摘要】Marx’s philosophy is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liberation, human liberation is the noble cause of Marx struggling for a lifetime to achieve it. The formation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ory of human liberation is consistent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 world view,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Kant-Fichte period、Hegelian period、Feuerbach School stag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eriod.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middle school to the anthropological notes in his later years, although Marx’s philosophical thought changed a lot, the firm conviction of the commitment to struggling for human liberation did not occur, only changing 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 of the ideal or aspiration. Throughou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arx’s theory of human liberation, we will find,along with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al problems and the deepening research of political economy, that the “human liberation”is not only the Marx’s ambitious goalsas a conscious pursuit, but obtained more and more prolific content in the process, ultimately demonstrated the realistic ways of human beings to achieve liberation-Communis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Heidegger that can not be said of the mystery, but a realistic social system, can become the target of human endeavor.Marx criticise the values of capitalist society such as freedom, justice and equality, but he has always been offensive to those of radical thinkers leaving the re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 talk about theso-called freedom, justice, equality, and ethical issues. Marx’s critique is to point to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capitalism, Marx’s theory of human liberation is, by completely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to achieve freedom, justice and equality of human society. For Marx the way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are: political liberation, economic liberation, labor liberation, ideological liberation and individual liberation, the ultimate target is to achieve the historic leap of human society from the realm of necessity to the realm of freedom, thus truly to realize human freedom and liberation.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haracteristicall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Marx’s theory of human liberation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dilemma andchallenge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dhere to putting people first, requires coordinat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and other fields, correct consciously the abnormal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ife in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It is the Chinese people’s effort to explore human liberation both in socialist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lso the methodology to solve human liber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the dilemma and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contemporary China.【关键词】人的解放异化实践共产主义科学发展观【英文关键词】human liberation alienation practice communism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目录】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及其当代解读【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摘要4-5Abstract5-6引言9-11第一章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历史演进11-36一、伦理激情的深情呼唤:马克思中学时代的解放观念11-15二、从理想主义到理性主义:青年马克思黑格尔主义解放学说的出场与初步解构15-181、博士论文:哲学普罗米修斯的再生15-162、《莱茵报》时期: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和批判16-18三、从理论逻辑到现实逻辑:马克思解放学说在人本主义框架中的现实之舞18-261、《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解放20-212、《导言》:德国的解放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立足点21-223、《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理论的最初出场22-244、《神圣家族》:唯物主义是共产主义的逻辑基础24-26四、从方法论原则的转换到与政治经济学的结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解放学说的科学界说26-36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方法论原则的转换26-272、《德意志意识形态》:唯心主义方法论的彻底超越27-303、《哲学的贫困》:科学的解放学说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结合30-324、《资本论》:人的自我实现和解放32-36第二章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主要内容36-53一、解放的内涵36-38二、解放的过程38-431、前资本主义阶段392、资本主义阶段39-413、共产主义阶段41-43三、解放的途径43-511、政治解放43-452、经济解放45-463、劳动解放46-484、思想解放48-495、个性解放49-51四、解放的目标51-53第三章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与科学发展观53-67一、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53-58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53-572、非公有制经济与人的解放57-583、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发展与人的解放58二、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探究人的解放困境的一次努力58-67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59-60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及其现实依据60-643、科学发展观对困境的解读64-67结语67-69参考文献69-7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73-74后记74-75。

政治解放_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_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

政治解放_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_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刘 同 舫追求人类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题,然而,学界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辩证审视时期所提出的思想上,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实际上,进入经济学研究以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明显地具体化为社会层面和个体劳动层面两个不同的维度;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以后,这两个不同维度又分别潜蕴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中,并相应地演变为社会解放思想和劳动解放思想。

一、政治解放的意义及其限度1843年初,带着物质利益难题的困惑,马克思重返书斋,围绕着国家、市民社会、法之间的相互关系,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著作。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神秘主义实质:/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卷,第293页),/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0;/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0,但黑格尔/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0,使国家/理念变成了独立的实体0(同上,第251页)。

马克思同时超越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然主义人本观,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0;而且,是/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0,所以费尔巴哈从人本异化角度对宗教的批判应该继续深入到对国家、社会等/尘世现实生活0的批判。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0(同上,第453页)就成了马克思自觉的理论使命。

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带来的政治解放的实质和局限性的过程。

马克思明确肯认:/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0(同上,第429页):其一,政治解放使/国家摆脱犹太教、基督教和一切宗教而得到解放0,国家/不再维护任何宗教,而去维护国家自身0(同上,第426页);更具体地说,就是/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0(同上,第283页),而不再是基督教国家。

马克思“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探析

马克思“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探析

马克思“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探析马克思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他的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是他最深刻的贡献之一。

这一理论提出了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并且分析了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并且分析其现实意义。

一、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马克思认为,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也是最长久的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族群之间的关系以互惠互利、共同利益为主。

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意识形态还比较简单,主要是以迷信为主。

人们尚未形成国家和政府,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劳动分工也比较简单。

2.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成为一种显著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在这一阶段中,劳动力被私人占有和压迫,奴隶这一生产关系在社会中发展得非常深远。

此外,这一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开始提高,社会劳动分工也逐渐加深,形成了一种高级的生产方式。

3.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奴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地主阶级代替了奴隶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封建主义建立了一整套横跨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封建等级制度,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此外,封建社会在文化层面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文学、艺术、哲学等重要的文化形式得以形成。

4.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社会形态。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无产阶级劳动力,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和利润的追逐。

此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个人主义、人权等价值观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并逐渐被世界各国接纳。

二、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商品关系和资本关系。

商品关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以物品、货币等商品形式进行的交换关系。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摘要】本文旨在浅析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通过对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和关于劳动解放的观点的分析,结合当代社会对劳动解放的反思,探讨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在当代的意义和劳动解放的现实意义。

文章引入了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强调劳动解放的重要性,探讨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时代价值,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本文,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当代价值、引言、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正文、理解、观点、反思、意义、现实意义、结论、重要性、时代价值、启示。

1. 引言1.1 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背景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背景可追溯至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工人的剥削与疾苦。

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人被迫接受长时间的劳动,工作环境恶劣,工资低下,生活贫困。

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激化,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身权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劳动解放的思想,呼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劳动的真正解放。

他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才能不再是压迫和疾苦的来源,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社会历程,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当代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背景和内涵,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期为当代社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理念,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当代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新的认识和思考,指导我们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类社会主义事业的长久发展。

1841_1844年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1841_1844年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文/张小明1841-1844年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复杂的社会状况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本文将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从马克思本人在1841年到1844年的社会经历出发,探析马克思提出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原因。

一、社会背景19世纪30至40年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多数国家已经确立起来,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

作为马克思故乡的德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资本主义起步较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未完成。

一方面,德皇通过各种严厉的政策竭力维护专制统治;另一方面,新兴资产阶级或明或暗地提出了改革要求。

随着英法等国工人反对资本家斗争的发展,德国无产阶级迅速成熟,德国资本家已感到工人组织才是他们最可怕的敌人。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德国资本家感到只有依靠强有力的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的容克贵族,才能保障他们同其他国家的资本家相竞争。

因而,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同封建势力妥协,全力支持君主专制;在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备受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共同推崇的黑格尔哲学。

所以,“德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被看作是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4世纪一直到19世纪40年代中期的斗争形势的一种‘浓缩’”。

[1](P8)对德国这种及其复杂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过极其精彩的描述:“市民社会每个领域也是未等庆祝胜利,就遭到了失败,未等克服面前的障碍,就设置了自己的障碍,未等表现自己的宽大本质就表现了自己的狭隘本质,因此,就连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可能性,也是不等这种可能性显现出来就已成为过去,一个阶级刚刚开始同高于自己的阶级进行斗争,就卷入了同低于自己的阶级的斗争。

”[2](P465)可以说,正是“德国社会各个领域之间……史诗式的”[2](P464)关系,为马克思集中展现了人类的阶级斗争史,使马克思敏锐地意识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及其现实思考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及其现实思考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及其现实思考作者:黄春明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11期摘要: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所涉及的所有领域,都是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人的解放的理论内涵包括劳动解放、社会解放和个性解放。

在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为人的解放提供物质保障、政治保障、精神保障、社会保障和生态保障。

关键词:人的解放;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1-0078-03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是多方面的,但其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提出了人的解放的这一命题,对人的解放的现实发展道路展开了全面的论证。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最终归宿,是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动力。

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源于人的解放。

早在1835年秋天中学毕业时,17岁的马克思就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随后,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表示非常赞赏伊壁鸠鲁的自由思想,严厉批判了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对人们自由的束缚以及宗教神学对人的精神的束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初见端倪。

在《莱茵报》期间,通过对出版自由和林木盗窃法等的研究,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1]588,从人道主义原则上为劳动人民争取生存权利,从理性原则上揭露有产者和法律的虚伪性和伪善性,认识到国家政治、法律等不是为广大人民服务而只为有产阶级服务,得出物质生活关系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到了《德法年鉴》期间,马克思对人的解放做了更加深入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对于人类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核心观点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非正常状态,进而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和路径。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人类解放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思想的贡献等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观点之中。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而辩证法则规定着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变化和相互关系的。

基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压迫的现象,是不正常和不合理的社会形态。

同时,马克思主义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认为其应该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二、人类解放的内涵人类解放是指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通过消除剥削,实现人类个体自由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人类解放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类解放要实现个体的自由。

个体的自由包括政治上的平等、人权的保障、自由选择职业等方面,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其次,人类解放还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体现在经济上的公平分配、教育与医疗资源的公平开放等方面,旨在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人类解放还要实现人们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条件的改善、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使每个个体都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人生。

三、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思想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解放思想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律的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剥削和压迫问题,从而激发了人们对解放的思考和渴望。

其次,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的方式,可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更加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秩序,有效解决了人类解放的思路和路径问题。

六大解放名词解释

六大解放名词解释

六大解放名词解释
六大解放是指:思想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文化解放、社会解放和个人解放。

这些解放的含义如下:
1. 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指摆脱封建迷信和唯一思想,追求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创新,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2. 政治解放:政治解放是指解放、军队、政府的束缚,推进民主化政治体制。

3. 经济解放:经济解放是指改革开放前国有经济主导下的官方主导的企业经济体制,转型、快速发展。

4. 文化解放:文化解放是指音乐、电影、文学、艺术等领域中摆脱官方束缚,弘扬个性和反封建思想。

5. 社会解放:社会解放是指消除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人们自由发展的限制,达到社会平等和公正的状态。

6. 个人解放:个人解放是指消除繁琐的制度和官方的约束,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独立和自我表达的权利。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作者:李婧雯林晓艳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04期摘要: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马克思把人的解放和发展放在第一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最终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为了实现人民的独立的解放,创立了科学的人的解放的学说。

深入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不仅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解放;主要内容;解放途径正像恩格斯所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解放的解放是其毕生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理论首先可以看作是一种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

马克思曾经提出过“支配他人的不能获得自由”这句话。

一、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主要内容1、人的劳动解放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的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能不能进行实践活动。

这种实践活动是有意识能动的活动。

劳动必须在自然和社会中才能实现。

所以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和社会解放有着很大的联系。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

劳动解放是人自己通过劳动来解放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所以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有很多共通之处。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是全人类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断努力。

人的全面发展,人主动的去学各种生活技能和知识,而不是为了谋生的需要,不是为了获得金钱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蓬勃的生命力,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它这个理论不像是以前的学说比如空想社会主义或者乌托邦理论的空想,很难变成现实。

而是建立在人的解放的基础上,只有从现实世界中,运用现在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现实条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浅析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思想

浅析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思想

员 的人 , 即作 为封 闭于 自身 、 私 人利益 、 私 人任性 、 同 时脱离 社会 整体 的个人 的人 ” _ l 】 4 , 即资产 阶级政 治 解 放所 解放 的对象 只是 相对 于资产 阶级政 治 国家 中
的市 民社会 中 的利 己主 义 的人 而 已 , 这 种市 民社 会 中的人 是 同普 遍 的人 相 对 立 的 自私 自利 的 人 。 因
作者简 介 : 杨麟慧 , 女, 河南洛 阳人 , 河南 科技 大学硕士研究生。
任何 一个 理论 的形 成都 是 以其 当时所 处 的社会 的社 会物 质生 产 、 经 济发 展 水 平 和 文 化 环境 为依 据 的, 都 离不 开现 实 的物质 基 础 。因此 , 马克 思开 始是
站在 历史 唯物 史 主义 的角度来 研 究人 类社 会 的发展 的, 他 将人 类 社 会 的发 展 历 程 看 做 是 一 部 “ 在 一 定
治解 放 固然是存 在 一 定 的历 史 进 步性 的 , 但 是 由于 其政 治解 放 只是资 产 阶级 要 实 现 其 自身 地 位 、 利 益
和 统治 的方法 , 它有 着 资 产 阶级 骨 子 里 的虚 伪 性 和 资产 阶级 发展 过程 中所 不可 避 免 的 内在 的局 限性 。

思认 为 资 产 阶 级 的 “ 政 治 革 命 是 市 民 社 会 的 革
速发 展 , 促 进 了资产 阶级 政 治 民 主思 想 的构 建 。但
是, 同时它 也 出现 了更 为严 重 的后 果 , 使 政治 国家 开
始脱 离它所 形成 的基 础—— 现实 中 的市 民社 会 。马 克思认 为 , 在人类 历史 的发 展过程 中 , 资产 阶级 的政

究竟什么是劳动解放——异化史观的逻辑缺陷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启示

究竟什么是劳动解放——异化史观的逻辑缺陷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启示

究竟什么是劳动解放?———异化史观的逻辑缺陷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启示何海燕【摘要】究竟什么是劳动解放?唯物史观与异化史观是两种不同的解释范式和理论立场,通过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所阐释的劳动解放,可以深化唯物史观视域下对劳动解放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在唯物史观看来,劳动解放既不是所谓“人的本质的复归”,也不是劳动自身发展的结果;既不是指消灭劳动本身,也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主义;劳动解放实质上是指在消除了生产关系对抗性的基础上,消灭了对劳动者劳动的剥削与压榨,从而使人们一方面在物质生产领域即必然王国实现自由的劳动,另一方面在非物质生产领域即自由王国实现人的自由个性。

从根本上说,劳动解放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大工业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劳动解放;唯物史观;异化史观;不同视角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1)05-0017-05作者简介:何海燕,湖南永州人,哲学博士,(北京102299)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资本论》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ZFQ79001);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项目“《资本论》语境中马克思人的自由与解放思想研究”(0812161433)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是科学把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精神实质的前提。

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既构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理论维度,又构成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关节点。

从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来看,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关于劳动的思想之后,于1844年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以异化劳动为出发点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

唯物史观诞生后,马克思扬弃并深化了早期的劳动异化史观,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劳动解放思想。

一、异化史观视角下的“劳动解放”逻辑在异化史观的分析框架中,往往首先需要确定某个事物的本质规定,揭示这个本质规定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异化的阶段,最后指出事物终将会扬弃这个异化阶段而进入本质复归阶段。

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探析

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探析

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探析作者:谭新凤来源:《报刊荟萃(上)》2018年第04期摘要:“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最高目标,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

“人的解放”,不仅指政治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也包括劳动解放。

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始终体现着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无产阶级获得解放是马克思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目的,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人的解放”;共产主义;劳动解放一、“人的解放”的必要性根据实现“人的解放”的必要性根据是什么呢?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出发进行论述。

马克思“人的解放”,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各个时期、各个思想领域。

马克思的“人的解放”中的“人”强调的是具体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从人的“类本质”出发对“人的解放”问题进行研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要实现“人的解放”,便是要将人的“类本质”先得以解放。

要实现“人的解放”,就要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目标,马克思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人的自由则是在于人所得到的解放的程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因此,马克思对于“人的解放”的基本内涵包括“为何解放”、“解放谁”和“如何解放”。

马克思在文本中多次提到“人的解放”,可是,马克思只是注重“人的解放”吗?对于“人的解放”又要如何解放呢?马克思强调的是解放全人类,这不仅包括人的政治的解放、思想的解放,还有人的劳动的解放。

政治解放是实际的解放,只有通过政治解放,无产阶级才会“变成市民社会的成员”,才会变成“公民”,才会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社会性的人。

同时,马克思强调劳动的解放,劳动实现解放,人才能获得自己的劳动产品,最后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二、“人的解放”的发展历程(一)三大社会发展形态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

在这一阶段上,个人没有独立性,个人依附于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社会分工,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满足自己的基本的生活需要,在这一阶段,人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发展,“人的解放”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类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类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人类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武器,它具有解放人类的巨大潜力和革命性。

作为一种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体系,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分析和批判,同时也提供了改变社会的路径和方法。

这篇文章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述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人类思想的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放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解放:马克思主义对经济领域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矛盾。

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和改变经济现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例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积累的规律和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权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社会解放: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社会阶级斗争的根本动力和社会变革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和剥削压迫,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这种观点为人们认识社会现象和追求社会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

3. 观念解放: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批判,揭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思想观念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才能实现观念的解放。

这种观点为人们认识和改变观念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解放性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解放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解放:马克思主义提倡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通过实践维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有组织的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才能实现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

2. 经济解放:马克思主义倡导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通过国家的控制和管理,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马克思“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探析

马克思“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探析

马克思“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探析马克思是世界上著名的社会学、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之一。

他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的深入探究,提出了“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探析。

第一,人类解放理论的核心思想人类解放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是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基础上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是稳定社会结构的两个关键因素,这也表明了经济基础对于社会一切方面的影响。

在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社会制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在这五个阶段中,共产主义是最高阶段,它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社会最终的归宿。

第二,阶级斗争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阶级斗争是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上被剥夺了他们应有的权利而引起的。

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和解放的必经之路。

因此,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必须通过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才能够实现。

第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已经高度社会化,这为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也孕育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新生力量。

这些力量是无产阶级,他们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所有制,因此,他们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不平等。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将成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力军。

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还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例如消除私人所有制,消除剥削制度,抑制个人主义等。

总之,马克思提出的“人类解放”发展阶段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深刻分析和总结。

他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各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和一系列必要的条件来实现。

浅析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思想

浅析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思想

作者: 杨麟慧
作者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出版物刊名: 行政科学论坛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政治解放;人类解放;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社会解放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政治解放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局限性.马克思认为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的的人类解放才是人们最终的解放形式,它必然要取代政治解放.同时在大量的深入研究中他开始意识到,社会解放是不同于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和无产阶级的人类解放的,它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一个必须经历的重要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推动全人类的解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刘 同 舫追求人类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题,然而,学界对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辩证审视时期所提出的思想上,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实际上,进入经济学研究以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明显地具体化为社会层面和个体劳动层面两个不同的维度;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以后,这两个不同维度又分别潜蕴于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中,并相应地演变为社会解放思想和劳动解放思想。

一、政治解放的意义及其限度1843年初,带着物质利益难题的困惑,马克思重返书斋,围绕着国家、市民社会、法之间的相互关系,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著作。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神秘主义实质:/人永远是这一切社会组织的本质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卷,第293页),/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0;/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0,但黑格尔/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0,使国家/理念变成了独立的实体0(同上,第251页)。

马克思同时超越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然主义人本观,认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0;而且,是/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0,所以费尔巴哈从人本异化角度对宗教的批判应该继续深入到对国家、社会等/尘世现实生活0的批判。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0(同上,第453页)就成了马克思自觉的理论使命。

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带来的政治解放的实质和局限性的过程。

马克思明确肯认:/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0(同上,第429页):其一,政治解放使/国家摆脱犹太教、基督教和一切宗教而得到解放0,国家/不再维护任何宗教,而去维护国家自身0(同上,第426页);更具体地说,就是/使政治国家返回实在世界0(同上,第283页),而不再是基督教国家。

政治解放使宗教不再是国家公权力量,/不再是国家精神0;它完成了/宗教从国家向市民社会的转移0(同上,第430页),使宗教成为个人私事。

其二,/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中获得解放0(同上,第442页)。

政治解放/使市民社会的等级差别变成了社会差别,即没有政治意义的私人生活的差别。

这样就完成了政治生活同市民社会分离的过程0(同上,第344页)。

然而,马克思更深刻的地方、远远超越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之处在于,他清醒地认识到政治解放/并不是彻底的没有矛盾的解放0(同上,第426页);相反,政治解放在完成对宗教和封建特权的批判之时,在完成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0即宗教异化的克服之时,也形成了/非神圣形象中#9#的自我异化0)))它导致了人在市民社会生活中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同时异化,即所谓/双重异化0。

就前者而言,市民社会虽然消灭了以出生血统、政治身份为主要标准的封建等级差别,但却形成了以/金钱和教养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卷,第344页)为主要标准的市民社会阶级差别。

人被分化和再次异化了。

因而通过政治解放确立的/所谓人权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0(同上,第437页),/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人。

0(同上,第439页)一句话,人在市民社会中是异化了的人,市民社会对人来说则成为异化了的/社会0。

在这个社会里,/人决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

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

0(同上)市民社会不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反而是私利冲突的战场,它/把人的世界变成互相隔绝互相敌对的个人的世界0(同上,第450页)。

就后者而言,政治国家没有因为自己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而运用共同体的原则来克服和改正市民社会的自私自利性。

恰恰相反,/在国家中,即在人是类存在物的地方,,,充满了非实在的普遍性。

0(同上,第428页)作为政治解放标志的/立宪国家是这样的一种国家,在这种国家里国家的利益作为人民的真正利益,只是在形式上存在,,,于是,国家的利益在形式上又重新作为人民的利益而获得现实性。

但它所应该有的也正好只是这种形式的现实性而已。

这种国家利益成了一种装潢,成了人民生活的调味品,成了一种客套0(同上,第325-326页)。

政治国家并没有真正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共同利益;政治共同体中的人虽然是/有主权的人,是有最高权力的人0,但同样也是/无教化、非社会的人,偶然存在的人,本来面目的人,被我们整个社会组织败坏了的人,失掉自身的人,自我排斥的人,被非人的关系和势力控制了的人,一句话,还不是真正的类存在物0。

(同上,第434页)政治解放虽然使国家摆脱了宗教、传统的限制,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却并不意味着个人也摆脱了这些限制,个人仍然深受宗教的影响和控制。

不论是在政治国家中还是在市民社会中,人都无法过上类生活,发展自己的独立个性和丰富人性,实现自己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

二、人类解放的大视野及其双重维度正是基于对政治解放之限度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提出了超越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的思想。

何谓人类解放?马克思站在人本主义立场上强调:/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0(同上,第443页)他进一步说:/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

0(同上)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指的人类解放包含两个相对分立的层面:个体主体层面(个体的经验生活和活动成为类生活、类活动)与社会层面(形成社会力量,实现人的个体本质和类本质)。

社会层面的解放或曰社会解放明确要求/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0,这意味着/在真正的民主制中政治国家就消失了0(同上,第282页)。

而国家之所以会成为普遍利益、类生活的异化,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国家不得不重新承认市民社会,恢复它,服从它的统治0(同上,第428页)。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才是绝对的,这种联系体现在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由此,社会解放的关键就在于克服市民社会,即把市民社会从唯利是图(金钱成为统治者)、相互敌对的个人世界改变为人的类生活场所。

显然,由于受赫斯从#10#5哲学研究62007年第3期社会关系(交往关系)角度看待人的本质的思想的影响,此时的马克思偏重于社会解放层面。

在随后的第一次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借助于赫斯,把人的本质界定为/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0(马克思,2000年,第170页)。

在赫斯那里,/真正的社会联系0在现实世界中被异化为/交换或物物交换0关系(同上,第173页),而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则发现,这种/交换关系的前提是劳动成为直接谋生的劳动0(同上,第174页),劳动异化才是根源和起因,交往异化、金钱异化不过是表象。

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作为/自由的生命表现0、/生活的乐趣0(同上,第184页)、充满创造性的自由、自觉的劳动。

人的本质的异化其实就是和人的本质直接同一的那种/自由的有意识的0劳动的异化。

劳动异化造成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在5评/普鲁士人0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0一文6中,马克思再次指出:/人的实质就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0,这种/真正的共同体0是符合/各个真正的个人0,但/工人自己的劳动0却迫使他离开这种共同体。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卷,第487页)马克思由此认定:/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

0(马克思,2000年,第62-63页)在现实社会里,异化劳动是一切社会丑恶的根源。

人类解放首先是消除异化劳动,使异化劳动复归为和人的本质直接同一的/自主活动、自由活动0,实现劳动解放。

人类解放的个体主体层面由此凸显出来,并被具体化为劳动解放。

/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

0(同上,第61页)因此,劳动解放就意味着扬弃私有财产,使之成为/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0(同上,第63页)。

/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

0(同上,第82页)劳动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基础;社会解放不但要求把私有财产转变为/社会的财产0,而且要求摆脱宗教、家庭、国家对人的狭隘规定,使人成为/社会的存在0。

应当看到,马克思此时建立在人本主义劳动异化史观基础上的劳动解放、社会解放思想,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他没有科学地把握造成社会异化乃至劳动异化的根源,也没有找到如何消除社会异化的正确路径;他误把劳动异化视为社会异化的根源,乃至把人类解放归结为人本主义的道义批判。

但是,此时的马克思已经自觉地把劳动的对象化和劳动异化区别开来,认为现实的异化劳动是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的统一,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和劳动异化史观并不协调的观点:/全部人类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0,但这却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0,/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0。

(同上,第88、89页)这意味着:现实的人类历史建立在异化劳动的基础上;现实的异化劳动为未来的人类解放做了物质准备,提供了现实依据。

在随后的5神圣家族6中,马克思很快认定/历史的发源地0就/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2卷,第191页)/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0就是现实的异化劳动。

/谈论自由的、人的、社会的劳动,谈论没有私有财产的劳动是一种最大的误解。

0而对异化劳动的消除/只有通过劳动本身才有可能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42卷,第255页)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0,所以不能从抽象的人和先验的/劳动0出发,而应该从现实的社会实践出发看待社会历史;关于社会异化的原因不应从什么/人的本质0、/类0的观念中去寻找,而应从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客观条件、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只能在这些异化现象发生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成物质世界中去寻找这个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