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PPT

合集下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ppt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ppt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称许,赞许
依靠
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做到
条目,详情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聪明、机敏 这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虽然
从事、实行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
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 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 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难道 还靠别人吗?”
诵读课文、合作探究
什么是仁?(内涵)
仁 怎样实施仁?(措施)
施仁后会如何?(效果)
什么是仁?
• 克己复礼为仁。 •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
如承大祭。 • 爱人;知人。 • “恕”。
怎样实施仁?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 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及人。
• 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 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 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 天尤人。”
• 仲弓说:“我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选文4

奉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概、也许
•【译文】
•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 践它的吗?”
• 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 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当堂检测
(1)天下归仁——
赞许 (7)尧舜其犹病诸——
担忧
(2)为仁由己——
靠 (8)能近取譬——
比方
(3)请问其目——
详情 (9)士不可以不弘毅—
广大,坚强
(4)回虽不敏——
资质愚钝 (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贫困
(5)请事斯语矣——
实行 (11)克己复礼为仁——
实现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字
02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 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 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 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 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 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 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 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 此办理。”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 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够聚在 一起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 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接下来,请大家集体读第四章节“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 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 仁。”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 乐。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一、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件

上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件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孔子对“仁”的认识和态 度。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有“克己复礼为 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有“爱人” 是“仁”,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
但是基本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 仁。仁的本质则是“爱人”,父行父道爱 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 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 颜渊》) 。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 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 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 ,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 ”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学会包容与珍惜,然后,才能从彼此心灵的和弦里感受
到真正的幸福。 让我们善待生命中的缺点,以宽容之心看自己,以豁达 之心微笑面对生活,我们便会与欢乐相伴,与幸福相随。 微小的缺点也是美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火不热贞玉,蝇不点清冰。
——唐·白居易《反白头吟》 赏读:火烧不热坚贞的玉石,清明透亮的坚冰不会被苍 蝇弄污。比喻品行端正的仁人志士,能经得起艰难困苦等 考验。明志之言,足供借鉴。
回报;我们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
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
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
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
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 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 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地规范。 因此,孔子宣扬的“礼”固然有不少需要 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 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

和道德标准,不要以不合理的方式对待他人。
人际关系
03
这句话还可以被理解为人际关系中的准则,帮助人们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社会中的体现
政治
在政治领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可以帮助政府建立公正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的 权利和利益。
教育
在学校和家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层面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促进社会和 谐,增强社会凝聚力。
我们应该积极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
01
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需要我们不断 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
02
积极倡导和实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可以让我们
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更好的公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处和本意
出处
出自《论语-卫灵公》第12章,是孔子对子贡所说的一句话。
本意
是指“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引申含义
尊重他人
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感
受,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道德准则
02
这句话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提醒人们要遵循社会规范
• 结构: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历史渊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理学原理和机制 • 人际交往中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的必要性 • 如何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改善人际关系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的局限性 • 结论与展望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完)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完)
即‚何止于仁‛ 一定 大概、也许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 之乎 病 就 使动,使别人站得住 担忧、忧虑 诸!夫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 实践仁的方法 使 …人。能 通达
就近拿自己打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 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 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 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 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 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3、 3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 ,子曰 选文 通‚智‛

提拔 通‚措‛安排、安 ‚知人。‛樊迟未达。子曰:‚ 置举直错诸枉, 能使 之于 形作名,正直公正的人 邪恶,此指邪恶的人
了解
明白、理解
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 乡 也吾见 于 到 通‚向‛先 夫 前
即‚谓何‛说的是什 ‚言乎富哉‛的倒装,此话的含义多么深广 子而问知zhì,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 么 啊
诵读课文、合作探究
什么是仁?(内涵)

怎样实施仁?(措施) 施仁后会如何?(效果)
什么是仁?
• 克己复礼为仁。 •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 如承大祭。 • 爱人;知人。 • ‚恕‛。
怎样实施仁?
• 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 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及人。
一、名人名言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 ——《礼记》 3、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谚语 4、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 哭,它也哭。 ——英•萨克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

让世界充满爱!
宝贝,咱们逛 商场去吧!
大人都喜欢逛商场,特别是妈妈。但我 们注意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 呆在商场里,尤其是人多热闹的商场。这常 常让大人们感到纳闷。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 目的商品就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合作探究
1、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2、在生活中,别人有没有把自己的喜好强加 于我们的事情?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 许伟清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
讨论: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 解。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基本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 权利强加给别人。这是一种推己及人 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设身 处地为他人考虑,怎样对待自己,就 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它的核心就是 “爱人”,实质就是关心他人、帮助 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即设身处地的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生活感悟
你不想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 你不想被人伤害,就不要伤害别人。
……
你还能说一些吗?
探究交流
那么同学们之间如何才能做到“将 心比心,推己及人”?你有没有这方面 己 所 不 欲 勿 施 于 人
我、我们、我国。。。
和 谐
他、他们、他国。。。

生活在线
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 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进一个座位,打 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 喃喃自语。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 注意,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 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 座时,随手把她那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 旁边的座位上· · · · · ·
感悟情境
1、中年妇女为什么会“皱起 眉头,面露不悦”? 2、你们认为她会“喃喃自语” 些什么? 3、请你评价一下中年妇女的 言行?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众多音符,才能奏出美妙、雄壮的交响乐,一个音记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千万种步伐,有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事,有不同的物。 一个人做的事好与坏,需要别人评价;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平 淡,需要别人点缀;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信赖,需要自己先付出努 力。 富人并不是很快乐的,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关心与信赖,他不 能融入大众的爱。 穷人并不是很悲伤的,因为他得到了别人的同情与关怀,他融 入了大众的爱。 要想得到别人的一点爱,就必须先去爱别人一点;要想得到别 人的一丝情,就必须先给别人一丝情。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平等地来到这个世上,没有富人与穷人之分,没有纯洁与 狡诈之分。是因为人的心灵的改变,有了善良与邪恶,有了富人与 穷人。 人生就是这样,不然怎么有坎坷与曲折的道路,有拼搏与奋斗 的意志;有悲伤与激情的感触。
一、名人名言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 ——《礼记》 3、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谚语 4、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 哭,它也哭。 ——英•萨克雷
二、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3、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卢照邻 4、父 兮 生 我,母 兮 鞠 我,拊 我 畜 我 , 长 我 育 我 ,顾 我 复 我 ,出 入 腹 我。(其大意 是说:父生我,母哺育我。爱抚我护持我,养我 长大教育我。照顾我挂念我,出门进门想着我。) ——《诗经-小雅》
课外延伸
看看我们身边的“仁”。
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 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 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 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共39张)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共39张)

非…颜勿渊:曰双:重“否请定问做句动其式词。目,“?合不”乎…子礼不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
语矣。”
【古文今译】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 (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 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 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 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 说:“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 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 做。”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 践这些话。”
舜其犹病诸!使夫…仁…者通,达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
也已。”
【古文今译】
子贡说:“假如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 于民众,并给有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 么样?可以说是仁吧?”孔子说:“这 何止是仁!必定是圣!尧舜大概还担忧 达不到这种境界呢!仁就是,自己想要 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 就使别人通达。能够近取自己作比方 (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是实 践仁的方法。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
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 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 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 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他选文翻译
3则
• 【古文今译】 •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 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整版PPT课件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整版PPT课件
是仁?(内涵)
仁 怎样实施仁?(措施)
施仁后会如何?(效果)
1、【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 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 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 普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 难道靠别人吗?”
诵读课文、合作探究
什么是仁?(内涵)
仁 怎样实施仁?(措施)
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为仁。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
如承大祭。 爱人; “恕”。
怎样实施仁?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及人。
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
小 结:
“礼”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 “礼”是外在的规范:思想核心 “仁”是内在的自觉:理想人格
古代大夫的家族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 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 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 天尤人。”
• 仲弓说:“我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儒家理想人格的 核心“ ”
故事一则:
盲人提灯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 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 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课件23全面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t课件23全面版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 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 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 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 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的人有及仁人志士, 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 命。”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 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 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 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 或者"忠恕"。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仲弓说:“我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
话。”
3、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 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 '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渊、子贡、樊迟、仲弓等人的回答各有侧 重、各不相同。试作具体分析,品评一下 孔子所说的“仁”到底体现了儒家哪些困窘的意思。孔子说:“
不仁者不能长期处在困窘潦倒之中,也不能 长期处在富贵安乐之中。”为什么呢?因为 没有达到仁这种境地的人,不能长期忍受困 窘潦倒之苦,“久困则为非”(《论语注疏》 ),因而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君子可 以固穷,但“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 公篇第十五·二),小人处在困境中则什么 都会去做了。同样,没有达到仁这种境地的 人,在长期的富贵安乐中,会骄淫佚乐,丧 失本心。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不是仁者,根本是做不到的。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己所不欲_勿施于人》ppt课件

【译文】 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的人有及仁人志 士,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 命。” 选文9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 者安仁,智者利仁。' 贫困 安乐,安乐的生活
以…为安 以…为利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不可以长处于贫 困中,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 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问题探究】
孔子的仁的学说 蕴含着哪些值得 弘扬的思想精华?
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 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 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 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 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 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 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 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 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 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 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颜渊 : 子贡 : 樊迟 : 仲供 :
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
什么是仁?
思 考
怎样实施仁? 施仁后会如何?
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怎样实施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及人。
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 举直错诸枉,能使 枉者直。 能近取譬,可谓仁 之方也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练习 :
依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 的人间”这一句式,补写:
你不想被人欺骗,就不要欺骗别人。世界就会 你不想受人冷落,就不要冷落别人。世界就会 你不想受人轻视,就不要轻视别人。世界就会 你不想被人伤害,就不要伤害别人。世界就会 你不想遭到战乱,就不要侵略别人。世界就会
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 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 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 “仁”呢?
(1)克己复礼
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遵纪守法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
(3)爱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包容他人
拓展延伸
辩证地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什么是仁?
• • • • 克己复礼(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4) 爱人(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
怎样实践仁?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3) 能近取譬(5) 态度:主观努力 志向远大 意志坚强(6、7、8) 实践仁的意义和价值:(9)
方法: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