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区域划分规则
供电公司网格化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供电服务质量,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供电公司所有供电区域,包括城市、农村、工业园区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网格化管理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成立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网格化管理的日常运行和监督。
3. 各供电所设立网格化管理小组,负责本所网格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四、网格划分1. 根据供电区域、用户分布、地理位置等因素,将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
2. 网格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便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2)便于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3)便于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网格化管理职责1. 网格化管理小组负责:(1)网格内电力设施运行维护;(2)客户用电需求调查;(3)故障报修处理;(4)停电信息发布;(5)安全用电宣传;(6)客户投诉处理。
2. 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负责:(1)监督网格化管理小组的工作;(2)协调各部门资源,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3)收集和汇总网格化管理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六、网格化管理要求1. 网格化管理小组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流程开展各项工作。
2. 网格化管理小组应定期开展网格内电力设施巡检,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网格化管理小组应加强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用电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4. 网格化管理小组应做好停电信息发布工作,确保客户及时了解停电情况。
5. 网格化管理小组应积极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提高客户安全用电意识。
七、考核与奖惩1. 对网格化管理小组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等。
2. 对考核优秀的网格化管理小组给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网格化管理小组进行通报批评。
3. 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由供电公司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配电区域管理制度
配电区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电力设施的管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制定本配电区域管理制度。
二、配电区域划分1. 配电区域应根据电力设施的组织结构、用电负荷情况、用电特性等因素进行划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2. 配电区域应根据电力设施的类型、规模和用电需求进行合理划分,确保配电设备的均衡负荷和稳定运行。
3. 配电区域应具备单一管理权,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维护,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配电设备管理1. 配电设备应每日进行巡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良好。
2. 配电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设备故障对用电造成影响。
3. 配电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安全操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 配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保证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配电负荷管理1. 配电负荷应根据各配电区域的用电需求合理配置,避免过载和不均衡现象。
2. 配电负荷应采取合理的调度措施,确保用电负荷的平衡和稳定。
3. 配电负荷应根据用电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做好用电规划,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五、配电安全管理1. 配电安全管理应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
2. 配电安全管理应根据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防止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
3. 配电安全管理应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六、配电事故处理1. 配电事故应按照紧急预案和应急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对用电造成影响。
2. 配电事故应及时报告和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影响。
七、配电管理评估1. 配电管理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2. 配电管理应根据评估结果对配电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八、配电管理监督1. 配电管理应建立监督机制,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质量提升。
供电单元划分
供电单元划分
供电区域是配电网差异化规划的重要依据,用于确定区域内配电网规划建设标准,一般按照一个规划周期(5年)在省级电力公司指导下统一划分确定,主要根据饱和负荷密度进行划分。
可分为A+、A、B、C、D、E六类,一般供电区域面积不宜小于5km²。
依据饱和负荷密度(单位:MW/km²,指规划区域在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大用电负荷,成熟阶段即连续5年年最大负荷增速<5%,或年电量增速<1%)确定供电区域类别的原则:
1.饱和负荷密度≥30,供电区域为A+类,包含直辖市市中心或省会城市;
2.15≤饱和负荷密度<30,供电区域为A类,包含地市级及以上城区;
3.6≤饱和负荷密度<15,供电区域为B类,包含县级及以上城区;
4.1≤饱和负荷密度<6,供电区域为C类,主要为城镇区域;
5.0.1≤饱和负荷密度<1,供电区域为D类,主要为乡村地区;
6.饱和负荷密度<0.1,供电区域为E类,主要为农牧区。
厂用电系统受电区域管理制度
厂用电系统受电区域管理制度
是指对厂区内的用电系统进行合理划分、管理和运行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受电区域划分、受电主干线路布置、受电柜位置选择、受电电缆敷设等方面的要求。
一、受电区域划分
根据用电负荷情况、电源供应方式和安全要求,将厂区内的用电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受电区域。
一般来说,可以将厂区划分为高压受电区域、中压受电区域和低压受电区域。
二、受电主干线路布置
根据受电负荷情况和电源供应方式,合理布置受电主干线路。
在选择受电主干线路的路径时,要考虑线路的长度、电缆敷设条件、线路负荷平衡等因素,并遵循国家和地方关于电力设备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三、受电柜位置选择
根据受电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受电柜。
受电柜的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易于运行和维护,符合电气安全标准,方便与其他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置。
四、受电电缆敷设
受电电缆的敷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电缆敷设的标准和规范。
在敷设过程中,要注意电缆的保护、通道的保持、接地的安全等问题,确保电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另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操作规程,确保受电区域的安全运行。
此外,需要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电气设备的故障和隐患,确保厂区内用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供电系统的分类
电力供电系统的分类
电力供电系统按照电源或者供电范围等不同因素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 按电源划分:
(1)水电系统:利用水力发电,主要电压为10千伏及以上。
(2)火电系统:利用火力发电,主要电压为10千伏及以上。
(3)核电系统:利用核反应堆发电,主要电压为10千伏及以上。
(4)风电系统:利用风力发电,主要电压为10千伏及以上。
(5)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电压一般为380伏或以下。
2. 按供电范围划分:
(1)区域电网:覆盖范围为一个省或直辖市的电网,主网电压为35-500千伏。
(2)地方电网:覆盖范围为一个城市的电网,主网电压为10-35千伏。
(3)配电电网:为城市电网提供最后一公里的电力,电压为10千伏以下。
(4)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覆盖面较小,电压一般为380伏或以下。
以上就是电力供电系统常见的主要分类方式。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
分类标准还在不断调整完善。
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令(第5号)《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经审查同意,现予发布施行。
电力工业部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划分和管理供电营业区域,依法保障电力供应与经销的专营权,保障向电力用户的安全供电和保护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九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供电营业区是指向用户供应并销售电能的地域。
经国家核准的供电营业区是电网经营企业或者供电企业依法专营电力的地域。
第三条国家对供电营业区的设立、变更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
《供电营业许可证》由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四条跨省电网经营企业、独立省电网经营企业、地方独立电网经营企业、趸购转售供电企业、以及兼售电能的地方发电厂都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供电营业区及《供电营业许可证》。
第二章供电营业区划分原则及分类第五条根据电力生产供应特点,为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和供电服务质量,在一个供电营业区域内,只准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
第六条供电营业区原则上以省、地(市)、县行政区划为基础,根据电网结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的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划分确定。
在《电力法》实施前,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已形成多个供电企业供电的,应按上述原则协商核定其供电营业区。
第七条供电营业区分为下列四类:1、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的供电营业区(简称跨省营业区);2、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地(市)行政区划的供电营业区(简称省级营业区);3、地(自治州、省辖市)内跨县行政区划的供电营业区(简称地级营业区);4、县(市)内跨乡镇行政区划的供电营业区(简称县级营业区)。
第八条为便于分级管理,根据电网结构和行政区划不同,一般可将跨省营业区分划为省、地、县三级营业区;省级营业区分划为地、县两级营业区;地级营业区分划为若干个县级营业区;并在每级营业区内设立相应的供电营业分支机构。
第三章供电营业区申请与核准第九条跨省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跨省电网经营企业向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级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独立省电网经营企业向省电力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地级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独立地方电网经营企业向省电力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县级营业区的设立、变更由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供电企业向省电力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配电室分段表示
配电室分段表示配电室分段是指在电力系统中,根据负荷特性、电力设备布局和运行要求,将配电室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分区。
这种分区能够提高配电室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配电室分段的概念、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配电室分段的概念与作用配电室分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负荷特性分段:根据负荷的性质、大小和重要性,将配电室划分为不同区域,以满足各类负荷的需求。
2.按照电力设备布局分段:根据设备的类型、容量和接线方式,合理布局配电室内的设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按照运行要求分段: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调度策略,对配电室进行分段,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配电室分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提高供电可靠性:通过合理分段,降低故障影响范围,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提高运行效率:优化电力设备布局,提高配电室的空间利用率,降低线损。
3.方便维护管理:分区管理,有利于电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高工作效率。
二、配电室分段的设计原则在设计配电室分段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供电可靠性:根据负荷特性和运行要求,合理配置电源、配电设备和线路,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优化设备布局:充分考虑设备的类型、容量、接线方式等因素,合理安排设备位置,提高配电室的空间利用率。
3.防火、防爆、防潮:根据配电室的分区功能,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潮措施,确保配电室的安全运行。
4.易于维护和管理:分区设计应便于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故障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三、配电室分段的实施步骤1.确定配电室的负荷特性和运行要求,制定配电室分段方案。
2.设计配电室的平面布局,合理安排设备位置。
3.按照设计方案采购和安装电力设备,进行电气连接。
4.施工配电室的土建工程,包括防火、防爆、防潮等设施。
5.调试和试运行配电室分段系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
6.培训运维人员,确保配电室分段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配电室分段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
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一、引言供电区域划分是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供电区域划分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是一种常用的划分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的内容和应用。
二、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的概念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线路结构,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即a类、b类、c类和d类。
每个类别有不同的供电方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
三、a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a类供电区域是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区域,通常包括重要的工业园区、医院、大型商业中心等。
在a类供电区域中,电力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高供电质量和快速恢复能力的特点。
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a类供电区域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即两条以上的电源线路供电,并设有自动切换装置。
四、b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b类供电区域是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通常包括一般工业区、商业综合体等。
在b类供电区域中,电力系统应具备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b类供电区域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或单电源备用供电方式,并设有自动切换装置或手动切换装置。
五、c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c类供电区域是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一般的区域,通常包括一般住宅区、学校、办公楼等。
在c类供电区域中,电力系统应具备一般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c类供电区域可以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但应设有手动切换装置或备用电源。
六、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d类供电区域是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区域,通常包括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等。
在d类供电区域中,电力系统可采用单电源供电方式,但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
为了提高供电质量,d类供电区域可以采用局部供电方式,即将供电线路划分为小区域供电。
七、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的应用abcd类供电区域划分原则是根据不同区域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合理划分供电区域,并采取相应的供电方式和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配电区域划分协议书
配电区域划分协议书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地址:法定代表人: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地址:法定代表人:鉴于甲方与乙方均为合法注册的电力供应企业,现就配电区域划分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配电区域划分原则1.1 配电区域的划分应遵循公平、合理、便于管理和服务的原则。
1.2 双方应根据各自服务区域的实际情况,协商确定配电区域的界限。
1.3 分配区域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二条配电区域界限的确定2.1 双方应根据地理、人口、用电需求等因素,协商确定配电区域的具体界限。
2.2 配电区域界限的确定应以书面形式明确,并附图示。
2.3 配电区域界限一经确定,双方应严格遵守,不得擅自变更。
第三条配电区域的管理3.1 甲方负责管理其配电区域内的电力设施和供电服务。
3.2 乙方负责管理其配电区域内的电力设施和供电服务。
3.3 双方应各自承担其配电区域内的电力设施维护、更新改造和供电服务的责任。
第四条配电区域的调整4.1 如因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需要调整配电区域,双方应协商一致,并按照本协议的原则重新划分。
4.2 配电区域调整后,双方应重新签订协议,并按照新的配电区域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条违约责任5.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5.2 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双方应根据违约情况协商确定。
第六条争议解决6.1 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6.2 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协议的生效、变更和终止7.1 本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7.2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和补充,均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经双方协商一致。
7.3 本协议的终止应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约定的条件。
第八条其他8.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8.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供电方案的制定原则
供电方案的制定原则供电方案的制定原则作为一个职业策划师,在制定供电方案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例如供电区域、负荷需求、应对突发情况等,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六个具体的标题和方案:1. 供电区域的划分在制定供电方案前,需要先确定供电的区域范围。
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工业园区、一座大型建筑等等。
根据不同的区域,需要考虑其用电负荷的大小、供电的方式、输电线路的长度等因素。
2. 负荷需求的评估负荷需求是指供电区域内的电力需求量。
在制定供电方案时,需要对负荷需求进行评估,并根据负荷需求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供电容量和电力设备。
评估负荷需求是制定供电方案的基础,如果评估不准确,将导致供电设备的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供电的正常运行。
3. 供电方式的选择供电方式可以分为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两种。
交流供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供电方式,但在某些情况下,直流供电也会被选用,例如在高压长距离输电时。
在制定供电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供电方式。
4. 设备的选型供电设备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基础,需要根据供电区域的负荷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设备。
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设备的品牌、型号、性能等等。
在选型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维护成本等因素。
5. 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在供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例如电力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等。
为了保障供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
预案需要包括供电设备的备用方案、应对突发灾害的措施等等,以保障供电的正常运行。
6. 环境保护的考虑供电方案制定时,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例如选择能源的清洁性、减少电力浪费等等。
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供应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这个背景下,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职业策划师,我将根据供电方案的制定原则,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供电营业规则第四章
供电营业规则第四章第四章:供电营业规则第一节供电服务范围及接电条件供电服务范围是指供电公司向用户提供的配电、供电、咨询、维修等服务的范围。
接电条件是指用户接入供电系统的条件和要求。
1. 供电服务范围供电公司根据供电区域划分,将服务范围划定为不同的区域。
用户在不同区域享受不同的供电服务,包括电能质量、电压等级、容量等方面的要求。
2. 接电条件用户接入供电系统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首先,用户需具备合法的用电用地手续,包括用地批准手续、用电许可证等。
其次,用户需按照供电公司的要求完成接电工程,包括接入点的选择、电缆规格、保护装置等。
同时,用户需按照供电公司的规定缴纳相关的接电费用和押金。
第二节供电合同和电费结算供电合同是供电公司与用户之间约定供电服务和电费结算方式的合同。
1. 供电合同内容供电合同应包括双方的基本信息、供电服务内容、电费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双方应在签订合同时明确供电质量、电压等级、容量等要求,并约定供电公司的维修、抢修服务。
2. 电费结算方式电费的结算方式根据供电公司的规定执行,包括按照用电量计费、按照容量计费等。
供电公司会定期向用户出具电费账单,并约定缴费时间和方式。
第三节用电管理和电能计量用电管理是指供电公司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合理和经济。
电能计量是指供电公司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测量和计量。
1. 用电管理供电公司会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用电安全、用电负荷调整等方面的要求。
用户需按照规定使用电力设备,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超负荷使用电力设备,确保用电安全。
2. 电能计量供电公司会对用户的用电量进行测量和计量。
计量设备应符合国家的计量法规定,供电公司有权进行抄表、核算和检测。
用户需按时维护计量设备,并配合供电公司的抄表工作。
第四节用电安全和应急措施用电安全是指用户在用电过程中要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措施。
应急措施是指供电公司在突发情况下采取的保障用电安全的措施。
井下低压供电管理规定
井下低压供电管理规定
根据井下低压供电管理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定和措施:
1. 供电分区划分:根据井下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的特点和安全要求,将矿井划分为不同的供电分区,确保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之间的电气隔离和安全运行。
2. 供电设备选择:选择适合井下使用的低压供电设备,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具有一定的防爆性能和防尘防水性能。
3. 供电设备安装:供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设备周围必须留有足够的安全间隙和通道,方便设备的操作和维修。
4. 供电线路布置:井下低压供电线路的布置必须符合电气安装规范和相关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同时应采用防火防爆线管等措施进行保护。
5. 电气设备维护:井下低压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6. 供电安全管理:制定供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供电设备的安全监管和管理。
7. 事故应急处理:建立完善的井下低压供电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供电事故。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井下低压供电管理规定,具体规定和措施还需根据不同的矿井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24.03.15•【文号】发改能源规〔2024〕317号•【施行日期】2024.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4〕3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有关中央企业:为规范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积极稳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修订了《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试行)》(发改能源规〔2018〕424号)同时废止。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4年3月15日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原则与流程第三章资产与用户第四章变更与监管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积极稳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提高配电网运营效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以下简称配电区域)是指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企业向用户配送电能,并依法经营的区域。
第三条在一个配电区域内,只能有一家企业拥有该配电网运营权,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保底供电服务和无歧视提供配电服务义务,退出配电业务时履行配电网运营权移交义务,配电网运营权移交前应继续履行相关义务。
取得配电网运营权的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及电网安全风险管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与相关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确保安全管理全覆盖。
第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对全国配电区域划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补充规定
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补充规定一、背景介绍供电业务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提供电力支持。
为了更好地管理供电业务,维护供电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供电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和补充完善。
二、供电营业区划分的原则1.地理原则:以地域为基础,根据供电网络和服务范围的特点进行划分,确保供电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2.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合理划分供电营业区,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3.管理原则:根据运营管理的需要,将供电营业区划分成合理的规模,便于管理和运营。
三、供电营业区划分的具体方法1.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将供电营业区划分为县级、市级和区域级,以便更好地协调各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管理效率。
2.按照用户类别划分:将供电营业区划分为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按照电力负荷划分:将供电营业区划分为高负荷区、中负荷区和低负荷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负荷下的供电需求,优化供电资源的调配。
四、供电营业区划分的管理办法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供电营业区的管理细则和政策,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供电业务的高效运转。
2.加强协调合作:加强供电营业区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分享资源和信息,促进供电业务的协同发展。
3.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供电营业区的监管,确保供电设施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可靠。
4.优化人员配置:根据供电营业区的规模和需求,合理配置人员和设备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加强培训和学习: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供电营业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供电业务需求。
五、落实营业区划分及管理办法的意义1.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明确的营业区划分和管理办法,可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差异化,提高管理效率。
2.优化供电服务: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和负荷情况,提供个性化、优质的供电服务,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3.保障供电安全:通过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供电设施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可靠,防止供电事故的发生。
供电区域划分规则
1.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738-2012中关于供电分区划分标准的要求:
表1-1供电区域划分表
注1:σ为供电区域的负荷密度MW/km2;
注2:供电区域面积一般不小于5 km2;
注3:计算负荷密度时,应扣除11066kV专线负荷,以及高山、戈壁、荒漠、水域、森林等无效供电面积;
2.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要求,供电区域划分应充分考虑各级供电企业的管辖范围与现状电网的紧密结合,尽量将属于同一供电企业管辖范围划分到同一供电分区中;
3.行政边界,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现行各供电企业的供电范围基本以行政区划为边界,对辖区内的电网设备、电力用户等进行维护管理;在与市政规划的衔接的基础上,应考虑行政区边界,对供电区域划分;
4.市政总体规划,市政规划主要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政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等,对各片区的社会职能、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建设时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和描述;配电网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厂用电系统受电区域管理制度
厂用电系统受电区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厂用电系统受电区域的管理,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提高用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厂区内的受电区域。
第三条受电区域是指用电设备所在的电气区域,包括变电站、变配电间、用电配电间等。
第四条厂区内的受电区域的管理责任属于厂区电力部门。
第五条厂区电力部门应当根据生产用电需求和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受电区域管理方案。
第六条受电区域的管理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用电安全和防雷击标准,确保相关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七条厂区电力部门应当定期对受电区域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八条厂区电力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受电区域的运行情况、巡查记录等。
第二章受电区域的划分第九条受电区域的划分应当根据厂区内的用电设备的工艺流程和用电需求进行划分。
第十条受电区域应当设立明确的进入口和出口,确保人员和设备的正常进出。
第十一条受电区域的划分应当合理,避免受电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和安全隐患。
第十二条厂区内的受电区域划分应当编制详细的平面图和流程图,明确受电区域的边界和功能区域。
第三章受电区域的管理第十三条受电区域的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受电区域的配电设备和接地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十五条受电区域内的电缆、配电柜、开关设备等应当保持清洁,防止灰尘、水汽等积累。
第十六条受电区域内的电缆、配电柜、开关设备等应当设立显眼的标识,便于操作和维护。
第十七条受电区域内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电气安全。
第十八条受电区域内应当设立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的措施,确保受电设备的安全。
第十九条受电区域内应当设立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
第二十条受电区域内的设备和线路应当符合防火要求,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巡查和维护第二十一条厂区电力部门应当定期对受电区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1.《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 1738-2012)
Q/GDW 1738 — 20121配电网:从电源侧(输电网和发电设施)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
年最大负荷:全年各小时整点供电负荷中的最大值。
网供负荷:网供负荷一般分电压等级计算,指同一电压等级公用变压器所供负荷。
饱和负荷:区域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电力消费增长趋缓,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连续5年负荷增速小于2%,或电量增速小于1%),负荷呈现饱和状态,此时的负荷为该区域的饱和负荷。
负荷发展特性曲线:描述一定区域内(一般小于5km2)负荷所处的发展阶段(慢速增长初期、快速增长期以及缓慢增长饱和期)的曲线,也称为负荷发展S 型曲线。
容载比:容载比一般分电压等级计算,指某一供电区域、同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公用变电设备总容量与对应的总负荷(网供负荷)的比值。
容载比一般用于评估某一供电区域内35kV 及以上电网的容量裕度,是配电网规划的宏观指标。
10kV 主干线:变电站的10kV 出线,并承担主要电力传输的线段为主干线。
供电半径:变电站供电半径指变电站供电范围的几何中心到边界的平均值。
10kV 及以下线路的供电半径指从变电站(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
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向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N-1停运:a )110~35kV 电网中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
B)10kV 线路中一个分段(包括架空线路的一个分段,电缆线路的一个环网单元或一段电缆进线本体)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
N-1-1停运:110~35kV 电网中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计划停运情况下,同级电网中相关联的另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因故障退出运行。
供电安全水平:配电网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如失去元件或发生短路故障)的能力,其评价指标是某种停运条件下(通常指N-1或N-1-1停运后)的供电恢复容量和供电恢复时间.负荷组:指由单个或多个供电点构成的集合。
组负荷:指负荷组的最大负荷。
配电网基本知识
一、供电区域划分1.A+类供电区主要为直辖市的市中心区,以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高负荷密度区;2.A类供电区主要为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市中心区、直辖市的市区以及地级市的高负荷密度区;3.B类供电区主要为地级市的市中心区、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以及经济发达县的县城;4.C类供电区主要为县城、地级市的市区以及经济发达的中心城镇;5.D类供电区主要为县城、城镇以外的乡村、农林场;6.E类供电区主要为人烟稀少的农牧区。
二、供电区域规划目标供电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年平均停电次数等。
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后,可靠性指标应以低压用户作为统计单位,口径与国际惯例接轨。
用电负荷的分类电力负荷是指依法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合同关系的电能消费者。
所有的负荷表现形式为消耗电能,但就其性质而言却有所不同,把具有不同性质的负荷进行区分,称为负荷的分类。
把电力负荷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相结合,以及中断供电后将会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区分,可以分为下列三级:1.一级负荷一级负荷是指突然停电将会造成人身伤亡,或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或在政治上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公共秩序严重混乱、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这类负荷。
如重要交通和通信枢纽用电负荷、重点企业中的重大设备和连续生产线、政治和外事活动中心等。
2.二级负荷二级负荷是指突然停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或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公共秩序混乱的这类负荷。
如突然停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造成环境污染、大量减产的工厂用电负荷,交通和通信枢纽用电负荷,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
3.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是指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这类负荷。
二、用电负荷的一般供电要求一级负荷应由两路电源供电。
供同一用户的两路电源不应该是同杆双回路架设,也不能出自电源的同一条母线。
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必须增设自备应急电源,也可以由第三路电源供电作为备用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市政总体规划,市政规划主要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政总
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等,对各片区的社会职能、 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建设时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和描述。配电网作为 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 用。
2.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要求,供电区域划分应充分考虑各级供电企 业的管辖范围与现状电网的紧密结合,尽量将属于同一供电企业管辖范
围划分到同一供电分区中。
3.行政边界,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本以行政区划为
边界,对辖区内的电网设备、电力用户等进行维护管理。在与市政规划
--
--
市区 或6≤σ<15
市区 或6≤σ<15
市中心区 或6≤σ<15
σ≥6
城镇 农村 或 或 -1≤σ<6 0.1≤σ<1
城镇 农村 或 或 -1≤σ<6 0.1≤σ<1
市区、 城镇 或 1≤σ<6
农村 或 0.1≤σ<1
农牧 区
城镇 或 1≤σ<6
农村 或 0.1≤σ<1
农牧 区
注1:σ为供电区域的负荷密度(MW/km2)。 注2:供电区域面积一般不小于5 km2。 注3:计算负荷密度时,应扣除110(66)kV专线负荷,以及高山、戈壁、荒漠、水域、森林等 无效供电面积。
1.按照《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738-2012)中关
于供电分区划分标准的要求:
表1-1供电区域划分表
供电区域
A+
A
B
C
DE
直辖市
市中心区 或σ≥30
市区 或 15≤σ<30
行政 级别
省会城 市、 计划单列 市
地级市 (自治 州、盟)
σ≥30
市中心 区 或
15≤σ<30
--
σ≥15
县(县级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