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对于全球化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问题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理论体系,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阶级斗争等基本原理。
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对社会变革的路径和前进方向提出了科学的解释。
二、全球化问题的背景与特征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球互动和互相影响程度的加深。
全球化的背景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它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全球化的特征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
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三、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问题的思考是基于其核心原理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倡导消除全球范围内的阶级和贫富差距,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的国际化。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的普遍性,认为全球化不仅加深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加剧了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
在全球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斗争,以实现全球社会主义的愿景。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提出了批判。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通过跨国公司的扩张,压榨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
这种不平等的体系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和不稳定。
对此,马克思主义呼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以应对全球范围的压迫和剥削。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问题的思考是基于其基本原理的,它关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倡导消除阶级差距,推动实现国际社会主义。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全球化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全球化
马克思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
展规律,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论。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来审视全球化现象,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张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他指出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大市场和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趋势。
在资本主
义的全球化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会倾向于扩大势力范围,推动全球市场一体化;
全球化也会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
对其他国家的压迫和剥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全球化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一家独大的局面。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
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愈发
激烈。
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进程,而是一个多元化和复杂
化的全球经济秩序。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使得全球经济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使得全球经济秩序发生了重大变化。
全球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散和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分化和
阶级矛盾的激化。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全球化的本质和趋势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
全球化,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全球化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对于全球化以及经济发展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全球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展开探讨。
一、全球化与阶级矛盾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经济是一个统一整体,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然而,马克思主义也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阶级矛盾仍然存在和加剧。
全球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剥削和压迫仍然存在于全球范围内。
二、全球化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全球化加强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依赖,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资本主义的逻辑使得全球化进程中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全球化必然导致了劳动力的过度剥削、资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
三、全球化与非洲经济发展非洲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落后地区,马克思主义对于非洲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非洲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和资本主义的侵略。
全球化使得非洲经济依附于发达国家,遭受剥削和掠夺。
马克思主义主张非洲国家通过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本土经济、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实现经济独立和发展。
四、全球化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契机。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无产阶级面临相似的剥削和压迫,促使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需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共同反抗资本主义剥削,争取社会主义发展。
五、全球化与经济发展道路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马克思主义主张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道路。
马克思主义主张,国家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政府干预,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剥削和阶级斗争等核心概念,为全球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阶级和剥削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对立和剥削关系。
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剥削和压榨劳动力成为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剥削分析可以深化对全球经济不平等现象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化背后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1.2 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全球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调整,构建了一种新的全球化生产关系。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我们能够揭示全球化对各国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而思考如何优化全球化进程,实现共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为全球化问题提供的现实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有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全球化问题的现实指导,有助于我们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和困境,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1 维护劳动者权益全球化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劳动者的地位和权益。
马克思主义强调劳动者的解放和权益保护,为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指导。
通过倡导公平的劳动合同、提高劳动者待遇和社会保障,我们可以减少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经济不平衡。
通过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我们可以关注全球化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各国间的经济互利合作,最终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
2.3 探索社会主义的全球化道路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为理想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探索社会主义的全球化道路的思路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与应对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与应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对经济全球化问题提供了深刻的理解与应对思路。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与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化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关于社会运动、经济结构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
其核心理念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的,而阶级斗争理论则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危机和最终崩溃,并为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提供了道路和方法。
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特点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和互相依存的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与科技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捷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市场的全球化:各国市场之间的壁垒逐渐减少,商品和服务可以更加自由地流通,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2.跨国公司的崛起:跨国公司以其便捷的资本和技术流动,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对全球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国际劳动力的流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也变得更加频繁,人员的流动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
4.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程度增加,资本的流动性大大提高,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的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剩余价值追逐成为可能。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马克思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速,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并分析其在当代现实中的启示。
一、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1. 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全球范围内的体系,它不仅在国家内部运作,还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和竞争。
资本主义通过全球化的方式在不同国家之间扩展,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市场网络。
2. 全球劳动力的分工与利益追求在马克思看来,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导致了劳动力的全球性分工。
一些国家成为了生产和制造业的主要基地,而另一些国家则成为了消费和服务业的主要区域。
这种全球性分工不仅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化,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利益追求和竞争。
3. 全球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全球市场也得以形成和发展。
不同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交换和竞争,形成了全球市场体系。
全球市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还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和合作。
1. 全球性分工与经济不平等3. 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与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而这种全球性的扩张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
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仅导致了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
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启示我们,应当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揭示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和全球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这些思想不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实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当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和互信,促进全球经济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应当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风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真正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化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化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理论体系,它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建设的解决方案。
当代全球化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与互动。
在当代全球化问题背景下,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思考,以更好地回答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本文将结合具体实践和理论探讨,探索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当代全球化问题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强调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危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也具有这种内在的扩展性。
全球化的推动是资本的扩张,而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追求无限制的利润增长。
在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主导力量,通过跨国公司和全球供应链的建立,将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散到各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它更重视全球化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源的流动和交换加速,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和融合也日益频繁。
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和彼此的依存性,也提出了消除全球不平等和剥削的目标,这对于全球化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全球化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全球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交流合作,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
全球经济体系的不平等分配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数量依然庞大。
同时,全球化也使得跨国公司在一些国家推行低量化生产,导致了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加剧了全球环境问题。
其次,全球化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认同产生了冲击。
全球化的推进导致了文化产品和价值观的全球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这可能对其他文化形成冲击,引发文化认同危机,加剧文化多样性的消失。
第三,全球化加大了政治与经济的结构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大型跨国公司在一些国家拥有巨大的经济影响力,而这些公司不受国家制度和治理机制的约束,容易导致经济权力的集中和民众利益的忽视。
从马克思主义看待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
从马克思主义看待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也对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经济全球扩张的结果,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在一起。
全球化加速了资本的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对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问题。
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资本更容易跨越国界,投资到发展中国家,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贫困和富裕之间的差距。
此外,全球化也导致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剥削劳工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使得全球经济体系更不公平。
再者,马克思主义警示全球化给国家主权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使得国家主权面临被削弱的风险。
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增加,对国家政府采取政策的自主性构成了挑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造成了文化多样性受到侵蚀的问题。
全球化推动了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边缘化。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营销策略和文化产品的输出,对世界各地文化习俗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对文化多样性构成了挑战。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待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我们应当警惕资本主义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削弱了国家主权、侵蚀了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建立更加公平和包容的全球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规范,保护各国的经济独立性和文化传统,实现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公平发展的平衡。
希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能够为我们深入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提供一种思考方式和解决路径。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启示1. 引言1.1 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包括对全球化趋势的分析和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的思考。
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扩张和垄断的表现。
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形成,全球化现象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全球化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导致贫富分化加剧和剥削程度增强。
他认为,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和垄断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劳动者的利益会受到压制,最终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持批判态度,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表现,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现象。
他强调了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呼吁对全球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1.2 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制度的演变。
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经济规律,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理论指引。
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关注全球化对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重塑。
全球化使得经济体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际分工加深,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跨国公司崛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加剧了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要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改善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加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监管,推动全球经济的民主化和公平化。
2. 正文2.1 全球化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全球化对经济体制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深远的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于全球化进程的理解和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代全球化的本质和趋势。
一、马克思主义对于全球化的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通过扩大生产和贸易的范围,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在全球化的背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强调了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批判。
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粹经济的现象,而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过程。
二、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然而,全球化也给马克思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关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存程度增强。
这导致了国家主权的相对减弱,国际金融资本的崛起,以及一些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全球化的浪潮对于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社会主义提出了质疑,并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提出了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的回应与反思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不是消极抵制,而是积极回应并进行反思。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将全球化视为对自身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发展,重新审视和思考其核心概念与实践路径。
首先,马克思主义要加强对全球化经济的分析。
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资源不平衡等,需要马克思主义通过批判性的思维和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
其次,马克思主义要关注全球化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
全球化加剧了社会上的不平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被过度开采和掠夺,而另一些地区则被边缘化。
马克思主义应强调全球社会的公平正义,呼吁建立更加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秩序。
最后,马克思主义要加强国际主义意识。
全球化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类社会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和阶级斗争的分析的理论体系。
全球化则指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球互联互通和相互依赖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对全球化所提出的观点和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早在19世纪就对全球化的苗头有所预见。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深入扩展的体现。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种运动形式,它以资本的全球流动和市场的全球扩展为特征,推动着全球生产力和贸易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强调资本主义全球化背后的本质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全球化使工人阶级形成无国界的团结,工人们面对的是国际垄断资本。
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加剧,统一了全球工人阶级的利益诉求,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团结。
二、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观点和批判1. 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的不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全球化不平等的本质使得全球资源和财富向少数富裕国家和跨国公司集中,加剧了国际贫富差距。
跨国公司通过控制全球生产网络,追求利润最大化,剥削和压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源。
穷困国家的工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权益,而跨国公司享受着廉价劳动力和其他资源的优势。
2. 帝国主义和全球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把资本主义全球化视为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全球化的背后,隐藏着大国对弱小国家的控制和剥削。
跨国公司通过垄断和控制全球市场,实现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控制。
这种帝国主义统治形式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摆脱陷入外依赖和剥削的困境。
3.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规则和市场压力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
全球化加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使它们必须寻求自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全球化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审视全球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它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在全球化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深层逻辑。
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来审视全球化现象,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也就是全球化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演进和发展的。
下面,我们就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来审视全球化现象。
我们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驱动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每个时代的社会制度都是在阶级斗争中产生和消亡的。
而全球化作为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由历史的发展逻辑所驱动的。
全球化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8世纪工业革命的时期。
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打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门。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崛起和扩张,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商品交换、资本流动和信息传播。
这样的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联系,并最终形成了当今所谓的全球化现象。
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的本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现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和商品交换,从而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我们需要理解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全球范围内的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生产效率和社会发展的稳步提升。
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的多元交融,不同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相互影响、交流和融合,这也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全球化也带来了全球环境问题和全球性社会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移民问题等,这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需要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深入思考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寻求解决全球化所带来问题的有效路径。
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观点
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观点作者:宋雪玉孙威来源:《祖国》2017年第07期摘要:马克思的全球化观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是不可避免的;全球化不可能使世界各国都步入一种发展模式;资本扩张至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实现方式,必然伴随以血与火的暴力,也必然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这一反抗反过来又支援了欧洲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胜利,而只有全球化才能实现全世界无产者的国际联合。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主义全球化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
但今天的全球化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所设想的全球化框架。
尽管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提到“全球化”一词,但今天的全球化作为长期历史进程的开始阶段,正是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目光敏锐的马克思已经开始对国际政治经济中的这一新现象作了动态性的研究。
他的全球化理论观点,为认识和研究全球化的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一、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是不可避免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被联系在一起,在资本到达的地方,原来的当地旧的民族产业将被取代,原来生产的产品将被资产阶级带来的产品以廉价的优势所取代。
即使当地的生产结构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即用本地的原料生产仅供本地人消费的产品,在资产阶级到达后这种情况也必然得到改变。
于是当地的手工业被资产阶级工业所取代,现在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可能来自遥远的国家,生产的产品不仅供本地区消费,还要运送到遥远的其他国家进行贩卖。
总之,整个世界将被资本联系起来,原来的闭关锁国的状况被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所打破。
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和贸易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因此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将受国际整体趋势的影响,这一观点接近于今天的全球化理论家们给全球化所下的定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将带来的全球性变革:“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
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批判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它以跨国公司、国际经济合作、信息技术等为基础,使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然而,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批判,认为全球化既深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不平等,又破坏了国家主权和社会主义的理想。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剖析。
首先,马克思主义批判全球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剥削。
全球化使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扩大市场和降低成本,而这些公司往往是由垄断资本主导的。
资本主义通过控制市场和生产手段来实现剥削工人阶级的价值创造,全球化加剧了这一趋势。
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实施跨国生产链的布局,以追求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
这导致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遭受剥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阶级面临更加恶劣的劳动条件和低工资。
其次,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社会财富的不均衡分配,而全球化作为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更加强调市场竞争、私有产权和自由贸易。
这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跨国公司通过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优势,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则面临着贫困、饥饿和疾病的困扰。
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马克思的剥削论,暴露了资本主义体系的不公平性。
此外,全球化削弱了国家主权。
马克思主义强调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统治的工具。
然而,全球化强调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权力,国家主权受到了侵蚀。
全球化使得资本可以无国界地自由流动,这迫使国家在税收、监管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放松自己的管辖权。
跨国公司通过与国家进行谈判,获得了更有利的调节规则,这削弱了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主权。
此外,全球化也加强了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家的制约与约束。
这些国际组织的决策往往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求。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在当代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化的现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启示。
一、全球化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日益加强。
跨国公司的崛起、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也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文化冲突和生态失衡等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它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论、阶级斗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不可避免地推动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贫富分化的批判: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中国际扩张和剥削,不同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2. 文化侵蚀的抵制:全球化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全球传播,导致本土文化逐渐衰弱。
马克思主义主张保护本土文化,反对文化的商品化和侵蚀。
3. 跨国公司的监管问题: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但它们往往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环境和劳工权益。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国际合作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保障劳工权益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4.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倡导社会主义革命,全球化给予了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发展道路的机会。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成功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四、马克思主义的启示与展望在当代世界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强调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中,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必然导致国际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进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力和劳动力的整合。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借助于自由贸易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流动,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联系和依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推动了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竞争和扩大市场的内在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不断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扩张。
这种竞争和扩张的结果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紧密相连。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识到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加剧,金融资本的统治增强,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这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革命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丰富和发展。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也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问题。
浅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
浅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全球化现象的描述入手,试图勾画出一条资本主义全球化研究之线索,简单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些论述。
全面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描述资本主义全球化现象决不只是一个限于制度、经济领域内的单一现象,它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等多方面上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和后果,而且随着全球化过程的进一步推进,这种征兆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并对其影响做出科学的预见,以便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
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现实分析家,马克思当然不会不关心全球化这一问题。
首先,马克思清晰地把握了当时全球化的特点并对它的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的预测。
他写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长此以往,结果就将是“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用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其次,马克思认识到当时的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将是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整个世界。
他写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趋势首先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本性的外在表现。
如他写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只有那种在生产上有利润可得并且有机会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出来”。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全球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全球化浅析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全球化【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世界历史的思考中洞察到全球化的存在和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我们分析认识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分析现代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面对这一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应对和解决全球化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产生的。
全球化虽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现象,但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的时代,并且全球化发展早期的特征和影响已经到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并被给予了透彻的分析。
经典作家生活在全球化已开始的时代,他们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概念,但是已经自觉地从世界的视角、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
他们的研究和判断是全球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
他们使用的方法和视角是全球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工具。
他们的研究和分析对社会主义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可以说: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是我们理解当代全球化问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
2.中国共产党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毛泽东分析论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这一变化,明确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现象,帝国主义的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不因为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或作用决定它的存在。
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时存在或消亡。
但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新发现,赋予无产阶级以新任务。
******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
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
关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全球化与未来世界
关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全球化与未来世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虽然“全球化”概念从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才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但作为经济全球化核心内涵的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和“全球性”,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特别是在他们的《共产党宣言》中已有相当广泛、深刻的论述。
列宁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新条件下这种“世界性”或“全球性”的表现和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与资本主义存在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
世界经济这种“建立统一的、由各国无产阶级按总计划调整的完整的世界经济的趋势”,虽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形成的,但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则必然会继续发展而臻于完善”。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合作是一个战略问题,目的是发展自己,提高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自身存在的基本矛盾,现阶段的全球化蕴含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危机。
社会主义致力于建设更平等、更自由、更发达的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先进方向,社会主义全球化是世界的未来。
一、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覆盖全球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促进了资本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市场和资本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帝国主义对世界市场的瓜分和势力范围的争夺,不仅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使处在世界市场网络中的各国都处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中,而且必然使各种国际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激化,引起国际间的冲突和战争。
随着资本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各国人民也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是创造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不管是直接扩大这个范围,还是在这个范围内把更多的地点创造为生产地点。
全球化就是流通范围和生产范围扩大到极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覆盖全球。
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概述
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概述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而是使用“世界市场” 这一提法,并且受到当时历史条件限制,难以从马克思论述中找到现成答案。
但是,他从唯物史观高度,第一次科学阐释资本主义全球化本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辨证分析全球化的两种趋势,建立起经济全球化的科学分析框架。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1。
马克思把资产阶级这种历史首创性归于资本的本性。
因此,“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2,“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3。
“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4。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内在逻辑。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扩张过程,是以资本扩张为动力的。
在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中,形成世界经济体系唯一纽带是平等互利。
该古典形式以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和李嘉图比较成本说为代表,其现代表现形式则是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要素禀赋学说(H-O-S模型)。
马克思说,“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5。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自发市场和自由贸易,相反,对殖民地征服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殖民统治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然不平等。
但是,与依附论特别是激进依附论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强烈批评态度不同,马克思思维逻辑中充满辩证法(张宇孟捷卢荻,2002)6,“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来景象”7,即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具有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另一个是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全球化现象的描述入手,试图勾画出一条资本主义全球化研究之线索,简单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些论述。
全面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描述资本主义全球化现象决不只是一个限于制度、经济领域内的单一现象,它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等多方面上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和后果,而且随着全球化过程的进一步推进,这种征兆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并对其影响做出科学的预见,以便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
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现实分析家,马克思当然不会不关心全球化这一问题。
首先,马克思清晰地把握了当时全球化的特点并对它的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的预测。
他写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长此以往,结果就将是“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用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其次,马克思认识到当时的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将是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整个世界。
他写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趋势首先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本性的外在表现。
如他写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只有那种在生产上有利润可得并且有机会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出来”。
因此,当前“全球化的根本驱动力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冲动”。
最后,马克思所期望的最终全球化并不是当今的全球化,而是共产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
他认为,只有狭义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无产阶级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
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有关资本主义全球化论述1、毛泽东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这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根本矛盾着的阶级的性质和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但是,两个阶级的矛盾激化了,独占资本和自由资本之间的矛盾发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了,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即由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形成了帝国主义阶段。
正确认识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决不是偶然。
其资本主义的这一变化,明确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实,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现象,帝国主特征,科学阐明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义并不因为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或作用决定它的及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时存在或消亡。
但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新发代赋予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
2、列宁在1916 年写成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殊性体现在,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
诸如“新资本主义是向某方面的过渡”、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是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制度的过渡”等论断,充分说明列宁在科学把握帝国主义经济实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帝国主义的“过渡性。
3、江泽民说,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
但也必须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处于“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全球化1、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的跨国流动,也可以成为资本的全球化。
因为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和低成本,资本的跨过流动又反过来促进了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的运营、调度、超出了一个国家国境,具体就是资金的融通、运用、调度,利润分配等等在很多国家完成。
动力是资本的逐利性。
2、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苏联作为一个存在了70余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消亡,促使许多有识之士深思。
我们常说20世纪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
结果是资本主义没有灭亡,倒是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灭亡了。
其实,恩格斯在他逝世前(1895年)写的《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就说过:历史证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他还说,过了20年之后,巴黎公社的失败同样证明工人阶级的统治还是不可能的。
又过了29年,他干脆主张放弃武装斗争,并告诫说,争取普选权,采取合法手段能比采取不合法手段获得多得多的成就。
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毕竟是敢于面对实际的。
但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战争风云似乎又使它陷于崩溃的境地。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主义的属性(见《共产党宣言》),此外则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
就现阶段而言,谈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就不能不同全球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相连,这是我们观察当今世界的出发点。
但有些长期形成的观念必须首先廓清,本文拟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4、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全球化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已经解决了其内在矛盾的新的发展阶段。
也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发展到全球的范围。
:其一,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压低通货膨胀,从根本上控制财政预算赤字,实现对外收支平衡;其二,迫使国家完全取消壁垒,向跨国资本开放其经济,走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的道路;其三,对经济实行私有化和非调控化,同时使市场的作用绝对化,国家的职能最小化。
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弱化国家的作用,主张市场对经济关系的绝对统治。
新自由主义者们认为,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的"共产主义在全球的最终失败和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最终胜利"宣布了"意识形态的终结"和"历史的终结"。
市场成为永恒的、决定一切的力量。
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资本冲破了一切障碍,胜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
面对资本的全球化,民族国家和国家主权趋于消亡。
"顺资本全球化者昌,逆资本全球化者亡"。
其"全球化决定论"和"市场决定论"集中反映了上述思想。
5、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影响把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引入到蔓延全球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分析当今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可以看到这样三点主要影响。
首先,随着国际资本的优势地位的产生,资本的跨国流动,就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跨国资产阶级”。
这一阶级服务于国际资本,为资本的全球化运作提供便利,并且使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普遍化。
因此,今后的资产阶级就不再是局限于一国的现象,而是一个全球范围的概念。
其次,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结果是,一方面发达国家绝对地获利。
而另一方面则是发展中国家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变差。
第一、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加速扩大。
第二、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绝对收入在下降。
结果就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形成中心——边缘的世界格局,世界财富向中心转移,发达国家的居民越来越富,而发展中国家相对越来越穷。
作为全球化的经济体制,以发达国家大企业为中心的财富的积累和第三世界各国庞大的贫困积累,作为世界规模上的两极分化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再现了《共产党宣言》的两极分化论的正确性。
最后,全球化时代,创造财富的资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源。
结果,资本的全球化改变了劳动的性质。
四、如何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全面认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
当代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又一个新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网络化,科技全球化,分工体系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国际贸易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并存,是当今时代的趋势。
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很好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以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挑战。
社会主义制度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即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战争和民族压迫的结果。
因此当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后,它也必须随着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而与时俱进,作相应的制度变革。
由于社会主义仅仅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纠偏浪潮,社会主义制度和阵营的产生,不仅是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同步进行的,也是相互制约的,从全球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而是与资本主义制度并行发展、相互竞争的,它们之间不是替代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来讲,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发展的结果,但是在实际上,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它既是那些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发展国家的产物(当然,这种阻碍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外,俄国、中国都是如此);也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帝国主义阶段的纠偏和制约。
而一旦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同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依靠高度集权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那种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因替代市场而取得的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高积累优势,就完全被计划经济的低效和缺乏人本精神所抵消,甚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改革和放弃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必然,问题只是改革的目标和步骤怎样确定,这种变革需要支付多大成本、如何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