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全球化现象的描述入手,试图勾画出一条资本主义全球化研究之线索,简单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些论述。全面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描述资本主义全球化现象决不只是一个限于制度、经济领域内的单一现象,它在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等多方面上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和后果,而且随着全球化过程的进一步推进,这种征兆将变得越来越明显。并对其影响做出科学的预见,以便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好地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认识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现实分析家,马克思当然不会不关心全球化这一问题。
首先,马克思清晰地把握了当时全球化的特点并对它的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的预测。他写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长此以往,结果就将是“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用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其次,马克思认识到当时的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将是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整个世界。他写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趋势首先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本性的外在表现。如他写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推动力,只有那种在生产上有利润可得并且有机会提供利润的东西才会被生产出来”。因此,当前“全球化的根本驱动力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冲动”。
最后,马克思所期望的最终全球化并不是当今的全球化,而是共产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他认为,只有狭义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无产阶级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
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有关资本主义全球化论述
1、毛泽东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这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根本矛盾着的阶级的性质和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但是,两个阶级的矛盾激化了,独占资本和自由资本之间的矛盾发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了,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即由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而引起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形成了帝国主义阶段。正确认识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之中。这决不是偶然。其资本主义的这一变化,明确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实,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现象,帝国主特征,科学阐明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义并不因为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
或作用决定它的及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时存在或消亡。但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新发代赋予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
2、列宁在1916 年写成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这一阶段的特殊性体现在,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诸如“新资本主义是向某方面的过渡”、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是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制度的过渡”等论断,充分说明列宁在科学把握帝国主义经济实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帝国主义的“过渡性。
3、江泽民说,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但也必须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处于“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全球化
1、资本的全球化
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的跨国流动,也可以成为资本的全球化。因为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和低成本,资本的跨过流动又反过来促进了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的运营、调度、超出了一个国家国境,具体就是资金的融通、运用、调度,利润分配等等在很多国家完成。动力是资本的逐利性。2、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
苏联作为一个存在了70余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消亡,促使许多有识之士深思。我们常说20世纪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结果是资本主义没有灭亡,倒是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灭亡了。其实,恩格斯在他逝世前(1895年)写的《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就说过:历史证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他还说,过了20年之后,巴黎公社的失败同样证明工人阶级的统治还是不可能的。又过了29年,他干脆主张放弃武装斗争,并告诫说,争取普选权,采取合法手段能比采取不合法手段获得多得多的成就。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毕竟是敢于面对实际的。
但是,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战争风云似乎又使它陷于崩溃的境地。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主义的属性(见《共产党宣言》),此外则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是从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就现阶段而言,谈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就不能不同全球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