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合集下载

三农专题复习:建国后党的四次农村政策

三农专题复习:建国后党的四次农村政策

二、“三大改造”
时间 结果 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 方式 走合作化(集体 到1957 到1957年底, 到1956年底, 对农业的社 化)道路,引导 到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 会主义改造 农民参加农业生 农民参加人民公 我国基 成,标志着生产 1953 产合作社 社 资料私有制转为 本上完 资料公有制转为 —— 公有制,公有制 成了对 私有制,私有制 对工业的社会 1957 对手工业的社 同农业 1956 农业、 经济在国民经济 主义改造 会主义改造 年底 手工业 中占主导地位, 和资本 标志着社会主义 主义工 制度的基本确定。 对资本主义 从以加工订货 商业的 我国开始进入社 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到公私合营 社会主 会主义高级阶段。 会主义改造 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 造的对象
2、失误的表现: (1)、“大跃进”运动1958年 A、 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B、表现: 工业上:高指标,全民大炼钢铁 农业上:放高产卫星,浮夸风盛行
大炼钢铁中的土高炉
全民大炼钢铁的效果如何?
一颗白菜500斤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二、“三大改造” 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6年底
时间 社会主义改造的 方式 走合作化(集体 对农业的社 化)道路,引导 会主义改造 农民参加农业生 1953 产合作社。 —— 走合作化(集体 1956 对手工业的社 化)道路,建立 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生产合作 年底 社。 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 从以加工订货 到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改 造的对象 结果 到1956 年,我 国基本 上完成 了对农 业、手 工业和 资本主 义工商 业的社 会主义 改造 意义 到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 成,标志着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为 公有制,公有制 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占主导地位, 标志着社会主义 制度的基本确定。 我国开始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认识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认识问题

人 民群众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主体 , 组织 和政府 党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 的领 导者 和组织 者 。充 分发挥 党组
的爬坡和攻坚 阶段 。三 是 国家对农 村公 共产 品 的投入仍 然 不足 。四是农村 严重缺乏各种专业技 术人才 , 仅靠农村 自己
的力量实现 工业化 、 镇化 几乎 是不 可能 的。我 国 1 人 城 3亿 口中有 9亿 人在农村 , 1 近 5年来 , 每年大约有 10 00万人转移
会主义新农村” 既有科 学 的理 论根据 , 十分 符合我 国 当今 又
社会发展的实际。但 是 , 要不折不扣 地落实党 中央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这些要求 , 则是很 困难 的。一是 我国长期实行 城乡分割体制 , 造成 的城镇居 民与农村 居 民的权 利与发展 机 会不平等 、 不均衡 的状况 在短 期内难 以改 变 , 其是农 民文 尤 化水平低 的问题 短期 内无 法解 决。二是 长期 以来 向城 市倾 斜、 向工业倾斜 的财政 体制 、 资体制 短期 内难 以改变 。三 投 是一些决 策者长期生活在发达的城市 中, 对农村 的状况缺乏 切实的了解 , 对农业 的基 础地位 缺乏 正确 的认识 , 对农 民的 也决 非一朝一夕。因此 , 建立 “ 以工促 农 、 以城带 乡” 长效机

的严重性和 紧迫性之所在 , 也正是提 出建 设社会 主义 新农村
的 目的所在 。

二、 正确认识和解决政府在财力物力方面的支 持 问题
我们有 能力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吗 ?提 出这 样 的问题 似乎很 冒昧 , 其实不然 。这涉及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一 个 根本思路 问题 , 既关乎 理论认识与判断 , 又关乎实际运作 。 纵观一些 工业化 国家发 展 的历 程 , 在工业 化初 级 阶段 。 农业支持工业 , 工业 提供积 累是 带有 普遍 性 的倾 向。 在 为 但 工业化达到 相当程度以后 , 工业 反哺农业 , 市支持农 村 , 城 实 现工业 与农 业 、 市 与农 村 协调 发 展也 是 带有 普 遍性 的 倾 城 向。 天 , 们 的 国情 是 什 么 呢 ? 们 处 在什 么 情 况 之 下 今 我 我

新课标初三政治专题复习七 关注 三农 问题

新课标初三政治专题复习七 关注 三农 问题

结友爱,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持农业和
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3)从农民自身角度,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
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致富本领。
3、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1)经济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 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 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 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 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 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 农村社会稳定。 (3)文化方面,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 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 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
例题分析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把这一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富 裕起来? 3、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
建议?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把这一问题作为 全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共同富裕原则 (2) 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 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为公,执政
4.《政府工作报告》:
“两免一补”
(1)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2)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
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村普遍实行这一政
策,使贫困家庭的学生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九年
义务教育。
【回归课本】
1 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社会主义本质/ 共同富裕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6.依法治国,依法规范和保障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7.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8.三个文明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9.科教兴国、科教兴农

政治高考复习研讨会内部资料-“三农”问题与美好乡村建设

政治高考复习研讨会内部资料-“三农”问题与美好乡村建设

题目:“三农”问题与美好乡村建设材料展示一.保障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解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1月3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意见指出,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二.美好乡村建设。

解读安徽《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2013年9月13日至14日,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

会议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总结近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绩,深入分析形势,动员全省上下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美好安徽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决定》中提出,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二.关键词。

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知识支撑】1.经济生活价格对生产的影响。

继续提高最大收购价,适时启动临时收储,让农民心中有数,形成良好的生产预期。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财政的作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现代农业,新型农民。

2.政治生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继续推广“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法。

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不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职能。

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2019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项十三:三农问题

2019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项十三:三农问题

2019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项十三:三农问题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一】时事热点1、民政部2018年1月4日出台并公布《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

《意见》作为落实国务院规划的配套文件,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发挥社区建设牵头协调作用,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农民工融入”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发展规划。

其中明确,在本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经过民主程序担任居民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长、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成员、楼栋长和居民代表。

2、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5日透露,中国首批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达680个,作为将来扶贫开发攻坚主战场,先解决这些区域农村孩子吃饭、营养的问题。

针对有网友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偏低的疑问,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孙光奇5日也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作出回应。

他表示,“在特困地区3元钱的标准完全能够换来一顿营养午餐,这是基于现阶段的国情,更主要的是与试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基本相适应。

”孙光奇表示,确定3元钱这一标准的时候,确实经过反复研究考虑,“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不是全包标准。

确定3元钱这一标准,是基于农村居民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水平分析。

3、国办近日印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7-2020年)》说明,目前,中国农村仍有2000万以上的贫困残疾人,成为农村扶贫工作重点人群。

到2018年,农村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各项社保制度将全面覆盖农村残疾人,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0%以上;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全面保障平等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教育、住房和康复服务。

高中政治三农问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三农问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三农问题答题模板1、19. 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主要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单选题] *A、(1)(2)B、(1)(2)(3)C、(1)(2)(3)(4)(正确答案)D、(2)(3)2、(? ?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单选题] *A.改革开放(正确答案)B.对外开放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3、75. 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单选题] *A.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确答案)C.坚持并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5、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单选题] *A.科学技术B.劳动者C.生产工具(正确答案)D.劳动对象6、必修1? 深度检测? 单选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单选题] *A.依法治国新的伟大工程B.全面小康新的伟大工程C.深化改革新的味道工程D.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确答案)7、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其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 ?)[单选题] *A.从2020年-2035年(正确答案)B.从现在到2020年C.从2035年-2050年D.从2020年-2050年8、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上,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平行发展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互不相干9、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人教版九年级时政专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人教版九年级时政专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适用于:中考时政专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社会热点材料材料一:2007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总结2006年农村工作时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在全国X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9746万吨,实现了连续三年增产。

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17万人。

温家宝总理在部署2007年农村工作时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

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要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温家宝总理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重点要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考试试题(新农村建设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考试试题(新农村建设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考试试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政热点】《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知识连接】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众多。

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要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3.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脊梁和中流砥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还得加快农村的发展,加强农村建设。

6.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

【问题解答】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目标)是什么?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时政与相关理论专题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政与相关理论专题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专题3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概述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成熟的⼀个重要标志。

从⼗六⼤到三中、四中、,党中央进⼀步深化了新世纪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的思路、措施、⽬标和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六⼤以来党中央全⾯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

2005年9⽉,党的⾸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战略决策。

12⽉31⽇,中央⼀号⽂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意见》出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件。

要点阐释1.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城乡差距、全⾯建设⼩康的重⼤举措。

【考点拓展】党的强调:增加农民收⼊,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提⾼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改善农村教育、卫⽣、⽂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腿长、⼀条腿短”的问题。

2.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全⾯深化农村改⾰,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撑。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计增加农民收⼊,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考点拓展】党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以下原则:⼀是规划先⾏、因地制宜。

⼆是突出重点、⽰范引路。

三是政府⽀持、农民建设。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五”时期要⾼举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旗帜,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业反哺农业、城市⽀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针,按照“⽣产发展、⽣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

过对外掠夺来 为工 业化筹集发 展资金 ; 另一条是外部资金注入 。新中国建立 以 来, 要建立工业体 系需要大量的资金 , 历
史 上 这两 种 工 业 化 的筹 集渠 道 ,我 国都
不可能利用 , 只能通过国家内部解决 。 只
能 让农 业 、 民 、 村 做 出 牺 牲 , 农 农 即通 过
转。 为农 民松绑 , 让土地 自由流转就是让 农 民有选择 自己职业 的权利 ,农 民有拥 有土地成为农 民的选择 ,同时也有放弃 土地成为产业工人 的选择 。所以要尽快 实现土地 自由、 合法的流转 。 其次,吸引民营企业 向农业产业 化
有8 亿左右的城市人 口, 2 5 到 00年将 有
至 今 未有 较 大 的 改观 。
1 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
的步 伐 来减 少农 民 : 农业 采 取 产业 化 经 营是 农 业 发 展 的 必然趋势 , 只有 走 产 业 化 的道 路 , 能提 才
据有关 资料显示 ,在 2 0世纪 最后
2 我 国年均 9 0年 %以 上 的 经 济 增 长 中 , 劳动 力 流动 的贡 献 在 1%左 右 ,也 就 是 5 1 个 百分 点 。 . 5 大量 农 民工 提供 了廉价 劳
代价 ,这是任 何工业化 国家都不曾遇到
过 的经 济基 础 和 发 展 背景 。正 是 由 于这 种“ 非农 化 ” 展 战 略 形成 了我 国“ 发 三农 ” 问题 的 特 殊历 史 背 景 。 2 特 殊 的发 展 道 路— — 非城 市化 发 、
展 战略 。
建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当前 最 迫 切
维普资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薪 袈 村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课件:+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课件:+乡村全面振兴
YOUR LOGO
20XX.XX.XX
中考热点专题复习——乡村全面 振兴
目 录
01 【 时 政 链 接 ·
明晰考点】 02 【 学 以 致 用 ·
融会贯通】 03 【 原 创 试 题 ·
拔节成长】 04 【 课 后 练 习 ·
夯实根基】
一、【时政链接·明晰考点】
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强调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 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 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 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 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2-2023 年我国部分农业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官网、生态环境部官网
第一产业增加值 粮食人均占有量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一产业碳排放总量
2022 年 2023 年 注:①产业增加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该产业所创造的新经济价值。 ②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是人均400公斤。2022年美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是1747公斤。 ③2023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万元。 ④一般来说,碳排放量可反映一个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程度。 上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

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维普资讯
I 政治科栏目 主编
图 政治. 精 专讲 题
. .
l 燕 重庆南开中学 温良 I 进清 四 Il 曾 J ̄语学院 I " 附属外 语学校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李 桂
口 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务 教 育 。 现 了党 对 广 大 农 民的 关 心 , 实 践 “ 个 代 体 是
同 富裕 。 3 全 全 意 为 人 民服 务 是 党 的 宗 旨 。三个 代 表 ” . t 5 “
央国务 院关于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 建设 的若干意见》
( 中央 一 号 文 件 ) 出 ,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是 我 国 现 指 建 代 化 进 程 中 的重 大 历 史任 务 。 十 一 五 ” “ 时期 . 须扎 实 必
发 展创 造 良好 的社 会 环 境 。 三 、 少年 应 怎 样做 青 l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方 面 : 习 、 传 党 关 于 _建 学 宣
社 会主 义 新农 村 建 设 的 相关 政 策 .积 极 努 力学 习科 学
通过 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 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 按照
・ ,
农业 , 如把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 向农民传授 . 与农村同 龄人手拉手 , 互相关爱等等。
2 免 费 义 务 教 育方 面 : . 我们 青 少 年应 珍 惜 受 教 育
[ 热点详解]

的权 利 , 自觉 履 行受 教 育 的 义务 ; 力 学 习 科学 文化 知 努

什 么 是 “ 农” 三 问题 。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特 征 社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时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时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时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中国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此相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福祉。

本文将从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的定义、重要性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领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相对不足,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受到了制约。

其次,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村发展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通过解决三农问题,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同时,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解决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并不容易。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投入,改善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给予农民更多的信贷支持,助力他们的生产经营。

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走产业化农业道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另外,要解决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相关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可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流转,鼓励农民走产业化道路。

另一方面,可以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三农问题与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

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之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我国重大的现实问题,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针对“三农”问题发过8个一号文件。

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做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收入增加缓慢,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对农业投入的减少,直接源于利益比较法则。

当某些政策倾向和外部环境对农民的利益造成损害时,农民就会采用减少投入、甚至撂荒的方式表示不满,由此导致粮食减产设的决定。

“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

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够急功近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

第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中央、地方分级负责,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三农简答

三农简答

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1、是我国初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

2、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稳定。

5、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

6、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7、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体现,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加强生产力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2、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的中心任务。

3、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5、坚持以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眼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6、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7、加强党的领导。

8、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

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1、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2、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要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加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3、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目标,让农民生活更宽裕,统筹城乡更快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4、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5、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点的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6、是五个统筹的具体表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1、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的方针政策。

2、以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让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

3、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增收渠道。

4、改善农民进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

5、搞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6、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第 三, 加快 农 业 市 场 化 进 程 。农 业 市 场 化是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基础 和源 泉 。我 国农 业 市 场 化 改 革 进展 缓 慢 . 民与 市场 农 联 系 的深 度 、 度不 够 , 能 在 市 场 交 换 中实 现 自身价 值 , 广 不 从 而 延缓 了农 业 现 代 化 的进 程 。依 靠 市 场机 制 的 主 导作 用 , 加
上 政府 的干 预 , 能 推 进农 业 现 代 化 。 才 第 四, 要加 大 政 府对 农 业 的投 资 , 强 农 田水利 建 设 , 加 促 进 现设 中的 主导 作 用 . 将
水 利 作 为 公 共 财政 投 入 的 重 点 领 域 。
这 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根 本 。 通 过 大 力 推 进 农 村 经 济 社 会 各项 事业 的 发 展 , 提 升 农 村 的 自发 力 , 而 提 高 整个 来 从
农 村 的发 展 。而农 民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建 设 的真 正 主 体 .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目标 能否 实 现 关 键 在 农 民 。培 养 一 大 批 高 素 质 、 懂 技 术 的农 民 将有 助于 新 农 村 的 建设 。另 外 . 农业 作 为农 村
与 改革 开 放 初 期 水平 相 当 。 近几 年 城 乡 差距 大 致 为 :0 1 2 0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增 为 3 12 0 :.0 2为 31 : ,0 3年 为 3 3 .112 0 . : 2 12 o 年 为 3 11 20 年 为 32 : 。0 7 年 已 超 过 .0 4 . :.0 6 2 . 1 20 8
农” 问题 的 有 效措 施 。 关键 词 :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 三农 ” “ 问题 : 举措 中 图分 类号 : 9 2 C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8 7 4 (0 1 一 6 0 1 — 3 10 — 5 0 2 1 )0— 0 8 0

论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

论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

看 成负 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际上农业 、农村的功能绝不 只是 “ 米袋子 ” 、
“ 菜篮子”按照学者们的研究 , , 农业的多功能除了提 供国民的食物和其他工业原料保障外 , 还有 : 维持社 会稳定 ; 为城市 和工业提供大量劳力 ; 净化空气 、 改 善生态 、 涵养水资源 、 调节洪水 、 实现生态 良性循环 ; 保持 自然景观 。 观光休 闲场地 ; 提供 保持传统文化 ; 提供产业和工业品消费市场等。特别是维持社会稳 定、 改善生态和保持传统文化这些功能 , 它是我们实 现和保证社会和谐 、 人与 自然和谐 的关键 , 发挥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 2 农 业实现产 业 化是 建设 新农 村 的基础 . 新农村与旧农村 ,或者说与 比较贫穷落后的农
后 、 业 缺 乏 活 力 等所 谓 “ 农 三农 问题 ” 也
越来越深刻 。“ 三农问题” 当然也波及到
农产 品加工的战略。 党中央在“ 十一五” 规划中提出了建 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的战略和具体要求 。 概括起来就是 : 生产发展 、 活宽裕 、 生 乡 风文明 、 村容整洁 、 管理民主。我们应 当 以科学发展观来思考这个重 大问题 , 以 创新精神实现这个战略 目标。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绝不是建设新的村舍 ,像过 去理解的“ 上楼下 , 楼 电灯 电话 ”也不 是 ; 新修 马路 , 绿化环境 , 搞出各 村的“ 标志 建筑” “ 、示范工程” 。它应该是彻底实现 农村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 的战 略意义 ,新农村要达到的 目标 :生产发 展 、 活 宽裕 、 风 文 明 、 容 整 洁 、 理 生 乡 村 管 民主 , 其实质在于彻底解放农村生产力 ,
热 到种菜热 , 从种果热到种花热 , 从蟹 、 、 、 鳖 虾 鳝到 鹌鹑 、驼蛋 ,农 民们 以 自己辛勤 的汗水和优秀的技 能, 使每一种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迅速饱和 , 然而致 富 的路却越走越艰难 ,究其原因正是忽视 了经营意识 的培养和发挥。长期 以来对农民只重视生产技能的 培训 , 缺乏经营 、 营销 、 管理知识 的教育 , 是我们对农 业教育的一大失误。无论是送科技下乡, 还是办农 民 训练班 。 甚至培养农业人才 , 过去都忽视 了农 民最需 要和最基本 的经营知识 的普及 。美 国、 本 、 国都 日 韩 把优秀农业经营人才培养当成加强本国农业或振兴 本国农业的最重要战略措施。我 国应当尽快从根本 上抓好这件 有战略意义 的大事 , 不能仅指望什么“ 公 司加农户”一类似是而非的措施 。因为这些所谓 的 “ 公司” 和农 民往往不是利益共 同体。 () 2 生产 集约化是 产业化 农业发展 的动力 任 何现代产业都必须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农业也不 例外。我 国农业不仅存在 国内市场饱和的压力 , 而且 加入 WT O的事实 , 也使它面临前所未有的世界范围 竞争 。不容乐观的是我 国农产 品价格 已经很少有竞 争 的优势 。虽然少数农产品还可 以出口, 但许多却是 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的。由于许 多农 民缺乏企 业化经营意识 ,往往在生产成本 中没有计入 自己为 维持现代人体 面生活而应得的工资 ,也没有计算培 养教育下一代 ( 劳动力再生产 ) 的费用 , 更没有 发展 和养老 、 疾病灾害等保 险所需的基金 , 甚至牺牲了 自 然环境 , 因而 以低廉的 ,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亏本的价 格, 和别人竞争 , 到头来总难摆脱“ 白劳” 杨 的处境 。 我国农业 面临的形势是 : 人均土地资源缺乏 ( 见 表 1, )劳动力资源基本不变 , 生产增加只能靠生产资 料投入, 势必会增加农产品成本。要降低成本必须扩 大经营规模 , : 即 推进集约化生产 。也 只有这样才能 使现代化农业技术手段发挥作用 , 提高效率 , 保证产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背景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研究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对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作了新的部署。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把农村改革发展定为中心议题,吹响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新的进军号角,指引亿万农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材料二:200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

这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这份文件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考点分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三农”问题的考查既便于学科内综合,亦利于跨学科综合,可考性强,所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考的考查热点。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也是近几年历史中考的重点内容。

试题多以文字、图表等材料为载体,和“三农”问题紧密联系,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2009年中考备考中要特别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等。

【知识链接】一、土地改革(1950—1952年)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木,百年树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三农问题【时政热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X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新农村相关问题】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新农村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

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2、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清山与人相伴。

④管理某某: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某某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3、你是怎样理解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这个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某某、富强的新农村。

4、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国情依据:①我国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②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村科技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不高。

③某某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体现的道理):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

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⑤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提高。

⑥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⑦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5、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或者是:请你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①统筹城乡发展②建设现代农业③深化农村改革④发展农村公共设施。

⑤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⑥增加农民收入⑦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⑧加强党的领导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

②向父母建议: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③向政府建议: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8、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具体做法)(1)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某某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某某犯罪现象,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文化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9、辩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做到村容整洁观点片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

它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只有积极推进各种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的素质,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某某法制建设,完善村民自制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

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在实际行动中,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成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理解村容整洁。

【有关三农的一些问题】(一)“三农”问题是什么?(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为什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要把“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①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在我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保证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正是对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④这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和睦团结需要。

⑤是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需要是保护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

⑥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或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哪些事情?如何让农民增收?)1、最重要的是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开展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3、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农村某某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5、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6、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

7、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也可以从两手抓、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科教兴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角度来回答)(四)关于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1、为什么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执政为民、以人为本(2)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3)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4)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5)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坚持依法治国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某某行为,要依法惩处,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

3、青少年应怎么做?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五)相关问题1、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我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重要内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三农”问题所反映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中央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4、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1)从国家角度,应依靠经济行政法制科技教育等手段,为农民增收提供物质帮助和智力支持,提供法制和环境保障。

(2)从社会角度,加强城乡联系,各行各业都要发扬团结友爱,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3)从农民自身角度,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致富本领。

5、结合“一号文件”精神,你认为当地政府为农民增收应做些什么?①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做出实效;②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与农民的感情;③要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1)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减免农业税。

7.用事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和变革?调整的结果如何? 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1)土地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农村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3)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减免农业税。

启示: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8.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1)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⑤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应创造一切条件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⑥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⑦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⑧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⑨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⑩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

9、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免征农业税的认识。

(1)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2)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某某久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4)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