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礼四仪具体要求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主要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主要指: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十四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
八礼四仪

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八礼四仪”内容八礼: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2015版《中小学生守则》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
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八礼四仪是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由八大环节组成,并遵循一定的规定要求。
下面将具体介绍八礼四仪的内容及相关要求。
重阳上堂:重阳上堂是婚礼的第一环节,通常在结婚前一天举行。
婚姻介绍人在此场合为新郎新娘宣读两家的姻缘,表示双方家庭的祝福。
亲迎:亲迎是婚礼的第二环节,即新郎的家人去新娘家接亲。
新郎的兄弟姐妹或密友组成队伍,带领乐队,架起红头绳,将新郎接到新娘家。
纳彩:纳彩是婚礼的第三环节,新郎新娘通过给朋友、亲戚赠送彩礼来表达他们意愿的一种方式。
彩礼一般为金银、首饰、布匹等礼品,用以表示新娘的尊贵和新娘家庭的财富。
请客:请客是婚礼的第四环节,新郎新娘在这一环节中向亲朋好友表示感谢,并邀请他们参加婚宴。
婚宴通常以丰盛的酒席、精美的菜肴和热情的招待来庆祝婚礼。
正式婚礼:正式婚礼是婚礼的第五环节,通常在婚宴之后举行。
在仪式中,新郎新娘在神庙或庙宇前献上奠酒、燃香、叩拜,祈求神灵的保佑,并向神灵宣誓他们的婚约。
洞房花烛:洞房花烛是婚礼的第六环节,指新郎新娘进入新房,完成结婚之事。
此时,新娘要低头牵着新郎进入房间,同时由朋友、亲戚等敲锣打鼓、撒喜糖以示庆祝。
拜堂:拜堂是婚礼的第七环节,也是正式婚礼仪式的一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新人向双方父母上香及叩拜,表示对双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同时,由主婚人(通常是长辈)主持拜堂仪式。
敬茶:敬茶是婚礼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敬亲、敬长辈、敬堂吏等。
新郎新娘分别向父母、祖父母、长辈等进献茶汤,然后接受长辈的祝福和贺礼。
在八礼四仪中,有一些共同的要求:1.服饰:新郎新娘在婚礼中要穿着传统的婚礼服饰。
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的婚纱,并佩戴喜饰;新郎则穿着中式的礼服。
2.行进顺序:新娘在婚礼中通常要在新郎前面行进,表示新娘是进入新家的第一人。
3.低头:在洞房花烛环节中,新娘要低头牵着新郎进入新房,象征着对新家的谦恭与尊重。
4.尊重长辈:在敬茶等环节中,新郎新娘要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八礼: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包括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是指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就是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是指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八礼四仪。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仪式之礼:按规矩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小学生守则1、爱党爱国爱人民。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八礼四仪 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仪制度,主要用于重要的官方仪式和仪容接待场合。
其具体内容如下:
八礼:
1. 拜地礼:行进至主位前,先躬身拜地。
2. 起立礼:主位表示座敬,宾位请起身接受。
3. 右拜礼:主位容让宾位,表示尊敬。
4. 左拜礼:宾位即主位表示容让,也表示尊敬。
5. 再拜礼:宾位表示再拜以示谢意。
6. 示敬礼:主位示意起身,双手合十向宾位拜鞠。
7. 退位礼:宾位即将或离席,主位示意起身。
8. 再拜礼:宾位离席前再次拜谢主位。
四仪:
1. 见礼:宾员到达,行进至主位前行三揖九叩礼。
2. 敬礼:主位坐定后,宾员行接受礼。
宾员行揖四回,九叩已后,主位答礼。
3. 起身礼:敬礼后,宾员起身。
主位示意入座,宾员回应后再次坐下。
4. 辞礼:宾员离席辞别时,主位礼送,示意起身,致辞,再次拜别。
这些礼仪的具体操作方式和要求,根据不同场合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它们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尊崇、敬意和谦逊之风尚。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四仪: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初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包容制情绪、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爱园小学八礼主要内容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参加升国旗、入队、、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7-12岁(小学阶段) 13-15岁(初中阶段)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具体规范1.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2。
学会自己穿衣、穿鞋。
3。
学会自己揩鼻涕、擦汗。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2。
指甲里无污垢.3。
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
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
站立时抬头挺胸。
1。
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
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4。
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1。
不纹身、不化浓妆。
八礼四仪

“八礼四仪”教育内容八礼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观赏之礼: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四仪6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
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二)《中小学生守则》2015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教育内容。
附2:八礼的具体规范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具体规范: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餐饮之礼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具体规范: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具体规范: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说”,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
一、餐饮之礼二、游览之礼三、观赏之
礼四、仪表之礼
五、行走之礼六、言谈之礼七、待人之礼八、仪式之礼
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游览之礼: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观赏之礼: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仪式之礼: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指的是:7岁入学仪式;
10岁成长仪式;
14岁青春仪式;
18岁成人仪式。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八礼四仪是中国古代的礼节和仪式,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八礼”是指相见之礼、餐饮之礼、出行之礼、座次之礼、相见之礼、成人之礼、婚礼和丧礼,“四仪”则是指出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八礼的具体内容。
一、相见之礼。
这是人们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节,表现为对长辈、同僚、老师等人的尊敬和谦虚,以及相互之间的寒暄和问候。
相见之礼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和相互尊重。
二、餐饮之礼。
在古代,餐饮之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和文化程度。
餐饮之礼讲究的是进餐时的顺序和规矩,如先吃饭后喝酒、不能用筷子指人等。
此外,在用餐时要注意节约和不浪费食物。
三、出行之礼。
出行之礼是指在出行中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
包括出门前的准备、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的选择、同行人员的安排等等。
在古代,出行之礼讲究的是车舆之制和礼仪程序,而在现代社会,则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文明出行。
四、座次之礼。
座次之礼是指不同场合中的座位安排和排座次序的礼仪规范。
在不同的场合中,座次的安排和排座次序都有着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如宴席座次的安排、会议座次的安排等等。
座次之礼强调的是长幼尊卑有序,符合社会伦理道德。
五、相见之礼。
相见之礼是指在拜访他人或接待来访者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
相见之礼包括拜访前的预约、拜访时的穿着打扮、见面后的问候和礼仪细节等。
在古代,相见之礼讲究的是拜见之仪和叩首礼节,而在现代社会,则需要遵守社交礼仪和文明用语。
六、成人之礼。
成人之礼是指一个人从未成年到成年所必须经历的一系列礼仪仪式。
在古代,成人之礼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它代表着一个人已经成年并可以参加社会活动和承担社会责任。
成人之礼包括冠笄之礼和笄寿之礼等。
七、婚礼。
婚礼是指一对新人结婚所必须经历的重要仪式。
在古代,婚礼是非常复杂的仪式,它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等六个步骤。
现代婚礼虽然已经简化了不少,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习俗和礼仪,如新郎新娘拜堂、敬酒等等。
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八礼五义

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八礼五义
小学阶段的八礼四仪是指“迎、见、送、谢”的四种基本礼仪动作。
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需要掌握并运用的基本礼仪规范。
而八礼五义则指在这四种基本礼仪动作之外,还需要注意五种基本礼仪原则,即“让、请、问、答、走”。
八礼四仪:
1. 迎:接待客人或重要来访者。
2. 见:跟人见面时,行礼问好。
3. 送:送别客人或送人离开时行礼表示。
4. 谢: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礼物时,表示感谢的礼仪。
八礼五义:
1. 让:给人让座、让行等。
2. 请:邀请他人、请客人等。
3. 问:询问他人的情况、打招呼时提问等。
4. 答:回答他人的问题、礼貌回应等。
5. 走:告别时,礼貌地告别并离开。
这些基本礼仪的掌握对小学生的日常交往和社交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更加自信和得体。
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八礼五义

小学阶段八礼四仪要求八礼五义
小学阶段的八礼四仪包括:
1. 行礼:学生应学会正襟危坐,保持端正的坐姿,学习站立时保持身体笔直的姿势。
2. 立正:学生应学会站立时保持身体直立,肩膀放松,双脚并拢,眼睛向前注视。
3. 问答礼仪:学生应学会在老师或长辈问候时礼貌地回答,并学习礼貌地提问和回答同学或其他人的问题。
4. 入室礼仪:学生应学会进入教室或其他人的房间时,带着微笑,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5. 课堂礼仪:学生应学会在课堂上保持安静,专心听讲,不随意说话或打扰他人。
6. 用餐礼仪:学生应学会在就餐时,保持安静、整洁,不随便说话或吵闹。
7. 医务室礼仪:学生应学会在去医务室就诊时,按照老师或医务人员的要求,保持秩序,不瞎闯或打扰他人。
8. 排队礼仪:学生应学会在集体活动中排队时,保持队形整齐,不插队或挤压他人。
八礼五义是对八礼四仪的进一步要求,包括:
1. 礼貌:学生应学会对别人说话时保持礼貌,用友善的语言和态度与人交往。
2. 尊重:学生应学会尊重老师、长辈和其他人的意见和权威,不随意批评或贬低他人。
3. 合作:学生应学会与同学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4. 公平:学生应学会公平对待他人,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人。
5. 诚实:学生应学会言行一致,诚实待人,不说谎或隐瞒真相。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

八礼四仪主要内容及解读一、八礼:指“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
(一)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公共场合不脱鞋。
(二)餐饮之礼目标:安静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食相文雅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3.等爸爸妈妈一起吃饭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学会倾听、诚恳友善、礼貌谦恭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四)待人之礼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微笑,主动问好。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五)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1.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2.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3.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4.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通道。
5.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维护环境、学会欣赏、礼貌喝彩1.准时入场,对号入座。
2.观看电影、文艺演出时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七)游览之礼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乱写乱画“到此一游”等。
3.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不触摸文物。
5.户外旅行带走所有垃圾。
(八)仪式之礼目标:尊重礼俗、遵守秩序、严肃庄重、积极参与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内容
八礼四仪是指传统的婚礼仪式中的一套规定程序,主要包括:聘礼、请帖、红书、迎亲、接亲、拜堂、拜天地、敬茶。
1. 聘礼:未婚夫家向未婚妻家送上聘礼,表示诚意和尊重。
聘礼可以包括黄金、银器、珠宝等贵重物品。
2. 请帖:新婚夫妻向亲友发出请帖,邀请双方亲戚好友参
加婚礼。
3. 红书:在和亲友拜访时,新郎和新娘准备一份写有婚事
内容的红色信件,以示恭请长辈的同意。
4. 迎亲:新娘家族准备好喜庆的迎亲队伍,接待新郎前来
迎娶。
迎亲队伍通常包括鼓乐队、舞狮队、彩旗队等。
5. 接亲:新娘入座后,新郎亲友和家人将贺礼送到新娘家。
新娘父母会将新娘交接给新郎,并送上一份嫁妆。
6. 拜堂:新婚夫妻一起拜堂,向天地祖先行礼以示恭敬。
7. 拜天地:新婚夫妻向祖先拜祭,福地观念上和婚姻中表达对前人的敬意,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感谢,向未来祈福。
8. 敬茶:新娘和新郎敬奉双方长辈茶水,表示对长辈的敬重和感谢,并接受长辈的祝福和红包。
以上就是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可能会有些细微差别,但大致都围绕着这些仪式展开。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具体标准1.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在家长的帮助下梳理头发。
2.学会自己穿衣、穿鞋。
3.学会自己揩鼻涕、擦汗。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公共场合着装得体,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坐时男生不跷二郎腿,女生并拢膝盖。
5.走路不勾肩搭背。
1.不纹身、不化浓妆。
2.衣着不过于暴露。
3.不追求名贵服饰。
餐饮之礼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具体标准1.饭前洗手,饭后洗手、擦嘴。
2.学会使用餐具,自己吃饭,不撒食物。
3.吃饭时不吵闹,不独占食物。
4.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食物,不剩饭、不剩菜。
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具。
1.用餐时先请长辈、客人就座再动筷。
2.为别人夹菜要用公筷。
3.尽量不起身夹菜。
4.提前离席,向长辈、客人礼貌打招呼。
5.在饭店用餐时,吃不完的食物要打包。
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具体标准1.学会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在成人的提醒下,能主动与人打招呼。
3.学会举手发言。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1.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不东张西望。
2.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
3.不强迫别人答复不愿意说的问题。
4.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1.不打听不泄露别人隐私,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八礼四仪

一、八礼仪表之礼(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具体规范: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仪式之礼(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具体规范: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4.春节向师长拜年。
5.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言谈之礼(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具体规范: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5.不说脏话谎话。
待人之礼(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具体规范: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行走之礼(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具体规范: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观赏之礼(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具体规范: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礼四仪具体要求
八礼7-12岁(小学阶段)
(一)、仪表之礼
目标: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
6.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7.公共场合不脱鞋。
8.站立时抬头挺胸。
(二)、餐饮之礼
目标: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三)言谈之礼
目标: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四)待人之礼
目标: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并表示祝福。
2.尊重老师劳动,上课认真听讲。
3.遇人面带微笑。
4.进别人房间先敲门,得到应允再进入。
5.用他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6.用零花钱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五)行走之礼
目标: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观赏之礼
目标: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4.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5.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七)游览之礼
目标: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
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八)仪式之礼
目标: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
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4.春节向师长拜年。
5.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