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全解析》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与社会对于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解析。

一、历史部分1. 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掌握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所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

- 夏商周时期:认识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了解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掌握西周的分封制。

- 春秋战国时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的主张。

- 秦汉时期: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措施和意义;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认识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意义。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三国鼎立的局面;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 隋唐时期: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意义;了解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认识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

- 宋元时期:知道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 明清时期:掌握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认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危害。

- 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 洋务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

-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新文化运动:认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3. 中国现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认识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战争。

初中历史与社会常识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初中历史与社会常识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初中历史与社会常识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历史与社会常识是初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各种历史事件、人物、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历史和社会常识,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常识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一、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人物,共有三个皇帝和五个帝王,主要是传说时代,具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2. 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分别是夏朝、商朝和周朝,夏朝仅凭神话和传说,商朝已有历史文字记载,周朝建立了封建国家制度。

3.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诸侯割据的时期。

4. 秦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由秦始皇统一的七个国家组建而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5.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官僚统治的封建王朝,共有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6. 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出现了魏、晋和南北朝等多个政权。

7.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

8. 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创立了宋词、宋元明清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期。

10.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时期。

11. 清朝:由满洲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较后的一个封建王朝。

12.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二、世界历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古代埃及的历史文明,以尼罗河流域的盛产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字和建筑等方面的文化。

初中历史与社会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重要知识点梳理历史和社会是初中学科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习历史和社会科学,学生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现象,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素养和社会思维能力。

下面将梳理初中历史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1. 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列国争霸、百家争鸣、儒家的兴起- 儒家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思想家:老子、庄子- 法家思想家:韩非子2.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长城、始皇陵- 汉朝的兴起和发展:汉高祖、汉武帝、丝绸之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3.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的争霸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乱和社会变迁4. 唐宋元时期- 唐朝的繁荣: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科举制度- 宋朝的兴起:北宋、南宋、科技发展(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元朝的建立:成吉思汗、忽必烈、元朝政治制度5. 明清时期- 明朝的兴盛和衰亡:明成祖、郑和下西洋、明朝文化- 清朝的统治:满洲族入侵、乾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二、历史地理知识1.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中国的版块构造和地震分布- 中国五大河流:长江、黄河、淮河、珠江、辽河- 中国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长江三峡地区、秦岭山脉2. 世界各大洲和重要国家- 亚洲:中国、印度、日本、韩国- 欧洲: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非洲:埃及、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 美洲: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三、社会科学知识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本、自然资源、创新能力-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差异- 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2.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国家和政府的组织和职能- 民主、专制、共和制度的区别-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独裁政权3.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结构:家庭、学校、政府、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关系- 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变化通过对初中历史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知识点梳理,学生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和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社会思维和综合素养。

中考历史干货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干货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干货知识点总结一、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征是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等级制度,社会关系简单。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野蛮状态,没有文明的生产力发展。

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时期,人们使用石器进行生产和生活。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在社会关系上维持着一种较为原始的状态。

2、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阶段,人们开始使用铜器和铁器,生活方式逐渐从采集和狩猎向农业和畜牧业过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古代社会古代社会以农业社会为主要特征,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是古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古代社会包括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时期。

1、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国于公元前21世纪,历时约470年。

夏朝是中国最早发现的以文字记载的古代王朝之一。

商朝是中国古代朝代之一,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

商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较快,文化艺术也日渐丰富。

周朝是中国古代朝代之一,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历时约800年。

周朝时期的社会制度呈现出封建国家的特征,社会阶级关系较为复杂。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盛行,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众多思想家纷纷涌现。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相互争霸,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此外,还有兵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3、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主张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它采取了推行普遍征税、统一度量衡、符号文字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延续了秦始皇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了科举制度和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世纪社会中世纪是指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之间的过渡时期,包括了欧洲中世纪和东方中世纪。

中考知识点归纳历史与社会

中考知识点归纳历史与社会

中考知识点归纳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是中考中的重要学科,它不仅涵盖了历史知识,还包括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理解。

以下是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的归纳:古代历史- 古代文明的起源: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

- 古代中国的朝代更替:从夏、商、周,到秦、汉,直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变迁。

- 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唐朝的盛世等。

中世纪历史- 欧洲的封建制度: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 宗教改革:包括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

- 丝绸之路: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近现代历史- 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的起源、过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 民族解放运动:包括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社会知识点- 社会结构:了解不同社会的社会结构,包括阶级、阶层等。

- 社会问题:分析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贫困、不平等、环境问题等。

- 社会制度:了解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

历史与社会的方法论- 历史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 社会分析:学会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变迁。

结束语通过对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归纳,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且能够培养我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一、先秦时期。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具有审美观念。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等。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春秋时期:- 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政治上,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

诸侯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包括: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⑤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⑥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⑦统一度量衡;⑧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归纳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归纳是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关键内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汉朝的开疆拓土和文化发展。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迁和民族融合。

4. 隋唐时期:学习隋朝的短暂统一和唐朝的盛世,包括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对外交流。

5. 宋元明清:掌握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

3. 洋务运动:掌握洋务运动的目的、措施和结果。

4.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失败原因。

5. 辛亥革命: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意义和局限性。

6. 新文化运动: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思想和影响。

7.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的意义。

8. 新中国成立:学习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特点和发展。

2. 中世纪欧洲:学习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3. 近代化进程:掌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扩张。

4. 两次世界大战: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冷战时期:学习冷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束。

社会知识点1. 社会制度:了解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2. 社会结构:学习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和社会问题。

3. 社会变迁:掌握社会变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4. 社会问题:了解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结束语通过对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的归纳,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主要内容,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复习中取得进步,考试中发挥出色。

初三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初三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初三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初三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经过两年的历史,初三的学生在面对历史这门课程的时候,应该是应付自如的。

那么你在想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初三的历史知识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历史基础知识点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 ;黄色人种——亚洲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

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 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初三历史知识要点西方文明之源1.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考点一、我们在社会中成长1、社区的分类及功能:1)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高新产业区等);自然社区(城市、乡村);行政社区(罗湖区、福田区等);2)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管理功能。

2、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1)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种类: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2)大众传媒的作用:传递信息、教育、娱乐、学习、文化传承、监督等功能。

二、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1、依法治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1)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依法治国的意义: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3)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就业权、消费者的各项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教育权、受教育权等)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3、经济特区和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的崛起:1)经济特区:建立时间(1980年);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2)建立的目的(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3)深圳发展的原因:地理位置(位于沿海地区,毗邻香港);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经济特区)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权力机关: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2)民主政治的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三、我们生活的区域1、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

初中社会中考知识点整理2024年版

初中社会中考知识点整理2024年版

初中社会中考知识点整理2024年版一、中国历史1.古代文明: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始皇的统一六国、汉唐的盛世局面等。

2.封建社会: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制度,包括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等,以及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3.近代史: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以及中国在抗争中的觉醒和进步,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4.现代史:了解中国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等,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二、世界历史1.古代文明:了解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以及古代人类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如金字塔、雅典卫城等。

2.封建社会:了解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中世纪的宗教文化,以及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如基督教文化、骑士制度等。

3.近代史:了解世界近代史的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等,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如法国大革命等。

4.现代史:了解世界现代史的历程,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变,如欧盟的成立等。

三、地理1.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以及中国的主要城市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2.世界地理:了解世界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等,以及世界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和发展状况。

3.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四、政治1.中国政治: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宪法和法律体系等,以及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实践,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2.国际政治:了解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和趋势,如全球化、多极化等。

3.公民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梳理历史与社会是初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历史和社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梳理。

一、古代文明1. 汉字文化: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的结构与演变,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3. 古代中国的世界地位: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4. 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封建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农民与地主的关系。

二、中世纪和近代史1.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教会的权力。

2. 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宗教改革的起因与结果。

3. 近代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科学革命的发展与影响,启蒙运动对社会的改变。

4.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原因与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三、现代国际关系与社会问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冷战与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美苏两极对立,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3. 社会问题与全球性挑战:贫富差距、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

4. 国际组织与人权保护: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人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以上只是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的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除了掌握知识点,学生还应注重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深入理解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并且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意识,让他们成为有思想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一些知识点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以下是对这些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包括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等文明的起源,以及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点和发展。

2. 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社会是许多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了解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如分封制、领主与农奴的关系等。

3. 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国的秦朝统一六国、汉朝的兴衰、唐朝的开放与繁荣,欧洲的罗马帝国的兴衰、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等。

4.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的发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等。

5. 宗教与哲学思想: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儒家、道家、佛教等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影响。

6. 殖民扩张与世界贸易:了解15世纪末至19世纪的殖民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

7.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独立运动。

9.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0.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的对立,以及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国际关系的发展。

11. 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化: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全球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12. 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如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华盛顿、毛泽东等。

结束语:通过对这些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过去,也照亮了未来。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

《历史与社会》第二篇我们传承的的文明一、知识梳理专题一: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考点1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时间、创始人和影响的主要地区专题三: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考点17: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影响1.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①意大利艺术,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

②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是,著名剧作有和。

③提出“日心说”,否定教会的权威,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现象,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的波兰科学家是。

影响:文艺复兴运动是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昧中解放了出来。

2.启蒙运动代表人物:①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是。

提出的思想是。

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②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是。

提出的思想是,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影响:启蒙运动思想家激烈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对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专题四:历史上的政权更替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考点21 :了解中国古代主要的大统一和分裂时期1.秦朝: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

2.隋朝: 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

3.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夏、宋、金分裂,实现大统一。

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部分知识点转化专题一:历史上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考点12:了解张骞通西域的目的、结果和丝绸之路的开辟(a)1.在汉代,人们把、以西,包括今天称为西域。

2.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个朝代?受谁派遣?3.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分别是什么?4.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哪里?5.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件历史史实有关?6.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作用?7.西域地区正式归入西汉版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8.东西方最早往来开始于什么朝代?考点13: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作用(b)1.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受谁派遣?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3.中非航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4.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5.在海上探险方面欧洲哪两个国家走在了最前面?6.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后,西方殖民者犯下了哪些罪行?7.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8.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专题二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考点14: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a)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什么时期达到高峰?(我国古代科技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2.请写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考历史与社会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历史与社会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历史与社会易混淆知识点中考历史与社会科学是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两门课程,它们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

然而,有些知识点在这两门科目中很容易造成混淆。

本文将针对这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释。

1. 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社会科学中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而历史课程则着重介绍历史事件。

在学习这两门科目时,我们会遇到一些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社会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举个例子,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事件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时期发生的社会变革、艺术发展以及对科学和宗教的影响。

而在社会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书籍印刷术的发明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变等。

2. 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社会科学和历史课程中都包含了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的知识点。

社会制度是指一种社会组织的形式,政治体制则是指一种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管理机构。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需要注意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社会科学时,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制度,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封建主义等。

而在历史课程中,我们会学习到各种政治体制,如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

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们需要将其联系起来,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3. 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社会科学和历史课程中都包含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内容。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经济活动的变化,而经济制度则是指一种经济组织的形式和规则。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我们需要注意它们的关联性。

比如,在学习社会科学时,我们会了解到不同的经济制度,如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

而在历史课程中,我们会学习到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综合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的演变和影响。

4. 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在历史和社会科学中,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地理位置指的是一个地点或地区所处的精确位置,而地域文化则是指该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传统。

(完整)《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完整)《历史与社会》中考知识点梳理.,推荐文档

《历史与社会》第二篇我们传承的的文明一、知识梳理㈠冲破思想的牢笼1.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冲击什么宗教(或思想)?提倡什么精神?2.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是哪国人?代表作是什么?3.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至少写出两部)4.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如何?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5.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是谁?提出的什么学说(主张)?6.列举近代科学诞生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7.启蒙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人物?8.启蒙运动的旗手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什么文件与他的观点相一致?9.启蒙运动批判什么,宣扬什么?它对什么战争和什么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10.德国宗教改革的时间、代表人物及主张?㈡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作用1.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受谁派遣?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3.中非航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4.在新航路的开辟过程中,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5.在海上探险方面欧洲哪两个国家走在了最前面?6.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后,西方殖民者犯下了哪些罪行?7.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它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㈢概述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过程、性质和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3.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标志)是什么?导火线又是什么?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5.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的著名文件分别是什么?6.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处死的国王分别是谁?7.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后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体?8.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9.法国的国歌是什么?10.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创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今天,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仍有很多,请再举二例。

初三历史与社会自我总结的知识点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与社会自我总结的知识点复习提纲

5、冷战的标志: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6、冷战政策推行的重要地点在欧洲(美苏两国争夺的主要地区:欧洲)。原因: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和中心,虽然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基础比较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可以说当时谁掌握欧洲,谁就掌握了压制对方的绝对优势。
2、20世纪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印度作为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它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
3、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950——1970),主要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再加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2、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这“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简称“华约”。“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形成)。
3、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4、冷战的概念:北约建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冷战政策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复习提纲
一 战后世界的新格局
一、“两极”与“冷战”
1、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初三历史与社会重要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与社会重要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与社会重要知识点归纳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要性)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四项基本原则(重要性)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障,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改革开放(重要性)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健决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4、对外开放是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捷径。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国有经济(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7、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也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和核心。

这也是政治文明的核心11、我国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政体(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机关是人民政府。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4、公民根本(最高)活动准则是宪法。

15、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保护环境、16、我国最基本国情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策)的依据。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1、土地改革:为巩固政权,新中国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2、朝鲜战争:时间:1950—1953年。

原因: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参战军队:联合国军(克拉克)、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与朝鲜人民军。

结果:1953、7,美国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中朝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意义: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国家安全;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朝鲜战争时,美国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干涉我中国内政。

3、三大改造时间:1953年至1956年底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结果: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8年原因:由于对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认识不足,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急于求成,出现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冒进倾向,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

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严重地破坏我国的生产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5、两弹一星:目的: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

内容:原子弹(1964.10.16)、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70)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英雄模范: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6、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及影响。

(1)起止时间:1966年——1976年(2)原因:毛泽东错误地估计阶级斗争的形势,党的民主集中集中制的原则被破坏,被林彪和江青等反党集团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一、文艺复兴运动(“对人的发现”)——性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1.时间:14—17世纪;开始于意大利。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人文主义特点:以人性发对神性,以人权发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人文主义精神内涵: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

)3.实质:不是复古而是创新,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4.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1)但丁(意):文艺复兴的先驱。

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代表作《神曲》: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达•芬奇(意):是世界历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3)莎士比亚(英):文学巨匠。

“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5.影响:(1)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强调和发挥人的作用与价值;(3)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发现”;欧洲人的海外探险):标志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1.时间:15—17世纪。

最早殖民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

2.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根本动机:获取黄金追求财富。

3.主要航海家:(1)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地理大发现)。

1492年从西班牙(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岛)。

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自认为到达的是印度)。

(2)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3)达•伽马:到达印度。

(4)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

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影响:(1)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使欧洲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5.对哥伦布的评价:他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世界历一位杰出的航海家。

但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因此他又是殖民强盗。

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探险。

6.哥伦布等航行家给我们的启示:要使一件事情做成功,必须要有知识技术,更需要勇气决心和团结合作、创新精神。

三、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一)“三资革命”的相同与不同:1.相同点:①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②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领导;③方式:都以暴力革命形式进行;④结果: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⑤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⑥都颁布法律文件。

(这三部法律文件的共同作用:都是本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都推动了本国革命的发展。

共同主张:都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2.不同点:(1)革命任务不同:①英、法:*封建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②美: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2)革命成果不同:①英: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②美:颁布《独立宣言》,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法:颁布《人权宣言》,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3.英、美、法革命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开始迈入近代社会。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1.开始标志:1640年新国会的重新召开。

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领导人:克伦威尔。

3.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查理一世(斯图亚特王朝)。

4.颁布法律文件:《权利法案》(1689年)。

颁布机构:英国国会。

目的:限制王权。

内容:①限制王权;②确定国会拥有权力;③对公民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

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①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马克思)。

6.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含义:王权受到限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但公民无权拒绝贫困,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7.《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这句话的含义是:王权受到了限制,英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开始了。

8、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反复性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是: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需要经过长期斗争。

(三)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

)1.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结束标志: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承认美独立。

2.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3.胜利: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4.颁布文件:《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颁布机构:大陆会议。

内容:①人人生而平等;②宣布北美13殖民地独立;③建立政府,主权在民,民主自由。

意义:①宣告北美13殖民地的独立;②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因为《独立宣言》体现“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所以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5.领导人:华盛顿(战中为大陆军总司令,战后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评价: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开创民主政治先河(这是华盛顿的两大贡献)。

是美国历伟大的政治家和开国元勋。

被誉为“合众国之父”。

学习他哪些品质(精神):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勇于承担责任,淡泊名利等。

6.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结束标志:1794.7“热月政变”。

3.处死国王:路易十六(波旁王朝)。

4.法国大革命达到高峰:雅各宾派上台执政。

(领导人:罗伯斯庇尔)5.颁布文献:《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议会)。

内容:①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③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促进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成为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典型性的重要标志。

《人权宣言》的内容是针对法国封建等级制度而言的。

其作用是:鼓励法国人民*封建专制统治。

但后来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只有“有产者”(资产阶级)才有选举权,说明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广大人民则不可能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划线部分是对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的认识)6.法国大革命影响:①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

②“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③所争取的民主权利为少数人(资产阶级)所享有。

四、拿破仑(“科西嘉怪物”;其执政时期被称为“拿破仑时代”)1.上台标志:1799年“雾月政变”。

2.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

3.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为加强统治,他颁布《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等法律文献。

其中最的是《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也是拿破仑引以为自豪的东西。

)4.拿破仑对战争的作用:积极①多次打败欧洲的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②把革命成果通过暴力推广到欧洲大陆,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消极:后期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消极作用也是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5.彻底失败标志:1815年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从此退出法国政治舞台。

评价:纵观其一生,拿破仑仍不失是一位资产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都产生重大历史影响。

6.对拿破仑一生的认识(启示):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7.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前期战争具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近代化进程,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

后期战争威胁了欧洲其它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具有侵略性。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推动力):市场在扩大,需求在增加。

2.时间:18世纪60年代(或18世纪中期);首先发生在英国(棉纺织业)。

3.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4.特点: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5.时代:“蒸汽时代”。

6.主要发明及成果:(1)珍妮机(哈格里夫斯):意义: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的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蒸汽机车):使人类在交通领域迈入“火车时代”。

(4)富尔顿发明汽船。

(5)蒸汽机发明后首先应有于棉纺织业。

蒸汽机为火车提供了动力。

7.工业革命的影响(后果):(1)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其斗争逐渐明显尖锐。

(社会关系)(3)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过渡)。

(4)消极:带来环境污染。

8.工业革命的认识(启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②同时带来环境污染,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学习发明家的品质精神:瓦特等人的成就使我们认识到勤奋钻研、勇于实践探索、抓住机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学习发明家的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

10.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积极影响:方便了人们出行;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土兵起义)——反英。

(18世纪中期):1.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2.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人物:章西女王(在保卫瓜廖尔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4.结果:失败。

5.意义:表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反西班牙葡萄牙(18世纪末19世纪初):1.背景:西班牙殖民统治引起人民的反抗。

2.领导人物:“解放者”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

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是玻利维亚)。

3.结果:除古巴外,绝大多数拉美国家摆脱了西、葡的殖民统治。

四、英国的殖民扩张和“三角贸易”:(一)英国的殖民扩张:1.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根本目的:攫取财富,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市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2.殖民机构是:东印度公司;代表人物:克莱武(侵吞孟加拉国库)。

★3.给英国和印度带来的影响:①给英国带来大量财富和生产原料,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大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