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介绍货币金融学是现代金融学的核心领域之一,旨在研究货币和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宏观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一些货币金融学的中心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货币供给、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利率、货币流通速度等知识点。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整个经济体系中总量货币的数量,主要由中央银行负责控制。
中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存款准备金率、改变基准利率等手段,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给,从而影响货币总量的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
货币供给的理论基础是弗里德曼所提出的量化货币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与价格水平变化成反比关系。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调节货币供给、控制通货膨胀率、促进经济增长等。
货币政策主要有三种类型:紧缩政策、宽松政策和中性政策。
紧缩政策一般用于控制通货膨胀率过高的情况,包括提高基准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宽松政策则是针对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过高等情况,采取的措施包括降低基准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中性政策则是使货币总量保持稳定,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在合理范围内波动。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借贷资本和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证券,使得资金得以流向经济中最需要的地方,同时也可以管理自己的风险和资产。
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会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通过货币政策和其他措施来调节市场。
利率利率是指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费用,是货币市场上的一个重要价格指标。
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制定的储备银行之间的利率,它对经济体系中的其他利率和银行借贷利率起到了引导作用。
当基准利率上涨时,其他利率也随之上涨;当基准利率下降时,则会引导银行放松借款条件,使得借贷市场更为活跃。
利率的变化对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可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利率的波动范围。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在经济体系中流通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汇总
1、狭义货币:M1=通货C+活期存款Dd+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广义货币:M2=M1+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M3=M2+Dn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存款;M4=M3+L 银行与金融机构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即期交易);储藏手段;支付手段(跨期交易);世界货币。
4、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本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和商品经济一样,都是以私有制存在为前提的。
5、信用的基本要素:信用主体、信用标的、信用载体、信用条件6、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7、信用工具: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是贷者与借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工具。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求信用标的具备可转让性,以充分满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这就要求信用标的物由标准化的、可精确定价的和可广泛接受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就是具备充分流动性的信用工具。
8、主要的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商业信用作为典型的直接信用,具有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等特点。
此外,商业信用在一点程度上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调剂了商品市场,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缺陷】:1--授信规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限制;3--商业票据接受性有限;4--信用链条具有不稳定性。
(2、银行信用:通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将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行社会化资金分配的信用形式,其典型方式就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银行信用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它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 货币的类型:实物货币、代币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 货币供应量- M0、M1、M2、M3等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区分。
- 货币乘数和存款创造过程。
3. 利率与金融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和种类(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 金融市场的功能、分类(初级市场、二级市场)和金融工具(股票、债券、期货、期权)。
4. 金融机构-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角色和功能。
-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
5.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
-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直接信贷控制。
6.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 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主要工具(长期债券、股票)。
7. 外汇市场与汇率- 外汇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
- 汇率制度的分类(固定汇率、浮动汇率、管理浮动汇率)。
- 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
8.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
9. 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的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 风险管理工具:衍生品(期货、期权、掉期)、风险分散、风险转移。
10. 金融创新与监管-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产物(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加密货币)。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方法(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市场监管)。
11. 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 金融稳定的维护和金融危机的防范。
12.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 M+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越发达, 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 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 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 6) 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 ,辅币是“角”和“分” 。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缺点:(1)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等金融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经济学科的学习者来说,掌握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货币金融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货币制度、金融机构、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等。
一、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货币金融学的基础,它规定了货币的发行、流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现代货币制度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法令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范围、流通程序和关系的一系列法规。
它包括货币的名称、形式、单位、铸造和发行等制度。
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这些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银行主要提供存款和贷款服务,保险公司主要提供保险服务,证券公司则主要提供证券交易服务。
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稳定国际收支。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四、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等。
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进行投资,而企业则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来筹集资金。
五、投资学投资学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以及如何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
投资学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重要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点。
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个人财务。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大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技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计算教学可能是一个挑战。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简单来说,就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它具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比如一件衣服标价 500 元,这里的 500 元就是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因为货币给了商品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让我们能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
当我们用货币去购买东西时,货币就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没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物物交换会非常困难,交易效率会极低。
贮藏手段,意味着货币可以被保存起来,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形式的货币都能很好地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比如,纸币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损坏或贬值,而像黄金这样的贵金属,往往具有更好的贮藏价值。
二、货币的种类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如贝壳、谷物,到金属货币,如金银铜,再到如今的纸币和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并且在交换中被接受的物品。
然而,由于其不易分割、不易携带等缺点,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金属货币,尤其是金银,由于其自身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和保存等优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凭借国家信用得以流通。
电子货币,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如银行卡中的存款、支付宝和微信中的余额等。
它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三、货币的创造货币的创造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实现。
当有人把一笔钱存入银行,银行会按照一定的准备金率留下一部分资金,其余的部分则会被贷出去。
而获得贷款的人又会把这笔钱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家银行同样会留下准备金,再把剩余的部分贷出。
这样不断循环,就会创造出比初始存款多得多的货币。
例如,假设准备金率是 10%,有人存入 1000 元,银行留下 100 元作为准备金,把 900 元贷出去。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融学复习要点第⼀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节.货币的定义与本质⼀、货币的定义1、货币的经济学定义通货与货币:⽐货币范围要狭窄收⼊与货币:收⼊是流量,表⽰某⼀时间区间的数量关系,⽽货币是⼀个存量,即在某⼀个时点的确切数量。
财富与货币:财富⽐货币范围要宽泛2、马克思的货币定义:3、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货币的产⽣四个阶段:1、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的价值形式3、⼀般价值形式(物—⼀般等价物—物)4、货币价值形式第⼆节.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最重要最基本)指货币能⽤来衡量和表⽰⼀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将其转化为价格从⽽可以⽅便地把不同类的商品进⾏⽐较。
特点1、观念货币2、⾜值或币值稳定3、独占性或排他性⼆、流通⼿段职能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流通⼿段职能。
货币执⾏流通⼿段的职能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交换简单概括就是“卖——货币——买”的不断循环。
特点1、现实货币2、不⾜值/价值符号3、危机的可能性:买卖脱节三、⽀付⼿段职能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形态,进⾏价值的单⽅⾯转移时,执⾏⽀付⼿段职能。
特点:1、补⾜交换的环节2、价值的单⽅⾯转移3、加剧危机的可能性四、贮藏⼿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第三节.货币的类型1.作为货币的理想商品(1)、价值的稳定性(2)、容易标准化(3)、可分割性(4)、携带⽅便(5)、易于储蓄、不易变质(6)、供给具有弹性第四节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定义定义:货币制度是⼀国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内容:(1)货币材料(2)货币单位(3)通货的铸造、发⾏与流通(4)货币发⾏的准备制度货币政策的核⼼是规定本位货币和制作本位货币的⾦属材料。
(⼀)通货的铸造、发⾏与流通1、主币(本位币):是⼀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货币⾦属铸造的货币。
⑴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致,是⾜值货币(现代货币制度下,已经⽆此特点)⑵可以在国家集中铸造的前提下⾃由铸造⑶主币具有⽆限法偿能⼒(现代货币制度下,仍然保留了这⼀特点)⑷磨损公差(现代货币制度下,已经⽆此特点)2、辅币:是主币以下的⼩额通货,供⽇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使⽤。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信用货币1.传统信用货币两种信用形式:一是银行债券二是纸币2.现代信用货币三、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贮藏手段职能(四)支付手段职能在银行存钱属于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四、货币数量的界定(一)狭义的货币量:现金加活期存款(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划分的一般性标准应该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成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Ds表示储蓄存款,Dt表示定期存款,Dn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包含三重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六、货币制度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包含四个方面: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角”“分”为辅币单位。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以币材为代表。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大阶段。
金属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符合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八、金银复合本位制九、金本位制的特点:1.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还,国家对铸币有法定的样式和含金量规定。
(最主要的)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贷款行为。
二、信用形式(信贷信用体系中,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第一章1.资金融通简称金融,是货币资金借贷、转让、集聚等活动的总称。
2.什么是货币:在经济学家看来,货币是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
特征:(一)价值稳定性(二)普遍接受性(三)可分割性(四)易于辨认和携带(五)供给富于弹性3.所谓“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它受变现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
货币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流动性含义远大于货币的含义。
4.货币的四个基本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价值储藏;四、支付手段其中,价值尺度与交易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5.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
作用:1.减少价格数目,提高交换效率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在地表现为价格特点: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排他性;价格标准6.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作用:两重性-克服了物物交换下的“需求的双重巧合”的弊端,降低交易成本;-使简单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商品交换;-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7.价值储藏,是指货币充当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8.支付手段,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9.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10.货币制度:一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或法令形式对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所作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1.规定本位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11.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国家垄断货币发行-纸币是法定货币,强制流通,无限法偿,最后支付手段-纸币不能兑换黄金-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转账结算为主体1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黄金被排除出流通界(不需金银外汇准备)-现代信用货币由国家强制集中垄断发行,具有无限法偿资格,是最后支付手段。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货币金融学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错误!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错误!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详解
货币金融学复习思考1、货币?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足值货币、不足值货币?本位货币、辅币、有限法偿、无限法偿货币?(1)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中。
(2)本质: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
第二,由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他的劳动才算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才可以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
第三,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货币是价值尺度(即记账单位)和流通手段(即交易媒介)的统一,或者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本质属性。
(3)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个职能。
前三个职能被概括为交易媒介,世界货币职能是前四个职能的延生。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能用来衡量和表示一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从而可以方便地把不同类的商品进行比较。
流通手段(交易媒介)是指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同。
前者只是观念上的货币,在表示商品或服务价值时,并不需要用现实的货币来表示;后者却必须要用现实的货币。
如果实际投入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反之则会产生通货紧缩。
当买卖以赊销赊购的方式进行时,货币就开始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是信用发展的结果,只有当卖方给予买方到期支付的承诺以信任时,货币才承担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
但同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需要有发达的社会信用作为基础,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信用危机,会导致社会性的信用危机。
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与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一样,都必须是处于流通中现实的货币。
2024年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解
商业银行
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为 主要业务,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非银行金融机构
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 基金公司等,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和服务、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
创新银行业务
02
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等高端金融服务,以及互联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
金融工具的种类
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外汇等。
金融工具的特点
具有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等基本属性;不同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的监管
包括市场准入监管、交易行为监管、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 资者利益。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 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通过提供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 长。
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和财富积累,为金融发 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需求。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形成 了紧密的互动关系。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呈现全球化、电子化、综合化等趋势;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和 监管模式。
03
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中央银行 作为国家的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 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政策性银行 由政府发起并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 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金融学重点归纳
货币金融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为保证, 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信用凭证, 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格雷欣法则: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3.货币制度: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4.信用: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5.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6.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拆合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7、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拆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8、直接金融市场:以证券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资金盈余者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债权或产权来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9、间接金融市场: 以存款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向资金盈余者出售金融工具, 向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10、货币市场: 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借贷或短期信用工具买卖所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11.同业拆借: 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为解决临时资金困难, 调剂头寸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12.票据贴现: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贴现银行, 以取得资金的行为。
13、金融远期: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 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14.金融期权: 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15.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聚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 进行多元化证券组合投资, 将投资收益按基金份额进行分配的金融机构。
16、政策性银行: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 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 以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长远利益为目标, 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17、中央银行:18、货币需求: 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 对货币需求的量的总和。
(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货币金融学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易媒介,是使所有的商品得以交换的功能。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偿还债务或进行单方面价值转移时所具有的功能。
5、世界货币:当商品职能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职能。
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基本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1)M0(现钞)、(2)M1(狭义货币=现金+活期存款)、(3)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注:稳定物价,控制M0、M1四、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五、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基本内容)1、货币材料:是整个货币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2、货币单位3、货币种类4、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6、发行准备金六、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3)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银币不能,只能以固定比例兑换金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金本位制的崩溃5、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商品的赊购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类型。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开展1、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有:1>.先王制币说〔盛行于先秦〕;2>.自然产生说〔司马迁〕。
2、西方早期货币起源说有:1>.创造发明说;2>.便于交换说;3>.保存财富说。
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1>.简单价值形式;2>.扩大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4、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分为:1>.商品货币〔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2>.代用货币;3>.信用货币;4>.电子货币。
5、电子货币特殊属性:1>.具有多元化的发行主体;2>.是在线货币;3>.是虚拟货币;4>.是信息货币。
6、1985年,中国银行##分行发行我国第一X银行卡“中银卡〞;2002年,“银联卡〞出现。
第二节货币的性质与职能1、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别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西方学者还提出过:货币金属说、货币名目说3、货币职能:按产生、形成的历史顺序分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根本职能。
第三节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货币金属;2>.货币单位;3>.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准备制度。
3、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3>.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不兑现的信用本位制。
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通货,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人民币实行垄断发行,发行权集于中央;3>.人民币限于国内流通,在当前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货币金融学要点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知识点 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1.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想象或观念的货币)2. 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具有完全的排他性3.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也称交易媒介,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三、价值储藏价值储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保存、收藏时所执行的职能。
特点:货币作为储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储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
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
它虽然仍反映交易双方的买卖经济关系,但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
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一.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货币性“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取决于交易成本和转换的便利程度)二、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1.第一层次:狭义货币 M1=C+D 货币的四项职能货币层次的划分C (Currency)指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硬币和纸币D(Demand Deposits)表示活期存款,指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类别。
M1是狭义货币供给量,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能力,是央行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2.第二层次:广义货币 M2=M1+S+TS(Savings)表示银行储蓄存款T (Time Deposits)表示定期存款M2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直接和潜在的购买能力,有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学第一章钱币制度钱币的含义钱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任一般等价物的特别商品,并表达着必定的生产关系。
钱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积蓄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钱币钱币层次区分标准按金融财产的流动性来区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财产的变现能力,包含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本钱1〕流通于银行系统外的现金M02〕狭义钱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钱币M2,M1+准钱币;准钱币:按期存款+积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余存款。
(钱币层次区分意义((1〕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不一样层次的钱币是惹起经济改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兴盛,钱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亲密。
(2〕经济的繁华与冷清是经过钱币数目的改动表现出来的;钱币数目的改变对经济的展开有很大的影响。
(3〕经过将钱币分红不一样的层次,拟订相应的指标;能够观察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金融财产对经济的影响,有益于央行察看钱币政策的实行成效。
(本位钱币((1〕拥有无穷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钱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乎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理国内金属钱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钱币规定为必定数目必定成色的黄金;(2〕刊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锻造,自由消融;(4〕币值中的其余钱币能够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能够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拥有无穷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钱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钱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独一合法通货,严禁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同意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刊行的原那么。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钱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钱币制度(弊端:(〔1〕纸币刊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拘束,拥有必定的伸缩弹性,使得钱币刊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靠于人为因素。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然结果。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货币的演变1、实物货币:以实物作为货币,如牲畜、布帛、贝壳等。
2、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如金、银、铜等。
3、纸币: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4、电子货币:以电子方式作为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钱包等。
三、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交易的场所。
3、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结构是指构成金融市场的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4、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的货币量。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动机而形成的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3、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2、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
3、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到经济部门的中间环节或途径,包括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传导机制。
货币金融知识点整理货币金融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用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货币、信用、银行、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货币金融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第一章钱币制度钱币的含义钱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别出来的,固定充任一般等价物的特别商品,并表现着必定的生产关系。
钱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积蓄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钱币钱币层次区分标准按金融财产的流动性来区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财产的变现能力,包含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系统外的现金 M0(2)狭义钱币 M1,现金 +活期存款(3)广义钱币M2, M1+准钱币;准钱币:按期存款+积蓄存款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 其余存款。
钱币层次区分意义(1)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不一样层次的钱币是惹起经济改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更加达,钱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亲密。
(2)经济的繁华与冷清是经过钱币数目的改动表现出来的;钱币数目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经过将钱币分红不一样的层次,拟订相应的指标;能够观察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金融财产对经济的影响,有益于央行察看钱币政策的实行成效。
本位钱币(1)拥有无穷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钱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乎义:( 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2)作为调理国内金属钱币流通的准备金;( 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钱币规定为必定数目必定成色的黄金;(2)刊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锻造,自由消融;(4)币值中的其余钱币能够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能够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拥有无穷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钱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钱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
(2)人民币是独一合法通货,严禁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同意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刊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钱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钱币制度弊端:(1)纸币刊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拘束,拥有必定的伸缩弹性,使得钱币刊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靠于人为因素。
(2)假如刊行不适量,常常会致使恶性通货膨胀和汇率不稳固等现象产生;(3)各个国家对钱币流通的管理和调理都极为重视,并且把钱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比较金本位制与纸币本位制(1)纸币本位制:以国家刊行的纸币作为本位钱币的一种钱币制度。
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一样意纸币与金银进行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拥有无穷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刊行少许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锻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没关,是一种信用钱币。
(2)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钱币制度,每单位的钱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
只有金币能够自由锻造,有无穷法偿能力。
第二章信用的含义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送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一方面的价值转移,是一种特别的价值运动形式。
(1)信用是指人们在平时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恪守誓言的行为准则;(2)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因素,是以送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一方面的价值转移;(3)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依法能够实现的利益期望,当事人违犯诚信义务的,应当肩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信用的特点(1)信用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借贷行为(陪伴利息);(2)信用拥有送还性;(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别方式。
信用的客观经济基础商品钱币关系1、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陪伴着钱币进出;2、进出多处于不均衡的状态;3、私有财产的存在——高利贷在向资本主义过渡期间起了重要的作用。
信用的构成因素1、债权债务——信用主体居民——有借有存公司——主假如借政府——盈余或赤字都有可能金融机构——信用中介,最大限度的动员和运用社会资本。
2、信用工具——债权债务的载体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商业单据、支票、银行单据、股票、债券信用工具的分类:按融通资本的方式直接融资工具:工商公司、政府及个人所刊行或签发的股票、债券、抵押契约、借钱合同,以及其余各样形式的借钱等;间接融资工具:金融机构刊行的本票、存折、可转让存款单、人寿保险等。
按可接受性无穷可接受性:钞票 &银行活期存款有限可接受性:可转让存单、商业单据、债券、股票短期信用工具:在一年以内的拥有必定格式的债务凭证,有出票人签发,商定无条件向持票人支付必定金额。
如本票,汇票,支票和信用证。
支票:合用于同城各单位之间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及其余款项的结算。
现金支票:只好用于支取现金。
转账支票:只好用于转账一般支票:既可转账也可支取现金。
划线支票:一般支票的左上角有两条平行线,只好转账。
长久信用工具:股票 & 长久债券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利润分派和公司管理凭证的单据。
代表股东组队公司的所有权,同时肩负公司的经营风险。
不可以半途退股但能够将股票转让,或许作为抵押品。
一般股票:拥有者享有股东的基本权益和义务。
一般股票的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享有经营决议参加权,盈余分红享有权,新增认股优先权以及公司解散时的财产分派权。
优先股票:股息率是固定的,其拥有者的股东权益受必定限制,但在公司盈余和节余财产的分派上比一般股东享有优先权。
债券:刊行者承诺按必定利率按期支付利息,并到期送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债券和股票:同样:刊行者筹资手段和投资者的投资工具,能够买卖转让,因此有市场价钱。
不一样:股票拥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享有公司股东的全部权益,而债券拥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享有债权人的全部权益,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和义务的不一样的。
股票股息是不固定的,并且不拥有强迫性。
而债券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还本,风险小。
依据刊行主体不一样:政府债券国债。
解决由政府投资的公共设备或要点建设项目的资本需要和填补国家财政赤字。
限期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
金融债券刊行主体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信用度较高。
限期中期。
公司债券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刊行、商定在一按限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刊行主体是股份公司。
风险较大,债券中长久或许短期。
信用工具的特点①送还性(除股票和永续债券)②可转让性③本金的安全性④利润性(作为风险赔偿)3、时间间隔4、利率信用形式商业信用公司之间进行交易时,以缓期支付或预支货款等形式所供应的信用。
方式:赊销、拜托代销、分期付款、预支定金特点:与商品买卖相联系,以商品形式供应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生产者商业信用与家产的资本改动相一致作用:润滑生产与流通的作用限制性:①授信规模上遇到限制,受公司资本量限制②授信方向上遇到限制,由上游公司向下游公司供应信用③在管理和调理上有必定的难度。
债务链问题:某一环节出问题,致使整个债务系统危机。
国家对商业信用的调控能力十分轻微。
作用:调理公司之间的资本余缺、提升资本使用效益、节俭交易花费、加快商品流通等。
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余金融机构,以钱币的形式,经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供应的信用。
特点:债权人主假如银行,也包含其余金融机构;债务人主假如工商公司和个人。
银行信用所供应的借贷资本是从家产循环中独立出来的钱币;银行利用其信息优势,有效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信用风险。
银行信用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系统中据有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①商业信用的发展,日趋依靠于银行信用,同时银行也有大批业务要以商业信用为基础;②银行信用不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国家书用以国家为债务人,依照信用原则从社会上筹集资本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
形式:①刊行各样政府债券(公债十年以上,国库券一年以内,国债一至十年)②向银行借钱作用:①调理财政进出的短期不均衡②填补财政赤字③调理钱币供应特点:拥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比较稳固的利润花费信用公司、银行和其余金融机构向花费者个人供应的,用于其花费需求的信用。
债务人:花费者目的:解决花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经过供应花费信用,使花费者需求提早实现,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
基本方式:①采纳商品形态:由商业公司直接向花费者供应所需的信用;②采纳钱币形态:由商业银行和其余信用机构向花费者供应贷款,再由花费者利用所得的贷款购置所需的花费品或支付劳务花费。
作用:①促进花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添②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销售,更新换代弊端:假如过分,会造成市场供求紧张,物价上升,虚假繁华。
方式:①赊销②分期付款③花费贷款作用:为花费者供应提早花费的条件,刺激人们的花费,促进商品的销售和生产,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添。
租借信用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回收租借公司或其余出租者将其租借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租借物的一种信用形式。
1、经营性租借: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租借形式,目的在于对设备的使用。
2、融资性租借: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置租借物,而后在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借形式。
3、服务型租借:出租人负责租借物的养护、维修、配件供应以及培训技术人员等服务。
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互相供应的信用1、出口信贷:出租国银行对出口贸易供应的信贷,以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
特点: 1、富裕采买限制2、贷款利率低于国际资本利率3、中长久信贷包含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2、国际商业银行信贷:入口商为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而从外国银行获得的贷款。
3、政府信贷:国际间一主权国家政府对另一主权国家政府供应的信用特点: 1、利率往常较低2、限期长3、一般附有采买限制或指定用途,如购置贷款国物质。
4、国际金融信贷:国际间钱币基金组织、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金融机构所供应的信用国际钱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其职责是督查钱币汇率和喝过贸易状况、供应技术和资本辅助,保证全世界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利息与利率利息的本质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贷出资本的酬劳。
人的主观意向和心理活动等角度来研究利息的根源和本质。
·资本生产率说·风险论·节欲论·时差利息论·均衡利息轮·流动性偏好论——利息是一种“纯钱币的现象”利息率:一准时间内利息额同贷出金额的比率。
利率的分类(1)按利率的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2)按利率的决定方式官定利率(法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3)按借贷期内利率能否浮动固定利率(贷期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浮动利率(较长久的借贷,国际金融市场)(4)按利率的作用分类基准利率(在利率系统中处于中心或基础地位的利率)和差异利率(对于提升信贷资本配置效率,调理信贷市场供求起着踊跃作用);一般利率;优惠利率。
(5)按信用行为的限期长短分类长久利率和短期利率(6)按利率的真切水平名义利率和本质利率影响利率的因素1、均匀利润率:0≤ r<均匀利润率(有长久内各部门利润改动趋向决定的)2、资本的供求状况3、风险峻素(1)通货膨胀风险(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拥有同步发展的趋向,物价改动的幅度限制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2)违约风险(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与利率成反比关系)(4)政策性风险(一国的钱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经济政策的实行也会惹起利率的变化)4、利率管理系统(在国家经济的特别期间或许经济不发达期间使用,有益于克制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配合全面的经济控制)5、国际经济因素(1)国际上资本流动的影响(资本流出,会减少一国的资本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