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观察与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护理1.术后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需要接受密切的监测,包括心脏监测、血压监测、心电图监测等。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记录和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疼痛管理: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并科学给予镇痛,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减轻不适。
3.伤口护理:术后患者的伤口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应该每天观察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是否干燥、有无渗液、是否红肿等。
同时,患者应该保持伤口的清洁,每天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更换敷料,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4.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易导致DVT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如协助患者进行活动、佩戴弹力袜等,以减少DVT的风险。
5.呼吸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易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狭窄等情况。
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呼吸训练,以促进肺部通气和排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6.消化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可能受到抑制,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护理人员应该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排便情况等,并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饮食、给予催泻等。
7.心理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情绪支持和安抚,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手术后的恢复过程。
8.康复护理: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引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如教授正确的呼吸训练、行走训练等。
9.定期复诊和监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和监测术后效果。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和家属一同制定复诊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康复建议和指导。
总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且细致的过程,它需要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的方方面面,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伤口护理、DVT预防、呼吸护理、消化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记录

03
伤口情况
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 血、感染等迹象
04
引流液情况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和量,评估术后 出血情况
护理措施执行情况记录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合适的 镇痛措施并记录效果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
呼吸道护理 疼痛护理 管道护理
并发症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观 察呼吸频率和节律变化
02
护理记录要点
Chapter
基本信息记录
01
02
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 号等基本信息
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时 间
术前诊断、术后诊断
04
麻醉方式、手术体位
病情变化记录
01
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等指标的变 化情况
02
心电监护
观察心电图波形和心 率变化,及时发现心 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进行营养支持。
中心静脉导管输注
适用于长期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的 患者,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注
营养液。
外周静脉输注
适用于短期或临时需要静脉营养 支持的患者,可通过外周静脉输
注营养液。
05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Chapter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及干预措施
01
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的程度和原因 。
02
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如 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 练等。
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预防肺部感染。
03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
活动和功能锻炼,促进心肺功能恢复。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搭桥术后及护理措施

一、引言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将患者自身的血管或人造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部位,重建血流通路,改善心肌供血。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搭桥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搭桥术后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保持血压、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心率最好在80~110次/分,平均动脉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且保持平稳。
监测血氧饱和度,可规律复查和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给予患者机械通气。
2. 出血量观察注意观察手术切口处敷料是否清洁,是否有血性液体渗出。
观察引流管的引流量及性状,间断每小时加一次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
3.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学会在床上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咳嗽、咳痰,指导患者家属扣背,防止肺不张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指导患者活动时对引流管进行保护,避免引流管的牵拉、打折、扭曲和脱出。
(3)饮食上要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围手术期要少食多餐,避免腹胀和加重心脏负担。
(4)保持切口周围的清洁干燥,待切口完全愈合一周后方可洗澡,进行擦洗,但动作要轻柔。
(5)嘱咐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过饱、受凉等,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服缓泻剂。
4. 早期活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要一般需要卧床休息,在病人卧床期间要注意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形成,家属还要帮助病人按摩足跟、臀部、大腿等部位的肌肉,防止肌肉萎缩。
在病人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快进行早期活动,可以从刚开始的床上活动逐渐过渡到下地活动,适当活动可以促进恢复,减少术后感染的几率。
5. 饮食护理术后病人一般需要禁食禁饮,等到病人病情逐渐好转以后,病人可以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之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是要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6. 用药护理冠脉搭桥手术后除了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之外,坚持服用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物,以控制相关疾病的发展,保证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全面康复。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护理重点

contents
目录
• 术后基本护理措施 • 心血管系统监测与支持 • 呼吸系统康复辅助措施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01
术后基本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心率、心律监测
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观 察心率、心律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饮食禁忌和适宜食物推荐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高糖等食物,以免加重 心脏负担。
适宜食物推荐
建议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同时,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 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坚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
液体平衡管理策略
控制液体摄入量
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 、意识障碍等;对出现神经系统并发 症的患者及时进行处理。
肾功能保护
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 肾毒性药物;对肾功能不全者给予相 应治疗。
胃肠道功能恢复
鼓励患者早期进食,促进胃肠道功能 恢复;对出现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及 时进行处理。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出血和血肿形成风险降低
严密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现 象。
压迫止血与伤口护理
对手术切口进行适当压迫,以减少出血和血肿形成的风险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抗凝药物使用与监测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防止出血倾向。
血压和心率控制目标设定
根据患者术前基础血压、心率及术后 情况,设定个体化的血压和心率控制 目标。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病情观察与逐渐恢复指南

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保证营 养均衡。
中期康复阶段(4-7天)
逐渐增加活动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力状况,逐渐增加 床边活动时间和强度。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药物治疗与调整
根据医嘱规范服用药物,注意观察药 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预防并发症
加强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预防压 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后期康复阶段(8-14天)
进一步增加活动量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进行室内步行、上下楼梯等锻炼 ,提高心肺功能。
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过渡 到普通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心理康复与社交活动
定期随访与复查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促进心理康复和 回归社会。
安排患者定期随访和复查计划,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问题。
04
药物治疗与调整
抗凝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
术后常规使用,一般剂量为 100mg/日,长期维持。注意观 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
瘀斑等出血倾向。
氯吡格雷
通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剂量 为75mg/日,至少服用一年。注 意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
华法林
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心房颤动 等,可能需要使用华法林抗凝。
通过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梗死风 险,搭桥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02
术后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和心律
持续监测心率和心律, 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 压在稳定水平,避免高 血压对心脏造成的额外
负担。
呼吸频率和深度
观察呼吸情况,确保呼 吸顺畅,无呼吸困难。
冠脉搭桥术后护理

冠脉搭桥术后护理一、术后监护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特别注意心电图、动脉压力波形等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监测术后出血情况,注意密闭引流管的引流量,及时清理引流孔口。
3.监测伤口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和感染,及时处理。
4.监测尿量,维持酸碱平衡,促进排尿。
二、伤口护理1.注意伤口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敷料。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处理。
2.保持伤口贴紧,固定好伤口,避免摩擦和拉伤。
3.避免伤口周围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伤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
三、心血管药物治疗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时给予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
2.合理运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在适当范围内。
3.根据患者的心脏负荷情况,给予洋地黄类药物,亦可辅以β受体阻滞剂,以维持心脏的稳定功能。
四、呼吸护理1.维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保持适当的吸氧,及时清理分泌物。
2.控制合适的呼吸节律,配合患者的自主呼吸。
3.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促进肺功能康复。
五、营养护理1.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供应。
2.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鼓励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3.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六、康复护理1.术后适当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康复训练包括呼吸锻炼、上肢康复、下肢康复等,帮助恢复患者的日常功能。
3.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克服术后抑郁情绪,建立良好的心态。
七、健康宣教1.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冠心病及冠脉搭桥术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病情和术后护理。
2.指导患者学习自我监测血压、心率、血糖等指标的方法,掌握用药常识和剂量。
3.教授患者如何进行适当的锻炼,饮食调理和心理调适等。
最后,在冠脉搭桥术后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起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作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常见护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方法
目录
• 手术后早期护理问题及措施 • 伤口愈合与感染预防策略 • 心血管功能康复与锻炼指导
目录
• 心理护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 药物治疗管理与随访计划安排
01
手术后早期护理问题及措 施
出血风险及预防策略
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出血问题。
03
心血管功能康复与锻炼指 导
早期活动计划和注意事项
制定个性化活动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早期活动计划。
注意活动安全
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确保活动安全 。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从简单的床上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一开始就进行剧烈 运动。
逐步增加活动量原则和方法
家属沟通技巧
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提供手术 信息和术后护理指导,解答家属 疑问。
支持体系建立
组织家属互助小组,分享护理经 验和情感支持,减轻家属压力。
睡眠质量改善方法
1 2
睡眠环境优化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调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线。
睡前准备
避免刺激性活动和食物,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 吸、冥想等。
3
药物治疗
反应。
调整用药方案
03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细菌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用药方案
。
异常情况识别和处理流程
识别异常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伤口有无异常渗出 、红肿、疼痛等情况。
处理流程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处理,如局部清创、更换敷料等。
预防措施
加强患者教育和护理,提高患者对异常情况的认 识和应对能力。
搭桥术后护理措施

一、引言冠状动脉搭桥术(简称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手术将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分绕过,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冠脉搭桥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前准备1. 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护理知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信心。
2. 生理准备: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血压、血糖等指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物品准备:准备手术所需的医疗器械、药品、护理用品等。
三、术后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1)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2)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吸氧。
(3)定期复查血气分析,了解患者氧合情况。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指导患者保持伤口周围清洁,避免抓挠。
3. 呼吸道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防止肺部感染。
(2)鼓励患者深呼吸,促进肺功能恢复。
(3)必要时进行胸部物理治疗,如拍背、振动等。
4. 饮食护理(1)术后初期,患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
(3)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5. 肢体护理(1)若取下肢血管进行搭桥,术后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3)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6. 心理护理(1)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信心。
(3)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关爱和支持。
7. 药物护理(1)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等。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皮疹等,及时告知医生。
(3)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效果。
8. 康复训练(1)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如行走、上下楼梯等。
搭桥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摘要: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冠脉搭桥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一、引言冠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将患者的血管或人造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位置,以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冠脉搭桥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冠脉搭桥术后的护理问题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不稳定。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 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护理问题,可能导致疼痛、延迟愈合、甚至脓毒症等严重后果。
3. 血液管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包括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形成等。
4. 呼吸系统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肺不张、肺炎等呼吸系统问题。
5. 心理问题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6. 饮食与营养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饮食与营养问题包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摄入不足等。
三、冠脉搭桥术后的护理措施1. 生命体征监测(1)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控制血压、心率等。
2. 切口感染(1)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2)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异味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血液管理(1)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如发现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2)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调整抗凝药物的使用。
(3)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4. 呼吸系统问题(1)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2)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及时通知医生。
(3)协助患者进行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
饮食管理
心脏健康饮食
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并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 入。
均衡膳食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并注意 控制饮食中的热量摄入。
膳食准备
烹饪方式要清淡健康,减少炸、 煎等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
疼痛管理和药物使用
合理用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
监测疼痛
观察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定期检查疼痛区域。
非药物缓解
采用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如温敷、按摩等。
家庭护理要点
1
伤口护理
家庭中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是否
饮食管理
2
有红肿、渗液等异常。
家属应协助患者控制饮食,提供均衡
营养的膳食。
3
定期随访
协助患者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复 感染预防
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2 注意饮食
避免食用高盐、高脂食物,控制体重。
3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
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关注手术部位感染和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心脏康复计 划,管理饮食和疼痛,家庭护理和预防并发症。详细措施见下文。
手术后的重点关注
伤口愈合
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感染防控
避免感染,定期监测体温和血常规。
体征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
常见的护理措施
1
活动康复
根据医生指导,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帮助恢复身体功能。
2
药物管理
按时服用所开具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3
术后教育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病情观察与康复护理记录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患者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等,以确 保康复效果最大化。
06
出院前总结与随访安排
回顾本次住院期间治疗成果
手术治疗效果
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改善了心脏血液供应,缓解了心绞 痛等症状。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在住院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 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康复进展
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逐步恢复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强调出院后自我管理重要性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遵循低盐、低脂、低 糖的饮食原则,多摄入富含纤 维的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
惯。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情绪管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 活,减轻精神压力对心脏的影 响。
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
心电图监测
血液检查
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图,观察心肌供血 情况。
通过血液检查了解心肌酶谱、血脂等 指标,评估心脏功能及代谢状态。
心脏超声
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功 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伤口 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心律失常处理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均衡摄入蛋白质、脂 肪和碳水化合物,以 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 养素。
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如 坚果、豆类、深海鱼 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如水果、蔬菜、全 谷类食物等,以促进 肠道健康。
控制盐分、脂肪摄入措施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以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 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肥肉等,以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病情观察与处理

管风险。
02
术后早期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注意有无心律失常 。
血压
观察血压变化,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心 脏功能。
体温
注意患者体温变化,预防术后感染。
运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以及有无 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
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节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逐步恢复工作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避免长时间久 坐或站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使用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放松训练与冥想
教授患者放松训练和冥想技巧,以减轻身心压力和促进康复。
社交互动与兴趣爱好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和培养兴趣爱好,以增加生活乐趣和自信心 。
06
定期随访与复查安排
随访时间表和项目设置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年,之后每年至少一次。
02
随访项目
01
随访时间表
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生化检 查(如血脂、血糖等)、凝血功
能检查等。
复查项目选择和频率安排
01
复查项目
02
复查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可能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心脏CT、心脏 MRI等。
一般术后1年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 需要再次复查。其他项目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提示
01
02
03
04
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加重 或频繁发作。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病情观察要点

3
跟踪评估与调整
定期跟踪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 心理干预措施。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工作指导
家属心理教育
向家属提供心理教育, 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情 绪变化,并提供相应的 支持。
家属参与心理干预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 理干预过程,如陪伴患 者进行心理咨询、学习 放松技巧等。
家属自身心理调适
关注家属自身的心理健 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辅导。
03
根据患者病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减轻呼吸肌
负担,改善氧合。
呼吸道分泌物清除与感染预防
定期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为患者吸痰,防止分泌物堆积导致感染或窒 息。
雾化吸入治疗
通过雾化吸入药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同时可加入抗生素等药 物预防感染。
口腔护理
加强患者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 ,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动物油脂、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以降低血 液黏稠度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对病情影响
戒烟限酒
严格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限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对心血 管系统的损害。
低盐饮食
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有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
避免暴饮暴食
制定个性化营养补充策略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手术创伤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营养补充策略,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
合理膳食结构调整建议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活动量等因素,合理控制总热量摄 入,避免肥胖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额外负担。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病情观察与康复记录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戒烟限酒计划,提 供家庭支持和监督。
提供戒烟限酒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患 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规律运动锻炼指导
01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 括运动类型、强度、频 率和时间等。
02
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 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03
提醒患者运动前进行热 身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带来的风险。
04
鼓励患者坚持长期规律 运动,以改善身体状况 和预防疾病复发。
合理膳食结构调整建议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提供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膳食平 衡,增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
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 摄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
摄入。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后的病情观察与康 复记录
目录
• 手术后初期病情观察 • 康复阶段治疗计划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定期复查与效果评价 •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教育
01
手术后初期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与心律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和心 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等异常情况。
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确 保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
体重管理
保持合理的体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 担。
心理状态变化评估
术前术后心理对比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抑郁等 情绪的改善情况。
社会功能恢复
评估患者回归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及适应情况 。
家庭支持与关爱
了解患者家庭对其康复过程中的支持和关爱程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观察与护理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状动脉搭桥术是解决疾患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尤其高龄患者。
应给予严密的监护,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1],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现将术后早期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47~73岁,平均57.3岁,均为择期手术。
其中体外循环5例,非体外循环19例;单纯搭桥21例,搭桥合并瓣膜置换3例。
呼吸机辅助时间最长为82 h,平均为8.7 h; 12例患者出现血糖升高占50%;14例血压不同程度升高占57%;2例二次手术占8.3%,室性心律失常2例占8.3%。
2 护理措施讨论
2.1 呼吸功能的维护
2.1.1 妥善固定好气管插管,防止打折、移位或脱出,气管插管套囊不要过度充气,避免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引起喉头水肿充血或痉挛坏死,动态查动脉血气分析。
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听诊双肺呼吸音,气管内吸痰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及心律、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颜面口唇的颜色变化。
吸痰前后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吸痰时间要<15 s,防止出现由于急性缺氧引起的病情变化。
术后疼痛、体质虚弱等原因常使患者咳嗽无力,痰液蓄积堵塞细支气管造成肺不张,病情稳定后加强胸部理疗,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及早活动,雾化吸入2次/d。
若患者咳嗽反应弱,用两手指稍用力按压胸骨上窝的气管,并同时作横向滑动,重复数次,刺激气管促使深部的痰液咳出。
对刺激无效的患者必要时予气管内吸痰。
2.1.3 充分供氧,保持氧供与氧需的平衡,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
增加氧供的方法:带呼吸机时可提高氧浓度、提高通气量、提高需氧容量;拔除气管插管后可通过鼻塞面罩同时给氧、呼吸机间断无创加压给氧。
正压通气可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氧耗,可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呼吸困难[2]。
2.2 血流动力学监测高龄患者病变血管广泛,心功能差,因此术后必须注意对心律、心率、血压变化的监测[3]。
2.2.1 维持心率和心律的稳定,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心率和心律异常。
老年患者窦房结功能低下和术后前降支痉挛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心电监测选择一个R 波向上的导联。
每日定时做标准的十二导联心电图1次,观察有无ST-T弓背上抬,T波改变和心肌缺血情况,有助于及早发现围手术期心梗、动脉痉挛及血运重建不全等情况。
怀疑心电图有问题时应急查心肌酶谱,保持心率最佳化60~80次
/min,左心功能不全时心率100次/min左右。
室性心律失常2例:可能与术前室性期前收缩,术后早期低钾、低氧血症、酸碱代谢紊乱、围手术期心梗等有关[4]。
2.2.2 持续动脉血压监测,定时记录,本组24例患者中14例血压不同程度升高。
患者术前如伴有高血压史,术后血压应控制在不低于术前血压的20~30 mm Hg,术后早期血压升高可以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术后脑卒中的发病率[5]。
术后早期应充分镇静,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应从小剂量开始,使血压情况调节,因为小剂量硝酸甘油可起到防止冠状动脉痉挛,扩张外周血管的双重作用,故可降压,缓解心绞痛,为术后常规用药,但要防止造成低血压,肾灌注不足,影响肾功能,保持良好的心脑肾灌注,同时减少出血[4]。
2.2.3 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持续监测肺动脉压(PAP),定时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房压(CVP)并详细记录以指导补液。
心脏术后,尤其在术后早期血容量、心功能直接影响术后病情,而低血容量可导致心输出量降低而影响心功能[6]。
保持导管通畅、防止血栓和气栓形成,0.5%碘伏消毒置管部位,1次/d,以防感染[7]。
2.2.4 用药监测根据血压、心率选择性应用配制浓度准确的升压药,禁忌同一静脉输液通道同时输注具有升压和降压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8]。
2.3 伤口及患肢、末梢循环护理
2.3.1 早期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迹象,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是否在单位时间内突然增多,本组2例二次开胸患者均连续3 h胸腔引流液>4 mL/kg。
若引流量逐渐减少,未发生心包填塞,于术后48~72 h拔除胸部引流管。
2.3.2 观察患肢循环、温度及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抬高15°~30°与对侧比较,间断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防治血栓形成,术后6 h松解弹力绷带,24 h可拆除弹力绷带。
术后第5天可给患者穿抗血栓型压力循环袜,因其渐进性的压力,由脚踝部渐次向上递减,收缩小腿肌肉,对静脉管腔加压,改善静脉血液回流,可有效的预防下肢肿胀、血栓形成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9]。
禁止患肢穿刺或输液。
2.3.3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对外界温度调节功能差,在麻醉恢复期患者体温下降1℃时即可诱发寒战,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机体耗氧量增加,二氧化碳产生增多,加重心脏负担[10]。
因此术后早期要积极复温,末梢注意保暖,可给予手套脚套及暖水袋保暖,注意外周血管的扩张情况。
体温升至38.5°以上时给予降温,可用冰袋降温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
2.4 血糖的监测本组病例有12例术后血糖有不同程度升高,占50%。
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差,加之麻醉和手术创伤,术后易发生糖代谢紊乱[11]。
高血糖时又可能抑制白细胞功能,并影响伤口愈合[12]。
应每日监测血糖。
使用胰岛素50IU+生理盐水50 ml持续泵入,用量<5 ml/h可2 h查血糖一次;用量>5 mL/h可1 h查血糖一次。
2.5 肾功能维护
2.5.1 每日查肌酐,尿素氮。
术后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尿色直至脱机拔管,尿量过多时注意血钾浓度。
2.5.2 维持较高的动脉收缩压,确保肾血流灌注。
老年人群中约有8%存在慢性肾功能减退[13],加上低灌注,低温影响,术后患者肾功能维护尤为重要。
2.6 脑部并发症的防治脑卒中与患者颈内动脉斑块形成甚至狭窄、慢性房颤、近期心肌梗死和左房附壁血栓有关[14]。
临床表现:苏醒延迟、脑血栓、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昏迷。
预防措施:保持较高的水平动脉灌注压、充分供氧、发生脑部并发症应尽早脱水治疗、应用改善脑代谢药物[4]。
本组病例无脑部并发症的发生。
2.7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年龄偏大,术前心绞痛反复发作,担心手术效果不佳,多有焦虑、恐惧、孤独心理,对病情稳定极为不利[15]。
针对这些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体态语言与触摸等方式加强沟通,如做手势、摆姿势、眼睛和身体的运动、面部表情、握手等以便正确理解和帮助表达老年患者的需求[16]。
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告诉患者手术成功,使患者安心,并尽量满足患者生活需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主动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8 出院指导与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处方,使患者和家属了解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出院后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出院后保持联系,继续按冠心病治疗,定期到医院就诊[17]。
预防便秘,掌握和控制安全洗澡的时间,随身带有急救药,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18]。
参考文献
[1] 胡盛寿.阜外心血管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9-297.
[2] 黄纪昌,钟南山.BIPAP呼吸机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价值.世界医疗器械,1999,5(2):75.
[3] 何静.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医学文选,2005,24(6):967.
[4] 阜外心血管病护理部.心血管病护理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59-164.
[5] 刘红娟.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现状.护理研究,2004,18(11B):1975-1976.
[6] 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3-274.
[7] 刘彤,孟蕾,匡丹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Swan-Ganz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护理学杂志,2000,15(11):653-654.
[8]王丽丽,曹允芳.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12例术后护理,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3):83-84.
[9] 宋强,盖东和,燕书能,等.冠状动脉搭桥术10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2006,1(9):554-556.
[10] 王宏梗.围手术期寒颤的预防.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0,(6):331-332.
[11] 梁雪妍,黄雪娟.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2):113-115.
[12] 史海安.糖尿病病人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39-141.
[13] 周玉杰,霍勇.心脏病介人治疗疑难问题-造影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74.
[14] 胡盛寿,黄芳炯.冠心病外科治疗学.科学出版社,2003:406-412.
[15] 熊静,罗亮春,鲁敏.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高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护理学杂志,2007,22(24):27-28.
[16] 毛丽娟,戴宝珍.实用老年护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6.
[17] 姜玉萍,孙萍萍.冠心病的预防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111.
[18] 张文博.心血管病的当今问题.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