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大冶东岳中学项龙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三、对教材的一些改进由于白磷易燃有毒,教材中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作了一些调整。
将白磷燃烧作为教师演示实验;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盐酸与碳酸钠分别在敞口和密闭系统中的反应)。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易操作,则作为学生分组实验;考虑到时间可能有点紧张,视频播放镁条燃烧。
四、教学方法在探索质量守恒定律时综合运用实验、讨论、归纳式教学法,按照科学的认识路线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在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讨论争辩中去探索,最终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白磷燃烧,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
五、仪器药品托盘天平、锥形瓶、烧杯、试管、橡皮塞、镊子、酒精灯、白磷、硫酸铜溶液、铁钉、碳酸钠、盐酸。
六、教学过程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P96习题3.导学案: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大冶东岳中学项龙柱一、提出问题:蜡烛燃烧、铁生锈是什么变化?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会怎样变化呢?二、猜想与假设: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与实验分析:(关注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四、交流与共享,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反思与建议: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中,应怎样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了解科学家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向他们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5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初步形成定量认识物质变化的质量和守恒意识2.通过使用模型,学生动手模拟氢气燃烧的反应过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3.通过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初步学会定量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同时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二、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始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的转折点,是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进行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定量的科学方法对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描述,并得出化学反应所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
三、学情分析对于守恒的概念,学生并不陌生。
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认识了能量守恒,教材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之前就已经对元素观做了预设和铺垫。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
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缺乏研究手段和原理上的理解,影响了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最终认同,即学生对于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应该选择哪些反应、用什么样的反应体系、分析哪些数据、如何推理举证,是不清楚的。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五、教学过程【过渡】以往我们在研究蜡烛及其燃烧时,更多的是关注物质种类的改变和实验现象,通过刚才同学的讨论,我们还发现化学反应前后还存在着质量关系。
吗?同学回答: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质量会变小不能得到原来的蜡烛了。
系的研究,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环节一:定量探究化学反应【问题】蜡烛减少的质量是否等于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和呢?【演示实验】介绍二氧化碳和水的吸收装置,以及实验原理,开始实验。
【追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相等吗?【介绍装置】提示: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依据现象思考化学变化前后相关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
【精品】《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精品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生活问题。
(2)通过测定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初步形成测量、比较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化学变化中质量问题的探究欲,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1)通过探究实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参加化学反应。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从微观的角度探究质量守恒的原因【课前准备】学生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锥形瓶、胶塞、烧杯、小试管、胶头滴管、铁钉、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教师实验用品:火柴、蜡烛、托盘天平、镁条、坩埚钳、酒精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日蜡烛为什么变短了?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为什么变重了?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学完本节,我们就能进行解答了。
二、新课学习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在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
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的汞和3.5份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这难道是巧合吗?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我们的猜想是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可能通过两个方案来进行实验验证。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白磷燃烧反应原理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的步骤为:①将白磷放入有细砂的锥形瓶,塞紧瓶塞使玻璃管下端正与白磷接触,称量,使天平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正则中学刘静【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首先设问,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⑴原子的种类不没有改变,⑵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⑶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
能将反应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基本功。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力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提高操作、边观察边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素质。
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例,供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应用→加深理解【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复习] 请你用原子、分子的知识说明什么是化学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引入新课]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构成分子的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
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实验二:Fe与CuSO4的反应[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本质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树立学生的世界物质观,物质粒子观。
重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1、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意图一导课、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见过许许多多化学反应,我们都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有新物质生成。
那么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创设情景、设置问题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指导实验探究引导再探究思考、猜想活动与探究分组实验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四:铜粉加热前后质量的测定体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组实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尊重事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分析交流中让学生实验完毕,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引出本节课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体会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定量实验要在封闭体系内进行的科学方法,体验成功三、结论与解释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该如何描述?2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结合实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本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也将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初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少部分化学知识,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现象,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象,明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实验设计要求为密闭 ,深入认识理解定律,在此基础上严谨叙述质量守恒定律2. 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敏锐地抓住实验细节,并进行深入分析,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捕捉问题、对问题拆解、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概念辨析以及严谨表述问题能力3. 情感态度目标:⑴通过化学史及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⑵用“疑问”“冲突”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四、重点及难点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①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②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五。
教学策略:采用1。
实验探究法使学生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学生动手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强化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 多种感官协同法 ,就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把耳听、眼看、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一课时)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九年级学生2.学科:化学3.课时:第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复习白磷、铁丝、木炭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
二、教学课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三、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位于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化学变化主要有了一定的认识,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和反应后生成什么新的物质。
本单元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引导学生从质的认识向量的认识过渡。
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为开展化学计算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即原子守恒是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通过讲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从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五、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活跃课堂氛围,发挥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得作用。
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探究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入:五彩缤纷的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这化学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典型的化学变化。
我们通过几个实验视频来复习一下实验现象。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教案
看到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讨论交流。
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主小结主要内容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实验并感悟质量变化的关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成功的尝试实验,获得结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既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可调动了学生主动思维。同时学会了科学实验需要严谨,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③已知12 g木炭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g;若6g碳在18 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剩余______:______g,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样的化学学习方法?
观察、倾听、思考。
思考、猜想:
①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小;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展示:点燃一支蜡烛
提问: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介绍:拉瓦锡的研究实验原理。
设问:你如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2、演示实验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3、引导学生确定探究内容。
探究实验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动画模拟:用动画模拟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
提问:木炭燃烧时,反应前什么的质量和反应后什么的质量相等?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
①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 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②高锰酸钾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
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3.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简单题目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实验器材:瓶子、酒精、火柴
3.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知
1.利用PPT导入新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二:引发思考
1.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都接触过哪些与质量有关的现象?是否注意到质量在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
2.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化学反应时,质量是否守恒?
步骤三:进行示范实验
1.使用实验器材准备进行示范实验。
2.将酒精注入瓶子中,点燃酒精,让学生观察火焰情况。
3.导师学生观察完实验后的瓶子,让学生思考质量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四:引出质量守恒定律
1.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让学生描述实验中质量的变化情况。
步骤五: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1.使用PPT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2.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步骤六:练习与巩固
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简单题目。
步骤七:作业布置
1.布置学生完成实验观察报告,并要求学生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编写。
2.分发学生实验报告模板,讲解模板的使用方法。
教学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物的消化、燃烧反应等。
2.带领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的观察。
行文量:314字。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三、教学用具托盘天平、酒精灯、锥形瓶、小试管、小烧杯、镊子、滤纸、气球、单孔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等、细沙、白磷、CuSO4溶液、稀盐酸、Na2CO3粉末、铁钉、镁等。
四、相关资源《质量守恒定律——你同意吗?》视频资源、《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视频资源、《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视频资源、《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2)》视频资源、《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视频资源、《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视频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展示】教师播放视频《质量守恒定律——你同意吗?》。
(插入视频《质量守恒定律——你同意吗?》)视频中,波义耳在开放空间煅烧汞和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煅烧汞得出不同的结论,你同意他们哪一位的观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现在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新知讲解】一、质量守恒定律【过渡】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实验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提出问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作出假设】(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仪器和药品】提供仪器:天平、烧杯、锥形瓶、试管、镊子、药匙等。
提供药品:红磷、硫酸铜溶液、铁钉等。
【实验方案】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1.锥形瓶内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天平仍然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形成定量认识物质变化的思维和守恒意识;3、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逻辑难理能力。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许多的变化,如纸张在空气中燃烧会留下灰烬,蜡烛会越烧越短,金属会生锈。
我们能发现,木炭燃烧后剩下灰烬的质量变轻了,蜡烛越烧越短质量会越小,而通过准确的测量,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到底如何变化呢?【提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二、讲授新课师: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四个实验一起来研究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学生活动】自主阅读实验方案【讲解】在实验1中注意观察锥形瓶内红磷燃烧的现象、气球的变化情况、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演示】实验1【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其记录于表格中【讲解】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反应原理:P+O2点燃P2O5【师生总结】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讲解】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 生成物质量总和【思考】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沙?2、玻璃管有何作用?3、反应过程中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4、气球的作用?【学生活动】自主阅读实验方案【讲解】在实验2中注意观察铁钉的变化情况、溶液颜色、铁钉表面、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演示】实验2【提问】分析这两个方案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师生总结】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明确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能够准确运用定律进行问题分析。
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能够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展示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质量守恒的现象。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原子、分子、元素等基本概念,了解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将更为透彻。
4.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数据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能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用品教学设备:多媒体。
仪器及药品:托盘天平、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气球、烧杯、小试管、镊子、坩埚钳等、红磷、铁钉、CuSO4溶液、盐酸、碳酸钠、镁带等。
板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注意点:……2、微观解释: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教后反思:质量守恒定律【复习旧知】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2、化学变化发生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有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有3、请你用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表示以下化学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水通入直流电分解。
【新课预习】质量守恒定律得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得微观解释是【活动与探究】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提出问题】。
【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收集证据】下面方案中选作一个认真探究,仔细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交流共享】【得出结论】【结论解释】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实践与运用】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2)查阅资料,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撰写一篇小论文。
3.思考题:
(1)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作业要求:
1.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知识的学习。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4.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环保等方面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
1.设计一些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如称量、测量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课堂小结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练习题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涵盖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互评互改:学生相互批改练习题,交流解题心得,提高解题能力。
4.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方面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为依据,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力求使学生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的设计】知识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能够微观的角度理解守恒的原因;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学习难点】实验的操作和结论的得出以及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难点突破过程设计】【课前预习】1、知识回顾:⑴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______分成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_______.⑵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往往伴随产生_______的释放或吸收,有时还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2、预习检查:⑴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_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⑵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也没有改变。
【课内探究】【自主学习】活动和探究:提出问题: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幷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我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结合课本第90-91页活动与探究中的方案一、方案二,熟悉实验步骤,分组完成这两个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做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3、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含义和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
教师实验:白磷、镊子、滤纸、烧杯(中) 试管(中号加胶塞) 酒精灯、火柴、托盘天平。
2、学生实验:分9组(每三组相同)用品分别为:
(1、2、3组):细铁丝、硫酸铜溶液、、小锥形瓶(加胶塞)、细线、托盘天平各一个;
稀盐酸HCl、烧杯、小试管(绑细绳)、钥匙、托盘天(4、5、6组):碳酸钠Na2CO溶液
、
平各一;
(7、8、9组):镁条、石棉网、坩埚钳、托盘天平各一个。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六、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问题:反应物总质量m前?生成物总质量m后
2.假设:3种可能
3.实验:方案一:m前=m后、方案二:m前=m后
4.质量守恒定律
① 定义
②守恒原因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微观)
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宏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同时使
学生认识到了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由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分析,在理论依据上支持了质量守恒定律。
给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体验。
这样的教学,增强了本节课的色彩,教学效果明显。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
作出解释。
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
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
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教材先让学生亲自动
手做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两个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
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这一规律,然后教师演示实验5-1和实验5-2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九年级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
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
系有更深的理解。
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
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
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
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
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
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了
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多次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
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
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
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