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对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不同方法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12-03T11:35:53.04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作者:邓志[导读]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一科湖南长沙 410005【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患者所采取的不同疗法将其分入采取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40例)。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骨密度。
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90%)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治疗前骨密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两组在治疗后骨密度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更有效地增加患者骨密度,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着更加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效果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骨量下降与骨组织微结构受损是其主要特征,由于老年群体为此病高发群体,故骨质疏松症又可被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患者的骨量本身便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骨质疏松症会使老年患者的骨骼更加脆弱,一旦有外力冲击即使是轻微的摔倒或创伤也很容易发生骨折[1]。
本文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试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患者所采取的不同疗法将其分入采取西医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40例)。
具体资料为: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1岁~81岁,平均(71.63±10.08)岁;病程3年~17年,平均(10.45±3.32)年。
中西医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课题来源: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编号202013980014Y(KD2020DXSCXCY0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9年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 课题项目编号KD2019KYJJYB002;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度教育研究课题 项目编号2019LX032(NY4032019059);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19SJA2243(KD201922JYTZS08);2019年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NMUB2019274中西医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牟魏 王承烁 吴龙凤 龚沁媛 屠晨坤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疾病的临床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在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因其具有庞大的患病人群,所以受到了广大医学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
如今我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式众多,其治疗机制与治疗效果均不相同。
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短期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并发症,后期很容易再次发作,不能达到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效果。
笔者就中西医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骨质疏松症做一归纳和讨论。
关键词:中西医疗法;运动康复;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指的是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被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更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之分。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正在以较高速度增长,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1]。
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雌激素和睾酮缺乏都将加速骨量丢失。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性腺(雌激素和睾酮)功能水平的不断下滑。
尤其女性群体,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凋亡减少、寿命延长,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
中西医MDT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MDT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
对照组使用骨科传统模式管理的标准化 PKP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MDT 模式管理的标准化 PKP手术方案。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48 h内手术率、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转科率。
结论:观察组 48 h 内手术率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9,P<0.05)。
中西医MDT模式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实践,能获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骨折愈合;多学科协作诊疗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日渐增多,但在各类骨折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较多见[1]。
老年OVCF的治疗目的是尽量减少其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中西医MDT(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i and treatment,MDT)模式是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内容涉及快速手术、快速康复以及全程管理。
本研究就中西医MDT 模式治疗老年OVCF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索。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参照《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3]及《骨质疏松学》[4]:(1)双能X线:T值≤ -2.5 SD;(2)低能量损伤;(3)MRI提示胸腰椎新鲜骨折。
1.2剔除标准(1)受伤时间超过21天;(2)中途可能退出研究的;(3)存在手术禁忌症。
1.3一般资料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OVC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探讨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探讨肖向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4(000)027【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90例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66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前骨密度(-3.32±0.52),治疗后(-1.01±0.08);总有效率100%,治疗满意率100%。
对照组治疗前骨密度(-3.19±0.60),治疗后(-1.45±0.12);总有效率78.79%(52/66),治疗满意率75.76%(50/66)。
治疗后,试验组的骨密度、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西医通过手术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骨折部位,而结合中医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骨密度,从根本上杜绝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标本兼治,值得推广。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on elderly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156 cases of senile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 were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group(n=90)was treat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controlgroup(n=66)only us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bone mineral density,treatment effect,patient satisfaction,and so 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Before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bone mineral density was(-3.32±0.52),and after treatment was(-1.01±0.08);effective rate was 100%,treatment satisfaction rate was 100%. Before treatment,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3.19±0.60),after treatment was(-1.45±0.12);the effective rate was 78.79%(52/66),treatment satisfaction rate was 75.76%(50/66).The bone mineral density,treatment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estern medicine through the operation method can restore fracture in a short time,and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bone density,and fundamentally eliminate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s,worthy of promotion.【总页数】4页(P138-140,141)【作者】肖向阳【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中医医院江西万安 3438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J], 程凯明;王玉连2.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J], 李艳锋3.中西医综合疗法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曹斌;段永辉4.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J], 张华;苏培基;陈敢峰5.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J], 张华;苏培基;陈敢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为气 。肾中精气涵盖了西医学 中内分泌、 免疫 、 神经体液 调节 等, 尤其以细胞因子 , 细胞活素调节骨量及骨结构 中起着重要 作用 。骨髓的现代研究 很多 , 有学 者 J 间充质 干细胞 作为 把
骨髓 的细胞学物质 基础 , I 系统 细胞生 物学 的 阐述 较为 对 链 深刻 , 也表 明对多种骨骼骨髓疾 病都 有密切的关系 。
载体就是系统理论 。系统 论认 为, 系统 是相互 作用 的多元 素 的复合体 J 3。系统不是孤 立的 , 在与 其他事 物相互作 用 中表
现 出来 的某些不变性 、 常性 、 定 对称性 J 3。系统能否作 为研 究 骨质疏松防治的一种方法呢?如果可以 , 而展 之 , 扩 系统理论
《 医经精义 》 : 肾藏精 , 生髓 , 云 “ 精 髓生
骨 , 骨者 , 故 肾之 所 合 也 , 者 , 之 所 生 …髓 强 则 骨 强 ” 髓 精 。骨
包裹科 学内涵。科学 内涵的揭示要做 出现代科学 的说 明或者 提出新 学说/ 新理论来 拓展 中医理论 体系 , 这需要 载体 , 就像
钙离子穿过细胞膜需要 膜蛋 白一样 , 必不 可少 的媒介 。这个
在不断的骨吸收和形成 的过程 , 即骨重建/ 塑建 。具体而 言有
五个连续的阶段 , 即激活 、 吸收 、 骨 耦联 ( 转 )骨 形成 、 止 逆 、 静 期 。成骨细胞 、 破骨细胞均来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 细胞 , 骨髓 分化的细胞因子 , 细胞活素 , 激素 等调节 旧骨 的吸收 和新 骨的 形成 。目前的研究 主要 集中在蛋 白质组学 、 因组学 、 基 转录组
径或程序 。研究方法取决于研究的 目的 。在防治骨质疏松 的
过程 中, 建 国至 2 从 0世纪 8 代 初 , 0年 最先 认 识 的是 肾气 学
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妨试试中西医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妨试试中西医治疗方法发布时间:2022-11-07T08:45:04.84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6期作者:刘润萍[导读] 很多老年人都觉得骨质疏松不是大问题,顶多出现弯腰驼背,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刘润萍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达州635000 很多老年人都觉得骨质疏松不是大问题,顶多出现弯腰驼背,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说明骨质疏松很常见,但是对骨质疏松这个疾病了解太少,其实骨质疏松是很严重的疾病,甚至会出现椎体、髋部等部位的骨折,其中髋部骨折会导致卧床不起,出现各种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
今天介绍一下如果发生骨质疏松疾病,中医和西医的治疗。
一、什么是骨折?什么是骨质疏松?骨折是因外受到外力或者本身患有骨骼疾病导致,令骨头不再以连续形态出现的疾病,外力骨折由直接武力、间接武力或者乏力性骨折等所致。
骨折外在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和不能使用,少部分骨折患者会发生晕倒、发烧等全身性表现。
骨质疏松为代谢性疾病,属于骨病的一种。
主要原因为骨量逐渐消失和减少、骨头内部的微结构遭受侵害,骨头由坚硬变得易脆致使患者及其容易发生骨折,是一种侵蚀性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在57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在十分之四,且多是为女性。
二、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影响骨质代谢的激素为雌激素。
尤其是女性在绝经以后,会发生雌激素大幅度降低的情况。
对破骨细胞(伤害骨头的细胞)不能再发生抵抗,致使骨细胞不停地被瓦解、吸收,增强骨骼的缝隙,最终发生骨质疏松。
(二)老年性骨质疏松第一,性激素的生成会随着年龄逐渐下降,老年人的性激素逐渐变少,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破骨细胞的活性,压制了成骨细胞的生成,最终致使骨量减少。
第二,在衰老的发生的过程中,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变差,各个器官功能渐渐衰老,会致使钙吸收减少,维生素D 吸收和转化缺失,且钙流失量加大,最终致使骨量减少,骨质慢慢衰退,出现骨质疏松。
(三)特发性骨质疏松目前还没有找到为什么会发生特发性骨质疏松,有研究表明可能和骨代谢紊乱、骨吸收量异常增长,又或是在青春期时突然增长许多身高,骨头的生长跟不上骨头吸收的营养,二者失去平衡,又或是因为本身吸收钙的不足。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其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和继发骨质疏松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痛、关节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继发骨质疏松症则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质密度减少和骨质破坏,容易导致骨折和畸形,加重老年人的痛苦。
传统中医和西医对于这两种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方法,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进行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中医的治疗理念,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失衡而引发的。
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和继发骨质疏松症时,会根据患者的体质、气血状况、疾病发展阶段等因素进行辨证施治,通过调理气血、通经活络、理气活血的方法来缓解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症状。
其次是西医的治疗理念,西医注重病因病机的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西医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时,会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预防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时,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和方法相互补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
1. 中医治疗方面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拔罐等。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症状。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另一种独特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改善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症状。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可以通过负压作用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综合施治,包括中药配伍、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同时结合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西医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钙、磷、维生素D、脂肪酸等营养缺乏引起的骨骼疾患,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因此,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医学科研课题。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一般采用中西医两种防治方法结合。
中医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主要是从补阴润燥、增补营养、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可采用阴阳调和法进行调理,以此来疏通血脉,促进营养的供应。
常用的药物有人参、当归、熟地、桑叶、牛膝等,并可配合一定的体育锻炼,以促进对身体的代谢,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也有独到之处。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药缓解症状,如抗骨质疏松药物,比如钙剂、维生素D剂等。
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医生还会建议患者积极参加各种中低强度的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游泳、散步等,以加强患者的骨骼组织的支撑力,从而缓解症状。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应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当中医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地用药,避免临床副作用,这就需要中医有足够的临床经验。
而在西医治疗方面,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以确保药物的正确调整;同时,西医也要指导患者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以起到加强骨骼组织支撑力的作用。
从根源上,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除了充分研究西医有效治疗药物和中医有效治疗方式之外,还要从营养与运动方面入手,即通过调整营养结构,丰富和补充钙离子、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及积极参加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努力避免摔伤和跌倒等危害,以改善骨质结构的磨损和强化骨骼的支撑力,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总之,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包括中西医结合防治,从中药减轻症状,西药抑制骨损伤,调整人体营养状况,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方面。
只有综合施行这些治疗,才能让患者牢牢根治此病,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与西医对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不同方法
探讨
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骨质疏松症或骨脆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
骼疾病,多见于老年人。
它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增加骨折风险。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中医和西医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本文将对
中医与西医对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探讨。
一、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肾虚和气血不足所引起的。
因此,中
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肾气和补充气血来改善病情。
1. 中药治疗:中医常常使用一些补益肾气和补充气血的中药来治疗
骨质疏松症。
比如,黄芪、桂枝、熟地黄、人参等中药常被用于调理
肾气和补充气血,以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一项独特疗法,它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
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师可能会选择一
些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3. 食疗养生:中医强调饮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推荐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红枣等,以增强骨骼健康。
二、西医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以增加骨密度和预防骨折。
1. 药物治疗:西医常常使用激素类药物、双磷酸盐和钙剂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少骨质流失,双磷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盐和伊珠膦酸盐则可抑制骨质的吸收和破坏,钙剂则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钙质。
2. 运动疗法:西医认为,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至关重要。
常见的运动包括步行、跳绳、举重等,这些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并提高骨密度。
三、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法的比较
中医与西医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中医注重调整脏腑功能和气血平衡,通过中药、针灸和食疗来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而西医注重通过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来增加骨密度和预防骨折。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结合使用。
例如,一些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的调理方法来改善体质,再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来提高骨密度和减少骨折风险。
结论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西医注重药物和运动疗法。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结合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治疗,患者都应该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