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的内容《质量守恒定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二、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2、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四、教学方法及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二)、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三)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六、教具学具:CuSO4溶液、NaOH溶液、FeCI3溶液、NaCI溶液、AgNO3溶液、白磷、锥形瓶、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提问: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投影:反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氢气+ 氧气→ 水氢气+ 氧化铜→ 铜+水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单元内容
单元课时
建议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3课时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课时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课时
单元复习
2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总课时9课时评价方案
书面评价实践评价活动评价
二、单元目标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认识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核心问题,要引导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绝不是任意拼凑的。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反映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定量关系,因此必然要求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中的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材先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指出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即这个化学方程式是配平的。接着教材又指出其他的化学方程式并非都这么简单,如果仅仅用化学式和反应条件就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往往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引出了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并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配平思路。教材接下来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较全面地说明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几个步骤,同时在“方法导引”栏日中介绍了一种常用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配平方法,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这种配平方法,而不宜讲授过多的配平技巧。
识记理解运用
三、单元教材教法
单元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试管、烧杯、量筒等实验仪器学会进行物质的称量、溶解、加热等操作1.3 物质的分类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元素、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物质的分类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2.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学会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现象学习热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守恒定律2.3 燃烧与爆炸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爆炸的分类和原理第三章:原子和分子3.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组成和电子排布掌握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元素周期表3.2 分子与化合物理解分子的定义和性质学会判断分子和离子的存在3.3 化学键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了解化学键的类型和作用力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团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4.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4.3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技巧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五章:溶液与浓度5.1 溶液的定义与性质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溶液的组成和浓度表示方法5.2 溶液的制备与稀释学会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了解溶液的稀释方法和计算5.3 溶液的平衡与沉淀掌握溶液中溶质溶解度平衡的原理学习溶液中沉淀的形成和溶解方法第六章:空气与水的污染6.1 空气质量与污染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学习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评价6.2 水污染与水资源保护掌握水污染的途径和危害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6.3 环保意识与化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探讨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贡献第七章:金属与非金属7.1 金属的性质与冶炼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和应用7.2 非金属元素了解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学习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和反应7.3 半导体材料认识半导体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探索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8.1 化学反应速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学会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并进行相关实验8.2 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原理学习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8.3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可逆性探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限度了解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电化学与电池9.1 电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电化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9.2 电化学反应了解电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学会电化学反应的分析和应用9.3 电池的种类与应用认识不同类型的电池及其特点探讨电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10.1 食物与营养了解食物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学习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10.2 药物与健康认识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探讨合理用药和药物安全的重要性10.3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第十一章:酸碱与盐11.1 酸碱理论基础学习酸碱的定义和酸碱理论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11.2 酸碱反应了解酸碱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学会判断酸碱反应的进行方向和程度11.3 盐的性质与溶解度掌握盐的分类和溶解度规律学习盐的溶解度与反应的关系第十二章:有机合成材料12.1 合成材料的概念与分类了解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12.2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学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制备方法探讨这些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2.3 有机合成反应认识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类型学会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第十三章:化学与能源13.1 化石燃料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化石燃料的开采、利用和环境影响13.2 renewable energy学习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分类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3.3 新能源技术认识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性和前景探索新能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生命科学14.1 生物大分子学习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4.2 蛋白质与酶了解蛋白质和酶的定义和功能探讨蛋白质和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4.3 遗传与DNA认识遗传的概念和DNA的结构学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十五章:综合实践活动15.1 化学实验设计与安全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技能15.2 化学与社会探讨化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3 化学与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创新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涵盖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分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有机化学基础、溶液与浓度、空气与水的污染、金属与非金属、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与电池、生活中的化学、酸碱与盐、有机合成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命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

初中化学_第五单元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五单元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它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

因此它的学习与教学显得犹为重要。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本节课的学习我把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并且亲身设计实验方案和亲体经历参加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分析交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

突出了探究学习的过程体验和探究学习方法的运用;课堂学习中我自己认为教师的角色转换比较到位,教师充当了一名组织、引导者、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做到了师生、生生互动,达到了一种师生情感交融、思维共振的境界。

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有时三人一组,有时六人一组,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实验探究、视频课件相结合、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本课教学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教学细节关注仍然不够,改进实验是我自己给学生提出来的,要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可能效果会更好,而且实验要多次进行才能得出结论,教学机智和灵活应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

由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和教师预期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教师应当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细节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也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机制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我在细节的处理上,如果能再大胆些、开放些,充分运用学生小组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进行探究,其效果将更好。

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其说是教案,不如说是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课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测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质量水平,掌握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堂测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g水加入100 g酒精中生成200 g溶液,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这违背质量守恒定律C.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数目一定不变D.铁丝在O2中燃烧,反应前固体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总质量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P Q R W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13 12.6 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已知KCl与NaNO3不反应;2NaOH+CuSO4= Cu(OH)2↓+Na2SO4]A B C D5.为实现CO2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 COB.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X的化学式为CH2D.该转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作业设计】基础应用1.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C.5 g水与5 g酒精混合成10 g酒精溶液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2.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2. 学会使用常用的溶液浓度单位,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3. 掌握溶液的稀释方法和计算。

4. 学会使用滴定实验仪器,进行溶液浓度的测定。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特点3.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4. 溶液的稀释5. 滴定实验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饮料、盐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概念及特点。

2. 新课:讲解溶液的定义、组成及特点,介绍溶液的浓度单位,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3. 实验:进行溶液的稀释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溶液稀释的方法。

4. 讲解:讲解滴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介绍滴定实验仪器及操作步骤。

5. 实验:进行滴定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滴定实验的基本技能。

6. 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总结溶液稀释和滴定实验的规律。

7. 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实验器材:1. 溶液稀释实验:烧杯、量筒、玻璃棒、水、溶质(如食盐、蔗糖等)。

2. 滴定实验:滴定管、烧杯、指示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

五、实验步骤:1. 溶液稀释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2)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将量取的溶液慢慢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观察溶液的变化。

(4)记录溶液的体积,计算溶液的浓度。

2. 滴定实验:(1)准备实验器材,将滴定管、烧杯等清洗干净。

(2)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放入滴定管中。

(3)向烧杯中加入适量待测溶液,加入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4)慢慢滴加标准溶液,边滴边搅拌,直至颜色发生变化。

(5)记录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出、腐蚀皮肤等。

2. 操作滴定管时要小心,防止溶液漏出。

3.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时要注意小数点后几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与物质的质量关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我们将达到以下目标:1.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记法;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符号意义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三、知识点梳理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几个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记法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以及反应条件和状态符号组成。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产物位于方程式的右侧,反应条件和状态符号则位于方程式上下方。

其中,反应物和产物都可以用化学式或化学名称表示。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质量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物的质量等于产物的质量。

为了使方程式达到平衡,需要在适当的位置加上化学方程式的系数。

当方程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质量比例将不再改变。

3. 化学方程式的符号意义和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中的箭头表示了化学反应的方向性,一般从反应物指向产物。

同时,化学反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以是放热反应(释放能量)或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四、重点难点分析在本单元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重点难点:1.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的表示方法;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3.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意义,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以上重点难点,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示例分析:通过示例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表示方法;2.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能量变化。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引入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10分钟)1.提出问题:你们都听说过化学方程式吗?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作用?2.回答问题: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你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

1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及符号表达式,并知道了质量守恒定律,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重点难点
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引入
复习引入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活动2【讲授】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章节,其教材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髓。

教材通过多个实验案例,如红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等,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不变性,帮助学生构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框架。

同时,教材注重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实质,即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守恒,这一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分析能力。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实验驱动: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魅力。

微观解析: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动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共享智慧,提升学习效率。

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改进方法。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其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

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支撑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原子种类都不变。

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都为本课顺利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初中学生在接触化学方程式时,往往表现出既好奇又困惑的复杂情绪。

他们对化学反应充满兴趣,但面对复杂的化学式和配平过程时,容易感到挫败。

部分学生可能因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快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缺乏逻辑思维训练,难以准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此外,学生在化学计算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能迅速完成配平任务,而部分学生则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其含义和读法。

科学思维: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适当的文字及有关化学用语表达相应信息;五、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六、教学难点理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课题1━ 质量守衡定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2、理解:从微观角度生疏质量守衡定律力量目标:1、熬炼动手力量、形成观看力量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2、了解争辩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试验,生疏到合作与沟通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测、分组试验探究、争辩、归纳。

【教学关心工具】多媒体课件、试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响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响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二、猜测与假设学生争辩:分组沟通,争辩。

假设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状况:生1: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

和。

生2: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

和。

生3:参与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

和。

师:从争辩的状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试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1、制定打算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进展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展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响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展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展试验。

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洁的化学试验方案,并能乐观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试验。

3、收集证据。

学生;依据现象进展争辩、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试验进展小结,得出结论。

四、觉察规律生:三个小组的小结状况: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响,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初中化学5单元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5单元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5单元教案人教版1. 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周期表排列规律。

3. 掌握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和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1.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周期表排列规律的理解。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中5单元相关知识点。

2. 实验用品:试剂、试管、烧杯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物质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二、讲解(15分钟)1. 分子的构成:讲解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概念,并介绍分子中原子的结构。

2.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并介绍元素周期表。

3.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手写示范如何表示化学式,强调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区别。

三、实验操作(20分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试剂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要求学生记录反应现象和实验过程,并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四、讨论(10分钟)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讨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纠正错误并互相学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为中心,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加强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案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2.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达所获得的信息。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新课引入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为4P+5O22P2O5,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是如何确定的呢?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它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是否就是化学方程式?为什么? Fe+O2Fe3O4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讲解]符号表达式只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呢?[阅读]请大家阅读教材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并进行归纳总结。

[总结]化学方程式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因此,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问]在下面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C+O2CO2[回答]原子种类相等,等号两边都有C、O两种原子;原子个数也相等,C 原子都为1个,O原子都为2个。

[追问]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是这样简单吗?H2+O2H2O这个反应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过渡]那么,书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要经过哪些步骤呢?[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以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所讲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对书写步骤进行总结。

[回答]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如下步骤:(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或箭头连结,如:P+O2—P2O5[强调]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是一种物质,是二种或多种物质,则用“+”将反应物或生成物加以连结。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及教案(人教版)解析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及教案(人教版)解析
22
水分子
H
O
氢分子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23
水通电微观过程:
通电
+

氧氢

原原

子子
+ 氧氢 分分 子子
24
从分子和原子观点来看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 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 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5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1)将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 碳酸钠粉末的烧杯中
(2)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3)将试管内的溶液倒入烧杯(试管仍留在烧杯中), 使二者反应,观察实验现象
碳酸钠粉末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
(4)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5)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天平指针向右偏,失去平衡
19
那么,这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怎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了呢?
• 教学难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 进行假设 实验探究 得出
结论 解释应用
加深理解
3
复习:
1﹑水通电分解 的文字表达式? 水 通电 氧气+氢气
2﹑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化 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白磷:保存在水中,容易自燃。
7
演示实验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DAT .flv (1)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 (2)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的现象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情景导入【讲述故事】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的回答:“这容易,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和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猜想与假设1.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的红磷磷,质量实验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m1=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探究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①“化学反应”:规定了研究范围,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来解释物理变化。

②“参加”: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剩余的物质不能算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内。

③“各物质”: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气体和沉淀。

④“反应生成”: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能算。

⑤“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只是研究化学反应的质量问题,热量、体积变化都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3.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巧记为“六二二”:课堂讨论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质量为什么减轻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2. 镁条燃烧后的质量为什么增加了?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呢?知识拓展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否则反应前后天平会不平衡。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化学方程式(表格式)(2024年)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化学方程式(表格式)(2024年)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总分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任务一:导入新课:课题2 化学方程式 【多媒体展示图片】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观看图片并书写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讲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反应条件 木炭+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反应物 生成物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简便地描述化学变化,体现其中的物质转化关系与定量关系,从而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服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

【板书】课题2 化学方程式学生观看图片并书写文字表达式。

通过木炭和氧气的反应,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任务二:新课讲授:化学方程式2K2 MnO+2NaOH=Cu(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注“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过化学方程式,我们能清晰地知道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反应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推算其他物质的质量。

更加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接下来我们就从实例中来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板书】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例题1】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板书】1.步骤【分析】这是一类由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题,一般解法如下:(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出比例关系,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找同学在黑板上书写答题过程。

【例题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产生的生石灰(CaO)和二学生思考并书写。

解: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能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 K2MnO4+MnO2+O2↑316 327.9 g x316327.9g x,x=0.8 g答: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 g氧气。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守恒定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实验展示一些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概念;
2. 讲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4. 总结:总结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5. 课堂讨论:展示一些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其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练习;
2. 思考化学反应的应用场景和意义,写一篇小结。

五、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定义
- 表示方法
- 物质守恒定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

同时,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思考化学反应的意义和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课题1━质量守衡定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二、猜想与假设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

和。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

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

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1、制定计划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五、解释与讨论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学生:讨论、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六、反思与评价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实验2: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衡定律。

七、迁移与应用迁移:提供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八、课后作业:书:P94 习题1-3九、课后记:本节课以实验为引导,效果较好,学生接受难度不大。

课题 2 ━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求学的品质。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小黑板、磁性卡片、试管、锌粒、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教学程序】[提问]:从一写到一万要花多长时间?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走了捷径。

在化学的学习中也有捷径可走。

[提问]:大家知道哪些化学反应?怎样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演排]: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锦囊妙计]: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分析,导入新课]: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一简便、国际化;化学方程式突出的特点: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概念),同文字表达式一样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提问过渡]:既然化学方程式有这么多优点,如果能将前面所学的化学反应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多好!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探究活动一]: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发现问题]:化学式前加不加数字?加几?[直观信息]:观看水电解的微观拟人动画。

[分析]:两个水分子生成了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在水和氢气的化学式前加上数字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加在化学式前的数字叫计量数,寻找合适的计量数的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书写步骤二:配。

[探究活动二]:数一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关系[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等?[回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那么质量呢?[研究活动三]:算一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乘积。

[归纳分析]: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书写方程式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配平的目的就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中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

怎样配平?[探究活动四]:尝试配平两个化学方程式。

[讨论与交流]:配平的心得技巧。

[对比分析]:书写步骤三:注。

[探究活动五]:化学方程式纠错。

[展示评价]: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对错例的分析,找到另一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探究活动六]:能力升级,化学方程式拼装游戏。

[评价质疑]:评价小组合作成果。

提出问题:反应中的信息是否都反映在方程式中?[演示实验]: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分析讲解]:在氢气化学式后面加上“↑”表示生成的气体。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提问]:怎样标注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提问]:是否只要生成了气体或固体都要标注箭头?[交流讨论]:提供学习素材,分析箭头的使用原则。

[评价反思]:评价学生归纳的使用原则,反思前面所写水电解方程式的完整性。

在求新知的过程中完善前面的学习成果。

[探究活动七]:课堂小结,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学力升级]:学案1.2.附:板书设计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配平: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目相等3.注明反应条件★书写时应遵守:l.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尊重客观事实。

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

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问题导思,产生学习兴趣。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方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议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理解记忆。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3)检查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

独立完成检测题。

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完成情况。

附1:课堂练习一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现有0.4克氢气在氧气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水?2.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 ,那么,3.2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克二氧化硫.附2;课堂练习二3.在空气中燃烧3.1克磷,可以得到多少克五氧化二磷?4.电解1.8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氢气?5.实验室加热分解4.9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附3;随堂检测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_____克氧气.____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44克二氧化碳.2. 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_______克氧气.3.8克灼热的氧化铜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后,可以得到_______克铜.4.6.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__克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