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物理 3.1重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必修1的第三章第3节“重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以及重力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 让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重力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测量。

难点:重力的产生原因、重力的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测力计、悬挂装置。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让一名学生悬挂一个物体,感受重力的存在。

提问:为什么物体悬挂在空中会下垂?引出重力的概念。

2. 重力概念讲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3. 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4. 重力的测量: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5. 随堂练习:(1)选择题:重力的方向是什么?A. 水平方向B. 竖直方向C. 斜方向答案:B(2)填空题:重力是由于地球的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答案:吸引六、板书设计重力1.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三要素:(1)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2)方向:竖直向下。

(3)作用点:重心。

3. 测量:使用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测力计测量教室内的两个物体的重力,并填写下表。

物体重力(N)重心位置答案:物体重力(N)重心位置2.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请画出物体受力图。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的存在。

在讲解重力概念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产生原因。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2.正确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及位置;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1.知道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力的概念、领会重力的产生原因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重心的概念。

新课教学引入:在初中你们已经学过了力,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力。

演示:1、用手压锯条、拉皮筋等,学生观察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呢?2、扔掉手中的粉笔,拖动桌面上的书等,又有什么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锯条、皮筋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粉笔、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些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受到了其他物体的力的作用的结果。

在物理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

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

2、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速度的大小,方向,大小和方向)。

一、力和力的图示1、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吗?(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不分先后。

在研究某物体时,我们把它叫做受力物体,对它作用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

不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同一物体有时是受力物体,有时是施力物体。

问题:我们用手拍打桌子时,是手给桌子一个力,可为什么我们的手也会感到疼痛呢?(让学生用力打桌子,体会手的感觉)(2)、相互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甲对乙有作用力,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问题: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的方向拖动桌面上的书,书的运动一样吗?(3)、矢量性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矢量),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其大小有关,也与方向有关。

高中物理 3.1 重力与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3.1 重力与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表示拉力.
(注:力的图示法要标明单位长度表示力的多少)(2)、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只需大概反映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两种方法的区别:
3、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前面的观察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的拓展,得出力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说明】:拓展对于力的性质的研究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二:
1、教师活动:
力会改变物理体的运动状态,地球上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只要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只受地球的吸引,都要落到地球上,就如我场景演示总结说明。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3:3.1 第1课时 重力、弹力的理解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设计3:3.1 第1课时 重力、弹力的理解教案

3.1 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教材分析』重力的知识是后面学习力学和牛顿定律的基础。

本节从高于初中物理的知识出发,介绍了重力的产生原因,大小方向等,又引入了重心和力的图示法的概念。

介绍了许多生活的实例,不仅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学生感知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重力,可能会对这节课不够重视。

本节的矢量性对学生来讲存在认识上的难度,区分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也存在难度等。

可以通过设计使学生个人感受实验,进而让学生对重力的认识更进一步。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

科学探究: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科学态度与责任:养成用科学的质疑的态度去学习知识的习惯,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3、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难点: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3、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小组合作,演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刻度尺、铅笔、均匀球体及圆柱体、长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你每天起床穿着别人做的衣服,吃着别人做的早餐,难道你还能说和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所以说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总是和别人有着各种各样发的联系。

教学设计说明:从自身实际出发,懂得相互联系,延伸到物体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借机进行感恩教育。

自然界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相互作用,物体在形状、运动状态等许多方面会发生变化如何来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呢?力的概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最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本章研究这几种常见力的特点和规律。

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学习目标】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2.知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

3.知道重力的产生及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4. 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

【重点、难点】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2。

G=mg中,g值因在地球的不同纬度而不同;重心的概念。

预习案【自主学习】1、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来描述,只要物体的变化了,不管是还是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在物理学学中,人们把改变物体的,以及产生形变的原因,即物体之间的 ,称为力。

力的三要是。

3、力的矢量性:力是 ,它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4、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其中g是,重力的方向总是 ,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重心在几何中心。

【学始于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探究案【合作探究一】力的作用和表示方法问题1:什么物理量变化属于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怎么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问题2:什么是力?力能否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力有哪些要素?问题3: 什么是力的图示?用力的图示表示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与力的示意图有哪些不同?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二】重力及其特点问题1:重力是怎么产生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特点?问题2:力都有作用点,那么重力的作用点呢?问题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什么地方?怎么才能找出薄板物体的重心?归纳总结:【合作探究三】问题1:你知道那些力?通过阅读课本,总结怎样对力进行分类?问题2:质子带正电,彼此互相排斥,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力和运动》的第一节“重力”。

详细内容包括:1. 重力的定义及其特点;2. 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4. 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 使学生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学会测定重力加速度;3. 培养学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重力加速度的理解和测定;重力与质量的关系;2.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秤、小球、直尺、计时器;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演示弹簧秤测量重力,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概念;2. 知识讲解:(1)重力的定义及其特点;(2)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和测定方法;(3)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重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重力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发现。

六、板书设计1. 重力的概念、特点;2. 重力加速度的概念、测定方法;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4. 重力计算的例题及解答;5. 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2)计算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3)分析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19.6N;(2)9.8m/s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重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较好,但对重力加速度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重力与地球引力之间的关系,了解万有引力定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重力加速度的理解和测定;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①教学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②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把重点放在其他知识的讲解上。
力的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二)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与方向:
大小:G=mg
g=9.8N/kg为重力加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3、作用点:重心
(三)基本相互作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主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起到引导,启发,组织的作用。
(3)物体发生运动状态改变和形变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领会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环节二,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请用3分钟时间认真阅读课本“第51页3至5自然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用笔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请举手发言,不足之处请其他同学补充。
(可参考练习册第50页核心解读)
(1)力的定义?
(1)完成习题1
(2)总结力的图示的作图步骤。
(3)总结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可参考练习册第50页核心解读)
准确把握力的概念,通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辨析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异同点。
环节三,学习新知能力提升
请用3分钟时间认真阅读课本“第51页至第52页重力部分”。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1-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1-人教版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章讲述的是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静力学和动力学所必须的预备知识。

在初中已经讲过相关的力学知识,作为本章的第一节,是高中力学学习的起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节内容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分析什么原因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物体产生形变,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力的概念及力的图示方法,以回忆力的三要素为基点更全面理解了力,本节教材的例子源于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了解,学生对于力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力的例子已经有了广泛的感悟,但还不够全面,不科学,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有益于学生的理解,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能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过程目标:培养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物理有用、有趣,领悟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力的概念难点:认识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准备:课件器材:细线小球磁体小铁块小车橡皮球橡皮筋矿泉水瓶钢尺教学过程一、引题演示实验:用绳子吊着一个小球,让小球随着绳子在空中做圆周运动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么能跟着绳子转圈呢?(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力的概念活动探究一:从力的作用效果发现力学生演示实验1:拍气球,接气球,顶气球(让两名学生上讲台完成)观察发现:球,从静止到运动,从运动到静止,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均称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分析归纳:人对橡皮球作用的结果,学生分组实验2:拉弹簧,手变钢尺,捏气球观察发现: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或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形变)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物体产生形变呢?分析归纳:人对弹簧,钢尺,气球作用的结果总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使物体发生形变(形状或体积的改变)3.力的表示符号及单位(板书)4.力的性质(1)力的物质性(2)感受力的相互性学生动手“做用手压桌面”观察发现:手压桌面的同时,感觉到桌面对手也有作用力学生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巩固深化力的相互性提出问题:手拿磁体吸引铁块,把铁块吸引过来,所以铁块受吸引力,而磁体不受铁块的吸引?演示实验:把磁铁放在小车上,铁块靠近小车观察现象:小车运动了小结:力的性质练一练1、(双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有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发生相互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5.力的三要素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什么因素有关呢?(1)手轻捏和重捏矿泉水瓶,效果一样吗?(2)回家时,看到一位老伯推着一车稻谷上斜坡时,你怎么做呢? (3)我们平时关门、开门时,是把手放在哪个位置呢? 分析归纳: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是矢量(联系x 、v 、a 都是矢量)6.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 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形象、完整的把力的三要素给表示出来呢? ﹤1﹥请同学阅读课文51页第六自然段﹤2﹥提问学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 线段起点(或终点)→作用点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 线段长度→大小箭头方向→方向﹤3﹥练一练 2 :受水平向右拉力200N (请画出它的图示和示意图)N ②沿力的方向且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出一条线段 ③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4﹥将该题力用示意图表示﹤5﹥提出问题: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有什么区别呢? 练一练3:(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用细线拴住一个物体,并用40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请做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分析归纳总结: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区别小结:1.力的概念 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三要素 4.力的表示板书设计1.概念:力是物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使体运动状态改变,使物体产生形变表示符号:F 单位:N力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布置作业:课本53页1题。

高中物理第三章3.1重力相互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3.1重力相互作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6.悬挂法找重心。【演示实验】
【问题与练习】(学生板演)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①万有引力作用;②电磁相互作用;③强相互作用;④弱相互作用。
【本节总结与归纳】三个内容:①力的概念;②重力和重心;③四种相互作用。
作 业
布置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
下节课预习内容
教后感
领导
查阅
2.重力的矢量性:重力的大小 ,这里的 就是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力的测定。
4.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5.重心的找法:①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有关:⑴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重心在其几何的中心;⑵形状不规则的均匀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有关)。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都有关系。
3.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又是什么原因使物体产生形变?
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称为力。
4.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6.力的性质:力是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
【举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将使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不同。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一、基础知识复习
1、基本概念
2、公式
二、方法与规律应用
1、基本概念应用
2、
三、巩固练习
教 学
环 节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内容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实践、探索、训练等内容)
教师导向激励示范等内容

物理《必修1》3-1 重力(教案)

物理《必修1》3-1  重力(教案)
4.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同
B.支持力和重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C.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D.如果考虑空气浮力作用,重力将变小
5. .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一头截去20 cm后,其重心位置将移动cm.质量是5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N.另一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96 N,它的质量是kg。
5、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把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到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
6、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例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6.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秤示数为29.4 N,则用天平测此物体质量时,示数为;当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向上匀速运动时,对弹簧拉力而言,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此时秤的示数为kg.
7.自然界中存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
8. g=9.8 N/kg,表示,一个质量m=60 kg的人受的重力G=N,如果这人在g′=g/6的月球上,他的重力G′=N.
9.在下列问题中,求物体重心的升高.
(1)将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的匀质铁链向上刚好拉直时;
(2)在水平桌面上将边长为L的正方体绕bc边转45°。
10.建筑工人为了检验所砌的墙体是否竖直,常用带重锤的细线来检验,这是什么道理?
课后练习答案
1. ACD 2. D 3. CD 4.B
5. 10;49;20
6. 3kg;弹簧,物体;3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G=mg(g=9.8N/kg)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年月日生:不一样.师:所以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这样的物理量叫什么?以前我们所学的哪几个物理量和力具有相同的情况?生: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师: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力的单位是什么呢?生: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师: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呢?生:可以用测力计(弹簧秤).师:要具体描述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生:可以用力的图示的方法.师:要想画力的图示,需要了解哪几个问题?生: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师: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下力的图示的练习.(多媒体投影例题)[参考例题]如图3—1—1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从O点竖直向上画一段3倍于标度的线段;(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为了简便也可以照图乙那样不画物体,而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学生活动:做例题中物体受力的图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水平较差的学生,把做得好的同学的图示用实物投影投到大屏幕上,和学生自己做的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同位之间互换进行检查,找出对方的缺点,锻炼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师:(微笑)刚才同学们做得很好,看来大家初中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由于高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很多,力的图示画起来比较麻烦,我们以后会经常画一种简化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是在力的图示的基础上,不对力的大小有具体的要求,只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我们在以后经常要用到这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课堂训练]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师: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生:根据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平衡,拉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绳子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的位置,我们可以改变薄木板的悬挂点,用两条直线的交点来确定薄木板的重心.师:很好,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物体想办法测出他们的重心,例如我们的直尺、三角板、物理课本、橡皮等等.(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薄物体的重心)[课堂训练]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答案:CD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师:除了重力之外,自然界还有很多力的作用,它们的类别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方法,这些相互作用都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演变而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56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注:由于这一部分是属于了解性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科技论文的能力,是学生提高自己水平的很好机会,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不能把一切都进行讲解,而是应该把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作好准备.师:请同学们把自己阅读的内容总结一下.生:这一部分表达的是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师: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生: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电磁相互作用是存在于电荷之间和磁体之间,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称之为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存在X围很小,它们的作用X围只有10-15m,但是弱相互作用的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自然界的这四种相互作用是近几十年才发现。

高中物理 3.1 重力与弹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3.1 重力与弹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1.重力与弹力知识纲要导引,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重力、重心、形变、弹力科学思维等效法、放大法、公式法科学探究悬挂法寻找重心、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科学态度重力、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责任基础导学一、重力(自学教材第59、60页“重力”部分)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_其中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计算中g= m/s2或g=10 m/s2.3.方向:竖直向下.4.重心:重心可以看作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1)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2)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①物体的形状.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②物体质量的分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思考】(1)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2)若两物体间存在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3)弹簧的长度越长,弹力越大.( )(4)弹力的方向总与相应的形变的方向相反.( )(5)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胡克定律才成立.( )答案:(1)×(2)√(3)×(4)√(5)√【教材解疑】(第61页)[演示]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如图,在一X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 按压两镜之间的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解答:用力压桌面,墙上光点位置向下移. 这说明桌面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中间下凹,致使平面镜向里倾斜,光点位置下移.课堂探究主题一重力【问题探究】探究点1 如图所示,为什么树上的苹果总要落向地面?提示:苹果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作用.探究点2 如图所示,为什么使用重垂线可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提示:重垂线能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锤静止时,悬挂重锤的细线方向一定是竖直方向的,如果墙壁与细线平行,就说明墙壁是竖直的,没有倾斜.探究点3 用一根细线将铅笔水平吊起时,细线悬挂铅笔的位置有几个?是不是只有铅笔的这个位置才受到重力的作用?提示:细线悬挂的位置在铅笔的中心,且只有细线系在该处时铅笔才能处于水平,系在其他的任何位置时,铅笔都不能水平. 当铅笔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细线所在的位置就是铅笔重心的位置.【探究总结】1.重力的产生:(1)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2)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G=mg.2.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利用铅垂线确定其方向.(2)只有在两极或赤道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其他位置并不指向地心.3.重心:(1)重心只是一个等效点,除重心位置外,物体其他各部分均受重力作用.(2)重心的确定:重心的位置要根据物体质量的分布情况而定,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1)重力的有无和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指向地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和放置状态以及运动状态无关.(1)测量重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2)测量原理:二力平衡【典例示X】例1 (多选)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定指向地心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杆秤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大小可能不等于重力解析: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但通常情况下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并不一定指向地心,所以A错误;杆秤衡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B错误;由公式G=mg可知,重力大小由质量m和g值共同决定,由于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不同,因此质量大的物体与质量小的物体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处因g值的差异有可能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反而小,C正确;用一根悬绳吊起一个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对该竖直悬绳的拉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摆起来时对该悬绳的拉力大小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把物体静置于一水平支撑物上,物体对该水平支撑物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于斜面上,物体对该支撑斜面的压力大小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D正确.答案:CD例2 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故A错误;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因为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必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故D正确.答案:D训练1 [2019·某某高一检测]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在地球各处都相等B.物体静止时,对支持物的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C.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解析:由于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同一个物体的重力G=mg在地球各处不一定相等,A错误;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小于重力,B错误;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受重力和拉力,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C正确;重心是重力对物体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手镯,其重心在圆心,不在手镯上,D错误.答案:C主题二弹力【问题探究】探究点1 弹性形变(1)在图甲中,用力可以将弹簧拉长,松手后会怎么样?(2)在图乙中,用力将弹簧压缩,松手后会怎样?(3)在图丙中,用力可以将橡皮泥压扁,松手后会怎么样?(4)弹簧和橡皮泥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提示:(1)松手后弹簧会恢复原状.(2)松手后弹簧会恢复原状.(3)松手后橡皮泥不会恢复原状.(4)①弹簧形变的特点是:形变后撤去外力就能恢复原状,属于弹性形变.②橡皮泥形变的特点是: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属于非弹性形变.探究点2 弹力的产生(1)如图甲所示:物体A 、B 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之间有弹力吗?(2)如图乙所示:光滑物体C 、D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A 、B 之间有弹力吗?(3)如图丙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力推动小车向左压弹簧,弹簧对小车有弹力作用吗? (4)如图丁所示,用力推动小车向左压橡皮泥,松手后橡皮泥对小车还有弹力作用吗? (5)从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提示:(1)在图甲中,若移走物体A ,物体B 仍然静止,或者移走物体B ,物体A 仍然静止,说明虽然A 、B 接触,但相互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2)在图乙中,如果将物体D 快速撤出,物体C 会立即下落,这说明D 阻止了C 的下落,说明C 、D 之间有弹力的作用.(3)松手后,压缩弹簧的小车被弹出,这说明弹簧对小车有弹力作用. (4)压缩橡皮泥的小车不被弹出,这说明橡皮泥对小车没有弹力作用. (5)物体间直接接触 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探究总结】 1.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要发生弹性形变.二者必须同时满足.2.产生原因:由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3.弹力的特点:(1)发生弹力作用的一对物体都存在形变,形变是成对出现的.(2)两物体之间,若存在弹力,彼此对对方都产生弹力,弹力也是成对出现的. 4.弹力的方向(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同一根轻绳上拉力相等)(3)轻弹簧弹力的方向指向弹簧恢复形变的方向【典例示X】例3 [2019·某某检测]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则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解析:A、C错:假设a、b间有弹力,则a、b会分开;B对:假设a、b间没有弹力,则悬线竖直;D错:假设斜面a撤去,b依然处于静止状态,故a、b间无弹力.答案:B判断弹力有无的两种常见方法(1)直接判断:对于形变较明显的情况,可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直接判断.(2)“假设法”判断: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用“假设法”进行判断,如图所示判断a、b两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但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引起物体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跟该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判断弹力方向的一般步骤:(1)判定物体之间弹力作用的类型.(2)判定产生弹力的物体.(3)判定物体形变的方向.(4)判定物体产生的弹力方向.例4 按下列要求画出图中所示物体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1)图甲中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2)图乙中用细绳悬挂靠在光滑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弹力;(3)图丙中大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4)图丁中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点,重心在P点,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5)图戊中质量分布均匀的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画出杆所受的弹力.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明确以下三点:①当点与面(或曲面)接触时,弹力方向与面之间的关系.②绳上弹力方向的特点.③接触面为球面时,弹力方向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的特点.各物体所受弹力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训练2 在如图所示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中物体P处于静止状态,丙中物体P(即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滚动.解析:甲属于绳的拉力,应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因此弹力方向沿绳向上;乙中A、B 两点都是球面与平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必过球心,所以A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左上方,且都过球心;丙中小球P不管运动与否,都是属于平面与球面相接触,弹力应垂直于平面,且过球心,即向上.它们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主题三 胡克定律【问题探究】1.探究过程(1)测l 0. 按图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 0.(2)测总长和弹力. 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3)重复. 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 表示弹力,l 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 =l -l 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1 2 3 4 5 6 7 F /N 0 l /cm x /cm2.数据处理(1)以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坐标,描点按照各点的分布和走向,尝试作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得出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根据F ­x 图线的斜率求解,k =ΔFΔx.【探究总结】1.胡克定律实验结果表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2.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且必须在弹性限度内.3.表达式中的x的意义: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原长,也不是弹簧形变后的实际长度,同一弹簧伸长或压缩相同长度时,弹力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4.表达式中的k的意义: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材料、长度、粗细等)决定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单位为“N/m”.【典例示X】例5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为10.0 N.那么,当这根弹簧伸长到6.20 cm时,手受到的弹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解析:已知弹簧原长l0=5.00 cm=5.00×10-2 m[图(a)].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l1=6.00 cm=6.00×10-2 m[图(b)].根据胡克定律F1=kx1=k(l1-l0)可得k=F1l1-l0=, ×10-2) N/m=1.00×103 N/m.当拉力为F2时,弹簧伸长到l2=6.20 cm=6.20×10-2 m[图(c)],根据胡克定律得F2=k x2=k(l2-l0)=1.00×103×(6.20-5.00)×10-2=12.0 N,弹簧受到的拉力为12.0 N.答案:12.0 N[拓展] 在[例3]中,如果弹簧被压缩到4.30 cm,那么弹簧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解析:已知弹簧的原长l0=5.00 cm=5.00×10-2 m,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l1=6.00 cm=6.00×10-2 m,根据胡克定律F1=kx1=k(l1-l0),可得k=F1l1-l0=,6.00×10-2-5.00×10-2) N/m=1.00×103 N/m当压力为F2时,弹簧的长度l2=4.30 cm=4.30×10-2 m.根据胡克定律F2=kx2=k(l0-l2)=1.00×103×(5.00×10-2-4.30×10-2) N=7.0 N.需要画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只画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要素联系都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使抽象的力具体化、直观化(1)力的图示五步操作:选标度→定起点→画线段→定刻度→加箭头.(2)力的示意图的三步操作:定起点→画线段→加箭头.【典例示X】例6如图所示,静止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6 N,试画出压力的图示,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解析:力的图示如图所示,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受力物体是桌面.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方法技巧力的图示的“四定三标”(1)四定:做力的图示要定作用点、作用线、比例标度、线的长度.(2)三标:做力的图示要标力的方向、力的数值、力的符号.训练4一质量为0.6 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用与斜面平行的、大小为8 N的力F 拉着它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画出拉力和重力的图示.(g取10 N/kg) 解析:画力的图示,应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①选定标度,选固定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②力的作用点应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确定,在线段上标刻度;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故拉力、重力的图示如下图所示.答案:见解析课堂达标1.关于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时,物体才受重力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C.弹簧测力计和杆秤都能称量物体的重力大小D.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解析:A项错误,物体是否受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B项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故不是一个力.C项错误,杆秤的原理是杠杆,只能称量质量不能称量重力.D项正确,在同一地点g为常数,由G=mg可知,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答案:D2.关于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在不倒翁的几何中心上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解析:由于物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越好,不倒翁的重心一定做得很低,C对,A、B均错误.“不倒翁”的重心在它的底部接近地面位置,故D错误.答案:C3.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答案:A4.[2019·石河子高一检测]在立起一根木棍的过程中要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地面对木棍的弹力方向是图中的( )A.F1的方向 B.F2的方向C.F3的方向 D.F4的方向解析:本题属于点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所以地面施予木棍的弹力方向正确的是F2的方向,故选B.答案:B5.足球运动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足球形变产生的B.乙图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静止的足球受到脚所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弹力与地面提供的竖直向上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丁图中,球网与足球间的弹力产生了两个明显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球网发生明显形变;二是使足球改变了运动状态解析:A错: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B错: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接触但没有形变,相互间无弹力作用.C错:足球受重力、脚所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弹力及地面提供的竖直向上的弹力,足球在三个力作用下静止.D对:球网与足球间的弹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球网发生明显形变;二是使足球改变了运动状态.答案:D6.[2019·海门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拉力器上装有三根相同的弹簧,弹簧的自然长度为70 cm,某人每只手用480 N的拉力把它拉至1.5 m(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则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00 N/m B.200 N/mC.400 N/m D.600 N/m解析: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相等,拉力之和等于480 N,每根弹簧伸长量为1.5 m-0.7m=0.8 m,根据胡克定律,有3F=F拉,F=kx,解得k=480 N3×0.8 m=200 N/m.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答案:B。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一节“重力”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重力的定义、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重心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以及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及重心概念。

2. 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能运用重力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重心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公式的运用;重心的确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弹簧测力计、小球、细线。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物体为什么会受到重力作用。

2. 知识讲解:a. 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

b. 重心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c.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3. 例题讲解:运用重力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解释生活中的重力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重力2. 板书内容:a. 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

b. 重心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c. 重力公式:G=mg。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b. 计算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

c.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重力现象。

2. 答案:a. 地球对物体具有吸引力,因此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b. G=mg=5kg×9.8N/kg=49N。

c. 例如:抛掷物体时,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落回地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及重力公式的运用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对地球上的生物、气候等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物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重力的定义、大小、方向。

2. 重心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3. 重力公式的运用。

4.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物理 3.1重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生:不一样.
师:所以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这样的物理量叫什么?以前我们所学的哪几个物理量和力具有相同的情况?
生: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师: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力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师: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生:可以用测力计(弹簧秤).
师:要具体描述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可以用力的图示的方法.
师:要想画力的图示,需要了解哪几个问题?
生: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师: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下力的图示的练习.
(多媒体投影例题)
[参考例题]
如图3—1—1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
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从O点竖直向上画一段3倍于标度的线段;
(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为了简便也可以照图乙那样不画物体,而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
学生活动:做例题中物体受力的图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水平较差的学生,把做得好的同学的图示用实物投影投到大屏幕上,和学生自己做的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同位之间互换进行检查,找出对方的缺点,锻炼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师:(微笑)刚才同学们做得很好,看来大家初中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由于高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很多,力的图示画起来比较麻烦,我们以后会经常画一种简化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是在力的图示的基础上,不对力的大小有具体的要求,只画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我们在以后经常要用到这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
[课堂训练]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师: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
生:根据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平衡,拉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绳子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的位置,我们可以改变薄木板的悬挂点,用两条直线的交点来确定薄木板的重心.
师:很好,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物体想办法测出他们的重心,例如我们的直尺、三角板、物理课本、橡皮等等.(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薄物体的重心)
[课堂训练]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答案:CD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师:除了重力之外,自然界还有很多力的作用,它们的类别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方法,这些相互作用都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演变而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四种基本相互
作用.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56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注:由于这一部分是属于了解性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科技论文的能力,是学生提高自己水平的很好机会,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不能把一切都进行讲解,而是应该把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作好准备.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阅读的内容总结一下.
生:这一部分叙述的是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师: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生: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电磁相互作用是存在于电荷之间和磁体之间,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称之为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存在范围很小,它们的作用范围只有10-15m,但是弱相互作用的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自然界的这四种相互作用是近几十年才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