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梁板钢筋穿插排列问题
混凝土梁中钢筋排布标准
混凝土梁中钢筋排布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梁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构件,其具有承受荷载、传递荷载的功能。
钢筋作为混凝土梁中的主要加强材料,其排布、间距、直径等参数的合理选择对梁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混凝土梁中钢筋排布标准十分必要。
二、钢筋排布标准1.钢筋的数量钢筋的数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数量应满足以下要求:(1)受拉区: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并按要求分布在梁的受拉区中。
(2)受压区: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并按要求分布在梁的受压区中。
(3)箍筋:根据设计要求,按要求设置箍筋,并保证箍筋的数量符合要求。
2.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直径应满足以下要求:(1)受拉区:钢筋的直径应满足受拉区的强度要求,一般情况下,直径应在12mm以上。
(2)受压区:钢筋的直径应满足受压区的强度要求,一般情况下,直径应在8mm以上。
(3)箍筋:箍筋的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直径应在6mm以上。
3.钢筋的间距钢筋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间距应满足以下要求:(1)受拉区:钢筋的间距应根据受拉区的荷载要求进行选择,并应保证钢筋的间距均匀。
(2)受压区:钢筋的间距应根据受压区的荷载要求进行选择,并应保证钢筋的间距均匀。
(3)箍筋:箍筋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并应保证箍筋的间距均匀。
4.钢筋的排布形式钢筋的排布形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排布形式应满足以下要求:(1)受拉区:钢筋应按要求排布在受拉区中,并应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均匀。
(2)受压区:钢筋应按要求排布在受压区中,并应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均匀。
(3)箍筋:箍筋应按要求排布在梁的周边,并应保证箍筋的位置准确、均匀。
5.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连接方式应满足以下要求:(1)受拉区: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受拉区的荷载要求,并应保证连接牢固。
钢筋混凝土钢筋排布规则--1
现浇混凝一土框构架、造剪要力墙求、框架-剪力墙
2022/3/23
Parents generally value the first class, mainly to see whether the students can accept the tutor, so the first class is more important. It is best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first, to communicate well with their parents in advance, t o make adequate preparations for the students' study habits, learning habits, good
1、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砼保护层厚度c(钢筋外边边缘止砼表面的距离)不应 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符合表1的规定。2、梁柱中的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的厚 度不小于15mm。3、板墙中分布筋保护层的厚度为表1中相应数减10mm。在任何 情况下,砼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2022/3/23
Parents generally value the first class, mainly to see whether the students can accept the tutor, so the first class is more important. It is best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first, to communicate well with their parents in advance, t o make adequate preparations for the students' study habits, learning habits, good
梁受力钢筋位置的布置
梁受力钢筋位置的布置梁的受力钢筋位置的布置有如下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πι,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o2.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3.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 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4.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o5.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ICn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在梁柱节点区域,受力钢筋的布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节点区域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按照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原则进行设置,保证受力传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节点区域的箍筋应按照柱的箍筋布置原则进行设置,以确保柱梁连接的牢固性。
3.节点区域的构造钢筋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置,以提高节点的抗裂性能。
4.节点区域的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节点区域的受力均匀分布。
5.节点区域的钢筋连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钢筋接头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在梁受力钢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钢筋加工: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确保钢筋的直径、长度和形状符合要求。
2.钢筋安装:在模板安装完成后,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安装,保证钢筋的位置、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3.钢筋连接: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如焊接、绑扎等,确保钢筋连接牢固可靠。
4.钢筋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进行有效保护,避免钢筋损坏或污染。
5.施工质量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对梁受力钢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梁受力钢筋位置的布置和施工要求,是为了保证梁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对梁受力钢筋的合理布置和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钢筋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钢筋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梁、板柱的整体结构的一体性,钢筋相互穿过,加之与梁、板、柱接触的砌筑体内出现的拉结钢筋与其有效地拉结锚固,使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弹性变形。
但在施工中,也会有因梁、板、柱钢筋穿插排列不合理,主筋位置不准确,锚固钢筋长度不足,钢筋搭接位置错误等,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尤其主层框架结构,钢筋施工更应该加以注意。
钢筋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处坠落①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站在钢筋骨架上施工或攀登骨架上下。
②在高处、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没有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临边没有搭设防护栏杆。
③高处绑扎钢筋时,没有系安全带。
绑扎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时,在外侧无安全防护设施。
(2)物体打击①绑扎和安装钢筋时,没有将工具、箍筋或短钢筋放进工具袋内,随意放在脚手架或模板上。
②起吊钢筋时,规格不统一、长短不一致或捆扎不牢固。
(3)机械伤害①卷扬机前和冷拉钢筋两端没有按要求装设防护挡板。
②机械作业前没有空车运转,没有调试就进行作业。
③机械的链条、齿轮和皮带等传动部分,没有安装防护罩和防护板。
④机械作业时未能按照相关规定扎紧袖口、理好衣角、扣好表带等。
作业人员没有戴工作帽,使得长发外露。
卷扬机运转时,现场工人靠近冷拉钢筋和牵引钢筋的钢丝绳。
⑤冷拉时,没有专人值班看守。
⑥人工弯曲钢筋时,操作方法不对,扳手没有放平,用力过猛。
切断长钢筋时,没有设专人扶稳钢筋。
⑦机械切断短小钢筋时,用手扶时没有使用钢管套夹具。
⑧钢筋加工机械的明齿轮、皮带轮等高速转动部分,没有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板。
⑨使用钢筋调直机作业时,机械上堆放物料;送钢筋时,手与轧辊没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钢筋调直机载运转过程当中,工人调整轧辊。
⑩使用钢筋弯曲机弯曲钢筋时,超过该机对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运转的有关规定。
(4)触电①电动机械的电闸箱未能按照相关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钢筋、模板、砼工程施工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一、钢筋的检验与存放1、钢筋进场应具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需分批作机械性能试验。
如使用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还应进行钢筋化学成分分析。
严禁不合格钢材用于该工程。
2、钢筋取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3、钢筋运到加工工地后,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不得混淆。
4、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铺设一层碎石,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木块,离地且不宜少于20厘米,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5、钢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层、分段并按构件名称、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二、钢筋加工由专业人员进行钢筋翻样,完成配筋料表,配筋料表要经过技术负责人审核。
现场项目总工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
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
制作成型的钢筋送达现场后,现场建立严格的钢筋质量检验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场,并制定节约措施,降低材料损耗。
三、钢筋绑扎与安装钢筋在绑扎和安装之前,应首先熟悉钢筋图,核对钢筋配料单和料牌,根据工程特点、工作量大小、施工进度,技术水平等,研究与有关工种的配合,确定施工方法。
1、钢筋现场绑扎钢筋绑扎与安装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1)准备工作1)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牌相符。
如有漏错,应纠正增补。
2)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采用20号铁丝。
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塑料卡。
4)划出钢筋位置线。
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画线。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规格,按规范对有关接头位置、数量的规定,使其错开,在模板上划线。
混凝土梁钢筋排布标准
混凝土柱钢筋布置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构件,用于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混凝土柱的钢筋布置标准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柱的钢筋布置标准。
二、混凝土柱的基本要求1. 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受力状态、受力方向和受力方式等因素。
2. 混凝土柱的变形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和钢筋的屈服限制等因素。
3. 混凝土柱的耐久性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钢筋的防锈措施等因素。
4. 混凝土柱的施工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混凝土的养护措施等因素。
三、混凝土柱的钢筋布置标准1. 钢筋的数量和直径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柱的尺寸、荷载和受力状态等因素。
2. 钢筋的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柱的受力状态、受力方向和受力方式等因素。
3. 钢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柱的尺寸、受力状态和受力方式等因素。
4. 钢筋的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柱的高度、受力状态和受力方式等因素。
5. 钢筋的弯曲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柱的受力状态和受力方式等因素。
6. 钢筋的连接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柱的受力状态和受力方式等因素。
四、混凝土柱的钢筋布置方法1. 竖向钢筋的布置竖向钢筋是混凝土柱中最重要的钢筋,用于承受柱身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竖向钢筋的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竖向钢筋应布置在混凝土柱的中心位置,保证力的传递效果最佳;(2)竖向钢筋的数量和直径应根据混凝土柱的尺寸、荷载和受力状态等因素确定;(3)竖向钢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同时要考虑混凝土柱的受力状态和受力方式等因素;(4)竖向钢筋的长度应根据混凝土柱的高度、受力状态和受力方式等因素确定;(5)竖向钢筋应采用等间距布置或变间距布置,以保证混凝土柱的受力均匀性。
钢筋的绑扎施工方案及方法
钢筋的绑扎施工方案及方法1.1.1.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弹插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底板下部及地梁钢筋→水电工序插入→设置垫块→放置马凳→绑底板上部钢筋→设置定位框→插墙、柱预埋钢筋→基础底板钢筋验收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0m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
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根据设计要求,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
在铺底板下层钢筋前,先铺集水坑、设备基坑的下层钢筋。
距基础梁边的第一根钢筋为底板筋的1/2间距。
根据“七不准绑”的原则(未放墙柱皮线、模板外500mm控制线不绑;未清除混凝土接茬部位全部浮浆到露石子不绑;未清除污筋不绑;未检查偏位筋不绑;偏位筋未按1:6调正不绑;甩茬筋长度、错开百分比、错开长度不合格不绑;接头质量不合格不绑)对钢筋进行检验,钢筋绑扎时,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产生位移。
检查底板下层钢筋施工合格后,放置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大理石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40mm。
按每900mm距离梅花型摆放。
底板下铁绑扎完后,水、电等专业单位进行预埋管线的敷设和预留洞口的留置,待接到专业单位的书面工序交接单后,才进行上铁的铺设。
绑完下层钢筋后,搭设钢管支撑架,立杆间距不超过1500mm设一根,水平杆不超过2000mm设一道,各道梁的支撑架之间每间隔4500mm设一道剪刀撑。
摆放钢筋马凳(间距不大于1.5m),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底板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按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和错开要求也按本工程设计规定施工。
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为下铁在跨中1/3范围内截断,上铁在支座处截断。
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好的墙、柱插筋位置线和底板上网上固定的定位框,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并在主筋上(底板钢筋以上约500mm)绑一道固定筋,墙插筋两边距暗柱50mm,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长度要求,甩出长度和甩头错开百分比及错开长度按本工程所列规定施工,其上端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基础梁纵筋搭接位置
基础梁纵筋搭接位置
1. 搭接位置布置
纵筋搭接位置应该均匀分布,避免在同一截面出现过多搭接。
一般来说,搭接位置可以设置在梁跨中间位置和支座区,但应避免在最大弯矩区。
2. 搭接长度
搭接长度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搭接长度应不小于梁高的20倍或纵筋直径的40倍。
对于大直径纵筋,搭接长度应适当增加。
3. 搭接方式
常见的搭接方式有直线搭接和机械搭接两种。
直线搭接是将两根纵筋端部对接,并用丝扣捆扎牢固。
机械搭接是采用专用连接件将纵筋连接。
4. 保护层厚度
在搭接区域,应确保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纵筋的防腐蚀性能。
5.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搭接区域的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同时,应避免搭接区域出现蜂窝、夹渣等缺陷。
6. 养护措施
浇筑完成后,应对搭接区域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如覆盖湿毡布等,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凝结养护。
基础梁纵筋搭接位置的合理布置和施工质量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二建建筑现场实操班第17讲:梁、板、柱钢筋连接
梁、板、柱钢筋连接一、梁、板钢筋绑扎(1)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2)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不小于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3)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二、柱钢筋绑扎(1)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
(2)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中的较大值。
(3)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内侧。
(4)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o(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o。
(5)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6)如设计无特殊要求,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lOOmm 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三、图解知识点上部在跨中1/3内,下部在梁端1/3内负弯矩梁与板钢筋:板在上、次梁居中、主梁在下柱钢筋连接位置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内侧。
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o箍筋接头错角安装箍筋绑扣相互成八字形如设计无特殊要求,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lOOmm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装配整体式钢筋错位互锚连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装配整体式钢筋错位互锚连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错位互锚连接已经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一个被广泛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的技术规程,以便于设计和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装配整体式钢筋错位互锚连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二、定义装配整体式钢筋错位互锚连接是指在同一位置上,将混凝土中的两根钢筋错位排列,互相穿插,并在连接点处固定,用以保证钢筋的连接性和混凝土的整体性。
三、规范要求1. 设计要求(1) 错位互锚连接的钢筋直径应当不小于10mm。
(2) 钢筋的错位长度应当不小于两个锚段的长度之和。
(3) 错位互锚连接的钢筋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间距和数量的设计。
(4) 错位互锚连接的钢筋应当具有适当的弯曲角度,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5) 钢筋连接点的位置应当在混凝土构件的受力区域内,并且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6) 钢筋连接点的数量应当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7) 钢筋连接点的位置应当与钢筋的锚段和锚段之间的长度相适应,以保证连接的受力性能。
2. 施工要求(1) 在进行钢筋错位互锚连接之前,应当进行相应的钢筋加工和清洁工作,以保证连接的质量。
(2) 在进行钢筋错位互锚连接之前,应当进行相应的混凝土表面处理工作,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3) 在进行钢筋错位互锚连接之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点的位置和数量的布置,并进行相应的标记和记录。
(4) 在进行钢筋错位互锚连接之前,应当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查工作,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5) 在进行钢筋错位互锚连接之前,应当进行相应的预埋件安装和固定工作,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6) 在进行钢筋错位互锚连接之时,应当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错位和连接工作,并进行相应的标记和记录。
(7) 在进行钢筋错位互锚连接之后,应当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修补工作,以保证连接的质量和牢固性。
四、结论以上就是本文对于装配整体式钢筋错位互锚连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详细阐述。
梁纵向钢筋的布置和并筋的应用
梁纵向钢筋的布置和并筋的应用导言梁截面较大时,一般都设置有较多的纵向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要使纵向受力钢筋在结构梁内发挥最大的承载能力,就要确保钢筋骨架在混凝土梁内的有效高度和纵向钢筋的正确层距及横向间距,有效高度是指底部受拉钢筋的中心到构件上边缘的距离,如果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为两层同种规格的受力钢筋,则梁的有效高度为底部两层钢筋的中心到构件的上边缘的距离。
正确合理布置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是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的基本保证。
梁纵向受力钢筋布置的常规要求梁纵向受力钢筋的布置要以结构施工设计文件中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为依据,且原位标注优先。
首先,要确保梁底、顶部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根数、规格和层数的正确性,还要满足梁纵向受力钢筋的底、顶部纵向钢筋层间间距和横向两根钢筋之间的间距要求(图1),c为梁钢筋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值。
图1 梁常规布筋示意梁纵向受力钢筋要满足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混凝土要满足对梁钢筋握裹和粘结需要,梁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层距和纵向钢筋横向间距都要满足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如有下三层钢筋时,三层的两根纵向钢筋的横向间距应是下边两层纵向钢筋横向间距的2倍;顶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两层纵向钢筋的层距要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顶部两层纵向钢筋的横向间距,为了便于浇筑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受力和握裹受力的需要,间距要不小于30mm,且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5倍,在机械连接套筒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连接点设置在梁的连接区内连接点要50%错开,错开净距不小于35d。
在两层纵向钢筋层距的控制,可采用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短钢筋作为施工垫铁。
施工垫铁的长度计算方法院梁宽减2倍保护层厚度,每跨每层梁布置不少于2根,且间距不宜大于2m。
顶、底部的二、三层钢筋要绑扎牢固不得发生移位和下坠,为节约成本也可采用同规格、同直径的细石混凝土预制水泥条替代,预制水泥条的混凝土宜大于该梁结构混凝土构件一个强度等级,也可采用其他能保证其钢筋层距的技术措施。
钢筋绑扎要求
1、柱、柱箍筋@100,每条柱29个,第一个箍距地面(板面)50mm,柱内主筋排距相对并均匀,拉勾,每隔一道箍筋放置一个,梅花布置。
并绑牢。
柱主筋在阴角上的必须与箍筋满绑,其余部位均同,柱筋在距板面500mm处必须有一个定位箍筋且要与主筋绑牢。
柱的保护层为20mm在绑梁之前必须垫好保护层。
梁面筋进入柱内必须与柱主筋绑牢。
墙平水筋进入柱内必须与柱主筋至少绑三道。
每层放线后要进行检查发现有柱筋占线或保护层大的,或者主筋排距不均的都要及时整改、调整到位后方能进行绑扎。
严禁错用或替代箍筋。
梁柱节点处必须有加密箍@100.2、墙、水平筋@200共15道,拉勾@600梅花状布置。
插筋@200。
搭接42d 约510,搭接必须单独绑三道,接头互相错开50%,墙体必须满绑,严禁漏绑或松绑水平筋与暗柱筋必须到角牢绑。
插筋第一条和最后一条距暗柱50mm,墙保护层20mm,垫块@800,梅花状布置,从第二道水平筋开始放置并绑牢。
严禁错用或替代水平筋,插筋。
各墙距板面500处必须加一道定位筋。
3、梁、连梁主筋有弯折,绑扎时要顺弯放置以保证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箍筋@100两端靠近柱边3个加密箍@50,框架箍筋150。
梁锚固35d,保护层25,绑扎时注意面筋必须十字变交叉绑,严禁漏绑、松绑。
连梁留洞处的加强筋不能漏放。
开洞处的梁箍不能错用。
梁主筋要排距均匀,二排筋与一排筋相距不得超出50mm,各梁严格按照料表的尺寸,规格、数量施工不得错用、代用两端的锚固要一致,不得一端长,而一端短。
各门洞在筒体墙上加“2Ф16”长度15004、板、板底筋的间距、尺寸、形状、规格严格按照图纸结合料表绑扎,各板在筒体山墙、电梯井墙,等的锚固长度为40d,在其它地方的锚固伸过梁的中心线,各洞口的加强筋,板底的加强筋,卫生间的暗梁,厨房的暗梁等均按料表尺寸,结合图纸放置,严禁错用,乱用或代用。
板面筋在墙体处要加一道定位筋,且要与面筋,插筋绑牢,马蹬按各颜色区分高度,无色低马蹬7mm,用于100厚板,黄色8mm,用于120厚板,红色9mm,用于130厚板,黑色10mm,用于140厚板,无色高马蹬12MM,用于160厚板,各色马蹬严禁错用。
提高劲性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安装一次合格率
目录654312工程概况原因分析设定目标现状调查选择课题小组简介121110978要因确认总结及下步打算巩固措施效果检查对策实施制定对策一、工程概况延长石油科研中心项目工程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建筑面积21.7万m2,地下3层;地上裙楼5层,塔楼46层,总建筑高度217.3m。
塔楼结构类型为钢管混凝土柱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伸臂桁架混合结构。
圆弧形核心筒设计有劲钢柱,分“十字形”、“H型”两种。
部分劲钢柱之间通过“H型”或箱型钢梁连接。
梁钢筋与劲钢柱交叉部分通过套筒连接。
劲钢柱梁柱节点钢筋统计表 表1层数劲钢柱(根)柱钢筋(根)梁钢筋(根)每个节点钢筋平均数量(根)-3至1421 14382948215至202011922927121至281711262668129980025211630至46732623880 制表: 复核: 制表日期:2015年7月8日一、工程概况2.1 小组活动情况简介二、小组简介制表: 复核:制表日期:2015年7月8日QC小组活动情况一览表 表2二、小组简介2.2 活动计划7月8日~8月5日计划阶段(Plan);8月6日~8月22日实施阶段(Do)、8月23日~9月2日检查阶段(Check)、9月3日~9月15日处理阶段(Action)。
QC小组活动计划表表3计划 实际制表人: 复核: 制表日期:2015年7月8日三、选择课题3.1 选题理由(1)技术质量环节:本工程每根劲钢柱平均连接钢筋数量有86根,劲钢柱与梁节点数量多且复杂,施工难度大。
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梁-柱节点钢筋碰撞,影响施工质量,无法保证一次施工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
(2)工期要求:根据项目塔楼作业指导书指出,下层作业层进行模板加固和混凝土浇筑,上层作业层进行钢筋安装,需在70小时之内完成(包含工人休息时间),二次返工时间长,操作难度更大,钢筋安装一次成优是保证施工进度关键因素之一。
3.2 课题确定:提高劲性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安装一次合格率四、现状调查2015年7月14日,QC小组成员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及验收标准对本工程塔楼4层已施工的劲钢梁柱钢筋节点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及过程施工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由项目总工程师召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具体见表4、表5。
混凝土结构梁板钢筋的穿插排列问题
混凝土结构梁板钢筋的穿插排列问题摘要: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梁、板负筋交叉排列问题,若不引起重视,就会造成梁、板有效高度的降低或保护层的减少。
本文主要从形成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钢筋穿插排列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遇到楼面梁的负筋交叉碰撞问题,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减小,不能满足设计规范最小厚度的要求。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板厚和梁高,或是将一部分箍筋在交叉处下弯穿过,但这样做均会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也不利于在楼板中穿管线,进而促使增加板厚和梁高。
1问题发生的原因1. 1 规范方面的原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3.5.7条“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提法,对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 6.1.3条“受国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提法,省略了一个副词“最”和一个“小”,即省略了一个定语“最小”二字,造成了概念,这是不妥的。
1989年7月《修订说明》中虽正确的地提到“调整了……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遗憾的是正文并未采用这一提法。
1. 2有关建筑结构图书方面的原因一般书上只是明确指出: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负筋在上,次梁的负筋居中,主梁的负筋在下,并据以计算梁的有效高度,这对砖混结构的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与构造是适合的。
但对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承梁交叉处如何处理,对有纵横框架梁的楼盖,各种梁与梁的交叉处如何处理,一般均未作交待,使人无所适从。
1. 3设计方面的原因许多设计单位在结构说明中,只是笼统规定各类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且省略“最小”二字,图中只有各个梁的配筋详图,而对梁与梁、梁与板、梁与柱的钢筋如何穿插排列,一般无文字交待,更缺少节点详图。
1. 4施工方面的原因不少施工单位的钢筋翻样人员对梁箍筋的肢高常是取梁高减去2个设计或施工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绑扎钢筋时,常将板、小梁、次梁、主梁、框架梁的负筋一律往上叠,使保护层的问题成为常见病、多发病。
钢筋穿插的技巧
钢筋穿插的技巧钢筋穿插技巧是钢筋在建筑混凝土中的布置方式。
它能够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确保结构的安全使用。
在进行钢筋穿插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结构的设计要求、荷载情况、施工工艺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筋穿插技巧。
首先,钢筋穿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钢筋穿插的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强度要求,确定钢筋的种类、直径和数量。
钢筋应能够有效地传递和分散荷载,并满足结构的重要截面要求。
2. 穿插钢筋的位置应符合结构的布置要求。
根据设计方案和节点的要求,确定钢筋的位置和形状。
钢筋应能完全穿插到混凝土中,并与周围的钢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3. 钢筋穿插的长度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构造的要求,确定钢筋的长度。
钢筋应能够在构件中延伸足够的长度,以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筋穿插技巧:1. 沿着构件的纵向或横向进行钢筋穿插。
根据构件的形状和受力情况,决定钢筋的布置方式。
通常在梁、柱、墙等构件的纵向或横向穿插钢筋,以增加构件的受力面积和抗弯强度。
2. 在受力集中的位置进行钢筋穿插。
根据结构的荷载情况和力学分析,确定构件受力集中的位置。
通常在构件的端部、支座处或断面变化的地方进行钢筋穿插,以增加局部的受力能力和刚度。
3. 在结构交接处进行钢筋穿插。
根据结构的布置和连接方式,确定钢筋的穿插位置。
通常在构件的节点、悬挑部分、翼墙等交接处进行钢筋穿插,以增加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4. 使用搭接钢筋进行穿插。
当构件的长度超过钢筋的长度时,可以采用搭接钢筋的方式进行穿插。
具体的搭接长度应根据规范的要求和设计的需要来确定,以保证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钢筋穿插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它直接影响到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进行钢筋穿插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钢筋的正确布置和连接。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质量控制,确保钢筋的穿插质量和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钢筋工程中的构造连接与钢筋排布技巧
钢筋工程中的构造连接与钢筋排布技巧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构造连接与钢筋排布技巧则是保证建筑结构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钢筋工程中常见的构造连接方式,以及钢筋排布的技巧。
一、构造连接1. 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是钢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
通过钢筋之间的焊接,可以使构件之间形成坚固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承受大力或具有高强度要求的构件。
但是,在进行焊接连接时,需要保证焊接的质量,以避免焊缝结构出现脆性断裂的风险。
2. 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是钢筋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拆卸的构件。
通过将螺栓固定在构件上,并使用螺母进行固定,可以形成可靠的连接。
在进行螺栓连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螺栓规格和级别,并严格按照预先设计的力值进行拧紧。
3. 榫卯连接:榫卯连接是传统的木结构连接方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适用于钢筋工程。
榫卯连接通过将榫和卯嵌入构件中,形成连接,并使用木榫钉或中性胶进行固定。
榫卯连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但需要确保榫卯的形状和尺寸精确,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二、钢筋排布技巧1. 常规横向钢筋排布:在正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横向钢筋的排布通常按照一定的间距和位置进行。
这种排布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横向钢筋的排布中,有两个重要的技巧需要注意。
首先是保证钢筋的纵横交错,以避免构件出现明显的薄弱点。
其次是根据结构的力学性能,合理地选择钢筋的直径和数量,以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
2. 垂直钢筋排布:垂直钢筋的排布是钢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增加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以提供纵向的抗剪承载能力。
在进行垂直钢筋排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是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确定垂直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其次是将垂直钢筋正确地固定在构件的预留孔洞中,并使用适当的连接件进行固定。
最后,需要对垂直钢筋进行密集度的控制,以确保每一根钢筋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方案及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方案及方法1、钢筋工程(1)用于工程上的所有钢筋,必须是正规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指标必须满足有关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2)用于工程中的所有钢筋在进场时必须有材质证明书或质量保证书,材料进场后按规定抽样试验,经试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
(3)钢筋加工成型前,项目技术负责人要认真审核钢筋配筋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加工成型,加工成型好的钢筋要分类堆码整齐。
钢筋绑扎时,要认真核对钢筋的钢号、直径、数量、形状、尺寸等是否与配筋单和料牌相符,钢筋的成型、绑所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4)采用焊接的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待试焊试件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大批量焊接。
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上岗操作证,无上岗操作证的人员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5)所有搭接焊等焊接接头,必须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经抽样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柱、梁:25mm;现浇板:15mm。
(7)钢筋绑扎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工,同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以下规定: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钢筋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梁、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
双向受力的板筋,必须全部扎牢。
(9)当现浇板钢筋双层双向排列时,则应在上层钢筋网间设置φ10@1500的钢筋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网片位置的正确,防止上部筋变形、移位。
(10)钢筋绑扎时,间距排列应均匀,穿插就位顺序应正确,钢筋绑扎要求做到横平竖直,保证浇筑混凝土时受力钢筋不变形、不移位。
(11)在绑扎过程中不得任意增减钢筋的数量;未经设计同意,不得任意进行钢筋代换。
不得将已弯曲的钢筋重新调直使用。
绑扎好的钢筋不得任意用电、气焊割断。
2、模板工程(1)现浇楼板模板及梁模板选用组合钢模板,模板支撑采用φ48×3.5钢管。
梁上部贯通筋接头排布优化
(1)优化背景:梁上部贯通筋接头排布要符合图集的要求,还要充分利用原料长度,如果仅以跨中错开 35d 来计算接头位置,会导致无法利用原料的模数,造成钢筋的浪费。
(2)优化实施:钢筋放样时要掌握以下原则:①每跨应计算出两个尺寸,即
可设置接头位置的最大和最小长度,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向模数靠近;②同一跨
搭接的钢筋不一定需要相同的长度,可以采取长短相错的方式,这样比较容易
利用原料;③根据图集,接头位置可以自 ln/3 点起一个接头长度,利用这一点可以满足模数的要求,减少料头。
(3)实施效果:在钢筋满足模数下料情况下,可有效减少废料产生。
(4)提示:做好对钢筋加工人员的交底,加强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梁板钢筋的穿插排列问题摘要: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梁、板负筋交叉排列问题,若不引起重视,就会造成梁、板有效高度的降低或保护层的减少。
本文主要从形成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钢筋穿插排列
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遇到楼面梁的负筋交叉碰撞问题,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减小,不能满足设计规范最小厚度的要求。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板厚和梁高,或是将一部分箍筋在交叉处下弯穿过,但这样做均会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也不利于在楼板中穿管线,进而促使增加板厚和梁高。
1问题发生的原因
1. 1 规范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3.5.7条“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提法,对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6.1.3条“受国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提法,省略了一个副词“最”和一个“小”,即省略了一个定语“最小”二字,造成了概念,这是不妥的。
1989年7月《修订说明》中虽正确的地提到“调整了……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遗憾的是正文并未采用这一提法。
1. 2有关建筑结构图书方面的原因
一般书上只是明确指出: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负筋在
上,次梁的负筋居中,主梁的负筋在下,并据以计算梁的有效高度,这对砖混结构的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与构造是适合的。
但对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承梁交叉处如何处理,对有纵横框架梁的楼盖,各种梁与梁的交叉处如何处理,一般均未作交待,使人无所适从。
1. 3设计方面的原因
许多设计单位在结构说明中,只是笼统规定各类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且省略“最小”二字,图中只有各个梁的配筋详图,而对梁与梁、梁与板、梁与柱的钢筋如何穿插排列,一般无文字交待,更缺少节点详图。
1. 4施工方面的原因
不少施工单位的钢筋翻样人员对梁箍筋的肢高常是取梁高减去2个设计或施工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绑扎钢筋时,常将板、小梁、次梁、主梁、框架梁的负筋一律往上叠,使保护层的问题成为常见病、多发病。
2 解决的办法
2. 1单向板肋梁楼盖
主、次梁交接处采用通常作法,梁筋保护层最小厚度按室内正常环境且受力钢筋直径≤25mm、板面钢筋直径及箍筋直径≤10mm选取(下同)。
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高的取值见图1。
为使上层板筋保护层加大(即板的有效高度不致减小),在主梁上加2φ6或2φ8
垫筋。
图中对有附加箍筋的主梁,其正常箍筋的位置作了表示。
2. 2双向板肋梁楼盖
支承梁交接在柱上,无论h1>h2还是h1≤ h2,梁筋的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高均可按图取值。
2. 3井式楼盖
次梁与次梁交接处,梁筋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高的取值见图3;当短跨梁为连续梁时,也可与图3标注相反,即短跨梁在上,长跨梁在下。
梁底水泥垫块厚度有两种。
为使次梁箍筋肢高一致,次梁的上下纵筋d1、d2宜一致或接近。
2. 4梁侧面与柱侧面平接
房屋四周常有梁侧面与柱面平接的情况,内部也有时发生此情况,梁筋保护层厚度和箍筋肢宽的取值见图4。
2.5现浇框架楼盖
这种楼盖常发生次梁主梁、次梁次梁、次梁小梁、主梁主梁的交叉,梁面板面上钢筋的上下排列顺序举例见图5。
可像规定汽车一律右行驶那样,采用下列原则。
(1)先确定板筋,板的负筋交叉处,如
x的方向在上,y的方向在下,全楼层统一,则梁的上层筋,y 方向一律在上,x方向一律在下。
无论是次梁还是主梁或小梁,设计时h0取值均按此考虑。
总之,所有板面上层筋搁在梁面上层筋上,板面下层筋搁在梁面下层筋上。
(2)或先确定梁筋,若梁的上层筋,y
方向一律向上,x方向一律向下,则板的负筋交叉处,x方向一律在上,y方向一律在下,无论板的长短向,设计时h0取值亦
按此考虑。
(3)当楼盖结构复杂时,考虑钢筋上下
排列,要统筹兼顾,抓主要矛盾。
(4)梁钢筋的保护层取值常有2个或3
个,根据钢筋直径及交叉情况,通常分别取25mm、45mm、50mm,用以计算梁的有效高度、箍筋的肢高、肢宽及弯起钢筋的高度。
(5)为了减小梁的交叉并便于在楼盖中
穿电线管(特别是有动力管线时),应尽可能不用单向板肋梁楼盖,而采用双向板肋梁楼盖,不用或少用次梁、小次。
以上叙述的是楼盖。
对钢筋混凝凝土带形基础或带肋梁的整片基础,可视为倒置的楼盖,其梁板钢筋穿插排列问题,笔者也曾用上述原则处理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保护层最小厚度取值不一样。
为保证上层钢筋骨网位置准确,必须用钢筋撑脚,有的施工手册虽有交待,但因施工图里没有,造成许多施工单位不加或少加,往往使板面钢筋保护层超厚,影响安全。
建议设计人员将钢筋撑脚列为构造钢筋绘入图中。
当板厚8~30cm时,钢筋撑脚可用φ8~φ12,纵横间距离 0.8~1m布置,撑脚直接放在模板或垫层上,见图6。